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完整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经典实验操作大全知识梳理掌握(3篇)

初三化学经典实验操作大全知识梳理掌握(3篇)

初三化学经典实验操作大全知识梳理掌握(3篇)篇一:基本实验操作与技能一、实验基本操作1. 拿取药品(1)用药匙或纸槽拿取固体药品,避免用手直接接触。

(2)拿取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

2. 装填仪器(1)将仪器按照实验要求摆放整齐。

(2)将试管、烧杯等容器放在实验台上,注意不要倒置。

3. 加热操作(1)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2)用试管夹加热试管时,试管底部不能触及灯芯,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4. 冷却操作(1)将加热后的试管放在石棉网上自然冷却。

(2)不要将加热后的试管放入冷水中,以免炸裂。

二、实验基本技能1. 分离混合物(1)过滤:利用滤纸和漏斗,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

(2)蒸发:利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中的溶剂蒸发,得到固体溶质。

2. 物质的制备(1)加热分解:如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置换反应:如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篇二:经典实验操作一、氧气的制备与性质实验1. 制备氧气(1)加热高锰酸钾:将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加热至分解,产生氧气。

(2)过氧化氢分解: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

2. 氧气的性质(1)助燃性: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木条复燃。

(2)氧化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二、氢气的制备与性质实验1. 制备氢气(1)锌与稀硫酸反应:将锌粒放入稀硫酸中,生成氢气。

(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将铝片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氢气。

2. 氢气的性质(1)可燃性:氢气与氧气混合,点燃后产生淡蓝色火焰。

(2)还原性: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

篇三:综合实验操作一、酸碱盐的性质实验1. 酸的性质(1)与活泼金属反应:如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2)与碱反应:如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2. 碱的性质(1)与盐反应:如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2)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如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完整版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完整版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药品的取用、保存的原则和事故的处理1:药品的取用:(1):固体:(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取用一般用药匙或纸槽,有些块状的用镊子,用过的药匙或镊子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

(2)把密度大的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内,要一横,二放,三慢竖。

(3)装入固体粉末时,应一斜,二送,三直立。

(4)无要求时,一般盖住底部为准。

(2):液体:1)液体药品一般保存在细口瓶内,不作要求时通常为:1-----2ml。

取用少量时用胶头滴管。

2)用量较大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倾倒时,标签向上(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和量筒口(一倒;二向;三紧挨)。

3)倾倒完毕后立即盖紧瓶塞,放回原处,标签向外。

(3):取用原则①“三不”原则:不摸——不用手接触药品。

不闻——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直接闻药品气味。

不尝——不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②节约原则:若没有说明用量时,液体一般取1~2ml,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

③处理原则: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便丢弃,要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2:药品的保存:一般为密闭、低温(2℃---15℃)、避光、有效期、单独存放。

3:实验事故的处理:1):割伤--------小心取出异物,用酒精清洗,立即就医治疗。

2):烫伤、灼伤-------轻度:酒精清洗,涂抹凡士林。

深度:酒精清洗,纱布包扎,立即就医。

3):浓碱-------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4):浓酸-------先用干抹布拭擦,然后用大量的水清洗,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5):起火-------先切断电源,关闭煤气,扑灭火源,移走可燃物。

4:仪器的洗涤:1):附有油脂----------先用热碱溶液清洗。

2):附有不溶于水的碱性物质和碳酸盐---------------先用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

3):当清洗后,水膜均匀,既不聚成水滴,又不成股流下,倒扣在试管架上。

二.一些常见现象1)镁带在空气里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固体 Mg+O2=== MgO2)木炭在氧气里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 == CO2 CO2+ Ca(OH)2== CaCO3 + H2O3)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S+ O2= SO24)红磷在氧气里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 P+ O2 = P2O55)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溅落下来Fe+ O2= Fe3O46)白磷自然产生白烟P+ O2== P2O57)氢气在空气里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上有水珠生成H2+ O2== H2O8)点燃氢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听到“砰”的一声响、发生爆炸H2+ O2== H2O9)一氧化碳在空气里燃烧产生蓝色的火焰CO+ O2== CO210)盐酸跟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生成大量气泡CaCO3+ HCl== CaCl2+ H2O+ CO2。

初中化学课堂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初中化学课堂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初中化学课堂实验安全注意事项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课堂实验安全注意事项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化学反应,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然而,化学实验往往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为了确保实验的安全性,教师和学生必须共同遵守以下安全注意事项。

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熟悉实验原理:在开展实验之前,学生应充分了解实验的原理和目的,掌握实验中涉及的主要化学物质的性质。

2.正确配制溶液:按照实验要求,精确配制各种溶液。

注意溶液的浓度和体积,避免因配制错误导致实验失败或安全事故。

3.检查实验器材:在实验开始前,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无损,确保实验器材的质量和安全。

4.制定实验计划:明确实验步骤,合理安排实验时间,确保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遵守实验步骤: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避免擅自改变实验方案。

2.使用防护用品:在实验过程中,应根据实验物质的特性和实验步骤的要求,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3.正确使用实验仪器: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遵循仪器的操作规程,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仪器损坏或安全事故。

4.防止交叉污染:在实验过程中,注意防止不同试剂和实验物质的交叉污染,避免影响实验结果。

5.处理突发事件:遇到突发事件,如溶液溢出、器材损坏等,应冷静处理,及时向教师报告。

三、实验后的清理工作1.清洁实验器材: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器材,确保实验器材的清洁和完好。

2.妥善处理废弃物:将实验产生的废弃物按照指定的方法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反思实验过程:实验结束后,学生应认真反思实验过程,总结实验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

四、实验安全文化的培养1.建立安全意识:教师和学生应高度重视实验安全,树立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实验安全文化氛围。

2.强化安全教育:学校应加强实验安全教育,定期组织实验安全培训,提高学生的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初中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及安全注意事项

初中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及安全注意事项

初中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及安全注意事项化学实验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知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化学反应的神奇与规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然而,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意识同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初中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以及必须遵守的安全注意事项,帮助学生们在实验中做到安全第一。

基本操作实验前准备:在进行实验前,要仔细阅读实验操作步骤,准备好所需试剂、仪器和器材。

仪器使用:熟悉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如试管、量筒、酒精灯等,保持仪器清洁完好。

试剂保存:正确保存各种试剂,注意标识和分类,避免混淆使用。

溶液配制:按照实验要求准确称取试剂,注意控制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实验操作:按照步骤依次进行实验操作,注意细节和顺序,避免操作失误。

安全注意事项穿戴实验服:进行化学实验时,务必穿戴实验服,保护皮肤免受化学品侵害。

佩戴防护眼镜:实验过程中要佩戴防护眼镜,避免化学溅射伤及眼睛。

通风环境:在通风良好的实验室中进行实验,避免有毒气体滞留。

避免接触皮肤:化学试剂对皮肤有腐蚀性,避免直接接触,如有溅到皮肤应及时冲洗。

小心操作:实验时要小心操作,避免试剂溅洒或器材倾倒造成意外。

应急措施:熟悉实验室应急措施,掌握急救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通过正确的实验操作和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可以保证化学实验的顺利进行并确保实验者的安全。

初中化学实验不仅是知识的探索,更是安全意识的培养。

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下,学生们才能更好地享受化学实验的乐趣,更深入地理解化学知识。

在进行初中化学实验时,操作规范和安全意识同样重要。

只有做到安全第一,才能让实验教学事半功倍。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和化学实验的安全措施的注意事项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和化学实验的安全措施的注意事项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和化学实验的安全措施的注意事项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实验探究的能力。

但是,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严格遵守实验的基本操作注意事项和化学实验的安全措施,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并保障学生的安全。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注意事项和化学实验的安全措施进行归纳总结。

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注意事项1. 实验前准备在进行化学实验之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要求,熟悉实验器材的用途和操作方法。

同时,要检查实验器材的完好性,如试管是否有破损、烧杯是否有裂纹等,确保实验器材的正常使用。

2. 实验操作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严禁随意取用试剂,必须按照实验要求准确称取,并遵循“先下试剂,后加水”的原则。

(2)在进行加热实验时,要保持试管或烧杯垂直,远离自己和他人,并避免直接观察加热物质。

(3)注意实验容器的选择,硫酸、盐酸等具有强腐蚀性的试剂应使用塑料容器。

(4)使用显色试剂时,要将试剂加入到反应器具中,避免直接滴到手上。

(5)避免接触和吸入实验物质,尤其是对有毒物质和气味刺激性较大的物质。

3. 实验结束后实验结束后,必须进行实验器材的清洗和归位。

对于有毒物质残留较多的容器,要进行特殊处理。

同时,要关闭实验室门窗和关闭实验仪器,做好实验室的清洁工作。

二、化学实验的安全措施注意事项1. 实验环境化学实验室应保持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在室内积聚。

同时,实验室中应有清晰的标志和管理制度,并保证应急通道的畅通。

2. 实验器材和试剂实验器材和试剂需妥善保存,有毒品要标注清楚。

同时,对于易燃、易爆和有毒的试剂要单独存放,避免与其他试剂混合。

3. 个人防护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正确佩戴实验室所需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眼镜、实验手套、实验服等。

避免直接接触有害物质,确保个人安全。

4. 灭火器材和应急处理在化学实验室中,应配备火灾灭火器材,以备不时之需。

初中化学实验步骤及安全注意事项

初中化学实验步骤及安全注意事项

初中化学实验步骤及安全注意事项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思考,增加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然而,由于化学实验涉及到一些危险物质和复杂的操作步骤,所以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要遵守一定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实验的安全和正常进行。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初中化学实验步骤及安全注意事项。

一、常见的初中化学实验步骤1. 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步骤:(1)将一定量盐酸倒入烧杯中;(2)用滴管滴入甲酮溶液,每次滴2-3滴,观察颜色的变化;(3)重复上述步骤,直到观察到溶液颜色变为中性。

2. 金属与酸反应实验步骤:(1)将一定量稀盐酸倒入试管中;(2)将锌片放入试管中,注意锌片不要过多,以免溢出;(3)观察试管中气泡的产生情况,可以通过放置一根湿试纸在试管口上,观察纸上是否有气泡形成。

3. 蒸馏实验步骤:(1)将需要蒸馏的液体倒入蒸馏烧瓶中;(2)将烧瓶与冷却器连接好,确保冷却器导管的末端浸入收集瓶中;(3)用酒精灯加热烧瓶,逐渐加热液体,观察液体的沸腾情况,通过冷凝的液滴收集蒸馏液。

4. 胶囊中的白砂实验步骤:(1)将胶囊放入试管中;(2)加入适量稀盐酸;(3)观察反应的现象,判断是否生成白砂。

二、化学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1. 穿戴实验服和防护用具在进行化学实验时,首先要穿戴好实验服和防护用具,包括实验衣、实验裤、实验鞋、护目镜、实验手套等,以防止化学物质对皮肤的直接接触,保护实验人员的安全。

2. 注意实验台的整洁实验台上要保持整洁,不要放置杂物,以免实验时发生意外情况。

同时,实验台也要保持干燥,防止液体的溅洒和滑倒。

3. 熟悉实验步骤和性质在进行化学实验之前,要仔细阅读实验操作手册和实验指导书,熟悉实验步骤和相应实验物质的性质,以确保实验的安全和正确进行。

4. 注意使用实验器材和试剂在实验过程中,要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试剂,如量筒、烧杯、试管、滴管等。

使用器材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摔落或碰撞,以免造成伤害或损坏。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在实验室里,不管什么药品,都要做到“三不”:不要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更不得品尝药品的味道。

2、剩余药品的处理:用剩的药品不要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3、酒精灯的使用酒精灯中的酒精少于酒精灯容积2/3;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酒精灯不可用嘴吹灭,要用灯帽盖灭,不用时盖上灯帽(原因:①防止酒精挥发,浪费酒精;②酒精挥发后水留在灯芯上,下次不易点燃或燃烧不旺);酒精着火,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不可用水浇(原因:用水浇会使火势蔓延)。

4、用试管给固体加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产生的水倒流回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或试管中上部),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用试管给液体加热,试管倾斜与桌面约成45°角,液体量不超过容积的1/3,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管口不要对着人。

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等需垫加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烧杯、锥形瓶、烧瓶等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等5、药品的取用实验时若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液体取1ml~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取用固体:粉末状用药匙(一平二送三竖直),块状用镊子(一平二放三慢竖)。

取用液体:① 取多量,用倾倒法,瓶塞倒放,倾倒时标签向手心(防止残留液腐蚀标签),试管倾斜,瓶口紧挨着管口,倒完后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② 取少量,用胶头滴管(吸取时在液面上赶跑空气,滴加时不要伸入容器中,应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取液后的滴管不要平放,不要倒置;用过后要清洗,滴瓶上的滴管不要清洗)③ 取定量,用量筒、胶头滴管(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底处水平,不要仰视、俯视读数)6、装置的连接① 玻璃管与橡皮管、橡皮塞的连接:先将要插入的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润湿,轻轻旋进。

② 整套装置的连接顺序:从左向右,由下而上7、玻璃仪器的洗涤① 用水和试管刷刷洗;② 若试管内壁附有油污,用热的纯碱溶液或洗涤剂清洗;③ 若试管内壁附有不溶性金属氧化物、碱、碳酸盐等,可先用稀盐酸浸泡,再用水冲洗。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完整版doc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完整版doc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完整版.doc初中化学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一、实验室安全规则1.实验室中应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禁止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

2.实验前应熟悉实验室内的各类安全设施,如灭火器、急救箱等,以防万一。

3.实验室中的药品不得品尝或携带出实验室,若需要,必须得到老师的许可。

4.在实验开始前,必须穿戴好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护目镜、手套等。

5.在实验进行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要随意改变实验步骤或试剂的种类及用量。

6.在使用电源或加热装置时,必须保持警惕,不要离开实验室,以免发生意外。

7.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必须留意实验室内的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实验垃圾。

二、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1.实验器材的使用:实验器材应轻拿轻放,避免器材的损坏和污染。

使用玻璃器皿时,应检查其有无破损或沙眼等,并按照要求进行清洗和烘干。

2.试剂的取用:在取用试剂时,应该按照要求佩戴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

取用完毕后,应及时关闭试剂瓶盖,避免污染和挥发。

3.实验步骤的进行: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避免出现错误或危险。

同时,应注意观察实验现象的变化,及时记录实验数据。

4.仪器的清洗与保养:每次使用完仪器后,应及时清洗并烘干,以免对下一次的实验造成影响。

同时,对于精密仪器,还应注意定期进行保养和维护。

5.废料的处理: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应按照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规定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6.安全防范措施:在实验过程中,如发现有任何不适或者出现意外情况,应立即停止实验并寻求老师的帮助。

在处理危险化学品时,应遵循“三不原则”(不摸、不闻、不尝)。

7.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应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同时,应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不伪造、不抄袭实验数据。

8.实验结束后的整理:实验结束后,应整理好实验器材和试剂,保持实验室整洁有序。

同时,应注意关闭电源、水源等,确保实验室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药品的取用、保存的原则和事故的处理
1:药品的取用:
(1):固体:(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取用一般用药匙或纸槽,有些块状的用镊子,用过的药匙或镊子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

(2)把密度大的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内,要一横,二放,三慢竖。

(3)装入固体粉末时,应一斜,二送,三直立。

(4)无要求时,一般盖住底部为准。

(2):液体:
1)液体药品一般保存在细口瓶内,不作要求时通常为:1-----2ml。

取用少量时用胶头滴管。

2)用量较大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倾倒时,标签向上(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和量筒口(一倒;
二向;三紧挨)。

3)倾倒完毕后立即盖紧瓶塞,放回原处,标签向外。

(3):取用原则
①“三不”原则:不摸——不用手接触药品。

不闻——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直接闻药品气味。

不尝——不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②节约原则:若没有说明用量时,液体一般取1~2,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

③处理原则: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便丢弃,要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2:药品的保存:一般为密闭、低温(2℃---15℃)、避光、有效期、单独存放。

3:实验事故的处理:
1):割伤--------小心取出异物,用酒精清洗,立即就医治疗。

2):烫伤、灼伤-------轻度:酒精清洗,涂抹凡士林。

深度:酒精清洗,纱布包扎,立
即就医。

3):浓碱-------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4):浓酸-------先用干抹布拭擦,然后用大量的水清洗,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
冲洗。

5):起火-------先切断电源,关闭煤气,扑灭火源,移走可燃物。

4:仪器的洗涤:
1):附有油脂----------先用热碱溶液清洗。

2):附有不溶于水的碱性物质和碳酸盐---------------先用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

3):当清洗后,水膜均匀,既不聚成水滴,又不成股流下,倒扣在试管架上。

二.一些常见现象
1)镁带在空气里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固体 Mg+O2=== MgO
2)木炭在氧气里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 == CO2 CO2+ Ca(OH)2== CaCO3 + H2O
3)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
S+ O2= SO2
4)红磷在氧气里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 P+ O2 = P2O5
5)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溅落下来 Fe+ O2= Fe3O4
6)白磷自然产生白烟 P+ O2== P2O5
7)氢气在空气里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上有水珠生成 H2+ O2== H2O
8)点燃氢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听到“砰”的一声响、发生爆炸 H2+ O2== H2O
9)一氧化碳在空气里燃烧产生蓝色的火焰 CO+ O2== CO2
10)盐酸跟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生成大量气泡
CaCO3+ HCl== CaCl2+ H2O+ C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