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的含义及基本类型培训讲学

合集下载

国防的含义及基本类型

国防的含义及基本类型

国防的含义及基本类型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基本类型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和中立型。

国家与国防的关系1 国防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2国防为国家利益服务3国家的性质、制度、政策决定着国防建设国防的地位和作用1国防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2 国防是国家独立自主的前提 3 国防是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现代国防的主要特征1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2 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3 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目标中国国防史的主要启示1 加强国防教育不断增强国防观念2 发展武器装备重视国防科技的发展3 树立科学的军事思想尊重科学规律4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另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1、什么是国防法规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国防法规体系是由哪些层次和门类构成四个层次法律、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

十六个门类国防法规的特性 1 调整对象的军事性 2 公开程度的有限性3 司法适用的有限性4 处罚措施的严厉性国防法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新中国国防建设的主要成就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和革命化建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二是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三是国防后备力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国防政策是国家进行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的基本行动准则。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的国防政策1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一实行积极防御坚决保卫国家利益2 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3 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三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4 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四独立自主地建设和巩固国防5 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五实现国防现代化6 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六实行军民结合全民自卫即积极防御七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

军事理论课第一章中国国防

军事理论课第一章中国国防

古代的国防工程建设
第一章 中国国防
第一章 中国国防
第一章 中国国防
近代国防史(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 100多年间,由于统治阶级的腐败,国力日趋衰落,国防每况 愈下,在外国列强弱肉强食的政策下,中华民族屡遭外敌的 侵略、欺辱,先后有近20个国家的侵略者践踏过我国的国土, 抢掠过我国的财物,屠杀过我们的同胞,有170多万平方千米 的领土被割占。国不成其为国,国防无从防起;家不成其为 家,国破家亡,凄惨哀鸣。
第一章 中国国防
目前世界公认的中立型国家:
奥地利 芬兰 爱尔兰 列支敦士登 瑞士 瑞典 梵蒂冈 新加坡等
瑞士风光和武装
第一章 中国国防
中立国的义务一般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中立国不得对交战国提供与进行战争有关的直接或 间接援助; 第二,中立国必须防止交战国为进行战争而利用其领土, 这类义务称防止义务; 第三,中立国在本国国民做出对某一交战国进行有利的行 为而遭受损害时,必须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默许(受损害的内容 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不论哪一种,中立国均不能行使外交保 护权。
第一章 中国国防
4.维护国家的安全
国家要正常地生存和发展,必须有一个安全的内外环境。一 个国家如果没有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难以建设和发展,而 且生存也会受到威胁。维护国家的安全也是国防的主要目的之 一。
一旦国家遭到外来侵略和颠覆,安全受到威胁,国防就必须 履行自己的职能,抵御和挫败外来的侵略和颠覆,确保国家的 和平、稳定状态;当国内敌对分子勾结外国敌对势力进行武装 暴乱,危及国家安全时,国防力量就要采取措施,平息暴乱, 保卫国家安全。
第一章 中国国防
3.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 领土是指位于国家主权支配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以及 其底土和上空。领土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是构 成国家的基本要素之一。国家主权与国家领土具有密切关系, 领土既是国家行使其主权的空间,也是国家主权行使的对象, 没有领土,主权就失去了存在的空间和行使的对象。 国家的领土被侵占,主权必然要遭到侵犯。国防捍卫国家 主权的独立,必然要保卫国家领土完整。

国防概述

国防概述
国防知识
五(2)班班队
目录 :
一、国防的含义 二、国防的基本要素 三、现代国防的基本类型 四、我们身边的国防
定义:国家为防备和
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 覆,捍卫国家的主权、 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 行的军事活动及与军事 有关的政治、经济、外 交、科技、教育等方面 的活动。
意义:国防, 民 国 是人类社会发展 无 无 与安全需要的产 物,它关系到国 兵 防 家和民族生死存 不 不 亡、荣辱兴衰。 安立 。, 责任:作为中华民族的
国防常识问பைடு நூலகம்2
7、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叫( )舰。 答案:B A、运城舰 B、辽宁舰 C、太湖舰 8、我国的国庆节是( )。 答案:B A、公元/7/1 B、公元/10/1 C、公元/8/1 9、“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是毛泽东主席给哪位英雄的题 答案:B B、刘胡兰 C、赖宁 字?( ) A、小萝卜头 10、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念日是( )。 答案:A A、公元/8/1 B、公元/9/1 C、公元/10/1 11、有“陆战之王”称号的武器装备为( )。 答案:A A、坦克 B、装甲车 C、火箭炮 12、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以( )部队为主。 A、舰艇 B、航空 C、地面 答案:A
一员,关注国防、了解国防、 建设国防,是我们义不容辞 的责任。
二、国防的基本要素
国防的主体 国防的目的 国防的手段 国防的对象
国防的主体——国家
国防伴随国家的建立而产生,服务于国家利益,因 此,是国家的固有职能。但国家不仅仅是一个抽象 的概念,也是由各类组织和各种人员组成的实体。
其中,有的是采取完全不 设防的方式,在世界事 务中实行中立态度;有 的采取全民保卫的武装 中立,如瑞士,寓兵于 民大搞全民皆兵的国防, 使侵略者感到得不偿失, 从而放弃对该国的侵略。

第一讲国防及军事理论概述

第一讲国防及军事理论概述

★(四)新世纪新阶段军事战略思想
1.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国防和军队建设 1.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国防和军队建设 科学发展观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 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律; 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律; 用科学发展观凝聚官兵的智慧和力量; 用科学发展观凝聚官兵的智慧和力量;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军履行历史使命。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军履行历史使命。
选修课课程
国防及军事基础
第一讲 国防及军事理论概述
第一节


★ 一、国防的内涵和特征 ★ (一)内涵
国防是国家安全防务的简称。 国防是国家安全防务的简称。指一国为 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 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武 装侵略和颠覆所采取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 的政治、外交、经济等一切措施。 的政治、外交、经济等一切措施。
第一讲 国防及军事理论概述
★ (二)特征
1. 以国家为主体; 以国家为主体; 2. 以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和国家安全为 以捍卫国家主权、 目的; 目的; 3. 以军事为基础和核心; 以军事为基础和核心; 4. 以防御为主要手段。 以防御为主要手段。
第一讲 国防及军事理论概述
★ 二、现代国防 ★ (一)现代国防的概念
第一讲 国防及军事理论概述
★ (二)现代国防的类型
当 代 国 防 有 四 种 类 型
1. 扩张型 大国为了维护本国在世界各地的利益, 大国为了维护本国在世界各地的利益,奉 行霸权主义,侵略、颠覆和渗透他国。 行霸权主义,侵略、颠覆和渗透他国。 2. 自卫型 主要依靠本国力量,广泛争取国际支持, 主要依靠本国力量,广泛争取国际支持, 防止外敌入侵,维护本国安全。 防止外敌入侵,维护本国安全。我国的国防属 于自卫型,坚持和平自主的防卫原则。 于自卫型,坚持和平自主的防卫原则。

军事理论课国防的名词解释

军事理论课国防的名词解释

军事理论课国防的名词解释军事理论课是大学中常见的一门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和解析军事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而其中一个核心概念便是国防。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国防进行全面解释,包括其定义、重要性以及与军事力量的关系。

一、国防的定义和意义国防,顾名思义,是指一个国家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保卫国家领土、人民生命财产以及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稳定的活动。

国防不仅是一种安全保障系统,更是国家的重要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它旨在确保一个国家在遭受外部威胁和干涉时能够有效地自卫,并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

国防的意义在于维护国家的独立、统一和安全。

它可以保障国家的领土完整,抵御外来侵略,并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提供稳定的环境。

国防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只有国家处于安全的环境中,才能实现稳定的政治制度和繁荣的经济建设。

二、国防的组成要素国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组成要素包括军事力量、国防政策、军事科技等。

1. 军事力量:军事力量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常规军事力量、核能力、导弹威慑力量以及信息化武装力量等。

军事力量是国家在面对外部威胁时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可以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2. 国防政策:国防政策是指国家在军事领域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战略措施。

它包括国家的军事建设、国防预算、军队编制等内容。

一个有效的国防政策可以明确国家的安全目标、战略规划和发展方向,保证国家在军事领域具备强大的实力。

3. 军事科技:军事科技是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

它包括军事装备、武器器材以及军事信息化技术等。

军事科技的发展可以提高国家的军事实力,提高军队战斗力和作战能力,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三、国防与军事力量的关系国防和军事力量密不可分。

国防是指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而军事力量是国家在军事领域的主要手段。

国防旨在以军事力量作为保障手段,确保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国防需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支撑。

军事理论课件

军事理论课件

3、国防力量与军事力量的关系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简介 (一)步兵的组成、基本任务、主要装备 (二)炮兵的组成、主要任务(地面、高射) 火炮区别的主要标志: ⑴身管长短 ⑵射程远近 ⑶初速度大小 ⑷弹道曲直 一般规律:装药相同的情况下,身管越长、初速 越大、弹道越低伸、射程越远。反之,身管越短、 初速越小、弹道越弯曲、射程越近。(导弹、火 箭炮除外)
第一讲
一、国防的含义和类型 (一)国防的含义
国防概述
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 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 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研、教育等方面 的活动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
1、扩张型
2、防御(自卫)型
3、联盟型 4、中立型 二、国防的主要内容 (一)保卫国家主权 (二)保卫领土完整 (三)保卫和追求国家利益 (四)保卫国家荣誉 三、现代国防的一般特点 现代国防亦称为社会国防,大国防,全民国防 是一种全新的国防观念和国防实践活动
根据这一重大决策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 ⑴军队精减100万; ⑵军队编制体制改革; ⑶走“军民兼容”的国防发展道路; ⑷完善和加强战争动员体制和后备力量建设; ⑸重视军事理论和国防科技研究等 二、我国的国防战略 国防战略是对国防建设和运用综合国力维护国 家安全,实现国防目标的总体构想。它取决于 国家战略和国家政策,是由国家的政治目标和 整个国家利益所决定的
其基本精神是: 国防建设和军队工作从立足于“早打、大打、 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变到和平时期正常建 设的轨道上来。在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前 提下,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加强以现代 化为中心的国防建设;从单方面强调军队建设 转变到全面增强综合国力上来;从主要准备对 付全面战争转变到重点打赢现代条件下局部战 争上来

第一节国防概述

第一节国防概述
一个和平安全的外部环境和稳定的内部
环境。
二、 现代国防的类型和特征
(一) 现代国防的基本类型 1. 扩张型 扩张型是指某些国家为了维护本国在 世界许多地区的利益,奉行霸权主义侵略 扩张政策,打着防卫的幌子,对别国进行 侵略、颠覆和渗透,其特点是把本国的 “安全”建立在别国屈服的基础上,把 “国防”作为侵犯别国主权和领土,干涉 他国内政的代言词。 美国是典型的“扩张型”国防
Hale Waihona Puke 四、国防精神(3)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表现为:勇于献身的高尚品质; 战胜困苦的坚强意志;宁死不屈的革 命气节;勇敢顽强的革命气概;不断 开拓进取精神;朝气蓬勃的革命乐观 主义等等。
一、 国防的基本概念
(二)国防建设的范畴 ①武装力量建设; ②国防体制建设; ③国防科学技术研究; ④国防工业建设; ⑤国防工程建设、战场建设; ⑥军事交通; ⑦国防动员准备; ⑧对人民群众进行国防教育; ⑨建立国防法规等。
一、 国防的基本概念
(三) 国防的目的 1、主权是一个国家存在的根本标志 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具体按照自己 的意愿,根据本国情况,选择适合自身 发展的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组织政府, 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 而不受他国干预或限制的最高权力和尊 严。
2. 对抗的整体性
3. 目标的层次性 4. 手段的灵活性
三、 国防的地位和作用
(1) 国防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2) 国防是国家独立自主的前提。 (3) 国防是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
四、国防精神
国防精神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抵抗 外侮,捍卫祖国的独立和主权,维护 国家的尊严和安全的意识。
四、国防精神
第一节 国防概述
一、 国防的基本概念
(一) 国防的含义 国防是国家为抵御外来侵略与颠覆, 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

国防知识讲座

国防知识讲座

国防教育讲座(一)什么是国防?为什么有了国家就必须有国防?国防,顾名思义,就是国家的防务。

一个国家为了捍卫自己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抵御外来侵略和颠覆,在军事方面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所采取的防卫措施的总和,统属于国防。

国防是个大系统,涉及到各个领域,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和国防后备军,形成保卫国家的军事力量。

二是发展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努力研制、生产和改善武器装备,便于进行防卫和作战。

三是加强军事训练,培养有一定政治觉悟、军事素养和科技水平的官兵,能够掌握武器装备和作战方法。

四是加强军事理论研究,探索战争的本质和规律,研究战争的战略和战术,并用于指导战争准备、实施。

五是加强国防工程建设,搞好战场准备和军事、通信、交通等各种设施,一旦发生战争,能够有效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六是建立巩固的民防体系,在战争到来时,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

国防与国家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国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古往今来,任何一人国家,都需要建立强大的国防,用以保卫国家的利益,抵御外来的侵略。

如果有了国家,没有国防,或者国防薄弱,就难以抵御外来入侵之敌,无法保卫国家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安全,人民就不能安居乐业。

如我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国防建设荒废,形成“有国无防”,时而受到八国联军铁蹄的蹂躏,时而受到日本侵略军的烧杀和掠夺,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因此说,“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就是这个道理。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国防建设,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国防体系,有了强大的陆、海、空三军和战略导弹部队,有了比较完整的国防科研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有了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和后勤保障,先后取得了抗美援朝和边境自卫反击战的胜利,使外来侵略势力不敢轻举妄动,不敢随意欺负我们,我国人民扬眉吐气,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由此可见,国防是国家和民族安全利益的根本保证,它维系着国家的安危,人民的幸福,民族的尊严和社会的进步,甚至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国防的含义国防,即国家的防务,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是个历史概念,它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是为国家的利益服务的。

国家的兴衰和国防密切相关,国防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民族的尊严、社会的发展。

现代国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包括武装力量建设、国防体制建设、国防科研、国防工业建设、国防工程建设和战场建设、军事交通、国防动员、国防教育等。

2.国防的类型根据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国防政策及国防目标的不同,目前世界上的国防类型主要有以下四种:(1)扩张型。

该类国家奉行霸权主义政策,它们以国家安全和防务需要为幌子,将其疆域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纳入本国的势力范围,对别国进行侵略、颠覆和渗透。

如美国为了扩张在世界各地建立了300多个军事基地,在全球各地实行军事力量前沿存在的国防,以维护美国的利益,同时对他国进行侵犯和干涉。

(2)自卫型。

该类国家以防止外敌侵略为目的,在国防建设上主要依靠本国力量,广泛争取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以达到维护本国的安全、周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我国的社会制度、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是自卫型的国防。

(3)联盟型。

该类国家为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以结盟的形式联合相关国家进行防卫。

联盟型国防又分为两种:一是一元体联盟;二是多元体联盟。

(4)中立型。

该类国家为保障本国的安全、发展和繁荣,实行和平中立的国防政策,实施总体防御战略和寓兵于民的防御体系,如瑞士和圣马力诺。

3、国家与国防的关系国家与国防相辅相成。

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是国家的向征,靠国防维护。

而国家性质和政策又决定着国防的建设和发展。

由于强大的国防是国家兴盛,民族振兴、人民安康幸福的基础。

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加强国防建设。

国家与国防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防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国防产生于国家形成之后,是国家为抵御外来侵略与颠覆,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制度、奉行不同政策的国家,其国防具有不同的特性。

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历来与国防息息相关。

生存与发展构成国家的两大基本利益,二者互为条件,互相依存。

生存是人类繁衍延续的第一需要,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途径,是生存的条件。

中外历史反复证明,国家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国家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完全统一和稳定。

无论是确保国家的内政不被干涉、主权不被侵犯、领土不被分裂和占领,还是实现祖国统一,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居乐业,都不能没有强大的国防。

中华民族素有重视国防的传统。

但是,自近代以来,主要由于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国力日衰,铸成了近代百年“有国无防”的屈辱历史,使得炎黄子孙无不因此而感到切肤之痛。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几乎都侵略过中国,迫使中国先后签订了1000多个不平等条约或协定,致使中华民族国土沦丧、任人宰割,人民惨遭蹂躏、备受欺侮。

国家不可一日无防,国防不可不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二、国防是为国家的利益服务的。

国防为国家和民族提供安全保障,并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服务。

从客体上看,一切能够满足或能够满足国家生存发展等方面需要并且对国家具有好处的事物,都是国家利益;任何国家利益也都是满足或能够满足国家生存发展需要并且对国家有好处的事物。

从主体来看,国家利益只能是以国家为利益主体的利益。

由此可见,国家利益是国家赖以存在的基础。

如果国家的利益得不到保障,那么这个国家就不会有发展,国家就会陷入战乱之中,经济就会无法正常运行。

而保障国家的根本利益就建立与强大的国防之上,如果没有了坚强的国防,维护国家的利益就无从谈起。

举个例子来说,清王朝时期,由于政府的腐败,国防的荒废,导致西方殖民主义者将殖民主义根植在了中国的土地上进而于中国签定了一些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人民饱受折磨,苦不堪言啊。

一个一个的例子表明,国不可一日无防,没有国防的国家必定挨打。

另外从另一方面讲,国防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国家的性质、制度、政策决定着国防建设。

国防是为维护国家利益服务的,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利益目标。

这种不同的不同的利益目标决定着不同的国防建设,而各种利益目标又是由国家的性质、制度和政策决定的。

因此国防建设最终是由国家的性质、制度和政策决定的。

就拿新中国的国防建设来说,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家关系中一直奉行和强调和平共处、平等互利,因而,国防建设在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指导下,以反侵略和自卫为目的;在看那些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由于受所谓的全球利益的影响,其国防政策也具有扩张性和侵略性,因而国防建设也相应的具有全球性。

总的来说,国防因国家性质、制度、国力及其推行的政策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征。

所有国防的着眼点都是捍卫和扩大国家利益。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扎实掌握专业技能,把自己努力培养成有用之人,在步入社会之后,为我们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科技的进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话建设,为我国国防的强盛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终身!4、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现代国防是对传统国防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国防观念和国防实践活动。

它具有不同于传统国防的基本特征。

1.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现代国防,已成为综合国力的对抗。

综合国力主要由人力、自然力、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精神力和国防力等组成。

其中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经济实力是基础,国防实力是支柱,民族凝聚力是灵魂。

现代国防与国家的综合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国家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武器装备发展水平和国防力量的总规模。

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国防建设只能是空中楼阁。

2.战争潜力能否转化为战争实力是现代国防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现代国防虽然是以军事力量为主体,但它还要靠国家潜力转化为作战的实力。

国家潜力包含:国土面积、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地形气候、生产能力、科技和文化水平、交通运输、通信状况、社会制度、国家政策、管理能力、国际关系和国际地位等诸多方面。

如:南联盟战争的中后期,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从打击军事目标到向民用基础设施开火,以主要力量轰炸南联盟的制造工厂、炼油厂、发电厂、道路和桥梁等,其目的就是摧毁南联盟的战争潜力。

用美国人自己的话讲,就是彻底打垮南联盟的国防,"将其倒退到原始状态",最后是剥夺南联盟人民的生存权与发展权。

2.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现代国际政治经济的发展,把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安全与发展利益同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日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已成为整个人类的共同奋斗目标。

国家的安全与发展不仅与其本国利益相关,而且与国际的安全、发展和稳定息息相联。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安全有利的国际环境,国际政治、经济的有序发展也有赖于各国国防的巩固。

现代国防已不再仅仅是国家行为,而且日益成为一种国际行为。

3.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体系政治、经济对现代国防影响程度的不断加深,使现代国防呈现出多层次的目标体系。

从范围上,可分为自卫目标、区域目标和全球目标。

从内涵上,也可分为不同的层次目标:在国家面临严重威胁时,国防目标要首先解决存亡问题;在和平与发展的情况下,要致力于保障国家的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同时还应努力营造有利于本国发展的国际环境。

5.什么是国防精神?国防精神,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抵抗外侮,捍卫祖国独立和主权,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全的强烈意识。

国防精神的主要内容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军尚武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

(一)国防精神的含义国防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人类在长期的国防实践和斗争中产生的。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御敌图存,尚武卫国"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美德,这也是我国早期的国防精神。

在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中,这一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扬,并扎根于中国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中,渗透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夺取政权和保卫政权的全过程。

国防精神是一种群体意识,汇总诸多情感、风气和心理等因素,它以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为标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其他内容均围绕这一主旨而存在。

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是国防精神的精髓。

这是因为它对于一个主权国家的公民来说,具有一种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既可在军事上转化为强大的战斗力,又可在经济上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

总之,国防精神是指适应国防建设和斗争需要而倡导和产生的,以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为标志的群体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

(二)国防精神的特点国防精神作为一种社会意识,除了具有一般的社会意识的反映性和相对独立性之外,还具有以下几种特性:1.广泛性国防精神来源于国防实践活动,而国防实践是全民性质的活动,并且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因此,作为长期国防实践的产物--国防精神,不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某种意识,而必然是群体的精神状态,其内容带有明显的广泛性。

2.长期性人类有史以来,有国就有防。

国防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又伴随国家的发展而发展,最终伴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而国防精神与国防实践也是共存的,因此,国防精神必然带有持久性。

3.稳定性国防精神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来说,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虽然每个历史时期都各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和特点,但是也都有相对稳定的相同部分。

例如,反对民族分裂和国家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坚决反击外敌入侵,直到彻底赶走侵略者,等等。

这些都是一个国家或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国防精神。

(三)国防精神的内容国防精神所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民族自强精神、爱军习武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