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第一章
合集下载
电工电子技术 第一章直流电路 第七节戴维宁定理

5
E
B
1A
U U 9V
S
ABO
R 57 0
R0 57 +
US _ 9V
33
U
三、戴维宁定理中等效电阻的求解方法
求简单二端网络的等效内阻时,用串、并联 的方法即可求出。如前例:
A
R1 C
R2 D R0
R3
R4
B
R R // R R // R
0
1
2
3
4
求某些二端网络的等效内阻时,用串、并联的方 法则不行。如下图:
二、戴维南定理应用举例
例1 R1
R2
I5
R5
等效电路
R3
R4
E
+_
R1 +
R2 _
I5
E
R5
已知:R1=20 、 R2=30 R3
R4
R3=30 、 R4=20
E=10V
求:当 R5=10 时,I5=?
有源二端 网络
第一步:求开端电压US
A
R1
R2
C +_ D
US
E
R3
R4
B
U U U
S
AD
R1 C
R3
A R2
R0 D
R4 B
串/并联方法?
R0
不能用简单 串/并联 方法 求解, 怎么办?
方法(1): 开路、短路法
有源 网络
有源
Uabo
网络
IS
求 开端电压 Uabo 与 短路电流 IS
等效 内阻
R 0
U abo
I
S
R + -E
R Uabo=E + E
电子技术工艺与实践 第1章 安全用电

• 在国家标准规范和电工操作规程没有规定如何拆除电杆,在电杆拆除时 可以用人力从三个方向拉住电杆或者用吊车吊着电杆,这样做既安全, 又能保证被拆电杆的质量,是电杆拆除过程中常用的办法。
• 电气行业发展迅猛,各种安全规范来不及完善,这就需要我们既要严格 遵守规范规程,又要活学活用,遇到具体问题时采取高于规范的办法, 才能更有效的防止事故发生。
1.1.4 防止机械损伤与烫伤
• 剪断印制板上元件引线时防止断线飞射打伤眼睛人体其他部位。不要反握 螺丝刀、镊子等尖锐物体聊天或走动。
• 防止烫伤。不焊接时应把电台钻、车床等,不能戴手套、飘散衣角
或者披散长头发,实践中曾发生过手、手臂、衣服以及头发被高速旋转的 钻具卷入,造成严重伤害的事故。 • 操作钻床或手工钻时,必须佩戴护目镜,以防止高速旋转的钻头折断后飞 入眼睛。一旦碎屑入眼,不可揉搓,应及时去医院由医生取出碎屑。一旦 将硬质异物揉入眼球内部,直至眼球溃烂之前都不会再有疼痛的感觉。 • 使用打磨机磨削钻头,一定要目光注视着钻头,因为身体接触到飞速旋转 的磨削砂轮时往往感觉不到疼痛。以前出现过打磨钻头时因为与人聊天而 磨断手指的严重事故。
可燃物不能太近,注意不要在烙铁上堆放衣物或纸张。 • 合理选用电气装置。例如,在室外环境中,可采用防水和抗绝缘老化
的电气装置;在潮湿和多尘的环境中,应采用封闭式电气装置;在易 燃易爆的危险环境中,必须采用防爆式电气装置。 • 防止降压变压器反接变成升压变压器。 • 断电检修前,确保多电源供电的所有路径都切断电源,并且在验证不 带电之后方可检修。切断电源的断路器除了悬挂“禁止合闸”标志外 ,一定要安排专人值守,防止不明真相的人员误合闸。
电流路径。电流通过大脑、脊髓、心脏对人的危害 最大。
人体的阻抗
• 电气行业发展迅猛,各种安全规范来不及完善,这就需要我们既要严格 遵守规范规程,又要活学活用,遇到具体问题时采取高于规范的办法, 才能更有效的防止事故发生。
1.1.4 防止机械损伤与烫伤
• 剪断印制板上元件引线时防止断线飞射打伤眼睛人体其他部位。不要反握 螺丝刀、镊子等尖锐物体聊天或走动。
• 防止烫伤。不焊接时应把电台钻、车床等,不能戴手套、飘散衣角
或者披散长头发,实践中曾发生过手、手臂、衣服以及头发被高速旋转的 钻具卷入,造成严重伤害的事故。 • 操作钻床或手工钻时,必须佩戴护目镜,以防止高速旋转的钻头折断后飞 入眼睛。一旦碎屑入眼,不可揉搓,应及时去医院由医生取出碎屑。一旦 将硬质异物揉入眼球内部,直至眼球溃烂之前都不会再有疼痛的感觉。 • 使用打磨机磨削钻头,一定要目光注视着钻头,因为身体接触到飞速旋转 的磨削砂轮时往往感觉不到疼痛。以前出现过打磨钻头时因为与人聊天而 磨断手指的严重事故。
可燃物不能太近,注意不要在烙铁上堆放衣物或纸张。 • 合理选用电气装置。例如,在室外环境中,可采用防水和抗绝缘老化
的电气装置;在潮湿和多尘的环境中,应采用封闭式电气装置;在易 燃易爆的危险环境中,必须采用防爆式电气装置。 • 防止降压变压器反接变成升压变压器。 • 断电检修前,确保多电源供电的所有路径都切断电源,并且在验证不 带电之后方可检修。切断电源的断路器除了悬挂“禁止合闸”标志外 ,一定要安排专人值守,防止不明真相的人员误合闸。
电流路径。电流通过大脑、脊髓、心脏对人的危害 最大。
人体的阻抗
电工与电子技术 第一章

10V
10
I1 = -1A
《电工学》—电工技术
(1.4 )电流方向的表示方法
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指向为电流的参考方向。 (图中标出箭头)
i
参考方向
用双下标表示:如 iAB , 电流的参考方向由A
指向B。 (图中标出A、B)
A
i AB 参考方向
B
《电工学》—电工技术
(2) 电压
电位的概念 –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具有的电位能称为该 点的电位。它表示外力将单位正电荷从参考点(0 电位)移动到的该点所作的功
即:R U 常数 I
电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称为伏安特性。
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
I/A
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o
U/V
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
《电工学》—电工技术
电阻的开路与短路 i R
+
u
u
对于一电阻R
(1)当 R = 0 ,视其为短路。
0
i
i为有限值时,u = 0。
短路伏安特性曲线
u
(2)当 R = ,视其为开路。
-+ + -
1
2
4
3
5
U1 30V, U2 20V, U3 60V, U4 30V, U5 80V I1 3A, I2 1A, I3 2A, I4 3A, I5 1A
确定各元件的功率,指出哪些是电源、哪些是负载?
《电工学》—电工技术
U1 30V, U2 20V, U3 60V, U4 30V, U5 80V
+
U
+
U
I
关联参考方向
I
非关联参考方向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章

的
基 本 概
ab两点之间电压
uab
va
vb
Wa
Wb q
dW dq
念
及 电 路
电压 uab 表示单位正电荷从 a 点移动到 b点所失去的电位
元
能,因此也常称为电压降。
件
失去电位能Wa-Wb
Wa
Wb
a
b
高等学校电子教案: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
目录 前一页 返回 下一页 结束 第14页
按空格键继续
件
V 表示
a 点电位
va
Wa q
高等学校电子教案: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
b 点电位
vb
Wb q
目录 前一页 返回 下一页 结束 第13页
按空格键继续
1.3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续6)
第 电压(续)电压的概念
一 章
电路(电场)中两点(如a与b)之间的电位差称为电压,
电 路
用 u 或 U 表示,单位也是伏特(V)
目录 前一页 返回 下一页 结束 第3页
1.2 电路模型
按空格键继续
第 为什么要引入电路模型?
一 章
构成实际电路的元器件种类繁多,形状各异,给分析和
电
设计带来困难。
路
的 基
只有对各种元器件的特性建立了数学模型,才可能对电
本 概
路进行深入分析。例如,对于最简单的手电筒,这样一
念 及
个电路,就包含了电池、电珠、开关、导体等部分。如
按空格键继续
1.3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续3)
第 电流(续)电流的参考方向
一
章 电
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人为定义的,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 第1章

第一章 电路与元件
关联参考方向: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参 考方向一致(假定电流方向与假定电压 降方向一致)。
注意: 电压、电流的参 考方向可任意假定互 不相关,但为了分析 电路时方便,常常采 用关联参考方向。
第一章 电路与元件
关联参考方向举例 (associated reference direction)
第一章 电路与元件
第一章 电路与元件
主要内容: 1、电路变量(电流、电压、功率) 2、电路基本定律(欧姆定律、KCL、 KVL) 3、电阻、电源(独立源、受控源) 4、电路的三种状态(开路、短路、 带负载) 注意:电位(电势)
第一章 电路与元件
电路分析的主要任务在于求解电路物 理量,其中最基本的电路物理量就是 电流、电压和功率。
第一章 电路与元件
1.4 理 想 电 源 不管外部电路如何,其两端电压 总能保持定值或一定的时间函数的电 源定义为理想电压源。
图 1.4-1 理想电压源模型
第一章 电路与元件
(1) 对任意时刻t1, (直流)理想电压源 的端电压与输出电流的关系曲线(称伏安特 性)是平行于i轴、其值为us(t1)的直线,如图 1.4-2 所示。 理想电压源的内阻多大? 内阻=伏安曲线斜率
第一章 电路与元件
kW·h读作千瓦小时,它是计量电 能的一种单位。1000W的用电器具加电 使用1h,它所消耗的电能为1kW·h, 即 日常生活中所说的1度电。有了这一概 念,计算本问题就是易事。
第一章 电路与元件
开路和短路
• 开路:两点之间的电阻为无穷大。 根据i = u/R,开路时无论电压多大,电 流恒为零。 • 短路:两点之间的电阻为零。 根据u = i R,短路时无论电流多大,电 压恒为零。
电工与电子技术第一章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电路的组成
• 2.负载 • 在电路中使用电能的各种设备统称为负载。负载的功能是把电能转变
为其他形式能。例,电炉把电能转变为热能;电动机把电能转变为机 械能,等等。通常使用的照明器具、家用电、机床等都可称为负载。 • 3.导线 • 连接导线用来把电源、负载和其他辅助设备连接成一个闭合回路, 起着传输电能的作用。 • 4.辅助设备 • 辅助设备是用来实现对电路的控制、分配、保护及测量等作用的。 辅助设备包括各种开关、熔断器及测量仪表等。 • 最简单的电路实例是图1一1所示的手电筒电路。为了便于对电路 进行分析和计算,常把实际元件加以近似化、理想化,在一定条件下 忽略其次要性质,用足以表征其主要特征的“模
第二节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 几种常见的电流波形如图1一3所示,图1一3(a)为直流,图1一 3(b),(c)为交流。
• 在分析电路时,对复杂电路由于无法确定电流的实际方向,或电流 的实际方向在不断地变化,而引入了“参考方向”的概念。
• 参考方向是一个假想的电流方向。在分析电路前,需先任意规定未 知电流的参考方向,并用实线箭头标于电路图上,如图1一4所示,图 中方框表示一般二端元件。特别注意:图中实线箭头和电流符号i缺一 不可。
( resistance)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 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 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导体的电阻通常用字母R表示,电阻的单位 是欧姆(ohm ),简称欧,符号是Ω。比较大的单位有千欧(k Ω)、兆欧 (M Ω )(兆=百万,即100万)。 • 电阻器简称电阻( Resistor,通常用“R”表示)是所有电子电路中 使用最多的元件。电阻的主要物理特征是变电能为热能,也可说它是 一个耗能元件,电流经过它就产生内能。电阻在电路中通常起分压分 流的作用,对信号来说,交流与直流信号都可以通过电阻。 • 电阻元件是对电流呈现阻碍作用的耗能元件的总称,如电炉、白炽 灯、电阻器等。
第一节 电路的组成
• 2.负载 • 在电路中使用电能的各种设备统称为负载。负载的功能是把电能转变
为其他形式能。例,电炉把电能转变为热能;电动机把电能转变为机 械能,等等。通常使用的照明器具、家用电、机床等都可称为负载。 • 3.导线 • 连接导线用来把电源、负载和其他辅助设备连接成一个闭合回路, 起着传输电能的作用。 • 4.辅助设备 • 辅助设备是用来实现对电路的控制、分配、保护及测量等作用的。 辅助设备包括各种开关、熔断器及测量仪表等。 • 最简单的电路实例是图1一1所示的手电筒电路。为了便于对电路 进行分析和计算,常把实际元件加以近似化、理想化,在一定条件下 忽略其次要性质,用足以表征其主要特征的“模
第二节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 几种常见的电流波形如图1一3所示,图1一3(a)为直流,图1一 3(b),(c)为交流。
• 在分析电路时,对复杂电路由于无法确定电流的实际方向,或电流 的实际方向在不断地变化,而引入了“参考方向”的概念。
• 参考方向是一个假想的电流方向。在分析电路前,需先任意规定未 知电流的参考方向,并用实线箭头标于电路图上,如图1一4所示,图 中方框表示一般二端元件。特别注意:图中实线箭头和电流符号i缺一 不可。
( resistance)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 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 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导体的电阻通常用字母R表示,电阻的单位 是欧姆(ohm ),简称欧,符号是Ω。比较大的单位有千欧(k Ω)、兆欧 (M Ω )(兆=百万,即100万)。 • 电阻器简称电阻( Resistor,通常用“R”表示)是所有电子电路中 使用最多的元件。电阻的主要物理特征是变电能为热能,也可说它是 一个耗能元件,电流经过它就产生内能。电阻在电路中通常起分压分 流的作用,对信号来说,交流与直流信号都可以通过电阻。 • 电阻元件是对电流呈现阻碍作用的耗能元件的总称,如电炉、白炽 灯、电阻器等。
电工电子技术 第一章 直流电路

U U I Rs
电源电动势 = 外电路的等效电阻 × 电流 即
U I (R Rs )
1.4 电阻串并联
1.4.1 电阻串联
把n个电阻一个接一个地串接起来,就成为串联电路。
U1
U2
R1
U
R2 I
...
Un
Rn
计算公式: R R1 R2 Rn
若 R1 R2 的阻Rn值相等则:
U R IR
U U s IRs
Ps U s I
P UI
P I 2 R
P Ps P
1.5.2 开路状态
将开关K打开,这时电路为开路状态。
1.5.3 短路状态
此时,外电路的电阻可视为零,又由于电源内阻 很Rs 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 为I很大。
1.5.4 电气设备的额定值
0 i2 R2 i3 R3 i6 R6
(4)将六个独立方程联立求解,得各支路电流的值。 联立①结果为:
0 i1 i2 i6
①
0 i2 i3 i4
②
0 i3 i5 i6
③
10 i1 2i2 4i4
④
12 3i3 4i4 5i5
⑤
0 2i2 3i3 6i6
⑥
1.8电压源、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在电路中,各种电气设备和电路元件都有额定值, 只有按额定值使用,即额定工作状态,电气设备和电 路元件的运行才能安全可靠,经常合理,使用寿命才 会长,如下图为三相异步电动机铭牌。
1.6 基尔霍夫定律
遇到一些复杂的电路问题,如下图中的电桥电路时, 运用基本的串并联方法解决起来就非常困难了。
R1
R2
R3
如
i1
i3
i2
i1 i2 i3
电源电动势 = 外电路的等效电阻 × 电流 即
U I (R Rs )
1.4 电阻串并联
1.4.1 电阻串联
把n个电阻一个接一个地串接起来,就成为串联电路。
U1
U2
R1
U
R2 I
...
Un
Rn
计算公式: R R1 R2 Rn
若 R1 R2 的阻Rn值相等则:
U R IR
U U s IRs
Ps U s I
P UI
P I 2 R
P Ps P
1.5.2 开路状态
将开关K打开,这时电路为开路状态。
1.5.3 短路状态
此时,外电路的电阻可视为零,又由于电源内阻 很Rs 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 为I很大。
1.5.4 电气设备的额定值
0 i2 R2 i3 R3 i6 R6
(4)将六个独立方程联立求解,得各支路电流的值。 联立①结果为:
0 i1 i2 i6
①
0 i2 i3 i4
②
0 i3 i5 i6
③
10 i1 2i2 4i4
④
12 3i3 4i4 5i5
⑤
0 2i2 3i3 6i6
⑥
1.8电压源、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在电路中,各种电气设备和电路元件都有额定值, 只有按额定值使用,即额定工作状态,电气设备和电 路元件的运行才能安全可靠,经常合理,使用寿命才 会长,如下图为三相异步电动机铭牌。
1.6 基尔霍夫定律
遇到一些复杂的电路问题,如下图中的电桥电路时, 运用基本的串并联方法解决起来就非常困难了。
R1
R2
R3
如
i1
i3
i2
i1 i2 i3
《电子技术基础》第1章

集电结 集电极c
发射结
Collector
基极b Base 发射极e Emitter NPN型
PNP型
晶体管的分类
材料
用途
硅管
锗管 放大管 开关管 低频管
结构
PNP
NPN
不论是硅管还是锗管 都有NPN型和PNP型
频率
高频管
功率
小功率管 中功率管 大功率管
2.晶体三极管的放大原理
晶体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因此常 用它组成放大电路。放大电路框图如图 1-6所示。在输入端加上一个小信号ui, 在输出端可以得到比较大的信号uo。
图1-6 放大电路框图
三极管的三种连接方法
晶体三极管只有三个电极,用它组成放大电路时,一 个电极作为输入端,一个电极作为输出端,剩下的一个 电极作为输入、输出的公共端,所以用三极管组成放大 器时就有三种接法。如图1-7所示。
图1-7 三极管的三种连接方法
(1)晶体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的条件
要使三极管能够放大,必须满足一定的外部条件 : 发射结加一个正向电压,习惯上称为正向偏置。 P端电位大于N端电位。 给集电结加一个反向电压,习惯上称为反向偏置 。 P端电位小于N端电位。
晶体二极管特性曲线
击穿电压 门限电压
图1-4 晶体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
曲线分析
(1)正向特性
① 只有当正向电压超过某一数值 时,才有明显的正向电流,这个电压 数值称为“门限电压”或“死区电压 ”用UT 表示。对于硅管UT 为0.6~0.8 伏; 对于锗管UT 为0.2~0.3伏。一般情 况下,从曲线近似直线部分作切线, 切线与横坐标的交点即为UT。 ② 随着电压u的增加,电流i按照 指数的规律增加,当电流较大时,电 流随着电压的增加几乎直线上升。 ③ 不论硅管还是锗管,即使工作 在最大允许电流,管子两端的电压降 一般也不会超过1.5伏,这是晶体二极 管的特殊结构所决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它特殊二极管: 光电二极管 反向电流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上升。 I V
照度增加
50
发光二极管 有正向电流流 过时,发出一定 波长范围的光, 目前的发光管可 以发出从红外到 可见波段的光, 它的电特性与一 般二极管类似。
51
§1.5 半导体三极管
一、基本结构 NPN型 C PNP型 集电极
集电极 N P N
空间电荷区, 也称耗尽层。
扩散运动
漂移运动 P型半导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内电场E
N型半导体
+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扩散和漂移这一对相反的运动最终达到平衡, 扩散运动 相当于两个区之间没有电荷运动,空间电荷区的厚 度固定不变。 23
硅和锗的晶 体结构:
7
硅和锗的共价键结构
+4 +4表示除 去价电子 后的原子
+4
共价键共
用电子对
+4 +4
8
形成共价键后,每个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是 八个,构成稳定结构。
+4 +4
共价键有很强的结合力,使原子规 则排列,形成晶体。
+4
+4
共价键中的两个电子被紧紧束缚在共价键中,称为 束缚电子,常温下束缚电子很难脱离共价键成为自 由电子,因此本征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很少,所以 本征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很弱。
- - - - - -
P 型半导体
N 型半导体
杂质型半导体多子和少子的移动都能形成电流。 但由于数量的关系,起导电作用的主要是多子。
近似认为多子与杂质浓度相等。
20
§1.2
一、PN 结的形成
PN结
在同一片半导体基片上,分别制造P 型半导 体和N 型半导体,经过载流子的扩散,在它们的 交界面处就形成了PN 结。
铜的载流子密度:10 个 / cm 5
22
3
硅的载流子密度: 1010 个 / cm 3 1.5 锗的载流子密度: 10 个 / cm 2.5
13 3
绝缘体载流子密度:近 似等于零
4
二、 本征半导体 特点:
(1)通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可以将半 导体制成晶体。 (2)完全纯净的、结构完整的半导体 晶体,称为本征半导体。 (3)在硅和锗晶体中,原子按四角 形系统组成每个原子与其相临的原子之 间形成共价键,共用一对价电子。
21
内电场越强,就使漂移 运动越强,而漂移使空 间电荷区变薄。 P型半导体
漂移运动 内电场E N型半导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扩散的结果是使空间电 荷区逐渐加宽,空间电 22 荷区越宽。
越高反向电流越大。硅管的反向电流较小,锗管
的反向电流要大几十到几百倍。
35
四、二极管电路的分析方法 iD
A. 对直流信号,用 图解法作出工作点 I
R E
U
I
U uD
36
B.大交流信号:
iD
相当电子开关
二极管的应用是主要利用 它的单向导电性包括整流、限 幅、钳位等。
37
整流、削波作用:
ui t
ui
多数载流子(多子) 自由电子
少数载流子(少子) 空穴。
17
P型半导体
空穴
+4
+4
+3
+4
硼原子
18
特点:
1、P型半导体:本征半导体中掺入三价元素。 2、P型半导体中 多子 少子 空穴, 电子。
19
杂质半导体的示意表示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触丝线
点接触型
P
引线 外壳线
基片
N
31
二 极 管 实 际 结 构
32
二、伏安特性 I
I
P
U N
导通压降: 硅 管0.6~0.8V,锗 管0.2~0.3V。
U
反向击穿电 压U(BR)
死区电压 硅管 0. 5V,锗管0.2V。
33
三、主要参数 A.最大整流电流 IOM
二极管长期使用时,允许流过二极管的最大正 向平均电流。
5
本征半导体的结构特点
现代电子学中,用的最多的半导体是硅和锗,它们 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都是四个。
Ge
Si
通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可以将半导体制成晶体。
6
本征半导体:完全纯净的、结构完整的半导体晶体。
在硅和锗晶体中,原子按四角形系统组成 晶体点阵,每个原子都处在正四面体的中心, 而四个其它原子位于四面体的顶点,每个原子 与其相临的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共用一对价 电子。
43
万 用 表 测 试 二 极 管
44
§1.4 稳压二极管
一、工作区域 I
曲线越 陡,电 压越稳 定。
+
UZ
U
稳压误差 UZ IZ IZ IZmax
45
二、工作特点: (1)在反向击穿区处于稳压状态; (2)工作在其它区域与一般二极管相同。
三、稳压二极管的参数
(1)稳定电压 UZ (2)电压温度系数U(%/℃) 稳压值受温度变化影响的的系数。 (3)动态电阻
4、扩散与漂移达到动态平衡时即形成PN结。
25
二、
PN结的单向导电性
PN结加上正向电压、正向偏臵的意 思都是: P区加正、N区加负电压。
26
1、PN 结正向偏置
变薄 - + + + + 内电场被削弱,多子 的扩散加强能够形成 较大的扩散电流。
+ P
- - -
_
N
外电场
内电场
R
E
27
PN结加上反向电压、反向偏臵的意思都是:
9
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机理 在绝对0度(T=0K)和没有外界激发时,价 电子完全被共价键束缚着,本征半导体中没有 可以运动的带电粒子,它的导电能力为0。 半导体的导电机理不同于其它物质,所 以它具有不同于其它物质的特点。比如: 当受外界热和光的作用时,它的导 电能力明显变化。
往纯净的半导体中掺入某些杂质, 会使它的导电能力明显改变。
B. 反向击穿电压U(BR)
二极管反向击穿时的电压值。击穿时反向电流 剧增,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被破坏,甚至过热而 烧坏。手册上给出的最高反向工作电压URWM一般 是U(BR)的一半。
34
C. 反向峰值电流 IRM
指二极管加反向峰值工作电压时的反向电流。
反向电流大,说明管子的单向导电性差,因此反
向电流越小越好。反向电流受温度的影响,温度
C B
IBE
N P N IE
发射结正 偏,发射 区电子不 断向基区 扩散,形 成发射极 电流IE。
Ec
E
55 1
少子的运动
集电结反偏, 有少子形成的 反向电流ICBO。 B
多子的运动
IC=ICE+ICBOICE 从基区扩 C
ICBO
RB EB
ICE N P IBE N IE
E
散来的电 子作为集 电结的少 子,漂移 Ec 进入集电 结而被收 集,形成 ICE。
第1章
常用半导体元件
§1.1 半导体的 半导体二极管
§1.4 稳压二极管
§1.5 半导体三极管
1
半导体的特点
• 半导体的优点(与电子真空管相比) • 1、体积小,重量轻; • 2、耗电省; • 3、成本低。 缺点: 1、受温度影响大; 2、参数离散。
2
§1.1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C
B 基极
E
B
P N P
E 发射极
52
基极
发射极
结构特点
集电区: 面积较大 B 基极 C N P N E 集电极
基区:较薄, 1um以下,掺杂 浓度低
发射区:掺
发射极
杂浓度较高
53
C N P N
集电极
集电结 发射结
B 基极
E
发射极
54
二、电流放大原理
基区空 穴向发 射区的 扩散可 忽略。 进入P区的电子 少部分与基区的 RB 空穴复合,形成 电流IBEE,多数 B 扩散到集电结。
电位V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V0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