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债终极解构
欧美国债分析与对比.doc

欧美国债分析与对比一、国债市场概述从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发行第一期国债算起,美国国债市场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并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国债市场之一。
截至2004年底,美国未偿还国债余额75961.44亿美元,占其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117350亿美元的64.7%.全部未偿还国债余额中,可交易国债39597.82亿美元,占52.13%,不可交易国债36363.62亿美元,占47.87%;政府机构持有国债31877.55亿美元,占41.97%,社会公众持有国债44083.89亿美元,占58.03%.美国国债既在场外市场进行交易,也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交易,但由于国债投资者以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共同基金等大机构为主,国债交易具有大宗交易特点,这就使国债交易集中在场外市场,场内交易量很小。
论文2003年,纽约股票交易所全部上市债券(包括国债和公司债等)的每天交易量仅996.7万美元,年交易量为25.02亿美元。
相比来说,场外市场的国债交易量则大的多,仅一级交易商的国债日均交易量就高达4276.12亿美元,是纽约股票交易所债券年交易量的171倍。
美国纳斯达克市场是股票的场外交易市场,也采用报价驱动的做市商交易制度,但与美国国债场外市场相比差异很大,主要表现在报价信息的分散程度上。
1971年,纳斯达克市场采用了NASDAQ自动报价系统,使其从传统分散的柜台交易市场发展成为集中报价、集中交易的场所。
而美国国债场外市场仍保持传统的分散柜台交易市场的格局,没有集中的报价系统,是投资者、经纪商和交易商通过电话、电传和计算机联系起来的分散的无形交易网络。
美国国债实行多级托管体制,其中美联储的全国债券簿记系统(NBES)负责登记托管存款类交易商的国债,存款类交易商负责登记托管客户(包括非存款类交易商和一般投资者)的国债,非存款类交易商也对自己客户的国债进行登记托管。
这种多级托管体制促进了美国国债市场的层次化发展:一是投资者和交易商之间的零售市场,二是交易商之间的批发市场。
美国围绕美债构筑美元循环体系向全球转嫁风险

美国围绕美债构筑美元循环体系向全球转嫁风险所谓美元霸权,即是美国凭借美元的全球通用货币属性与石油交易唯一货币属性无差别收割全球的方式,而所谓收割全球,一方面是将他国的财富“拿来”,一方面是将自己的风险“送走”,美债的核心作用就在于“送走”风险。
一、美国围绕美债构筑美元回流机制众所周知,美元霸权的核心原理来自于金融学,而金融的本质是流动,金融的作用是配置。
显然,越是高效的流动,越是可控的配置越有利于美元霸权的实施。
美元霸权之所以经久不衰,除了美元本身作为国际通用货币和石油唯一结算货币作用之外,更重要的是美国构建了以美元为核心的循环体系,也可称之为美元回流机制,对外输出美元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让美元再流回美国,从而形成对全球的可持续收割,而美债便是让美元回流的关键点。
如上图,美元循环机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4第一阶段:美国发行美元购买全球各地的商品、技术,推动美元流出美国(事实上,在美国发行美元的过程中,美债也起到了核心的承接作用,具体可参看此文:放第二篇文章“美国通过印发美元直接掠取全球财富”的链接)。
第二阶段:美元流入其他国家,考虑到货币的保值增值,以及外贸交易储备,其他国家通常会将流入的美元一部分放至外汇储备,一部分用于国际投资,而投资的标的通常便是美债。
第三阶段:美元回流至美国。
整个流程结束后,美国得到了全球各地的商品、技术,付出的是印钞成本与债务成本,其他国家得到了以美元计价的债券,付出的是其生产的商品、研发的技术。
二、美债的两大本质及形成原因从上述美元回流机制中,不难看出美国以极小的代价便换回了全球其他国家的劳动成果,同时将货币超发可能引起的通货膨胀引向世界,因此,美债在美元循环体系中体现了两大本质,如下:1.美债是美国窃取财富的核心杠杆将美元循环机制总结之后,不难发现该循环体系下的本质是美国通过发行美债借钱推动美元以美国为枢纽持续循环流动,也就是借钱发展。
2.美债是美国转嫁风险的主要载体当世界上美元的流动存量不足时,美国便会启动印钞补充流动让美元循环继续高效,但持续的印钞必然导致通货膨胀,而美国通过美债构成全球各个国家的债券外汇,将美元的通货膨胀分摊至全球,也即美债构成了美国转嫁通胀风险的载体。
美国国债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美国国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农区11-1 方雪20115981自1960年起,美国国会已对美债上限进行过70余次调整,可是,美债上限的调整只是美国政府一次又一次为避免主权债务违约而采取的临时应对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国债日益增多而政府无力偿还的根本问题。
但美国国债的根本出路到底在哪里呢?美债从何处来,又终将去向何方呢?一、美国国债美国国债即联邦政府债务,是由美国财政部和联邦政府其他机构发行的未还清的债务总额。
从持有者构成上看可以分为公众持有者和政府账户持有者。
公众持有者包括国内投资者(由美联储、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和国内个人投资者构成)和国外投资者。
政府账户持有者包括社会保障信托基金、公民服务退休和伤残信托基金、医疗保险依托基金、军人和卫生保健基金及其他。
美国国债的两类持有者中公众持有者是主体。
截至2011年9月,美国国债总额为14.79万亿美元,其中公众持有债券为10.13亿美元,政府账户持有4.66万亿美元。
在公众持有的债券中,国际投资者占47%的比重。
在政府账户持有者中,社会保障信托基金占57%。
20世纪上半叶见证了美国凭借其工业实力和相伴随的军事优势崛起为世界强权的历程。
20世纪下半叶则充满了对美国全球经济领导地位的众多挑战,最显著的是整个“冷战”时期来自苏联的竞争,也包括战后欧洲经济复苏和20世纪80年代日本崛起带来的挑战。
然而到了21世纪初,所有这些挑战者都不在话下了。
美国仍然在世界经济中占据支配地位,美元已是主要储备货币并在金融危机风暴中成为最终的避风港。
在2008年9月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世界各地的银行体系都因为美国大型金融企业的崩盘而摇摇欲坠,但惊慌失措的投资者不是选择放弃美元,而是将资金投入他们认为最安全的资产——美国政府发行的债券。
这是个公开的秘密,体现了美国的全球优势。
美国固然拥有生产率很高的经济和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但美国当前之所以在全球经济中处于支配性地位,是因为当市场充斥恐慌、投资者需要在金融风暴中寻找庇护所时,他们往往会去购买美债。
汉密尔顿旋转门计划

美国独立战争中欠下巨额外债,且彼时加入美国的十三个州不仅有独立的行政权,而且有独立的财政权和货币发行权,各州使用的货币都各不相同,有的州使用美元,有的州依然在用英镑,而巨额外债的借款主体却是美国联邦政府。
此时美国如何统一货币、统一财政、强化国家信用就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时任美国财政部长汉密尔顿提出联邦政府承担各州所欠的全部债务,但前提是各州政府将接受统一货币上交财政权。
汉密尔顿向国会提交了一份报告,这就是著名的《公共信用报告》。
根据这份报告,国会将授权财政部发行新币回笼所有旧币,同时发行新债清偿所有旧债,旧币旧债将陆续退出市场,新币新债将垄断市场,联邦政府的信用将取代各州政府的信用,一举实现统一货币、统一财政的目标。
这个方案被后人称之为旋转门。
汉密尔顿的旋转门计划构建了美国的信用货币和国债体制,这是现代美国金融体系的两大支柱。
旋转门计划实施后的第一年美国就还清了大部分欠款,到1793年美国的国债在欧洲债券市场上已经成为信用等级最高的债券,从此债券市场让资金源源不断流向美国。
当国债不仅仅是债务,而且是一种可自由流通的商品,他就能通过债券市场将国家信用直接转化为社会财富,从而成为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之一。
五分钟看懂美国国债危机

五分钟看懂美国国债危机(根据视频整理文字版)说说山姆大叔,他有一堆债要还,每年大概有4万亿美金,而山姆大叔每年的收入刚刚2万亿美金多一点。
为了弥补差额,也就是赤字,他跟其他美国人一样——借钱。
山姆大叔获得的贷款被称为债券,这些债券可以卖给银行、投资者、甚至其他国家政府,山姆大叔承诺会给债券付利息。
跟你贷款的时候一样,想过用信用卡套现来还按揭么?山姆大叔就是这么干的,他借来新的贷款,才能还上旧的债务。
所有的债务和利息加到一起,山姆大叔已经欠下了14万亿美元,换个说法,14万亿相当于美国一年的GDP,就是整个美国经济一年所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总价。
这么多钱,山姆大叔快要找不到债主了,连付利息都成困难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节省开支,或者增税。
但如果节省开支,国民用于消费的钱就会减少,那样会伤害到经济;但如果要大幅增税的话,不仅国民用于消费的钱减少了,甚至有可能会发生骚乱。
所以山姆大叔选择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赚钱,就是印钞票。
他给美联储,美国的央行打个电话,银行就奇迹般的堆满了新造的美元。
问题是一种东西数量越多,就越不值钱,美元也一样,市面上的美元越多,购买力就越低。
所以山姆大叔在印钞片的时候,市面上的食品、汽油和黄金都变贵了,不是东西变贵了,而是钱不值钱了,这就是通货膨胀。
还记得借钱给山姆大叔的外国政府么?当他们借钱给美国政府时,有趣的事情发生了,这会让美国看上去更有钱,而放债的国家更贫穷。
债主国看上去比美国更穷,那美元就可以买到更多的外币。
所以在债主国,每天只给工人几便士工资就行了,劳动力成本这么低,所以卖给美国人的产品价格就更低了。
竞争压力使美国公司把工厂搬到了这些国家,也给工人每天只发几便士的工资,这就导致了经济衰退。
美国人丢了工作,不交税了,还需要领取政府发的失业和医疗救济,这意味着山姆大叔的收入减少,而开销更大了。
而没失业的人需要拼命保住工作,所以他们不涨工资也要干更多的活。
美元贬值的时候,到手的钱事实上变少了,这就是滞涨。
美债基金逻辑

美债基金逻辑
美债基金的底层逻辑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债券的票息收益:这是债券发行时约定好的票面利率,是固定的。
2. 债券价格上涨的收益:也叫做资本利得。
3. 汇率波动因素:美债资产的收益率还会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
4. 美国发债和印钱机制:财政部通过发行国债来筹集资金,而美联储则通过购买国债来印制美元。
这意味着每一张印出来的美元都对应着一份国债,而国债又代表了未来的财政收入会用来还这部分的利息和本金。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人士。
美国债务危机背后深层原因是什么美国历史上出现过债务违约吗世界范围内是否有过大型国家债务违约的先例

美国债务危机背后深层原因是什么美国历史上出现过债务违约吗世界范围内是否有过大型国家债务违约的先例布雷顿深林体系瓦解,承诺美元与黄金挂钩,大家才敢放心的用美元作为国际结算货币,1971年7月尼克松政府宣布停止向外国政府和央行履行兑换黄金的承诺,同年12月《史密斯协议》签订,美元与黄金彻底脱钩,开始美元兑黄金的贬值,意味着当时所有持美元外汇储备的国家财富被掠夺,虽然不是美国债务的违约,债务违约是政府信用的消耗,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实际效果上等同于美国政府的违约。
回到这个问题,美国政府债务危机积累实际上时间并不长,准确来说分为两个阶段:2)2023年至今,这个阶段出现了明显的居民和政府杠杆差异化,居民杠杆下降20%个百分点左右,而政府负债激增,截止拜登政府上台后一年,美国政府负债触及31.4万亿上限,但并不是杠杆率的顶峰,杠杆率的顶峰在特朗普政府时期,约占GDP的比重132.3%,这几年美国高通胀下的名义增长较好,结果是负债体量上升,但GDP体量增加,杠杆率反而下降了,约120%左右。
也就是说,除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违约,仅看美国政府负债率,2023年之前并不高,所以也基本没有违约的风险,我国顶峰时期仅美国国债就1.3万亿美元,随着极致的凯恩斯主义应用,2023年之后更宽松的货币政策,但不能由居民部门加杠杆,只能配合更极致的财政政策工具来发挥作用,典型的预防资产负债表的衰退,也就是说,按道理2023年房地产泡沫破裂以后,美国会陷入长期的去杠杆周期,这也是发生明斯基时刻之后模型给出的推演结论。
但如果真的发生了居民企业主动去杠杆,简单理解就是不消费和不借钱,而是去还钱,市场进一步收缩,危机必然不仅限于金融危机死几家银行那么简单了,很可能带来更严重的衰退。
根据日本的经验,就是政府负债来置换市场收缩的部分,这也是居民去杠杆20%个百分点还没有出更大危机的原因,但代价则是增速极快的政府杠杆率,这是美国债务危机背后的历史原因。
美债运作原理

美债运作原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美国国债(美债)是美国政府出售的债券,被视为全球最安全的投资产品之一。
美国国债的运作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其运作原理是美国政府通过出售国债来筹措资金以支持国家运作和发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美债的运作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的金融工具。
美债的基本原理是政府通过出售债券向投资者借钱,承诺在未来的某个日期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
美国政府发行的国债有不同种类,包括短期国债、中期国债和长期国债。
短期国债的期限通常为一年或更短,中期国债的期限在一至十年之间,长期国债的期限则超过十年。
投资者购买美债的过程非常简单。
他们可以通过美国财政部的网站或证券经纪人购买国债。
在购买国债时,投资者需要支付一定的金额给政府,政府承诺在到期日之前按照合同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
投资者可以选择保留国债到期日收取全部本金和利息,或在市场上出售国债获取回报。
美债的运作原理还涉及到债券市场的运作。
政府发行国债后,这些债券将在二级市场上交易。
二级市场上的交易使得投资者可以在需要资金时出售国债获得现金,或在市场上购买其他投资产品。
债券的价格和利率会随着市场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投资者在交易债券时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
美国国债的运作原理也反映了美国经济的整体运行。
政府通过发行国债来筹措资金,支持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福利项目以及其他政府开支。
国债的收入还用于支付政府债务的利息和偿还本金,这有助于保持国家的信用等级和财政稳定。
美国国债市场也是全球投资者的主要选择之一。
美债被视为全球最安全的投资产品之一,因为美国政府的信用等级极高,而且拥有庞大的经济体量和实力。
许多国际投资者和中央银行都持有美国国债作为储备资产,以保值和获取稳定的收入。
第二篇示例:美国国债,即美国政府债券,是美国政府发行的债务工具。
美国国债的发行是为了筹集资金以满足政府的财政需求,包括政府的支出和偿还债务。
美国国债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投资品种之一,因为美国政府极少或不会违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国债完全解构作者.塔木德面对这场美国的发动金融超限战何时收网?美元何时开始止跌回升?从2011~2013年美国国债到期偿付的时程表,或许可以看出端倪,让我们透过拆解美国国债的规模、结构、到期偿付时程,进一步推测美国发动攻击可能的节奏以及时程、手段。
一、美国国库券发行的种类二、谁购买美国国债三、美国国债的发行规模四、美国的财政和其它国家的比较五、利率调升和美国利息支出的关系六、结论一、美国国库券发行的种类与国库券殖利率的意义1.美国的国库券是美国财政部通过公债局发行的政府债券,发行通常采用贴现方式,即发行价格低于国库券券面值,票面不记明利率,国库券到期时,由财政按票面值偿还。
发行价格采用招标方法,由投标者公开竞争而定,故国库券利率代表了合理的市场利率,灵敏地反映出货币市场资金供求状况。
•T-Bills :是Treasury Bills的简写,美国财政部发行的短期债券,期限不超过一年,有即期、4周、13周、26周、52周5种。
•T-Notes :是Treasury Note的简写,美国财政部发行的中期债券,期限不超过十年,年限有2年、3年、5年、7年4种。
•T-Bonds :是Treasury Bonds的简写,美国财政部发行的长期债券,期限十年以上,年限有10年、20年、30年3种。
•TIPS :是Treasury Inflation Protected Securities的简写,又叫通涨保值债券,1997年1月15日由美国财政部首次发行。
除了拥有一般国债的固定利率息票外,TIPS的面值会定期按照CPI指数加以调整,以确保投资者本金与利息的真实购买力。
2.国库券的特点•其利率可反映市场利率变动情况:国库券利率与商业票据、存款等有密切的关系,国库券期货可为其它凭证在收益波动时提供套期保值。
•流动性强:国库券有广大的二级市场,换手方便,随时可以变现。
•信誉高:国库券是政府的直接债务,对投资者来讲是风险最低的投资,众多投资者都把它作为最好的投资对象。
•收益高:国库券的利率一般虽低于银行存款或其它债券,但由于国库券的利息可免交所得税,故投资国库券可获得较高收益。
3.国债的利率水平,基本上和联邦基金利率(effective federal funds rate)连动,联邦基金利率水平是由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The Federal Open Market Rate)决定的,它代表一天期的利率,也就是殖利率曲线最左边的起点。
到期时间一天以上的债券,会有怎样的殖利率,则由市场决定。
例如假如FOMC决定将目标利率从0.25%升到1%,三个月期、六个月期、一年、三年、五年等各种到期年限美国公债殖利率,会跟着升0.75%还是升更多,甚至下降,都有可能。
一年期以下的T-Bills,不会跟联邦基金利率差距很多,但中长期国债利率,则可透过市场供需和期现货套息保值操作而有较大的波动。
4. 一般来说,长天期的债券殖利率应高于短天期的债券殖利率,若短天期殖利率曲线与长天期利率的比较,正常应该是时间越长利率越高,当殖利率曲线反转,短天期高于长天期,表示未来降息的预期与经济成长可能反转。
4.国库券殖利率为美国许多房贷和信贷利率的指标利率(Benchmark interst rate),银行根据指标利率进行加减码,二、谁购买美国国债1. 2011 年4月美国国债发行余额为14.218万亿美元。
2. 美国自己包含联准会(FED) + 各个州政府+ 美国地方政府+ 美国退休基金+ 国内基金等等,大约持有这14 万亿国债的68%,总额约9.7万亿美元。
3. 外国和包含央行和外国投资单位等大概占剩下的32%,总额约4.6万亿美元,其中,东亚的两大国「中国」和「日本」加起来大概占了美国国债的15%,是最大的国外债主。
外国持有美国国债概况4. FED 透过量化宽松QE1 + QE2,2009~2010 又多买了一堆国债,目前FED持有的国债头寸1.368万亿,MBS在0.937万亿,银行超额储备金1.571万亿美元。
2009年时的宽松量化,是购买1.25万亿的MBS债与3000亿国债,QE2则是购买6000亿的国债,加计先前MBS 到期本金再购买公债(每个月约350亿美元),2010年11月~2011年6月FED购买公债的总额8500亿~9000亿美元,每个月约1100亿美元。
另外,超额准备金也可作为购买国债的资金来源。
三、美国国债的发行规模1. 2003年以后美国贸易逆差激增,尤其在05~07年达到最高峰,美国国债发行余额也快速累积,但03~07年还处于缓升阶段,08年金融海啸后,随着救市方案接二连三实施,加上FED采取债务货币化操作,美国国债发行暴增。
09年国债余额比08年激增了2.29万亿美元。
国债发行量大增,理论上债券价格应该大跌、利息支出也应该狂升,但FED透过高超的货币政策操作以及配合银行业高核心资本充实率等政策,成功创造「量化不宽松」和「通货紧缩」的货币环境,流动性丝毫没有泛滥下,美国得以用低利率大量发行国债,全世界的投资人和各国央行还加入抢购行列,09年联邦政府利息支出1969亿美元,甚至比2000年5.67万亿美元基础上的利息支出还少263亿美元,美联储称得上是「神乎其技」了。
美国进出口与联邦预算赤字数据年度出口进口贸易逆差预算赤字2003 13,382 17,898 -4,516 -3,7712004 15,743 21,148 -5,405 -4,1282005 18,190 24,582 -6,392 -3,1832006 21,422 28,383 -6,961 -2,4822007 24,635 30,820 -6,185 -4,1082008 25,912 31,689 -5,777 -4,5482009 21,159 24,055 -2,896 -14,1572010 18,344 23,302 -3,328 -12,942单位:亿美元美国国债发行余额与利息支出资料来源: A bureau of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index.html2.从美国国债的发行结构来看,08年以后,每年一年期以下的短期国债T-bills,每年发行量达6万亿美元,平均一个月发行5000亿美元,年化利率在0.6%以下,中长期债券的发行余额为2万亿美元,平均每个月约发行2000亿美元,利率则介于0.6~4.6%不等,也就是说,要支应本金借新还旧、利息支出、政府财政短绌,每个月需要7000亿美元周转。
2000~2001年美国一年期以下短期国债发行概况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2002 2,309 2,515 2,335 2,474 3,300 2,920 2,529 3,352 2,544 3,040 2003 2,981 2,789 3,055 2,719 3,324 3,107 3,096 2,611 2,629 3,426 2004 3,123 2,814 3,073 3,400 2,782 3,043 3,640 2,994 3,847 2,919 2005 2,565 2,958 4,049 2,777 2,350 3,375 2,725 2,640 3,426 2,664 2006 2,553 2,841 4,065 2,669 2,442 3,368 2,580 3,779 2,956 2,364 2007 2,232 2,917 4,375 2,752 2,938 2,713 2,477 4,695 2,721 2,2512008 3,090 4,119 3,755 3,018 4,250 3,120 4,364 4,239 6,770 9,933 2009 6,187 5,274 5,504 5,538 5,853 5,004 6,854 5,574 3,865 5,192 2010 2,864 3,855 4,895 5,999 4,664 5,105 6,624 5,485 6,152 4,664 2011 4,684 4,585 5,839 - - - - - - -单位:亿美元资料来源:美国财政部/resource-center/data-chart-center/Pages/investor_class_auction.aspx2000~2011年美国中长期国债发行概况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2000 257 544 172 0 588 143 201 463 0 350 2001 363 498 0 280 410 0 357 479 0 588 2002 368 617 0 655 690 0 773 451 692 394 2003 398 823 352 343 590 777 410 698 911 574 2004 280 925 953 593 629 889 360 1,205 557 360 2005 650 877 560 330 1,230 487 280 1,023 476 546 2006 876 950 523 190 1,301 520 621 935 80 995 2007 993 812 80 944 820 80 909 722 80 904 2008 620 792 626 682 323 1,193 724 371 1,353 1,138 2009 665 1,434 2,658 1,727 836 2,771 1,921 1,989 1,841 856 2010 873 2,180 3,178 220 2,971 810 2,975 1,810 766 2,881 2011 1,817 1,876 1,809 - - - - - - -单位:亿美元资料来源:美国财政部/resource-center/data-chart-center/Pages/investor_class_auction.aspx3. 拆解2000年迄今,美国所发行的中长期国债结构,很意外地,10年与10年以上的长期国债的比例仅20.8%,主要品种是2~7年的中期国债,比重达79.2%,此一比例近10年并无太大变化,因此可推估80年代美国在10%以上高利率时代所发行的长期国债余额已经不到几百亿的规模,对整体偿债金额影响很小。
10年以上的长期国债,盘子其实很小,总规模不过6000亿美元左右,很容易透过操纵,拉抬或掼压殖利率,进一步影响房贷、信贷利率水平或进行债务重置操作。
美国中长期国债发行余额与发行结构10年+ 10年5-7年2-3年合计10年+ 10年5-7年2-3年合计2000 220 571 586 1,750 3,127 7.0% 18.3% 18.7% 55.9% 100.0% 2001 214 551 588 2,393 3,747 5.7% 14.7% 15.7% 63.9% 100.0% 2002 0 796 897 3,964 5,656 0.0% 14.1% 15.9% 70.1% 100.0% 2003 0 1,219 1,484 4,689 7,392 0.0% 16.5% 20.1% 63.4% 100.0% 2004 110 1,336 2,066 4,902 8,413 1.3% 15.9% 24.6% 58.3% 100.0%2005 170 1,204 1,933 4,055 7,362 2.3% 16.4% 26.3% 55.1% 100.0%2006 464 1,190 2,054 4,088 7,796 6.0% 15.3% 26.3% 52.4% 100.0%2007 545 1,235 2,248 3,382 7,410 7.4% 16.7% 30.3% 45.6% 100.0%2008 637 2,115 2,888 4,655 10,294 6.2% 20.5% 28.0% 45.2% 100.0%2009 1,513 2,863 7,903 9,691 21,971 6.9% 13.0% 36.0% 44.1% 100.0%2010 1,899 3,268 8,667 9,365 23,199 8.2% 14.1% 37.4% 40.4% 100.0%合计5,772 16,346 31,314 52,934 106,366 5.4% 15.4% 29.4% 49.8% 100.0%单位:亿美元4. 08年金融海啸后,美国所发行大量发行2~3年期的国债,即将于2011~2013年间进入还债高峰,更精确的细分至月的层级,还债高峰期将为2011年11月一直到2013年3月(仅计算2000年以后发行之中长期国债),2011年需偿还本金8562亿美元,2012年暴增至1.24万亿美元,FED必须要压低国债的收益率,好发新债偿旧债,所以这段期间美债的收益率只能低不能高,它也需要营造「美元升值」与「通货紧缩」的环境,避免资金流向股市、商品等风险资产,才能顺利吸引美国本土资金与全球资金回流美国加码如此大量的中长期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