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的古诗
端午最佳10首古诗

端午最佳10首古诗端午最佳10首古诗1、艾叶驱邪举酒卮,吟诗做画静观棋。
香鲜粽子飘飞日,纪念屈原恰此时。
2、江南塞北舞龙舟,古曲离骚耳际留。
举世闻名天下唱,抒情浪漫永承流。
3、汨罗江水映长空,闪闪波光似泪蒙。
屈子长眠书壮志,不朽楚辞载册中。
话端午(七律)又逢端午绿山川,四溢清新漫九天。
阵阵歌声频悦耳,行行律句染香笺。
离骚一曲真情颂,屈子千秋厚德传。
巨著名篇流雅韵,华章不朽永绵延。
4、七律端午感怀(中华新韵)淫雨连绵五月天,中江酌酒悼屈原。
有心角黍托民意,无睹鱼鳖否圣贤。
愿取高洁难忍辱,宁折锋锐不容奸。
忠魂千古传华夏,代有青鸠造海山。
5、临江仙端午祭屈原千载离歌人远去,冲冠呵壁高阳。
蕙兰椒桂总芬芳,琳琅飘逸,特立绮诗行。
情系众生悲疾苦,魂追日月华章。
莠苗易位路茫茫,曲高人寡,谁肯辨忠良。
6、端午节万民拥抱亮甲山黎心思古鉴情专,端午人稠亮甲山。
景仰传说凭圣地,缅怀祭日吊先贤。
青山难掩忠良恨,碧水无消屈子冤。
铭记国殇思裂土,不堪恶霸欲吞天。
7、七律●端午感怀(新韵)佩铃摇响几千年,楚地悲歌越万山。
笑看菖蒲依旧在,爱怜屈子不归还。
无言泪水端阳浸,满目殇情五月沾。
莫叹先哲命悲壮,诗怀浪漫荡舟船。
8、临江仙·端午情思雨漫思涟牵旧事,一江南北心同。
离骚天问越时空。
怀沙投石去,绝笔唤苍穹。
千载九歌魂不老,携来古韵新风。
龙舟渔鼓又相逢。
雄黄不问醉,粽味入诗中。
9、河满子·祭屈原五岳松涛含雨,汨罗浊浪堆烟。
屈子空怀亡国恨,楚天幽怨魂牵。
望断凄凄蒲草,更拍无序栏杆。
天问忧愁谁解,离骚墨迹生寒。
艾叶有情孤自落,只余惆怅诗笺。
端午思潮千丈,当歌盛世流年。
10、端午忆水沛兮汨罗,泪横兮故国,君何往兮曼曼,哀知谁兮长歌。
楚云兮嵯峨,湘雨兮婆娑,君何归兮重五,长太息兮蹉跎。
摇复摇兮斑竹柯,绿复绿兮蒲荪萝,君已往兮无所顾,吹参差兮思苦多。
击鼓竞舟兮扬波,登阿集艾兮驱魔,君且归兮瑰魄,举酌扣弦兮酹彼江涡。
端午节简介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15首最经典的端午节古诗句

15首最经典的端午节古诗句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中国人都会庆祝这个传统节日。
在这一天,我们常常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饮雄黄酒等,以祭祖、纪念屈原等活动为主。
除了这些活动,在端午节这一天,古诗词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古诗词为我们传达了古人的情感和思想。
接下来,本文将为您介绍15首最经典的端午节古诗句。
1. 《九歌·湘夫人》——屈原“离而不失,忘而不失,漂流吾心,忘归故处。
”2. 《离骚》——屈原“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3.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4. 《赏荷》——柳永“菱荷清霜晓,水国红药春。
”5. 《赋得古莲》——晏殊“色暗清阴晚,香鲜重翠寒。
”6. 《赋得古塔》——李清照“此地别燕临风千嶂,壮士骅骝一群,海陵王气吞胡虏,十万神州尽舜尧。
”7. 《七绝·洞仙歌》——鲍照“芳心旧日在,精魄今何在。
”8. 《竹枝词·咏梅》——梅尧臣“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9. 《一剪梅·舞梅香》——纳兰性德“风霜荡秋水,烽火动春山。
”10. 《三月七日》——王之涣“绿肥红瘦,旧时衰草,岁岁成空。
”11. 《采桑子·重阳》——吴文英“落叶陌上东风起,蒹葭岸边篱笆隔。
”12.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辛弃疾“恭闻祝英台上,笑语盈盈似水。
”13. 《送元二使安西》——王之涣“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4. 《钗头凤·世情薄》——李清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5.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李清照“雪花一片片,吹入梦里人。
”以上15首古诗词,各自表达了古人不同的情感和思想,虽然我们不能完全理解那时的环境和背景,却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通过这些经典之作,我们更能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即将到来的端午节,读一首古诗词,品一杯雄黄酒,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许您会有别样的感悟和体验!。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20首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20首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被誉为“中国五大传统节日”之一,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并列。
为了纪念屈原大夫,每年的五月初五日成为了全民欢庆的节日。
这天,人们有着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一系列与端午节有关的传统习俗。
而古人们也对这个节日进行了精心的描绘,留下了许多优美的古诗,下面就给大家介绍20首经典的古诗。
1、《乘凉》作者:曹操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问君今夜何,不知琴上音。
2、《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端午》作者:李清照端午未到灶前烟,人间无事乐长安。
今宵嫁与山僧去,君恩一点在灯端。
4、《小宴》作者:辛弃疾何必去那杨花烘,庭院深深深几许。
大抵花开花落处,也应须有人照看。
5、《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深秋霜后觅知音。
6、《忆江南》作者: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7、《闻王昭君歌》作者:杜甫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原地广难为家,明月几时有?8、《于长安乐府中夜忆阳关》作者:李商隐离离四顾茫然,忽若远山一峰荡。
山在虚无缥渺间,楼阁玲珑五云起。
其中绰约多仙子,秋娘妃妾笑幽默。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9、《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0、《赤壁》作者: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1、《终南别业》作者: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夜书对灯卧,梦得吕洞宾。
山果黄粱熟,野餐芳草多。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何?12、《楼船夜话》作者:唐玄宗世界尽头南溟碧,山河壮丽胜天地。
端午节的古诗十首四年级

端午节的古诗十首四年级端午节,又称龙舟节、重午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迎来这个喜庆节日。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通常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还会吟诵古诗,来表达对这个节日的热爱和祝福之意。
以下是我为四年级同学整理的十首端午节古诗,希望大家喜欢。
一、《庐山谣帝尧》【作者】李白【原文】淮南绝粮逢大旱,帝尧舜明有神谋。
鳌首浮江乘兴起,龙舟吞龙吐凤雏。
衰草枯杨白帝城,偶过武侯祠后庭。
忽遇贾谊论诸侯,笑谈渔翁妬神仙。
【注释】此诗描写的是帝尧治理旱灾时赛龙舟的情景。
二、《端午》【作者】白居易【原文】东篱折树声,西湖借月光。
龙舟由此减离群,信陵管弦愁杀人。
楼台水浸风吹雨,山洞云开日照云。
观乐长安有客卧,人皆病恸吊投梭。
【注释】此诗通过描述江南典雅的风景,以及端午节期间的龙舟赛事,表现人们的忧愁之情。
三、《端午节》【作者】孟浩然【原文】一日祭程而舟已,三杯清酒热肝肠。
黄鹤楼高,烟雨笼孤城。
小楼夜坐论文墨,谁言吴越江南好。
【注释】此诗讲述的是江南端午节的情景,作者借此歌颂江南的风景和文化。
四、《龙舟》【作者】唐寅【原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七人何惧在天涯。
扬帆遇浪风飕飕,好似闹市舞春华。
拥树堤头三五夜,对月相闻居士家。
举国如同小蛮夷,岂知非谏事彭越。
【注释】此诗描绘了龙舟队员在比赛中气势磅礴、勇往直前的情景。
五、《照临洞庭湖赋》【作者】陶渊明【原文】顾渚无故想,开乌依前望。
城南洞庭湖,漫渚何萧洒。
风光变幻起,浪花阵阵开。
不觉遥客心,踌躇黄鹤阁。
中有几条龙,驾云跨烟霞。
九合钟声里,吾身醉芳菲。
【注释】此诗道出了陶渊明在洞庭湖边可爱的风景中沉醉和感叹的心境。
六、《赛龙舟》【作者】徐志摩【原文】红膏手,黄针头,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窄篙穿水浑如虹。
青天白日何翩翩,红船弄笛真从容。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愁。
【注释】此诗描绘了端午节赛龙舟的情况,表现了龙舟赛的生气勃勃和灿烂夺目的场面。
端午节10首古诗大全

端午节10首古诗大全
以下是10首关于端午节的古诗:
1.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唐·李隆基《端午》
2.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宋·陆游乙卯重五诗》
3.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宋·陆游《乙卯重五诗》
4.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唐·殷尧藩《端午日》
5.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明·边贡《午日观竞渡》
6.端午襄阳水赛欢,清歌空响仰天坛。
--唐·崔照《丙辰年鄌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
7.端午思归良有以,论心不论迹。
--近代·秋瑾《端午有感》
8.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现代·余光中《端午祭》
9.竞渡齐声一锣休,骚灵犹吊楚魂愁。
--清·黄公绍《端午即事》
10.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清·贝琼《已酉端阳日访泊横泾项家宅子》。
端午节的古诗词5首

端午节的古诗词5首端午节,即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在古代,人们在这一天除了会强调卫生防疫以及采摘艾草、挂菖蒲、赛龙舟等特殊活动外,还会吟诵诗词来庆祝和祈福。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变迁,许多经典的端午节诗词也逐渐成为经典的文学佳作。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五首有代表性的端午节古诗词。
1.唐朝诗人杜甫《端午》:“红颜未老恩先断,斗酒不惯愁常满。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杜甫的这首诗,以端午节作为题材,表达对年少时的爱情和生命短暂的感慨。
他用“红颜未老恩先断”来描述一段年轻的爱情已经结束,而“斗酒不惯愁常满”则表达出他沉重的心情。
接着,“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这句更是盖棺定论,传达出人生短暂,美好却难以维持的主题,打动了很多读者。
2.宋朝诗人苏轼《赤壁引》:“客亭荐涮羊,柳色轻分影。
东篱折花稳,南陌芳草结。
呜呼六朝未有事,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提到端午节,但它却以此为背景。
苏轼在这里所描绘的是一个春夏交替的时节,景色怡人,令人神往。
他用“不废江河万古流”来点明端午节对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3.唐朝诗人白居易《饮中八仙歌》:“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须愁春去,莫管事如何,更销落,几重阴。
”这首诗虽然没有特别强调端午节,但却是一首经典的跨时空诗歌。
白居易以饮酒寓意人生,表达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格言意义,令人感慨良多。
其所提到的“须愁春去,莫管事如何,更销落,几重阴”一句,则深深打动了诗爱好者的心。
4.唐朝诗人孟浩然《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所表达的主题并非端午节,但它对生命和离别的审慎表达,以及将愁苦交织在美丽景色之中让人心醉。
这首诗以“一岁一枯荣”揭示了人生短暂的事实,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让人看到生命的无尽回归。
这种博大精深的表述,使这首诗成为不容错过的古代名作。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10首诗句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10首诗句端午节即为每年农历五月五日,标志着夏季的开始。
端午节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习俗,以纪念屈原、纪念龙舟竞渡等。
在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贴上艾草和菖蒲,食用粽子和赛龙舟等,历史文献中也有关于端午节的描写,现在就给大家介绍10首描写端午节的古诗词。
1、《端午节谒献武陵山陵之碑》(唐代杜甫)“融融端午露,参差彩舟移。
飒飒清风来,嫋嫋荷花饰。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所作,诗歌中描绘了端午节时的景象,清风拂面,荷花盛开,人们坐在船上,竞渡于清澈的湖水中,气氛热烈,欢声笑语。
2、《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白居易)“六月乱山深,处处蝉声狂。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首诗歌描绘了端午节季节的景象,烈日炎炎,蝉声不断,江水绿如蓝,一幅春夏的画卷展开在我们眼前。
3、《端午》(宋代杨万里)“端午千家艾叶香,澄江钓艇皆来狂。
欲识神机风浪便,试看龙骧凤阁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描绘了端午节的欢乐景象,千家艾叶香,人们载歌载舞,或钓鱼或竞渡,热闹非凡。
更有龙骧凤阁,神秘古老的味道。
4、《曲江二首·其一》(唐代刘禹锡)“绿野新荷千家雨,红枫远叶一枝霜。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这首诗歌描绘了端午节时期的战争和爱情,在红枫远叶的背景下,战士们为了荣誉和国家献身,而美人们则在帐下唱歌跳舞。
5、《夜泊牛渚怀古》(唐代李白)“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首诗歌描绘了端午节时期夜间的景象,思乡之情浓烈,彷徨不定,揭露了生命力的无穷。
落红不是无情物,它虽枯萎却化作春泥,为花儿护航,同样代表着农耕文化和中华民族伟大的韧性。
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代白居易)“天桥霜后月,南岸橘生云。
枫叶杂于飞,何处觅秋香。
”这首诗歌描绘了端午节后的秋季景象,南岸的橘林郁郁葱葱,天桥上霜后的月色皎洁,彩叶纷飞,一幅秋色如荡漾的画卷呈现在读者面前,有一种离愁的情感。
十首关于端午节的古诗

十首关于端午节的古诗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五月节、端节、午日节、茅节等,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纪念屈原的一个节日,屈原是中国文化中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楚国的伟大政治家,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诗经》中就有关于端午节的诗歌,这些诗歌描绘了端午节的景象、民俗、传说和寓意,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也是后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下面我将介绍十首关于端午节的古诗,以期让大家更加了解这个美好的传统节日。
一、《九章·楚之长歌》《九章·楚之长歌》是《楚辞》中的一篇,文中讲述了楚国建立及其历经的苦难。
其中第五章“九节”讲述了端午节的来历和传承。
文中写道,“五月五日,郊戎是勇,汤湯舟楫,耿耿不寐。
”此诗歌中,端午节作为楚国的传统节日,表现出人们对这个节日的执着追求和强烈情感。
二、《古风·端午节》《古风·端午节》是唐代诗人张籍所作,诗中表达了对端午节的热爱和渴望的情感。
文中写道,“佳节鲜明勿忘归,繁华落尽见心机。
五色线缠龙凤臂,三条人语马方嘶。
”此诗歌通过描写端午节的繁华景象和传统风俗,表达了作者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渴望。
三、《咏史·战国策》《咏史·战国策》是唐代诗人陆龟蒙所作,诗中还原了战国时期楚国和越国之间的争斗,以及屈原为楚国君王愁国忧民的情感。
文中写道,“润丝江上红沙女,别有豪情欲叫天。
粽子蒸香饴满巾,辘轳蜀柏扣神仙。
”此诗歌通过描绘粽子的美食形态和文化内涵,表达了作者对于祖国传统文化和端午节的热爱。
四、《长歌行·秦楼月》《长歌行·秦楼月》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中描绘了端午节期间,楼台遍陈、家家户户燃香赛龙舟的盛况。
文中写道,“弦歌呼酒里,舞狂纷华年。
月明杯影好,花落诗魂遗。
”此诗歌中表现出文人雅士对端午节的狂欢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
五、《抚琴集·六月南行琴中言志怀人》《抚琴集·六月南行琴中言志怀人》是宋代诗人周邦彦所作,诗中描绘了赛龙舟、吃粽子、沐浴清凉、放风筝等端午节的习俗和风情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端午的古诗
篇一: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唐·刘禹锡《竞渡曲》
篇二: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唐·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篇三: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唐·殷尧潘《端午日》
篇四: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宋·苏轼《屈原塔》
篇五: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唐·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篇六: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文秀《端午》
篇七: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唐·殷尧藩《七律·端午》
篇八: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清·李静山《节令门·端阳》
篇九: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南宋·陆游《乙卯重五诗》
篇十: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篇十一: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唐·李隆基《端午》
篇十二: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唐·卢肇《竞渡诗》
篇十三:五月榴花妖艳烘。
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骊时一弄。
犹瞢忪。
等闲惊破纱窗梦。
——宋·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篇十四: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
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
今夕到湘中。
——宋·陈与义《临江仙》
篇十五: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
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
——宋·杨无咎《齐天乐·端午》
篇十六: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
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
——宋·赵长卿《醉落魄·重午》
篇十七: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宋·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篇十八: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
钗头双荔枝。
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相思十二时。
——宋·李石《长相思·重午》
篇十九: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
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
——宋·高箸《重午怀旧》
篇二十:亦有鱼龙戏舞,艳晴川,绮罗歌鼓。
乡情节意;尊前同是,天涯羁旅。
涨绿池塘,翠阴庭院,归期无据。
问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处?
——宋·卢祖皋《小龙吟·淮西重午》下阕
篇二十一:深院榴花吐。
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早已有,游人观渡。
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
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志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糈。
谁言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
又说是蛟馋龙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
聊一笑,吊千古。
——宋·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篇二十二:餐菊饮朝露,平生不啜。
与龙争角黍,无乃谤湘累。
——宋·刘克庄《乙卯端午》其一
篇二十三: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宋·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
【关于端午的古诗】相关文章:
1.关于端午的古诗
2.关于端午的古诗句子
3.关于端午的古诗大全
4.端午的古诗
5.关于端午节的古诗
6.关于端午的诗句古诗
7.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小学
8.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