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学实验教程头影测量word
正畸投影测量

a
2
X线头影测量是测量X线头颅侧位 定位片所得的影象,对牙颌、颅面各 标志点描绘出一定的线角进行测量分 析,从而了解牙颌、颅面软硬组织的 结构,使对牙颌、颅面的检查、诊断 由表面形态深入到内部的骨骼结构中 去
aLeabharlann 3X线头影测量的主要应用
• 1、研究颅面生长发育 • 2、牙颌、颅面畸形的诊断分析 • 3、确定错合畸形的矫治设计 • 4、矫治过程中及矫治后的牙颌、颅面形态
结构变化
• 5、外科正畸的诊断和矫治设计
a
4
描图
软硬组织侧貌、上下颌骨轮廓、颅底颅后 部轮廓、筛板、蝶鞍轮廓、蝶骨斜坡、翼 上颌轮廓、枕骨大孔前缘、枢轴齿状突、 眶侧缘和下缘、上下中切牙和上下第一恒 磨牙
a
5
a
6
•常用的x线头影测量标志点
a
7
8
a
8
9
a
9
a
10
常用的基准平面
1前颅底平面 2眼耳平面 3Bolton平面
a
12
常用的测量平面
1颅底平面 2腭平面 3合平面
a
14
1下颌角点与颏顶点间的连线(Go-Gn)
2通过颏下点与下颌下缘相切的线条
3下颌下缘最低部的切线
a
15
1下颌升枝平面 2Y轴 3面平面
a
16
常用的硬组织测量项目
SNA角
a
18
SNB角
a
19
ANB角
a
20
面角
a
21
22
Y轴角
a
22
下颌平面角
a
23
颌凸角
a
24
上颌长
慧心学牙笔记--第四节头影测量

慧心学牙笔记--第四节头影测量第四节头影测量学头影测量最重要的一件事是——知道要把点定在哪儿。
头影测量是制定矫治计划的重要参考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
决定因素还是医生。
矫治计划中能考虑更多的因素则是更完美的,但也要讲究工作效率。
定点是一切头影测量的基础。
常用23个点,必须记住的点有十几个。
(红字标注的点为重要的点,必须记住的)头影测量常用分析方法:*Down analysis*Tweed analysis*Steiner analysis*Wylie analysis*Rickettes analysisNJMU analysis(南医大分析法)国内牙医常用:南大派,北医派,四医大派,华西派,大同小异。
头影测量那么多数据,非常有用的是有限的。
对临床指导意义最大的,有用的数据掌握就够了。
先要记熟两件事儿:1.头影测量中的各种定点都定在什么位置,代表什么意思。
2.各种角都代表什么意思,正常范围是多少。
1.鼻根点(N):位于沿额骨骨皮质影迹表面往下一小“缺口”。
此即为鼻额缝阴影的最前端。
这是前颅底部的标识点,是一条形态不规则的骨缝,在头影像上从后下往前上呈一条锯齿状的阴影,显示并不十分清楚。
(N点比软组织鼻根点要高一些)2.蝶鞍点(S):位于垂体窝,即蝶鞍影像的中心点。
这是常用的一个颅部标识点,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位置较为稳定,因此是构成基准平面和很多测量项目的基准点,也常作为颅底重叠的原点。
3.耳点(P):外耳道阴影的最上点。
这是构成框耳平面(FH平面)的标志点之一,在侧位头影像上常呈双重圆形后椭圆形阴影,定点时应该注意取双重影像上耳点的平均中点。
注意区分外耳道影像,机械耳塞影像,内耳道影像。
确定耳点也可依据耳点,眶点与髁顶部三者的解剖关系来帮助定点。
眶耳平面(FH平面)高于髁顶部约1mm,其误差率仅1‰。
(机械耳点)定点:先找到Or点,与髁突最上点高1mm的位置连线,P点就在此条线上。
4.眶点(Or):眶下缘的最低点。
口腔正畸学 X线头影测量

Anteroposterior Spatial Relationship of the jaws Relative to Nasion
A normal occlusion
The effects of short and long cranial base on the ANB anlge
Rotational Effect of the Jaws
The effects of the jaws relative to the anterior cranial base on the ANB angle
Methods of Appraisal of Jaw Disharmony
Dropping perpendiculars from point A and B, respectively, onto the occlusal plane
Airway Analysis
(六)常用软组织测量内容
(七)计算机X线头影测量
诊断
◆ 病史及检查:牙颌畸形的因素与机制 ◆ X线头影测量:牙颌颅面结构特征 ◆ 模型分析:牙弓拥挤度 ◆ 腕骨X线片分析:生长发育潜能
治疗计划与适应证
提问与解答互动时间
谢谢!
Dental relationships
The maxilla and incisors is protrusive
Retrusive mandible and incorrect treatment
Good facial balance with lips approximating the s-line
Convex profile caused by upper and lower incisor teeth being too protrusive
头影测量分析方法

头04影测量分析方法的优缺点与 局限性
头影测量分析方法的优点
• 头影测量分析方法的优点 • 客观性强,减少了人为误差 • 可以准确反映颅颌骨的结构特点,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可以重复测量,便于长期观察和对比分析
头影测量分析方法的缺点
• 头影测量分析方法的缺点 • 操作复杂,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 依赖影像手段,可能受到影像质量的影响 • 难以全面反映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况
头03影测量分析的主要指标与意 义
头影测量分析的主要指标
头影测量分析的主要指标
• 角度指标:如SNA、SNB、ANB等 • 线距指标:如ANS-Me、UI-SN等 • 面积和体积指标:如全面积、下颏体积等
头影测量分析的辅助指标
• 牙齿指标:如牙槽骨高度、牙齿倾斜角度等 • 软组织指标:如鼻唇角、颏颈角等
头影测量分析结果的评估与诊断
头影测量分析结果的评估
• 根据正常值范围和统计学方法,评估测量结果的正常与否 • 分析测量结果之间的关联性,了解各种指标的变化趋势 • 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头影测量分析的诊断
• 根据测量结果,诊断患者的颅颌骨生长发育状况和疾病程度 • 指导正畸治疗和颌面外科手术方案的设计 • 预测治疗效果和评估治疗进展
头影测量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头影测量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
• 个性化治疗和精准医疗的需求,推动头影测量分析方法的改进和发展 • 口腔医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拓展头影测量分析的应用领域 •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提高头影测量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头影测量分析方法的前景
• 在口腔医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 随着技术的进步,头影测量分析方法将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 服务
正畸投影测量

• 5、外科正畸的诊断和矫治设计
精品课件
描图
软硬组织侧貌、上下颌骨轮廓、颅底颅后 部轮廓、筛板、蝶鞍轮廓、蝶骨斜坡、翼 上颌轮廓、枕骨大孔前缘、枢轴齿状突、 眶侧缘和下缘、上下中切牙和上下第一恒 磨牙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 常用的x线头影测量标志点
精品课件
8
精品课件
8
9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下中切牙凸距
精品课件
1全面高 2上面高 3下面高
精品课件
• Downs分析法
精品课件
谢
谢!
精品课件
X线头影测量
精品课件
X线头影测量是测量X线头颅侧位 定位片所得的影象,对牙颌、颅面各 标志点描绘出一定的线角进行测量分 析,从而了解牙颌、颅面软硬组织的 结构,使对牙颌、颅面的检查、诊断 由表面形态深入到内部的骨骼结构中 去
精品课件
X线头影测量的主要应用
• 1、研究颅面生长发育 • 2、牙颌、颅面畸形的诊断分析 • 3、确定错合畸形的矫治设计 • 4、矫治过程中及矫治后的牙颌、颅面形态
SNA角
精品课件
SNB角
精品课件
ANB角
精品课件
面角
精品课件
22
Y轴角
精品课件
下颌平面角
精品课件
颌凸角
精品课件
上颌长
精品课件
翼上颌裂-蝶鞍点
精品课件
下颌长
精品课件
髁突后切线_蝶鞍点
精品课件
上中切牙角
精品课件
下中切牙角
精品课件
上中切牙凸距
精品课件
上中切牙凸距
精品课件
下中切牙凸距
常用的基准平面
头影测量

X线头影测量
三、主要的应用 1、研究颅面生长发育 2、牙颌、颅面畸形的诊断分析 3、确定错颌畸形的矫治设计 4、研究矫治过程及矫治后的牙颌、颅面形态 、结 构变化 5、外科正畸的诊断和矫治设计 6、下颌功能分析
记存模型
• 矫正前、矫正过程中、矫正完成后对牙合状况的 记录。 • • • • • 作用: 1.对照观察 2.疗效评估 3.病例展示 4.司法鉴定
4. 常用角度
颅底-上齿槽座角(SNA): 上颌对颅底位置关系 82°±1
颅底-下齿槽座角(SNB): 下颌对颅底位置关系 79°±1
上下齿槽座角(ANB): 上下颌位置关系 3° ±1
5. 常用线距
全 面 高 ( N - Me )
上面高(N-A) 下 面 高 ( A - Me ) 上面高/全面高 下面高/全面高
X线头影测量分析
Cephalometric analysis
硬组织测量标志点
软组织测量标志点
常用平面
常用角度
常用线距
1. 硬组织测量标志点
颅部
蝶鞍点(S) 鼻根点(N) 机械耳点(P)
上颌骨
前鼻棘(ANS) 上齿槽座点(A) 上中切牙点(U1)
下颌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下齿槽座点(B)
下中切牙点(L1)
颏前点(Pg) 颏下点(Me)
颏顶点(Gn)
2. 软组织测量标志点
额点(G)
鼻小柱点(Cm) 鼻下点(Sn) 上唇缘点(UL) 下唇缘点(LL) 软组织颏前点 (Pgs) 软组织颏下点 (Mes) 颈点(C)
3. 常用平面
眶耳平面(FH)
前颅底平面(SN) 审美平面(EP) 牙合平面 下颌平面(MP)
正畸投影测量

02
常规正畸投影测量方法
头影测量
定义
头影测量是通过放射手段获取头部侧面的软硬组织三维形态
目的
评估生长发育状态,诊断颅面畸形,制定正畸治疗方案
模型测量
定义
通过石膏或硅胶印模,间接获取上下颌牙列及周围软组织的三维形态
目的
评估牙齿排列、咬合关系,辅助制定矫治计划,评估治疗效果
3D激光扫描能够获取准确的牙颌表面形态,减 少人为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非接触式测量
3D激光扫描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方式,无需对牙 颌表面进行接触,减少对测量对象的影响。
3
高效便捷
3D激光扫描的测量时间短,操作简便,易于推 广使用。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BCT
全景成像
01
3D CBCT可以获取整个牙颌表面的全景图像,能够清晰地显示
典型案例解析
案例一
一位12岁男孩因为牙齿不齐前来就诊。 通过常规正畸投影测量,医生了解到患者 的牙齿排列情况和骨骼结构。根据测量结 果,医生制定了拔牙后进行矫正的治疗计 划,并通过3D正畸投影测量技术进行精 细化诊断和可视化沟通,成功完成了治疗 。
VS
案例二
一位35岁女性因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前来 就诊。通过3D正畸投影测量,医生发现 患者的颞下颌关节存在不对称和骨结构异 常。根据测量结果,医生制定了通过正畸 治疗改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个性化治疗 方案,并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3D正畸投影测量优缺点
• 优点 • 高精度测量:3D正畸投影测量能够获取高精度的三维影像,对于牙颌畸形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 • 可视化效果好:3D正畸投影测量可以呈现立体的口腔内部结构,医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病变情况。 • 获取动态信息:3D正畸投影测量可以获取口腔功能动态信息,为正畸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更加全面的依据。 • 缺点 • 设备成本高:3D正畸投影测量需要使用价格较为昂贵的专业设备。 • 技术要求高:3D正畸投影测量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和经验,操作相对复杂。 • 测量时间较长:3D正畸投影测量的操作时间相对较长,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获取数据和处理数据。
(word完整版)口腔正畸学教学大纲

口腔正畸学教学大纲1课程概述:1.教学内容梗概: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学科内容是研究错畸形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危害、分类、诊断、各类错畸形的特点,及错畸形的矫治、口腔正畸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错畸形的发生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同时又与口腔的其他疾病密切相关,因此是口腔医学的重要内容. 2.教学目的:口腔正畸学的教学目的是结合颅面的生长发育的基本理论及口腔颌面、牙列的解剖生理、遗传学等,阐明错畸形的发生、发展、表现、危害及分类,诊断、及矫治。
通过授课、示教、见习等方法,使学生掌握口腔正畸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其基本技能,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使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可独立地诊断各类错畸形,能够对常见错畸形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咨询,并为毕业后继续教育(研究生教育和进修)打下基础。
3.课时分布:总学时46学时,其中理论课28学时,小课及见习18学时。
二、正文(1)系统理论课(46学时)1.绪论(2学时)a 错畸形的临床表现掌握:错畸形的概念熟悉:错畸形的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了解:口腔正畸学的学科内容及发展现状.B 错畸形的患病率掌握:个别正常合和理想正常合的概念了解:国内外错的患病率。
c错畸形的危害性掌握:错畸形的局部危害性熟悉:错畸形的全身危害性d错畸形的矫治方法:了解:错畸形的几种矫治方法e错畸形的矫治目标和标准:掌握:正畸矫治的标准(个别正常合);正畸矫治的目标(和谐、功能、美观)f口腔正畸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熟悉:口腔正畸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错畸形的病因与分类(2学时):a错畸形的病因:(1)遗传因素了解:常见遗传性错畸形的表现,错畸形发生发展的种族演化背景和个体发育背景。
(2)环境因素熟悉:口腔功能、口腔不良习惯导致错畸形的机理及临床表现。
了解: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影响及其关系的复杂性。
b错畸形的分类:掌握:Angle氏分类的具体内容.熟悉:Angle氏分类的优缺点了解:其他几种分类方法.3.错畸形的诊断(2学时)熟悉:错畸形常用检查方法.了解:错畸形的诊断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正畸学实验教程-头影测量
口腔正畸学实验教程实验七、八XX线头影测量(66学时)[[目的和要求]]初步了解常用标志点的定位,常用的平面及测量项目的组成和意义。
[[实验内容]]⒈示教X头影测量的常用标志点,常用平面及常用测量项目。
⒉学生在X线头颅侧位片上进行常用标志点,平面描迹,测量常用的角、线距等项目。
[[实验用品]口腔正畸学教科书、头颅侧位片、硫酸描图纸、硬质铅笔、橡皮、三角尺、量角器、X线看片灯等。
[[方法与步骤]]⒈第一实验阶段⑴描图示教:
指导教师在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上,进行常用标志点、平面、测量项目的描迹。
⑵学生描图:
1)将硫酸描图纸固定在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上,且置于观片灯上。
2)用铅笔描出以下点、线:
蝶鞍中心点(S):蝶鞍影像的中心。
鼻根点(N):鼻额缝的最前点。
耳点(P):外耳道之最上点。
颅底点(Ba):枕骨大孔前缘之中点。
Bolton(Bo):翼上颌裂轮廓之最下点。
眶点(O):眶下缘之最低点。
翼上颌裂点(Ptm)翼上颌裂轮廓之最下点。
前鼻棘(ANS):前鼻棘之尖。
后鼻棘(PNS):硬腭后部骨棘之尖。
上齿槽座点(A):前鼻棘与上齿槽缘点间之骨部最凹点。
上齿槽缘点(SPr):上齿槽突之最前下点。
上中切牙点(VI):上中切牙切缘之最前点。
髁顶点(Co):髁突的最上点。
关节点(Ar):颅底下缘与下颌角的后下点。
下颌角点(Go):下颌角的后下点。
下齿槽座点(B):下齿槽突缘点与颏前点间之骨部最凹点。
下齿槽缘点(Id):下齿槽突之最前上点。
下齿牙点(Li):下中切牙缘之最前点。
颏前点(Po):颏部之最突点。
颏下点(Me):颏部之最下点。
颏顶点(Gn):颏前点与颏下点之中点。
D点:下颌体骨性联合部之中心点。
NA(mm)上中切牙缘至NA连线的垂直距离。
NB(mm)下中切牙缘至NB连线的垂直距离。
Po-NB(mm):颏前点至NB连线的垂直距离。
3)描绘出常用的测量平面:
眼耳平面(FH):由蝶鞍点与鼻根点之连线组成。
Bolton平面:由Bolton点与鼻根点连线组成。
下颌平面(MP):下颌平面的确定方法有三种即:通过颏下点与下颌角下缘相切的线;下颌下缘最低部的切线;下颌角点与下颌颏顶点间的连线。
腭平面(ANS-PNS):前鼻棘与后鼻棘的连线。
面平面(Facialplane):由鼻根点与颏前点之连线组成。
Y轴(Y-axis):蝶鞍中心与颏顶点之连线组成。
4)常用的测量项目:
上齿槽座角(SNA)。
下齿槽座角(SNB)。
上下齿槽座角(ANB)。
面角:面平面与眼耳平面相交的后下角。
下颌平面角(MP-FH)。
下中切牙-下颌平面角(IMPA)。
上、下中切牙角(┸toT):上下中切牙长轴的交角。
NA(角):上中切牙长轴与NA连线的交角。
NB(角):下中切牙长轴与NB连线的交角。
⒉第二实验阶段⑴学生完成头影图的描迹。
⑵指导教师检查常用标志点、平面的确定是否正确,测量值是否准确。
⑶实验阶段结束时上交头颅定位侧位片及描迹图。
⒊第三实验阶段[实验报告与评定]指导教师根据同学
们描迹图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讨论及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