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1框尊重他人课后习题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1框尊重他人教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恪守社会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尊敬他人教课设计尊敬他人1教课剖析【教课目的】知识知道尊敬的含义,懂得尊敬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和意目标义;知道在社会生活中怎样尊敬他人能力能够列举尊敬他人的实例,说明尊敬他人的价值和意目标义;学会换位思虑,赏识他人,同等对待他人感情培育学生尊敬他人的意识,在生活中践行尊敬理念;态度与价能感觉尊敬带来的优秀心理体验,尊敬每一个人值观目标【要点难点】教课要点:尊敬他人的原由及做法。
教课难点:尊敬他人的做法。
2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现资料——鲁迅的故事)鲁迅先生在教育孩子方面,认为要教育好孩子,第一要尊敬和理解孩子,“假如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更大碍于孩子发达。
”, 客人均说新鲜“爽口。
唯海婴说 :“妈妈,鱼圆是酸的!”认为孩子乱说乱闹的妈妈便责怪了几句,孩子老大不快乐。
鲁迅听后,便把海婴咬过的那只鱼圆尝了尝,果真不怎么新鲜,便很有感触地说:“孩子说不新鲜,我们不加以查察,就扼杀是不对的,看来我们也得尊敬孩子的说的话啊!”教师总结:尊敬是人与人交往之间最重要的没美德。
尊敬他人对自己来说,是素质的表现。
对他人来说,则是必定意义上的礼貌。
希望大家能从小故事中,获取启示,尊敬每一个身旁的人!今日我们来学习第四课第1 课时:尊敬他人。
二、新课讲解目标导学一:尊敬是交往的起点活动一:议论对于尊敬的几个看法设计企图:本活动给学生供给几个有争议的议题,指引学生在议论、反省中逐渐领会到受尊敬是每一个人的需要,获取他人的尊敬能够加强个体的自尊、自行,产生优秀的心理体验。
指引学生理解“尊敬比帮助更重要”的看法。
1.学生阅读教材 P33的“研究与分享”(1)小组议论:确立议题,小组内部睁开议论并作记录。
(2)分享沟通:各小组报告结果,并提出小组沟通存在的问题,全班议论沟通。
提示:可列举生活的案例论证自己的看法。
2.有人说:“尊敬比帮助更重要。
”你认可这个看法吗?谈谈你的原由。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1框尊重他人学案新人教版

尊重他人很多人对于图书馆的这种做法看法不一,有的支持,有的反对,你的看法是?主问题1 :为什么说尊重是交往的起点?第二目:尊重从我做起探究与分享: 思考关于“什么样的人值得尊重?”的几种观点1、你赞同他们的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2、你还有哪些看法?探究与分享:阅读课本34页中三个情境,思考回答问题。
1、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境,你会怎么做?请说明理由。
教师导学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材料分析:陶行知先生在校园里巡视,看到一个男生正在用泥块扔同学。
陶行知先生看到马上制止了他,并叫他在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去等他。
当天放学后,陶行知先生迟到了几分钟去办公室,看到这个学生已经在办公室门口等他,便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是个遵守时间的人。
说完又给了他第二块糖,说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叫你住手时,你就停下了,说明你是尊重老师的。
陶行知先生又掏出第三块糖。
因为你是个有正义感的学生,我已经调查过了,你之所以扔同学,是因为你看到那个同学在欺负女生,你看不惯才会扔他的。
可见你是个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做斗争的人。
学生听到陶行知先生这样说,很不好意思地说,校长,但是我扔的不是坏人,是我自己的同学。
虽然他欺负同学不对,但是我也不应该扔他。
陶行知先生听到他这么说,笑着说,好了,我们今天的谈话结束了,你可以回去了。
1、陶校长对这名男生的教育方式体现了什么?2、陶校长是怎样尊重这名犯错同学的?主问题2:怎样尊重他人?三、当堂练习1.“珍惜自己的感情是一种修养,尊重别人的感情是一种美德。
珍惜自己的感情,会赢得别人对你的尊重;尊重别人的感情,别人会教师导学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更珍惜与你交往。
”这说明在交往中( )①学会尊重非常重要②要做一个尊重别人的人③只有尊重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④要绝对维护自己的情感A.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①③④2.关于自尊与尊重他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②他人尊重自己,自己才能尊重他人③只要他人尊重自己,自己是否尊重他人无所谓④既要自尊,也要懂得尊重他人A.②③ B.①②C.①③ D.①④3.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1框尊重他人备课资料新人教版

尊重他人知识点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1.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原因(1)尊重即尊敬、重视。
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2)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
相反,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等。
2.尊重他人的意义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
”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知识点二尊重从我做起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尊重他人,需要我们考虑他人的感受,认真对待他人,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而不冷落、忽视他人。
我们应该重视他人,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
2.平等对待他人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
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3.学会换位思考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
4.学会欣赏他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
让我们学会彼此欣赏,共同进步。
出题点一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例1小芳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很有新意,老师和同学们不由自主地为她鼓掌,她感觉自己得到了认可和欣赏。
小芳之所以有这样的心理体验,是因为()A.她受到了大家的尊重B.她有自卑感、挫败感C.她能够遵守课堂纪律D.她理解他人、包容他人剖析此题主要考查我们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尊重他人-全国一等奖 (1)

《尊重他人》教学设计【总体目标】打造有素养、有意思、有意义、有效率、有情怀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课标要求】本课对应课标“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的品德”部分。
要求学生能学会关心和尊重他人,学会换位思考,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够平等待人,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
【教材分析】《尊重他人》是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一个框题。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对社会规则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尊重是交往的起点,本框题在本课《社会生活讲道德》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框由“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和“尊重从我做起”两目组成,它既是对上一课的延伸、又为下一框《以礼待人》学习内容作铺垫,对整个教材的连贯性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框题包含的一些理念和思想,是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所以学好这个框题十分重要。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自尊心大多很强,非常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有受人尊重的需求。
学生对尊重话题有一定了解,认同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但大多数同学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对于怎样尊重别人还存在一定的困惑,大多数同学存在交往危机,本课的学习对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学会融入社会有重要意义。
【素养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与合作,让学生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形成与人交往的必备品格,培养生的合作能力。
2.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观察社会生活现象,明白尊重他人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意识到不论是名人还是普通人都要学会尊重他人,让学生拥有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的情怀。
4.通过让学生设计以尊重为主题的标语,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尊重他人的原因及做法。
教学难点:尊重他人的做法。
【教学方法】探究法、启发教学法、讲授法、谈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用具】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实物教具【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教学设计紧凑,设计的问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学生思考能力,对关键问题、重点问题处理得当,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1《尊重他人》说课稿

4.1《尊重他人》说课稿说教材《尊重他人》是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一个框题。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对社会规则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尊重是交往的起点,本框题在本课《社会生活讲道德》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框由“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和“尊重从我做起”两目组成,它既是对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延伸、又为下一框《以礼待人》学习内容作铺垫,对整个教材的连贯性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框题包含的一些理念和思想,是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
所以学好这个框题十分重要。
说学情1、八年级学生,其年龄一般在十三到十四岁左右,正是他们人生的第二次生长发育高峰期。
随着生理发育的急剧变化,青春心理的萌动,他们逐渐突破儿童模式束缚,开始体验与感受一些新的从来没有过的东西。
对一些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
2、与七年级相比,八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无疑增加了广度和深度。
基础差的孩子,原先在小学和七年级还能获得比较稳定的学习成绩,现在开始动荡分化。
随着他们平等意识的增强,他们产生了强烈的自尊心和他人尊重的需要,但由于学习成绩的逐渐落伍与分化,他们内心深处渴望被尊重的情感与不平等的待遇产生冲突。
结果,一些情感意志比较脆弱的学生,放弃继续努力学习的念头、产生厌学情绪,有的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开始逃课、逃学。
说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在生活中践行尊重理念2、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的良好品质能力目标1、培养关注他人、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的能力,做到尊重他人2、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以自己的行动尊重他人,遵守规则、承担对社会的责任,保护环境知识目标1、知道尊重他人的原因及其意义2、懂得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懂得每个人都有得到他人和社会尊重的需要,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4.1 尊重他人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一、新课导入
我们今天来学习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的第一框“尊重他人”。图片导入,呈现两组不同的图片(没有尊重他人和尊重他人),学生思考:你如何看待漫画中人物的行为?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引出“尊重他人”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
知识点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在生活中,我们都喜欢与尊重他人的人交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思考问题】:为什么董卿的行为受到了大家的点赞?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并作答。
【教师讲解】:跪地采访的行为体现了董卿优雅谦恭的良好品质,这个品质是通过她跪地的动作来表现的,通过这个行为表达了董卿的内在修养。所以我们要尊重他人,因为这样的行为体现了我们每个人具有的优良品质,也就是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体现。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自尊心大多很强,都非常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有受人尊重的需求。学生们对尊重话题有一定基本的理解,基本懂得尊重对个人的重要意义,认同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他们大多要求他人尊重自己,但对于怎样尊重别人等话题,还存在着一些困惑,部分同学因在行为中难以做到尊重他人,而产生交往危机,影响自身身心及学习发展。尊重是一个很广泛的话题,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讲,他们要学会与人打交道,还需学会融入社会,本课的学习对他们有重大意义。
知识点二:尊重从我做起
案例一:张大爷80岁大寿,儿孙们欢聚一堂,可是令张大爷生气的是,聚餐时,年轻人都抱着电子产品,发信息、拍照、打电话,没几个好好吃饭,唠唠家常的。
【问题】:年轻人应该怎么做?为什么?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并发言。
【教师总结】:年轻人应该放下手机,倾听老人说话,考虑老人的感受,不因电子产品冷落老人,丧失来之不易的交流的机会。要给予老人关注,不应忽视他们。所以如果要尊重他人,第一点我们要做到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道法八年级上册第全册知识点

目录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亲社会)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八年级(上)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一框我与社会1. 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是什么?P42.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P4-53.常见的社会关系有哪些?P5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1. 个人成长与社会有什么关系?(如何理解社会对人的影响?)p72. 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养成亲社会行为有什么意义?)p83.什么是亲社会行为?P84. 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P8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一框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的利(积极影响)?2.网络如何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P10-123. 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P12-134.网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P125. 网络问政的作用?(网络怎样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p136.网络的弊端?(为什么要警惕网络中的陷阱?)p15-167.网络谣言的危害?P148. 青少年怎样防范网络谣言?P149.如何应对网络诈骗?P1510.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P16第二框合理利用网络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P17-192. 如何辨别网络谣言?P183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P19-204.青少年如何正确(合理、健康)利用网络?5.建设安全、健康、充满正能量的网络空间(净化网络),你有何建议?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一框维护秩序1.社会秩序的含义、分类?P232. 社会秩序的重要性?P233. 生活中调节人们行为的规则有哪些?P254. 社会规则如何维护社会秩序?(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p25第二框遵守规则1. 自由与规则有什么关系?P27-282. 如何自觉遵守规则?P28-293.怎样维护规则?P304.劝导的技巧?P305.为什么要改进规则?P316.怎样改进规则?P317.怎样正确对待社会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一框尊重他人1. 尊重的含义?P322. 为什么要尊重他人?P32-333. 怎样尊重他人?P35-36第二框以礼待人1.什么是礼?礼体现在哪些方面?P372. 文明有礼有什么意义?P37-393. 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P39-404.参加社交活动应注意的几点?P40第三框诚实守信1.诚信的意义有哪些?P41-432. 如何践行诚信?P43-453. 如何构建诚信社会?(请你就如何构建诚信社会提几条建议)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一框法不可违1. 法律的规范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P462.什么是违法行为?P483.违法行为的类别(性质)?P484. 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p495. 常见(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p516. 如何做到遵章守法?P517. 一般违法与犯罪的联系、区别?第二框预防犯罪1.刑法的作用和内容?P522.犯罪含义及基本特征是什么?P533.什么是刑罚?刑罚的类别?P544.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预防)犯罪?P55-565.青少年违法犯罪过程(犯罪三部曲)说明了什么?P556.青少年违法犯罪过程(犯罪三部曲)给我们什么启示(警示)?P55第三框善用法律1.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P57-592. 什么是诉讼?诉讼的地位?P593.诉讼的类型?P604. 青少年为什么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必要性)?P605.青少年为什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P616.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常见方法?P617.青少年怎样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维权案例给我们的启示)p62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第一框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1. 责任的含义?责任的来源?P652. 角色和责任有什么关系?P663. 我们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都扮演着哪些角色,承担怎样的责任?P664. 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P675.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意义?P676.我们为什么应该增强责任感,对他人和社会负责?P68-69第二框做负责任的人1.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有哪些?P712怎样认识“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P713. 如何理解我承担我无悔?(如何对待不是自愿选择的责任)P724.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有什么重要意义?P735.怎样做一个负责人的人?P72-736.《感动中国》《中国好人》等获奖人物身上具有哪些优秀品质?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第一框关爱他人1.为什么要关爱他人?(关爱他人的意义)p75-772. 怎样关爱他人?(关爱他人有哪些要求?关爱他人要注意什么?)p78-793.关爱他人,需要从生活小事做起,请你举几例。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1框 尊重他人学案 新人教版

尊重他人【学习目标】1、理解社会交往中学会尊重他人很重要,不仅是个体的需要也是社会和谐的需要。
2、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风俗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学习让学生真正树立起作为一个公民的尊重意识。
难点: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的行为要求。
【自主学习】1.尊重即。
是交往的起点, 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尊重他人应该尊重他人的等。
2. 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 , , ,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3.尊重他人,需要我们考虑他人的感受,给与他人应有的、适当的,而不是冷落忽视他人。
4.尊重他人需要我们学会,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
5.我们每个人在和上都是平等的,尊重他人需要我们。
5.为什么要尊重他人?6.怎样尊重他人?【课时达标】1.2017年2月24日,在顺丰公司上市的重要时刻,总裁王卫邀请“被掌掴顺丰快递小哥”与他一同敲钟,再一次向全社会展示了其尊重员工的态度。
小哥在现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能够上台敲钟,感觉很暖心。
这表明()①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②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③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④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2.下列行为属于不尊重他人的行为是()A.主动扶残疾人上车B.和朋友主动打招呼C.在车上对穿脏衣服的打工者甩白眼 D.领盲人过马路3.一天下午,查理经过他的钢铁厂时,撞见几个雇员在抽烟,而头顶上方正挂着:“请勿吸烟”的牌子。
查理没有指着牌子说:“你不认识字吗?”而是走过去递给每人一支烟。
然后说:“老兄,如果你们到外面抽烟,我会很感谢你们。
”员工知道自己破坏了规定,可厂长却没有指责,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感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重他人
知能演练提升
1.下列哪些行为属于不尊重人的表现?( )
①喜欢当着许多人的面指责同学②同学生理上有缺陷,以此取笑同学③从不随意翻阅他人的东西④同学有进步时,能适当地给予鼓励
A.①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2.观察漫画《包工头的节俭》,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包工头的节俭
A.这是对民工的不尊重
B.这样做有利于弘扬节俭的美德
C.说明包工头是一个生活节俭的人
D.说明包工头关心民工的生活
3.有些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按成绩将学生分为上、中、下三等,并以此为依据重新分班。
学校的这种做法( )
A.符合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B.符合全体学生的意愿
C.尽到了学校的责任,让所有的学生各得其所
D.没有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伤害了学生的自尊
4.有的同学因学习成绩优异而看不起学习差的同学,有的同学因自己长得矮而感到自卑。
这些做法都是不正确的,为此我们应( )
①增强平等意识②平等地对待他人③互相取长补短④只与优秀的同学交朋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马丁·路德·金说过:“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女儿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皮肤的颜色,而是以品格的优劣作为评判标准的国家里。
”这表明( )
A.不应该以皮肤的颜色来区分人种
B.人们期待社会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个成员
C.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有差异
D.只能以品格的优劣作为区分人种的标准
★6.在公交车上,一名农民工小伙给一对母子让座时,那位母亲竟嫌小伙坐过的位子太脏,还冲着孩子发火,不让孩子坐。
对此,你的看法是( )
①该母亲的言行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②农民工小伙的行为表明文明礼貌也要视情况而定,对人不能太热情③在人际交往中,人人都需要换位思考,学会尊重他人④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加强道德修养,树立平等意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尊重、理解身有残疾的人,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因为( )
①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②每个人在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③尊重他人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④歧视他人,既不道德,也是严重违法行为
A.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做到尊重他人( )
①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②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由衷地欣赏和赞美别人的优点、长处③不允许他人有超越自己的地方④对于他人的缺陷、缺点,我们不能取笑和歧视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9.赵林华同学的爸爸是企业家,妈妈是单位领导,家里经济条件好,他穿的衣服都是名牌,学习成绩优异,因而有很强的优越感,因此他认为自己就是跟别人不一样,几乎不主动与人打招呼。
见到穿得一般的同学就会说人家“老土”。
有的同学在学习上遇到问题去请教他时,他说:“这么简单的问题也不懂,简直是一头笨猪!自己想去!”同学们见到这种情形,都一个个疏远了他。
一段时间后,他也感到了孤独、苦闷,不明白为什么同学们都不与他交往了。
(1)同学们为什么不与赵林华交往?
(2)假如你是班长,你要怎样帮助赵林华同学摆脱孤独、苦闷的困境?
答案:
1.B
2.A
3.D 有些学校按成绩将学生分为上、中、下三等,并以此为依据重新分班,是对成绩不理想学生的歧视,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D项符合题意。
4.A
5.B 人生来就是平等的,金钱、地位、肤色等差异不能超越人格尊严,更不能超越人们法律地位上的平等,B项正确;A项错误,人种就是靠肤色来区分的,如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等;C、D两项说法太绝对。
故选B项。
6.B 该母亲的言行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在人际交往中,人人都需要换位思考,学会尊重他人;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加强道德修养,树立平等意识。
②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B项。
7.C 尊重,是现代文明的基石。
尊重他人,将得到他人的尊重。
人与人之间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①②正确。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③正确。
歧视他人是不道德的,但不一定是违法行为,
④错误,排除。
故选C项。
8.D
9.答案 (1)同学们不与赵林华交往的主要原因在赵林华身上。
尊重是交往的前提。
赵林华同学不能尊重同学,不能平等地对待同学,所以同学们不与他交往了。
(2)要帮助赵林华同学摆脱孤独、苦闷的困境,就要让他懂得平等对待他人。
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
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尊重他人,需要我们考虑他人的感受,认真对待他人,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而不是冷落、忽视他人。
我们应该重视他人,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