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老师真难真好》读书心得

合集下载

《做教师真难,真好》读后感

《做教师真难,真好》读后感

《做教师真难,真好》读书心得近日,有幸阅读了钱理群教授所著的《做教师真难,真好》一书。

整本书作者都采用对话之后阐发的的见解及感想。

引用了许多教师的文章、来信,从教师的文章中来捕捉当代教师的思想,而我们则从作者的评述中感受作者的态度。

文中打动人心的地方很多,我就挑其中感触最深的地方谈一谈作为青年教师如何立足岗位谋发展。

一、教师要有满腔热情书中《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能够走多远》一章中详细描述了马小平老师的教育札记和对话。

从马老师和他的学生的通信中可以看出,对学习充满热情的学生能够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对教学充满热情的老师能够把上课当做一种事业。

所以,我认为上好一堂课,教师首先要培养自己的热情,把上课当作是自身价值的体现,在讲台上尽情挥洒、展示自己的水平,把学生当作是最忠实的观众,真正把讲台当作人生的舞台;其次要培养学生的热情,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采用什么模式切入,如何设置悬念引发学生思考,选择怎样的经典案例等,既要保证课程严谨、逐步开展,又要保证师生间有充足的互动,确保教师与学生充满热情。

二、教师要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书中《关于“现代教师”的几个基本理念》中说道“由关注学生到关注教师,这或许是反映了我们教育改革的发展。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更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我认为可以做到以下几点:1.不断学习的能力。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更新知识结构。

每一位教师都要多阅读最新的书、报,多从电视、网络等媒体中了解所教领域知识发展情况,多向其他教师学习,并将所学知识与教学相结合,在课堂中加以运用。

2.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做到热爱自己的工作,把教学当作一种乐趣,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其次要掌握业务知识,所教学科知识是教师应掌握的最基本知识内容,对学科内容灵活、深刻的领会对于有效教学是至关重要的,每位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内容。

《做教师 真难,真好》读后感二

《做教师 真难,真好》读后感二

《对不起,谢谢你,祝福你》
《做教师,真难,真好》,当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思考了好久。

这简单几个字说出了我们每个教师的心声,当初选择当教师,也是义无反顾。

就我目前的情况,做教师好在哪里?又难在哪里?我想这个问题值得我思考。

在本书中读到了一份中学教师的来信,这是一封寄给毕业班同学的信。

这位老师以“请原谅,我不是合格的老师,没能给你们广博的知识和深邃的思想,,,没能培养大家应有的好习惯,,,对不起,美丽的诗歌离我们太远了,读诗写诗太少了,,,对不起我很少关心的同学,要做到人人公平很难,,,,,对不起,我曾经发过脾气,那是老师无能的表现,,,,,”
是啊,从这位教师的来信中我受益匪浅,每个老师不可能做到完美,总觉得我们能教给学生的东西太少,能带给学生有用的东西更少,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我们离诗歌太远太远,只因为考试不考,我们就抛弃了它,多读点唐诗宋词,多写一些心灵的小诗,我们的生活会变得神奇美好;说到公平,每位教师心里面都想着要人人平等,可是我们自己反思一下,是不是真正的做到了人人平等,或许就因为某一件不公平的事情造成了某位学生对于老师的偏见甚至对于自己的自我否定;我们是不是经常在学生面前发脾气,我们仔细思考一下,是不是当时的情况或许不至于发脾气就可以解决呢,还是我们教师自己就没有应对这种突发状况的能力呢?总之,时刻的提醒自己,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不要在学生面前发脾气,尽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亲爱的同学们,对不起,我不能做一个完美的教师;谢谢你们,在这期间我们最真诚的陪伴;祝福你们,对未来充满期待并且全力以赴。

喜欢自己的工作,喜欢每一位曾经遇到的学生,同样,对于未来充满期待。

《做教师真难,真好》读书心得

《做教师真难,真好》读书心得

读《做教师真难,真好》有感我非常喜欢书中第二卷中的一段话“学校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受到忽视和歧视;学校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失去自信;学校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毫无专长;学校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失去梦想”。

但喜欢的同时,也感觉到自己身上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反思一下自己的情况。

自己班里的孩子是否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当一位差生在你眼前你是否用另外一种眼神去注视他;是否能找到每一位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如何让每一个孩子发光发亮,而不是单单培养几个优等生,这是我们每个老师面临的巨大挑战。

李希贵先生曾说过一句话:“不要把学生培养成和自己一样的人,只有放手了,学生才能自由发展”。

坦白说,我刚看到这句话,多少有些迷茫。

因为在我的日常教学中,都会不自觉的认为,学生只有喜欢某位任课教师,喜欢上这门课,对这门课充满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才会在这门功课上取的比较满意的成绩。

于是,在很多教室培训中都能听到一些知名教师谈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自己、喜欢上这门功课的经验介绍。

不可否认的是,在现在的学情下,能够让学生喜欢上一名老师,心甘情愿地爱上一名学科,并获得一定成绩,这是很值得高兴的,我也非常愿意去尝试。

但是反过来思考,我们可能会注意到几种情况:某些老师任教的科目成绩非常好,而这个班的其他学科成绩可能不尽人意。

很多学生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他喜欢的学科上,其他学科则比较冷漠。

还有些学生在某些学科上并非强项,也总无法取得优势,但是因为喜欢,在这个学科上花了大量时间也不见成效,反而屡屡受挫。

其实,这两种情况就告诉我们,有些孩子再努力,他也不可能在这个学科上获得多大的成绩,或许他在其他学科上有着超过常人的天赋呢?只是我们老师不愿承认罢了。

对此,书中指出:“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很多专家总喜欢把自己对学科的热爱等同于学生的热爱,进而喜欢把自己的热爱强加给学生,我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做着这样一件事:把学生培养成和我们一样的人!”学生的灾难往往就来自于我们这些老师的负责和对自己学科的热爱。

多给孩子一些精神食粮《做教师真难,真好》读后感

多给孩子一些精神食粮《做教师真难,真好》读后感

多给孩子一些精神食粮
《做教师真难,真好》读后感
今年假期有幸拜读了钱理群老先生所著的《做教师真难,真好》,书中对于现代教育体制的种种思考,列举的与各地名教师间交流的事例,并就书中所提及的各种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初读此书时便已觉得爱不释手,真的是一本值得让人反复琢磨、深究的好书。

读完此书后也让我对自己的班级管理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多了一些困惑及思考。

在班级里,上学期起我就发现这样的情况:自习课时,很多的学生都捧着一本课外书在聚精会神的阅读,课下也总有三两学生围在书柜前,在挑选书籍,或是在图书馆开放日时,总有学生在吃完午饭后,就急匆匆的直奔图书馆而去,挑选到令自己满意的书籍后,在急忙赶回教室。

从这几个现象中,可以看出学生的阅读热情还是较高的。

但在这一过程中,在听到对于这种现象的赞许之声之外,我也听到了一些不赞同的声音,学生在获得了丰富的课外阅读量的同时,是否会因为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了课外书中,进而对学习造成不利的影响呢?又或者在学生在还未具备较为完善的是非辨别能力的情况下,并不是所有的课外书都适合学生进行阅读的。

那么出于这种种考虑,也有老师或家长提出是否应该限制学生的课外阅读,或在校期间禁止学生阅读课外书。

而在我看来,我们也未必需要这样的担心,我们本就应该有两种生活,一种是现实的物质的生活,另一种则是书本为我们建造的精神生活。

读书,读一本好书,本就是一件快乐、有趣、美妙的事情。

对于拓展学生的精神世界,开阔学生的视野是极其有益的。

适当提醒学生即可,一味的限制、禁止,或许反而或起到相反的效果。

读做教师真难真好有感

读做教师真难真好有感

读做教师真难,真好有感1踏上教师的岗位实属不易,我要珍惜这个机会,钱老师的书名写的真好,做教师真难,真好,我认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做好教师,尤其的难。

怎样做一名好教师呢?做起来也是非常难的,不仅仅只是上好课,教好学生,老师面对的是一群有活力的学生,不可能对他们的情感视而不见,不能对他们的反应充耳不闻。

所以,要做一个好老师,要从中找到你的价值,也许得不到任何回报,但也不能计较。

书中有段写到:“善于宽容,教育就是引领人们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我们要努力使自己变得胸襟开阔,气度恢弘,尽可能地尊重多样性,珍视个性,在教学中创造一个宽厚、宽松,宽容的心理氛围,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

”我要做一个好老师,我要比别人多付出努力,我要比别人更宽容,有时候学生真的会很气人,我也会忍受不了自己的情绪,读了这句话,我心境会开阔很多,会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尽量学会宽容。

二是做好教师,真的很好。

曾几何时,我也会抱怨自己的工作太累,一天都是在忙碌中度过。

整天疲于奔命,没有时间静下心来读书与思考,其实我们要在繁杂的工作中,自己去找时间,给自己制定目标,约束自己,不断给自己充电,与时俱进,全副武装,才能在新时代的教师队伍中立于不败之地!才不会被现代的教育所抛弃。

我们理想状态中的好老师是充实的,是骄傲的,是快乐的,是自信的。

因为我们的付出换来了孩子的'成长,得到了家长的认可,也让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收获。

记得有一次,孩子给我画了一幅小小的画,写着老师您辛苦了这几个字,我特别感动,现在我还珍而重之这幅画,因为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喜欢,我觉得自己没有选错这份职业。

做老师辛苦,但是辛苦过后,是任何职业无法体会到的幸福。

做老师又真好,真幸福!读做教师真难,真好有感2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是《做教师真难,真好》这本书的一点心得。

做教师真难,难在要做一个“合格的、真正的教师”;做教师真好,好在我们一直向着“合格的、真正的教师这个目标靠近。

《做教师真难、真好》读书心得

《做教师真难、真好》读书心得

《做教师真难、真好》读书心得读完了这本《做教师真难,真好》这本书之后,觉得钱教授对教师的理解多了更深的含义。

我没有钱教授那样的见识和高度针对文中的观点进行阐释和引申,最多就是补充一点自己亲历的见闻和感受而已,理出自己共鸣的观点,做些摘录组合,就当自己做一次作业吧,这样想来,又敢敲击出一些文字来。

下面是自己的几点学习心得体会:做教师必须要忍受一份孤独、痛苦。

教师在前进的道路上的痛苦主要源于理想与现实的痛苦,个人成长的痛苦,体制约束的痛苦,领导不断变革和统一要求的痛苦,教学中的问题缠绕而又无能为力的痛苦,清醒者的痛苦等。

这几乎是每一个进步青年的共同历程,明白了这些,也就不那么痛苦了,遥想远方有一群和自己一样的人在朝一个目标前行,至于各种矛盾那就是社会留给我们的任务,我们一起呐喊、擂鼓,靠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来赢得微乎其微的缓解、改变,这就是进步、就是发展、就是贡献,我们应为自己的作为而欣慰而不是用一味的痛苦来消磨自己的精力,折磨自己的精神乃至身体。

做教师要在逆境中敢于坚守。

在面对各种矛盾的痛苦的时候,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迷失自己,一旦失守,就什么也不是了,连教师也称不上了。

更严重如梁卫星老师所说:让人在快乐与消遣中忘却痛苦和忧伤,逃避反抗与追求,安于现实,最后使人格集体平庸化。

钱教授在给一位教师的回信中有这样的一段告诫:你还要做好思想准备,随着工作的深入,这样的黑暗体验会越来越多,你将面临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一方面,你必须作某种调整,适应,甚至妥协,但更重要的是,要在适应、妥协中有所坚持,即坚持你做人、做教师的原则、立场,坚持自己基本的教育理念。

这是极难做到的,又是必须做到的。

无论如何,也要爱你的学生,爱你的教师工作。

不要期望太高,要一点一滴地做下去。

同时,要保持你原来爱读书的习惯,书会使你摆脱孤独,使你更丰富、更崇高。

全美最佳教师奖获得者雷夫先生也谈到过这个问题,一位非常优秀的教师遭到了学校里一位教师的嫉妒,嫉妒他的那位教师给孩子们的家长写了一封信,劝说他们不要让孩子继续在来年接受这个老师的教导。

做教师真难真好读后感共篇.doc

做教师真难真好读后感共篇.doc

★做教师真难真好读后感_共10篇范文一:《做教师真难,真好》读后感《做教师真难,真好》读后感最近拜读了钱理群先生的《做教师真难,真好》,该书是母校华东师大出版的大夏书系中的一本。

刚踏上讲台一年,我既为自己做教师的这份工作感到快乐,同时又对很多事情充满了困惑与迷茫,也许这本书能告诉我答案。

还记得当时自己是如何怀着一颗饥渴的心情想从书里面找到令自己困惑的答案。

比如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里,存在的矛盾在教学过程中难以解决,最感困惑的是现在的新课程改革与教学效果的矛盾,我不清楚自己是要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还是为了暂时的一点教学评价来走老路子,让学生最终也能走进自己想去的大学,但是几年之后,甚至十年后,他们会不会又变成一个平庸的人?那我们最终的教育目的(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

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岂不成了一句空话吗?作为一名教育者,我的力量虽然微不足道,但是我会为自己的盲目的教学感到惴惴不安,为了孩子的长远发展还是为了孩子的一时的考学负责?看了这本书之后,我突然发现通过问卷调查,那么多的人存在跟我一样的困惑,而且我似乎从里面的一段话中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要在困境中求生存,在束缚中寻发展,无论如何也要为孩子开拓一条健康成长之路,并在这一挣扎、奋斗过程中寻求并获得自己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我明白了我需要怎么做了,也许熊和鱼掌不能兼得,但是我知道了自己的目标了:用自己的一点力量来为我的这些孩子们开拓一条通向健康成长的路,也许有一天当看到每个学生能够找到自己的价值时,我们感觉做老师真的很自豪!。

曾几何时,感觉当老师真难!我这儿说的“老师“一定是个好老师,一定是个受到学生欢迎、家长认可、领导信任的而又教学成绩优秀的老师!一定是个既会工作又会生活的老师……。

当老师的确有很多当法,是做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教书匠,还是做一个“事事兼顾”的教育家?有时一想真难!也许你会说,干完自己该做的事就足够了,管那么多干吗?可是偏偏老师面对的是一些有生命有活力的孩子,你能对他们的情感视而不见吗?你能对他们的反应充耳不闻吗?所以,要做一个好老师,要从中找到你的价值,你就得多做一些与“教书”无关的东西,比喻“育人”!这里面你花费的时间是无限的,人和人之间是无法比的!也许你付出了,还不一定会得到回报,你不能计较!特别喜欢书中这段:“善于宽容:教育就是引领人们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我们要努力使自己变得胸襟开阔,气度恢弘,尽可能地尊重多样性,珍视个性,在教学中创造一个宽厚、宽松、宽容的心理氛围,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看得出这位老师很用心在工作,向他学习和致敬。

高中生教师节读后感:读《做老师真好,真难》有感_高中生读后感_

高中生教师节读后感:读《做老师真好,真难》有感_高中生读后感_

高中生教师节读后感:读《做老师真好,真难》有感
做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究竟应该怎样面对每天的教学生活,面对我们的学生,在我读了这本书之后,内心顿悟。

钱老书上有一段话描绘了我目前的一些状态与困惑:“理想主义的话语体系只能在沉默中于某个边缘地带苦苦挣扎,也正因为如此,他很大程度上只能在某个精心护持的环境中封闭性的坚守其生命的存在。

”而且理想主义也自有其陷阱:“由于长期以来缺乏与现实主义话语体系的交锋而可能流于恶劣的孤芳自赏。

”于是就产生“自己存在状态的荒谬感,以至现实和理想都成了我刻铭心的敌人。

”但又“只能保留自己的怀疑,让内心的悲凉不可外溢,所以在沉默与言说之间游移。

”这其实也是鲁迅当年的处境。

为了缓解这样的矛盾,钱老提倡并身体力行于一种“低调的理性的理想主义,即所谓‘想大问题,做小事情’,把理想的追求落实为具体的可操作的现实行为,且预先估计其有限性,不抱过大希望,能帮一个算一个,能做一点算一点。


钱老书上提到的王栋生(即《不跪着教书》、《致青年教师》的作者吴非)说:“高中完成两个任务就很好:一是在培养语文素养的同时给他一粒人文精神的种子,一是设法帮他搞到一张进大学的门票。

”----我读了有惊心动魄之感:我看到了一个有思想的真正式的教师在现行教育体制下真实而深刻的痛苦。

他们必须在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信念和教育体制的现实之间做艰难的选择,最后只能作出一定妥协,选择折中的二元目标。

其理由只有一个:不能为了自己的理想、原则,拿学生的前途冒险。

这又是一个为了学生的牺牲,在无奈中依然有坚守,坚守教师的基本信条:学生的长远发展就是教师的生命。

同样的我也认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就是学校的生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老师真难真好》读书心得
我们明知道做教师很难,但是仍然要做,而且要十分投入地做,这是我们的本职所在。

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有生命有活力的孩子,我们无法对他们的情感视而不见,无法对他们的反应充耳不闻。

每一个老师都会要求自己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教师,这就需要我们要学会在困境中求存,在束缚中寻求发展,要善于等待,要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要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要明确很多时候做了但不一定会得到回报,不能多计较,不指望一次活动一次谈话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当一个好老师,就意味着要多付出,就意味着要更宽容,平时多想想自己是否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是否注意倾听孩子的声音,是否有教孩子做人的道理。

一个问候,一个抚摸,一个点头,一个微笑,一句话,一个举动,都能滋润师生彼此的心灵,一线教师的温暖和成就感,来自师生的情谊,我们的付出换来孩子的成长、家长的认可,也会让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收获。

想清楚并努力做好这一些,那时我们肯定也会感叹:当老师真好!
-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