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机械通气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临床表现
当二氧化碳潴留至一定程度时,患者可出现烦躁、呼吸困难,乏力,气促, 颜面潮红、发绀,头痛,胸闷、血压下降,有时突然发生心室纤颤,严重时 出现谵妄、木僵、昏迷。血气分析结果PCO2>50mmHg。有些患者可伴有 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临床上出现PO2或Sao2下降。
预防及处理
产生通气不足的原因很多,应详细分析,正确处理。
7.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肺力学机制。减轻患者咳嗽,及时处理人机对抗, 有利于降低气道峰压。
8.采用自主呼吸的通气模式(如压力支持同期等),使气道压控制在相对安 全的范围。
9.经积极治疗后气道压仍较高,通气和氧合功能仍未见改善,可选用一些非
常规通气方法,如体外膜氧合(ECMO)、高频振荡通气(HFOV)、气管 内吹气、液体通气、氦氧混合通气、吸入一氧化氮(NO0和肺表面活性物质 替代治疗等。这些方法可减少对常规正压通气的依赖程度,从而降低潮气量 或PEEP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血症心气肿时心包填塞是唯一征象。空气栓塞时将出现血压下降、心肌梗死 、脑卒中肠梗死等
预防及处理
1.机械通气时尽量使用较小的潮气量,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将潮气量设 为6~8ml/kg,平台压不超过30~35cmH2O,避免肺容积伤和肺压力伤;同时使 用一定的呼气末正压(PEEP)维持肺泡的开放,减少肺萎缩伤的发生。同时 降低吸气压峰值,使用镇静药和肌肉松弛药,位置血容量正常。
3.单肺疾病引起的气压伤或单侧原发性肺气压伤可使用不同步单侧肺通气, 降低呼吸频率和机械呼吸的吸气峰压(PIP)
4.肺气压伤合并ARDS、脓毒血症、肺内感染时应避免增加PEEP水平。
5.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尽量避免纵作心内穿刺。
6.允许性高碳酸血症(PHC):在对于潮气量和平台压进行限制后,分钟肺 泡通气量降低,Paco2随之升高,但允许在一定范围内高于正常水平,即所 谓的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高碳酸血症是一种非生理状态,是为防止气压伤而 不得已为之的做法。清醒患者不易耐受,需使用镇静、麻醉或肌松剂;而对 脑水肿、脑血管以外和颅内高压则列为禁忌。另外,在实施PHC策略时应注 意Paco2上升速度不应太快,使肾脏有时间逐渐发挥其代偿作用。一般认为 血液PH不低于和Paco2在70~80mmHg之间是可以接受的。PacO2过高时可 通过增加呼吸频率来降低Paco2;血液PH过低时,应适当少量补碱。
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一、气管插管并发症(一)导管易位1. 原因:插管过深或固定不佳,使导管进入右支气管。
因右主支气管与气管所成角度较小,可造成左侧肺不张及同侧气胸。
2. 预防及处理:插管后应立即听诊双肺呼吸音,如一侧肺呼吸音减弱并叩诊浊音提示肺不张,呼吸音减低伴叩诊呈鼓音提示气胸。
发现气胸应立刻处理,同时摄X光片确认导管位置。
(二)气道损伤1. 原因:(1)困难插管和急诊插管容易损伤声门和声带,长期气管插管可以导致声带功能异常,气道松弛。
(2)气囊充气过多、压力太高,压迫气管,气管粘膜缺血坏死,形成溃疡,可造成出血。
2. 预防及处理:(1)注意插管时动作轻柔,准确,置管时间尽可能缩短可减少类似并发症的发生。
(2)应使用低压高容量气囊,避免充气压力过高,有条件监测气囊压力,低于25cmHO能减低这类并发症。
(三)人工气道梗阻1. 常见原因:导管扭曲、气囊疝出而嵌顿导管远端开口、痰栓或异物阻塞管道、管道坍陷、管道远端开口嵌顿于隆突、气管侧壁或支气管。
2. 预防及处理:(1)采取措施防止气道梗阻;(2)密切的观察气道的情况、及有效的人工气道护理,对气道梗阻起着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3)一旦发生气道梗阻应采取以下措施:①调整人工气道位置;②气囊气体抽出;③试验性插入吸痰管。
(4)如气道梗阻仍不缓解,则应立即拔除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然后重新建立人工气道。
(四)气道出血1. 常见原因:气道抽吸、气道腐蚀等。
2. 预防及处理:一旦出现气道出血,应针对原因,及时处理。
二、气管切开的常见并发症(一)早期并发症(指气管切开一般24h内出现的并发症)1. 出血(1)原因:①凝血机制障碍的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更高。
②出血部位可能来自切口、气管壁。
③气管切开部位过低,如损伤无名动脉,则可引起致命性的大出血。
(2)预防及处理:①切口的动脉性出血需打开切口,手术止血。
②非动脉性出血可通过凡士林纱条等压迫止血,一般24h内可改善。
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医学课件

详细描述
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机械通气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预防为主,严格遵守无菌操 作规程,定期更换呼吸机管路,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 VAP的发生率。若出现VAP症状,应及时诊断,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使用抗生素、
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营养支持等。
气压伤的处理
总结词
早期发现,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特殊情况处理
支气管镜在并发症处理中的应用
支气管镜在机械通气中主要用于 观察气道情况,清理呼吸道分泌
物,以及进行气道内治疗。
在处理机械通气并发症时,支气 管镜可以用于诊断病因,如观察 气道黏膜病变,明确出血部位等
。
支气管镜还可以用于治疗某些并 发症,如气道狭窄、气道阻塞等 ,通过镜下治疗来改善通气功能
翻身拍背
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帮助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评估和调整呼吸机参数
评估
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呼吸机参数,如潮气量、气道压力、氧浓度等,确保呼吸机参数设置合理。
调整
根据评估结果,适时调整呼吸机参数,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不适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04
处理方法
VAP的处理
总结词
预防为主,及时诊断,综合治疗
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的预防 与处理医学课件
汇报人: 2023-12-24
目录
• 机械通气概述 • 常见并发症 • 预防措施 • 处理方法 • 特殊情况处理
01
机械通气概述
机械通气的定义
01
机械通气是一种通过人工方式驱 动空气进出肺部的呼吸支持技术 ,主要用于治疗呼吸衰竭、慢性 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总结词
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医学

预防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的方法
1 呼气末正压
调整呼气末正压可减少呼吸机相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损伤的发生。
2 低潮气量通气
使用低潮气量通气策略可降低肺损伤的风险。
3 定期体位翻动
通过定期翻动体位可减少肺组织压力和肺合并症的发生。
预防机械通气相关呼吸肌无力的方法
1 康复训练
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可维持 呼吸肌力量和功能。
2 适度通气支持
提供适度通气支持,避免 过度干扰声带。
提供适度通气支持可减轻 呼吸肌的负担。
3 监测和调整
监测患者的呼吸肌功能, 并根据需要调整通气参数。
处理机械通气引起的气压伤的方法
1 降低通气压力
调整通气参数降低通气压力,减少气压伤的发生。
2 减少通气时间
尽量减少通气时间,以降低气压伤的风险。
3 监测肺泡压力
定期监测肺泡压力,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处理机械通气引起的肺炎的方法
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的预 防和处理医学
机械通气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但常伴随着一些并发症。本演示将介绍如 何预防和处理这些常见并发症,以提高治疗效果。
常见机械通气并发症
了解常见机械通气并发症是预防和处理的关键。这些并发症包括肺损伤、呼 吸肌无力、气压伤、肺炎和声带损伤。
预防机械通气并发症的重要性
预防机械通气并发症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可 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1 通气管护理
定期清洗和更换通气管可减少肺炎的风险。
2 维持患者卫生
3 合理使用抗生素
注意患者个人卫生,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根据病情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处理机械通气引起的声带损伤的方法
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及其防治1. 引言机械通气是一种用于维持和支持患者呼吸的技术,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和麻醉科等医疗环境中。
然而,机械通气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并发症,包括肺损伤、气道损伤、呼吸肌萎缩等。
本文将介绍机械通气的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
2. 机械通气的常见并发症2.1 肺损伤机械通气对肺组织造成的压力和容积过载可能导致肺损伤的发生。
肺损伤可以表现为气压伤、氧中毒和肺泡损伤等。
气压伤是由于过高的通气压力引起的,可导致肺气肿、气胸等并发症。
氧中毒是因为高浓度的吸入氧会引起氧自由基的过量产生,从而损伤肺组织。
肺泡损伤是机械通气中最常见的肺损伤类型,表现为肺泡过度充气和肺泡萎陷,可能导致肺不张和肺纤维化等疾病。
2.2 气道损伤机械通气时,在气道内插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这会导致气道损伤的风险增加。
气道损伤包括气管黏膜破裂、气管狭窄和合并细菌感染等。
气管黏膜破裂是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造成的气道黏膜损伤,可能导致气道出血和瘢痕形成。
气管狭窄是一种严重的气道并发症,可导致呼吸道阻塞和通气困难。
合并细菌感染是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且与气道损伤密切相关。
2.3 呼吸肌萎缩机械通气过程中,患者因为呼吸肌不需要主动参与呼吸,从而导致呼吸肌萎缩的风险增加。
呼吸肌萎缩会导致呼吸肌力量减弱,甚至完全丧失呼吸肌功能。
这会给患者带来呼吸衰竭的风险,可能需要长时间的呼吸机支持。
3. 机械通气并发症的防治措施3.1 肺损伤的防治为了减小机械通气对肺组织的损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使用低潮气量通气策略:减小潮气量可减少肺泡过度充气和压力过载,从而降低肺损伤风险。
•限制平台压力:避免通气压力过高,可以减少气压伤的发生。
•应用肺保护性通气模式:如控制通气模式(PCV)、压力控制通气模式(PC-CMV)等,以减少肺损伤的风险。
•使用低浓度吸入氧:降低吸入氧浓度可以减少氧中毒的发生,同时应监测血氧饱和度,确保患者氧合状态良好。
机械通气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机械通气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机械通气是指通过机械装置向患者提供呼吸支持,改善气体交换和缓解呼吸困难的一种治疗方法。
然而,机械通气也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肺损伤、气管导管相关并发症、呼吸肌无力等。
因此,提高机械通气技术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对于机械通气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
一、机械通气技术操作的预防1.气道管理:机械通气前应对气道进行充分评估,包括气道的通畅性和是否存在异物,排除气道阻塞的因素。
定期检查气道导管的位置和固定情况,预防导管意外脱出。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选择较短的导管,减少对气道的刺激和损伤。
2.适应症的评估:选择合适的机械通气模式和参数,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理需要进行个体化设置。
对于有条件的机械通气患者,应尽早进行呼吸机脱机的评估,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
3.厌氧防护:保持气管内套管的氧气浓度不低于30%以预防低氧损伤。
避免氧气过度输送,降低肺泡氧中毒的风险。
二、机械通气技术操作的处理1.肺损伤的处理: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是机械通气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包括气压伤和肺过度膨胀伤。
对于气压伤,应适当降低患者的气道峰压,控制潮气量和气道平台压力,避免过度充气。
对于肺过度膨胀伤,可通过减少潮气量、调整PEEP水平等方法来降低肺泡内压力,预防或减轻肺损伤。
2.气管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气管导管的位置和固定是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关键。
一旦出现气管导管意外脱出、误吸、气道压力伤、声带损伤等情况,应及时处理。
確保气管内套管畅通,及时进行导管调整或更换,保证气道的通畅性。
3.呼吸肌无力的处理:机械通气会导致患者呼吸肌的废用性衰竭,应进行相关评估和处理。
适时进行呼吸肌锻炼,如采用间歇性断续卸载逐渐减少机械通气支持,以保护和恢复呼吸肌功能。
4.并发症的早期识别和治疗:机械通气患者的并发症常常会在早期发生,促使开展早期干预。
因此,临床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呼吸机参数,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在患者情况恶化前采取措施。
机械通气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机械通气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机械通气是指通过呼吸机将氧气输送至病人的呼吸道,以维持呼吸功能正常的一种治疗方法。
然而,机械通气在长时间或不合适的应用下,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
本文将探讨机械通气操作的常见并发症以及预防和处理措施。
常见的机械通气并发症包括肺炎、气压伤、吸气困难、声音嘶哑、焦虑和卧床不位。
以下是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措施:1.肺炎:机械通气时,由于气道被管道堵塞或无法咳嗽排出分泌物,容易导致呼吸道感染。
为预防肺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保持管道通畅:定期吸痰和气道湿化可以减少分泌物堆积,降低感染风险。
-坐位抬高:将病人抬高至30-45度的坐位可降低胃液倒流至气管的风险,同时有利于分泌物排出。
-口腔护理:定期用含氯己定或漱口水清洁口腔,预防口腔细菌的繁殖。
2.气压伤:高水平的吸气压力会导致肺泡过度膨胀或气胸等并发症。
为防治气压伤,可采取以下措施:-调整呼吸机参数:合理调整吸气压力和呼气压力,避免过高的压力。
-限制潮气量:根据病人的需要,设定合理的潮气量,避免过度膨胀。
-监测气胸:定期监测胸腔气胸的症状,早期干预,避免病情恶化。
3.吸气困难:机械通气可能导致患者感觉到呼吸困难或不适。
以下是预防和处理吸气困难的方法:-调整触发敏感度:合理调整呼吸机的触发敏感度,以适应病人自主呼吸努力。
-采用同步通气:使用同步通气模式,如压力支持通气(PSV),可以减轻病人的呼吸困难感。
4.声音嘶哑:机械通气时,管道摩擦或过度膨胀可能导致声音嘶哑。
以下是预防和处理声音嘶哑的方法:-定期调整管道位置:避免长时间使用相同位置的管道,减少管道与气道组织的摩擦。
-注意管道大小:合理选择管道的尺寸,避免过大或过小,造成喉部压迫。
5.焦虑和卧床不位:长时间机械通气可能导致病人焦虑和肌肉无力。
以下是预防和处理焦虑和卧床不位的方法:-心理支持:给予病人充分的心理支持,减轻焦虑情绪。
-运动康复:鼓励病人进行适当的肌肉锻炼,帮助他们恢复肌肉力量。
机械通气操作并发症

机械通气操作并发症机械通气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用于维持或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尽管机械通气可以有效地支持患者的呼吸,但它也会导致一些潜在的并发症。
本文将详细介绍机械通气的操作并发症,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措施以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一、通气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VILI)通气相关性肺损伤是机械通气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是由于过度通气、高压通气、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等因素引起的肺损伤。
患者常表现为氧合不良、呼气末正压依赖性肺泡塌陷、肺容积减小等。
为了减少通气相关性肺损伤的风险,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提供足够的气道保护:合理选择合适的插管尺寸,避免气管插管的误放置和气囊过度充气。
在合适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自主呼吸功能维持通气。
2.避免过度通气和高压通气:应根据患者的需求和耐受能力调整通气参数,限制潮气量和平台压力的上限。
3.优化呼气末正压:合理使用PEEP可以减少肺泡塌陷和通气不均。
二、气压伤(Barotrauma)气压伤是由于高压通气导致气体过度膨胀,引起肺泡破裂和组织损伤。
常见的气压伤包括气胸、气腹等。
为了预防气压伤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1.控制通气压力:避免使用过高的峰压和平台压力,根据患者的需要适当调整通气参数。
2.避免过度充气气囊:过度充气气囊可能导致气囊破裂和气压伤,需要密切监测气囊充气情况。
三、氧中毒(Oxygen Toxicity)氧中毒是由于过度吸入高浓度氧气导致自由氧和自由基生成过多,进而损害组织和细胞。
为了预防氧中毒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限制氧气浓度:根据患者的需求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结果,调整氧气供应浓度。
2.使用低流量氧疗:尽可能使用低流量的氧气,以减少氧气浓度对肺组织的损伤。
四、循环血流动力学改变机械通气可能对患者的循环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降低中心静脉压、降低心输出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体通气(Liquid ventilation,LV),
LV是指先将液体-一种全氟碳化合物 (Perflurocarbons,PFC)注入肺内作为溶剂来 进行间歇通气。若注入液量等于肺总液量, 称为全LV,注入液量等于功能残气量,称 为部分LV。研究表明,部分LV可避免VILI 的各种病理改变。
(三) 人工气道并发症
1、气管插管期间的并发症 心跳停止 全身抽搐 胃膨胀 肺泡低通气 气胸 肺不张 自行拔管
2、喉插管后的并发症
喉水肿、溃疡,出血 喘鸣 上气道阻塞 声嘶 鼻窦炎 误吸
与气管切开有关的并发症 气管无名动脉瘘 气管食管瘘 气管狭窄 导管扭曲 导管脱落 导管阻塞 导管破裂
机械通气并发症及其防治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内科 陈琼
The Internal Medicine of XiangYa Hospital, CSU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使不少呼吸衰竭患者的生 命得以挽救或延长,但机械通气也带来不少并发 症,有如下常见并发症。
呼吸机相关肺炎 机械通气与肺损伤 人工气道并发症 呼吸系统并发症 循环系统并发症 消化系统并发症 肾脏并发症 营养方面并发症
氧(如ARDS、心源性肺水肿)等情况下,病人 的中枢通气驱动异常增高,频繁触发通气机, 导致通气过度。
肺不张
发生原因及防治:
① 分泌物多而粘稠,气管吸引不够经常和充分。 ② 湿化不足,导致痰干 。 ③ 神经肌肉疾病(如萎缩性侧索硬化),有易发生
肺不张的倾向。 ④ 小潮气量容易发生。 ⑤ 固定或强迫体位,对局部某肺叶引流不畅。 ⑥ 伴咯血时未及时排出积血。
胃膨胀或胃肠胀气
原因:① 应用面(鼻)罩行无创伤性通气时,气体经 食管进入胃肠道。
② 气管导管套囊充气不足,封闭不严,呼吸 机送气时气体从气囊旁逸出至口咽部引起 吞咽放射亢进,将气体咽入胃。
③ 病人卧床,不活动使胃肠蠕动减少。 ④ 过度通气或其它原因引起碱中毒、低血
钾,使胃肠道麻痹。 ⑤ 某些药物的影响。
呕吐的治疗: ①给予止吐药或胃肠动力药。 ②摄食或管饲饮食时少量多餐。 ③行无创性通气时,病人取半坐位。 ④呕吐时要避免误吸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七)肾脏并发症
尿量减少,水钠潴留。 大多仅表现为轻度的氮质血症和代谢性酸
中毒,若出现严重的肾功能障碍或尿毒症,则 往往是病人原有肾功能不全,或由于脓毒症、 休克、心力衰竭或应有肾毒性药物所致。
发生原因及防治:
① 控制通气时因通气机的参数设置不当,潮气 量过大或(和)通气频率过快,使每分钟通气 量太大,致使体内二氧化碳短期内排出过快 过多,PaCO2 骤然下降。
② 辅助或支持通气时,自主呼吸能力增强,而 机械辅助支持水平又没有及时相应减少,使 总通气量增加。
③在严重肺内分流(如发生肺梗死),严重缺
④ 机械通气过程中发生心律失常也比较常见。 ⑤ 有部分呼吸衰竭合并严重冠心病病人。
(六)消化系统并发症
上消化道出血
原因:① 呼吸衰竭时的应激反应。 ② 正压通气使下腔静脉压力增高, 增加胃肠道血流灌注的阻力,胃粘膜 充血。 ③ 留置胃管对胃粘膜的刺激。 ④ 原有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防治: 胃粘膜保护剂 抗酸制剂
(6) 改进营养支持治疗方法 (7) 合理使用抗生素 (8) 切断外源性传播途径
医务人员应强化无菌意识; 共用器械消毒灭菌; 患者及病原体携带者隔离; 保护性隔离 (9) 加强集体免疫防御功能 集落刺激因子(CSF) 其他;γ-干扰素
(二)机械通气与肺损伤
呼吸机引起的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VILI)
(八)营养方面并发症
在危重病人中营养不良是一常见的问题,然 而有关机械通气病人营养不良的准确发生率的 资料则是缺乏的。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病人 的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25%以上。
(九)呼吸机依赖
指病人出现脱机困难,长期依靠呼吸机进 行呼吸。
原因和影响因素 (多方面) :
病人的肺功能不全; 病人心理依赖; 不下恰当的应用呼吸机时间过长: 呼吸肌疲劳;
VAP危险因素有:
(1) 病人血清蛋白≤22g/L; (2) 最大呼气末压≥7.5cmH2O; (3) MV时未给予抗生素治疗; (4) 上呼吸道菌群为革兰阴性杆菌; (5) 长期吸烟者; (6) MV时间≥7d者。
若有复合性因素存在,VAP的患病危险性更大。
VAP的发病率: MV并发VAP在20%~50%之间,并随机
VILI的防治措施(通气策略的变化)
通气参数与模式的选择 允许高二氧化碳血症(Permissive hypercaPnia)
为限制气道和VT,防止VILI,提出了“允许 高
二氧化碳血症”策略。实践表明PaCO2逐渐升 高,只要PH值不低于7.20~7.25,对患者的危害 并不明显。
气管内吹气(Tracheal gas insufflation,TGI)
重要的并发症, 其发生率占机械通气的0.5%~39%, 过去认为VILI的产生与机械通气的高气道压关,
故称为气压伤。近年的深入研究发现,引起VILI 者中不一定都是高气道压,如肺容积过度扩张, 即使无高气道压也可招致VILI,故有些学者主张 应称为容积伤。
VILI的类型:
肺泡外气体: 肺泡外气体指肺泡破裂,肺泡 内气体从裂口逸出进入各组织 或间隙。
处理和预防
处理:加强呼吸肌的功能锻炼 加强营养支持 树立信心消除顾虑 合理应用SIMV和PSV模式
预防:正确掌握应用呼吸机的指针 尽可能地缩短呼吸机应用时间
肺栓塞
一般认为危重病人栓塞的主要来源是深 静脉血栓,尤其是下肢静脉血栓。
(五)循环系统并发症
低血压 原因及防治:
① 是正压通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结果。 ② 麻醉诱发的角钢什锦张力突然减低,减低静
脉张力,如脓毒血症、脊髓损伤或低血糖时 见到的那样,也可以引起低血压。
③ 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急性加重, 其特征是呼气气流阻塞和呼吸困难的急性加 重。这可引起肺过度充气,经常和液体量 不足同时存在。
管损伤。 吸入氧浓度 过高氧可减少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形成,增加
对VILI的易感性。 病人的因素 通气参数的选择 传统的通气方法主张大通气量(每分钟通
气量10~15L/min),低通气频率(10~15 次/min)来维持正常血气,防止肺微不张, 对PIP常无严格限制,加用PEEP使PaO2 >8.0~9.3Kpa,吸入氧浓度(FiO2)<0.6。 目前证明此法有时可诱发或加重VILI。
系统性栓塞:支气管静脉的血管结构被坏死 病变或机械通气的切应力破坏、 肺泡破裂后进入支气管血管鞘 的气体进入肺静脉系统,引起 栓塞如脑栓塞、冠状动脉栓塞。
弥漫性肺泡损伤 氧中毒
VILI的致病因素
通气容量 机械通气时VT过大是VILI的最重要原因。 通气方式 高流量、高通气频率和短吸气时间诱发微血
(四)呼吸系统并发症
通气不足 高在碳 内是酸 。指血Pa症CO时2P超aC过O目2 的标增值加,超有过意正低常通并气不和包允括许
发生通气不足的原因有:
① 通气机械管道系统漏气 ② 通气机参数或通气模式调节不当 ③ 病人因素 如人机不协调,甚至对抗. ④ 通气机故障、气源压力不足。
通气过度
是指机械通气后PaCO2<35mmHg,但不包括病人在 颅内压增高的情况下,为降低颅内压而PaCO2降低 至25~35mmHg的有意过度通气。
腹胀的处理:
① 从胃管中抽气,高度腹胀者可行胃肠减压, 如低位肠胀气可用肛管排气。
② 给予胃肠动力药(如吗叮啉、西沙比利等)。 ③ 摄入易消化不产经面罩或鼻罩行无创伤性正压通气的病人发 生率较高。 原因:① 频繁的咽部受刺激。
② 胃肠道动力障碍和高度腹胀,胃内 压力增高。
械通气天数增加,发病率增多。
VAP 细菌菌种情况: 革兰氏阳性球菌主要是 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 革兰氏阴性杆菌主要是 流感嗜血杆菌、肠道革兰 阴性杆菌和铜绿假单菌。
VAP预防措施如下:
(1) 减少或消除口咽部及胃腔病原菌的定植吸入
(VA P的病原菌重要来源); (2) 改进应激性溃疡防治方法; (3) 声门下分泌物的引流; (4) 控制气管导管生物被膜(biofilm,BF)的形成; (5) 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elective digestive deconta-
mintion, SDD);
理想的SDD方法所选用的抗生素应具备以下特点:
① 抗菌谱应覆盖肠杆菌科、假单胞菌属和不动 杆菌的细菌。
② 粘膜表面不或很少吸收,以保证肠腔内较高 的抗生素浓度。
③ 必须是杀菌剂,因为在胃肠道中没有调节抗 菌活性作用的白细胞,其杀菌作用完全有赖 于抗菌药物本身的作用。
④ 具有选择性的抗菌活性即不影响厌氧菌群。 ⑤ 药物不易被胃肠道内容物灭活。
(一) 呼吸机相关肺炎
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 pneumonia , VAP) 是临床机械通气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其
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VAP 的易发因素有:
通气时间长,存在慢性基础性疾病,尤其是 COPD、营养不良、先前因感染用过多种抗生素、 胃液吸入、应用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 多脏器功能衰竭等。
目前常用的SDD用药 (粘膜不吸收抗生素): 妥布霉、多粘菌素E、二性霉素B
需注意的是:
① 一般认为SDD可降低VAP 发病率,但能否 降低VAP的病死率仍有争议。
② 此外SDD是一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措施, 耐药性的产生,是不少对SDD持谨慎态度 的一个原因。
③ 目前SDD不作为常规预防感染的方法,仅应 用于高危群体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