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校园风景第1课时2

合集下载

人教版美术第1课 描绘我们的校园 课件 (2)

人教版美术第1课 描绘我们的校园   课件 (2)

透视似乎也有不同,你是否能发现?
(提示 画出两组图片的消失线) 小组讨论并发言
当物体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时,只有一个消
失点,叫平行透视,或焦点透视。 当物体有一个面与画面成一定角度时,有两 个消失点,叫成角透视。 我们来判断下面的作品属于那种透视。出示 图片
谢谢
我们看到物体产生的这种近大远小,近高远
低,近疏远密的现象叫做透视现象。 透视定义 将三维的客观空间画到二维的平面上,使二 维的平面产生深度空间变化得到三维的绘画 效果。透视是一种符合正常视觉感受的科学 变形。(原来黑板是发生了科学变形)
我们身边这样的现象很多。
请同学说说自己感受到的这种现象。
描绘我们的校园ຫໍສະໝຸດ 导学 如果我们用审美的眼光去观察,就会发现校
园中的很多景物都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本 课通过了解取景,构图,透视的知识,学习 线描写生的方法,表现校园一景。
观察讨论
黑板是什么形状的?
首先请大家欣赏我们美丽的校园
认真观察图片中的人物,树木
,教学楼是否
有异常? 分组讨论

《手绘校园风景》教学设计

《手绘校园风景》教学设计

《手绘校园风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版本:浙美版第五单元《手绘校园风景》年级:初一教学目标:初步了解焦点透视。

教学重点:了解透视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用平行透视准确地画出楼梯和领奖台的透视图。

课前准备:透明硬塑料,立方体、长方体。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图片1)有一种破案技术叫图侦,根据一张图片就能锁定犯罪嫌疑人。

(图片2)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种图侦技术——透视。

用这个方法来判断摄影师所在位置和身高。

二什么是透视?1透视定义(图片3)这是15世纪德国著名画家丢勒做的透视装置,用来研究透视。

透视就是透而视之,透过透明的平面观察研究物体的原理、变化规律和图形画法,如实地表现物体的空间距离和准确的立体感。

2透视的常用专业术语:(图片4)这块透明的平面就是假想的画面。

你眼睛的位置就是视点。

视平线:和你眼睛高度一致的一条假想的水平直线。

视中线:你的眼睛向正前方延伸的一条假想的直线,和视平线垂直,和地面平行。

心点:就是视平线和视中线的交点。

消失点:景物由于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所有斜线向远处延伸在视觉中消失于一点。

(图片5)现在我们来用刚学习的专业术语判断一下这幅图片中的摄影师位置和身高。

(图片6)位置的判断方法:视平线和视平线和消失点的交点位置。

身高判断方法:站到视平线所在的参照物跟前加上眼睛以上的半个头高度,约12厘米,再配合自己的身高判断。

三透视的分类空气透视:(图片8)由于空气对视觉产生阻隔作用,近清楚远模糊、近暖远冷、近鲜远浊等现象,又被称为色彩透视。

形体透视:(图片9)近大远小。

一点透视(平行透视)形体透视二点透视(成角透视)三点透视(图片10)平行透视图(图片11)成角透视图(图片12)三点透视图四透视图画法1、教师示范,学生跟练:单个立方体(或长方体)的平行透视图。

2、学生为主,教师指导:三级楼梯的平行透视图画法练习。

3、学生为主,教师指导:领奖台的透视图画法练习。

复杂图形练习方法:先在透明画面上用记号笔描线,再在作业本上按透视画法步骤练习。

手绘校园风景第一课时

手绘校园风景第一课时
在导入时我以“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让学生观察图片,并在图片中找出更多的透视现象。在探究学习中散点透视就让学生读“小知识一带而过”,着重探究焦点透视中的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之后以欣赏图片,“让学生说说下列分别属于哪一种透视现象”来巩固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接着用“我们学习知识主要是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绘画中”引入“运用透视知识进行校园风景的绘画”这一环节,通过示范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降低学生心理上的难度,让学生觉得这么简单自己也能画出来,也想表现一下尝试作业。然后让学生欣赏校园风景,激发学生热爱校园生活,最后让学生运用透视知识手绘校园一角。
四、学生实践
作业要求:运用所学的透视知识手绘校园一角。
五、作业展示评价。
实践、评价
让学生亲身体验用透视绘画校园风景
六、课堂延伸
了解焦点透视产生的有关人物
阿尔贝蒂、布鲁热莱斯基、达·芬奇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什么?透视的基本规律是什么?透视可以分为焦点透视和散点透视,焦点透视又分为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都说“眼见为实”,学了这节课,你们还相信眼见为实吗?
不错!看来我们已经学到透视的知识了。
回顾课堂知道
进一步巩固课堂知识
七、教学评价设计
1.学生自评。请学生说说自已作品运用什么透视法以及画面所产生的效果。
3.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作品作评语式评价,提出建议性诊断意见。
八、板书设计
透视现象
平等透视
透焦点透视
成角透视
视散点透视
九.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教学内容的编排里,主要是通过学习如何用手绘形式表现校园景物。让学生从发现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到了解透视的分类和基本规律,再到合理地运用透视表现手绘校园风景。这也是我对本课教学设计的最直接想法。

浙美版美术 七年级下册 5.手绘校园风景 (共17张PPT)

浙美版美术 七年级下册 5.手绘校园风景 (共17张PPT)

五、透视法写生三步曲
1、取景
2、构图
3、刻画
风景速写刻画的重点是画面中出现的主要形象
学生作品
六、课堂练习:
用透视的方法画出校园一景.
(作业要求:注意取景,主次 有别,详略得当。)
—————
一、徒手画的特点
徒手画是以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进行描绘的绘画形.面与面的相交成线。 2.色与色的相交形成线。 3.物面转侧成线。
二、线条是绘画造型的基础——线条的表现形式
1、线条的种类;长短、曲 直、粗细、浓淡等变化
2、线条在绘画中的表意功能
油画
中国画
版画
三、形:几何图形构 成了不同物体的基本 骨架。采用方形、圆 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 是徒手画描述对象的 方法之一
四、用徒手画的形 式来表现空间有两 种方式:一种是鸟 瞰法,另一种是透 视法
什么是透视:透视是一种表现空 间深度的简明方法。同样大的两 个物体,处于不同的位置,从透视 的角度看就是近处大,远处小。

手绘校园风景教案

手绘校园风景教案

手绘校园风景教案《校园风景写生》教案设计本课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是对校园生活的写生与表现,以校园风景写生为主要研究内容与实践方向,设计过程围绕校园风景的速写与素描展开探索。

通过对校园环境、人物以及校园内各种活动的绘画表现,加深对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体验以及自己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并了解对相关环境、人物活动的最基本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

将目光投入校园风光,在校园中选取适当的视角指导学生进行表现,既锻炼学生的构图、画面安排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的情感。

该课有前两个活动的铺垫,在体验选择、学习研究的基础上,直接带领学生室外写生,与前两个活动衔接。

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为六年级的孩子,刚刚由小学到初中,对校园的认识度有较强的新鲜感。

2、学生有过较多的探究学习的经验,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3、学生已经学过透视与构图的相关知识。

4、学生能够简单应用线条和明暗解决绘画问题。

课题:校园风景写生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2课时教学年级:初中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使学生基本了解绘画透视规律和风景学生的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以线描的形式进行简单的校园风景写生。

2、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写生。

3、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校园,以艺术的眼光关注校园的各个角落,激发绘画表现愿望。

教学重点:绘画透视知识及其运用,风景学生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在风景写生过程中如何取景、构图,以及近景、中景、远景三个层次如何表现。

评价要点:能否自觉地以审美的眼光观察校园或其他环境。

能否运用透视规律对景物形象和结构进行分析,并基本正确地进行表现。

能否在表现校园景色时对景物形象适当取舍,做到主次分明。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探究、讨论、启发诱导、示范讲解、实践练习等教学准备:教具:石膏立方体、长方体纸盒、风景图片、本校校园环境图片等多媒体资料,教师示范作品、取景框等。

学具:自行搜集的风景画图片、绘画铅笔及作业教学设计:本课采用两课时上课的方案。

手绘校园风景

手绘校园风景

教学案例:手绘校园风景一:教学目标1)通过细致的观察,感受校园环境的美感。

2)运用透视和构图知识表现校园环境。

3)培养热爱校园的情感,提高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对校园环境进行子细和深入理解,能利用所理解的透视知识,进行斗胆地构图和创造性的表现。

难点:手绘校园景物的选择与构思,透视知识的掌握,运用和创新。

第一课时: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透视知识(成角和平行)难点:运用透视知识,创造性运用绘画课前准备(学生):绘画常规工具(教师):多媒体课件1、教学导入1)提问“你知道什么为透视?”“谁来说说生活中有哪些透视现象?”“这种现象有何规律?”2)出示PPT 图片,总结透视现象规律: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引导:我们在绘画时,画出的物体想要有立体感,就必须了解透视,运用透视规律来画,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焦点透视的方法。

2、教学展开1)放霍贝玛《林间小路》,教师讲解焦点透视的含义:指绘画中运用线条或者色采在平面中表现物象的空间感一种方法。

讲解分析画中的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为惟独一个消失点,且视点与画面平行。

2)让学生对PPT 图片中找出其的视平线和消失点3)思维拓展,任选两个正方形,画与所发表格中4)教师讲解成角透视成角透视:是描绘的对象物体的视平线上存在两个消失点5)让学生找出图片视平线和消失点。

6)放PPT 图片,让学生判断着两幅图片分别是哪一种透视现象。

3、教学拓展思维创新:将平行透视的方块和成角透视的方块组合在一张表格之内。

教学详案【修改稿】备课老师单元标题课文标题基本问题单元问题框架问题内容问题陈乾宁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手绘校园风景如何用表现景物的透视关系1.怎么表现绘制透视的规律?2.绘画风景时需要什么表现规律?1.什么是平行透视,什么是成角透视?2.如何表现平行透视?3.如何创造性表现平行和成角透视?单元(课文)概述:本单元由“理解透视规律”、“写生校园风景”两课组成。

手绘校园风景教案初中

手绘校园风景教案初中

教案名称:手绘校园风景年级学科:初中美术课时:1课时教材:《初中美术教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手绘校园风景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增强学生对校园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手绘校园风景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校园风景的观察和描绘。

3. 创作手绘校园风景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校园风景的手绘画作,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校园风景的感受和想法。

二、基本技巧和方法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手绘校园风景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构图、线条、色彩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基本技巧,如线条的流畅、色彩的搭配等。

三、校园风景观察和描绘(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校园风景点进行观察和描绘。

2. 学生用画笔和颜料进行现场描绘,注意观察风景的细节和变化。

四、创作手绘校园风景作品(15分钟)1. 学生根据观察和描绘的结果,创作手绘校园风景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适当的建议和帮助。

五、作品展示和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和感受。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优点和改进之处。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手绘校园风景的技巧和方法。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质量,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

3. 学生对校园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的提高。

备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以保证教学效果的达成。

美术《手绘校园风景》教学设计25

美术《手绘校园风景》教学设计25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校园环境并深入了解。
2.细致观察的同时感受校园环境的美感。
3.手绘校园景物的选择与构思。
4.运用透视和构图知识表现校园环境。
教学
重点、
难点
1.对校园环境进行仔细观察和深入理解,能利用所理解的透视知识进行大胆地构图和创造表现。
2.在手绘校园构思Leabharlann 择中对透视知识的掌握、运用和创新。
教学资源
3)教师小结:传统的写实风景画要求在平面上也能够画出景物的空间感和立体感。这就是本课要学习的焦点透视。
(三)体验新知。
1)以生活或绘画作品为例,学生根据书本提示阐述透视规律。规律: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长远短、近实远虚等。了解焦点透视一般包括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2)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校园风景照片中找出透视规律,鼓励学生用文字对透视规律进行描述。
校园的风景照片
《手绘校园风景》教学过程




欣赏校园的风景照片,感受校园的美景。引入课题《手绘校园风景》。
(二)讨论探究。
1)学生分小组依据课前准备的资料,进行汇报,并讨论:这些表现校园的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2)展示校园风景照片与相对应的手绘作品。并讨论:如何表达建筑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有哪些方法?
3、反思教学效果
运用透视图原理,结合校园风景,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校园风景的透视效果图,手绘校园风景,学生对透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业中也基本上体现出学生对透视绘画效果。
4、教学改进措施
在设计教学上,应制定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让透视的知识很好地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在作业布置上也可以提醒学生基本的透视线和绘制方法,在拓展环节中,还可以展示3点透视,和多点透视,以开拓学生视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点透视
9/30/2016
欣赏
9/30/2016
作业要求:
以个人为单位,临摹书本 20页,手绘校园风景的步骤。 注意比例透视的关系。
手绘校园风景
第一课时
只要你主动发现,校园处处是美景。
1
你对校园有哪些美好的印象?
2
你想选择哪个场景表达你的感受?
3
如何表达建筑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要把校园风景画好,关键就在于透视和取 景(构图)。
如何表达建筑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传统的写实风景画要求在平面上也能够画出景物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焦点透视:指绘画中运用线条或色彩 在平面上表现物象空间感的一种方法。
焦点透视:依据人的间感。
平行透视
消失点
视平线
平行透视,是表现二维空间 最简单的方法。通常只存在一个 消失点、视点与画面处于平行状 态。
9/30/2016
平行透视
焦点透视
视平线
成角透视,是描绘的 对象物体在视平线上存在 着两个消失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