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群体的旅游动机激发及其实例
旅游不同动机实例

不同旅游动机的实例一.身体方面动机之吉林冰雪游吉林省为满足初学者的滑雪欲望,组织了短期的滑雪培训以及滑雪俱乐部。
莲花山滑雪场修建了国内目前最长的“雪地电梯”,5分钟内就将游客送达山顶。
净月潭雪场也修建了新的中级雪道,以满足不同等级的滑雪者的需要。
另外,吉林省多市围绕冰雪开展了不同的新项目,比如:长春市的冰雪旅游节在春节期间就有冰雪趣味运动会,雪地马术表演,考验勇气与体魄的雪地光猪大赛等一系列活动。
通化市有“赏龙湾群冰雪,观吊水壶冰瀑”助兴游,白城市有嫩江冬泳健身活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则推出了“长白山上过大年”摄影采风活动等。
还有吉林冰雪游必不可少的吉林市雾凇奇景。
参与这些旅游项目,相信无论是守在家门口过节的吉林人还是远道而来的外地游客,都将不虚此行。
二.身体方面动机之深圳欢乐谷办公椅竞速深圳欢乐谷为职场达人创意减压,推出新的旅游项目——办公椅竞速大赛,参赛选手用办公椅做道具,戴头盔穿护膝,全副武装地以五花八门的姿势做好前冲的准备。
跑道虽只有400米,但需穿越障碍物,翻越上坡下坡,冲刺折返点,难度可并不小。
在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可谓状况百出,吸引了不少的游客驻足观看,逗得游人捧腹大笑。
深圳欢乐谷为年轻的职场达人设计了众多的富有创意的项目,举办以“尽情爽、放肆玩”为主题的“缤纷娱人悦”活动,推出系列新奇另类、酷乐动感的娱乐达人比赛和缤纷个性的游玩路线,是各路娱乐达人在春日艳阳下尽情释放压力、放飞心情的不错选择。
三.身体方面动机之成都“花舞人间”被列为低碳旅游典范的成都“花舞人间”,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论宗旨,设计旅游景点。
比如:主要景点“同心坛”原本是农民的鱼塘,建设时,他既保留了鱼塘的功能,又新增了“旋转茶座”和“时光环道”,使游客可以如展开画卷一般360度欣赏山水风光。
花舞人间”拥有众多湖泊,构成“五湖、四海、二十四池”。
景区依靠山体自有的海拔落差,将水资源转换成能量,在不使用任何电动设施的条件下,巧妙地运用流体力学和机械学原理,让水在从山上往山下一路流动,一路做功,并用水串起30多个低碳景点,其中包括“人间春色”、“升降花亭”、“击鼓喷泉”、“开心一撞” 等,既节能环保,又生动有趣。
“90后”大学生旅游动机与旅游消费行为分析

“90后”大学生旅游动机与旅游消费行为分析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增加,旅游成为了中国人日益重视的一种休闲方式。
特别是“90后”大学生群体,由于成长在相对稳定、安全、富裕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在经济和时代背景的影响下,对旅游有了更多的关注和需求。
本文旨在分析“90后”大学生的旅游动机和旅游消费行为,以期了解和探究他们选择旅游的原因和所采取的相关行为。
一、旅游动机分析1. 探索与体验新事物的动机作为成长在各种新技术和技能中的“90后”大学生,他们渴望探索和体验新鲜事物。
旅游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和文化,使他们能够拓展眼界、丰富知识、培养胸怀和塑造个性。
2. 减轻学业压力的动机高强度的学习和考试压力是“90后”大学生的常态,而旅游作为一种放松和减压的途径得到了广泛认同。
在放松自己的同时也能增加对旅游目的地的认识和理解。
3. 社交交流与拓展社交圈的动机“90后”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交需求,他们通过旅游活动,拓宽自己的社交圈,并且获得与朋友、同学的更多交流与互动的机会。
二、旅游消费行为分析1. 旅游规划与决策“90后”大学生在进行旅游消费时,注重个人兴趣和偏好。
他们更愿意采用网络、社交媒体等渠道,了解各种旅游目的地的信息和评价,以便做出更加理性的决策。
2. 旅游预算与消费水平鉴于大学生的经济条件相对有限,“90后”大学生在旅游消费时更倾向于选择价格相对较低的短途旅游和经济型住宿,以保证自己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其他活动。
3. 旅游产品选择与满意度“90后”大学生关注的焦点不仅在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还包括与旅游相关的活动、体验和服务。
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个性化、差异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自身需求和追求特色的欲望。
4. 旅游后的行为与反馈旅游结束后,“90后”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分享旅游经历和感受,以期获得更多的社交反馈和认同。
同时,他们也愿意参与旅游目的地评价和反馈的活动,以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
乌鲁木齐市本科大学生毕业旅行需求动机分析

乌鲁木齐市本科大学生毕业旅行需求动机分析随着我国教育水平大幅度提高,大学生群体日益庞大。
根据国家统计部门统计结果表明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95万人,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820万人,人数持上涨趋势。
就新疆地区来看,2017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8.7102万人;2018年自治区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10万人。
除此之外大学生前卫的消费观、充足的闲暇时间和可支配收入使得旅游成为他们首选,这说明毕业旅行市场有着广阔的前景,所以越来越受到旅游经营者和研究者的关注。
但大学生这个细分市场又与其他市场不同。
这个群体有着自己特殊的心理、生理、经济条件等特征,为了了解大学生毕业旅行需求,笔者对乌鲁木齐高校毕业生的旅游需求动机进行了调查,希望为旅游企业开拓毕业旅行市场、并且根据异质性需求特点制定营销策略提供参考意见。
1 毕业旅行需求动机理论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在不断地的进步,有关动机的相关研究也在向前发展。
心理学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不同的学说和理论。
在研究领域运用最频繁的主要有驱力理论、期待价值理论、推拉理论,需求层次理论。
驱力理论认为驱力的产生是由需要引起的,个体的内在缺乏感将导致人的非选择性行为,即需要产生驱力。
驱力的大小主要是因为缺乏感的强弱,当驱动力十分强烈时个体就会产生相应的行为来满足需要。
因此美国学者hull(1943)提出了P=D×H–I的公式。
认为行为潜能(P),是由驱力(D)、习惯强度(H)和抑制(I)三个因素决定的。
但驱力理论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行为也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然后Hull又在诱因理论的基础上加入了诱因变量(K),将公式变为:P=D×H×K-I。
期望价值理论的提出使动机心理学的发展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它认为,人们产生某种行为的过程是出现目标之后,对目标产生心理预期,评价完成目标的可能性和目标价值这三大步。
如果个体自身对完成目标有很强的信心,那么目标给予个体的激励作用就越大,随之而产生的动机就越强烈。
大学生旅游动机调查报告

大学生旅游动机调查报告篇一:旅游动机调查研究报告目录摘要1旅游动机概念2旅游动机调查3调查背景4调查目的5调查内容6旅游动机分析8旅游动机分析结论9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旅游业迅速发展,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场规模,孕育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其旅游行为越来越受到旅游经营者和研究者的关注。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孕育着庞大的消费市场。
本文以宣称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例,分析大学生性别、年级、专业、月花费、闲暇时间、旅游态度等因素对旅游动机的影响,总结其特点并探讨大学生旅游动机的激发。
旅游动机的概念来源于心理学中动机的概念。
刘纯主编的《旅游心理学》中将动机界定为:动机是“能发动和维持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指向一定目的的心理倾向”。
动机概念的核心应该就是“引发、维持一个人活动的动力因素”。
旅游动机是推动人进行旅游活动的内在动力,是人们对旅游的主观设计,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的功能,能启动旅游活动并使之朝着目标前进。
目前所能见到的旅游动机概念较为相似,笔者取如下概念“旅游动机是引发、维持个体的旅游行为并将行为导向旅游目标的心理动力”。
方法及思路本文以宣称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计发放80份问卷,回收79份,其中有效问卷75份。
回收率为%,有效率为%,符合研究要求,之后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总结其规律,并结合图表的形式将结果表现出来。
篇二:大学生旅游动机和需求调查报告大学生旅游动机和需求调查结论? 一数据结论? 1 对旅游的兴趣程度 38% 非常喜欢,46% 喜欢,16% 一般喜欢,0% 不喜欢。
? 2 喜欢的旅游方式 30% 团队旅游,77% 和同学朋友,69% 和家人,46% 独自一人。
? 3 选择的季节 23% 春季,7% 夏季,70% 秋季,0% 冬季。
? 4 旅游的目的 92% 娱乐消遣,69% 释放压力,84% 开拓视野增长知识 31% 结交新朋友。
? 5 感兴趣的旅游景点类型 92% 自然风光,38% 历史遗迹,69% 风土人情,24% 都市文化。
大学生旅游动机分析—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

大学生旅游动机分析—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目录一. 引言 (2)1. 旅游动机概念界定 (3)2. 调查内容 (3)3. 调查方法 (4)二.调查数据整理及结果分析 (4)(一)旅游行为相关信息调查 (4)1. 受访者性别及年级构成: (4)2. 除去基本生活开支后的可自由支配的资金数额 (4)3. 旅游频次 (5)4. 旅游费用来源 (5)5. 对于被试一般倾向于选择旅游目的地范围的调查 (6)6. 不能出游的原因 (6)7. 期望出游的结伴方式分析 (7)8. 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的影响因素 (7)9. 大学生对旅游的态度 (8)10. 对旅游地的偏好选择分析 (8)(二)旅游动机专项调查结果及分析 (9)1. 求知创新动机 (11)2. 健康动机 (12)3. 购物娱乐动机 (12)4. 交往动机 (12)5. 业务动机 (12)6. 地位、声誉动机 (12)三.研究结论与不足 (12)1.研究结论 (12)2.研究不足 (13)参考文献 (13)致谢 (16)附录 (17)摘要:大学生群体是当今旅游市场中的一股生力军。
本文针对西北师范大学16~19级本科生进行调查,运用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旅游频次,对旅游的态度,旅游偏好,阻碍大学生外出的因素,以及旅游动机等做一探究,整理数据后进行分析。
所得结论显示:大学生是支持旅游的,在外出旅行时倾向于结伴而行,并且更多大学生选择与朋友一起外出;大多数学生的可自由支配资金在0~1000元,尽管大学生会通过兼职或获得奖助学金等得到旅行资金,但研究表明旅行花费大多来源还是来自于父母;一般来说,大学生年均旅行2次,且更倾向于国内游;使得大学生不能进行外出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仍然是时间与金钱,没有合适的人一同前往成为阻碍出游的第三个主要原因;大学生群体最主要的旅游动机是健康动机,由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大学生们通过旅行来释放压力,寻求心理状态的相对平衡。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动机旅游行为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are a new force in the tourism market. This paper conducts asurvey on undergraduates from grade 16 to 19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By means of online questionnaire surve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tourism frequency, attitude towards tourism, tourism preference, factors hindering travel and tourism mo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analyzes the data after sorting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llege students are pro-tourism and tend to travel with others when they travel, and more college students choose to go out with friends. Most students' discretionary funds range from 0 to 1000 yuan. Although college students get travel funds through part-time jobs or grants, studies show that most travel expenses come from their parents. Generally speaking, college students travel twice a year and prefer to travel in China. The main factors that hinder college students from traveling are still time and money. Not having the right people to go with them is the third main reason that hinders travel; The most important motiv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travel is health motivation. Due to the pressure from various aspects, college students release their pressure by traveling and seek a relative balance of their psychological state.Key words: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 Undergraduate ; Tourist motivation ; Tourism behavior一.引言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认识到教育重要性的人与日俱增。
大学生旅游客源市场开发实例分析

大学生旅游客源市场开发实例分析在校大学生是旅游客源市场的一个重要细分市场,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河南安阳市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他们的出游方式、时段、目的地等特征,对其进行相关分析,并探讨了如何进一步开发大学生旅游客源市场。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客源市场开发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及高校进一步扩招,在校大学生的人数逐年攀升,同时在校大学生的年龄主要集中于18-22岁,是一个潜在的出游率较高的旅游客源市场。
从近年的抽样调查数据来看,在校大学生外出旅游的人数逐年增长,该群体已经成为我国旅游客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研究及市场调查,在校大学生旅游市场存在着旅游产品针对性不强、产品设计开发盲目等一系列问题。
本文对此进行了调查,以期为在校大学生旅游客源市场的开拓提供依据及建议。
研究方法和对象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河南安阳市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
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共回收问卷382份,回收率达95.50%。
其中有效问卷370份,占96.86%。
在本次调查中,受访在校大学生男生125人,占样本总数的33.78%;女生人数245人,占样本总数的66.22%。
调查结果(一)大学生对旅游的态度及出游次数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回答“您喜欢旅游吗”时选择“喜欢”的有219人,占样本总数的59.19%;选择“非常喜欢”的有100人,占样本总数的27.03%(见图1)。
以上二者占样本总数的86.22%。
而当回答“您每年外出旅游的次数”时,选择“一次以下(含一次)”的有216人,占样本总数的58.38%;选择“二次”的有100人,占样本总数的27.03%(见图2)。
同时,占样本总数55.95%的人经常会有外出旅游的计划,40.00%的人偶尔会有出游的计划。
上述调查反映了在校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出游愿望,而却很少实现出游愿望。
出游愿望与出游次数明显的不协调。
(二)在校大学生旅游消费情况调查显示,在回答“每月可支配的费用”时,其中有198人选择“300元以下”,占样本总数的53.51%;有143人选择“300-500元”,占样本总数的38.65%;仅有29人选择“500元以上”,仅占7.84%。
“90后”大学生旅游动机与旅游消费行为分析

“90后”大学生旅游动机与旅游消费行为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90后”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群体,“90后”大学生在旅游动机和旅游消费行为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特征和趋势。
本文旨在深入剖析“90后”大学生的旅游动机和旅游消费行为,以期为旅游行业和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文章首先将对“90后”大学生的旅游动机进行细致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探讨他们选择旅游的内在动力和外在诱因,如寻求新鲜感、体验不同文化、放松身心等。
同时,文章还将关注“90后”大学生在旅游过程中的消费行为,包括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旅游产品的购买、旅游方式的选择等方面。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大量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揭示“90后”大学生旅游动机和旅游消费行为的普遍特征和规律。
同时,结合深入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挖掘其背后的心理需求和社会文化因素。
文章的意义在于,一方面,有助于旅游行业更准确地把握“90后”大学生这一重要消费群体的需求和特点,从而制定更加精准的营销策略和产品服务。
另一方面,对于学术研究而言,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丰富和完善现有的旅游消费行为理论,为推动旅游学科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剖析“90后”大学生的旅游动机和旅游消费行为,以期为旅游行业和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好地理解“90后”大学生的旅游需求和行为模式,为推动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和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二、“90后”大学生的旅游动机分析“90后”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力量,他们的旅游动机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和深度化的特点。
以下是对其旅游动机的深入分析:自我发展与成长:对于“90后”大学生而言,旅游不仅是为了休闲娱乐,更是为了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他们希望通过旅行了解不同的文化、风俗和社会现象,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全球视野。
大学生旅游行为研究——以中山大学为例

大学生旅游行为研究——以中山大学为例大学生旅游行为研究——以中山大学为例导言:旅游是当代大学生喜爱的活动之一,旅游不仅能够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扩大社交圈,还能够增加对社会和文化的认知。
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在过去的几年里,大学生旅游行为呈现出了各种不同的趋势和特点。
本文将以中山大学的大学生为例,探讨其旅游行为的特点以及对其影响的因素。
一、大学生旅游行为的动机与意愿大学生旅游行为的动机和意愿是影响他们旅游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调查发现,中山大学的大学生旅游行为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 个人兴趣和爱好:大学生希望通过旅游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和体验不同的文化,尤其是在忙碌的学术生活之余,通过旅游放松自己,摆脱学习上的压力。
2. 社交因素:旅游可以提供大学生与同学、朋友一起的互动和交流的机会,增进友谊,丰富彼此的社交圈。
3. 学习因素:中山大学丰富的学术资源吸引了很多学生,有些学生选择旅游的目的地是因为与学业相关,可以参观学术机构、图书馆等,增强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知识。
二、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因素中山大学的大学生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 地理位置和交通便利性:距离和交通是大学生选择旅游目的地时考虑的重要因素,通常会选择离学校相对较近且交通便利的地方。
2. 旅游资源和景点: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以及各种景点的知名度也对大学生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产生影响。
3. 经济因素:大学生通常具有有限的经济能力,因此旅游目的地的费用水平也是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
三、旅游方式与偏好中山大学的大学生在旅游方式和偏好上表现出以下特点: 1. 自由行:大部分大学生更喜欢自由行,他们希望能够自由安排行程,更好地探索和体验每个目的地。
2. 旅游趋向城市:中山大学的学生普遍倾向于选择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因为城市旅游更加方便且提供更多的机会与人们交流和体验城市文化。
3. 多样性和多元化:大学生希望能够体验不同的旅游活动,例如文化、自然、冒险等,他们追求旅游经历的多样性和多元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群体的旅游动机激发及其实例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旅游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比重也呈逐渐上升的态势。
而旅游产生的前提条件则是要有旅游动机,从而产生了旅游活动。
收入水平、休暇时间、生活环境和旅游欲望是产生旅游动机的基本条件,在这些基础上,不同的群体又具有各自不同的旅游动机,本文将从旅游动机的产生条件、激发过程和实例论证的方面具体阐述大学生旅游群体的旅游动机及其激发。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群体旅游动机旅游动机激发
一、旅游动机产生的条件
旅游动机就是促使人们离开居住地外出旅游的内在驱动力。
人们的社会性需要以及好奇心是产生旅游行为的内在动力,也可以说是客观条件,但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人们的旅游行为最终也不会发生。
一般而言,促使旅游动机产生的主、客观条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自由支配收入
旅游是一种消费行为,要满足这种消费就要在经济上有足够的支付能力。
收入水平的高低是旅游消费的经济基础,它不仅决定着旅游动机能否产生,同时还影响着旅游者
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及旅游消费方式。
但是,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没有固定的工作,也谈不上固定的收入。
大学生群体每个月的经济来源普遍都是来自于家庭,少数的大学生会自己打工赚钱,当然收入也很少。
所以经济条件是影响大学生群体出游的最大影响因素之一。
(二)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所谓的可自由支配时间是指人们工作和生活之外,用于满足精神需要的时间,即可以闲暇时间,包括一天工作之后的闲暇时间、周末的闲暇时间和休假时间。
一般而言,大学生群体每周有两天休息时间。
这个时间长度并不足以让大学生群体去居住地以外的地方尽情游玩,而每年的五一、十一假期等国家法定假期就成了大学生群体出游的集中时间段。
因此,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也是影响大学生群体出游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三)自身旅游的意愿
之前所说的两点属于客观条件,但仅仅满足客观条件也不一定能将出游落实在行动上。
对于日日处在学习生活中的大学生而言,偶尔换换环境,享受一下轻松的生活,调整疲惫的身心是他们的渴望。
另外,在适当的时间走向社会、走向自然,体验一下他乡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现代化的科技成果和人自然的旖旎风光,也是人们的期盼。
而且大学生群体相对于其他群体,一方面会更有活力,能够有较充足
的体力;一方面,也比较喜欢猎奇,喜欢新异事物、乐于结交不同的朋友,故而热衷于外出旅游。
(四)周围环境的影响
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由于年龄等因素,容易被身边的朋友、同学乃至老师影响,从而改变出游的决定。
如果身边的朋友都是喜欢出游的,相比被影响而出去旅游的意愿就会增加;如果一个学生较喜欢旅游,但身边的朋友却不喜欢旅游,那么很有可能某次出游计划就会因为没有同伴而被取消。
二、旅游动机的激发
激发旅游动机,就是通过提高人们旅游的积极性刺激旅游者的兴趣,以促使潜在旅游者积极地参与到旅游活动中去。
为此,旅游企业必须在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促销等方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谨慎贴心的服务是激发旅游动机的前提。
这就要求旅游企业必须抓准客户群,为大学生旅游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如旅游线路安排要合理、新颖;餐饮服务人员要热情、周到;导游人员要耐心细致,知识而宽;驾驶人员的技术过硬,安全意识强。
总之,所有的服务都必须从旅游者的需求出发,尽力让旅游者体会到旅游是愉快的、舒适的、安全的,做到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同时,借助旅游者向周围人宣传旅游的经历和感受,也可诱发周围人的旅游动
机,让更多的人投入到旅游活动中来。
三、大学生群体旅游动机激发实例
有这样一个现象,每逢清明节、五一、十一假期,大学的各种宣传栏乃至宿舍楼的各个角落都会出现旅行社的宣传单页。
而且内容的性质普遍一致,假期去附近不远的地方旅游,价格低廉、时间合适,而且参团的都是在校大学生。
我们将逐一分析,这种宣传点子是如何激发旅游动机的。
(一)价格方面
一般旅行社在宣传单页上给的报价是两百到三百不等,有的距离非常近的地方甚至一百出头也未尝不可。
这样的实惠的价格对于没有收入的大学生群体而言,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
为什么旅行社给出的价格如此低廉呢?因为旅行社采取包车的方式,租一辆长途大巴车,学生乘坐大巴在旅行目的地和学校之间往返。
而且住宿条件也不如外面正常成团的住宿,从而降低了成本。
这就类似于促销活动激发旅游动机的表现,促销就是价格合适、性价比高,既然学生群体的可自由支配收入不多,那么对旅游过程的舒适度自然就不能要求过高,所以这种降低成本降低舒适度的促销方式也能被绝大多数学生所接受。
(二)时间方面
上面所说的宣传单页出现的时间都是清明节、五一和十一这样的国家法定节假日。
这段时间,大学生群体普遍都
想离开惯常居住地,到达一个新的地方散心,领略不同风情带来的愉悦享受。
而在平时,由于假期时间很短,没有足够的可自由支配时间出去旅游,故而旅游社也是针对这一点,将旅游的时间调整到最适合大学生的时间段。
这种方式也激发了大学生群体的旅游动机。
(三)旅行环境方面
这种旅游促销方式的参加者普遍都是在校大学生,所以旅游者的背景大体相同,有相似的教育背景、生活环境,也比较有共同话题,在旅行过程中这种结交朋友的快乐也可以弥补硬件设施服务不完善带来的消极情感。
综上,这一旅游促销方式,也算的上是创新之举了,在原有的旅行社旅游线路设计的基础上,针对一个固定的旅游群体,量身定做的旅游路线和方案,从各个可能的角度激发大学生群体的旅游动机。
另外,由于旅游行业进入壁垒较低,国内旅游企业数量迅猛增加,要想扩大旅游企业的利润空间变得越来越不容易,因此,对大学生群体旅游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明确他们的具体需求,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独辟蹊径,找到适合这一特殊群体的旅游产品,也许会对大学生旅游市场及整个旅游行业的发展具有借鉴的意义,将会成为旅游产业的新机遇。
参考文献:
[1]王龙华. 大学生旅游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
大学,2012.
[2]娄世娣. 旅游动机及其激发[J]. 经济经纬,2002,01: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