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空间结构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市中心 商业区 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市场最优 和交通最优) 住宅区 位于商业区和工 业区之间,既方 便生活,又便于 上下班 市区外缘,沿干线 (河流、铁路、公 路)两侧分布
工业区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土 地 集聚 利 效应 用 类 型
功 能 分 区
住宅区
商业区
工业区 其他如 行政区、 文化区
风向
风向玫瑰图
N
W
钢铁厂
E
最小风频
S
环境因素—功能区的合理布置
(一)合理安排工业区的位置,减少对住宅区的污染 1、布置在城内或居民区内(如小型食品、轻纺、服装、 印刷、精密仪表等 ) 2、布置在城市近、远郊(如钢铁联合企业、石化企 业、煤气、木材加工和砖瓦石灰等 ) 3、污染严重的工厂布局要考虑: 对水污染的工业:布置在河流的下游
(2)某个功能区通常包含其它一些功能.
特点
占地面积最大; 有高级与低级住宅分化,且背向发展
住 宅 区
城市外缘,与景区(如依山伴 中高级 住宅区: 水之地)、文化区联系
分布 低级住 宅区:
内城,与低地、工业区联系
特点: 呈点状或带状
商 业 分布: ②交通干线(高速公 区 路、市环路)两侧或 街角路口处
第一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学习目标
1、城市的土地利用形式有哪些?
2、城市功能区是如何形成的?类型有哪些?各功能区的分布特点? 3、城市地域结构的含义?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
5、经济因素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
6、住宅区与工业区的分布关系? 7、城市等级的划分依据?划分标准(特大、大、中等、小城市的 人口规模)? 8、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服务范围、服务种类的关系。 9、城市服务范围的六边形理论。 10、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城市地域范 围 各功能用地 的关系 工业发展方 向 原因分析 狭小
城市发展中后期
扩大 分异明显
混杂布置,无明 显功能分区
在市中心形成工 业的自然团聚 以市场、交通等 优势吸引引起
Page 75
纷纷外迁
为降低成本、 保护环境
四、居住区和工业区的合理布局 1. 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要有便捷的交通联系 2. 排放废气和废水的工厂应布置在居住区的下 风向和河流的下游地带的远郊地区
Page 71
知名度对于住宅区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
Page 72
种族因素对住宅区分化的影响也很大
Page 73
4、行政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作为政府行为的政策和城市规划对城市 功能分区的形成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引导作 用,而且它从整体上影响着城市功能分区的 结构。
Page 74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
3. 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要有适当的卫生防护带
Page 76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城市工业区和居住区布局的两 种方案,试评价哪种方案较为合理,为什么?如 果你有更好的修改意见,请标注在图上。
Page 78
方案一: 方案二: 1、居住密度较大,居住 1、分散了居住用地,降 环境不易改善,条件 低居住密度,居住条 差。 件好。 2、职工上下班时交通拥 2、分散居住可以缓解交 挤。 通压力。 共同缺点: 我国北方冬季盛行 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 风,工业产生的污染物 会影响居住地。 修改意见: 外围的居住用地可 以在与工业区之间建立 卫生防护带;将工业区 布局在与盛行风垂直的 郊外流经城区河流下游
Page 1
一、城市地域形态
城市一经形成,就占据着一定的地表空间,并 在各种自然、人为的因素影响下,形成一定的用地 外部轮廓形态,即城市空间形态。
城市的内部结构

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2011级旅游管理邓乐摘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指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城市内部的空间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的。
在城市发展的初期,各功能用地混杂,市中心吸引了工业的自然团聚。
随着工业发展和第三产业兴起,市中心出现各种问题,工业用地改造成商业用地或其他用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和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以及城市地域结构的影响因素等内容才能更好地进行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划分。
一.城市功能分区划分就城市功能对城市进行分区,可划分为商业区、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旅游区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1主要功能分区特点(1)住宅区:住宅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有的城市住宅分中高级住宅区(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和低级住宅区(内城,工业区附近低地与工业区联系)。
建筑质量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分化;位置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占地面积大,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区,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2)商业区:商业区是人们进行商业活动的场所,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带状分布。
在有些大城市市中心还会形成中心商务区,不但是商业活动的中心而且还是服务中心。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3)工业区:工业区是由城市内部工业高坡,相互聚集而形成的,集聚成片。
往往在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来布置其厂房、仓库等设施。
(4)补充:中心商务区中心商务区,又称中心商业区、中央商务区(简称CBD),最初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意为商业汇聚之地。
现代意义上的中心商务区是指集中大量金融、商业、贸易、信息及中介服务机构,拥有大量商务办公、酒店、公寓等配套设施,具备完善的市政交通与通讯条件,便于现代商务活动的场所。
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二册课件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

(2020·天津静海一中月考)某城市某条地铁线穿越大 商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影响最大,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商业区的影响最大
位于市中心,人流量大,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商业付租能力最强
多分布在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和公路等交通便利的地带
河,途经的站点为主要客流集散地。 位置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多分布在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和公路等交通便利的地带 内城、工业区附近,环境相对较差
⑤行政原因: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进行城市规划,合理 建筑类型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
商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影响最大,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商业区的影响最大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
靠近市中心,既利于工人引上下导班,或又方明便购确物 划定不同功能区。在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的过程
3.该城市工业区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和优势? 答案:分布特点:位于城市外缘,多沿交通线分布; 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地带;位于城市河流下游沿岸 地区。 优势:地价较低;对市区污染较小;便于企业原料 的运入和产品的输出。 4.试分析各功能区人口密度的昼夜差异。 答案:商业区白天人口稠密,夜晚人口稀少;住宅 区白天人口密度较小,夜晚人口密度大;工业区白天和 夜晚的人口密度变化相对较小。
(2)住宅区。 ①分布:城市中最普遍的用地方式。 ②特点:随着经济发展,住宅区开始呈现不同级别的 分化。 (3)工业区。 ①分布:多分布在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和公路 等交通便利的地带。 ②特点:工业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大气污染、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因此,工业区的选址应远离 住宅区,并布局在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或垂直于盛行风向 的郊外。
多分布在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和公路等交通便利的地带
城市内部形态奎屯

图中所示的地区分别以哪种功 能为主?请分别给它们取个名字。
科技文教区
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3、主要功能区及特点
组成 各种商业街和大商场(主要设施有高级百货 商店、各类专业商店、金融中心及文娱场所 区位 特征 形状 市中心或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处
(中心商务区-位于市中心)经济活动频繁、 建筑物高大密集、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
• 站在大丸前 • 细心看看我的路 • 再下个车站到天后当 然最好 • 但华丽的星途 • 途中一旦畏高 • 背後会否还有他拥抱 • 在百德新街的爱侣 • 面上有种顾昐自豪 • 在台上任我唱 • 未必风光更好 • 人气不过肥皂泡 •
即使有天开个唱 谁又要唱 他不可到现场 仍然仿似白活一场 不恋爱教我怎样唱 几多爱歌给我唱 还是勉强 台前如何发亮 难及给最爱在耳边 低声温柔地唱 白日梦飞翔 永不太远太抽象 最後变天后 变新娘 都是理想 在时代的广场 谁都总会有奖 我没有歌迷有他景仰
工业区:位于港口附近, 位于城郊。
原因:交通便利,对 城市环境影响小。 高级住宅区和工业区是 否相邻分布?为什么?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城市地域结构
城市内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
2.城市地域结构常见模式
面积比: :
::
1:2:3
交通线 1号 地
2号 地
3号地
探究 1.三块土地的起拍价为何不同? 思考 2.投资商获得土地主要取决于什么能 力?可能从事什么活动?
区位
通达 度
租金
市中心 从中心延 伸出来的 主要公路 的交汇点
远离公路 的地区
最高 较高
最高 较高
较低
较低
P23读图分析
酒店的空间结构规划

酒店的空间结构规划1、楼层高度楼层高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论设计高度,及层高;二是实际应用高度,即天花板高度。
u 客房楼层高度应介于2.7-3.0m之间;u 客房天花板的高度,u 以2.4m为最低高度;u 公共走廊的天花板高度最低以2.1-2.2m为限度。
2、面积比例酒店中各类设施的面积有一定的比例配套要求,这个比例越科学,就越能符合经营需要,有利于产出更大的平方米产生。
酒店各类面积比例决定了将来酒店的收入的比例。
面积构成分为营业面积及非营业面积:非营业面积占比客房的动线、门厅、电梯、电扶梯间、客用厕所18%-23%客房部门、布草间、洗衣房3%-5%厨房、验收、仓库、冷冻室4%-7%管理部门办公室3%-5%机电设备室、管道、工程工作室8%-12%营业面积客房营业面积34%-55%客房公共空间8%-15%餐饮面积每一席位1.5-3.0m2宴会厅面积每一席位1.6-1.8 m2通常来说,客房的总面积占酒店总建筑面积的50%以上(其中,克服哪个部门的净营业面积为客房总面积的65%-70%),餐饮娱乐面积占20%-25%,走道、大堂等公共面积占15%-20%,酒店内部管理区(即后台工作区,设备及内部使用面积)约占酒店总面积的10%-15%。
各部分具体的比例数据见下表:根据酒店客房总数倒算公用设施面积参考标准(欧洲酒店)(单位:m2/位)经营区域可延伸的大型中型小型大堂餐厅、咖啡厅 1.0-1.2 0.8-1.0 0.4-0.8 酒廊/酒吧 1.4-1.8 0.8-1.2 <0.6多功能厅0.8-1.0 0.6-0.8 <0.4会议室 3.0-4.0 1.0-2.0 <1行政及后勤区域低(a)一般(b)高(c)行政前区办公室0.2 0.4 0.4 其他办公室0.3 0.6 0.9 厨房及库房 1.0 1.5 2.0 洗衣房0.6 0.8 0.9 仓库0.4 0.5 0.6 储藏间0.5 0.7 0.8 员工区0.6 1.0 1.2 工程区 1.0 1.8 2.3 系数X 15% X 20% X 25% 注:(a) 经济型酒店可进一步减少(b)500间客房以上的酒店将适当减少(c)根据公用设施功能及其繁琐程度而增加面积酒店公共区及服务区面积计算表位置m2/位说明餐饮区主要餐厅 1.8 每台不少于2位特色餐厅 2.0 包括主题式餐厅咖啡厅、酒吧 1.6 包括酒水服务台夜总会 2.1 包括舞池公共式酒吧、大堂吧 1.5 主题式或常规酒吧鸡尾酒廊 1.6 自助餐式大堂休息区 2.0 有长沙发的娱乐酒廊(有表演的) 1.6 封闭式座位,包括小舞台员工餐厅 1.4 快餐式多功能厅一般宴会 1.2 1.0-1.4 m2,依据设计调整自助餐0.8 0.7-1.0 m2,依据设计调整接待0.6 站立式前区0.3 准备区或间休区团体用餐 1.6剧场式0.9课堂式 1.6宴会式 2.0服务区(按餐饮客人总数量)存衣间0.04流通区0.2家具设备库房0.14主厨房0.8附属厨房0.3宴会厨房备餐室0.2客房送餐备餐室0.2餐饮食品库0.2酒店后台部分功能设施基本要求一览表类别部位要求酒店经营餐饮类厨房由餐厅设计相应确定冷冻/粗加工间/收货平台及收货部150 m2垃圾间40 m2酒水库/文具库/工程部车间/仓库800-1200 m2酒店总库房酒店经营机房类电话机房60 m2计算机机房40 m2洗衣机房250 m2消防控制中心40 m2(烟感/喷淋/CCTV/应急广播/背景音乐)酒店机电用房锅炉房2x2吨(油库-油箱)变(机)电室/应急发电机300 m2(油库-油箱)冷冻机房泵房/水箱间400 m2水处理设施/冷却塔酒店员工用房员工更衣室350 m2员工餐厅/厨房150 m2员工倒班宿舍员工活动式酒店办公用房总经理办公室4-6人销售部:市场销售、公关、美工6-10人宴会销售4-6人客房部6-8人前台办公室前台经理、预定部、前台收款8-10人财务部总监办2-3人,计算机部2-3人,财务人员10-12人采购部4-6人工程部4-6人/工程部值班室人事部人事部3-4人,培训部2-3人,培训教室保安部4-5人餐饮部2-3人员工存车司机值班用房董事长办公室/业主办公室酒店的功能布局酒店功能布局内容酒店功能布局分为平面布局和立体布局(包括楼层分区、室内立体布局);另一种分类为酒店外部布局和内部布局。
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

2.一个城市的内部 空间结构的形成要 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是如何影响的?
渠县工业园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
1.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最主要 因素。每一块土地用于何种活动,主要取决 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影响地租 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 心远近。
1>.距离市中心远近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业 分布: ②交通干线(高速公 区
路、市环路)两侧或 街角路口处
市场最优
笔记
交通最优
①经济活动最繁忙
理解
商业 区特 点
②建筑物高大稠密 ③内部有明显的分区 ④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
渠县县城商业区和住宅区分布图
商 业
东城半岛
科华首座
核
区
心
嘉隆国际
渠县工业园位置示意图
1.渠县商业区、住 宅区和工业区的分 布和组合就构成了 渠县城市内部的空 间结构(也叫城市 地域结构),三大 功能区的位置是否 可以交换呢?为什 么?
读图思考 首钢为何要搬 迁?试从环境、 地价方面分析。
首钢 旧址
①集聚成片分布 特点 ②不断向城市外缘迁移,并趋向交通便捷地带分布。 工 分布: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业 区 原因:①地价上涨;②保护城市环境;③交通便利
住 宅 区
特点: 占地面积最大;有高级与低级住宅分化,且背向发展 中高级住宅区:城市外缘,面积大,与景区(如 依山伴水之地)、文化区联系, 分布 公共设施齐全 低级住宅区: 内城,面积小,与工业区联系 原因:收入是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
河流上游;
位于工业区主导风的上风向污染少处; 交通干线附近交通便捷处。 工业区:布局在城市外缘,交通干线附近(工业区运输需 求大); 河流下游,主导风或盛行风的下风向或者垂直方向上(减 少污染对城市的影响); 如果工业区与住宅区接近需要在二者之间设置防护带,以 减少对住宅区的影响。
了解建筑物的基本结构:框架结构、壳体结构和内部结构

了解建筑物的基本结构:框架结构、壳体结构和内部结构建筑物是由各种不同材料和构件组成的,它们协同工作以提供稳定和安全的结构。
建筑物的基本结构通常可以分为框架结构、壳体结构和内部结构三个部分。
框架结构是建筑物的骨架,它承受和传递楼层和屋顶的重量,将重力荷载分散到地基。
框架结构通常由柱、梁、梁柱节点和框架连接件组成。
柱子是承受沿垂直方向荷载的纵向元件,通常由钢、钢筋混凝土或木材制成。
梁是承载横向荷载的横向元件,连接在柱子上方以分散荷载。
梁柱节点是连接柱子和梁的关键部位,它们的设计和施工必须具备强大的刚性和稳定性。
框架连接件用于连接梁和柱,例如螺栓、焊接和铆钉等。
框架结构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力学力学和结构有效性,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壳体结构是建筑物的外部外壳,它起到保护内部空间和隔离外部环境的作用。
壳体结构通常由墙壁、屋顶和楼板组成。
墙壁是建筑物的立面,可以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
承重墙是用于承受力和支撑楼层、屋顶和其他结构荷载的墙壁,通常由混凝土或砖石建造。
非承重墙主要用于隔断内部空间、提供隐私和视觉效果,通常由砖、石膏板或木材建造。
屋顶是建筑物的上部覆盖物,用于保护内部空间免受降水、阳光和其他自然元素的影响。
楼板是建筑物不同楼层之间的水平结构,承受楼层荷载并提供水平支撑。
内部结构是建筑物内部的支撑和分隔结构,用于提供内部空间的布局和组织。
内部结构通常由墙壁、柱子、梁和楼梯等组成。
墙壁在内部空间中起到隔断和分隔的作用,使其具有不同用途和功能。
柱子和梁用于支撑和分散内部荷载,以确保内部空间的稳定性。
楼梯是连接不同楼层的垂直通道,它们的设计考虑到使用者的安全和舒适性。
总之,建筑物的基本结构包括框架结构、壳体结构和内部结构。
框架结构承受和传递重力荷载,壳体结构提供保护和隔离,内部结构提供布局和组织。
这些结构相互协同工作,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功能性。
了解建筑物的基本结构对于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决策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中所示的地区分别以哪种功 能为主?
科技文教区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柏林的议会大厅
商业用地 住宅用地 工业用地 休憩及绿 化用地 政府机关 用地 交通用地 农业用地
2、城市功能区
1)成因: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
是相同的,这就会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 的集聚。
受到距离的影响,变化从大到小排列: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付租能力对不同活动的影响
直线类 型 商业直 线 直线形 状特点
最陡
反映的内涵
商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的程度最 大,说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商业的影响 最大。
住宅直 线 工业直 线
比较平缓
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的程度较 小,说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住宅的影响 较小。 工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的程度最 小,说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工业的影响 最小。
A
欧洲西部
C
水泥厂
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污染性工业区的布局 大气污染的企业:
D
B 水泥厂
城市
A 水泥厂 C 我国东部
盛行风(季风)垂直方向的郊外
如何合理布置功能区?
合理的城市空间内部结构能够使各功能区之间 既相互联系,又避免互相干扰。一般来说,最 主要的是处理好住宅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关系: 一要交通便捷,二要住宅区免受工业取得各种 污染。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 的企业,可以布置在居民区内;轻度污染的工 业布置在近郊;严重污染的工业宜布置在远离 城市的河流的下游,盛行风的下风方向(或季 风垂直方向的远郊外);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 用防护带(主要是指城市绿地,也可以利用水 面和河流)隔离,且留有余地。
形态
特征
占地面积小, 经济活动最繁忙; 呈点状或条 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 状 建筑物高大稠密; 内部有明显的分区
占地面积大, 是城市的主要 职能,工业化 后出现分化 集聚成片 建筑质量上高级与低 级住宅区分化;位置 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 背向发展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 干线分布
工业区
课堂练习
2.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边缘的原因 是 (B ) A.那里地价比较便宜 B.那里环境条件比较好 C.城市中心不可建住宅区 D.那里更靠近工厂等工作区
3.下列关于商业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A.商业区只分布在城市中心,呈块状分布 B.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区 C.商业区是城市内所有商业集中分布的地区,商业区 内只有商业活动 D.便利的交通能吸引大量的消费人口,因此在交通线 上都会形成商业区 4.下列关于功能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 A.不同类型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就形成了功能区 B.由多个从事某种功能的实体在空间上呈现连片分布 的特点时才可称为功能区 C.单个工厂可以叫做工业区 D.连片的住宅楼中若穿插有几个小商店就不叫住宅区
扇形模式
在交通工具影响 下,城市功能区出现 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 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势。
中心 批发轻 商务区 工业区
低级 住宅区
中级 住宅区
高级 住宅区
多核心模式
批发轻 工业区
重工 业区 郊外 工业区
低级 住宅区 中级 住宅区
郊外 住宅区 次级 商务区
中心 商务区
城市围绕不同点同强度发展起 来,形成多核心模式
地 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 租 水 力距市中心远近的变 平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 能力随距离递减示 意图 商业付租能力
住宅付租能力
化有何差异?
商业活动付租能力 受离市中心远近影 响最大,工业影响 最小。
工业付租能力
距市中心 工 的距离
住
商业区
宅
A 区
B 区 距市中心 C
的距离
业
付租能力: 商业〉住宅〉工业
------------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城市地 域结构 的影响 因素 经济因素
收入水平
社会因素
知名度 种族与宗教
历史因素 行政因素 其他因素
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 主要因素,城市的各种活动都要占用一 定的城市用地,在竞争的环境下,每一 块土地用于那一项活动,最终取决于各 种活动愿意支付租金的多少,影响租金 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通达度和和距 离市中心的远近。
低级住宅区 一般分布内城和工业区附近 3、环境因素 高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环境比较优美的地区 高科技区:环境优美、靠近大学区和研究机构,交通
便利的郊区
自来水厂和饮料工业:河流上游、优质水源的地方
卫生绿化带: 应该建在居民区与有污染的工厂之间 污染性工业区 大气污染的企业: 水泥厂 D B 水泥厂
城市
5.城市商业区的形态多呈 ( C ) A.片状 B.块状 C.点状 D.松散状 6.对影响城市住宅分化的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B) ①收入的差异会促使社会阶层的产生,因而高收入社会 阶层的人不愿意与低收入阶层的住宅区相邻 ②知名 度对于住宅的选择没有较大的影响 ③在西方大城市 中,一个区域内如果华人占优势,其影响或势力范围 可能逐渐扩展,便形成华人聚居区,如纽约唐人街 ④城市中人口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是形成不同级别住 宅的常见原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保护历史遗留痕迹
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定的政策和城市 规划,干预城市社会经济的自由发展,通 过合理引导,明确划定不同职能区,如住 宅区、商业区、文化区、工业区、行政区 等。无论是旧城改造还是新城建设,行政 干预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起到了越来越 重要的引导作用,而且它从整体上影响着 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
高级 住宅区
三种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的比较
模式
同心圆模式 扇形模式
相同点
不同点
多核心模式
功能区由于付租能力的 1、市中心 差异呈同心圆状分布 均为中心 商务区; 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呈 2、高、中、扇形或楔形向外发展 低级住宅 出现分化, 城市围绕不同的核心 且背向发 发展形成多核心模式 展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因素
最平
交通干线交汇处
市中心
经 济 因 素
区位 市中心
通达 度 最高
租金 最高
从中心延 伸出来的 较高 主要公路 的交汇点 远离公路 较低 的地区
较高
较低
收入(工资水平)
知名度
宗教与民族
天安门广场 交通便捷, 却无高楼大厦 为什么?
北京是中国的古都,天安门广场、故宫都是具有 悠久历史的古老建筑。如果在广场周围建筑起高 楼大厦,必然会破坏这一古老建筑的风格。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四川省双流县籍田中学
城市
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 模较大,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 治、经济、文化中心。
海阔天空
/space-uid-10035
一个国家具有它的外部轮廓
一个城市也具有它的外部轮廓
城市的外部形态
3、常见的类型:
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同心圆模式
城市各功能区 经过不断地侵入 和迁移,呈同心 圆状,自核心向 外扩展。
中心 商务区 过 渡 带
工人 中产阶 住宅区 级住宅区
通 勤 带
通勤带:
沿高速交通线发展起来的上 层和中上层人们的住宅区。人在 市中心工作使用月票乘车往返于 两地,故称通勤带。
三个城市形成这样的城市形态的原因 ?
形 成都、合肥 华盛顿
态
形成原因
平原地形较规整 受河谷限制
团块状 (集中式)
兰州、洛阳、 条带状 (集中式) 西宁、宜昌 重庆 组团式
(分散式)
受河谷丘陵分割地 形破碎
城市形态 水 系 地形 交通线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结合教材思考如下问题: 1、城市内部的土地利用方式有哪些? 2、城市中主要有哪些功能区?它们分 别是怎样形成的?不同的功能区之间 的界线有何特点? 3、各个功能区有什么特点?
位置
公共设施 环境质量
面积大, 有些有独 立庭院 面积小、 拥挤密集
多在城市外缘, 多与高坡、文化 区相联系 多在内城,多与 低地、工业区相 联系
完善、 生活方 便 缺乏、 生活不 便
优美
较差
1、建筑质量上出现了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的分化 2、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的趋势
3、有少量零售业和个人服务业为主的商业活动和轻工业生产活动。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概念(形成):
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空间分布和组合也叫做 城市地域结构;构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 的城市,其内部空间结构不同。 2、城市地域结构和功能区的区别:
功能区是指城市中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形成的的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等,是城市某种土地的利用方式; 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城市中各种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是城市 土地利用方式的布局状况。
中心商务区
●它是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 ●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 ●建筑物高大稠密。 ●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 思考: 中心商务区的建筑,对于提高城市土 地利用效率有什么作用?
向空中发展,节约用地、提高利用率
工业区
上海罗伊尔工业园
• 形状: 块状 • 分布位置源自 靠近河流、 铁路公路等 交通便捷的 地带.交通便 利的城市外 边缘。
由于付租能力的差异,由市中心向外功能区依次是:
工
住
商业区
宅
区
区
业
2、交通因素 商业区:1、在市中心交通最便利的地方形成商业区
2、在大的城市中交通干线交会处也往往发育成 次级商业区 工业区:往往分布在市区边缘,交通干线(主要是铁路、 水运)交汇处 高级住宅区 一般分布在有快速交通干线(高速公路) 与城区相连的郊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