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试题库_有答案
大气污染防治法试题及答案

1、(单选题)城市人民政府可以划定并公布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并根据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要求,逐步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
高污染燃料的目录由( )确定。
•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D。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正确答案:D用户选择:2、(单选题)国家建立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重点区域内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A.综合治理• B.统筹协调• C。
统一排放标准• D.联防联控正确答案:B用户选择:3、(单选题)关于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B.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以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为依据• C。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制定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D。
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组织专家进行审查和论证,并征求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事业单位和公众等方面的意见正确答案:A用户选择:4、(单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暂时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建设单位应当对裸露地面进行覆盖;超过()个月的,应当进行绿化、铺装或者遮盖。
• A.三• B.五• C.二• D.四正确答案:A用户选择:5、(单选题)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从()开始实施。
• A.2015年12月1日• B.2016年3月1日• C.2016年6月1日• D.2016年1月1日正确答案:D用户选择:6、(单选题)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以临时更换机动车污染控制装置等弄虚作假的方式通过机动车排放检验或者破坏机动车车载排放诊断系统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机动车所有人处()的罚款。
• A.3000元• B.10000元• C。
1000元• D。
地理有关大气试题及答案

地理有关大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大气层中,哪一层的气体吸收了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保护了地球生物?A. 对流层B. 平流层C. 电离层D. 外层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A. 工业排放B. 农业活动C. 汽车尾气D. 核能发电答案:D3. 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源于什么过程?A. 海洋蒸发B. 植物蒸腾C. 河流流动D. 所有以上过程答案:D4. 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B. 臭氧层破坏C. 空气污染D. 地球磁场变化答案:A5. 以下哪个现象与大气中的气溶胶粒子有关?A. 彩虹B. 雾霾C. 日食D. 极光答案:B二、填空题6. 大气压力是指_________对_________的压力。
答案:空气分子;地球表面7. 在气象学中,风是指_________的运动。
答案:空气8. 地球的大气层可以分为多个层,其中最靠近地球表面的层是_________。
答案:对流层9. 臭氧层主要位于大气层的_________。
答案:平流层10.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导致_________效应,进而可能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答案:温室三、简答题11. 描述大气层中的对流层和其主要特征。
答案:对流层是地球大气层中最靠近地面的一层,其厚度大约在10至15公里不等。
对流层的主要特征包括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这是因为太阳辐射首先到达地面,然后热量通过对流传递到上方的空气。
对流层包含了地球大部分的气象现象,如风、云、雨等。
12. 解释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并说明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答案: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海域的海水表面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
这种现象通常每2到7年发生一次,持续时间可以从几个月到一年多不等。
厄尔尼诺对全球气候有显著影响,可能导致一些地区出现干旱,而其他地区则可能出现洪水。
此外,它还可能影响全球的风暴路径和强度,以及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大气污染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气污染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工业排放B. 交通排放C. 自然现象D. 家庭烹饪答案:A2. 以下哪种气体不属于主要的大气污染物?A. 二氧化碳B. 二氧化硫C. 氮氧化物D. 一氧化碳答案:A3.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呼吸系统B. 心血管系统C. 神经系统D. 所有以上答案:D4. 什么是PM2.5?A. 一种新型材料B. 细颗粒物C. 一种气体D. 一种疾病答案:B5. 以下哪种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大气污染?A. 使用清洁能源B. 增加汽车使用C. 焚烧垃圾D. 增加工业排放答案:A6. 大气污染的监测主要依靠什么技术?A. 卫星遥感B. 地面监测站C. 无人机D. 所有以上答案:B7. 什么是温室效应?A. 一种经济现象B. 一种自然现象C. 一种社会现象D. 一种心理现象答案:B8. 以下哪种气体是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氮气D. 氦气答案:B9. 什么是酸雨?A. 一种自然现象B. 一种社会现象C. 一种工业产品D. 一种疾病答案:A10. 酸雨的形成主要与哪种大气污染物有关?A. 二氧化碳B. 二氧化硫C. 氮氧化物D. 一氧化碳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源头控制、过程控制、末端治理12. 空气质量指数(AQI)是用来衡量_______的指标。
答案:空气质量13. 臭氧层位于大气层的_______。
答案:平流层14. 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15. 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装修材料、家具、烹饪油烟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大气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大气物理学试题及答案

大气物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大气中水汽含量的增加会导致:A. 气温升高B. 气温降低C. 气压升高D. 气压降低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大气中的主要气体?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氦气答案:D3. 大气层中臭氧层的作用是:A. 吸收紫外线B. 反射红外线C. 吸收红外线D. 反射紫外线答案:A4. 以下哪项不是大气环流的主要驱动力?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太阳辐射D. 地壳运动答案:D5. 以下哪种天气现象与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有关?A. 闪电B. 龙卷风C. 雾D. 地震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大气层的厚度约为________公里。
答案:10002. 地球大气层中,________层是天气变化的主要区域。
答案:对流3. 云的形成是由于大气中的水汽在________过程中凝结成水滴或冰晶。
答案:冷却4. 地球的大气层由外向内依次为________、平流层、对流层。
答案:电离层5. 太阳辐射到达地球表面的能量中,大部分是________波长的光。
答案:可见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大气中温室效应的作用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答案: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吸收和重新辐射地球表面的热量,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现象。
这种效应对全球气候有显著影响,可能导致全球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2. 描述大气环流的基本过程。
答案:大气环流是指大气中大规模的气流运动。
基本过程包括:太阳辐射加热地表,地表加热大气,造成不同地区温度差异,进而产生气压差异,驱动大气流动。
这些流动在地球自转和科里奥利力的作用下形成全球性的环流模式,如哈德来环流、费雷尔环流等。
3. 解释什么是锋面,并说明其在天气变化中的作用。
答案:锋面是指冷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边界。
在天气变化中,锋面是导致降水、风暴等天气现象的主要因素。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题库(含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题库(含答案)判断1.大气与空气是同一概念。
(×)2.我国的大气污染主要属于混合型。
(×)3.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是造成大气污染的最主要原因。
(√)4.粉尘属于气溶胶状态污染物而雾则是属于气态污染物。
(×)5.我国是世界上污染最重的国家之一。
(√)6.酸雨是指pH小于7的降雨。
(×)7.我国最大的酸雨区是华南、西南酸雨区。
(√)8.无烟煤是形成年代最久的煤。
(√)9.燃料中的所有成分均可燃烧。
(×)10.天然燃料属于不可更新资源。
(×)11.煤的变质程度越大,含炭量就越高。
(×)12.汽车使用无铅汽油后,就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13.天然气中不含有硫化物,因此燃烧后不排放有害气体。
(×)14.煤中的可燃硫在燃烧过程中均能够被氧化生成SO2。
(√)15.燃煤旋风炉产生的热致NOx比其它燃烧炉要多得多。
(√)16.燃料中的氮约有20%~70%转化成NOx。
(√)17.燃烧中产生的多环化合物是由于燃烧不完全造成的。
(×)18.煤的挥发分含量越高,燃烧时产生的黑烟就可能越多。
(×)19.如果适当的增加空气过剩系数,能够降低碳粒子的生成。
(√)选择题20.目前我国控制大气污染的主要任务是控制(A)的污染。
A.颗粒污染物、SO2;B.SO2、NO xC.颗粒污染物、NO x D.SO2、重金属铅21.净化气态污染物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是(C)A.吸附法B.燃烧法C.吸收法D.催化转化法22.影响燃烧过程的“3T”因素是指(A )A.温度、时间、湍流B.理论空气量、空气过剩系数、空燃比C.温度、时间、空燃比D.温度、时间、空气过剩系数23.能够有效降低SO2和NOx排放量的燃煤锅炉是(D )A.炉排炉B.煤粉炉C.旋风炉;D.硫化床锅炉。
24.在燃料燃烧过程中会造成NOx排放量的燃煤锅炉是( C )A.炉排炉B.煤粉炉C.旋风炉;D.硫化床锅炉。
大气篇试题及答案

大气篇试题及答案1.防治大气污染,应当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坚持源头治理,规划先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能源结构。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制定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只需要组织专家进行审查和论证,不需要征求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事业单位和公众等方面的意见。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建设与管理本行政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和大气污染源监测网,开展大气环境质量和大气污染源监测,统一发布本行政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状况信息。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产生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生产和服务活动,应当在开放空间进行,并按照规定安装、使用污染防治处理设施。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装卸物料应当采取密闭或者喷淋等方式防治扬尘污染。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加强施工扬尘监管,积极推进绿色施工,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应全封闭设置围挡墙,严禁敞开式作业。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严格控制“两高”行业新增产能,新、改、扩建项目要实行产能等量或增量置换。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地方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坚决遏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盲目扩张。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各级环保部门和企业不需要公开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企业污染物排放、治污设施运行情况等环境信息,只需上报即可。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强化企业施治,企业是大气污染治理的责任主体,要按照环保规范要求,加强内部管理,增加资金投入,确保达标排放。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适用于现有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标准状态,指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Pa时的状态。
大气监测试题及答案

大气监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大气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供空气质量信息B. 评估大气污染程度C. 预测天气变化D. 所有上述选项2. 下列哪项不是大气污染物?A. 二氧化碳B. 一氧化碳C. 氮氧化物D. 臭氧3. 根据大气监测数据,下列哪个城市可能具有较好的空气质量?A. 城市A,PM2.5年均浓度为50μg/m³B. 城市B,PM2.5年均浓度为35μg/m³C. 城市C,PM2.5年均浓度为70μg/m³D. 城市D,PM2.5年均浓度为100μg/m³二、填空题4. 大气监测常用的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5. 根据国际标准,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_________μm的颗粒物。
三、简答题6. 简述大气监测对于环境保护的意义。
7. 描述大气监测站的基本组成。
四、计算题8. 假设某地区在一天内记录到的二氧化硫(SO2)浓度为0.02ppm,计算该地区二氧化硫的日均浓度。
五、论述题9. 论述大气监测技术的发展对提高空气质量管理的作用。
六、案例分析题10. 某城市在进行大气监测时发现,冬季PM2.5浓度明显高于夏季,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答案:一、1. D2. A3. B二、4. 采样、分析、数据处理5. 2.5三、6. 大气监测对于环境保护的意义在于及时发现和评估大气污染情况,为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帮助公众了解空气质量,提高环保意识。
7. 大气监测站的基本组成包括采样设备、分析仪器、数据记录和传输系统、以及控制和监测软件。
四、8. 该地区二氧化硫的日均浓度为0.02ppm。
五、9. 大气监测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监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使得空气质量管理更加科学和有效。
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可以快速响应污染事件,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污染影响,同时为长期的环境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大气试题及答案

大气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主要发生在大气的哪一层?A. 对流层B. 平流层C. 臭氧层D. 电离层答案:B2. 以下哪种气体是大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氮气D. 氢气答案:B3. 以下哪种现象不是由大气污染引起的?A. 酸雨B. 臭氧层空洞C. 温室效应D. 潮汐答案:D4. 以下哪种天气现象是由大气中的水汽凝结而成的?A. 雾B. 霜C. 露D. 雪答案:A5.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导致什么现象?A. 酸雨B. 臭氧层空洞C. 温室效应D. 潮汐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大气层中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的层有哪些?A. 对流层B. 平流层C. 中间层D. 热层答案:A、B2. 以下哪些因素会导致大气中臭氧层的破坏?A. 氟利昂的使用B. 汽车尾气排放C. 工业废气排放D. 火山爆发答案:A、B、C3. 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减少大气污染?A. 植树造林B. 使用清洁能源C.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D. 增加工业排放答案:A、B、C4. 以下哪些现象是大气中水循环的一部分?A. 蒸发B. 凝结C. 降水D. 冰川融化答案:A、B、C、D5.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大气温度?A. 太阳辐射B. 温室气体C. 地形地势D. 季节变化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大气层中的臭氧层主要作用是吸收紫外线。
(对)2. 二氧化碳是大气中唯一的温室气体。
(错)3. 酸雨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造成的。
(对)4. 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引起的。
(对)5. 潮汐是由大气压力变化引起的。
(错)6. 雾是由于大气中水汽的凝结形成的。
(对)7. 大气层中的平流层是飞机飞行的主要区域。
(对)8. 臭氧层空洞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造成的。
(错)9. 植树造林可以减少大气污染。
(对)10. 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一、选择题(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答案要求,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1.以下对地球大气层结构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D )。
A. 对流层的厚度随地球纬度的增加而降低。
B. 暖层空气处于高度的电离状态,故存在着大量的离子和电子。
C. 平流层的气温几乎不随高度变化。
D. 中间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该层空气不会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
2. 目前,我国排放大气污染物最多的是( B)。
A. 工业生产。
B. 化石燃料的燃烧。
C. 交通运输。
D. 生态环境破坏。
3. 烟囱上部大气是不稳定的大气、而下部是稳定的大气时,烟羽的形状呈( D)。
A. 平展型。
B. 波浪型(翻卷型)。
C. 漫烟型(熏蒸型)。
D. 爬升型(屋脊型)。
4. 尘粒的自由沉降速度与(D )的成反比。
A.尘粒的密度。
B. 气体的密度。
C. 尘粒的粒径。
D. 气体的粘度。
5.处理一定流量的气体,采用( A)净化时,耗用的能量为最小。
A. 重力除尘装置。
B. 惯性除尘装置。
C. 离心力除尘装置。
D. 洗涤式除尘装置。
6. 电除尘装置发生电晕闭塞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D )。
A. 烟尘的电阻率小于104?·cm。
B. 烟尘的电阻率大于1011?·cm。
C. 烟气温度太高或者太低。
D. 烟气含尘浓度太高。
7. 在以下关于德易希方程式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B )。
A. 德易希方程式概括了分级除尘效率与集尘板面积、气体流量和粉尘驱进速度之间的关系。
B. 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也相同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算式。
C. 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不超过气流速度的10~20%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算式。
D. 德易希方程式说明100%的分级除尘效率是不可能的。
8.直接应用斯托克斯公式计算含尘气流阻力的前提是( A )。
A.颗粒雷诺数Re p≤1,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B.1<Re p<500,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C.500<Re p<2×105,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D.颗粒雷诺数Re p≤1,颗粒直径小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9.在以下有关填料塔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B)。
A. 产生“塔壁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塔径与填料尺寸的比值太小。
B. 填料塔是一种具有固定相界面的吸收设备。
C. 当烟气中含有悬浮颗粒物时,填料塔中的填料容易堵塞。
D. 填料塔运行时的空塔气速一定要小于液泛气速。
10. 在以下有关气体吸附穿透曲线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C )。
A.穿透曲线表示吸附床处理气体量与出口气体中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B.穿透曲线的形状取决于固定吸附床的操作条件。
C.穿透曲线表示吸附床床层厚度与出口气体中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D.穿透曲线斜率的大小可以反映吸附过程速率的快慢。
11.在以下石灰或石灰石湿式洗涤法烟气脱硫的化学反应式中,( C)是对吸收过程不利的反应。
12. 对于高温、高湿烟气的烟尘治理工艺,在选择设备时拟采用( D )为宜。
A. 旋风除尘器。
B. 袋式除尘器。
C. 静电除尘器。
D. 湿式除尘器。
13. 在以下关于除尘器电晕电场中的粒子荷电机理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C )。
A. 直径d P >μm 的粒子以电场荷电为主。
B. 直径d P <μm 的粒子以扩散荷电为主。
C. 电场荷电过程的粒子荷电量与电晕电场的温度成正比。
D. 扩散荷电过程的粒子荷电量与电晕电场的温度成正比。
14. 用甲烷CH 4作还原剂时,选择性非催化还原NOx 的化学反应式中,(A )式为副反应。
A CH NO H O NO COB CH O H O COC CH NO H O N COD CH NO N CO H O ⋅+→++⋅+→+⋅+→++⋅+→++42224222422242222424224222215. 根据气液两相间物质传递过程的双膜理论,以下论述中(D )是错误的。
A. 即使气液两相主体呈湍流时,气膜和液膜仍呈层流。
B. 气液两相主体不存在浓度梯度,被吸收组分在气液两相主体的扩散阻力可以忽略不计。
C. 在气膜和液膜中,没有吸收组分的积累。
D. 气液两相主体达到平衡时,相界面处才没有任何传质阻力。
16. 目前我国主要大气污染物是(D )。
A. 二氧化硫、降尘和总悬浮微粒。
B. 氮氧化物、降尘和总悬浮微粒。
C. 一氧化碳、降尘和总悬浮微粒。
D.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总悬浮微粒。
17. 以下对地球大气对流层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D )。
A. 一般情况下,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B. 云雾雨雪等主要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C. 受地面状况和人为活动影响最为显着.D. 水汽和尘埃的含量较少。
18.烟囱上部大气存在着逆温层、下部的大气为不稳定时,烟羽的形状呈( C )。
A. 平展型。
B. 波浪型(翻卷型)。
C. 漫烟型(熏蒸型)。
D. 上升型(屋脊型)。
19.尘粒的自由沉降速度与( C )的平方成正比。
A. 尘粒的密度。
B. 气体的密度。
C. 尘粒的粒径。
D. 气体的粘度。
20.处理一定流量的气体,( D)占用的空间体积最小。
A. 重力除尘装置。
B. 惯性除尘装置。
C. 离心力除尘装置。
D. 洗涤式除尘装置。
21.电除尘装置发生反电晕现象的主要原因是(B )。
A. 烟尘的电阻率小于104?·cm。
B. 烟尘的电阻率大于1011?·cm。
C. 烟尘的电阻率在104~1011?·cm之间。
D. 烟气温度太高。
22.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 C )微米的尘粒,在大气中可以长时间飘浮而不易沉降下来,被称为“可吸入颗粒物”。
A. 0.1。
B. 1。
C. 10。
D. 100。
23. 在旋风除尘器的内、外涡旋交界圆柱面上,气流的( A )最大。
A. 切向速度。
B. 径向速度。
C. 轴向速度。
D. 粉尘浓度。
24. 填料塔、湍球塔和筛板塔是最常用的气态污染物吸收净化设备,空塔气速是影响它们正常运行的技术指标。
设它们的空塔气速分别为V1、V2和V3,则在设备选择或设计时,三者之间的关系应为( B)。
A. V1?V2?V3。
B. V1?V2?V3。
C. V1?V3?V2。
D. V2?V1?V3。
25. 燃料油的燃烧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其中对整个燃烧过程起控制作用的是( D )。
A.燃料油的雾化和油雾粒子中的可燃组分的蒸发与扩散;B.燃料油的雾化和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C.燃料油的雾化和可燃气体的氧化燃烧;D.燃料油的雾化、油雾粒子中的可燃组分的蒸发与扩散和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
26. 对于高温、高湿烟气的烟尘治理工艺,在选择设备时不宜采用( B )。
A. 旋风除尘器。
B. 袋式除尘器。
C. 静电除尘器。
D. 湿式除尘器。
27.在以下关于气体吸附过程的论述中,错误的是(A )。
A. 对于化学吸附而言,因为其吸附热较大,所以降低温度往往有利于吸附。
B. 增大气相主体的压力,从而增加了吸附质的分压,对气体吸附有利。
C. 流经吸附床的气流速度过大,对气体吸附不利。
D. 当用同一种吸附剂(如活性炭)时,对于结构类似的有机物,其分子量愈大,沸点愈高,被吸附的愈多,对结构和分子量都相近的有机物,不饱和性愈大,则愈易被吸附。
28.用氢作还原剂,选择性非催化还原NOx的化学反应式中,( A )式通常称为脱色反应。
29. 在一般情况下,气-固相催化反应的控制步骤是( D ),整个过程受化学动力学控制。
A. 反应物分子从气流中通过层流边界层向催化剂外表面扩散.B. 反应物分子从催化剂外表面通过微孔向催化剂内部扩散.C. 反应物分子被催化剂表面化学吸附.D. 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上发生化学反应。
30.可能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大气污染物是(C )。
A. SO2B. NOx。
C. CO2D. VOCs。
31. 电除尘装置发生电晕闭塞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C )。
A. 烟尘的电阻率小于104?·cm。
B. 烟尘的电阻率大于1011?·cm。
C. 烟气中粉尘浓度太高。
D. 烟气温度太高。
32.活性炭优先吸附的气体是( D)。
A. SO2B. NOx。
C. CO2D. VOCs。
33. 旋风除尘器内压力最低处是(D )。
A. 内涡旋圆柱面。
B. 外涡旋交界圆柱面。
C. 内、外涡旋交界圆柱面。
D. 锥体处。
34. 计算流体阻力的阻力系数受( D)的影响。
A. 流体的密度。
B. 颗粒的密度。
C. 颗粒与流体的相对运动速度。
D. 颗粒雷诺数。
35. 以下那种气体不属于温室气体。
( D )A. CO。
B. CO2C. CH。
4。
D. SO236. 可能引起臭氧层破坏的大气污染物是(B )。
A. SO2B. NOx。
C. CO2。
D. CH437.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 D )微米的尘粒,在大气中可以飘浮而不易沉降下来,被称为“总悬浮颗粒物”。
A. 0.1。
B. 1。
C. 10。
D. 100。
38. 企业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必须执行的标准是(B )。
A. 国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B. 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C. 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D.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39. 煤中( C )形态的硫,不参加燃烧过程。
A. 黄铁矿硫。
B. 有机硫。
C. 硫酸盐硫。
D. 元素硫。
40. 大气圈中,( A )集中了大气中几乎所有的水汽。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中间层。
D. 散逸层。
41. 大气圈中,( B)集中了大气中的大部分臭氧。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中间层。
D. 散逸层。
42. 在吸气罩的四周加上挡板,吸气罩的吸气量将( B)。
A. 增加一半。
B. 减少一半。
C. 保持不变。
D. 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43. 采用湿式(C )的脱硫工艺,也可以同时去除烟气中的大部分氮氧化物。
A. 石灰/石灰石法。
B. 双碱法。
C. 氯酸钾法。
D. 氧化镁法。
44. 采用干式( C)的脱硫工艺,也可以同时去除烟气中的大部分氮氧化物。
A. 干法喷钙法。
B. 循环流化床法。
C. 电子束辐射法。
D. 喷雾干燥法。
45. 与大气污染关系最密切的逆温是( A )。
A. 辐射逆温。
B. 下沉逆温。
C. 平流逆温。
D. 锋面逆温。
46. 在对流层中的冷空气团与暖空气团相遇时形成的逆温是( D)。
A. 辐射逆温。
B. 下沉逆温。
C. 平流逆温。
D. 锋面逆温。
47.a为气块运动的加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r为气温垂直递减率,r d为干空气温度绝热垂直递减率,( B)时,表示大气不稳定。
A. r <r d。
B. r > r d。
C. r =r d。
D. a=g。
48. a为气块运动的加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r为气温垂直递减率,r d为干空气温度绝热垂直递减率,(A )时,表示大气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