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方案3:假定产品法核定生产能力方案

合集下载

实验量法核定生产能力方案

实验量法核定生产能力方案

实验量法核定生产能力方案实验量法是工厂进行现有生产能力核定时经常釆用的方法。

以下是某工厂为规范使用实验量法而制定的方案,供读者参考。

一、适用条件实验量法适用于设备组(或工作地)仅生产单一品种,且生产能力可以用产品实物量进行表示的工厂。

二、确定权责2.生产部经理负责成立生产能力核定小组。

生产部经理任组长,小组成员包括生产计划主管、生产计划员、车间主任、班组长等相关部门其他人员。

2.生产能力核定小组全面负责工厂所有生产能力的核定工作。

三、核定程序(一)准备资料利用实验量法进行生产能力核定时,应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生产设备的产能。

2.产品的市场需求。

3.以往的生产能力。

4.竞争对手、本厂前三年的生产资料以及本厂生产设备资料。

(二)统计生产产品消耗的设备总台数生产产品消耗的设备主要是指生产产品时用到的设备,但是不包括以下设备。

1.按规定必须配备的备用设备。

2.由于严重损坏而不能修复使用的设备。

3.用于机修、工具等辅助生产部门所使用的设备。

4•山于生产任务改变而停止使用、封存待调的设备。

5.正在进行基本建设或技术改造尚未验收投产的设备。

(三)统计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是指设备全年最大可能运转的时间,即设备的制度工作时间总数扣除机械修理停工时间。

计算公式如下。

单台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全年日历台数-法定节日天数-公休日天数)X设备开动班次X每班应开动小时数-检修实际停机时间(四)确定单位设备的产量数根据以往生产情况确定单位设备的产量数。

(五)计算设备组的生产能力1•汁算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

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是指单台设备在单位时间内的最大可能产量,可通过当年平均先进技术定额或者按前三年平均先进技术定额计算。

2.计算设备组的生产能力。

设备组生产能力=单位设备有数工作时间X设备数量x单位设备产量定额其中,单位设备有数工作时间二全年制度工作天数X每日工作小时数一计划检修时间四、核定结果的应用1.设备组生产能力作为生产部拟定生产计划指标时的参考。

生产管理答案二

生产管理答案二

《生产管理》作业第一章1、试述生产系统的基本结构?答:生产系统是由人和机器构成的,能将一定输入转化为特定输出的有机整体。

完成输入到输出的转化过程需要一个物质基础这就是生产运作系统或简称为生产系统生产系统是由人和机器构成能将一定输入转化为特定输出的有机整体使转化过程具有增值性是生产系统的基本功能.2,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答:生产管理又称生产控制。

其内容包括:①生产组织工作。

即选择厂址,布置工厂,组织生产线,实行劳动定额和劳动组织,设置生产管理系统等。

②生产计划工作。

即编制生产计划、生产技术准备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等。

③生产控制工作。

即控制生产进度、生产库存、生产质量和生产成本等。

生产运作管理是对企业生产服务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总称包括生产系统设计与运行管理两个方面生产管理的任务有:通过生产组织工作,按照企业目标的要求,设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算、物质技术条件和环境条件允许的生产系统;通过生产计划工作,制定生产系统优化运行的方案;通过生产控制工作,及时有效地调节企业生产过程内外的各种关系,使生产系统的运行符合既定生产计划的要求,实现预期生产的品种、质量、产量、出产期限和生产成本的目标。

生产管理的目的就在于,做到投入少、产出多,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而采用生产管理软件的目的,则是提高企业成产管理的效率,有效管理生产过程的信息,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6、服务业的运作管理与制造业的运作管理有哪些不同之处?答:(1)服务型生产的生产效率难以测量,因为服务型生产的输出是无形的。

(2)服务型生产的质量标准难以建立,服务质量难以评价。

无形产品无法触摸,无法测量,因此没有办法建立一个标准的质量体系。

(3)顾客参与是服务型生产的一个重要内容,有时顾客就是生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使得生产过程难以控制,因此,这种参与往往导致效率降低。

(4)制造型生产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库存来处理由于需求变化引起的波动,但服务型生产不能通过库存来调节。

生产能力评估及保障程序

生产能力评估及保障程序

生产能力评估及保障程序引言概述: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生产能力评估及保障程序是确保企业正常运营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通过对生产能力进行准确评估,并建立相应的保障程序,企业可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本文将详细阐述生产能力评估及保障程序的五个部分。

一、生产能力评估1.1 生产设备评估:对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设备的数量、性能、稳定性等方面。

评估结果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当前设备的生产能力是否满足需求,是否需要进行设备更新或扩充。

1.2 人员评估:对企业的员工进行评估,包括员工的技能水平、工作效率等方面。

通过评估,企业可以了解员工的实际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和调整,提高生产效率。

1.3 原材料评估:对企业所使用的原材料进行评估,包括原材料的供应稳定性、质量等方面。

评估结果可以帮助企业选择合适的供应商,确保原材料的及时供应和质量可靠。

二、生产能力规划2.1 生产流程规划:根据生产能力评估结果,对生产流程进行规划和优化。

通过合理安排生产流程,减少生产环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2 产能调度规划:根据生产能力评估结果,合理安排生产任务和产能调度。

通过合理分配生产任务,避免生产过剩或生产不足的情况,提高生产效率。

2.3 产能扩展规划:根据生产能力评估结果,制定产能扩展计划。

在需要的情况下,及时进行设备更新或扩充,以满足市场需求。

三、生产能力监控3.1 生产数据监控:建立生产数据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生产数据,包括生产数量、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等指标。

通过监控数据,及时发现生产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

3.2 故障预警监控:建立故障预警系统,对生产设备进行监控,及时发现设备故障迹象,并进行维护和修复,以避免生产中断和生产效率下降。

3.3 品质监控:建立品质监控体系,对产品质量进行全面监控。

通过对产品质量的监控,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提高产品质量。

第三章生产能力的核定

第三章生产能力的核定

第三章生产能力的核定1. 介绍生产能力是企业在一定时间内能够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的数量。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核定生产能力非常重要,因为能够准确核定生产能力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以及规划生产计划,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 生产能力核定的原则2.1 准确性原则生产能力核定应该以实际情况和数据为基础,尽可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生产能力水平。

核定时应该综合考虑企业的技术条件、设备状况、劳动力水平等因素,避免过高或过低地估计生产能力。

2.2 可行性原则生产能力核定应该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可能发生的变化,不能过于理想化或不切实际。

核定时应该考虑到当前和未来的市场需求,以及企业的战略规划,确保核定的生产能力是可行且可持续的。

2.3 透明度原则生产能力核定的过程和方法应该透明,以便内部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者能够了解核定的依据和结果。

透明度可以增加企业的信任度和可信度,对于监管机构和投资者来说也更加可靠和可接受。

3. 生产能力核定的方法3.1 历史数据法历史数据法是一种常用的生产能力核定方法,企业可以通过分析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生产数据,包括产量、产能利用率、生产效率等方面的数据,来推断出未来的生产能力。

3.2 技术评估法技术评估法是一种基于技术条件和设备状况来核定生产能力的方法。

企业可以通过评估设备的技术参数、性能指标,以及考虑到设备更新换代的可能性来确定生产能力。

3.3 市场需求法市场需求法是一种基于市场需求情况来核定生产能力的方法。

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企业可以确定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并据此确定适当的生产能力水平。

3.4 模型预测法模型预测法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和统计分析来预测生产能力的方法。

通过构建合适的模型,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市场需求、技术条件、资源限制等,可以进行生产能力的预测和核定。

4. 生产能力核定的实施步骤4.1 数据收集收集相关的生产数据、技术参数、市场需求等相关数据,包括过去的数据和目前的数据。

生产能力计划的步骤与方法

生产能力计划的步骤与方法

生产能力计划的步骤与方法1. 简介生产能力计划是一个重要的生产管理工具,它能够指导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资源,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

本文将介绍生产能力计划的步骤与方法,帮助企业建立科学的生产能力计划。

2. 步骤2.1. 确定需求首先,企业需要准确地确定产品的市场需求。

这可以通过市场调研、销售数据分析等方式来完成。

企业可以了解产品的市场销售状况、竞争对手的情况、未来市场趋势等信息,从而确定产品的需求量。

2.2. 评估现有生产能力企业需要评估自身的生产能力,包括设备、人员、场地等方面。

通过对现有生产能力的评估,企业可以了解自身的生产状况,找到潜在的生产瓶颈和改善的空间。

2.3. 制定生产计划在确定需求和评估现有生产能力的基础上,企业可以制定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需要根据产品的需求量、生产能力以及其他约束条件(如交货期限、成本等)进行合理的安排。

一般来说,生产计划需要分为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以满足不同时间段的需求。

2.4. 资源调配根据生产计划,企业需要合理地调配生产资源,包括设备、人员、原材料等。

资源调配需要考虑到生产效率、成本控制、风险管理等因素,以最大化生产能力的利用。

2.5. 监控执行生产能力计划需要不断地监控和调整。

企业可以通过制定关键绩效指标(KPI)来监控生产进度、质量等方面的情况。

一旦出现偏差,企业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以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3. 方法3.1. 资源优化企业可以通过优化生产资源来提高生产能力。

这包括提升设备的稼动率、提高人员的技能水平、改善生产流程等方面。

资源优化可以减少生产瓶颈和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3.2. 供应链管理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掌握物料的供应情况,减少库存风险和物料短缺的可能性。

供应链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更准确地预测需求,提前采购和安排生产,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3.3. 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生产过程。

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管理系统,企业可以实时监控生产情况、优化生产计划,提高生产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假定产品法核定生产能力方案

假定产品法核定生产能力方案

假定产品法核定生产能力方案一、假定产品法适用条件适合使用假定产品法进行现有生产能力核定的工厂需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1.生产产品品种多、批量小。

2.生产产品的结构、工艺、劳动量差异很大。

二、假定产品法的含义1.假定产品是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产品,是为了结构与エ艺差异大的产品有一个统一的计量单位,而进行假定的产品。

2.假定产品法是指按照各种具体产品工作量比重构成的一种实际上不存在的产品,为结构与工艺存在差异的产品假定的一个统一的计量单位,以此核定生产能力的方法。

三、假定产品法的计算生产部在使用假定产品法进行生产能力数据计算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编制产品产量与台时定额表1.收集各类产品的年计划产量和单位产品的台时定额数。

2.根据收集的资料和收据,编制产品产量与台时定额表格,编制内容应包括品种名称、年计划产量和单位产品台时定额。

3.统计工厂车床数,上班安排时间、班次、工作时间和设备停修率。

(二)计算假定产品的台时定额根据产品产量与台时定额表中的数据,计算假定产品的台时定额,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tj表示假定产品的台时定额; ti表示产品i的台时定额; Qi表示产品i的产量。

(三)计算设备组假定产品的生产能力假定产品生产能力=(设备台数x单位有效工作时间)÷假定产品台时定额(四)计算设备组各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五)计算产品的总产量将各个产品的产量进行累加,即可以得到产品的总产量。

四、假定产品法的计算实例演示下面以本厂乙车间为例,详细讲述如何采用假定产品法进行生产能力核定。

乙车间主要生产六类产品,其生产结构和工艺差异很大,乙车间共有车味100台,两班制,每班工作8小时,设备停修率为3%。

(一)编制产品产量与台时定额表根据收集资料编制产品产量与台时定额表格,具体如下表所示。

产品产量与台时定额表(二)计算假定产品的台时定额假定产品的台时定额,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tj=(50x20+50×60+130×40+25×50+100×40+125×20)/480=35(台时) (三)计算设备组假定产品的生产能力假定产品生产能力=(设备台数x 单位有效工作时间)÷假定产品台时定额(四)计算设备组各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计算公式如下:A产品生产能力=11086×(50/480)=1150(台);B产品生产能力=11086×(50/480)=1150(台);C产品生产能力=11086×(130/480)=2990(台);D产品生产能力=11086×x(25/480)=575(台);E产品生产能力=11086×(100/480)=2300(台);F产品生产能力=11086X(125/480)=2875(台)。

生产能力计划的步骤及方法

生产能力计划的步骤及方法

生产能力计划的步骤及方法1. 调查市场需求:首先,企业需要对市场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包括对产品需求的数量、种类、周期等方面的了解。

这可以通过市场调研、销售数据分析和与客户的沟通来实现。

2. 评估现有生产能力:企业需要对自己现有的生产能力进行评估,包括工厂设备、人力资源、原材料供应等各个方面的情况。

通过这一步,可以确定企业当前的生产能力是否足够满足市场需求。

3. 制定生产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和现有生产能力,制定一个合理的生产计划,包括产品的数量、生产周期、生产线的安排等方面。

这需要考虑到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和资源分配情况。

4. 优化生产过程:企业需要不断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这可以通过改进设备、优化工艺流程、提高员工技能等方面来实现。

5. 建立灵活的生产调整机制:由于市场需求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企业需要建立一套灵活的生产调整机制,以便能够及时地调整生产计划和生产能力。

总之,制定生产能力计划需要企业对市场需求、现有生产能力和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同时灵活地调整生产计划,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

6. 投资和扩建:如果现有生产能力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企业可能需要考虑投资和扩建。

这可能包括购置新设备、招聘新员工、扩大生产场地等。

但在进行投资和扩建之前,企业需要进行充分的投资回报率分析和风险评估,确保投资是值得的,并且符合企业的整体战略规划。

7. 制定生产管理制度:建立一套科学的生产管理制度是生产能力计划的重要一环。

这包括生产排程、生产指导、质量管理、库存管理等方面的规定和流程建立。

良好的生产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掌握生产进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浪费,确保产品质量。

8. 与供应商合作:生产能力计划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生产能力,还需要考虑到供应链的整体情况。

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供应,并且确保供应商和企业的生产计划能够有效对接。

9. 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应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规划方案中的生产能力评估和产能规划方法

规划方案中的生产能力评估和产能规划方法

规划方案中的生产能力评估和产能规划方法一、引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生产能力评估和产能规划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生产能力评估旨在确定企业当前的生产能力水平,而产能规划则是为了满足未来需求而调整和优化生产能力。

本文将探讨规划方案中的生产能力评估和产能规划方法,以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二、生产能力评估生产能力评估是企业了解自身生产能力水平的关键步骤。

它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设备、技术、人力资源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生产能力评估方法:1. 设备利用率评估设备利用率是评估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计算设备的运转时间与总时间的比值,可以得出设备的利用率。

一般来说,设备利用率超过80%可以被认为是较高的水平,低于80%则需要进一步优化。

2. 产能利用率评估产能利用率是指企业实际产出与理论最大产出之间的比值。

通过比较实际产出和产能上限,可以评估企业的产能利用率。

产能利用率高的企业通常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3. 人力资源评估人力资源是企业生产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估人力资源包括确定员工数量、技能水平和工作效率等方面。

通过比较实际的人力资源和所需的人力资源,可以评估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

4. 管理水平评估管理水平对于企业的生产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评估管理水平包括考察企业的生产计划、物料管理、质量管理和绩效评估等方面。

通过评估管理水平,企业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三、产能规划方法产能规划是为了满足未来需求而调整和优化生产能力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产能规划方法:1. 需求预测需求预测是产能规划的基础。

通过分析市场趋势、竞争对手和消费者需求等因素,可以预测未来的需求量。

基于需求预测,企业可以制定相应的产能规划。

2. 瓶颈分析瓶颈是制约生产能力的关键因素。

通过分析生产过程中的瓶颈环节,可以确定需要增加产能的关键区域。

企业可以通过增加设备、改进工艺或调整生产流程等方式来解决瓶颈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计算设备组假定产品的生产能力
假定产品生产能力=(设备台数*单位有效工作时间)/假定产品台时假定产品的生产能力*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总产品计划产量
(五)计算产品的总产量
将各个产品的产量进行累加,即可以得到产品的总产量。
2、根据收集的资料和数据,编制产品产量与台时定额表格,编制内容应包括品种名称、年计划产量和单位产品台时定额。
3、统计工程车床数,上班安排时间、班次、工作时间和设备停休率。
(二)计算假定产品的台时定额
根据产品产量与台时定额表中的数据,计算假定产品的台时定额,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tj表示假定产品的台时定额;ti表示产品i的台时定额;Qi白搜狐产品i的产量。
2、假定产品法是指按照各种具体产品工作量比重构成的一种实际上不存在的产品,为结构与工艺存在禅意的产品假定一个统一的计量单位,以此核定生产能力的方法。
三、假定产品法的计算
生产部在使用假定产品法进行生产能力数据计算时应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编制产品的产量与台时定额表
1、收集各类产品的年计划产量和单位产品的台时定额数
假定产品法核定生产能力方案
一、假定产品法适用条件
适合适用假定产品法进行现有生产能力核定的工厂需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1、生产产品品种多、批量小。
2、生产产品的结构、工艺、劳动量差异很大。
二、假定产品法的含义
1、假定产品是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产品,是为了结构与工艺差异大的产品有一个统一的计量单位,而进行假定的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