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资助体系

合集下载

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标准

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标准

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标准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对于高等教育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

助学金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资助措施,对于广大的学生裙体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而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国家助学金更是一项重要的资助政策。

在此,我们将对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标准进行全面评估和探讨。

1. 资助标准的总体情况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标准是指定的一项资助政策,其资助标准不同于其他助学金的标准。

博士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高端学术裙体,其资助标准应当更加优厚和具有针对性。

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标准应当综合考虑博士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和生活等方面的需求,确保其在学业和科研上得到充分的支持。

2. 资助标准的具体内容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标准包括学费、生活费和科研经费等方面。

学费是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的重要支出,国家助学金应当覆盖全额学费,并且有可能提供一定的生活费资助。

在科研经费方面,国家助学金还应当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以保障博士研究生能够开展科研工作和参与学术活动。

3. 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标准与制度的变化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完善,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标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最新的资助标准是否足够合理和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以及如何更好地满足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需求,都是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4.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标准应当更加灵活和个性化。

不同的博士研究生在学习和科研方面的需求各不相同,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标准应当更加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更多的支持和照顾。

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标准还应当与博士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和学业表现挂钩,以激励更多的博士研究生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5. 结语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标准是一个重要的议题,需要我们充分关注和思考。

希望我国能够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标准,给予更多的博士研究生更好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学业和发展科研事业。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一直在蓬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的投入都在不断增加。

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简介

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简介

经济管理学院简介学院亮点◆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企业创新研究所”、“灾难与危机管理研究所”为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研究中心”列入黑龙江省高端智库项目◆“企业创新研究所”、“绿色技术管理与科技创业研究中心”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兴海学术团队◆学院的经济管理实验中心现已建成为“黑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简介经济管理学院源自始建于1985年的管理工程系,是我校首批成立的学院之一。

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经建成了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

学院现有“金融学”、“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电子商务”及“金融学(中澳)”5个本科专业,其中“工商管理”专业被为黑龙江省“十一五”和“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具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四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具有“MBA(工商管理硕士)”、“EMBA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MPA(公共管理硕士)”、金融硕士和工程硕士(工业工程、项目管理、物流管理)5个专业硕士学位招生领域;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坚持走开放式办学之路,除2016年开设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2”金融学专业外,与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美国西密歇根大学、英国思克莱德大学、英国利兹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日本帝国理工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20余所高校签订联合办学协议或保持密切合作关系,并将于2017年与美国内华达大学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学生入学后,将有机会赴美、英、澳、日、韩、新西兰、港澳、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名校学习和交流。

学院是全国跨境电商考培点,学生在读期间有机会参加培训并获得跨境电商操作专员岗位证书。

学院除了国家及学校提供的各种奖助学金之外,还有基于学院校友捐资设立的励志基金,用于奖励学习优秀的同学、资助贫困学生。

师资力量:学院拥有教职工106人,专任教师80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35人,博士生导师26人,具有一年以上出国经历教师占29.8%。

计算机学院各项奖,助学金评选方案

计算机学院各项奖,助学金评选方案

计算机学院各项奖、助学金评选方案根据《哈尔滨工程大学各项奖、助学金实施细则》规定,并结合我院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评选方案。

一、评定原则及评定组织1、国家各项奖、助学金体现了国家、社会、学校对学习特别优秀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心,旨在帮助学习特别优秀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在校期间部分基本生活和学习费用。

2、国家各项奖、助学金评定工作由主管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各年级20%的学生代表共同组成评定小组,负责评定工作的相关事宜。

二、奖励资助对象和条件1、国家奖学金奖励对象是全日制本科生中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特别优秀的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奖励对象是指本科生中品学兼优且家庭经济困难的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学生;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对象是全日制本科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CASC助学金的资助对象是全日制本科生一年级中家庭困难的学生。

2、国家各项奖、助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无违法违纪行为;(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4)、勤奋学习,积极上进。

3、国家奖学金申请条件: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申报原则上应在参评年度内两次均为校奖学金获得者,其中两次奖学金必有一次为一等奖学金);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特别突出;志愿到国防工业系统就业。

4、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条件: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申报原则上应在参评年度内两次均为校奖学金获得者);志愿到国防工业系统就业;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

5、国家助学金申请条件:一等申请条件: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生活简朴,参评年度内所学课程均无不及格;二等申请条件:家庭经济困难,生活简朴,参评年度内的纯学习成绩排名原则上应在所学专业的前50%且参评年度内无不及格;三等申请条件: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

6、CASC助学金的申请条件: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

三、评定程序和发放1、国家各项奖、助学金每年评定一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我国国防军工技术转移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国防军工技术转移现状及对策研究

$%&’( )* %+, -%.%&- .*’ /)&*%,01,.-&0, )2 %,/+*34&, %0.*-2,0 )2 5+3*,-, ’,2,*/, 3*’&-%0(
H). ’I6:JE:;,2) (KFJLIK6,2) MKFJNI6: ( /OPKQRSO;R 6T ,L6;6SFLG K;U VK;KWOSO;R, (KQXF; ,;WF;OOQF;W Y;FZOQGFR[, (KQXF; <=###< , +IF;K) 67-%0./%: ! ’RQ6;W7[ LKQQ[F;W 6:R RIO ROLI;F\:O RQK;GTOQ ]6Q^ 6T UOTO;LO F;U:GRQ[ IKG FSP6QRK;R SOK;J F;W T6Q PQ6S6RF;W RIO UOZO76PSO;R 6T UOTO;LO F;U:GRQ[ K;U ]I67O ;KRF6;K7 OL6;6S[8 0IFG RO_R O7KX6QKROG RIO KLIFOZOSO;R 6T ROLI;F\:O RQK;GTOQ ]6Q^ 6T UOTO;LO F;U:GRQ[ F; 6:Q L6:;RQ[ , K;K7[NOG FRG PQ6X7OSG K;U P:RG T6Q]KQU G6SO L6:;ROQSOKG:QOG8 8,( 9)0’-: ! UOTO;LO F;U:GRQ[;ROLI;F\:O RQK;GTOQ;PQ6X7OS;L6:;ROQSOKG:QO
%! 我国国防军工技术转移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我国国防军工技术转移工作取得成绩的 同时, 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 国防军工技术推广转 移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 大量的科技成果在向现实生 产力转化过程中遇到了这样和那样的问题, 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方面: $ )军民分离的管理体制不适应国防军工技术转 移的需要 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 发展起来的, 各自都存在着自成体系、 自我封闭、 军民 分离的弊端。虽然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 但这 些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军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很少考虑民用的前景, 也很少考虑利用民用技术的可 能; 民用科研和产业领域很难顾及到军事用途, 缺乏 军品市场的应有牵动。这种军民分离的管理体制己 经很难适应科学发展观对国防科技工业 “ 寓军于民” 战略的要求, 造成低水平重复, 难于协同攻关和科技 资源的有效运用, 从而也影响了国防军工技术转移。 因此, 当前我国尚未成熟的军民融合体制是科学发展 观视域下国防科技工业实施 “ 寓军于民” 战略面临的 首要问题。 % )军用标准和军工企业标准成为 “ 绿色” 壁垒 在军民互动运行机制上, 军品科研生产实际上采 取 “ 无限保密” 的做法, “ 信息孤岛” 现象严重, 特别是 军用标准和军工企业标准成为阻碍民用企业进入的 “ 绿色” 壁垒, “ 寓军于民” 很难实现真正的军民融合。 我国尚未建立定期对各种已经失去先进性的军用标 准进行修改的制度, 不能为庞大的军用标准体系减 肥, 更谈不上把国家标准变为军品为主体的标准体 系。我国亦没有制订政策允许用性能规格来代替那 些暂时不能用国家标准代替的军用标准, 允许采办部 门按照武器装备的实际功能需要, 分别使用军用标准 和国家标准。因此, 现实情况迫切要求统筹兼顾, 统 筹军工企业与民用企业的协调发展, 即用协调、 融合

高校研究生资助体系的现存问题及对策

高校研究生资助体系的现存问题及对策

03
高校研究生资助体系现存问题
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的问题
01
政策不够完善
政策制定缺乏全面深入的考虑, 导致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诸多 缺陷和漏洞。
02
政策执行力度不够
03
缺乏反馈机制
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有令不行 、有禁不止等现象,严重影响政 策效果。
政策执行后,缺乏有效的反馈机 制,无法及时了解政策效果,难 以进行及时调整和完善。
个性化资助方案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资助方案,以 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
加强监管力度
建立健全的研究生资助资金监管机制,规范资金使用行为 ,确保资助资金的有效利用。
THANKS
感谢观看
要点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多种方法 进行研究。其中,文献资料法主要通过查阅相关政策文件 和学术论文等途径获取;问卷调查法主要针对研究生和导 师进行调查,以了解他们对研究生资助体系的看法和需求 ;访谈法则主要通过与研究生导师和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深 入交流,以获取他们对研究生资助体系现存问题的看法和 建议。
高校研究生资助体系的现状
资助覆盖面广
01
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资助体系覆盖面较广,基本保
障了研究生的基本生活和学习需求。
资助力度大
02 国家对优秀研究生的资助力度较大,除了提供基本的
经济支持外,还设立了多种奖学金和贷款项目。
精准资助
03
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高校实施精准资助政策
,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高校研究生资助体系的发展历程
初步建立
在高等教育逐渐普及的背景下, 为了确保研究生的生活和学习质 量,我国初步建立了高校研究生

研究生三助管理系统

研究生三助管理系统

研究生三助管理系统使用手册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2007年11月目录一、研究生三助管理工作简介 (4)二、研究生三助系统简介 (4)三、学生使用指南 (8)3.1三助岗位申请 (8)3.2减免学费申请 (9)四、教师使用指南 (10)4.1教师三助设岗 (10)4.1.1设置助教岗位 (11)4.1.2 设置助研岗位 (12)4.1.3 其他 (14)4.2三助聘用 (14)4.2.1 查询岗位申请情况 (14)4.2.2 导出申请学生的信息 (15)4.2.3 录入招聘结果 (15)4.3助研津贴调整 (16)4.4审批学生减免学费申请 (16)4.5申请研究生培养专项基金 (16)4.6查询 (17)五、院系和设岗部门三助工作小组使用指南 (17)5.1三助设岗和审核设岗 (17)5.1.1设置助教岗位 (18)5.1.2设置助管岗位 (19)5.1.3 设置助研岗位 (21)5.1.4 审批本院系教师设置的助教和助研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5 其他 (22)5.2三助聘用管理 (24)5.2.1 查询岗位申请情况 (24)5.2.2 导出申请学生的信息 (25)5.2.3 录入招聘结果 (26)5.3审核三助聘用 (26)5.4考核管理 (28)5.5审批学生减免学费申请 (28)5.6审批导师专项基金申请 (28)5.7查询统计 (29)六、教学研究与培训中心使用指南 (29)6.1分配助教岗位数 (29)6.2查询统计 (30)七、研究生工作部使用指南 (30)7.1分配研究生德育助管岗位名额 (30)7.2审批研究生德育助管设岗 (31)7.3审批研究生德育助管的上岗 (33)7.4审批本科生德育助管考核结果 (34)7.5查询统计 (34)八、学生工作部使用指南 (35)8.1分配本科生德育助管岗位名额 (35)8.2审批本科生德育助管设岗 (36)8.3审批本科生德育助管的上岗 (37)8.4审批本科生德育助管考核结果 (38)8.5查询统计 (38)九、三助办公室使用指南 (39)十、研究生院使用指南 (39)一、研究生三助管理工作简介为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对研究生培养的要求,清华大学决定对现行研究生培养机制进行改革。

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开题报告规定

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开题报告规定

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开题报告规定(试行)第一条研究生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

为了强化过程管理,做好开题报告工作,保证学位论文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以下简称“选题”)应在充分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由研究生和导师(组)共同商定;或在对研究生情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由导师(组)提出、征求研究生同意后确定。

选题应满足以下要求:(一)选题应按分类指导原则,在学术方面具有开拓性、技术应用方面具有先进性,使研究课题在理论意义、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等方面具有较高水准。

(二)选题应密切结合实际,力求解决现代化建设中一些急需解决的科学技术难点,同时,根据我校研究生资助体系的规定要求,研究生应尽量结合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起到指导和推动作用。

(三)选题要根据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考虑本学科、本行业的科研基础和实验条件。

同时要结合研究生本人的基础和特长以及导师的学术指导专长,选择适宜的论文题目,并在时间安排上留有余地,确保按时完成学位论文,使研究生通过论文工作得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全过程的基本训练。

第三条研究生在系统的文献查阅和广泛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制定切实可行的论文工作计划,填写《研究生开题报告评审表》,经导师(组)审阅同意、院(系、部)批准后,确定开题时间。

硕士生应于第三学期末前、博士生应于第四学期末前完成开题报告。

未按期开题者,由研究生及其导师向所在院(系、部)提交延期开题申请,经院(系、部)审批后报研究生院备案,研究生院将对其加强过程监控力度。

第四条开题报告的内容开题报告字数硕士不少于5000字,博士不少于6000字,内容具体要求如下:(一)选题的目的、依据和国内外研究进展。

说明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着重说明选题的经过、该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对开展此课题研究工作的设想以及课题的学术和实际应用价值。

高校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王东旭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建设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的合作动力在于增强科研实力,避免过度竞争,加快研发速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增加融资渠道,降低研发风险,通过开放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互利双赢。

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是黑龙江省根据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通过校企合作等有效形式,探索构建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新机制,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哈尔滨工程大学和中船重工集团703研究所联合共建的舰船动力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是黑龙江省教育厅批准、黑龙江省高教强省资助项目,是由政府倡导、高校主导、研究所紧密合作的研发战略联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的作用及其内涵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高校)与合作单位(企业、科研院所)共同建设,且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校外培训基地,并形成一种有效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实现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和社会合作共赢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它以企业(科研院所)为依托,校企双方通过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有机结合,形成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心和科研成果形成及转化中心。

1.校企共建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校企共建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是高等学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是企业与高等学校人才、科研、技术等全方位合作的平台。

建设宗旨为解决企业、行业面临的重大技术问题,提升企业、行业装备技术水平,提高企业核心产品的竞争力;满足产业发展、企业高新技术及新产品开发的需求;汇集企业、高等学校优质的科技资源;推进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技术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

通过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的建设,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紧密联系,互相促进,推动发展。

2.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主要依托于行业、领域科技实力雄厚的重点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或高等院校,拥有工程技术研究研发、设计和试验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具有完备的工程技术综合配套试验条件的科研开发实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资助体系
改革暂行办法
为贯彻落实国防科工委“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促进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改革机制,转变观念,激发创新,提高质量。

改革博士生培养机制,进一步调动博士生导师的积极性,强化博士生导师的责任意识,激发博士生的创新热情和创新实践,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产出高水平创新成果。

二、实施原则
1.落实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由学校与导师对博士生共同资助。

2.根据不同院系的学科专业特点,资助额度有所区别。

三、资助体系与实施方案
1.资助体系总体思路:
(1)2007年起,所有博士研究生缴纳学费,学费标准为每学年人民币1万元,收费年限为3年。

(2)2007年起,取消博士生指导经费。

考虑到文、理、管院系学科特点,学校为其发放博士生培养业务费,发放标准为0.1万元/年〃人,发放年限为3年。

(3)学校设置奖学金、助学金,奖学金用于资助博士生的学费;助学金用于资助博士生在学期间生活费。

(4)学校设置助教、助管岗位。

博士生通过从事助教、助管岗位获得相应津贴。

2.资助体系适用范围及年限:从2007级起,对非定向博士研究生(指入学时人事档案转入我校,没有工资收入的博士研究生)进行资助,资助年限为奖学金3年,助学金4年。

3.资助方案:
资助体系分A、B两类实施,具体标准见下表:
(1).学校根据当年博士生招生计划,将享受A类资助标准的学生数
量分配给院系,由院系分配给每位博士生导师。

享受A类标准资助的
学生总数一般不低于当年学籍硕博连读和提前攻博的总数,且A类资
助原则上面向校内专职导师。

(2).导师每年招收A类资助博士研究生不超过2名(副导师
招生不超过1名),招收超过2名的博士研究生,从第3名起按B类
资助执行。

导师每年可招收的博士生数量按研院函[2007]13号执行。

(3).文理管院系指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体育军事训练部等。

(4).博士生参加导师科研项目,由导师根据考核情况提供助
研津贴,资助额度由导师自定。

(5).博士生可通过从事助教、助管岗位获得相应津贴,助教、
助管岗位津贴不低于0.4万元/年〃人。

(6).学习时间超过4年的博士生的资助办法由院系、导师、博
士生本人协商解决,并报学校批准执行。

四、申请与管理
1.导师根据分配的享受A类资助标准的学生数量,确定每个考生所属的资助类别,并在拟录取前告知学生。

2.学院、导师组、导师每年应对博士生的学习和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考核合格者,学校和导师为其提供相应资助;考核不合格者,可根据情况减少或取消对其的资助,但一般应使学生的基本生活费合计不少于0.6万元/年〃人。

3.学校财务处根据导师签发的资助额度,将资助金从其科研经费卡中划拨至博士生信用卡内,资助金发放截止至博士生毕业月份。

4.导师资助额度以适当方式公布。

5.助教、助管岗位的申请。

经导师同意,博士研究生可向学校申请助教或助管岗位,具体办法见学校相关文件。

6. 博士生在学期间违反国家、学校相关规定或因休学、退学和出国等原因不能继续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等工作,学校、导师将停止发放奖、助学金。

五、附则
1.本办法从取得2007年博士学籍的研究生开始试行,2007级以前的博士生按原规定执行。

2.2007级硕博连读、提前攻博人员中的定向、委托、自筹类博士生可享受奖学金,但不享受助学金。

3.博士生资助体系的制定是我校进行博士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尝试,学校将根据实施情况对该资助体系进行及时调整。

4.本办法实施后,凡与本办法不符的,以本办法为准。

本办法解释权在研究生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