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派苏轼给人的生命启示
《苏东坡》读后感优质7篇

《苏东坡》读后感优质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活动总结、个人总结、心得体会、报告大全、工作计划、事迹材料、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articles, such as activity summaries, personal summaries, insights, report summaries, work plans, deeds material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苏东坡》读后感优质7篇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对书中的观点和思想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写好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苏东坡》读后感优质7篇,供大家参考。
苏轼人生给我们的启示

苏轼人生给我们的启示苏轼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赞誉。
他的人生经历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启示,下面我将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总结出几点启示。
第一点,勇于追求自由和独立思考。
苏轼在年轻时就表现出了对传统文化的怀疑和不满,他勇敢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并追求自己的独立思考。
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这样的行为是非常勇敢和罕见的。
他的独立思考和自由精神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告诉我们要敢于追求自由和独立思考,不要被传统和束缚所限制。
第二点,不畏权贵,坚持正义。
苏轼在政治生涯中多次受到权贵的打压和排挤,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仰,不屈不挠地捍卫正义。
他的这种勇气和坚定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告诉我们在面对权贵和不公时,要坚持原则和正义,不要妥协和退缩。
第三点,追求卓越,不断自我提高。
苏轼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化人,他不仅写诗作文,还涉猎书法、绘画等多个领域。
他对自己的要求非常高,不断学习和练习,追求卓越。
他的这种追求和进取精神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告诉我们要不断自我提高,勇于追求卓越,不断超越自我。
第四点,善于自我反思和修正错误。
苏轼虽然是一位文化巨匠,但他也有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他善于自我反思和修正错误,不断完善自己。
他的这种谦虚和自我修正精神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告诉我们要善于自我反思和修正错误,不断完善自己,避免重蹈覆辙。
苏轼的人生经历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启示,告诉我们要勇敢追求自由和独立思考,坚持正义,追求卓越,善于自我反思和修正错误。
这些启示不仅适用于文化领域,也适用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
我们要从苏轼的人生经历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为实现人生价值不断奋斗。
苏轼给我的人生启示

苏轼给我的人生启示苏轼作为中国文坛的巨匠,其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对我们生活有很大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在苏轼的文化遗产中,我深受他的人生哲学启发。
以下是我对苏轼给我的人生启示的总结。
一、理性思考,勇于创新。
苏轼生活在一个充满变革和创新的时代,他不断地推陈出新,挑战传统。
在其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经常融合多种文学形式和流派,尝试新题材、新格律的创作。
他不断地以创新方式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这让他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大师。
于我们而言,在遇到问题时,不妨多方面探寻,追求更加创新和富有想象力的解决方法。
二、不畏挫折,坚韧不拔。
苏轼时常面对生活和创作中的挫折,但他并没有停下脚步。
他能够坚持不懈地寻找机遇,摆脱困境并不断前行。
通过他的诗文,我们能够看到他遇到挫折时,仍然能够振作起来,继续前行。
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也应该学会自我激励,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三、把握当下,珍惜眼前。
苏轼一生中经历了许多大起大落,但他总能在苟延残喘的日子里保持希望和乐观的心态。
他以惊人的洞察力和细致的观察力来描述生活,珍视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从而感悟出生活中的美好和哲理。
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珍惜眼前,学会把握当下,过好每一天。
四、突破自我,不断进步。
苏轼很早便十分知道自己天性喜好文学创作,他为了提高自己的才华,刻苦钻研,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
他在文学创作领域不断超越自我,开拓新的诗文表现方式。
我们在今后的人生探索中,也应该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发掘潜能,不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五、心怀敬畏,追求真理。
苏轼的作品表现了他对人生深刻的理解和悟性,他从生活中感悟出了很多深刻的道理。
他关心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深入研究自然界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他总是具备一颗虔诚的心去开掘真理、追求智慧。
在我们的人生路上,也应该抱有敬畏之心,对真理保持敏锐的感觉、努力学习、平衡取舍,才能准确地看待并行动。
总而言之,苏轼的精神影响和人生哲学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和帮助。
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对我们的启示

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对我们的启示
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启示。
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审视社会系统,以积极的态度寻求良策,同时也在思考如何积极面对国家及社会暴风雨,逆境洪流中获益最大化。
苏轼的乐观旷达的态度激发我们深刻地思考,为了实现未来的发展,必须从现象出发,发现更先进的理念。
首先,苏轼的乐观旷达精神提醒我们,在任何时候,拥有豁达的心态对于自己的成长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论是遇到挑战还是失败,我们必须学会接受它们,不断审视、深思,努力调整自己,以保持乐观明晰的心情,从而获得最大化的变革。
其次,要乐观、不被小事所制、保持乐观旷达态度,并开辟出想象中的前景,最终取得成功,是对苏轼人生态度的又一种补充。
我们要学会从实际出发,聚焦主题,进行持续的评估,增强自我信心,促使正面的变革,以展示面对挑战时的坚持拼搏的精神,从而实现成功的目标。
苏轼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为我们提供了积极的生活指导,积极的思想给了无数人能量和希望。
当前,我们经济和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找到正确的处理方式,必须以乐观坚毅的态度回归起点,努力实现新希望,以积极的态度建设新未来,不惧艰苦抗争,不忘梦想,全心全意追求自己的理想。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实现处于困境中的局面,改变不变,使自己的人生道路更宽广,每个人的态度就会成为全社会的凝聚力。
浅析苏轼洒脱达观的生命智慧

浅析苏轼洒脱达观的生命智慧苏轼是宋朝的一位文学家,号东坡居士。
他的作品一直流传至今被后人传诵和赏析,尤其是他的诗词,散文以及书法更是流传于世,可以说是一位综合型的文坛巨匠。
同样他面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也是他的性格特色、生命智慧。
虽然遭受数次贬黜,但还是在困境中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地方上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他对生活的热爱,即使是在今天,对于科技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升也是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的,同时也给很多人带来了感动。
一、苏轼的生平遭遇苏轼是1037 年出生在眉州眉山,在他21 岁的时候就中了进士及第,对于苏轼来说,儒学思想占据主体地位,同样对于他产生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
同时他又酷爱庄子,在幼年时就已经受到了佛教思想以及儒家思想所追求的积极入世等思想的深刻影响,这些对于他洒脱达观的生命智慧的形成是具有重要影响的。
纵观苏轼的一生,他的思想受到了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并且由于人生阅历的增长,他的思想境界也在逐渐提升。
到中年已经形成了一种几乎参透人生哲理的高度。
虽然他的仕途不顺并且连遭贬黜一生坎坷,但是他的思想却让他在贬黜的途中并不放弃自己的人生理想。
他形成了一种平淡自然、随遇而安的生活智慧,同样在他的生命中所表现出来的平淡自然和朴实无华的人生情趣是他面对这次次贬黜的底气。
生命中遇到了无数的坎坷,但是他总能在贬黜的路途中发现美好,苏轼出生在眉州眉山,21 岁就已经进士及第。
但是由于后来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意见不合遭受调任杭州,之后又先后调任密州、徐州、湖州等地,虽然是一路坎坷,但是却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以及为百姓做实事的担当获得了当地百姓的信任和喜爱。
后来,又遇“乌台诗案”惨遭贬黜。
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贬黜中度过。
虽然在神宗驾崩之后被中召还朝,但是后来由于对于新兴势力的不满以及观念的不同,又受到朝廷中的相关势力的弹劾以及诬告,最终又再次遭受贬黜。
在黄州,他与民同乐,饮酒作诗;在惠州,他享受生活,修苏堤解决百姓疾苦;甚至尽管在蛮夷之地的儋州,他还是记得自己的信仰,修学堂,交百姓各种生活的技能。
从苏轼诗观人生

从苏轼的诗观人生,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深刻的人生哲学和智慧。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苏轼的诗歌表现了他对人生的乐观态度。
他在面对人生的种种困境和挫折时,总能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
例如,他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到:“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这首词充满了豪情壮志,表现了苏轼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其次,苏轼的诗歌还体现了他对人生的豁达和胸襟。
他在《赤壁怀古》中写道:“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只道是寻常。
”通过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苏轼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超脱和豁达,显示出一种宽广的胸襟。
此外,苏轼的诗歌还富含人生哲理。
他在《题西林壁》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以山为喻,阐述了人生的真谛:人们往往因为身处其中而看不清事物的真相,需要跳出局限,以更宽广的视角去看待人生。
总的来说,从苏轼的诗观人生,我们可以学到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深刻的人生哲理。
这些智慧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依然具有指导意义,让我们在面对人生的种种境遇时,能够更加从容、坦然地面对。
苏轼的人生态度与人生体味

苏轼的人生态度与人生体味苏轼,这位宋代的大文豪,才华横溢,一生曲折,然而却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
他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体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人生态度,可以用“豪放通达,不屈不挠”来概括。
他一生多次遭贬,漂泊不定,但他始终以豁达的心态对待生活的困难。
在面对逆境时,他总能保持冷静,泰然处之。
正如他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所写:“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的这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不仅令他在当时饱受磨难的环境中得以坚韧不拔,更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人生体味,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独特见解。
他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被贬到黄州时,他发现了猪肉的美味,从而创作了著名的“东坡肉”。
他在《赤壁赋》中写道:“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我与子之所共适。
”这段话充分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欣赏。
苏轼的人生体味对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面对挫折时,我们可以借鉴苏轼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从中汲取力量。
同时,苏轼的人生体味也启示我们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刻,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世界。
在压力面前,我们可以尝试苏轼的“豪放通达”的人生态度,不屈不挠地向前。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仍然可以借鉴苏轼的思想。
面对生活的种种压力和挑战,我们可以学习苏轼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努力在逆境中找到出路。
我们也可以从苏轼的人生体味中汲取智慧,学会欣赏生活,热爱世界。
苏轼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体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故事和精神力量启示我们在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时,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热爱生活,欣赏世界。
让我们从苏轼的人生智慧中汲取力量,勇往直前,乐观向上,用心感受生活的美好。
李白和苏轼,两位极具特色的诗人,各自以独特的人生态度和诗歌风格展现了他们的才华。
他们用不同的方式看待世界,从而在诗歌创作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
[精彩]消极派苏轼给人的生命启发
![[精彩]消极派苏轼给人的生命启发](https://img.taocdn.com/s3/m/1a3ed445a76e58fafbb00324.png)
[精彩]消极派苏轼给人的生命启发乐观派苏轼给人的生命启示记得去年在听香港心理学博士岳晓东做报告时,他曾幽默地说:“我是苏轼的超级粉丝”。
说起古代的名人墨客,我最钦佩的也是苏轼。
学生时代曾学过他的很多作品,那时只是背过而已,后来成为老师开始教苏轼的诗文,对他的每一篇作品的写作背景、内容理解、诗句鉴赏等方面都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苏轼人格魅力使得他成为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名珠。
我认为苏轼人格魅力在于他的乐观主义,他似乎天生就是一个乐观主义者。
苏东坡的仕途之路异常坎坷,在将近四十年的官宦生涯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贬谪流亡中度过,最后一次流放到现在海南省儋州县时,已62岁高龄,据史书记载,苏东坡当时是抬着棺材去的,怕自己在当地呆得太久,不能活着回来。
但是无论生活怎样令他失望,他从未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漫长的苦难岁月,练就了他一颗非同寻常的平常心,可以不因宦海经历而自暴自弃,不因生活颠簸就怨天尤人,永远以一份静心来面对世间的得失进退,永远以一份激情来化解人生的悲欢离合。
他的乐观造就了顽强的生命力,使他在恶劣的环境中坚挺了过来。
在压力心理学中,有个理论:问题不在于压力本身,而在于对待压力的态度。
也就是说,用乐观的态度看待挫折,就会让头脑变得更灵活。
更重要的是,一条路走不通,乐观的人不会“撞了南墙也不回头”,而会转向其他工作。
他们希望获得成功,一件事没做好,更会激发出从事另一项工作的创造力。
苏东坡总是不断将痛苦升华为快乐,以至达到苦尽甘来的境界。
“心烦手不闲,手忙心怡然。
”苏东坡在流放中,心中虽然烦闷,但却没有无所事事,反而事必躬亲,进而发展出耕地、烹调的爱好。
在饮食上,苏轼是有名的美食家,他在下放黄州、惠州期间,创造出20多种菜肴,如东坡肉、东坡鲫鱼、东坡豆腐等,这些菜品至今还被人们津津乐道。
苏东坡在诗句中阐释了乐观和生命力之间的关系,细细读来,会给人带来许多生命的感悟和启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脍炙人口的名句“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此事古难全”,提醒我们,要认识到生活并不完美,所以别对人和事要求太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观派苏轼给人的生命启示
记得去年在听香港心理学博士岳晓东做报告时,他曾幽默地说:“我是苏轼的超级粉丝”。
说起古代的名人墨客,我最钦佩的也是苏轼。
学生时代曾学过他的很多作品,那时只是背过而已,后来成为老师开始教苏轼的诗文,对他的每一篇作品的写作背景、内容理解、诗句鉴赏等方面都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苏轼人格魅力使得他成为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名珠。
我认为苏轼人格魅力在于他的乐观主义,他似乎天生就是一个乐观主义者。
苏东坡的仕途之路异常坎坷,在将近四十年的官宦生涯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贬谪流亡中度过,最后一次流放到现在海南省儋州县时,已62岁高龄,据史书记载,苏东坡当时是抬着棺材去的,怕自己在当地呆得太久,不能活着回来。
但是无论生活怎样令他失望,他从未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漫长的苦难岁月,练就了他一颗非同寻常的平常心,可以不因宦海经历而自暴自弃,不因生活颠簸就怨天尤人,永远以一份静心来面对世间的得失进退,永远以一份激情来化解人生的悲欢离合。
他的乐观造就了顽强的生命力,使他在恶劣的环境中坚挺了过来。
在压力心理学中,有个理论:问题不在于压力本身,而在于对待压力的态度。
也就是说,用乐观的态度看待挫折,就会让头脑变得更灵活。
更重要的是,一条路走不通,乐观的人不会“撞了南墙也不回头”,而会转向其他工作。
他们希望获得成功,一件事没做好,更会激发出从事另一项工作的创造力。
苏东坡总是不断将痛苦升华为快乐,以至达到苦尽甘来的境界。
“心烦手不闲,手忙心怡然。
”苏东坡在流放中,心中虽然烦闷,但却没有无所事事,反而事必躬亲,进而发展出耕地、烹调的爱好。
在饮食上,苏轼是有名的美食家,他在下放黄州、惠州期间,创造出20多种菜肴,如东坡肉、东坡鲫鱼、东坡豆腐等,这些菜品至今还被人们津津乐道。
苏东坡在诗句中阐释了乐观和生命力之间的关系,细细读来,会给人带来许多生命的感悟和启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脍炙人口的名句“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此事古难全”,提醒我们,要认识到生活并不完美,所以别对人和事要求太高。
这样才能承受生活的变化,给自己更多的希望和信心,快乐也会多一点。
“枝上柳棉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美国著名应激心理学家拉泽洛斯主张,人的应激成效不取决于应激的大小,而取决于对应激的评估。
通俗地说,就是挫折的大小不是关键,而是人们如何看待挫折。
在这里,苏东坡的词句给我们很好的启示,面对挫折,要始终保持平常心,并从积极的角度看问题,不要过于悲观,更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忽闻河东狮吼声,柱杖落手心茫然。
”这句诗告诉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幽默感。
好友陈季常总被老婆训斥,这让苏东坡想起释迦牟尼狮吼的样子,加上陈季常的妻子来自河东郡,便有了“河东狮吼”的笑谈。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幽默的一面。
多学点幽默,不仅能化解尴尬,还能让自己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