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的含义和要素

合集下载

什么是国防

什么是国防

1.什么是国防?有那些基本的要素?答:国防,即国家防务,是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而采取的防卫措施的统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规定: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和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的主体、、国防的目的、国防的手段、国防的对象2.国防分为哪几种类型?每个类型最典型主权的国家或集团是什么?答:(1)扩张型国防,美国(2)联盟型国防,北约(3)中立型国防,加拿大(4)自卫型国防,中国3.我国国防历史的启示是什么?答:(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4.根据《国防法》的规定,公民有哪些方面的国防权利和国防义务? 答:权利:(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 (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 (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义务: (1),兵役义务(2),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 (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 (4),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 (5),保护国防秘密的义务 (6),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5.我国国防政策的主要内容?答:①.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防的领导②.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③.国防建设服从和服从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④.实现国防现代化⑤.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设和巩固国防⑥.实行军民结合,全民自卫⑦.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⑧.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6.我国的武装力量体制是怎样的?答:我国的武装力量构成属于多种武装相结合的形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

7.国防动员的主要形式有哪些?答:⑴.武装力量动员⑵.国民经济动员动员⑶.人民防空⑷.交通战备动员⑸.国防教育军事思想1、什么是军事思想?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答: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高层次的系统的理性认识。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1.国防含义: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四要素:(1)主体要素(2)对象要素(3)目的要素(4)手段要素3.国防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

4.国防的基本类型:按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的目标,可分为防御型国防和扩张型国防。

5.我国国防建设的宗旨: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保卫国家的安全与发展。

中国的社会主义和国防政策,以及防御性的军事战略,决定了其国防是防御型国防。

6.古代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一是“以民为本”、“居安思危”的国防指导思想;二是“富国强兵”、“寓兵于农”的国防建设思想;三是“爱国爱教”、“崇尚武德”的国防教育思想;四是“不战而胜”、“安国全军”的国防斗争的国防斗争策略等。

7.古代的兵制建设:所谓兵制,就是军事制度,现在一般称为军制。

8.中国国防历史的启示:(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9.国防法规的特性:(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2)司法适用的优先性(3)处罚措施的严厉性10.我国国防的职能任务:我国国防的根本任务就是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11.兵役法:兵役法是国家关于公民参加军事组织或在军事组织之外承担军事任务,接受军事训练的法律,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通常有三种形式:(1)作为义务兵应征入伍(2)按军官待遇入伍(3)作为士官应征入伍12.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一)权利:(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二)义务:(1)兵役义务(2)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4)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5)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

13.我国的武装力量构成,属于多种武装组织相结合的形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

军事理论-中国国防

军事理论-中国国防
瑞士
600年无战争,成为最富的国家
俄罗斯拥有当今世界上独一无 二的、可以在半小时内摧毁美国 全境的军事实力和战争手段。
思考题
1.什么是国防,国防的四要素是什么? 2.国防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3.我国国防的基本目的是什么? 4.现代国防的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
2000’我国的兵员潜力
18 — 25周岁 150,000,000
男 性 公 民:
二 次 大 战 110,000,000
61 个参战国:
要把进攻中 国列为世界的一 大禁忌。你们打 中国,打进去就 出不来。
—— 蒙哥马利
三、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1、多种斗争的角逐 2、战争潜力的转化 3、综合国力的抗衡
我国领土总面积: 960+300=1260(万平方公里)
中国新型导弹驱逐舰
12海里领海 200海里专属经济区
二、国防的目的(职能)
3、维护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是对国家生存与发展受到 威胁的状态的一种界定。
冷战以前——传统安全观 冷战以后——综合安全观
二、国防的目的(职能)
4、保障国家发展
为国家的发展提供稳定的内外 环境。
沈阳
北京



济南

南京

中 国
广州
我国的国防
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基础上,为了保卫国家 主权和安全以及领土完整 的自卫型国防。
北约(NATO)
— 政治军事组织
总人口8.199亿
军队475万
面积2397.98万平方公里
联盟型国 防北 约美国一元体

日本
韩国

多元体 俄罗斯 乌克兰 哈萨克
面积:41300平方公里

军事理论2022知识点

军事理论2022知识点

军事理论2022知识点第一章中国国防第一节国防概述一、国防基本要素(一)国防的含义国防是国家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捍卫国家主权,保卫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而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二)国防的目的(捍卫国家主权,保卫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三)捍卫国家主权(主权是国家存在的根本标志。

),保卫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的安全。

(四)国防的手段军事(主要手段),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

(五)国防的基本类型侵略扩张型,互助联盟型,中立型,防御自卫型(我国)。

二、我国国防历史(一)古代国防历史秦汉时期的征兵制、三国两晋南北薪对期的世兵制、隋唐时期的府兵制、宋朝的募兵制、明朝时期的卫所兵役制。

《武经七书》又名《武学七书》,或简称《七书》,即《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

(二)近代的国防中国近代五次对外战争及战后条约1840 年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1856 至1860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一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暖挥条约》1884 年至1885 年中法交战(中法战争中国战役胜利)一《中法新约》1895 年中日甲午战争一《马关条约》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辛丑条约》三元里人民抗英是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武装反侵略斗争。

1971年6月美国公然违背《开罗宣言》将我国钓鱼岛划给日本中国古代国防建设:城池、长城、京杭运河、海防要塞。

(最有代表性的是长城和京杭运河)(三)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防建设(1)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领导体制;(2)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取得突破性的成就;(3)国防科技工业已形成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体系;(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出现可喜局面。

三、主要启示(一)强大的国防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发展力量做后盾(二)国防的兴衰取决于国家政治的兴衰(三)巩固国防必须建设质量高、数量足的军队(四)武器装备的优劣是决定国防强弱的重要因素(五)只有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才能形成强大的国防(六)国防意识是国防赖以确立的精神根基第二节国防法规一、我国国防法规体系国防法规的特点:①阶级性②权威性③强制性④适用性⑤稳定性二、国防法规在国防建设中的作用(一)国防法规对国防建设的调整作用(二)国防法规对武装力量的调节作用(三)国防法规对增强全民国防观念的强化作用(四)国防法规是取得未来反侵略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是宪法和国防法规规定的基本任务三、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一)公民的国防义务履行兵役,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保护国防设备,保守国家军事机密,接受国防教育,支持和协助国防运动。

军人业务理论学习提纲

军人业务理论学习提纲

军人业务理论学习提纲1、国防的含义: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基本类型:A、侵略扩张型:这类国家奉行霸权主义政策,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把本国所谓的安全建立在别国的屈服和痛苦之上,经常以本国国防安全受到了威胁为借口,赤裸裸地干涉别国的内政;如美国B、自卫防御型:这类国家以防止外敌侵略为目的,在国防建设上主要依靠本国的国防力量防御侵略和颠覆,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尊严;如中国C、互助联盟型:以这类国家以联盟的形式借助他国的力量进行防卫,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

这种类型的国防也有侵略扩张型和防御自卫型两种;如日美和北约D、自主中立型:这类国家基本奉行和平、中立、自主的国防政策,其中有的采取全不设防的方式,有的采取全民保卫的武装中立方式。

如瑞士,瑞典3、国防的基本要素:A、国防的主体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国家是国防活动的实施者,国防是国家的事业,也是国家的固有职能;B、国防的目的要素:国防的目的主要是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C、国防的手段要素:国防的手段要素是指为了达到国防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根据《国防法》的规定,我国国防的手段包括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其中军事手段是根本手段;D、国防的对象要素:国防的对象是指国防所要防备、抵抗和制止的行为。

根据《国防法》规定,我国国防的对象一为侵略,二为武装颠覆。

4、(1)我国古代的国防工程:(兵制建设、国防工程建设、国防思想)A、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统治,筑路通邮,修建了万里长城;B、隋文帝吸取南北朝战乱的教训,修仓储粮、修固万里长城、开凿运河;C、朱元璋修筑明长城、在海岸线上设置卫所、建立水军并且在沿海主要地段修建了防御工程体系;D、清政府建立沿海水师、设立水师提督。

(2)近代国防(国防体制和武装力量变革、国防工业建设、国防观念和国防外交政策的变革。

(军理课)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

(军理课)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

一、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含义:为了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基本特征: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战争潜力的转化;3.综合国力的抗衡;4.质量建设的道路;5.威慑作用的功能。

二、国防动员的含义及形式含义: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

国防动员实施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

形式:1.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4.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三、国防法规的含义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四、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上古至秦汉,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孕育与形成;2.三国至宋元,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在战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3.明清,西方军事理论的传入与中国军事理论的完善、改造。

五、简答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1.对待战争的态度(兵者,国之大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作战原则(安不忘战,富国强兵;未战先计,政出庙算;文武并用,伐谋伐交;兵贵神速;以正合,以奇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占之本,在乎壹民;不战而屈人之兵;致人而不致于人;兵无委积而亡;兵有大论,先论其器);3.治军原则(以治为胜,教诫为先;总文武者,军之将也)。

六、孙子兵法十三篇及其作战原则《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争的本质属性,揭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

它从政治范畴提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论思想,总结了具有科学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

第一讲 中国国防概述

第一讲 中国国防概述
• 尽管军事力量依然是国防力量的主体,但现在国防力量 的构成不再局限单一的军事力量,而更加突出复合力量 建设。
精选2021版课件
19
三、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3、国防手段的多元性
• 由于对国家的威胁来自诸多方面,除了兵戎相见的“硬 对抗”外,还有各种“软伤害”式威胁,如意识形态、 文化冲突和信息攻击等。
9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
国防的基本类型
▪1、扩张型 ▪2、自卫型 ▪3、联盟型 ▪4、中立型
该类国家为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 以结盟的形式联合相关国家进行防卫。
联盟型国防又分为两种:一是一元 体联盟,就是有一个大国处于盟主地位, 其他国家从属于它,如日本和韩国分别 与美国的联盟;二是多元体联盟,如北 约组织。
国防的四个要素
主体:国家
对象:侵略和武装颠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目的: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手段: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
精选2021版课件
5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
国防的基本类型
▪1、扩张型 ▪2、自卫型 ▪3、联盟型 ▪4、中立型
该类国家奉行霸权主义政策,它们 以国家安全和防务需要为幌子,将其疆 域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纳入本国的势力范 围,对别国进行侵略、颠覆和渗透。
3、国防手段的多元性
“棱镜门”曝光美国的网络战
精选2021版课件
21
三、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3、国防手段的多元性
警惕身边的“暗战”:探军情 搜情报 多名间谍被抓
精选2021版课件
22
三、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4、国防建设的系统协调性
• 现代国防斗争更重视质量优势,而不仅是数量优势,更 重视整个系统的威力而不是某些单元的作用。

最新中国国防概述

最新中国国防概述
扩张型 自卫型
一、国防概述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
扩张型 自卫型 联盟型
美国
一元体

日本
韩国

多元体 俄罗斯 乌克兰 哈萨克
一、国防概述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
扩张型 自卫型 联盟型
中立型
一、国防概述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
我国的国防类型?
一、国防概述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
我国的国防类型?
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政策决定了我 们采取自卫型国防。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在对外关系方面一贯奉行“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以反对侵略、维护世界和平、保 卫国家的安全与发展为国防的根本宗旨。 在国防力量的运用上,坚持自卫立场,实 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一、国概述
(三)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2.现代国防是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
一、国防概述
(三)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2.现代国防是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
一、国防概述
(三)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2.现代国防是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
一、国防概述
(三)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2.现代国防是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
一、国防概述
(三)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五)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防
半个多世纪,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 委的正确领道下,我国的国防由小到大,强 大的国防保卫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 的安定生活,目前正向现代化国防迈进。
1、建立和进一步完善了军事理论 2、建设了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 3、建立了较完善的国防工业体系 4、建立了符合国情的国防动员体制
一、国防概述
(一)国防的含义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 安
一、国防概述
(一)国防的含义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对国防的表述包含四个要素:①主体要素,国防的主题是国家;②对象要素,国防的对象是入侵外敌和武装颠覆;③目的要素,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④手段要素,国防的手段是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的基本类型:①扩张型;②联盟型;③中立型;④自卫型。

中国国防历史的主要启示:
(一)经济发展是国防强盛的基础;
(二)政治清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三)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四)军事技术优劣对国防成败具有重要影响。

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我国国防法规体系按立法权限区分为四个层次:法律>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
(一)公民的国防义务:
1.兵役义务
(1)服现役
(2)服预备役
(3)参加学生军事训练
2.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
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
4.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
5.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
(二)公民的国防权利
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
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
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
什么是国防法规?特性?
7.?国防法规的特性(区别于其他法规的特殊性)
主要表现是:?
(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
(2)司法适应的优先性;?
(3)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党和国家高度集中统一地行使领导职权的国防领导体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领导职权
1.中共中央:决定性的领导作用。

重大问题作出决策并贯彻
2.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中央军委主席、决定其他组成人员人选、决定战争和平、宪法规定的其他职权
3.国家主席: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公布法律、授予勋章、荣誉称号……
4.国务院:编制国防建设发展规划和计划、制定国防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和行政法规
5.中央军事委员会:指挥、决定军事战略和作战方针
国防建设成就
(一)扞卫和维护了国家安全利益
(二)铸造了一支现代化强大军队
(三)创立了国防科技和工业体系
(四)国防后备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总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中国民兵组成。

军兵种体制及其编成
中国人民解放军由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五大军兵种构成
国防动员亦称战争动员,是指国家为应对战争突发事件和紧急状态或为准备战争和实施战争而在相应的范围内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所采取的,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统一调动的紧急措施。

国防动员的内容
(一)武装力量动员
(1)现役部队动员
(2)后备兵员动员
(3)预备役部队动员
(4)民兵动员
(二)国民经济动员
(三)人民防空动员
(四)国防交通动员
国防教育内容包括国防理论、国防历史和地理、爱国主义思想(核心)、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防法制、国防常识、国防科技知识、国防体育等。

国防教育的方针
(1)全民参与
(2)长期坚持
(3)讲究实效
国防教育日九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
(二)人民军队建设思想
(三)人民战争思想
(四)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
(五)国防建设思想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战争与和平思想
(二)国防建设思想:①国防建设指导思想从长期以来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变到和平时期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②正确处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③国防建设要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三)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思想
(四)军事战略思想
战略亦称军事战略,就是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
战略环境的含义
战略环境是指国家(集团)在一定时期内所面临的影响国家安全和军事斗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

它主要包括国际和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和地理等方面形成的客观情况和条件,已经由此形成的战略态势,特别是战争与和平的总态势。

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力量
我国周边地区范围
我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是欧亚大陆IDE一部分。

我国是一个陆地大国,拥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疆土,有约2,2万千米长的陆地边界线,陆地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还是一个海洋大国,海疆线长约万千米,大陆海岸线总长约万千米,有便利的海上通道和丰富的海洋资源。

我国陆海相连,疆域辽阔,陆地与14个国家相接壤,与8个国家的大陆架或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相连接,还与美国等国家隔海相望
基线是陆地和海洋的分界线,也是测算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宽度的起点线。

专属经济区是指主权国家在邻接其领海的外部海域设立的经济管辖区,其外部界线至领海基线不应超过200海里。

专属经济区是国家自然资源区的组成部分,国家对其行使有关国际海洋法规定的经济主权权利和管辖权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现状:和平合作发展是主流,但仍面临问题挑战威胁
台海局势出现重大积极变化,但反“台独”斗争依然严峻、复杂。

台湾问题事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国国家核心利益所在
近一个时期来,以“东突”、“藏独”分裂势力为代表的民族分裂势力、恐怖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等三股恶势力打着所谓“民族自决”和“宗教自由”的招牌频繁活动,严重威胁着我国的国家安全与地区稳定
我国南海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存在严峻复杂的挑战
我国的国家安全政策立足于国家的长远战略利益,具有三个基本目标,一是确保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二是维护周边和平与稳定,三是促进地区对话与合作,从总体上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根本任务,服从和服务于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中国外交宗旨。

中国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
军事高技术的概念与分类。

军事高技术是指应用于军事领域或从军事领域直接生产的高技术
分为两大类型一是支撑武器装备发展的基础技术而是直接用于武器装备并使之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应用技术
分为六大领域,即军用信息技术、军事航天技术、军事海洋开发技术、军用生物技术、军用新材料技术、军用新能源技术
精确制导技术催生的精确制导武器
精确制导技术的基本概念
精确制导技术是指以高性能光电探测器为基础,采用目标识别、成像跟踪、相关跟踪等新方法,控制和导引武器准确命中目标的技术。

精确制导武器有两大基本特征,一是采用了精确制导技术——制导技术就是控制和导引技术;而是直接命中概率高——直接命中是指武器的圆公算误差小于单头的有效杀伤半径
精确制导技术的类型
1.自主制导
2.寻的制导
3.遥控制导
4.复合制导
伪装是指为欺骗或迷惑地方所采取的各种隐蔽措施。

它是通过隐蔽真目标设置假目标实施佯动散布假情报和封锁消息等措施,以降低敌方侦查器材(包括人员)的侦查效果、提高目标的生存能力,使敌方对己方军队的部署、行动、作战企图和各种目标的位置、状况产生错觉,造成指挥失误,从而实现己方军队行动的自由,取得作战的胜利
伪装的基本原理是减小目标与背景在光学、热红外、微波波段等电磁波波段的散射或辐射特性的差别,以隐蔽目标或降低目标的可探测特征,模拟或扩大目标与背景的这些差别,以构成假目标欺骗敌方
按运用范围分类:战略伪装、战役伪装、战术伪装
按所对付的观察器材分类:防光学侦察伪装、防雷达侦查伪装、防红外侦查伪装
电子对抗的基本概念:电子对抗是指为削弱、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系统)的使用效能,保护己方电子设备(系统)正常发挥效能,利用电磁能和定向能以控制电磁频谱或用电磁频谱攻击敌方的电子设备、器材的电磁斗争
电子对抗的基本形式:电子对抗宏观上包括电子对抗与电子反对抗两个方面。

电子对抗手段不断创新,派生有电子隐身与反隐身、电子制导与反制导等,归结起来主要包括电子侦查与反侦察、电子干扰与反干扰、摧毁与反摧毁】
近代外国军事思想可划分为两大体系,即资产、无产阶级军事思想《战争论》: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手段的延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