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共21页文档

合集下载

试验室操作规程

试验室操作规程

试验室操作规程标题:试验室操作规程引言概述:试验室是科研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操作规程不仅可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还可以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

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试验室操作规程至关重要。

一、实验室环境准备1.1 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保持实验室内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浓度。

1.2 清洁实验室:定期清理实验室内部,保持实验台面、设备和地面清洁整洁。

1.3 检查实验室设备:确保实验室设备正常运转,定期维护和保养设备。

二、实验前准备2.1 穿戴实验服装:进入实验室前需穿戴实验服装、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具。

2.2 准备实验物品:准备好实验所需的试剂、器具等物品,并按照操作规程摆放整齐。

2.3 阅读实验手册:在进行实验前,子细阅读实验手册,了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实验操作步骤3.1 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操作:在进行实验时,按照实验手册中的步骤进行,不可随意更改或者省略步骤。

3.2 注意实验条件:注意实验温度、湿度等条件,确保实验环境符合要求。

3.3 注意实验时间:掌握好实验的时间控制,避免超时或者不足的情况发生。

四、实验后处理4.1 清洁实验台面: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台面和设备,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4.2 处理实验废物:将实验废物分类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4.3 记录实验数据:及时记录实验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五、实验安全措施5.1 紧急应急措施:在实验室内发生事故时,要知道紧急应急措施,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5.2 防护用具佩戴:在进行实验时,必须佩戴防护用具,如手套、护目镜等。

5.3 实验物品存放:实验结束后,将实验物品妥善存放,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结论:建立科学规范的试验室操作规程,不仅可以提高实验效率,还可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人员的安全。

试验室操作规程是科研工作中不可或者缺的一环,应得到重视和严格执行。

高中学生科学实验安全操作指南

高中学生科学实验安全操作指南

高中学生科学实验安全操作指南科学实验是高中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并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然而,科学实验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对于高中学生这样的年轻人来说,安全操作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高中学生科学实验的安全操作指南。

一、实验前的准备在开始实验之前,学生们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认真阅读实验操作手册,了解实验步骤并明确实验目的。

其次,检查实验仪器和药品是否齐全,并确保仪器设备工作正常。

最后,合理安排实验时间和实验地点,确保操作环境整洁、明亮,并保证有适宜的通风条件。

二、实验时的穿着实验时的穿着是确保实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生们应穿戴好实验服,避免穿着宽松的衣物和长发,以免被卷入实验仪器或被药品泼溅。

另外,在进行有毒性实验时应佩戴防护手套和护目镜,并且穿戴透气性好的鞋子,避免液体残留。

三、实验操作的技巧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学生们应细心操作,并做到操作轻柔。

特别是在操作脆弱的仪器和玻璃器皿时,要注意手法的温和,避免不必要的破损。

此外,在实验中要注意避免手指接触实验药品,使用工具进行操作。

四、化学品的使用和储存化学品的使用和储存是实验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安全问题。

首先,学生们在使用化学品时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并严格按照要求操作。

其次,在选择储存化学品的位置时,应注意防潮、防火、防爆,并保持通风良好。

不同种类的化学品应分开储存,并做好标识。

五、实验后的清理实验结束后,学生们应该及时清理实验场地和仪器。

首先,将废弃物、残留液体等分类倒入专用容器,并妥善处理。

其次,清洁实验台面及仪器设备,保持整洁。

最后,将实验器材归位妥善保管,以备下次使用。

六、实验中的急救常识学生们在实验中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常识,以备不时之需。

如被化学品溅到眼睛或皮肤上,应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洗净后及时就医。

在紧急情况下,应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

实验薄层色谱法讲课文档

实验薄层色谱法讲课文档

吸附色谱三要素-吸附 剂
⑵ 硅胶silica gel 它的吸附性来源于 硅胶氧原子上未成键 的电子对和可以形成 氢键的羟基。羟基有 结合型(Ⅰ)、活性 型(Ⅱ)和游离型 (Ⅲ)三种
2022/1/28
10
第10页,共29页。
吸附色谱三要素-吸附
剂 活性
氧化铝含水 硅胶含水量
量(%)
(%)

0
0

3
样品: 1%偶氮苯和1%苏丹Ⅲ溶液混合样品 展开剂:9: 1石油醚/乙酸乙酯
20
第20页,共29页。
点样操作: 1.可利用铅笔画一条线; 2.样品溶液要点在 0.7-0.8 mm处; 3.采用多次点样时,应待前一次点
加的溶剂挥发后再进行;
4.点量应适中,避免斑点拖尾;
5.配制样品的溶剂具有挥发性和 小极性。
3
第3页,共29页。
色谱法原理
色 谱 法 ( Chromatography ) 亦 称 色 层 法 、 层 析法等。色谱法是分离、纯化和鉴定有机化合物的重要 方法之一。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某一物 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分配)的不同,或其亲和性 的差异,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种物质进行反复的吸 附或分配作用,从而使各组分分离。
在薄层板的一个角上,展开适当距离后,挥干溶剂,再将
薄层板以与原展开方向成 90 的方向进行展开。
2022/1/28
24
第24页,共29页。
2022/1/28
2
1 原点
25
第25页,共29页。
薄层色谱示意图
1
2-1
2-2
2-3
2-4
3
2022/1/28
26

试验室操作规程

试验室操作规程

试验室操作规程
《试验室操作规程》
在实验室中进行科研工作需要遵循一定的规程,以确保实验室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下面是实验室操作规程的一些基本内容:
一、实验室准备
1. 实验室操作人员应穿着合适的实验服和防护用具,如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2. 实验室内应保持整洁,各种试剂和设备应按照规定摆放和整理。

二、实验操作
1. 在进行实验前,应仔细阅读实验的操作手册,并了解实验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因素和应对方法。

2. 实验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实验的步骤和要求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实验条件。

3. 实验操作人员应注意实验室内的安全规范,如禁止饮食和吸烟,防止火种等。

三、试剂使用
1. 在使用试剂时,应注意试剂的保存条件和有效期,不得使用过期试剂。

2. 使用腐蚀性或有毒性试剂时,应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具,并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操作。

四、废弃物处理
1. 实验结束后,实验槽中的废弃物应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不得将废弃物随意丢弃。

2. 在处理特殊废弃物时,应按照环保法规进行处理,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五、事故处理
1. 在实验中发生事故时,实验操作人员应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2. 实验室负责人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报告。

实验室操作规程的遵守是保障科研工作安全和准确的重要手段,希望实验室操作人员能够严格遵守规程,提高实验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基本实验操作范文

基本实验操作范文

基本实验操作范文实验操作是科学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操作实验来验证科学假设和理论的正确性。

下面是一份基本实验操作的范文,供参考。

实验目的:1.验证其中一种理论或假设的正确性;2.探究其中一种现象的产生原因;3.获取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解释。

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是本实验中最基本的理论依据,相关知识和理论的了解对于实验操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实验材料:1.实验器械:实验仪器和装置,如显微镜、天平、温度计等;2.实验试剂:实验所需的化学试剂,如溶液、固体试剂等;3.实验样品:用于实验的待测物质。

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收集所需材料和器械,检查其完整性和工作状态;2.样品制备:按照实验要求制备样品,如称取一定量的试剂、稀释溶液等;3.实验操作:根据实验原理和要求,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如加热、酸碱中和、测量等;4.数据记录:实验过程中记录所得数据,如实验前后的质量变化、温度变化等;5.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6.结果判断: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实验的合理性和科学性;7.结论提出: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合理的结论,并解释实验现象。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操作要安全可靠,必要时佩戴防护设备;2.材料和试剂的选择要符合实验要求,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3.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及时记录数据和现象;4.实验结束后清理实验现场,保持实验器械和试剂的完好性。

实验分析:通过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获得以下结论:1.理论或假设的正确与否;2.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3.实验数据的规律和趋势。

实验改进: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提出实验改进的建议:1.改进实验装置,提高实验操作效率和准确性;2.调整实验条件,改善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3.修改实验步骤,简化实验操作流程。

总结:实验操作是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操作可以验证理论假设的正确性,探究科学现象的产生原因。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准备好材料和试剂,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

化学试验操作规程

化学试验操作规程

化学试验操作规程一、实验操作前的准备1.仔细阅读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原理、要点等内容。

2.检查实验所需仪器、玻璃器皿、试剂、溶液等是否准备齐备,并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3.确定实验操作的安全措施,如佩戴安全眼镜、手套等。

二、实验操作的基本要求1.实验台面保持整洁,将实验器材摆放整齐并稳定。

2.操作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磕碰、摔坏仪器。

3.使用酒精灯、煤气灯等火源时,要注意防火和安全。

4.实验器材应定期清洗和检修,确保其功能正常。

三、基本操作规范1.实验开始前,先用适当的试剂清洗实验器材,如用酸洗玻璃器皿,用碱洗盘子等。

2.在操作过程中,不得离开操作台,尤其是使用火源时,要特别注意。

3.向试管、烧杯等器皿加热时,要在底部加热,且不得超过底部直径的1/3,以免破裂。

4.使用试剂时,应根据实际需要,慢慢滴加,避免溅出和浪费。

5.在实验室中,不得随意品尝实验物质,以免引起意外或中毒。

四、常见实验操作注意事项1.离心机操作时,要保持平衡,离心轴要放置好中心。

2.使用玻璃棒搅拌试剂时,要轻轻搅拌,避免碰撞容器产生剧烈反应。

3.使用实验室电磁炉时,应先调节火候,再接通电源,避免突然升温引起危险。

4.操作腐蚀性试剂时,应佩戴防酸碱手套和安全眼镜,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5.在使用分液漏斗时,要保持漏嘴的下端始终位于液面之上,以避免溶液倒回漏斗。

五、实验后的处理1.实验结束后,及时关闭电源、瓦斯、水源等设备,并归位整理实验器材。

2.对于产生有害物质的实验,要妥善处理废液废物,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3.清洗玻璃器皿时,应先用洗涤剂浸泡,再用刷子或海绵进行清洗,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六、实验安全与急救措施1.实验室操作时,要注意个人安全,佩戴实验室专用的防护服、手套、眼镜等。

2.实验中如发生紧急情况,应立即请求帮助,通过实验室内的紧急呼叫装置或向老师报告。

3.发生火灾时,要迅速用灭火器或毛巾等盖住火源,同时向大家呼救并用安全通道逃离。

试验室操作规程

试验室操作规程

试验室操作规程标题:试验室操作规程引言概述:试验室操作规程是保障实验室安全、提高实验效率、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指导文件。

遵守试验室操作规程可以有效避免实验中的意外事故和误操作,确保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实验室进入与离开规程1.1 进入实验室前需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1.2 进入实验室后应先查看实验室安全告示牌,了解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和紧急处置措施。

1.3 离开实验室时应清理实验台面,关闭实验室设备,确保实验室环境整洁。

二、实验操作规程2.1 在进行实验前应认真阅读实验操作手册,了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2 操作实验时应按照实验步骤依次进行,避免跳过或混乱操作。

2.3 实验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出现,应及时停止实验并向实验室负责人汇报。

三、实验物品使用规程3.1 实验室内的化学药品和试剂应按照规定存放,避免混用或误用。

3.2 使用实验物品前应查看标签,确保物品名称和浓度无误。

3.3 使用完毕的实验物品应按规定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四、废弃物处理规程4.1 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应分类存放,如化学废液、固体废物等。

4.2 废弃物应按照规定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4.3 废弃物处理完毕后应及时清理工作台面和周围环境,确保实验室整洁。

五、紧急情况处理规程5.1 在实验中如遇到火灾、泄漏等紧急情况,应立即采取安全措施并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

5.2 紧急情况处理过程中应保持冷静,避免造成二次事故。

5.3 紧急情况解决后应进行事故调查和记录,总结经验教训,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结论:遵守试验室操作规程是每位实验人员的责任,只有严格执行规程,才能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希望每位实验人员都能认真遵守试验室操作规程,共同维护实验室的安全和秩序。

实验六 维生素C注射液含量测定共21页文档

实验六 维生素C注射液含量测定共21页文档

2020/5/31
返回
2020/5/31
返回
2020/5/31
返回
2020/5/31
返回
2020/5/31
返回
2020/5/31
返回
2020/5/31
返回
2020/5/31
返回
2020/5/31
返回
2020/5/31
返回
更多精品资请访问
更多品资源请访问
3.操作注意事项: (1)测定中加入稀醋酸,是使滴定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在酸性介质中 维生素C受空气中氧的氧化速度减慢,但样品溶于稀酸后仍需立即进行 滴定。 (2)应以重新煮沸冷却的水作为溶媒,目的是减少水中溶解氧对测定 的干扰。 (3)测定中加入丙酮,是为了消除注射液中的抗氧剂焦亚硫酸钠(或 亚硫酸氢钠)的干扰。
可以用碘量法测定其含量。
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或亚硫酸钠等抗氧剂,可与丙
酮或甲醛反应生成加成物,从而排除抗氧剂对测定的干扰
。 滴定反应式:
CH2OH
H C OH O O +I2 H+
CH2OH
H C OH O O +2HI
HO OH
OO
2020/5/31
一、测定原理
2.含量计算:
标示 % V 量 I2TF1 0 3V每支 10 % 0 V供 S标示
2020/5/31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
1.操作 精密量取本品1.0ml,加水15ml与丙酮2ml,摇 匀,放置5分钟,加稀醋酸4ml与淀粉指示液lml,用碘滴定 液(0. 1065mol/L)滴定,至溶液显紫蓝色并持续30秒钟不 褪,即为终点。
2. 每1ml碘滴定液(0.05mol/ L)相当于8.806mg的 C6H8O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