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孔子语录理解性默写练】附参考答案
高中理解性默写和病句修改(一)(含答案)

一、理解性默写整理(一)《孔子语录》1.《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论语十则》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
3.《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对待事物应保持正确态度的语句是:,。
4.《论语十则》中,孔子评论孔文子的两句是:,。
5.《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
6.《论语十则》中的“逝者如斯夫”一句,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二)《劝学》选自《荀子》.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观点相同。
3.荀子《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 。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
(三)《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
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4. 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他们分别能“效”“比”“合”“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鴳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
2020年全国卷高考理解性默写2020.7.14

(7)《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
材如果“
”,就会弯曲到符合圆
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曝晒也不会挺直,
因为“
”。
(8)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称出游时的食
物都可来自山间,肥美的鱼从溪水中捕
捞出,所谓“
,
”;
而用泉水酸制的美酒,口味甘冽。
(9)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
不停地流去,“
”;月亮时圆
时缺,“
(4)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5)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6)中间多少行人泪,可怜无数山。
(7)《 荀 子 • 劝 学 》 中 举 例 说 , 笔 直 的 木 材 如 果
“
”,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
经曝晒也不会挺直,因为“
”。
(8)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称出游时的食物都可来自
山间,肥美的鱼从溪水中捕捞出,所谓
(5)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写 出了主人公无法排遣的离情。
(6)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写道, 江中不仅能看到江水,还能看到“____________”; 而北望故都,又“_________________”, 视线常 被遮断。
”。
(1)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指出,即使吃粗劣的 食物,枕着胳膊睡觉,也可以乐在其中,而 “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观刈麦)中“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劳动者珍惜夏日时光,不顾劳累,也忘记 了炎热。
(3)《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 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_________”,嘈 杂的音乐声“___________”。
2020高考语文默写练习和答案详细解析

2020高考语文默写练习和答案详细解析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任选 3 小题)(1)子曰:“志士仁人,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卫灵公》)(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3)________,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4)________,淡烟暮霭相遮蔽。
夕阳古道无人语,________。
(王实甫《长亭送别》)(5)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商山早行》)【答案】(1)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3)秦人不暇自哀;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4)疏林不做美;禾黍秋风听马嘶(5)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此题是识记续接类默写,此类题目简单明确,只要平时按要求背诵,答题时借助记忆, 结合前后句提示,就能迅速默写,注意不要出现错字、漏字、添字情况。
本题易错字:湍、喧、豗、砯、壑、暇、嘶。
故答案为:⑴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⑵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⑶秦人不暇自哀;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⑷疏林不做美禾黍秋风听马嘶⑸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比较简单。
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________,________,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2)则仆偿前辱之责,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3)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高中语文理解性默写整理题与答案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整理1、《孔子语录》(1).《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十则》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对待事物应保持正确态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论语十则》中,孔子评论孔文子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论语十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7).《论语十则》中表明孔子非常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复习环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论语十则》中与今人“举一反三”意思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论语十则》中与“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意思相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论语十则》中表明孔子向他人虚心学习的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论语十则》中.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论语十则》中孔子借物候现象比喻高尚节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语录理解性默写

孔子语录理解性默写1《孔子语录》2《劝学》翻译及默写《论语十则》是语文课本中的一课,选自《论语》《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一则,就是《论语》中的一章,其中第一,二则见于《学而》篇,第三、四、五则见于《为政》篇,第六则见于《里仁》篇,第七则见于《述而》篇,第八则见于《泰伯》,第九则见于《子罕》1.子曰: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开心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 (《学而》) 曾参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了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得,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让学业陷入困境”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就是不知,这才是聪明的”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孔子说:“看见贤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和他一样;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帮助改正自己与他们一样的习惯”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曾参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因为他责任很重,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孔子说:”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凋落的”这里用松柏比喻了那些坚贞不屈,洁身自好的人告诉我们危难之际,才能见真英雄是当时的一种社会现象或(借“松柏之后凋”来比喻一种社会现象即面对着利害关系特别是事变关头,才能真正识别君子的操守,同时也指出为人须如松柏之坚韧刚强,要经得起时间环境的考验)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不要强行于别人身上”第二则是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第四则是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第六则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思想修养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第七则是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第八则是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第九则是学习态度,强调要惜时而学第十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总共分三类: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4、《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6、《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8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9你宽容一点,其实是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这句话让我们联想起孔子在阐释“恕”这种儒家思想时所说的:“,”10在《论语》中,曾参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有抱负的人胸怀广阔、意志坚强才能担大任,并借此鼓励门人要有理想还要有恒心11孔子在《论语•里仁》中告诫人们要向有德行的人看齐,同时认真反省自身缺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论语•为政》中,谈论学习与思考两者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生活中表达既善于从正面学习,又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常引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14“推己及人”这种替别人着想的道德情怀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也有着广泛的影响据说国际红十字总部里,就悬挂着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语录,体现了人类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 15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16..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17.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18.《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19.《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20.《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21.《论语》中写求知实事求是的句子是:(,);22.《论语》中写与别人相处要扬长避短的句子是:(,);23.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24.《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25.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是:(,)二、《劝学》译文及默写题【译文】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笔直,符合用以取直的墨线,把它烤弯煨成车轮,木材的弯度(就)符合圆规了,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我曾经整天发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儿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那么就会达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只脚(实际上有八只脚)和两只钳夹,(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二)《劝学》【理解性默写】1、《劝学》用博喻的方式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其中用雕刻作比来正面说明坚持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3、荀子《劝学》中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4、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和荀子《劝学》中的“青,,”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5、“,”,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6、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的君子,就要“”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7、荀子《劝学》中“,”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8、“”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9、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1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13、荀子在《劝学》中用对比的手法说明“学”与“思”关系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荀子《劝学》中,直接阐述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论语》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表述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荀子的《劝学》篇中,也有一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这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几题答案雷同,但须注意措辞)16、《劝学》中说君子广博的学习并且加强自我反省,最终才能不糊涂、无过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18、《荀子•劝学》中阐明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荀子•劝学》阐述君子广泛地学习并每天省察自己,在行为上就会没有错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劝学》用“故”归纳上文,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比喻进行论证,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理解性背诵默写by直营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理解性背诵默写检测八年级下册理解性背诵默写检测(提示:注意理解诗意,防止张冠李戴)(一)文言文部分1、《五柳先生传》:A、写五柳先生性格的语句是:,;性嗜酒,;,颇示己志B、写五柳先生贫穷却安然自若的语句是:,;,,宴如也C、用古人的话来评价五柳先生安于贫贱,鄙弃富贵的语句是:,2、《马说》中写伯乐对千里马命运决定作用的语句是:,写食马者愚妄无知的排比句是:,,点明主旨的语句是:3、《送东阳马生序》中写作者不攀比吃穿,以书为乐的语句是:余则,,,点明主旨的句子是:4、《小石潭记》中从侧面写水清澈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写鱼静态的句子是:,;写鱼的动态的句子是:,写潭上幽深冷寂、孤凄悲凉气氛的句子是:寂寥无人,,5、《岳阳楼记》:A、写滕子京政绩的语句:,B、表明本文写作目的的句子:C、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气象万千D、、写“迁客骚人”“悲”的情怀的句子:,写“迁客骚人”“喜”的情怀的句子:,E、写古仁人阔大胸襟的句子:,F、写作者伟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6、《醉翁亭记》A、、本文的破题句是:,B、、写朝暮之景的句子是:,C、写四季景色的句子是:,(春),(夏),(秋)(冬)D、点明主旨的句子是:7、《与朱元思书》:A、总写富春江的优美景色并表达作者赞叹之情的语句是:,B、用比喻、对偶写水势急、猛的句子是:,C、写作者否定仕宦生活,企图归隐的语句是:,;,D、从侧面写水清澈的语句是:,(二)诗歌部分部分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比喻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名句是:,2、《赤壁》借史事来慨叹自己生不逢时的名句是:,3、《过零丁洋》中表现作者“头可杀而志不屈”的崇高气质和视死如归英雄气概的名句是:,4、《水调歌头》中写既蕴涵深刻哲理又表达作者豁达胸襟的名句是:,,表达作者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的语句是:,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统治阶级滥用民力和战争带来的灾难,表达作者无限感慨(即点明主旨)的语句是:,;,6、《饮酒》中通过写景表现作者闲适自得心境的语句是:,7、《行路难》中表现作者对发挥自己才能、实现远大理想仍充满信心的语句是:,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表达了一个美好的祝愿(或表现作者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的语句是:,,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春花喻冬雪的语句是:,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语句是:,10、《己亥杂诗》中人们常用来赞美虽年事已高,仍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余热的人的语句是:,11、《赠从弟》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语句是:,1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既表现作者阔大胸襟又表现友情不为地域所隔的语句是:,13、《送元二使安西》中以叙述的口吻、传情的动作表达真挚惜别之情的语句是:,14、《登幽州台歌》中写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之间,孤寂悲凉之情油然而生的语句是:,15、《宣州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既表现作者诗兴高远,感情豪壮,又表达诗人对美好的理想的追求的两句是:,表现诗人绵绵是:,无尽愁情的语句的语句是:,表现作者怀才不遇、意欲归隐的语句是:,1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写春雨春草的“绝妙佳句”是:,17、《无题》中写恋人离别感伤的语句是:,现在常用来比喻至死不渝、无私奉献的语句是:,18、《相见欢》中常用来形容人的烦恼无法排遣,或形容某些事情难以解决,无可奈何的愁苦无法言说的语句是:,,,19、《登飞来峰》中说明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或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同样意境)的语句是:,20、《清平乐·村居》中写清新秀丽农家生活环境的语句是:,写小儿活泼可爱的情状的语句是:,高考默写孔子语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子曰:“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传不习乎?” 3.子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5.子曰:“见贤思齐焉,” 6.子曰:“三人行,;择其善者而从之,” 7.曾子曰:“,任重而道远,不亦重乎?,不亦远乎?” 8.子曰:“岁寒,”9.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动心忍性, 10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国恒亡,1.子曰:“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传不习乎?”3.子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5.子曰:“见贤思齐焉,” 6.子曰:“三人行,;择其善者而从之,” 7.曾子曰:“,任重而道远,不亦重乎?,不亦远乎?” 8.子曰:“岁寒,”9.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动心忍性, 10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国恒亡,1.子曰:“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传不习乎?”3.子曰:“,可以为师矣”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5.子曰:“见贤思齐焉,”6.子曰:“三人行,;择其善者而从之,”7.曾子曰:“,任重而道远,不亦重乎?,不亦远乎?”8.子曰:“岁寒,”9.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动心忍性, 10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国恒亡,1.子曰:“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传不习乎?” 3.子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5.子曰:“见贤思齐焉,” 6.子曰:“三人行,;择其善者而从之,” 7.曾子曰:“,任重而道远,不亦重乎?,不亦远乎?” 8.子曰:“岁寒,”9.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动心忍性, 10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国恒亡,理解性背诵默写by直营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理解性背诵默写检测八年级下册理解性背诵默写检测(提示:注意理解诗意,防止张冠李戴)(一)文言文部分1、《五柳先生传》:A、写五柳先生性格的语句是:,;性嗜酒,;,颇示己志B、写五柳先生贫穷却安然自若的语句是:,;,,宴如也C、用古人的话来评价五柳先生安于贫贱,鄙弃富贵的语句是:,2、《马说》中写伯乐对千里马命运决定作用的语句是:,写食马者愚妄无知的排比句是:,,点明主旨的语句是:3、《送东阳马生序》中写作者不攀比吃穿,以书为乐的语句是:余则,,,点明主旨的句子是:4、《小石潭记》中从侧面写水清澈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写鱼静态的句子是:,;写鱼的动态的句子是:,写潭上幽深冷寂、孤凄悲凉气氛的句子是:寂寥无人,,5、《岳阳楼记》:A、写滕子京政绩的语句:,B、表明本文写作目的的句子:C、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气象万千D、、写“迁客骚人”“悲”的情怀的句子:,写“迁客骚人”“喜”的情怀的句子:,E、写古仁人阔大胸襟的句子:,F、写作者伟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6、《醉翁亭记》A、、本文的破题句是:,B、、写朝暮之景的句子是:,C、写四季景色的句子是:,(春),(夏),(秋)(冬)D、点明主旨的句子是:7、《与朱元思书》:A、总写富春江的优美景色并表达作者赞叹之情的语句是:,B、用比喻、对偶写水势急、猛的句子是:,C、写作者否定仕宦生活,企图归隐的语句是:,;,D、从侧面写水清澈的语句是:,(二)诗歌部分部分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比喻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名句是:,2、《赤壁》借史事来慨叹自己生不逢时的名句是:,3、《过零丁洋》中表现作者“头可杀而志不屈”的崇高气质和视死如归英雄气概的名句是:,4、《水调歌头》中写既蕴涵深刻哲理又表达作者豁达胸襟的名句是:,,表达作者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的语句是:,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统治阶级滥用民力和战争带来的灾难,表达作者无限感慨(即点明主旨)的语句是:,;,6、《饮酒》中通过写景表现作者闲适自得心境的语句是:,7、《行路难》中表现作者对发挥自己才能、实现远大理想仍充满信心的语句是:,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表达了一个美好的祝愿(或表现作者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的语句是:,,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春花喻冬雪的语句是:,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语句是:,10、《己亥杂诗》中人们常用来赞美虽年事已高,仍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余热的人的语句是:,11、《赠从弟》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语句是:,1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既表现作者阔大胸襟又表现友情不为地域所隔的语句是:,13、《送元二使安西》中以叙述的口吻、传情的动作表达真挚惜别之情的语句是:,14、《登幽州台歌》中写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之间,孤寂悲凉之情油然而生的语句是:,15、《宣州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既表现作者诗兴高远,感情豪壮,又表达诗人对美好的理想的追求的两句是:,表现诗人绵绵无尽愁情的语句是:,的语句是:,表现作者怀才不遇、意欲归隐的语句是:,1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写春雨春草的“绝妙佳句”是:,17、《无题》中写恋人离别感伤的语句是:,现在常用来比喻至死不渝、无私奉献的语句是:,18、《相见欢》中常用来形容人的烦恼无法排遣,或形容某些事情难以解决,无可奈何的愁苦无法言说的语句是:,,,19、《登飞来峰》中说明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或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同样意境)的语句是:,20、《清平乐·村居》中写清新秀丽农家生活环境的语句是:,写小儿活泼可爱的情状的语句是:,《江城子》理解性默写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1.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明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词句是:,,2.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文笔豪迈奔放,有江河一泻千里的气概,词中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于豪迈之外,稍含不满之意的两句是:,?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4.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再次用典,苏轼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位挽弓劲射的志士形象,反映出诗人的豪情狂态和关心国家命运的句子是,,水调歌头 (苏轼)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是:,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此事”指的是:,,(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从“隔千里兮并明月”演化而来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直接写明月的句子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作者矛盾心情的句子是: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6)《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直接寄语远方弟弟唤起人类普遍情感体验的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7)《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8)宋代著名词人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下阕开头描写月光流转的名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1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3.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4.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孟子二章理解性默写孟子二章理解性默写1.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分)2.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4分)3. 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得出的结论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4. 孟子说理散文的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你以选文第②段为例加以具体分析(3分)5. 选文第③段紧承上文从正反两方面加以推论,其中从正面推论的是哪句话?6. 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炼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是()和()这两句A. 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B.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C.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D.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7.《论语》中孔子曾称赞他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结合本文,谈谈颜回的故事能说明什么道理。
《孔孟论学》理解性默写课堂练习(附答案)

《孔孟论学》理解性默写课堂练习
1.《论语为政》中强调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
2.《论语公冶长》中要求敏捷而好学,且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浅的人请教的句子是:。
3.《论语为政》中论述了学习的作用----学习使人终身受益的句子是:。
4.《论语子罕》中论述了学习的态度——学习不要止步不前,要不断学习的句子是:。
5.《论语为政》中,突出了“思学结合”的重要性句子是:。
6.《论语子罕》中论说坚持不懈的重要性,劝人自强不息的句式是:。
7.《孟子尽心上》有句强调读书要有怀疑批判精神的句子是:。
8.《孟子告子上》强调学习必须要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地地道道句子是:。
参考答案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7.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8.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高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高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1、《孔子语录》1)《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十则》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对待事物应保持正确态度的语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论语十则》中,孔子评论孔文子的两句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论语十则》中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一句,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2、《鱼我所欲也》(孟子)1)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是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舍生而取义者也。
3)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1)承上启下的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表明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的目的的句子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5)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曹刿论战》(《左传》)1)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惧有伏焉4)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彼竭我盈,故克之;辙乱旗靡,故逐之。
5)有利于反攻的时机是在彼竭我盈的时候。
6)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高三高考论语理解性默写

• 26.《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 是————,—————。 • 27.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 ——,————————。 • 28.《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 是:——————,——————。 • 29、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 正确的态度是:————,————。 • 30、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 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 话——————,————————。 • 31、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 是:——————,————————。
6.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 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非礼勿听 7.子曰:“非礼勿视, ,非礼勿 言, 非礼勿动 。” 8.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 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也 ? , 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 9. 孔子曰:“天下有道, 天下无道, 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 盖十世希不失矣。
22.孔子曰:“益者三友, 损者三友。 友直 , 友谅 , 友多闻 ,益矣。 , 友便佞 ,损矣。” 友便辟 , 友善柔 不悱不发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 23.子曰:“不愤不启 , 则不复也。” 24.颜渊喟然叹曰: 钻之弥坚 “ 仰之弥高 , ,瞻之在前,忽焉 在后。 25.子曰:“ 君子不以言举人 ,不以人废言。”
15、孔子称赞颜回安贫乐道的句子是:“贤哉,回 也!————,————,————, ————,—————。贤哉,回也!” 16、描述孔子为学“忘食”“忘忧”“乐在其中”的句子是 ————,—————,————————。 17、孔子安贫乐道,对于通过不正当手段取得的 “富”与“贵”的态度是———, —————。 18、曾子认为君子在推行仁道之时,要有一种坚忍不拔 的精神,并指出了这么做的原因,原句为————, ——————。——————,——————? ————,————? 19、孔子通过对待义与利的不同态度来区分君子与小人, 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语录》
1、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阐述关于对待学习应保持正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度的语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孔子评论孔文子的两句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孔子语录理解性默写练】
1、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1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1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18.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9.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7、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的胸怀、坚忍的品质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8、比喻有节操的人有坚韧的力量,耐得住困苦,受得了折磨,不至于改变初心的句子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19、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的原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0、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11、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2、每日反省自身品德修养的句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3、为人处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孔子倡导实事求是的求知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1、强调要随时随地虚心向周围的人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2、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3、孔子借物候现象比喻高尚节操的句子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24、孔子认为“恕”的含义应该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从字面来看,是“如心”,也就是“如自己的心”。恕,仁也。——《说文》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以心度物曰恕。——《声类》以己量人谓之恕。——《贾子道术》。《论语》解释说:每个人通过对自己的“心”的观察,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进而据此推断他人会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因为自己喜欢什么,而成全别人的喜欢,这就叫“忠”(为其一部分含义),也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因为自己不喜欢什么,而知道别人也不喜欢什么,因而不愿意将这些别人不喜欢的事情强加到别人身上,这就是“恕”)
6、《论语》谈学习态度的语句是:(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论语》谈学习方法的语句是:(1)学而时习之;(2)温故知新;(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默而识之。
9、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5、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一人是可以学习的能者,选择他的长处学习,也要与他的短处对比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6、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7、体现古人注重思想修养,严格要求自己,善于自我批评的句子是: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0.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1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1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1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14.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28、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4、《论语》谈学习态度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5、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个人应有的修养和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6、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