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外国诗二首
2024年19外国诗二首大赛获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2024年19外国诗二首大赛获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19外国诗二首大赛获奖作品,涉及教材的第四章《外国诗歌赏鉴》第一节《现代诗》。
具体内容包括两首获奖诗作:《远方的你》和《孤独的船》,通过对这两首诗歌的深入解读,让学生感受现代外国诗歌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两首获奖诗作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及其所反映的社会背景。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现代外国诗歌的鉴赏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学会运用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两首获奖诗作的深层含义及其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现代外国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两首获奖诗作的作者简介和创作背景,引发学生对现代外国诗歌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阅读《远方的你》,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
(2)阅读《孤独的船》,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探讨诗人如何运用象征手法表达情感。
3. 例题讲解:以一首现代外国诗歌为例,讲解如何鉴赏诗歌,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鉴赏方法,分析一首陌生的现代外国诗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两首获奖诗作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现代外国诗歌鉴赏2. 两首获奖诗作:《远方的你》、《孤独的船》3. 诗歌鉴赏方法:主题思想、艺术特色、象征手法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现代外国诗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鉴赏文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更多现代外国诗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组织诗歌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设计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 理解并掌握两首获奖诗作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及其所反映的社会背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19. 外国诗二首

19 外国诗二首
未选择的路 1.象征手法的运用 象征是诗歌中常见的艺术手法。《未选择的路》一诗,诗人抓住林中岔 路口这一具体形象,用象征手法引起人们丰富生动的联想,烘托出人生 岔路口这一具有哲理意味的艺术形象。诗人借人们司空见惯的林中岔 路口,来阐述“如何选择人生道路”这一问题。
19 外国诗二首
19 外国诗二首
结构思路
不要悲伤 否定错误态度 不要心急 积极乐观 假如生活 快乐的 要镇静 欺骗了你 正确的态度 日子将 要有信心 会来临 伫立路口 思索选择 做出决定 选择荒路 人生之路 选择之后 难以回返 慎重选择 多少年后 叹息回顾
不断地闪出了她的形象,
而海风在冲击和飞旋, 扬起了她的轻飘的云裳?
19 外国诗二首
美丽的是这海,狂暴、阴郁, 闪烁的天空没一块蔚蓝; 但相信吧:岩石上的少女 比波浪、天空、风暴更美观。 [相关链接] 普希金在年轻时结交了一些后来成为“十二月党人”的 朋友。虽然“十二月党人”发动的俄国第一次试图推翻沙皇专制制度 和农奴制的武装起义遭到反动政府的残酷镇压,但他们的进步思想深深 地影响了普希金。这一时期他的作品的主题是歌颂自由、进步,反对封
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
19 外国诗二首
2.《未选择的路》中,关于“选择”这个主题,有怎样的内涵? 诗人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选择”的画面,两条路在黄色的树林里分 出,一条路蜿蜒地进入丛林深处;一条路长满荒草。作为过客的“我” 在岔路前犹豫、徘徊,因为两条路虽然风格不同,但都吸引着“我”,等 待着“我”,而“我”只能选择其一。如果仅仅是两条路的选择,诗人 也无须踌躇再三,在这里“路”有更深刻的含义,它象征着人生的旅途, 诗人面临的是人生道路的选择,难怪他难以举足。因为一旦选择了,就 无法回头。
《外国诗二首》(精选练习)(解析版)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九课外国诗两首精选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悲.伤(bēi)瞬.息(shùn)延绵.(mián)B.涉.足(shè)怀恋.(liàn)伫.立(chù)C.萋.萋(qī)清晨.(chén)忧郁.(yù)D.叹.息(tàn)选.择(xuǎn)欺骗.(piàn)【答案】B【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
B项注音有误,“伫”应读zhù。
2.下列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亲切脚印镇静来临B.诱人回顾假如从林C.美丽足迹虽然旅人D.人迹清晨路径欺骗【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B项不完全正确,“从”应为“丛”。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心儿永远________(憧憬渴望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2)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________(留恋怀恋怀念)。
(3)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________(行人人们旅人)的足迹。
A.憧憬怀念旅人B.渴望留恋人们C.向往怀念行人D.向往怀恋旅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
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
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
D项正确,本题考查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本题注意(2)处应用“怀恋”,因为怀恋是对过去的往事表示怀念,而留恋是对现在所做的表示留恋,两个意思不相同。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外国诗二首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1874— 1963),美国诗人。生 于加利福尼亚州。父亲 在他11岁时逝世。母亲 把他带到祖籍新英格兰 地域马萨诸塞州。中学 毕业后,在哈佛大学肄 业二年。这前后曾做过 纺织工人、教员,经营 过农场,并开始写诗。 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 被认为是“新英格兰农 民诗人”。
走近作者
第2页
第4页
说说本诗中“路”包含了什么 深刻含义,你从中悟出了什么哲 理。
表面说是自然界道路,实际上暗示却是人生之路。
道理:人生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 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
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思索,作 出独立自主选择。
第5页
比较了解
在诗歌表现出情绪上,《假如生活坑骗了你》和《未选择路》 有什么不一样?
象征是一个谋篇立意手法,比喻则是一个修辞手法。象征 普通要统摄全篇,而比喻只在个别语你感受到了什么? 请以“我从 中感受到 ”形式展 示你阅读结果。
能够是一个字眼、一句诗、一节诗、 全诗,能够写心情、动作、画面、声 音、情景、色彩或诗结构、情感、手 法等。
如:我从“伫立”中感受到诗人久久 犹豫,无法选择心态。
第7页
总结:
《未选择路》是一首哲理抒情诗,它 表面平易实则蕴涵深邃哲理,看似倾 诉个人经历实则表示人们共同感受。
采取象征手法,表现了诗人不畏辛 劳地追求事业成功人生态度。诗 人曾经没有选择路,正表明他对 选择、已走过路坚定不移和无所 追悔。可能,选择中遗憾是永存: 因为有了遗憾,选择才更有价值。
字词
幽寂( jì) 幽静寂寞。 延绵( yá)n 延续不停。 萋萋( qī) 形容草长得茂盛样子。 忧郁( yōu) 愁闷。 伫立( zhù) 长时间地站着。 涉足( sh)è 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外国诗两首》

主题
《祖国》:通过对极有特点的俄 罗斯自然风景和充满生活乐趣的 农家生活场景及风俗的描写,表 达了作者对俄罗斯独特的奇异的 爱,批判了那种麻痹人民的虚伪 的爱国主义宣传。
黑人谈河流
兰斯顿· 休斯
作者简介
兰斯顿· 休斯(1902—1967)著名 的黑人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和政 论家。是“哈莱姆(纽约黑人聚居 区)的黑人桂冠诗人”,是美国黑 人文学最优秀的代表。他的作品主 要是诗,也有小说和评论。他写作 的题材大多是黑人的生活和种族问 题,为黑人文学开辟了现实主义道 路。有诗集《新的歌》《让美国重 新成为美国》,长篇小说《辛普尔 这样主张》等。
黑人谈河流
我了解河流: 我了解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 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 我的灵魂已变得象河流般深邃。 晨曦中我在幼发拉底河沐浴。 在刚果河畔我盖了一间茅舍, 河水潺潺催我入眠。 我瞰望尼罗河,在河畔建造了金字塔。 当林肯去新奥尔良时, 我听到密西西比河的歌声, 我瞧见它那浑浊的胸膛 在夕阳下闪耀金光。 我了解河流: 古老的黝黑的河流。 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密西西比河
听歌声(解放)
特色
⑴这首诗的艺术构思是跳跃的,但又有着严密的 思想逻辑。我们如果仔细分析诗歌表象,似乎可以 判断出这样一种思维逻辑:我认识河流——它亘古 如斯,比人类久远——我在河流的哺育下发展、繁 殖,河流是我生存的见证——因此我认识河流—— 生活折磨了我,教育了我,我的思想、灵魂和河流 一样深沉。 ⑵这首诗在语言结构上,长句、短句互相交错; 四个排比句,上半句结构相似,下半句发生变化, 均不相同。这样的变化既有诗行结构整齐均衡的一 面,又不失之呆滞化一;既有诗行形式上的跳跃, 又不失节奏上的韵律之声
宿:sù (宿舍)
《外国诗两首》课文背景知识

《外国诗两首》课文背景知识1、作者介绍:莱蒙托夫是俄罗斯和苏维埃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被经典作家誉为“民族诗人”(别林斯基语)的天才作家之一。
除他而外,还有先于他被果戈里和别林斯基尊为“民族诗人”的普希金和后于他被高尔基誉为“民族诗人”的叶赛宁。
莱蒙托夫一生充满忧患意识,素以忧国忧民著称于世。
莱蒙托夫继承并发展了普希金与十二月党人歌颂自由反抗暴政的传统,以一首惊世骇俗的《诗人之死》哀悼了普希金这轮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的陨落,宣告了接过反暴政传统大旗的另一位伟大诗人的诞生。
莱蒙托夫是个在诗歌.小说与戏剧等各种文学样式中都有独特建树的俄罗斯作家,他那别具一格的抒情诗人的气质使他的全部创作都饱含着浓郁的诗情画意,弹奏出有力的反叛的音调。
莱蒙托夫生不逢时,毕生在沙皇尼古拉一世的黑暗王国里感到压抑,悲剧的处境在他心中萌生了叛逆的精神,在他笔下铸成了恶魔的形象。
对于莱蒙托夫所处的时代来说,人生是苦海,但他不甘心让自己的天才束手待毙,对艺术美的执著追求便成为他渴求反叛现实、实现天赋的人生价值的惟一归宿。
2、时代背景:《祖国》发表于1841年4月号的《祖国纪事》杂志。
诗歌抒发对祖国“奇异的爱情”,明确否定沙皇统治集团所宣扬的那种虚伪的甚至反动的爱国主义。
代表保守的贵族地主阶级利益的斯拉夫派诗人何米亚科夫曾经写了题为“祖国”的诗发表于1839年,认为俄罗斯的伟大就在于俄罗斯人民的“温顺”和对东正教的“虔信”。
莱蒙托夫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通过令人感动也令人信服的形象描写,指明真正的爱国主义是同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分不开的。
3、名家点评:诗歌发表后,别林斯基称赞它是“一篇最好的普希金式的诗”,杜勃罗留波夫认为诗人达到了“真实地、神圣地、理智地理解对祖国的爱”。
黑人谈河流1、作者介绍:兰斯顿·休斯(1902~1967)是著名的黑人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和政论家。
他是20世纪20年代哈莱姆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被誉为“黑人桂冠诗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教案 第19课《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课题:《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意志是一面无言的墙
可又有什么
能阻挡花朵的芳香①
我们为不幸流的泪水
总是很短很短
我们为鲜花流的泪水
却是好长好长
注:①花朵的芳香:这里借指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1、写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与这首诗中“可又有什么/能阻挡花朵的芳香”表达意思相近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与“我们为不幸流的泪水/总是很短很短/我们为鲜花流的泪水/却是好长好长”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你如何理解“欺骗”一词?
b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学习方式:精读,质疑,分组讨论,师生共评,达成公识。
(a 青年人往往对生活充满激情和美好的期待,往往简单的认为一切会像自己想象的那样,但人生道路上不仅仅有鲜花,也有荆棘。
现实生活往往不尽人意,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完美。
这里“欺骗”可理解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一种距离,及这种距离给人造成的心理落差和情感落差。
b 过去的生活经历虽然有挫折,有痛苦,三只有痛彻心扉,才能刻骨铭心。
险恶与艰苦的生活经历就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标刻着一个人逐步走向成熟的印记,成为一生中最诚挚动人的回忆,让人永远怀恋。
)。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外国诗二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附习题)

伫立路口,思索选择
选择道路
决定一生
未选择
做出决定,选择荒路
人 生
的路
之
选择之后,满腹怅惘
留恋未选
无法回头
路
多年以后,回顾叹息
诗人通过叙述对树林中两条路的选择,表 现了自己对人生的思索,意在告诉人们:人生 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只能选择一条, 如果选择了就不能回头,所以我们应独立思考, 慎重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
B. 未选择即是选择。
3.关于“选择”这个主题,有怎样的内涵?
如果仅仅是两条路的选择,诗人也无须踌躇 再三,在这里“路”有更深的含义,它象征着人 生的旅途,诗人面临的是人生道路的选择,难怪 他难以举足。因为一旦选择了,就无法回头。
4.从这首诗中,你能悟出怎样的人生哲理?
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 个人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条,必 须慎重;人生的选择要深思、 慎取,忌草率、盲从;路要靠 自己去走,越是荆棘丛生的道 路,越能磨炼人。
1.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第一部分:劝慰人们在被生活欺骗时, 要乐观面对。
第二部分:写要相信未来,把过去变为 永久的怀恋。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
结合作者写这首诗时被流放的经历,也 是指当时正义被沙皇专制所扼杀的遭遇。
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人给予了怎样的 叮嘱?
听朗读,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注意节奏, 感受诗人的情感。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