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性遗传练习题答案和解析(供参考)
(完整版)伴性遗传练习题

伴性遗传练习题一、单选题1.某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红绿色盲的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该女儿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子结婚,生出一个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A.1/2 B.1/4 C.1/6 D.1/82.果蝇的眼色为伴性遗传,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在下列交配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3.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患有某遗传病的男孩,该遗传病一定不是( )A.伴性遗传B.常染色体遗传C.显性遗传D.隐性遗传4.显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分成两类,一类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另一类位于常染色体上,他们分别与正常人婚配,从总体上看这两类遗传病在子代的发病率情况是( )A.男性患者的儿子发病率不同B.男性患者的女儿发病率相同C.女性患者的儿子发病率不同D.女性患者的女儿发病率不同5.如右图是人体性染色体的模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Ⅰ区段内基因的遗传只与男性相关B.位于Ⅱ区段内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的表现一致C.位于Ⅲ区段内的致病基因,在体细胞中也可能有等位基因D.性染色体既存在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6.祭祖是我国民间的风俗。
在一起祭同一祖先的亲缘关系较远的两位男性,其体细胞中碱基排列顺序最相似的DNA 为( )A.线粒体中的DNA B.常染色体上的DNA C.Y染色体上的DNA D.X染色体上的DNA7.下列关于遗传方式及特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8.男性的性染色体不可能来自()A.外祖母B.外祖父C.祖母D.祖父9.如图所示的四个遗传图谱中,不可能是伴性遗传的一组是( )A.B.C.D.10.一对夫妇生一对“龙凤胎”,一男孩一女孩,女孩是红绿色盲,男孩色觉正常,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是() A.X b Y、X B X B B.X B Y、X B X b C.X B Y、X b X b D.X b Y、X B X b二、非选择题11.根据下面的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分析回答:(1)控制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患者的基因型可表示为(用B、b表示)________。
高三生物伴性遗传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伴性遗传试题答案及解析1.控制果蝇红眼与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果蝇缺失1条Ⅳ号常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同时缺失2条则胚胎致死。
两只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雌果蝇(杂合子)、红眼雄果蝇杂中交,则F1A.雌果蝇中红眼占1/2B.白眼雄果蝇占1/2C.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6D.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3/16【答案】C【解析】假设Ⅳ号常染色体用A表示,缺失的染色体用O表示,则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雌果蝇(杂合子)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OX H X h,产生的配子种类有AX H、OX h、AX h、OX H,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OX H Y,产生的配子种类有AX H、OY、AY、OX H,F中有1/4个体死亡,1雌果蝇全为红眼,白眼雄果蝇占1/4,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6 ,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3/12。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规律和变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
2.1910年5月,摩尔根从他们自己培养的红眼果蝇中发现了第一个他称为“例外"的白眼睛的雄蝇。
用它做了下列实验:(注:不同类型的配子及不同基因型的个体生活力均相同)实验:将这只白眼雄蝇和它的红眼正常姊妹杂交,结果如下图所示:(1)从实验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显性性状是。
(2)根据实验的结果判断,果蝇的眼色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填“遵循”或“不遵循”)。
请写出判断的最主要依据。
(3)在F2中,白眼果蝇均为雄性,这是孟德尔的理论不能解释的,请你提出合理的假设(4)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自然果蝇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种;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种。
【答案】⑴红眼⑵遵循杂种子一代雌性果蝇交配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
⑶控制眼色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
⑷3 5【解析】(1)F1 红眼果蝇之间交配,后代中出现白眼,说明红眼是显性性状。
伴性遗传练习题

伴性遗传练习题伴性遗传是指某些特定基因在胞体基因或遗传因素的影响下,与染色体上的其他基因共同遗传的现象。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
第一题:在果蝇(Drosophila)的研究中,孟德尔自然选择定律很好地解释了某种形态的性状在自然界的分布。
然而,果蝇研究中的一些性状表现出雄性更常见的特点。
这些性状属于何种遗传模式?【答案】:雄性更常见的特点在果蝇研究中属于伴性遗传模式。
第二题:在伴性遗传中,雌性携带者往往是表现出受影响的个体,而雄性则更容易表现为正常的个体。
请问,这是由于何种原因?【答案】:这是由于伴性遗传中的X染色体存在雄性和雌性的差异。
雌性有两个X染色体,但雄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
当携带有突变基因的X染色体是伴性遗传的时候,雌性具有两个复制草图,并因此受到突变基因的影响。
而雄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当其携带有突变基因的X染色体时,由于没有额外的复制,正常的X染色体通常能够弥补突变的影响。
第三题:以下是一位女性的家族成员的性状,X代表受影响的特征,O代表正常特征。
该家族中第二代的婴儿是男性,其父亲正常。
请问,这位女性是何种基因型?第一代:X X O X O X第二代:O X O【答案】:这位女性是携带有受影响的基因的突变基因型。
她的基因型为X X O。
第四题:在家族研究中,我们常常会用到伴性图谱。
下图为果蝇具有红眼睛(R)与白眼睛(r)的伴性图谱示例,请根据图谱回答下列问题。
```plaintextR r R r+-----+ +-----+R | 113 | R | 137 |+-----+ +-----+r | 87 | r | 63 |+-----+ +-----+```(1)请问,这个图谱中红眼睛果蝇的比例是多少?白眼睛果蝇的比例是多少?【答案】:红眼睛果蝇的比例为113/(113+87) ≈ 56.5%,白眼睛果蝇的比例为87/(113+87) ≈ 43.5%。
高二生物伴性遗传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生物伴性遗传试题答案及解析1.若女性患色盲,其色盲基因不可能来自()A.祖母B.外祖母C.祖父D.外祖父【答案】C【解析】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女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父母双方,而父子之间的传递是Y染色体,因此该女患者父亲的致病基因来自祖母,不可能来自祖父,故C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有一个男孩是色盲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是色觉正常. 该男孩色盲基因的传递过程是( )A.祖父----→父亲----→男孩B.祖母----→父亲----→男孩C.外祖父----→母亲----→男孩D.外祖母----→母亲----→男孩【答案】D【解析】由于色盲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色盲基因一定来自母亲,又因为其母亲正常,所以母亲是携带者;男孩的外祖父母都正常,则母亲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外祖母,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3.纯种果蝇中,朱红眼♂×暗红眼♀,F 1中只有暗红眼;而暗红眼♂×朱红眼♀,F 1中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
其中相关的基因为 A和a,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正、反交实验常被用于判断有关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类型B.反交的实验结果说明这对控制眼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 X A X aD.若正、反交的 F 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都是 1∶1∶1∶1【答案】BD【解析】正反交实验可以用于判断有关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类型,若该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正反交结果相同,若在性染色体上,正反交结果不同,故A正确;根据题意,正反交结果不同,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故B错误;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只有暗红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是1(X A Y)∶2(X A X A、眼,说明暗红眼为显性,F1雌性为暗红眼(X A X a),X A X a)∶1(X a Y)。
高考生物《伴性遗传》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伴性遗传》真题练习含答案1.下列有关伴性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是()A.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遗传现象叫做伴性遗传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能决定生物性别C.人类的X和Y染色体在大小和携带的基因种类上都有差异D.若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在X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没有关系答案:C解析:伴性遗传是指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遗传中出现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从性遗传是指同一基因型在雌雄中表现型不同的现象,虽然也与性别相关联,但由于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故不属于伴性遗传,A错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红绿色盲基因不能决定性别,B错误;人类的X和Y染色体为异型的性染色体,所以无论在大小还是携带的基因种类上都有差异,C正确;若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在X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对于由其上基因控制的单基因遗传病,男性患病率不一定等于女性,如X a X a×X a Y A后代所有显性个体均为男性,所有隐性个体均为女性,D错误。
2.[2024·浙江1月]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 型,张翅(A)对正常翅(a)是显性,位于常染色体;红眼(B)对白眼(b)是显性,位于X 染色体。
从白眼正常翅群体中筛选到一只雌性白眼张翅突变体,假设个体生殖力及存活率相同,将此突变体与红眼正常翅个体杂交,子一代群体中有张翅个体和正常翅个体且比例相等,若子一代随机交配获得子二代,子二代中出现红眼正常翅个体的概率为()A.9/32 B.9/16C.2/9 D.1/9答案:A解析:分析知,雌性白眼张翅突变体的基因型为A_X b X b,红眼正常翅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X B Y,由题干信息“将此突变体与红眼正常翅个体杂交,子一代群体中有张翅个体和正常翅个体且比例相等”可知,该雌性白眼张翅突变体的基因型为AaX b X b,子一代群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X B X b∶AaX B X b∶aaX b Y∶AaX b Y=1∶1∶1∶1。
高一生物伴性遗传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伴性遗传试题答案及解析1.正常女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A.44+XY B.44+XX C.22+X D.22+Y【答案】B【解析】染色体组成的表示方法是常染色体数目+性染色体的组成,所以女性体细胞染色体的组成为:44+XX,故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染色体的组成,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的能力。
2.下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遗传系谱图,该病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A.1号B.2号C.3号D.4号【答案】B【解析】红绿色盲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5号,由于1号正常,所以5号的致病基因来自2号,故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3.下列关于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C.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D.初级精母细胞与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答案】B【解析】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A错。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B正确。
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也与其基因相关,C错。
初级精母细胞含XY,次级精母细胞含X或Y,D错。
【考点】本题考查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4.(10分)下图是某家族某遗传病系谱图(受A、a基因控制),请据图回答:⑴该病是遗传病。
⑵Ⅰ3和Ⅱ6的基因型分别是、。
⑶Ⅳ15的基因型是、是杂合子的概率是。
⑷Ⅲ11为纯合子的概率是。
⑸Ⅲ12和Ⅳ15可能相同的基因型是。
⑹Ⅲ代中12、13、14都正常,那么Ⅱ7最可能的基因型是。
⑺Ⅲ代中11与13是-,婚姻法规定不能结婚,若结婚生育,该遗传病发病率上升为。
【答案】⑴常染色体隐性⑵Aa、aa ⑶AA或Aa 2/3 ⑷0 ⑸Aa ⑹AA ⑺近亲 1/4【解析】⑴根据3、4正常,生出患病的6号,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同时女患者8号的儿子正常,确定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高一生物伴性遗传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伴性遗传试题答案及解析1.某人不色盲,其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色觉都正常,但弟弟是色盲,那么色盲基因传递的过程是( )A.祖父→父亲→弟弟B.祖母→父亲→弟弟C.外祖父→母亲→弟弟D.外祖母→母亲→弟弟【答案】D【解析】色盲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家族中的男性如果携带致病基因,一定是患者,故弟弟的致病基因一定不可能来自于男性亲属。
【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
2.某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血友病(伴X隐性遗传)的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该女儿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A.1B.1/2C.1/4D.1/8【答案】B【解析】根据题可知该血病儿子致病来自其母亲,因此该对夫妇的基因型可表示为:X H X h、X H Y,而所生表现型正常的女儿基因型可能有:1/2X H X h.1/2X H X H,故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和识图、图文转化的能力。
3.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X的配子数∶含Y的配子数=1∶1B.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C.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数量相等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答案】C【解析】含X的配子数和含Y的配子数比例不是1:1,故A错误。
XY型性别决定生物中,果蝇的Y染色体比X染色体大,故B错误。
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比例是1:1,故C正确。
有的生物没有性染色体,如雌雄同株的植物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性别决定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4.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死亡(注:NN、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
下X n X n、X N Y等均视为纯合子)。
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列对此判断错误的是()A.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2种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nC.若F1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ND.若F1【答案】B【解析】由题意知,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雌性:雄性=2:1,因此该果蝇的个体中雄性一半致死,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雌性亲本是杂合子,杂交后的基因型有四种,比例是1:1:1:1,其中一种雄性基因型致死,因此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3种,故A正确,B错;如果F1代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NXN或 XNXn,XNXN 没有致死,致死基因应该是n,故C正确;如果F1代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则是杂合子和隐性纯合子,致死基因是N,故D正确。
高二生物伴性遗传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生物伴性遗传试题答案及解析1.父亲患病,女儿也一定患病,那么该病的致病基因是()A.常染色体显性基因B.常染色体隐性基因C.X染色体隐性基因D.X染色体显性基因【答案】D【解析】常染色体遗传病的发病率与性别无关,故AB均错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之一是女患者的父子都患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之一是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故C错误,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若女性患色盲,其色盲基因不可能来自()A.祖母B.外祖母C.祖父D.外祖父【答案】C【解析】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女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父母双方,而父子之间的传递是Y染色体,因此该女患者父亲的致病基因来自祖母,不可能来自祖父,故C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人的肤色正常(A)与白化(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色觉正常(B)与红绿色盲(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但这对夫妇的父亲均是色盲患者),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儿。
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A. AaX B Y × AAX B X bB. AaX b Y × AaX B X bC. AaX B Y × AaX B X BD. AaX B Y × AaX B X b【答案】D【解析】这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儿,则这对夫妇都携带白化病基因,又因为妻子的父亲是色盲患者,则妻子一定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可求出:AaX B Y ×AaX B X b,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遗传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情况,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位于X染色体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疾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 ( )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B.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必然儿子正常女儿患病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正常个体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伴性遗传专题练习(答案解析)第一部分:选择题专练14.【2013广东】(双选)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
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
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F1中A.白眼雄果蝇占1/4 B.红眼雌果蝇占1/4C.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1/4 D.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4选AC。
VI是常染色体,设有染色体VI为A,无为a。
则题目就变成:AaXBXb、AaXBY进行杂交,产生的F1眼色:白雄1/4, 红雌1/2,红雄1/4。
白1/4, 红3/4。
所以A正确,B错误。
F1染色体: AA:Aa:aa=1:2:1,其中,aa是VI染色体2条都缺失,致死。
所以只有AA:Aa=1:2,即染色体正常占1/3,缺一条的占2/3。
C选项:染色体正常1/3,红眼3/4,所以是1/4。
正确。
D选项:染色体缺1条2/3,白眼1/4,所以是1/6。
错误。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题型】遗传系谱图1.(2013江苏卷,31)调查某种遗传病得到如下系谱图,经分析得知,两对独立遗传且表现完全显性的基因(分别用字母Aa、Bb表示)与该病有关,且都可以单独致病。
在调查对象中没有发现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个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不是)伴X隐性遗传,因为第Ⅰ代第个体均不患病。
进一步分析推测该病的遗传方式是。
(2)假设Ⅰ-1和Ⅰ-4婚配、Ⅰ-2和Ⅰ-3婚配,所生后代患病的概率均为0,则Ⅲ-1的基因型为,Ⅱ-2的基因型为。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Ⅱ-2与Ⅱ-5婚配,其后代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答案】(1)不是1、3 常染色体隐性(2)AaBb AABB 或AaBB(AABB 或AABb)5/9【解析】(1)由于Ⅰ1、Ⅰ2正常,而Ⅱ3患病,Ⅰ3、Ⅰ4正常,而Ⅱ6患病,可判断该遗传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由于两对基因可单独致病,由于Ⅱ3和Ⅱ4的后代Ⅲ1正常,所以Ⅲ1基因型是AaBb,Ⅱ3和Ⅱ4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或aaBB、AAbb),所以Ⅰ1、Ⅰ2基因型是AABb、AABb,Ⅰ3、Ⅰ4基因型是AaBB、AaBB,则Ⅱ2基因型是1/3AABB或2/3AABb,Ⅱ5基因型是1/3AABB或2/3AaBB,Ⅱ2与Ⅱ5婚配,后代不携带致病基因(AABB)的概率是4/9,则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5/9。
2.(2008广东)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病属于,乙病属于。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E.伴Y染色体遗传病(2)Ⅱ一5为纯合体的概率是,Ⅱ一6的基因型为,Ⅲ一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
(3)假如Ⅲ一10和Ⅲ一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患乙病的概率是,不患病的概率是。
3. (2012·苏州二模)G6PD(葡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患者因红细胞中缺乏G6PD而导致溶血,同时女性的红细胞内常出现一条X染色体随机性失活,导致红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
研究人员调查发现某个家系存在有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别是FA贫血症(有关基因用B、b表示)与G6PD缺乏症(有关基因用D、d表示),并构建了该家系系谱如下,已知Ⅱ3携带FA贫血症基因。
(1)FA贫血症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染色体________性遗传。
(2)研究发现Ⅱ4体内大部分红细胞中G6PD活性正常,因而不表现缺乏症。
其原因最可能是大部分红细胞中G6PD缺乏症基因所在X染色体________________。
(3)Ⅱ6与Ⅲ8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Ⅲ8与Ⅲ10婚配,所生女儿患FA贫血症的概率是________。
所生儿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________。
【题型】遗传系谱图与细胞增殖1.下图左边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已知该家庭中有甲(A、a基因控制)(乙(B、b基因控制)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另一种是白化病:右图表示的是该家庭成员个体细胞分裂过程中控制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所在两对染色体的变化。
请据图回答:(1)根据上图判断,乙病属于哪一种遗传病? ,Ⅱ4的基因型是。
(2)Ⅱ4和Ⅱ5再生一个孩子,患两种病的概率是。
(3)右图①细胞处于期,该家庭中哪个个体的染色体和基因组成可以用右图①表示。
(4)右图②细胞中有个染色体组,导致该细胞出现等位基因的原因之一可能是。
(5)人类基因组计划旨在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其成果对治疗人类遗传病具有积极意义。
在人类基因组研究过程中共需测定条染色体上的基因。
【题型】遗传系谱图与基因的表达1.(16分)人类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学研究备受关注。
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1)上图为两种遗传病系谱图,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Ⅱ-4无致病基因。
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
Ⅱ-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Ⅲ-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如果Ⅲ-2与Ⅲ-3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
(2)人类的F基因前段存在CGG重复序列。
科学家对CGG重复次数、F基因表达和某遗传病症状表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统计结果如下:此项研究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
(4分)推测:CGG重复次数可能影响mRNA与_____ _______的结合。
( 1)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伴X隐性遗传病AaXbY aaXBXb 7/32(2)CGG重复次数不影响F基因的转录,但影响翻译(蛋白质的合成),并与该遗传病是否发病及症状表现(发病程度)有关核糖体解析:本题考察了以下的知识点:(1)通过遗传系谱图考察了遗传病方式的判断和患病概率的计算(2)图表形式呈现一定的信息,要求学生据表格数据得出结论并作出相关推测(1)题考查遗传病方式的判断和患病概率的计算。
由图示难以推断甲病是显性还是隐性遗传病(不满足有中生无和无中生有的任何一个规律)。
这样我们可以直接来看Ⅱ-2病而I—1未病(男病女未病),排除是伴X显性遗传病,Ⅱ-3病而Ⅲ-5未病(女病男未病),排除是伴X隐性遗传病,同时显然也不可能是伴Y遗传病,那么只能是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病。
如果是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则Ⅱ-4为携带者,有致病基因,所以甲病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乙病由I-1、I-2无乙病生出Ⅱ-2患乙病的(无中生有),判断乙病属于隐性遗传病,同样如果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则Ⅱ-4为携带者,有致病基因,所以判断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
进一步较易推断出Ⅱ-2的基因型是AaXbY,Ⅲ-1的基因型是aaXBXb,Ⅲ-2的基因型AaXBY, Ⅲ-3的基因型是1/2AaXBXb或1/2AaXBXB,这样分以下两种情况:①Ⅲ-2(AaXBY)与Ⅲ-3(1/2AaXBXb)生出正常的孩子的不完整的基因型为aaXB_,概率是1/2×1/4×3/4=3/32②Ⅲ-2(AaXBY)与Ⅲ-3(1/2AaXBXB)生出正常的孩子的不完整的基因型为aaXB_,概率是1/2×1/4×1=1/8,所以二者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是3/32+1/8=7/32.(2)图表形式呈现一定的信息,要求学生据表格数据得出结论并作出相关推测由图标中的数据发现CGG重复次数不影响F基因的mRNA数,即不影响F基因的转录,但影响F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数,即影响翻译的过程,从而推测很可能是由于CGG重复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进而影响了蛋白质的合成。
2.(16分)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
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已知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回答问题:(1)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填“X”“Y”或“常”)染色体上,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填“X”“Y”或“常”)染色体上。
(2)Ⅲ-3的基因型为___ __。
(2分)(3)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
(4)若A基因中编码第105位精氨酸的GCT突变成ACT,翻译就此终止,由此推断,mRNA上的___ 为终止密码子。
(5)科学家从患者体细胞中提取出b基因进行研究,并利用技术对b基因进行扩增。
(6)已知含有b基因的DNA上有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00个,则该DNA复制3次一共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个。
(7)若a、b基因均由基因突变产生,该现象如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可为提供原材料。
【题型】遗传系谱图与变异1. (2011年茂名二模)(16分)下图所示的两个单基因遗传病家庭,甲家庭患甲病,用基因A、a表示;乙家庭患乙病,用基因B、b表示。
4号个体无甲病致病基因。
(1)乙家庭的遗传病属染色体性遗传病。
3号和4号所生的第一个孩子表现正常的概率为。
(2)假设甲家庭的2号有一个患色盲的女儿(色盲基因用d表示),其配偶表现正常,如仅考虑甲病和色盲病,则2号配偶的基因型是。
(3)经对乙病基因的定位检查,发现由于正常基因中原决定色氨酸的一对碱基发生变化,使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此合成终止而患病。
已知色氨酸的密码子为UGG,终止密码子为UAA、UAG、UGA。
正常基因中决定色氨酸的碱基对序列为,患者相应的碱基对序列最可能为。
(4)已知人类决定ABO血型的基因为I A、I B和i,基因i变成基因I A或I B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该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DNA分子中发生了。
2.(16分 )粘多糖贮积症患者因缺少粘多糖水解酶,骨骼畸型、智力低下,少年期即死亡。
下面为某患者家族遗传系谱图,其中4号不含致病基因。
(1)该病的遗传方式为 ,2号的基因型为 (基因用 B-b表示)。
7号与一正常男性婚配,生育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2)调查发现该病的发病率约为1/132000,且患者均为男性。
调查取样时要保证,人群中没有女性患者的原因是。
(3)测定该病的有关基因,正常人与患者的相应部分碱基序列如下:正常人:……TCAAGCAGCGGAAA……患者:……TCAAGCAACGGAAA……由此判断, 导致基因结构改变,进而使缺失,粘多糖大量贮积在体内。
(4)为减少该病的发生,第Ⅲ代中的_ __(填写序号)个体应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