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一起去郊游》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一起去郊游》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一起去郊游》含反思中班教案《一起去郊游》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尝试运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养成独立阅读的好习惯,能仔细观察画面,比较、发现其异同,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一起去郊游》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养成独立阅读的好习惯。
2、尝试运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3、能仔细观察画面,比较、发现其异同。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活动准备:小图书人手一册、大图书、大头饰(熊、松鼠)、一起去郊游的磁带。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播放歌曲《郊游》1、教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游吧!小包背好了吗?我们出发吧教师:郊游真好玩,让我们来休息一下。
请小朋友们坐到自己的椅子上。
小朋友们玩的这么开心,有两个小动物也要去郊游,我们来看看是谁?大熊和松鼠去旅行会带什么东西呢?到底带了什么东西呢、秘密就藏在这本大书里,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观看大图书:(1—3页)1、观看第1页教师:《一起去郊游》。
(老师手指故事题目,直接告诉小朋友们题目)我们来看看大熊和松鼠带了什么东西啊?一样吗?(对着背包画圈)哪里不一样啊?原来大熊的背包大,松鼠的背包小。
2、观看2—3页。
教师:它们还带什么东西呢?(翻书)这个是谁的呢?(手指着要问的东西)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啊?大熊的帐篷怎么样啊?那松鼠的呢?旗杆:这是谁的呢?从哪里看出来的?那这个呢?它们一样吗?三、自主阅读:教师:它们还带了什么东西呢?还会有什么不同?又会发生什么事呢?今天许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带来了一本小书,请你们把书轻轻的拿出来放在小桌子上,你们可以一边翻一边轻轻的讲一讲。
如果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
可以问许老师。
教师:看好了吗?把书轻轻的合上,放在书袋里。
谁来说说看,发生了什么事?(孩子在位置上说,老师将书翻倒他所说的那一页。
)是不是这一页啊?问:谁来说说看这页讲的事情?小朋友讲的时候评价与可以是:你观察的真仔细、你很棒,你把这页上的内容、事情都讲出来了!教师:大熊他怎么样了或大熊哭了,为什么哭呢?被谁看见了呀?松鼠看见大熊哭了,是怎么做的呢。
中班语言教案一起去郊游

中班语言教案一起去郊游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五单元“快乐的生活”,具体内容为第一章节“一起去郊游”。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幼儿能够了解郊游的乐趣,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郊游的场景和感受。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郊游的意义,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 培养幼儿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3. 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郊游的场景和感受。
难点:培养幼儿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挂图、故事卡片、录音机、磁带。
2. 学具:彩笔、画纸、画板、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观看郊游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郊游经历,让幼儿感受郊游的乐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故事卡片,讲述故事《一起去郊游》,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描述的场景和情感。
(2)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中的场景和感受。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彩笔等学具,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郊游场景。
(2)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用语言描述作品中的内容。
4. 小组讨论(5分钟)(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在郊游中保护环境,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一起去郊游2. 内容:(1)郊游的意义(2)描述郊游的场景和感受(3)环保意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郊游场景,并用语言描述。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本次教学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实地郊游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024年中班语言教案一起去郊游

2024年中班语言教案一起去郊游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一起去郊游》。
详细内容包括:词汇学习(如花朵、草地、小鸟等),句子构造(如“我看到了”,“我们一起来”),以及简单的叙述表达。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掌握并运用郊游相关词汇,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通过观察,用句子描述事物的能力。
3. 增强幼儿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句子构造和叙述表达的连贯性。
重点:词汇的记忆与运用;观察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包含花朵、草地、小鸟等元素),故事书,词汇卡片。
学具:画纸,水彩笔,词汇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郊游的图片,引发幼儿兴趣,让他们分享自己郊游的经历。
2. 词汇学习(10分钟)教师展示词汇卡片,引导幼儿学习并记忆相关词汇。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故事书讲解,引导幼儿观察图画,并用句子描述图画内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小组进行活动,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子构造,描述自己画纸上的郊游场景。
5. 互动环节(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画作,并用语言进行表达。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一起去郊游》2. 知识点:郊游相关词汇,句子构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郊游场景,并用所学句子进行描述。
答案示例:“我看到了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绿绿的草地,还有小鸟在树上唱歌。
”2. 作业要求:完成画作,家长协助记录孩子的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中与父母进行类似的描述活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板书设计。
5.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难点:句子构造和叙述表达的连贯性。
补充说明:句子构造是幼儿语言学习的重要环节,需要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引导幼儿从简单的词汇堆砌逐步过渡到完整的句子表达。
2024年中班语言教案一起去郊游

2024年中班语言教案一起去郊游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语言启蒙》第五单元“快乐的生活”,具体章节为“一起去郊游”。
详细内容包括:郊游的场景认知,常用动词、形容词的运用,以及通过故事情节发展,引导幼儿用简单的句子描述所见所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知并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动词和形容词,如:跑、跳、笑、绿油油等。
2. 培养幼儿通过观察图片,用完整的句子描述郊游场景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美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运用所学的动词和形容词,用完整的句子描述郊游场景。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认知动词和形容词,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幼儿语言启蒙》,多媒体课件,郊游场景挂图。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动词和形容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郊游的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他们在图片中看到了什么。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和挂图,讲解郊游场景中的动词和形容词,如:孩子们在绿油油的草地上跑、跳、笑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根据所学的动词和形容词,用完整的句子描述挂图中的场景。
4. 小组活动(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用动词和形容词卡片,结合画纸和水彩笔,创作一幅郊游的场景画。
5. 分享与展示(5分钟)邀请各小组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幼儿用完整的句子描述作品中的场景。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动词和形容词,以及如何用句子描述郊游场景。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一起去郊游”2. 板书内容:动词:跑、跳、笑、走、玩等形容词:绿油油、蓝蓝的、美丽的等句子示范:孩子们在绿油油的草地上跑、跳、笑。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今天所学的动词和形容词,描述一幅你最喜欢的郊游场景。
2.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郊游场景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
我们在绿油油的草地上跑、跳、笑,周围是蓝蓝的天空和美丽的花朵。
幼儿园中班教案《一起去郊游》含反思

谁说的,发生了什么事? (孩子说,老师推翻了他说的书。)
是这个页面吗?
问题:谁来谈论本页上的内容?当孩子们谈论它时,它可能是:您仔细观察它,您非常好,您在本页上说了内容!
老师:那只大熊怎么样?还是大熊哭了,为什么哭?谁看到的?
松鼠看到大熊在哭,它是怎么做到的。
3,可以仔细观察图片,比较并发现其异同。
4.愿意清晰,清晰地交流和表达您的想法。
5,喜欢参加游戏,体验。
活动准备:
一本小书,一本大书,一个大头饰(熊,松鼠)和郊游用胶带。
活动程序:
I.导入活动:播放歌曲《郊游》
1.老师:今天的天气真好。让我们一起去郊游吧!包回来了吗?让我们去找老师:郊游很有趣,让我们休息一下。请孩子们坐在椅子上。
孩子们很高兴,有两只小动物要去郊游。让我们看看它是谁?
旅行时,大熊和松鼠会带什么?
到底是什么,这个大书中隐藏着秘密,让我们看看。
二,看大书:(1-3页)
1.观看首页
老师:《一起去郊游》。(老师的手指故事主题,直接告诉孩子们这个问题)
让我们看看大熊和松鼠带来了什么。这是相同的? (背包周围的圆圈在哪里)?
事实证明,大熊的背包很大,而松鼠的背包很小。
2.观看2-3页。
老师:他们还带来什么? (翻书)
这是谁? (指向您要问的问题)您在哪里看到的?
大熊的帐篷怎么样?
三,自我阅读:
老师:他们还带来什么?有什么区别?又会发生什么?今天,徐先生为每个孩子带来了一本小书。请把书轻轻地放在小桌子上。您可以转动并轻声交谈。如果有什么您无法理解的。可以问徐老师。
小百科全书:郊游,到乡下放松一下。粗俗也被称为“穿越绿色疾病”。
【说课稿】中班语言活动《一起去郊游》(绘本)说课稿

【说课稿】中班语言活动《一起去郊游》(绘本)说课稿中班语言活动《一起去郊游》(绘本)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活动背景《指南》提出“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
”《一起去郊游》以图画故事为主要内容,阅读每一页画面时能够让幼儿仔细观察角色表情姿态,通过观察作品,让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反义词,在故事中发展幼儿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中班幼儿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已经增强,词汇开始丰富,能够讲述观察到的事物。
他们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
所以选择这节课,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有利于幼儿口头语言的发展,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等。
(二)活动准备为了更好地完成本次的活动目标,我做了PPT,利用PPT可以让幼儿更好的理解故事的内容,加深故事内容的印象,促进幼儿尽快掌握所学知识。
(三)活动重难点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是要幼儿观察画面,大胆猜想故事画面并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通过故事内容给图画书命名。
(四)说目标根据中班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让幼儿养成先仔细观察,后表达讲述的习惯。
逐步学习理解图片和情景中展示的事件顺序。
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次活动目标定为:1.能依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2. 尝试运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3. 能仔细观察画面,比较、发现其异同。
二、说教学法有效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孩子兴趣,为其更为主动的学习提供了可能。
针对活动内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直观法:采用直观法是因为中班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
我结合PPT图片以及深情并茂的故事演讲可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提问法:采用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
《一起去郊游》幼儿园教案(通用3篇)

《一起去郊游》幼儿园教案(通用3篇)《一起去郊游》幼儿园篇1设计意图:采用混龄编班模式,利用混龄环境培养幼儿合作行为。
本次活动,根据大年龄幼儿和小年龄幼儿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创设了“一起去郊游”的游戏情景,以激发他们共同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
在游戏过程中,我们通过启发和鼓励大小年龄幼儿一起合作探索,引导他们体验到参与游戏的乐趣,并培养大年龄幼儿大胆、自信、善于合作及乐意照顾弟弟妹妹的良好品质。
活动目标:●大年龄幼儿1.尝试用不同的肢体动作合作搭山洞,发展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2.能用语言或动作引导弟弟妹妹参与游戏,并能运用多种方法保护他们,体现责任意识。
●小年龄幼儿1.在活动中发展走、跳、钻、爬等基本动作。
2.在哥哥姐姐的引导和带领下积极参与活动,愿意表达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
●大、小年龄幼儿在混龄活动中体验大小同伴互动游戏的快乐,增强合作能力,增进友爱之情。
活动准备:大小年龄幼儿相互认识并有一起游戏的经验;录音机、背景音乐(欢快和舒缓的音乐)、图卡纸、笔。
活动过程:一、引出活动,交代任务师:我们先来玩一个过家家游戏。
请一个大男孩、一个大女孩先自由配对组成一个家庭,分别当爸爸、妈妈,然后再一起找一个小弟弟或小妹妹做自己的宝宝。
快行动吧!师:请爸爸妈妈带着宝宝一起坐下来,让我们摆个造型拍张全家福吧。
(教师做拍照动作,以此增进大小孩子间的亲密感。
)师:今天爸爸妈妈要带着宝宝和老师一起去郊游。
出发前,我要提醒大家:在路上,我们会碰到一些困难,爸爸妈妈要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最重要的是要照顾好自己的宝宝。
知道了吗?(通过事先交代任务,引发大年龄幼儿产生照顾和保护好小年龄幼儿的意识。
)二、情景游戏:引导大年龄幼儿想方设法保护小年龄幼儿师(播放欢快的背景音乐):天气真好啊,心情也不错,我们一起走走走。
(教师带着幼儿一起有节奏地走,并用自己的快乐情绪感染幼儿,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
)《一起去郊游》幼儿园教案篇2活动目标:共性目标:通过大带小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激发幼儿积极的参与活动的兴趣。
中班语言教案一起去郊游

中班语言教案一起去郊游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一起去看看》,详细内容围绕“一起去郊游”的活动主题,通过诗歌、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幼儿感知和体验郊游的乐趣,学会用语言表达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郊游的基本概念,知道郊游时需要准备的物品。
2.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大自然中的事物,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乐于分享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用语言表达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
教学重点:了解郊游的概念,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大自然中的事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诗歌卡片、故事书、郊游物品模型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模拟一起去郊游的场景,让幼儿观察郊游所需的物品,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
2. 诗歌学习(5分钟)教师出示诗歌卡片,带领幼儿朗读并学习诗歌,引导幼儿感知诗歌中描绘的大自然景象。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故事书讲解郊游时遇到的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解决,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用画笔、彩纸等学具表达自己对郊游的认识和感受。
5. 游戏环节(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郊游物品连连看”的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1. 主题:一起去郊游2. 内容:挂图展示大自然景象,诗歌卡片展示诗歌内容,故事书展示郊游问题及解决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郊游场景,并用语言描述。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郊游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鼓励幼儿与家长分享所学内容,增进亲子互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用语言表达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游戏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语言活动《一起去郊游》
设计意图:《一起去郊游》以图画故事为主要内容,阅读每一页画面时能够让幼儿仔细观察角色表情姿态,通过观察作品,让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反义词,在故事中发展幼儿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中班幼儿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已经增强,词汇开始丰富,能够讲述观察到的事物。
他们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
所以选择这节课,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有利于幼儿口头语言的发展,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等。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比较、发现异同。
2.认识一些简单的反义词,大、小、长、短、新、旧等。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重点:认识一些简单的反义词,大、小、长、短、新、旧等。
活动难点:能仔细观察画面,比较、发现异同。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音乐律动《一起去郊游》,激起幼儿的兴趣。
二、引出故事图画,让幼儿观察、讨论。
1.教师出示幻灯片(大熊松鼠书包) 师:你们发现大熊和松鼠的书包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小结:(出示教具书包)大熊的书包大,松鼠的书包小。
2.让幼儿观察图片说说这些东西哪个是大熊的,哪个是松鼠的。
3教师小结:(出示教具帐篷)大熊的帐篷是旧的,松树的帐篷是新的。
三、过渡,音乐律动《一起去郊游》
师:大熊和松鼠搭好了帐篷插好了旗子,他们要去找吃的了,我们也跟他们一起继续出发好不好?(放音乐)
四、继续观察图片,讨论。
1.观察图片,教师小结:大熊趴在矮矮的树桩上,松鼠站在高高的树枝上。
2.(出示教具篮子)大熊的篮子空空的,松鼠的篮子满满的。
3.教师小结:他们摘完果子要回家了,仔细看一看他们是怎么回去的,回去以后又做了些什么?大熊走得慢,松鼠跑得快。
4.感受当松鼠拿出自己的果子和大熊一起分享时,他们的表情是怎么样的?原来和朋友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五、教师配音乐完整讲述故事。
六、复习反义词,引导让幼儿说出完整的句子。
七、迁移经验师:小朋友,你带了好东西会跟好朋友一起分享吗?你跟好朋友一起分享的时候你跟你的好朋友心情怎么样呢?
八、结束活动:今天老师也带来好东西和小朋友一起分享,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哇!好多好看的图书啊!我们一起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来分享我们的图书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