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关于端午节的日记
关于过端午节的日记五篇

【导语】端午节杂糅了避邪、防疫等多种民俗为一体,因而后世有认为端午节是由来于古人为了“避邪防疫”而设的节日。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关于过端午节的日记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我们这里的一个传统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都会吃粽子,吃咸蛋黄,喝雄黄酒,吃蛇肉……有一些地方还会进行划龙舟比赛。
今天早晨,我起床以后,妈妈就问我:“今天又是端午节了,你还要不要吃蛇肉啊?”“当然要吃!”我响亮地回答。
“那我们现在就去菜市场买蛇肉去。
”“好呀!快走吧!”于是,我就跟着妈妈去菜市场了。
来到菜市场,我们没有看到蛇肉。
于是,妈妈就带我在里面走了一圈。
好不容易我们才找到了一处卖蛇肉的地方。
摊主问:“你们是不是买蛇肉啊?”我抢在妈妈前说:“是的!”那个人就让我们自己挑选。
我看到那几条蛇在笼子里面游来游去。
它们还不时把头抬起。
我不禁有些心惊肉跳了。
妈妈却不怕,指着一条中等大小的蛇说:“就要这一条!”“好!”说着卖蛇的人捉起那条蛇。
他用手捏住蛇的头,用脚踩住蛇的尾,再用空着的手拿了一把刀,灵活地把蛇头给宰了下来,然后立刻把蛇皮剥去。
接着,他拿刀把雪白略带粉红色的蛇身切成一段一段的放在一只塑料袋里。
妈妈付了钱,接过装着蛇肉的袋子就和我一起回家去了。
吃饭的时候,妈妈把香气四溢的红烧蛇肉端上了桌子。
我看到这盆蛇肉不禁胃口大开,还没有等妈妈把盆子放到桌子上,就拿起筷子夹了一块蛇肉放进嘴里就吃了起来。
爸爸看到我这样迫不及待地吃蛇肉,也跟着夹起蛇肉吃了起来。
妈妈说:“看你们父子俩的馋样……”我和父亲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接着,妈妈也跟着我们一起品尝起来。
这红烧蛇肉的味道真是美极了。
【篇二】关于过端午节的日记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端午节。
在这个古老的节日里,人们包粽子、赛龙舟,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在端午节的前夕,我们的母亲河韩江上举行了一场潮汕四市的龙舟比赛。
虽然那天天公不作美,下着蒙蒙细雨,但这丝毫不影响参赛队员的发挥。
端午节的日记(通用36篇)

端午节的日记(通用36篇)端午节的日记(通用36篇)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又过去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触颇深吧,何不趁现在赶紧写一篇日记。
怎样写日记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的日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节的日记篇1今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中午,我各妈妈坐着火车来到了姥姥家。
我一进门,就看见厨房里摆着好多好吃的东西,最吸引人的就是那一大盆粽子。
我眼珠一转,便问姥姥:“姥姥,你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姥姥笑着说:“当然是为了纪念屈原啦!”我说:“正确!”“姥姥,我还知道屈原投江的故事呢!”姥姥用手指着我的小脑门儿说:“哟,我的外孙女知道得还挺多呢!”晚饭时,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可是我最爱吃的还是那香喷喷的粽子。
端午节的日记篇2我今天非常高兴,你知道么?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据说是为了纪念古代楚国大忠臣屈原的。
他是投江而死的,当地居民赶来营救,捞了半天也没捞到,大家就把粽子投下去喂鱼。
渐渐就成了风俗,端午节也就有了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听爸爸说,我们这里的习俗是端午节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和菖蒲剑。
我还和爸爸一起在门口挂了艾草和菖蒲剑,听说是驱邪的。
奶奶要做粽子了,我连忙跑去观看。
奶奶做的是蜜枣棕,她先准备好箬叶,然后再把糯米放进裹成锥形的箬叶里,再在糯米中间放颗蜜枣,最后把叶子包起来,紧紧地扎上线就可以了。
把裹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我就开始耐心等待了。
粽子煮好了。
我接过粽子就是一口,啊!又甜又软,真好吃!我吃了好几个,肚子都快撑破了!端午节的日记篇3今天是每年的端午节。
早上一起床,就看见奶奶把香喷喷的粽子和鸭蛋放在了桌子上。
我赶紧刷牙洗脸,准备吃粽子,奶奶包了白米粽、肉粽、豆粽,其中,我最喜欢吃的是白米粽。
我剥开墨绿的粽叶,把筷子插在粽子中间,蘸了点白糖,我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粽子甜甜的,很好吃。
我家楼道里面,每家每户门口都放了一株艾草,奶奶说,艾草可以驱除蚊子等害虫,还有避邪的功效呢。
日记快乐的端午节(通用17篇)

日记快乐的端午节(通用17篇)日记快乐的端午节篇1这次端午节我们全家去农家乐玩了一天,这一天可过的真有意思呀。
星期四我快快的把作业写完了,晚上兴奋的像吃了兴奋剂似的睡不着觉。
第二天中午,吃完了,就匆匆忙忙的出发了。
啊!路可真漫长呀,我们做了一个多小时的汽车才到呢!呀!这里可真美呀,金黄色的麦子在田野里打着浪,一棵棵果树上挂满了杏儿。
极目望去,一座座巍峨的山环绕在四周,这可真算的上“人间天堂”呀!一进院子里,可真是和原来的农村大不相同了,一台台电脑,一部部空调,几乎是每一个房间都有。
到了晚上,人们都搬出小椅子,坐在院子里,围了一个大大的圆。
我刚开始还是“二丈和尚摸不到头”呢,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个人的才艺表演呀,怪不得,下午的时候有位阿姨问我喜欢表演什么呢,可是本人脸皮薄,没仔细想,就溜之大吉了。
这个晚上,各家各院都是灯火通明,抬头一看,天上的星星一颗一颗的在眨着眼睛,可真美呀!这就是我所过的最有趣的农家乐了!日记快乐的端午节篇2端午节要插艾枝,悬艾虎。
端午节这天一早,人们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在门楣中央或带在身上,驱虫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节要画门符。
端午节这天,人们将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纸做门符。
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五毒”,防瘟疫。
端午节要带香包、系五彩丝线。
香包是用棉制品和丝线绣的,包里除了装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
五次丝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节要吃粽子。
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
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
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
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
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端午节日记范文(精选34篇)

端午节日记范文(精选34篇)端午节日记范文(精选34篇)很快一天又过去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触颇深吧,立即行动起来写一篇日记吧。
日记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日记范文(精选3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日记篇1今天是端午节。
每家每户的厨房里都飘出一阵一阵的清香——粽子。
现在粽子的品种是越来越多了,有红豆馅的,有蜜枣馅的,有肉馅的,有白米的……我和爸爸、妈妈一边吃着香喷喷的粽子,一边谈开了。
妈妈问:“谁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我和爸爸抢着回答:“是端午节!”“那么端午节这天,为什么要吃粽子呢?”妈妈又问。
我摇了摇头。
爸爸就此给我讲了关于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的故事:“从前,有一个人叫屈原,创战国时期楚国的三闾大夫,他提倡团结其他国家,共同抵抗秦国。
可楚王不但不听劝告,反而将屈原从楚国放逐了。
后来,楚国陷入了困境。
屈原整天都非常忧愁。
不久,这个怀才不遇的诗人就抱着砂石,投汨罗江自杀了。
大家得知这个消息后,都去寻找屈原的尸体,可没有找到。
人们害怕江里的鱼儿吃了屈原的尸体,便用米包成粽子扔进江里喂鱼。
从此,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便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那天,定为端午节。
在那天,人人都要吃粽子、赛龙舟。
”听了屈原的故事后,我格外感动。
屈原这为国捐躯的爱国精神真令人敬佩啊!以后,每年的端午节我要多吃上几个粽子……端午节日记篇2今天是端午节,我听姥姥说,吃粽子,赛龙舟都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当年把粽子扔下水,是为了让鱼虾不去吃屈原的尸体。
“那赛龙舟呢?”我迫不及待的问。
“那当然也是为了驱赶江中的龙、虾、鱼,以免伤害屈原的尸体。
”姥姥回答说。
不一会儿,姨妈来了,手里还拎着一袋粽子。
我接过粽子,剥开皮,只见里面的馅儿黑黑的颜色,姨妈告诉我,这是黑米做的,里面还有蜜枣呢!我赶紧把粽子递到姥姥手中,并笑着说:“祝愿姥姥端午节快乐!”姨妈说:“端午节可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世宇,你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吗?”我惭愧的`说:“还真不知道呢。
端午节日记范文(通用7篇)

端午节日记范文(通用7篇)端午节日记范文(通用7篇)一天将要结束了,在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写一篇日记了。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日记头疼,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节日记范文(通用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端午节日记1端午节有许多的习俗,如吃棕子、赛龙舟等。
在我妈妈的故乡——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习俗。
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细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
每到端午节,当地的老人们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灵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
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
只见外公搬来一节长梯,在门的旁边(门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词,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
最后,外公仔细找这门边的裂缝,等到找到了裂缝之后,再把那一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来。
我们和外公在远处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门上被我们用心插上的茱萸。
微风徐徐吹过,门旁的茱萸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体,好像笑这对我们说“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这就是我的家乡的`端午节习俗之一—插茱萸。
但是,随这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少人会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议:大家要保持这种习俗把古老又悠久的习俗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端午节日记2在这一天,有许多的习俗,其中,就有端午节系五色绳。
端午节早上,我吃过早饭后,妈妈就给我系五色绳,五色绳就是五种颜色的绳子编在一起的绳子,在端午节系五色绳,听妈妈说是我们这里的一个习俗,五彩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相传民间喜欢用五彩线系在儿童手腕上(男左女右),俗称“长命线”,以祈求压邪避毒,长命百岁,可以保佑孩子们平安健康。
嘿嘿,妈妈连我的脚上都给系上了五色绳啦。
等端午节后的第一场雨后,剪下来扔到河里去,可以带走所有的霉运及烦恼,这样一年都会开开心心的啦。
端午节系五色绳真的非常有趣,不仅好看,而且还有那么多的故事和含义,我喜欢端午节系五色绳。
端午节日记3过端午节,一定少不了粽子!今天,姐姐就在教我包粽子呢!你瞧。
端午节的日记(精选6篇)

端午节的日记(精选6篇)端午节的日记1眼看就到端午节了,王夫人这几天特忙,家里像赶集似的。
老公的下属纷纷来家送时令礼物,礼物都是一样,粽子。
粽子虽然都是粽子,包装却不一样。
有的装在礼品盒子里,有的装在篮子里,上面都有标价,有六百六十六元的,有一千六百八十八元的。
王夫人自言自语道:“不就是粽子嘛,咋卖这么贵?”等她打开包装一看,原来内藏秘密。
六六大顺的,里面有一条大中华香烟,一瓶洋酒,一六发发的粽子,里面不但有洋酒高档香烟,还有六种水果,比如芒果、火龙果、荔枝、洋桃、洋梅、凤梨。
但是有一个什么局长送的粽子,却是散粽,特意叮咛,吃的时候小心点儿,什么宝贵粽子,要小心点儿?到了端午节这天,家里到处堆得都是粽子,这么多能吃完吗?王夫人把洋酒、大中华香烟取了出来,水果放进冰箱,留了一些火腿的、豆沙的、五仁的,打电话把七大姑八大姨都叫了来,让她们拿回家去帮着吃,也省了再买了。
逢年过节的,七大姑八大姨们都不用采购,王夫人会把她们叫来,把收到的礼物分给她们。
像梅花参呀、鱿鱼呀、银耳呀,都是上等的东西。
也有金华火腿、宣威火腿、鱼翅、鲍鱼什么的。
中午吃饭时,王夫人顺手拿了一串粽子放到锅里煮了,端上桌来。
老公是南方人,特爱吃火腿粽子。
吃了饭,老公吸了一支大中华,品了品洋酒,咪上眼睛休息一会儿,突然感到肚子痛。
王夫打电话叫来救护车,送到医院检查。
医生检查了问:“李书记有胃病史吗?”王夫人道:“从来没胃痛过。
”李书记叫道:肚子也痛!”医生只好做B超检查,又做CT,终于发现,胃里的异物,好像是金属一类的东西,只好安排手术。
外科医生切开李书记的胃,取出一枚钻戒,顺藤摸瓜,在大肠里也取出几枚钻戒。
等老公手术结束,从手术室里推出来,王夫看着钻戒,才恍然大悟,为什么某局局长临走说,吃的时候小心点儿,原来里面藏匿着钻戒呀。
非常感动,写下今天的日记!端午节的日记2端午节这一天虽然还没有到,但包粽子的活动倒是出现在我们校园的各个角落,处处都洋溢着一种欢乐的气氛。
关于端午节的日记(精选5篇)

关于端午节的日记(精选5篇)1.关于端午节的日记第1篇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我和爸爸妈妈去姥姥家过节。
来到姥姥家门口,我看到门上已经插上了艾蒿,听姥姥说艾蒿在端午节天亮前插在门窗上可以驱蚊杀菌。
姥姥已经将糯米淘洗干净浸泡了五六个小时,姥姥又把洗干净的粽叶放进锅里煮十几分钟,这样可以除去叶子的青气,增加叶子的柔韧度,在包粽子的`时候才不会破。
一切准备完毕,开始包粽子了。
姥姥把两片粽叶稍作重叠放在左手中,用右手捞出适量的糯米均匀的摊在粽叶中央,再放上蜜枣和花生,两食指向中间护拢糯米,卷至半圆柱型,两边叶子向中间折叠再卷,用线缠紧,一个圆嘟嘟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也学着姥姥的样子包了起来,包粽子真是看着容易做起来难啊!我包的粽子不是这漏米就是那儿破洞,好不容易才包出完美漂亮的粽子。
等到所有的粽子包好后放进高压锅中,煮上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吃了。
吃着香甜的粽子,姥爷给我们讲起了端午节的来历:战国时代楚国伟大的诗人屈原,他为人正直,忧国忧民,一心致力于国家的变法图强,但是却屡屡遭受小人的谗言攻击和迫害,再加上楚怀王昏庸无道,不辨忠奸,满怀忠君爱民热情的屈原最终在悲愤绝望中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投江后,老百姓为了防止鱼虾啄食他的尸体,驾着龙舟把粽子扔下江赶走鱼虾。
从此以后每到端午节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有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这个端午节我吃着亲手包的粽子,听姥爷讲端午节的来历,收获真多啊!2.关于端午节的日记第2篇端午节到了,我和母亲去市场买粽子。
到了市场,大家1、个目的——买粽子。
到了卖粽子那儿,我的眼一下惊呆了。
“天哪!这么多种!我倒!”你看那数都数不清的粽子,各种各样。
这边有甜的,那边有咸的等等,多得使我眼花缭乱。
大家买了几十来个就回家了。
大家把粽子煮熟了,一人分了一个粽子,我轻轻一咬,啊!一股香甜可口的味道流入我的心田,太美味了!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突然,我好象想起了什么,问:“母亲,为何阴历的5月初五要吃粽子呢?”母亲说:“端午节是阴历5月初五,传闻是为了记念屈原而有些传统节日。
端午节日记(精选34篇)

端午节日记(精选34篇)端午节日记(精选34篇)忙碌而充实的一天结束了,想必大家都学习了不少新知识,这时候,最关键的日记怎么能落下。
快来参考日记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日记,欢迎大家分享。
端午节日记篇1我国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传统"端午"佳节。
端午节又叫"重五节"或"端阳节"。
端午节家家户户包粽子吃粽子。
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名诗篇,提出过许多爱国的政治主张。
但是,当时的国王并不愿意采纳的建议,再到后来国土沦丧,屈原满怀忧愤,跳入汨罗江自尽。
人们为了怀念他。
两千年来,每年在端午节,人们把粽子投入江中,不让小鱼小虾吃屈原的尸体。
四面八方的人划着龙舟前来汨罗江打捞屈原的尸体,后来就形成端午赛龙舟的习俗。
有一首儿歌是这样唱的: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我每年都到爷爷奶奶家去过端午节。
我最喜欢他们家端午节的那种气氛,满屋栀子花香和着棕叶、艾草的香味,寓意着生活美满幸福。
最绝的是奶奶包的粽子,不仅式样好看,而且有很多中口味。
蜜枣味的、红豆味的、牛肉味的、猪肉味的、豆沙味的……今年端午节,我一下吃了七八种口味的粽子,把我肚子涨的连路都走不动了。
现在,中国人过端午节不光是为了放假休息,一家人团圆在一起,更重要的是时刻牢记屈原伟大的爱国精神。
端午节日记篇2今天是端午节,今天还是个特别的日子,那就是我太太的八十岁大寿。
太太虽然八十岁了,脸上还布满了皱纹,但她的精神却很好。
这天,我们全家出动,去朱行去看望太太。
终于到了太太家,太太已经在门口等着我们了,我们赶紧进去了,我先去房间里去玩了,我发现了一个小“帐篷”,里面有许多小球,我对妹妹说:“要不要进去玩?”妹妹奶声奶气地说了声:“好的。
”说完,我们便扑向球的海洋,忽然,我想起了一个好主意,我把小移动篮筐给固定在帐篷的架子上,玩起了投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关于端午节的日记
早上下楼吃早饭的时候,看见餐桌上放着好几个粽子。
虽然有
绿绿的粽叶包裹着,可是粽子的清香缕缕传来,馋得我口水直冒,
喉咙咕噜咕噜作响。
一坐下来,我便迫不及待地拆开粽子,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我边吃边问:“爸爸,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爸爸想了想说:“这是我们民族的传统习俗呀!”我又刨根问底,“那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爸爸得意地说:“想知道来历吗?听你来吧道来。
”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
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
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
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
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
据说,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
伟大的诗人屈原,也正是因为如此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 在我国历史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说法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
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
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
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
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
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
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哦,小小的粽子也藏着这么大的故事。
看来一个人为国为民着想,死后他会流芳百世。
”我感慨道。
今天是个好日子:“端午节”。
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每个家庭
肯定有许多有趣的事!下面我来说一说我的事:
今天上午我起床后,刷完牙洗完脸后,我们一家人坐在桌子上
开心的吃粽子,突然我想到了楚国一位伟大的好人:屈原。
屈原很
小的时候就受到了好的教育,从很小的时候就在心里许下了:一定
要报效祖国。
后来他长大了,看到老百姓有的屈辱,便决心保护、
帮助他们。
因为自己的力量始终不是很大,而且社会上的捣乱分子
又在抓他,自己本可以乘船过江,还是跳江而死。
老百姓知道了这件事便去捞屈原的尸体,捞了很久始终没捞到
屈原的尸体,于是他们想了一个办法:让鱼儿不咬屈原的尸体,只
有把粽子扔入江内,让鱼儿吃粽子,这样才能保全屈原的尸体。
后
来每年这一天老百姓们都吃粽子,都往江里扔粽子。
因此每年这天
就是端午节。
在幻想完这件事后,我便讲给爸爸妈妈听,我们都沉重的低下
头去。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每天读着
屈原的《楚辞·卜居》,每天看着屈原的一个个故事,端午节悄然无
声地走来。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别称“女儿节”,听妈妈是端午节是
纪念屈原的,每到端午节都要赛龙舟、吃粽子。
雨不停地下着,滋润着沉睡已久的大地,我冒着雨,疾步走到资江河,“嘿哟,嘿哟”划龙舟的乡亲们同时发出雷鸣般的声音,“哗啦啦”水快速地流着像
个姑娘在不停的诉说着什么,我挤进人群中,靠着护墙,踮起脚尖看,三只船的动作是那么协调,左一下,右一划,完全不分胜负。
咦!我看到前面有一个人像着了魔似的敲鼓,“咚叭!咚咚叭叭!”一听到这鼓声划桨的人们是斗志刚昂,“多么有团结心呀!”一位中年妇女赞
叹道。
“团结心?”我的嘴巴嘀咕着,这句话是颇耐人寻味的。
雨渐渐停了,我独自站在桥边怔住了,是啊!团结就会取得胜利,一区弱小的蚂蚁竟能抬起重量是自己几百倍的大骨头,那是因为它
们共同的力量凝结在了一起。
一个雪球的力量是多么渺小,可一堆
雪球滚在一起却能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划桨的人们之所以能取胜,是因为他们都一心一意要为团部争光,只有这样想了,这样做了,才能取得惊人的成就。
这真是个难忘的端午节,它给我上了一堂从为上过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