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合集下载

大一期末考法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大一期末考法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大一期末考法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律的首要特征是:A. 规范性B. 强制性C. 普遍性D. 稳定性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法律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A. 主体B. 客体C. 行为D. 法律事实答案:C3. 法律效力的产生依据是:A. 国家强制力B. 法律规范C. 法律解释D. 法律适用答案:B4. 法律解释权属于:A. 立法机关B. 司法机关C. 行政机关D. 法律专家答案:A5. 法律规范的类型包括:A. 授权性规范B. 禁止性规范C. 义务性规范D. 所有选项答案:D6. 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包括:A. 物B. 行为C. 智力成果D. 所有选项答案:D7. 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包括:A. 自然人B. 法人C. 非法人组织D. 所有选项答案:D8. 法律行为的构成要素包括:A. 行为主体B. 行为客体C. 行为内容D. 所有选项答案:D9. 法律事实的种类包括:A. 事件B. 行为C. 状态D. 所有选项答案:D10. 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是:A. 法律规范B. 法律事实C. 法律行为D. 所有选项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

答案: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假定、处理和制裁。

假定是指法律规范适用的前提条件;处理是指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行为模式;制裁是指违反法律规范时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2. 阐述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答案: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是指法律赋予主体可以行使的某种行为或要求他人作出某种行为的资格;义务则是指法律关系主体必须履行的某种行为或不得作出某种行为的责任。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1. 案例:张三与李四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张三将一辆汽车卖给李四。

合同签订后,张三反悔,拒绝交付汽车。

李四将张三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决张三履行合同。

答案: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张三与李四之间的买卖合同是有效的,张三应当履行合同,交付汽车给李四。

法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I. 选择题1. 法律是对社会行为规范的一种制度化表达,其基本特征包括()。

A. 普遍性B. 可强制性C. 反映社会上层利益D. 适用于所有社会阶层答案:A、B2.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主要有()。

A. 同一性B. 相互依存C. 相对独立D. 相互排斥答案:C3. 法的生命力来源于()。

A. 立法者的权威B. 社会公众的接受C. 法官的判决D. 律师的辩护答案:B4. 法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法的起源B. 法的性质C. 法的效力D. 法的制定答案:B5. 法律适用过程中,由于法律的一般性表述和具体案件的差异性,因此需要()。

A. 法律解释B. 法律裁判C. 法律补充D. 法律条文修改答案:AII. 简答题1. 请解释法的正当性原则,并举例说明其运用情况。

答案:法的正当性原则指法律应当符合公正、理性的要求,它是法的一个重要价值特征。

法的正当性原则要求法律不仅要符合道德观念,也要符合理性的实践需要。

例如,在刑法中,法律对于某一犯罪行为规定了刑罚的种类和具体数额,这些法律的规定应当是公平合理、公正合理的,才能符合法的正当性原则。

2. 解释法律责任的要件,并简要说明其运用情况。

答案:法律责任的要件包括主体、客体和法律关系。

主体是指犯罪行为的实施者或者违法行为的主体;客体是指犯罪行为或违法行为的客观方面,即行为的对象;法律关系是指主体通过违法行为与客体产生的相互法律联系。

在实际运用中,法律责任的要件需要综合考虑主体的故意或过失、客体的法律规定以及法律关系的要求,来确定具体的法律责任。

III. 论述题请根据法理学的相关理论,对以下观点进行论述:题目:法治与人治的关系答案:法治与人治是两种不同的治理方式,前者强调以法律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来治理社会,后者则强调依靠个别领导者或者某一特定集团的统治来实现社会治理。

法治与人治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首先,法治和人治之间并不是绝对对立的关系,而是在现实社会中相互交融、相互补充的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法理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试卷

中国人民大学《法理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试卷

中国⼈⺠⼤学《法理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试卷法理学2019-2020学年期末试卷专业:法学第⼀部分:选择题(30分)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法律规则B)法律制度C)法律现象D)法律思想哪位法理学家提出了“法是社会关系的反映”的观点?A)⻢克思B)恩格斯C)列宁D)布什克维奇法律的基本属性是什么?A)权威性、强制性、普遍性B)公平性、公正性、合法性C)客观性、主观性、相对性D)普遍性、强制性、主观性哪种法律思想强调法律的阶级性?A)⾃然法学派B)实证法学派C)⻢克思主义法学派D)社会法学派法律的基本功能是什么?A)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B)保护个⼈权利、⾃由C)实现社会公正、平等D)维护国家权⼒、稳定第⼆部分:简答题(40分)简要介绍法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法。

(10分)什么是法律的阶级性?请列举两个特点。

(10分)简要介绍⻢克思主义法学派的基本观点。

(10分)什么是法律的普遍性?请列举三个特点。

(10分)第三部分:论述题(30分)选择以下论述题之⼀,写⼀篇⼤约300字的结构良好的论述。

论法律的社会性和阶级性。

论法理学在法律实践中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案例分析(20分)阅读以下案例,回答相关问题:案例:《中华⼈⺠共和国宪法》关于公⺠基本权利的规定这个规定体现了什么样的法律思想?(5分)这个规定的法律效果是什么?(5分)这个规定对公⺠基本权利的保护有什么意义?(10分)注意:本试卷总分为120分。

学⽣必须回答第⼀部分和第⼆部分的所有题⽬。

学⽣可以选择第三部分的⼀个论述题。

第四部分的案例分析必须详细准确。

试卷时间为2⼩时。

法理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法理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B.本案反映了遗嘱自由与婚姻自由之间的冲突)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大学2018~2019C.法官运用了合宪性解释方法D.张林遗嘱处分的是其财产权利而非其妻的婚姻自由权利课程名称:法理学考试方式:开课单位:闭卷 5.《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赌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在计算机网络上建立赌博网站,或者为赌博网站担任考试日期:适用班级:分钟120考试时间::代理,接受投注的,属于刑法第三百零三条规定的' 开设赌场' 。

关于该解释,下列哪一不正确的?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评阅人审核人线学 A.属于法定解释4515 40题分100对刑法条文做了扩大解释B. C.属于有权解释得分运用了历史解释方法D.考试结束后,考生务必本试卷共 1. 4 页,考生必须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2. 注意事项: 6.款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 1 19 条第《婚姻法》第(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交给监考教师。

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一、单项选择题。

分。

)40 分,共(本部分共40 题,每题 1 式。

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

”关于该条款规1.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法律格言说:关于该法律格言,定的规则(或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任意性规则A. A.每个人在法律面前事实上是平等的名 B.法律原则订 B.在任何时代和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都是一项基本法律原则姓准用性规则C. 法律可以解决现实中的一切不平等问题C.禁止性规则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并不禁止在立法上作出合理区别的规定D.7.卡尔·马克思说:“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 2.关于法的规范作用,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律。

完整word版,法理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法理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大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课程名称:法理学开课单位:考试方式:闭卷适用班级:考试日期:考试时间:120分钟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交给监考教师。

(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一、单项选择题。

(本部分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 法律格言说:"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关于该法律格言,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 每个人在法律面前事实上是平等的B. 在任何时代和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都是一项基本法律原则C. 法律可以解决现实中的一切不平等问题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并不禁止在立法上作出合理区别的规定2. 关于法的规范作用,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 陈法官依据诉讼法规定主动申请回避,体现了法的教育作用B. 法院判决王某行为构成盗窃罪,体现了法的指引作用C. 林某参加法律培训后开始重视所经营企业的法律风险防控,反映了法的保护自由价值的作用D. 王某因散布谣言被罚款300元,体现了法的强制作用3. 尹老汉因女儿很少前来看望,诉至法院要求判决女儿每周前来看望1次。

法院认为,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问候老年人。

而\ 且,关爱老人也是中华传统美德。

法院遂判决被告每月看望老人1次。

关于此案,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 被告看望老人次数因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由法官自由裁量B.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中没有规定法律后果C. 法院判决所依据的法条中规定了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D. 法院判决主要是依据道德作出的4. 张林遗嘱中载明:我去世后,家中三间平房归我妻王珍所有,如我妻今后嫁人,则归我侄子张超所有。

张林去世后王珍再婚,张超诉至法院主张平房所有权。

法院审理后认为,婚姻自由是宪法基本权利,该遗嘱所附条件侵犯了王珍的婚姻自由,违反《婚姻法》规定,因此无效,判决张超败诉。

法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是研究法律的哪一方面?A. 法律的制定过程B. 法律的实施过程C. 法律的本质和规律D. 法律的解释方法答案:C2. 法律的普遍性是指:A. 法律只适用于特定人群B. 法律只适用于特定地区C. 法律对所有人具有普遍约束力D. 法律只适用于特定时间答案:C3. 法律效力的来源是什么?A. 法律的制定者B. 法律的实施者C. 法律的内容D. 法律的解释者答案:A4. 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包括:A. 国家机关B. 公民个人C. 法人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包括:A. 法律概念B. 法律原则C. 法律规则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A. 文义解释B. 系统解释C. 目的解释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法律推理的类型包括: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类比推理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法律适用的原则包括:A. 法律优先B. 法律平等C. 法律公正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法律效力的终止情形包括:A. 法律被废止B. 法律被修改C. 法律被宣布无效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法律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A. 法律规范B. 法律制度C. 法律机构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法律关系的特点包括:A. 法律性B. 社会性C. 规范性D. 强制性答案:ABCD2. 法律规范的类型包括:A. 授权性规范B. 义务性规范C. 禁止性规范D. 任意性规范答案:ABCD3. 法律解释的基本原则包括:A. 法律解释的合法性原则B. 法律解释的客观性原则C. 法律解释的系统性原则D. 法律解释的稳定性原则答案:ABCD4. 法律推理的基本原则包括:A. 逻辑性原则B. 合法性原则C. 公正性原则D. 合理性原则答案:ABCD5. 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包括:A. 法律适用的合法性原则B. 法律适用的公正性原则C. 法律适用的平等性原则D. 法律适用的及时性原则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法律的制定必须符合国家的基本法律。

华东政法大学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法理学导论》期末考试试题(A卷)

华东政法大学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法理学导论》期末考试试题(A卷)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法理学导论》(301010012)期末考试试题(A卷)考试对象:法学专业2007级本期末试卷满分为100分,占课程总成绩的100%。

答题要求:1.请将所有答案统一写在答题纸上,不按要求答题的,责任考生自负。

2.答题纸与试卷一同交回,否则酌情扣分。

一、名词解释 (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每小题4分,共20分)1、应然法和实然法2、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3、法的效力和法律溯及力4、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5、一般法和特别法二、单项选择(请把下列选项唯一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每题1分,共10分)1、在法律演绎推理即“司法三段论”的运用中,如果存在两个法律规则可以作为大前提,但它们相互抵触甚至矛盾,首先应该选择的解决办法是?A、按照法律位阶的冲突规则处理B、按照目的解释的方法处理C、按照法律原则的要求确定可适用的法律规则D、按照法的事实效力原则确定可适用的法律规则2、法律解释的客观说认为,法律自颁布时起,就脱离了原有立法机关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客观存在物,因此具有了自身的含义。

法律解释的目标就是探求这个内在于法律的意旨。

法律解释的客观说意味着什么?A、法律解释可能会有更大的确定性B、法律解释可能会有更大的客观性C、法律解释可能会有更大的解释空间D、法律解释可能会有更小的解释空间3、从“无过错责任”的含义中,以下哪项是人们可以顺利推导得出的?A、有法律责任不一定导致法律制裁B、有过错一定导致制裁C、无过错就无责任D、无过错但可以有责任4、法律关系的客体之一是物。

法律意义上的物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支配的、在生产上和生活上所需要的客观实体。

它可以是天然物,也可以是生产物;可以是活动物,也可以是不活动物。

从中可以看出哪项正确?A、法律关系调整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物的关系B、法律关系调整的是人与人的关系C、法律关系调整的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D、法律关系调整的是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5、以下有关当代中国法律部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宪法及宪法相关法部门,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B、宪法及宪法相关法部门,比民法等法律部门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C、宪法及宪法相关法部门,与民法、刑法等法律部门处于并列关系D、宪法及宪法相关法部门,具有更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6、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在于?A、法律规则确定了明确的假定条件、行为模式与法律后果,并无遗漏地体现于法律条文中B、法律规则有更大的适用范围,“穷尽规则,方可用原则”C、法律原则比较笼统、概括D、法律规则更加明确具体,更有助维护于个案正义7、所谓法的效力范围,包括以下哪项内容?A、法的应然效力与实然效力问题B、法的事实效力与道德效力问题C、法的空间效力与事实效力问题D、法的溯及力问题8、符合权利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是哪一项?A、义务本位向权利本位演进,所以,二者的总量是相等的B、义务本位向权利本位演进,所以,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C、不同历史时期,法定权利义务的总量是相等的D、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的权利义务观念不同9、当不同位阶的法律渊源之间出现冲突时,应该遵循哪个标准?A、特别法优先普通法B、后法优于前法C、上位法优于下位法D、下位法优于上位法10、法律作用局限的理论表明,法律经常存在“滞后性”。

法理的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法理的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法理的期末考试题及答案法理学期末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法律条文的解释B. 法律的制定过程C. 法律的哲学基础和理论D. 法律的实践应用2. 法律的规范性特征是指什么?A. 法律具有强制性B. 法律具有普遍性C. 法律具有指导性D. 法律具有稳定性3. 法律效力的来源是什么?A. 社会公众的认可B. 法律的公正性C. 法律的制定机关D. 法律的实施效果4. 下列哪一项不是法律的功能?A. 规范功能B. 指导功能C. 保护功能D. 娱乐功能5. 法律关系的主体通常包括哪些?A. 国家机关B. 公民C. 法人D. 所有以上选项6. 法律解释的方法有哪些?A. 文义解释B. 目的解释C. 历史解释D. 所有以上选项7. 法律的适用原则包括哪些?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法不溯及既往C. 法律适用的连续性D. 所有以上选项8. 法律的效力等级是如何划分的?A. 宪法最高B. 法律次之C. 行政法规再次之D. 所有以上选项9. 法律的基本原则有哪些?A. 法律的普遍性B. 法律的平等性C. 法律的公正性D. 所有以上选项10. 法律的制定过程通常包括哪些步骤?A. 起草B. 审议C. 表决D. 所有以上选项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法律的正义性原则。

2. 解释法律的效力等级及其意义。

3. 阐述法律解释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2. 分析法律的规范性特征对法律实践的影响。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案例:某市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司机甲因超速驾驶导致行人乙受伤。

根据当地法律,超速驾驶属于违法行为,司机甲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请分析:1. 本案例中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是什么?2. 司机甲违反了哪些法律规范?3. 司机甲应当承担哪些法律责任?答案:一、选择题1-5: C, B, C, D, D6-10: D, D, A, A, D二、简答题1. 法律的正义性原则是指法律应当体现公平、公正和合理性,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理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题( 小题,每小题 分,共 分)
、( )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具有剥削阶级类型的法。

✌.奴隶制法律制度 .封建制法律制度
.资本主义法律制度 .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划分法律部门的首要的、第一位的标准是( )。

✌.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 .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
.法律规范的调整方法 .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 )。

✌基本法律 行政法规 除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 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任何人都不得从自己的不当行为中获益”,这是一个( )。

✌.法律原则 .法律规则
.法律概念 .法律标准 、法的溯及力是指法律颁布后( )是否适用,适用,则为有溯及力;否则,则没有溯及力。

✌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事件 对其生效以后的行为 对其生效以前发生的事件和行为 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事件和行为
、甲乙二人依法签订合同,甲在合同约定的交货期限内无故拖延交货,给乙造成了 万元的损失。

甲在乙的强烈要求下,交付了货物,赔偿了乙 万元的损失。

甲赔偿乙之损失的行为,从法律责任的承担与实现方式上来看,属于( )。

✌.惩罚 .主动承担 .法律制裁 .被动承担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 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本法可以制定实施细则,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属于( )。

✌.非确定性规范 .准用性规范 .任意性规范 .委任性规范
、在我国,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 )。

✌.全国人大常委会 .国务院
.国务院总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
、在法对人的效力方面,我国采取的原则是( )。

✌.属地主义原则和保护主义原则
.以属地主义为主、以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为补充的折衷主义原则
.属人主义原则和保护主义原则
.以属人主义为主,以属地主义和保护主义相结合的折衷主义原则
、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使用人应当对其使用商标的商品质量负责。

”该规范不属于( )。

✌授权性规则 义务性规则
强行性规则 确定性规则
、下列情形中属于法律关系的是( )。

✌.甲某因赌博欠乙某 元的债权债务关系
.某研究会章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某父母双亡的 周岁儿童与其祖父之间关于继承的权利义务关系
.未婚男女同居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该条款所体现的是以下( )原则。

✌.属人原则 .属地原则 .保护原则 .综合原则
、法国学者托克维尔曾说:“从性质上来说,司法权自身不是主动的。

要使它行动,就得推动它。

向它告发一个犯罪案件,它就惩罚犯罪的人;请它纠正一个非法行为,它就加以纠正;让它审查一项法案,它就予以解释。

但是,它不能自己去追捕罪犯、调查非法行为和纠察事实”。

托克维尔的这段话,直接说明的是司法与执法的一个最显著区别,它是指司法的( )。

✌.专属性 .程序性 .专业性 .被动性 、普通法系中的“普通法”,其产生之初的含义是指( )
✌.欧洲封建割据时期的教会法 .在欧洲大陆通行的罗马法
.英格兰各地的习惯法 .普遍适用于英格兰全境的法律
、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称为( )。

✌.行为能力 .法律事实 .权利能力 .法律关系的内容
二、多项选择题( 小题,每小题 分,共 分)
、按照内容的确定性程度的不同,法律规则可分为
✌、确定性规则
.委托性规则
、准用性规则
、制裁性规则
、在下列人物中,坚持社会本位秩序观的是
✌、狄骥
、庞德
、洛克
、卢梭
、公法 、司法 、私法
、法决定于经济基础,表现在以下几点
✌、法的性质决定于经济基础
、法的发展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基础 、法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经济基础 、法直接、自发地从经济基础中产生出来
、法律监督中的社会监督主体包括( )
✌、中国共产党 、社会组织 、人民群众 、法律职业 ☜、新闻舆论
三、名词解释( 小题,每小题 分,共 分)
、立法 、生态文明 、立法程序
、备案审查监督
、司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法律对阶级统治秩序的维护作用。

、正义在法律生活中的作用。

、法律文化类型有哪些?
五、论述题( 小题,每小题 分,共 分)
、述社会主义法的人民性及其表现。

六、分析题( 小题,每小题 分,共 分)
、当代世界面临许多突出的社会问题,主要有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城市
化问题、粮食问题、劳动就业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和老龄化问题等,它们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还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人类的整体生存。

例如环境问题,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周围环境,周围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有时会危害人体健康。

当前,全球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①土地沙漠化。

全球每分钟约有 公顷土地被沙漠吞噬;③森林锐减。

平均每分钟约有 公顷森林从地球上消失;③水资源危机。

随着人口激增和经济发展世界水
资源危机将成为人类面临的最严竣问题;④物种减少。

到本世纪末,全球现有物种的 将可能灭绝;⑤酸雨污染;⑥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⑦臭氧层遭到破坏;⑧土壤流失,将使水库的寿命缩短,洪水危害加剧;⑨有毒化学品污染;⑩垃圾成灾。

对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已影响到人类生活和生产,最终将影响到人类的生存。

试用所学法学原理分析法律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