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讨厌父母讲这句话”!对照看看你每天讲了几句!
初三学生“最讨厌”听到父母说的五句话

初三学生“最讨厌”听到父母说的五句话第一篇:初三学生“最讨厌”听到父母说的五句话初三学生“最讨厌”听到父母说的五句话.h1 {FONT-WEIGHT: bold;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FONT-SIZE: 22pt;MARGIN: 17pt 0cm 16.5pt;LINE-HEIGHT: 240%;TEXT-ALIGN: justify}.h2 {FONT-WEIGHT: bold;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FONT-SIZE: 16pt;MARGIN: 13pt 0cm;LINE-HEIGHT: 173%;TEXT-ALIGN: justify}.h3 {FONT-WEIGHT: bold;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FONT-SIZE: 16pt;MARGIN: 13pt 0cm;LINE-HEIGHT: 173%;TEXT-ALIGN: justify}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与孩子之间难免有些难以消除的代沟。
尤其是孩子常常对父母会有“出言不逊”的表现,站在双方的角度上看,或许各自都有不同的理由。
近日,记者调查了部分12-18岁学生和30-45岁家长,将票选前五名的最令父母和孩子头疼的5句话分别列出,并请专家点评其中的心理因素,或许对消除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言语误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父母最令孩子头疼的五句话:1.这种题也不会,你平时都在干什么?(孩子不解理由:“不懂就是不懂,为什么只要有不会做的题,你们就怀疑我们上课不认真听呢?”)2.不准你这样!(孩子不解理由:“这也不准,那也不准,做什么事之前都要先经过爸妈的同意,我们感到很约束。
”)3.考那么差,你看别人都比你好。
(孩子不解理由:“大人间为什么都爱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比较,自尊心很受挫。
”)4.我说不行就是不行!(孩子不解理由:“不是不准,就是不行,我们偶尔也想自己拿主意啊。
记住永远不要跟父母说这十句话

父母一辈子把我们培养成人容易吗!我们绝不应该对他们说出以下的十句话,如果以前经常说,请改正:
1、好了,好了,知道,真罗嗦!
2、有事吗,没事?那挂了啊。
(父母打电话,也许只想说说话,我们能否理解他们的用意,不要匆忙挂了电话?)
3、说了你也不懂,别问了!
4、跟你说了多少次不要你做,做又做不好。
(一些他们已经力不能及的事,我们因为关心而制止,但这样让他们觉得自己很无用)
5、你们那一套,早就过时了。
(父母的建议,也许不能起到作用,可我们是否能换一种回应的方式?)
6、叫你别收拾我的房间,你看,东西找都找不到!
(自己的房间还是自己收拾好,不收拾,也不要拂了父母的好意)
7、我要吃什么我知道,别夹了!
(盼着我们回家的父母总想把所有关心融在特意做的菜里,我们默默领情就好)
8、说了别吃这些剩菜了,怎么老不听啊!
(他们一辈子的节约习惯,很难改,让他们每次尽量少做点菜就好)9、我自己有分寸,不要老说了,烦不烦"?"!
10、这些东西说了不要了,堆在这里做什么啊!
(他们总想把跟我们成长有关的东西都收藏起来,也许占满房间,多年后,看到自己还是婴儿时的小棉袄,难道不是很惊喜吗?)
相信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说了这10句中的一句或几句,但请体谅我们的爸爸妈妈,作为子女,我们都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人生很短,一定要珍惜你身边的亲人,爱人,朋友。
不要等到一切都无法挽回了,你才知道这些人对你是多么的重要,善待生命,孝敬爸爸妈妈,要知道,不管你做错了什么,爸爸妈妈都会原谅你的,家,才是你永久的港湾!!。
回怼父母的万能金句

回怼父母的万能金句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都会遇到与父母的矛盾和冲突。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父母的言行而感到不满和委屈,但是又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这时候,一些回怼父母的万能金句就能帮助我们化解矛盾,让我们更好地与父母相处。
1. “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是我也有自己的想法和决定。
”这句话可以让父母知道你的想法和决定也很重要,同时也表达了你对他们的尊重和感激。
2. “我需要自己去尝试和经历,才能成长和学习。
”这句话可以让父母知道你需要自己去探索和学习,而不是一味地听从他们的安排和指导。
3. “我不是小孩子了,我需要自己去承担责任和后果。
”这句话可以让父母知道你已经长大成人,需要自己去承担责任和后果,而不是一味地依赖他们。
4. “我需要自己去做决定,即使犯错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这句话可以让父母知道你需要自己去做决定,即使会犯错,但是这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5. “我需要自己去掌握自己的生活和未来。
”这句话可以让父母知道你需要自己去掌握自己的生活和未来,而不是一味地听从他们的安排和指导。
6. “我需要自己去尝试和探索,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这句话可以让父母知道你需要自己去尝试和探索,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而不是一味地听从他们的安排和指导。
7. “我需要自己去面对挑战和困难,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句话可以让父母知道你需要自己去面对挑战和困难,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一味地依赖他们。
8. “我需要自己去学习和成长,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句话可以让父母知道你需要自己去学习和成长,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是一味地听从他们的安排和指导。
9. “我需要自己去掌握自己的时间和生活,才能更好地规划和安排。
”这句话可以让父母知道你需要自己去掌握自己的时间和生活,才能更好地规划和安排,而不是一味地听从他们的安排和指导。
10. “我需要自己去尝试和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
”这句话可以让父母知道你需要自己去尝试和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不是一味地听从他们的安排和指导。
坏家长常挂嘴边的几句话

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家庭生活开始出现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生活细节有走向随意的趋势。
有些家长在社会交往中缺少文明礼貌,习惯讲粗话脏话无所顾忌;在家庭中当着孩子的面,夫妻间讲亲密的语言,做亲密的动作也无所顾忌,这怎能使孩子在健康优雅的环境中健康成长?特别是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某些小毛病也会随口出怨言,甚至打骂孩子,这对孩子的自尊心会产生很大的伤害,严重时可使孩子对家长的依赖减少,从而减少父子母女间的感情交流,使孩子心理健康发育受阻。
所以,父母对孩子说话千万要讲究语言的教育性鼓励性,而绝对不能对其有所伤害,千万不能这样对孩子说:“你真让人烦死了!”“别忘了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我对你说过多少次不要乱跑!”“为什么你不像聪聪那样听话?”“你从不听我讲话!”等等。
要知道随意语言是要付出代价承受后果的。
× 1.“你真让人烦死了”×◎ 类似表达方式“你又把饮料弄泼了,你不会好好拿杯子吗?你怎么就这么笨?”◎ 这样的语言会对孩子造成什么伤害呢?这些会给他们带来羞愧感,孩子还会因此惧怕受到惩罚,要知道学龄前儿童出现各种状况是常见的事,必须记住,孩子们不是故意要这样做的。
× 2.“别忘了,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类似表达方式“我一下班就回来做好吃的给你,你还不吃!”“因为你我放弃了多少东西呀!”◎ 这样的语言会对孩子造成什么伤害呢?你的孩子并没有自己要求出生,他不必为自己的存在而感到负罪。
你在使他感到自己的低级、多余和毫无价值,你的话语还在暗示,他无法离开你。
× 3.“我对你说过多次,不要乱跑!”×◎ 类似表达方式“不要乱跑,我没有对你说过吗?”◎ 这样的语言会对孩子造成什么伤害呢?这样的话使孩子感到自己无法把事情做好而失去信心。
× 4.“为什么你不像聪聪那样听话?”×◎ 类似表达方式“邻居小妹妹就不怕黑,她比你还小呢!”◎ 这样的语言会对孩子造成什么伤害呢?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聪明或勇敢,孩子感到不如别人时就会觉得没有希望而放弃一切,还会使别的孩子成为他愤恨的目标。
老人常对孩子说的这8句话只会毁孩子你家老人说的话要制止

很多宝宝的妈妈爸爸们需要白天上班,所以白天很多宝宝是暂时交给家里老人来照看。
但是两代人教育理念的差异存在,让很多老人无意中的口头禅对孩子造成了负能量的影响。
所以父母们可以适当提醒爷爷奶奶们,别当着孩子说以下8句话。
1.你爸爸/妈妈不要你了这句话很多老人都喜欢说,本意可能是希望孩子能乖一点,听话一点。
但是孩子是不会区分的。
他们会真的以为被爸妈抛弃了。
同而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
本身分离对孩子而言时间非常痛苦的事情,切勿再拿这个话题刺激孩子。
2.再不听话警察来把你抓走这句话不仅老人喜欢讲,有些年轻爸妈也喜欢讲。
这本就是谎言,将这句话是希望宝宝能听话一些。
但是一来把警察妖魔化,让宝宝害怕警察,一旦遇到危险可能会让宝宝不敢找警察求救,二来这样教育孩子,就是用谎言恐吓孩子。
3.孩子还小不懂事,你和他计较什么?孩子犯了错误,老人一味的袒护,认为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
这种话很难让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本身孩子小是非观就需要家长来告诉和树立,如果遇到这样一位袒护孩子的老人,势必会害了孩子。
4.都是xx不好,我们打他这样的话,在孩子碰到桌子,凳子,或者摔倒的时候就非常常见了。
家里老人为了哄孩子不哭会常常如此说。
但这样的话给孩子传递一个信息就是不管是对是错都可以推卸责任。
孩子摔倒了就是摔倒了,是因为自己没有站稳或是大人没有保护好孩子,不能抱怨其他客观存在的事物。
5.爸妈挣的钱都是你的孩子想要什么就哭闹,家人就立马满足,可这招只对家人有效,其他人不会惯着他。
常常把"爸妈挣的钱都是给你花的"这种话挂在嘴边,会让孩子认为爸妈的付出是理所应当,不珍惜别人的付出。
6.谁家的孩子都没有我孙子/孙女好孩子都是看着自己的好,但是一味的不客观的夸奖自己的孩子会让孩子变得骄傲自大,所以老人带孩子也许呀客观。
不仅要鼓励自己的宝宝,也要鼓励他多向别人学习优点。
7.那个XX不好,咱不和他玩孩子小时候并没有对人分好坏的意识,如果不断的给孩子灌输这样的思想,不仅干涉了孩子的交友自有,也干涉孩子的自我判断。
反驳说孩子父母话的句子

反驳说孩子父母话的句子以下是 6 条反驳说孩子父母话的句子及例子:1. “凭啥说人家父母不会教育孩子啊?谁说教育孩子就只有一种标准模式啊,那不是太死板了嘛!你看隔壁王阿姨,整天就说人家爸妈这不对那不对,她自己就做得十全十美啦?”- 例子:有次在小区里,看见有个孩子在哭闹,王阿姨就当着人家父母的面说:“哎呀,这父母怎么教的,孩子这么不懂事!”人家父母当时脸就黑了,我心里就想,王阿姨也太过分了,凭什么这样说人家呀。
2. “哎呀,别老是指责孩子父母啦!那孩子是机器啊,能完全按照设定好的程序走?人都是有个性的好不好!就像小李他爸妈够负责了吧,可小李也有自己的小脾气呀!”- 例子:上次聚会,有人说小李的一些行为不好,就开始怪小李的爸妈,我马上就反驳道:“你们也太苛刻了吧,孩子又不是木偶。
”大家听了也觉得有道理。
3. “说什么父母没给孩子提供好条件,这不是胡扯吗?条件好坏能决定一切?那穷人家的孩子就都没出息啦?就像小赵,他爸妈虽然没啥钱,但他自己多努力啊!”- 例子:在讨论一个孩子的发展时,有人就说他父母不行,我立马就激动了:“这么说不公平吧!小赵难道就不是个好例子吗?”4. “总是怪孩子父母这那的,有意思吗?难道孩子自己就没点想法和选择啦?就像小张,他有些决定就是自己做的,和他爸妈有啥关系呀!”- 例子:听到有人批评小张的某些行为是他父母没教好,我就反问:“那咋不说小张自己想这样做呢?别什么都往父母身上推呀!”5. “动不动就说父母这不好那不好,那你们自己呢?你们能做到十全十美吗?就像老孙,他自己都做得不咋样,还总说别人父母。
”- 例子:老孙总喜欢对别人教育孩子的方式指指点点,我就忍不住说:“你先看看你自己行不,还好意思说别人。
”6. “老是说父母不理解孩子,可孩子理解父母了吗?这是相互的呀!就像小马和他爸妈,有时候就是沟通的问题,哪能全怪父母呀!”- 例子:看到小马和他爸妈闹矛盾,有人就说他爸妈不对,我就反驳:“双方都有问题好吧,别只怪一方呀!”结论:不要轻易地去指责孩子的父母,教育是个复杂的过程,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应该多些理解和包容,看到事情的多面性。
父母不可随便乱说的10句话

父母不可随便乱说的19句话1.我们是不行了,孩子,就看你的了!把孩子的发展当成自己唯一的指望,是一种丧失自我的表现。
这种家长往往得过且过,患得患失。
自我丧失感虽然是为人父母的共性,但它并不是一种健康的心里,这种心里会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2.“你看看人家谁谁谁!”或许这是家长们最长说的一句话了,而恰恰是孩子们最讨厌的一句话。
这种比较对孩子价值观确立是一种极大的干扰,对于孩子的自我评价系统也是一种破坏。
3.“没时间管你,不挣钱怎么过日子啊?”名人言:“没有时间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
”抽时间和孩子相处是教育最大的前提。
4.“宝宝,爸爸不听话,打他!”经常见到一些父母把孩子当玩具或者宠物,为了好玩,开这样或那样的玩笑。
要知道孩子小时候是不辨是非的,什么行为得到鼓励和刺激,什么行为就得到强化。
父母不应该随便利用孩子开玩笑,在这些无聊的玩笑中,孩子会养成不良的习惯,滋生不良的价值取向。
5.“进了前三名,妈妈给你买……!”物质奖励看似是一种增强孩子动力的保障,其实弊大于利。
孩子学习不是为家长学的,考砸了惩罚,考好了奖励,破坏了孩子对知识的正常理解,也助长了孩子的功利心。
6.“没有原因,我说不行就不行!”这是典型的暴君式教育方式,源于家长头脑中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观念。
这不仅会导致亲子关系对立,更会破坏和妨碍孩子的公正心和民主意识成长,缺乏协商能力,甚至还会滋生暴力倾向。
7.“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谁管得了你啊?”一般父母这样说的时候,并非孩子完全不服管,可能只是不小心旧错从犯,这会让孩子觉得委屈。
此类方法前两次用或许会让孩子感到愧疚,但是用多了就会引起逆反心理,索性将错就错。
8.“孩子是我的,我想怎样就怎样!”因为孩子是自己养的,所以就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把愿望强加于孩子,任由情绪随意发泄,无视孩子的个人意愿。
会让孩子心生怨意,久而久之形成孩子与家长关系紧张或滋生叛逆。
9.“你怎么这么笨?”反复的言词否定,无异于毁灭孩子的自信,让孩子自我否定并且在面对同一件事时越来越恐惧。
最新-坏家长常挂嘴边的几句话 精品

坏家长常挂嘴边的几句话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家庭生活开始出现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生活细节有走向随意的趋势。
有些家长在社会交往中缺少文明礼貌,习惯讲粗话脏话无所顾忌;在家庭中当着孩子的面,夫妻间讲亲密的语言,做亲密的动作也无所顾忌,这怎能使孩子在健康优雅的环境中健康成长?特别是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某些小毛病也会随口出怨言,甚至打骂孩子,这对孩子的自尊心会产生很大的伤害,严重时可使孩子对家长的依赖减少,从而减少父子母女间的感情交流,使孩子心理健康发育受阻。
所以,父母对孩子说话千万要讲究语言的教育性鼓励性,而绝对不能对其有所伤害,千万不能这样对孩子说你真让人烦死了!别忘了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我对你说过多少次不要乱跑!为什么你不像聪聪那样听话?你从不听我讲话!等等。
要知道随意语言是要付出代价承受后果的。
×1.你真让人烦死了×◎类似表达方式你又把饮料弄泼了,你不会好好拿杯子吗?你怎么就这么笨?◎这样的语言会对孩子造成什么伤害呢?这些会给他们带来羞愧感,孩子还会因此惧怕受到惩罚,要知道学龄前儿童出现各种状况是常见的事,必须记住,孩子们不是故意要这样做的。
×2.别忘了,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类似表达方式我一下班就回来做好吃的给你,你还不吃!因为你我放弃了多少东西呀!◎这样的语言会对孩子造成什么伤害呢?你的孩子并没有自己要求出生,他不必为自己的存在而感到负罪。
你在使他感到自己的低级、多余和毫无价值,你的话语还在暗示,他无法离开你。
×3.我对你说过多次,不要乱跑!×◎类似表达方式不要乱跑,我没有对你说过吗?◎这样的语言会对孩子造成什么伤害呢?这样的话使孩子感到自己无法把事情做好而失去信心。
×4.为什么你不像聪聪那样听话?×◎类似表达方式邻居小妹妹就不怕黑,她比你还小呢!◎这样的语言会对孩子造成什么伤害呢?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聪明或勇敢,孩子感到不如别人时就会觉得没有希望而放弃一切,还会使别的孩子成为他愤恨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讨厌父母讲这句话”!对照看看你每天讲了几句!
这20句话都是由孩子们整理的,他们听到的“家长经常说的话”,还附上了他们的点评。
如果想让孩子听你话,真应该好好读一下孩子的评语。
父母说:“别人为什么做得到,你为什么做不到?”
孩子想:都做得到是吧,那天下大同还是梦吗?
孩子最害怕父母拿别人跟自己比较,这样会挫败他们的自尊心。
父母说:“爸爸妈妈这样都是为你好!”
孩子想:不解释。
这句话非常空洞,小孩子会觉得这句话最万能的地方就是要揪住自己的小辫子不放,更容易让孩子唱反调。
父母说:“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个孩子?”
孩子想:不解释。
千万别再说这样的话了,孩子很敏感,这种话会伤害他们一辈子。
父母说:“我们家以后就指望你了!”
孩子想:虽然是这个事,但要不要把话说这么直白啊?听得心里烦。
这种话无疑会让孩子感到巨大的压力,苦不堪言,父母请少说。
父母说:“爸爸妈妈这么辛苦,从小到大不知道为你操了多少心,你怎么就不知道回报呢?”孩子想:你生我下来就是为了获得回报的?对了,没经我同意你凭什么生我啊?
小孩很单纯,总是把“因果关系”放在第一位,父母应尽量避开这样的语句,不要让孩子徒增压力。
父母说:“把心思用在学习上。
”
孩子想:不解释。
孩子也知道要把心思用在学习上,但是很多时候他们注意力不集中,就容易走神。
父母应该引导他们提升注意力。
父母说:“老师说你……”
孩子想:最烦的就是这句,家长眼中的老师都是神。
如果老师说的话是鼓励,是称赞,那家长就应当说。
如果老师说的是批评,那么家长也应该淡化批评,先和孩子站在同一战线,再找出问题。
父母说:“你这个时候还不努力,你想干啥啊?”
孩子想:我想做你不让我做的事。
记住不要老是说负面词语,孩子很容易受伤,更激起反抗心理。
父母说:“跟学习无关的活动少去参加!”
孩子想:可算是弄懂了为什么中国孩子会是现在这样知识面狭窄。
不要束缚孩子在学业外的兴趣爱好,宁愿要一个全能快乐的孩子,也不要书呆子。
父母说:“在同样的教室和环境下学习的,你为什么学不过别人呢?”
孩子想:这句话明显悖论,懒得反驳了。
小孩子需要的是鼓励,不是批评,也不是质问。
父母说:“不许说谎!”
孩子想:这句话在很多孩子心中都成为了一句笑柄,因为大人说的谎话比我们多得多,而他们却解释其为"善意的谎言"。
父母应当是孩子的榜样。
当孩子认为父母这句话很可笑,有可能源头就出自于父母。
父母说:“考得不好也没关系,爸爸妈妈也不怪你。
”
孩子想:乍听像是鼓励,像是给学生减轻压力,其实就是想说"你这个成绩肯定考不好了,等着明年复读吧"。
试试换种方式说话吧——不管考不考得上,你都是爸爸妈妈心中最棒的孩子!
父母说:“你笨吗?你比谁都聪明,就是不认真不刻苦。
”
孩子想:原来我比谁都聪明啊,爱因斯坦在我面前就是个菜。
孩子不喜欢听这种“捧杀”的话,只会让他们觉得其实自己根本没有能力,是父母高估了自己。
父母说:“一切拿成绩说话,平时再努力没考好等于零。
”
孩子想:平时发奋努力考试失误的人,顷刻间与平时不努力考试考不好的人成为了一类人。
请赞赏孩子的努力,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
父母说:“家里的事你不用管那么多,一心想着学习就好了。
”
孩子想:为高考后骂你不会做家务埋下伏笔。
家长应当说到做到,不要给孩子抓住话柄。
父母说:“防人之心不可无,不要轻信你那些同学!”
孩子想:给未成年人灌输社会阴暗面思想是一种罪。
应当肯定孩子的同学,再提醒或者暗示孩子,多留个心眼也无妨。
父母说:“多跟成绩好的同学玩,少跟那些成绩坏的坏孩子玩!”
孩子想:先不说这句话的思想问题,我想问,成绩不好就一定是坏孩子吗?
孩子交朋友,没有我们想象的复杂。
父母可以认识孩子的朋友,多多沟通,以大朋友的心态,引导孩子走在健康发展的轨道上。
父母说:“你未来的路还长着呢,就这点小挫折你就倒下了?”
孩子想:不解释。
孩子当下最希望得到的是安慰和鼓励,不是泛泛而谈。
父母说:“有没有信心?”
孩子想:我回答“没有”,就会说连信心都没有还谈什么成功,然后就是半个小时的垃圾话攻势;我回答"有"就会说"信心不是说出来的,要用实力说话"云云,然后又是一个小时的垃圾话攻势。
请爸爸妈妈坚定孩子的决心,不管孩子怎么回答,您都应当认真地鼓励孩子,相信孩子。
父母说:“多去学学别人是怎么做的!”
孩子想: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不管你如何,反正别人都比你好。
好好理解孩子,不要总是用别人来打压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