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常识题(标准化试题形式)概论

合集下载

标准化考试——精选推荐

标准化考试——精选推荐

第十章标准化考试标准化考试产生于本世纪40年代,至五六十年代达到顶峰时期,标准化考试风行了半个世纪,目前标准化考试已日趋完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以致谈到标准化考试几乎无人不知晓。

我国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在广东推行高考标准化考试,现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虽然“标准化考试”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常用词,但迄今为止,对什么是标准化考试尚无严格的科学定义。

目前对标准化考试的解释甚多,各执一见。

但一般认为,标准化考试是一种大规模的、按照系统的科学组织程序、具有统一的标准、并对误差作了严格控制的考试,它指的是考试实施的全过程的标准化,亦即从考试的编制、实施、评分、解释分数到最后制定常模,都要尽量标准化。

具体而言,标准化考试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的标准化:(1)试题编制过程的标准化;(2)考试实施过程的标准化;(3)评分、计分过程的标准化;(4)分数合成和解释过程的标准化。

第一节主观经验性考试的弊端主观经验性是指在考试的整个过程中,带有少数人的很强的主观随意性,亦即从命题到最后的评分以及分数的解释都受到有关人员的主观因素的极大影响。

因此,主观经验性考试的质量指标比较低,如果用之作为选拔、评优的参考指标将会产生极大的错误。

我国是考试的故乡,目前国际上都公认现在的考试起源于我国公元606年①开始实行的,直至本世纪初(1905年)才废止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制度对我国的历史甚至世界文化都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它的很多做法对现在的考试仍有借鉴意义。

这在第一章已有论述。

科举考试是非常典型的主观经验性考试,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主观经验性考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命题的主观性主观经验性考试在命题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主观性较强。

它往往是凭少数人的经验和喜好来命题。

由于抽取的命题人员不同,即使对同一内容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更不用说对一门学科的重要性的把握了。

我国在80年代初期,高考每年聘请不同省的专家去命题,因此,那些省编的高考复习资料就成了广大考生追求的目标。

《大学语文》基础知识100题

《大学语文》基础知识100题

《大学语文》基础知识100题1.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其句式以言为主。

2.《诗经》中被清代诗人王士祯推举为“万古送别之祖”的篇目是《•》。

3.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诗经》的《•》。

4. 杜甫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衰微的历史过程,被称为“”。

5. 在我国诗歌理论遗产中,有不少著名的论诗绝句,而最早出现、最有影响的则是杜甫的《》。

6. 开创“香草美人”传统的诗人是。

7. 屈原开创的“楚辞体”实际上代表了中国文学的主义传统。

8. 屈原的主要代表作有《》、《》、《》、《》。

9.《山鬼》一诗选自屈原的《》。

10. 东汉张衡写的、被称为“七言之祖”的《》是效法屈原美人香草之喻以抒己志的作品。

11. 李商隐的诗大多隐约朦胧,含蓄委婉,具有独特的风格。

12.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的“李”是指。

13.徐志摩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是“派”的代表诗人。

14. 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最初收录在诗集《》。

15. 戴望舒的成名作是《》,他因此被称为“诗人”。

16.戴望舒的早期诗作忧伤哀愁,受欧洲派诗歌影响,追求意象的朦胧。

17.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作《老子》,又称《》。

18.《老子》分两部分,主要阐述的思想。

19.《老子》共多字,包含了不少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观点。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

2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自《》。

22. 成语“和而不同”出自《》。

23. 墨家思想的核心是。

24. 庄子善于使用故事来说明道理,文笔恣肆、词藻瑰丽、想象奇幻,诗意盎然。

25. 韩非子,战国末期思想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代表作有《》、《》等。

26. 《战国策》传说是西汉末年学者根据当时搜集到的史料重新编辑整理成书的。

27. 《苏秦以连横说秦》选自《》。

28. 《苏秦以连横说秦》成功塑造了一个勤奋好学、熟悉时事、能言善辩、渴求富贵的家形象。

专转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试题练习精选带答案大全

专转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试题练习精选带答案大全

专转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试题练习精选带答案大全第一篇:专转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试题练习精选带答案大全1.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二十四史是清乾隆时所定的历代正史,始于《史记》,终于《明史》,共二十四部史书。

B.《四库全书》是清乾隆年间编修的荟萃古代典籍的大型综合丛书,按经、史、子、集四大部分分类编排。

c.‚志怪小说‛是魏晋时代一种以描写鬼神灵异为主的小说,它源于神话小说、稗官野史、民间故事。

其中有干宝的《搜神记》等。

D.‚苦吟派‛是以唐朝诗人孟郊和贾岛为代表的诗派,因他们作诗态度认真,着意于文词的锤炼,一字一句苦吟得来而闻名,孟郊‚推敲‛的典故即反映苦吟的情景。

2.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四史‛是《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B.‚民间四大传说‛是指《牛郎织女》、《盂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c.‚四大古典戏剧‛是指《窦娥冤》(元·关汉卿)、《西厢记》(元·王实甫)、《牡丹亭》(明·汤显祖)、《长生殿》(清·洪昇)。

D.‚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是指《三国演义》(明·罗贯中)、《水浒传》(明·施耐庵)、《红楼梦》(清·曹雪芹)、《儒林外史》(清·吴敬梓)。

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纪传体史书是以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事实的,如《史记》、《三国志》都是纪传体史书。

B.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许多名家并称,如‚韩柳‛即韩愈、柳宗元,‚李杜‛即李白、杜甫,‚小李杜‛即李商隐、杜牧,‚苏辛‛即苏轼、辛弃疾。

c.‚乐府‛本指掌管音乐的官署,后来也把它所采集来配乐的歌词以及后人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写的作品称作乐府。

D.作为唐代诗歌创作的两座高峰,李白诗清新飘逸,极富浪漫主义色彩;而杜甫则用犀利的笔触揭露黑暗的社会现实,实现了他‚诗歌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主张。

大学语文网课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网课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网课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B. 作者是曹雪芹,续作由高鹗完成。

C.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

D. 小说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兴衰变迁。

答案:B(《红楼梦》的续作并非由高鹗完成,而是有多个版本,高鹗的版本是流传最广的。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的作者是: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A(这首诗是李白的《静夜思》。

)3. 下列作品中,不属于鲁迅创作的是: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边城》D. 《呐喊》答案:C(《边城》是沈从文的作品。

)二、填空题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是_______。

答案:各地的民歌。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_______的《水调歌头》。

答案:苏轼。

3. 唐代诗人杜甫被誉为“诗圣”,其代表作之一《春望》中的名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的深深忧虑。

答案:国家兴亡。

三、简答题1. 简述《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故事梗概。

答案:《水浒传》中,武松在回家探亲途中,醉酒后在景阳冈遇到一只猛虎。

武松凭借勇气和智慧,最终赤手空拳打死了猛虎,因此声名大振,成为梁山好汉之一。

2.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背景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答案:赤壁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是曹操与孙权、刘备联军之间的一场关键战役。

曹操试图统一中国,但在赤壁遭遇了联军的顽强抵抗。

联军利用火攻战术大败曹军,这场战役阻止了曹操的南下扩张,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论述题1. 论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特点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答案: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主要角色之一,以其机智、勇敢、变化无穷著称。

他具有反抗封建束缚、追求自由的精神,代表了民间对正义和反抗压迫的渴望。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汇总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汇总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汇总语文学习虽然加大了复习与练习的比例,但大家不可忘记语文学习的规律就是“积累”两字。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文学常识填空(15 分)1.《国语》是我国较早的一部__体史书。

2.“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__》。

3.《史记》共一百三十篇,全书由___、___、___、___、___五部分组成。

4.《______》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民间叙事诗。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杜甫《_____》诗中的名句。

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______的《___》词。

7.鲁迅的第一篇小说《_____》,有力地鞭挞了中国封建家族制度和旧礼教。

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___》在中国诗歌史上开拓了一个新时代。

8.《蚀》是___的长篇小说。

《背影》是___的散文集。

二、在下面的空格里填上构成这一成语的字(5 分)1.独学而无友,则孤___而___闻。

(《礼记?学记》)2.拨___世反诸___,莫近诸《春秋》。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3.夫运___帷幄之中,决__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史记?高祖本纪》)4.不吹毛而求小___,不洗垢而察难知。

(《韩非子?大体》)5.居安思____,思则有备,有备无____。

(《左传?襄公十一年》)6.若网在纲,有条而不_____。

(尚书?盘庚上》)三、解释下列文句中带点的词(10 分)1.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管――若――师――以――2.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是以――让――就― ―3.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见――以――不肖――四、修改下列病句(8 分)注意:每句只改一处,保持原意;改在原句上,不必另抄。

1.那些艺术家的演出,博得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很高的评价。

2.某电扇厂年产电扇二十五万台,目前为了扩大生产,正在扩建厂房,计划在三年内使产量达到七十万台。

文学常识知识题库及答案精选文档

文学常识知识题库及答案精选文档

文学常识知识题库及答案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2016文学常识知识题库及答案1、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节选自《水浒传》,作者施耐庵。

B、《关睢》和《蒹葭》两首诗都选自《诗经》。

C、《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江城子”为词牌名。

D、《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选自《稼轩长短句》,作者苏轼。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是()A、《春》和《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

B、《马说》和《捕蛇者说》的作者分别是柳宗元、韩愈。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

D、《最后一课》的作者都德和《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都是法国作家。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完全正确的是()A、《关睢》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作品,《天净沙?秋思》是元朝马致远所作的散曲。

B、《枣核》和《背影》是叙事散文,《白杨礼赞》和《春》是抒情散文。

C、按写作年代的先后排列下面的文章正确的顺序是《出师表》《捕蛇者说》《醉翁亭记》《陋室铭》。

D、鲁迅的《孔乙己》、契诃夫的《变色龙》和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都是小说。

4、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莎士比亚是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着名喜剧。

B、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唐宋八大家”中,有苏氏三父子,他们是父亲苏洵,儿子苏轼和苏辙。

C、《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建功立业、辞官还乡的故事。

D、我们学过的鲁迅的《故乡》、《藤野先生》都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5、选出下列文学常识判断错误的一项()A、《桃花源记》的作者是陶渊明,宋代人,他的作品还有《岳阳楼记》。

B、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C、《雪》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孔乙己》。

(完整版)《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时间 90分钟)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答案有错别字,该题不得分)1.《大同》一文中“选贤与能”句的“与”,繁体字作“與”,其读音是 。

2.古诗《长恨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

3.《还魂记》、《紫钗记》、《邯郸梦》、《南柯记》四部作品合称“ ”,又称“玉茗堂四梦”。

4.老子学说的核心范畴是“ ”,认为它是世界的本原及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5.子曰:“君子博学 ,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6.西绪福斯是_________的象征。

7. 是中国现代作家,著有诗集《太阳城札记》、散文集《失败之书》和小说《波动》等。

8.《敬畏生命》的作者曾获1952年度诺贝尔 奖。

9.《贝多芬百年祭》的作者是爱尔兰著名的戏剧家、批评家、小说家 。

10.《故乡的野菜》一文的作者是 。

二、选择题(请选择正确答案,并将答题栏中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多涂、少涂、不涂、涂错均无效。

1.《大同》一文选自( )。

A.《论语》 B .《孟子》 C .《礼记》 D .《尚书》2.下列四组诸侯国,全部礼遇流亡途中的晋公子重耳的一组是( )。

A .狄、卫、齐、曹B .宋、郑、楚、秦C .齐、曹、宋、郑D .狄、齐、楚、秦 3.《春江花月夜》的体裁是( )。

A .七言排律B .七言歌行C .古题乐府D .新题乐府4.对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②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③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④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A .叠字 夸张 对偶 比喻 B .夸张 对偶 比喻 对比 C .反复 对偶 比喻 夸张D .双关 比喻 对偶 夸张5.《世说新语》的编著者是南朝宋著名文学家( )。

A .刘孝标B .刘义庆C .刘向D .刘伶6.下面对杜丽娘游园心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丽娘在春和日丽之中,伫立在小庭深院,心神不定,烦闷无端。

大学语文考试经典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考试经典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考试经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1.《饮酒》是一首()A.五言律诗B.乐府诗C.五言绝句D.五言古诗2.下列作品中带有寓言性的纪传作品是()A.《张中丞传后序》B.《李将军列传》C.《种树郭橐驼传》D.《马伶传》3.小说《苦恼》的作者是()A.契柯夫B.莫泊桑C.巴尔扎克D.都德4.“祸起萧墙”一语出自()A.《韩非子》B.《墨子》C.《论语》D.《诗经》5.曹操《短歌行》诗篇‘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中的“杜康”所用的修辞格是()A.借喻B.借代C.比拟D.比喻6.下列作品中,属于汉代乐府民歌的是()A.《陌上桑》B.《氓》C.《短歌行》D.《杜陵叟》7.“青海长云暗雪山”中的“暗”从语法角度看是()A.意动用法B.使动用法C.为动用法D.一般用法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句诗出自()A.《行路难》B.《杜陵叟》C.《蜀相》D.《泊秦淮》9.诗集《死水》的作者是()A.鲁迅B.郭沫若C.艾青D.闻一多10.我国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A.李白B.杜甫C.王维D.岑参11.《论快乐》一文提出精神的炼金术能()A.比一切宗教信仰更有效力B.教人学会休息C.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D.洗涤灵魂12.下列四句中,有宾语前置这一语法现象的一句是()A.姜氏何厌之有?B.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C.姜氏欲之,焉辟害?D.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13.从文体方面讲,《前赤壁赋》是()A.骚赋B.古赋C.骈赋D.文赋14.《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A.关汉卿B.王实甫C.汤显祖D.马致远15.“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句中的“暂”字的意义是()A.暂时B.突然C.新颖D.姑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把答案镇在题中横线上)16.“填然鼓之”中的“鼓”的词性是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文学一、填空题1. (上古)文学,一般是指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前的文学,最晚的两位大家(屈原)和(宋玉),则生活于战国后期的楚国。

神话2.我国远古时代的神话按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关于(开辟)神的故事;关于(自然)神的故事;关于(英雄)的故事。

3.现存的中国古代神话,主要保存在《山海经》、《楚辞》、《列子》、《淮南子》等书中,前三种出于(战国)时期,后一种出于(汉代)。

4.在我国早期的神话传说的人物中,(鲧、禹)要算最多的了,在这方面可与其比肩的是(后羿),前者是(治水)的英雄,后者是(抗旱)的英雄。

《诗经》5.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300)篇,均系以(四言为主)的(抒情)作品。

6.《诗经》本来只称《诗》,或连带其诗篇成数称《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7.《诗经》是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的,一般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特点)来分类的。

8.《诗经》共有(十五)“国风”,“雅”分(大雅)和(小雅),“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

9.《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赋)、(比)、(兴),它们和(风)、(雅)、(颂)合称为诗之“六义”。

(兴)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表现手法。

楚辞10.《楚辞》的出现标志着诗歌由集体创作进入诗人独立创作的时代。

《楚辞》打破了四言为主的句式,创造了(六言为主、参差错落)的句式。

11. 《楚辞》产生于今(湖北、湖南)地区,属于(长江流域)的文化,主要的代表作家为(屈原)和(宋玉)。

1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见于屈原的《离骚》。

13.先秦文学中,我们所学习过的两篇最富浪漫主义情调的作品,一篇是诸子散文中的《逍遥游》,一篇是楚辞中的《离骚》。

14.先秦时代两位最具浪漫主义精神的作家是(庄子)和(屈原)。

散文15. 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最有影响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都是主张(崇尚群体)而(抑制个体)的,只有杨朱、(道家)中的(庄子)一派注重个体的。

16.上古时期,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只有(《诗经》)和(楚辞)两部,在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中,最值得重视的是《庄子》和(《战国策》)。

前者想象丰富,文字奇姿,后者叙述婉委,兼擅(铺陈),具有明显的文学色彩。

17.我国最早的可确定的史书是《尚书》和《国语》,前者(记言),后者(记事)。

19.春秋战国时期的散文,概括地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以议论、说理为主的论说散文,又称(诸子)散文;一是以记述历史人物、事件为主的(历史)散文。

20.诸子散文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有《老子》《论语》,中期有《孟子》《庄子》,晚期有《荀子》《韩非子》。

21.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孟子》)是文学成分较多的一部,仅次于《庄子》,其文学成分主要表现在(叙事)、(抒情)两个方面上。

22.在先秦的(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中,以(寓言)作为说理的辅助手段,也是其最大特色的是(《庄子》),其艺术水平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之冠。

22.“春秋三传”指《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

23.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第二阶段的代表作是《孟子》和《庄子》。

24.《战国策》一书由(刘向)定名。

25.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把春秋战国时代的学术、思想流派概括为(九流十家)。

二、选择题1.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 A )。

A.《尚书》B.《春秋》C.《左传》D.《战国策》2.《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 C )来划分的。

A.不同的地域B.不同的时期C.音乐的性质D.篇幅的长短3.《诗经》所收之诗,大致产生于( B )。

A.西周初年至战国B. 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C. 春秋至战国D. 整个周代4. 代表先秦诸子散文艺术最高成就的作家是( A )。

A.庄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5.《荀子》的文章多为( D )。

A.论辩体B.对话体C.语录体D.专题论文6.《庄子》散文运用的主要手法是( C )。

A.重言B.卮言C.寓言D.杂言7.《孟子》属于( B )。

A.寓言体B.对话体C.语录体D.论述体8.《战国策》在编纂体例上属于( A )。

A.国别体B.纪传体C.编年体D.纪事本末体9.《离骚》在诗歌形式上所属的体式是( D )。

A. 四言体B. 五言体C.七言体 D .杂言体10.古代祭祀时,以歌舞娱神的角色称为( D )。

A.祝B. 史C. 小臣D. 巫11. 先秦历史散文中对后代辞赋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是( D )。

A.《尚书》B.《左传》C.《国语》D.《战国策》12. 先秦诸子中最早提出“爱人”主张的是( B )。

A. 老子B. 孔子C. 墨子D. 孟子13.“兼爱”是( B )。

A.孔子的中心思想B.墨子的中心思想C.孟子的中心思想D.庄子的中心思想14.小说一词最早见于( A )。

A.《庄子·外物》B.《汉书·艺文志》C.《七略·辑略》D.《左传》三、名词解释1.上古神话2.历史散文3.春秋笔法4.百家争鸣5.诗之六义6.老庄7.屈宋8.风骚9.楚辞四、名言、篇名填空《诗经》名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周南·关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秦风·蒹葭》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邶风·击鼓》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王风·采葛》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小雅·采薇》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王风·黍离》屈原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老子》名言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

将欲夺之,必故予之。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论语》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道不同,不相为谋。

小不忍,则乱大谋。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颜渊》《庄子》名言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逍遥游》秦汉文学一、填空题1.秦代唯一有作品流传下来的著名散文家是李斯,代表性作品是《谏逐客书》。

2.西汉初,著名的政论散文作家是贾谊和晁错,他们的著名政论散文分别是《过秦论》和《论贵粟疏》,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

3.汉代最兴盛的文学体裁是赋,但真正标志汉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是历史人物传记《史记》。

4.《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汉书》则是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

5.乐府是古代音乐机关的名称,后代把这些民间歌辞称为乐府民歌。

叙事性是汉乐府民歌最基本的艺术特色。

6.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是收罗乐府诗最为完备的一部总集。

7.《诗》到了__汉__代被统治者奉为经典,称作《诗经》。

8.散体大赋是汉代文学标志性文体。

9.司马相如最有名的作品是散体大赋,也叫(体物大赋)。

其创作流传至今的有六篇赋,那就是《子虚赋》、《上林赋》、《长门赋》、《美人赋》、《大人赋》、《哀二世赋》。

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均为司马相如笔下的人物。

10.西汉枚乘是由骚体赋向体物大赋转变的首位作家,其《七发》是体物大赋第一篇作品。

11.汉代初期,最早进行骚体赋创造的是贾谊,其代表性的作品是《吊屈原赋》和《鵩鸟赋》。

12.《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成熟。

刘勰称之为“五言诗之冠冕”。

二、选择题1.以《谏逐客书》为代表的李斯散文最鲜明的特色是( B )。

A.流畅谐偶 B.铺陈排比 C.质实无华 D.诙谐反讽2.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品是( A )。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D.《三国志》3.司马迁《史记》作为纪传体史学著作,其叙事( C )。

A. 以历史事件为中心B. 以朝代更迭为中心C. 以历史人物为中心D. 以作者的历史观为中心4.《史记》的五种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是( B )A.记述历史帝王的兴衰沿革 B.记述特殊人物或集团的事迹C.记述重要人物的家庭兴衰 D.记述王侯各国的史实和状况5.《汉书》所属的历史编纂体例是( C )。

A.编年史B.纪传体通史C.断代史 D.国别史6.形制完整的文人五言诗,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D )A.西汉中期 B.西汉末年 C.东汉前期 D.东汉末期7.我国文学史上标志着文人五言诗成熟的作品是( C )。

A.《陌上桑》B.班固《咏史》C.《古诗十九首》D.《孔雀东南飞》8.标志着我国叙事诗成熟的创作是( B )A.诗经 B.汉乐府民歌 C.南朝乐府民歌 D.唐代新乐府诗9.具有“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特点作品是( C )。

A.《诗经》B.楚辞C.汉乐府民歌D.古诗十九首三、解释名词1.汉赋2.乐府3.《古诗十九首》4.《史记》5.《汉书》6.班马四、名言、篇名填空1.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陌上桑》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乐府诗集·长歌行》六朝文学一、填空1.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和领导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诗人_曹操_。

2.中国文学史上最为精致、兴起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风靡到唐朝的最为精致的美文形式是骈体文。

3.正始文学最有成就的作家是阮籍和嵇康。

4.陶渊明,曾作过彭泽令,所以后人又称他为__陶令__。

钟嵘在《诗品》中称之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他不仅诗歌写得好,其辞赋与散文也写得有特色,最为有名的是《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

5.山水诗派的开创者是谢灵运,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陶渊明。

6.北朝民歌中最杰出的长篇叙事诗是《_木兰诗_》。

南朝民歌中最长的一首著名的抒情诗是《_西洲曲_》。

7.南北朝小说,按其内容可分为两类,即_志人_小说和_志怪_小说。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_志人_ 小说的代表作。

东晋干宝的《搜神记》是志怪小说的代表作。

8.我国文学批评史上最重要最系统的一部著作是刘勰的《_文心雕龙_》。

9.曹植的《__洛神赋__》是建安时期优秀的抒情小赋。

10.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概念,源于南朝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设立文学馆,与玄学、儒学和史学并称“四馆学”。

二、选择题1.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 D )。

A.《短歌行》B.《蒿里行》C.《观沧海》 D.《龟虽寿》2.《哀江南赋》的作者是( D )。

A.江淹B.鲍照C.孔稚珪D.瘐信3.《五柳先生传》是谁的作品( 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