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学
采矿学第01章 采矿基本知识

18.06.2021
.
11
1.3 金属矿床开采的基本要求
1.3.1 概述
与其他行业相比,采矿作业环境和劳动条件相对较差。故矿床开采过 程中应注意以下要求: (1)要确保开采工作的安全,并具有良好的劳动条件。 (2)要符合环境保护法的要求,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3)要高效可持续发展。这体现在:①提高劳动生产率;②减少矿石 的损失贫化;③降低矿石成本;④增大开采强度。
18.06.2021
.
3
工业品位:指矿石中有用组分或有用矿物的单位含量。工业品位是 指在当前科学技术及经济条件下能供开采和利用矿段或矿体的最低 平均品位。只有矿段或矿体达到工业品位才能作为工业储量,被设 计和开采。 矿石和废石的划分是相对的。
18.06.2021
.
4
1.1.2 矿石的种类
矿石按其属性分为金属矿石及非金属矿石。 金属矿石分有色金属及黑色金属矿石。 有色金属通常指除去铁(有时也除去锰和铬)和铁基合金以外 的所有金属。 有色金属可分为四类: (1)重金属:一般密度在4.5g/cm3以上,如铜、铅、锌等; (2)轻金属:密度小(0.53~4.5g/cm3),化学性质活泼,如铝、 镁等. (3)贵金属:地壳中含量少,提取困难,价格较高,密度大,化学 性质稳 定,如金、银、铂等; (4)稀有金属:如钨、钼、锗、锂、镧、铀等。 由于稀有金属在现代工业中具有重要意义,有时也将它们从 有色金属中划分 出来,单独成为一类。而与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并列,成为金属的三大类别。 另一类不是叫无色金属,而是黑色金属 。
18.06.2021
.
6
1.1.3 矿岩力学性质
硬度:矿岩抵抗工具侵入的性能叫做硬度。硬度愈大,凿岩愈困难。矿岩的硬 度取决于矿、岩的组成。矿岩的硬度除对凿岩有很大影响外,往往影响矿、岩 的坚固性和稳固性。 坚固性:是指矿岩抵抗外力(工具冲击、机械破碎、炸药爆炸等作用力)的性 能。它与矿岩的强度却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强度是指矿岩抵抗压缩,拉伸,弯曲及剪切等单向作用的性能。而坚固性所抵 抗的外力却是一种综合的外力。(如抵抗锹,稿,机械碎破,炸药的综合作用 力)。 坚固性的大小用坚固性系数来表示又叫硬度系数,也叫普氏硬度系数f值即矿 岩的极限抗压强度来表示:
采矿学重点知识归纳

引言采矿学是矿山工程学的核心学科之一,它研究的是如何将地下或露天矿产资源安全、高效地开采出来。
在采矿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许多重要的知识,本文将重点归纳采矿学的核心知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概述正文内容一、矿山地质学知识1. 介绍矿石的分类和常见矿石的特性;2. 说明矿床的成因及其对采矿方式的影响;3. 介绍矿层的赋存规律和其在采矿中的应用;4. 分析岩石破裂和岩层变形对矿山安全和采矿效果的影响;5. 讨论地下水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和相应的处置方法。
二、采矿工程力学知识1. 解释岩石力学参数的意义和测定方法;2. 介绍岩体的力学性质和岩石的破坏过程;3. 讨论采矿巷道和矿山斜井的支护设计原则和方法;4. 分析矿坑和露天采矿中的边坡稳定问题及相关预防措施;5. 研究矿山地下空洞的稳定性和相关支护工作的设计方法。
三、采矿机械学知识1. 概述采矿机械的分类及其功能;2. 分析采矿机械设备的选型与布置原则;3. 介绍采矿机械在矿井开采和矿床破碎中的应用;4. 讨论采矿机械运行的基本原理和常见问题的排除方法;5. 研究采矿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修理技术以及安全使用的要点。
四、矿山地下支护学知识1. 介绍地下巷道和矿井的支护方法、材料和设备;2. 讨论地下巷道和矿井支护设计的原则和方法;3. 分析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支护措施选择及其应用效果;4. 介绍地下巷道的开挖方法和基本支护流程;5. 研究地下巷道的固化和加固措施及其施工技术。
五、采矿工程经济学知识1. 解释投资决策中的重要概念和指标;2. 介绍矿山开发项目评价的方法和步骤;3. 讨论成本管理和效益分析在矿山开发中的应用;4. 分析风险管理和项目融资在矿山工程中的重要性;5. 研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
总结通过对采矿学的重点知识进行归纳,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采矿学的学科体系和相关的核心内容。
这些知识在采矿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和运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采矿学-绪论

采煤方法是煤矿生产的核心,回采工作面是 煤矿生产第一线,采用合理采煤方法,搞好采煤 工作面的生产,是搞好矿井行产的关键。
3、矿井设计
开拓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 采区设计 施工图设计 采区地质说明书 采区生产能力 确定 采区巷道布置 采区机电设备 选择采煤方法 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采区上中下 车场设计 采区煤 仓绞车 房 变电 所峒室 设计 巷道断面和交叉点设计
能源折算系数E
标准煤:发热值为7000大卡/(29 . 27MJ)的 任何能源均可折算1kg标准煤。 标准油:发热值为10000大卡/(41 . 8MJ)的
任何能源均可折算1kg标准油。 某种燃料的实际发热值(MJ/ kg)
E = ----------------
标准煤发热值(MJ/ kg)
2、煤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2.通读,阅读参考书; 3.记忆,记笔记; 4.作业与练习 要求:
掌握采矿工程师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学而优则 用,学而优则创
(五)采矿学主要参考书
徐永圻.煤矿开采学,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 张宝明.中国煤矿高产高效技术,徐州;中国矿业大学 出版社,2001 徐永圻.中国采煤方法图集,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0 陈炎光.中国采煤方法,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1 陈炎光.中国煤矿开拓系统,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 996 陈炎光.中国煤矿开拓系统图集,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 社,1992
采矿学复习资料汇总

采矿学复习资料汇总一、采矿学基础知识1、采矿学定义:采矿学是研究地下矿产资源开采的理论、技术、经济和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采矿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采矿工艺、采矿设备、采矿计划与管理等。
3、采矿的基本步骤:资源勘探、矿体测量、采矿设计、采矿施工、矿石运输与处理、矿山通风与安全等。
二、采矿工艺1、采矿工艺流程:包括落矿、装载、运输、卸载等环节。
2、采矿方法:包括空场采矿法、充填采矿法、崩落采矿法等。
3、采掘设备:包括凿岩机、装载机、运输车、提升机等。
三、采矿技术1、矿产资源品位: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矿石中所需的有用组分或元素含量的多少,通常用质量百分比表示。
2、矿产资源储量:指在目前技术条件下,能够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有用组分或元素的总量。
3、回采率:指在开采过程中,实际采出的矿石量与理论可采矿石量之比。
四、采矿计划与管理1、矿山生产计划:包括年度计划、季度计划和月度计划。
2、矿山生产组织:包括劳动组织、设备配备、生产调度等。
3、矿山安全管理:包括安全制度建设、安全培训、事故预防与处理等。
五、复习建议1、认真阅读教材,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
2、梳理知识结构,将知识点归类整理,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
3、加强实践操作,通过实验或模拟操作等方式,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4、多做习题练习,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5、及时总结复习成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改进和提高。
电工学复习资料汇总一、基础知识1、电路的基本组成:电路由电源、负载、开关和连接导线组成。
2、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它说明了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3、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它说明了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4、电容和电感:电容和电感是电路中的基本元件,它们可以存储能量。
5、交流电:交流电是一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它可以在电路中产生电磁场。
二、电路分析方法1、支路电流法:支路电流法是一种常用的电路分析方法,它通过求解支路电流来求解电路中的电压和功率。
第0章_绪论(采矿学)

井盐钻探 ① 大口浅井阶段(公元前 3~11世纪)。口径大到二三十丈(古长度单位),井 身浅,每挖一井投入几百人,凿挖工具都是铲锄等农用工具。自秦汉至南北朝,凿挖的都 是上土下石的裸眼井;南北朝至五代,始用木制井筒护壁。 ② 钻探形成阶段(1041~1368)。亦称卓筒井阶段。口径小,一般如碗大(5~9 寸),深度自几十丈到百余丈。到北宋仁宗庆历、皇祐(1041~1054)年间已形成较完 善的人力冲击式钻井技术。当时共有盐井728口,到南宋绍兴二年(1132)达到4900余口。 钻头为铁质圜刃锉,吸卤筒和卓筒(即套管)为凿通节隔的楠竹。这是中国古代钻探 技术的形成阶段,也是中国古代深井冲击式钻井技术逐渐传入西方的时期(约11世 纪)。 ③ 深井发展阶段(1369~1911)。明宋应星著《天工开物》(1637)对钻井工艺有详 细的叙述,凿井、打捞、治井工具形式多样。钻井工序分为6道:选择井位和初开井口; 下石圈(下石制导管);锉大口;制木竹(制套管);下木竹(下木或竹套管);钻小 口(图1)和见功(钻小井眼和完井)。 古代主要钻凿工具为鱼尾锉、财神锉等;主要治井、打捞工具为提须子、柳穿鱼、霸 王鞭等;传递动力和升降锉进工具用斑竹所制的篾索,堵漏和补腔(井)主要材料为 桐油、石灰。钻进一口三百丈左右的井一般要四、五年。 深井钻凿工艺发展到明清时期已日趋完善,清道光年间(1835), 四川自贡著名的燊海井 钻凿成功 ,井深1001.4米,创造了当时中国以及世界盐井井深的最高纪录。
矿山是采矿作业的场所,包括开采形成的开挖体、 运输通道和辅助设施等,分为露天矿和地下矿。
大冶铁矿露天采场
露天矿开采模型
地下开采模型
金山店铁矿
二、采矿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1 采矿活动与矿物利用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1)矿产品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标志物 石器时代(公元前4000以前) 铜器时代(公元前4000-公元前1500) 铁器时代(公元前1500-公元1780) 钢器时代(公元1780-1945) 原子时代(1945后) (2)矿产品为人类提供效能更高的工具和燃料 18世纪末的工业革命,重要的标志就是蒸汽机的 使用,使人类开始步入工业文明,也揭开了人类大规模 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新纪元,特别是煤炭的开采。
《采矿学电子教案》课件

《采矿学电子教案》课件第一章:采矿学概述1.1 采矿学定义解释采矿学的概念和定义强调采矿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1.2 采矿工程流程介绍采矿工程的基本流程和步骤解释采矿前的准备工作和工程设计1.3 采矿方法分类介绍常见的采矿方法,如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解释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第二章:矿产资源与勘探2.1 矿产资源概述介绍矿产资源的概念和分类解释矿产资源的重要性和分布特点2.2 勘探技术介绍勘探技术的方法和工具,如地质勘探和地球物理勘探解释勘探技术的应用和重要性2.3 矿产资源评估介绍矿产资源评估的方法和指标解释矿产资源评估的意义和作用第三章:矿山设计与安全3.1 矿山设计概述介绍矿山设计的目标和方法解释矿山设计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3.2 矿山安全介绍矿山安全的基本要求和措施解释矿山安全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方法3.3 矿山环境保护介绍矿山环境保护的原则和目标解释矿山环境保护的措施和实施方法第四章:矿山开采技术4.1 露天开采技术介绍露天开采的基本技术和方法解释露天开采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4.2 地下开采技术介绍地下开采的基本技术和方法解释地下开采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4.3 矿井通风与排水介绍矿井通风和排水的基本原理和设备解释矿井通风和排水的重要性第五章: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利用5.1 矿产资源的开采介绍矿产资源开采的基本方法和工艺解释矿产资源开采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步骤5.2 矿产资源的利用介绍矿产资源利用的方式和途径,如选矿和冶炼解释矿产资源利用的技术要求和工艺流程5.3 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介绍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解释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实施方法第六章:矿山机械与设备6.1 矿山机械设备概述介绍矿山机械设备的分类和功能解释矿山机械设备在采矿工程中的重要性6.2 常用矿山机械设备介绍常见的矿山机械设备,如挖掘机、装载机和输送带解释每种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6.3 矿山机械设备的维护与管理介绍矿山机械设备维护和管理的方法和技巧解释矿山机械设备维护和管理的重要性第七章:矿山经济效益与投资分析7.1 矿山经济效益概述介绍矿山经济效益的概念和指标解释矿山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和评估方法7.2 矿山投资分析介绍矿山投资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解释矿山投资的评价指标和风险分析7.3 矿山项目的经济评估介绍矿山项目经济评估的方法和模型解释矿山项目经济评估的意义和作用第八章:矿山法律与政策8.1 矿山法律法规概述介绍矿山法律法规的分类和体系解释矿山法律法规的重要性and 作用8.2 矿山政策与管理介绍矿山政策的内容和目标解释矿山管理的组织和机构8.3 矿山法律纠纷与解决介绍矿山法律纠纷的类型和原因解释矿山法律纠纷的解决方法和途径第九章:矿山安全事故与应急处理9.1 矿山安全事故类型介绍矿山安全事故的分类和案例解释矿山安全事故的原因和影响因素9.2 矿山安全应急预案介绍矿山安全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解释矿山安全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和作用9.3 矿山安全事故的处理与调查介绍矿山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和调查方法解释矿山安全事故的处理原则和责任追究第十章:矿山未来发展趋势10.1 矿山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介绍矿山技术的创新领域和发展趋势解释矿山技术创新的意义和影响10.2 矿山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介绍矿山环境保护的现状和挑战解释矿山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策略10.3 数字矿山与智能化采矿介绍数字矿山和智能化采矿的概念和技术解释数字矿山和智能化采矿的优点和应用前景第十一章:矿山测量与导航技术11.1 矿山测量概述介绍矿山测量的目的和方法解释矿山测量在采矿工程中的重要性11.2 矿山测量仪器与工具介绍矿山测量中常用的仪器和工具,如全站仪和水准仪解释每种仪器和工具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11.3 矿山导航与定位技术介绍矿山导航和定位的技术和方法,如GPS和激光扫描解释矿山导航和定位的重要性and 应用领域第十二章:矿山信息管理与数字化技术12.1 矿山信息管理概述介绍矿山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目标解释矿山信息管理的重要性and 应用领域12.2 数字化矿山技术介绍数字化矿山的基本技术和方法解释数字化矿山的优点和实施步骤12.3 矿山大数据与应用介绍矿山大数据和的概念和应用解释矿山大数据和的意义和前景第十三章:矿山劳动管理与人力资源13.1 矿山劳动管理概述介绍矿山劳动管理的原则和目标解释矿山劳动管理的重要性and 挑战13.2 矿山人力资源管理介绍矿山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和技巧解释矿山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and 实施策略13.3 矿山员工培训与发展介绍矿山员工培训的内容和目标解释矿山员工培训和发展的意义和作用第十四章:矿山合同管理与法律风险14.1 矿山合同管理概述介绍矿山合同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流程解释矿山合同管理的重要性and 目标14.2 矿山合同的签订与执行介绍矿山合同签订和执行的方法和技巧解释矿山合同签订和执行的注意事项和风险管理14.3 矿山合同纠纷与解决介绍矿山合同纠纷的类型和原因解释矿山合同纠纷的解决方法和途径第十五章:矿山项目的综合评价与管理15.1 矿山项目综合评价概述介绍矿山项目综合评价的目标和方法解释矿山项目综合评价的意义和作用15.2 矿山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介绍矿山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流程和指标解释矿山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and 实施方法15.3 矿山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与管理介绍矿山项目可持续发展目标和管理方法解释矿山项目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and 实施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是《采矿学电子教案》课件的摘要,涵盖了从采矿学概述到矿山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等十五个章节。
矿大版采矿学绪论部分

矿大版采矿学绪论部分引言采矿学是研究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学科,是矿山工程的基础学科之一。
矿大版采矿学作为我校的开发教材,是矿山工程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必学的课程之一。
这门课程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采矿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为矿山工程的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采矿学的定义采矿学是研究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学科。
它包括对矿床的调查、矿石开采、矿物处理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采矿学旨在寻找合理的采矿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矿产资源的经济效益。
采矿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矿床及其周围环境。
采矿学的研究内容采矿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矿床调查矿床调查是采矿学的基础工作,它包括野外地质勘查和实验室测试等环节。
矿床调查的目的是了解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石储量、矿石品位等信息,为后续的矿石开采提供依据。
矿石开采矿石开采是采矿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包括采场布置、矿山开拓、矿石提取等环节。
矿石开采的目的是将地下或地表的矿石开采出来,并进行加工和利用。
矿区环境保护矿区环境保护是采矿学的重要内容。
在矿石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渣和废水,这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矿区环境保护旨在减少采矿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并实施环境治理措施,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矿物处理矿物处理是采矿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括矿石矿浆的净化、分离和浓缩等工艺过程。
矿物处理的目的是将矿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并制备出高品位的矿产品。
资源利用资源利用是采矿学的终极目标之一。
矿产资源的开发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将地下或地表的矿石开采出来;二是经过矿石加工处理,运用于工业、农业等各个领域,使之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采矿学的发展前景采矿学在现代工业和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增加,采矿学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采矿学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矿床的勘察和开采方法将更加先进和高效;另一方面,矿区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成为发展的重要方向。
采矿学知识点

采矿学知识点
采矿学是研究如何有效开采地下矿藏的一门学科,涉及到地质学、工程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
在采矿学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是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的。
本文将从地质勘探、采矿方法、安全生产等多个方面介绍采矿学的知识点。
一、地质勘探
在进行采矿之前,必须进行地质勘探,以确定矿藏的类型、分布、质量等信息。
地质勘探包括地质勘查和地质勘探,地质勘查是通过对地质条件进行初步调查,获取矿产资源基本信息;地质勘探是在地质勘查的基础上,通过地质钻探、地球物理勘探、化学勘探等手段,获取更为详细的地质信息,为采矿提供依据。
二、采矿方法
采矿方法是指在确定了矿藏位置和性质后,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矿石开采。
常见的采矿方法有露天开采、地下开采、深海采矿等。
露天开采是指将矿石暴露在地表,通过机械设备进行采掘;地下开采是指通过井下或隧道等方式进入地下进行矿石开采;深海采矿是指利用水下设备在海底进行矿石采集。
不同的矿种和地质条件适合不同的采矿方法,需要依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三、安全生产
采矿作业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安全生产是保障采矿工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采矿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生产设备的检修和
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采矿作业平稳进行。
综上所述,采矿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地质、工程、经济等多个领域。
地质勘探、采矿方法、安全生产等是采矿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只有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才能够开展有效的采矿工作,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采矿基础知识1.矿石损失:在开采过程中造成矿石在数量上的减少。
矿石损失率:在开采过程中损失的工业储量占总工业储量的百分比。
矿石贫化:在开采过程中造成矿石质量的降低。
矿石贫化率:矿石品位降低的百分数。
矿石贫化原因:①废石的混入②高品位粉矿的流失③有用组分氧化④2.爆炸类型:(1)物理爆炸(2)化学爆炸(3)核爆炸3.炸药爆炸的基本条件:(1)爆炸反应必须是放热反应(为反应继续加速提供能量)(2)爆炸反应必须生成大量气体(其体具有可压缩性,可具有膨胀破坏做功的能力)(3)爆炸反应必须高速进行。
炸药爆炸:以极短的时间,在极小的空间内,将生成的大量气体加热到极高的温度,并达到极高的压力,从而对周围的介质做功。
4.冲击波:具有不连续的陡峭波阵面,以脉冲形式传播,无周期性,传播速度永远大于声波速度且与波的强度有关的压缩波。
爆轰波:伴随着化学反应,在炸药中传播的特殊形式的冲击波。
5猛度:炸药爆炸时对其邻近介质所产生的局部压缩,粉碎或击穿作用的程度。
第二篇地下开采1.矿床分类:(1)按矿体形状分类:层状矿体脉状矿体块状框体(2)按矿体倾角分类:水平和微倾斜矿床,缓倾斜矿床,倾斜矿床,急倾斜矿床(3)按矿体厚度分类:极薄矿体,薄矿体,中厚矿体,厚矿体,极厚矿体2.地下开采的一般步骤:开拓,采准,切割,回采。
或者开拓,采切,回采。
3.采矿:在矿块中进行采准,切割回采的总称。
采矿方法分类:(1)空场采矿法:全面采矿法,房柱采矿法,留矿采矿法,分段矿房法,阶段矿房法。
(2)充填采矿发:单层充填采矿发,分层充填采矿发,分采充填采矿发,支架充填采矿发。
(3)崩落采矿法:单层崩落法,分层崩落法,分段崩落法,阶段崩落法。
4.矿床开拓:通过掘进的一系列井巷工程,建立地表与矿体之间的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提升,运输,通风。
排水和供水,动力供应系统。
矿井开拓分类:(1)单一开拓法:平硐开拓,竖井开拓,斜井开拓,斜坡道开拓。
(2)联合开拓法:平硐盲竖井开拓,平硐盲斜井开拓,竖井盲竖井开拓,竖井盲斜井开拓,斜井盲竖井开拓,斜井盲斜井开拓。
5.主要开拓巷道类型选择的依据:(1)地标地形:山地形状,工业矿场布置,废石排放场布置等。
(2)矿床赋存条件:矿体的倾角,侧伏角,走向等。
(3)矿岩性质:矿石和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4)生产能力:不同开拓方法,生产能力不同。
6.螺旋式与折返式斜坡道的对比与选择:(1)螺旋式斜坡道的优点:①没有折返式那么多的缓坡段,故在同等高程间,螺旋式比折返式的路线短,开拓工程量小②与溜井等垂直井巷配合施工时,通风和出渣较方便③适合圆柱矿体开拓缺点:①掘进施工要求高②司机能见距离较小,故安全性较差③车辆轮胎和差速器磨损增加④道路维修工作量大(2)折返式斜坡道的优点:①施工较易②司机能见距离较大,行车较安全③道路易于维修④行车速度较螺旋式大,排出有害气体量较少⑤路线便于与矿体保持固定距离缺点:①比螺旋式开拓工程量大②掘进时需要有通风和出渣用的垂直井巷配合7.联合开拓法: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开拓巷道来开拓一个矿床的方法。
8.影响主要开拓巷道位置选择的主要因素:①矿区地形、地质构造和矿床埋藏条件。
②矿山生产能力和井巷服务年限。
③矿床的勘探程度、储量及其远景。
④矿山岩石性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⑤井巷位置应考虑地表和地下运输联系方便、运输功最小、开拓工程量最小。
⑥应保证井巷出口位置及有关建筑不受山坡滚石、山崩和雪崩等危害,这在高山区非常重要。
⑦井巷出口的标高应在历年最高洪水位3m以上,以免被洪水淹没。
⑧井筒位置应避免压矿并位于开采移动带以外,距移动带的最小距离应大于20m。
⑨井巷出口位置应向足够的工业场地,以便以便布置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调平场,堆放场和废石场等。
⑩改建或扩建矿山应考虑原有井巷和有关建筑物、构筑物的充分利用。
9.陷落带:地表出现裂缝的范围。
移动带:由陷落带边界起至未出现变形的地点上。
陷落角:从地表陷落带的边界至采空区最低边界的连线与水平面所成的倾角。
移动角:从地表移动带的边界至采空区最低边界的连线与水平面所成的倾角。
10.影响阶段运输巷道布置的因素:①阶段运输能力②矿体厚度和矿岩的稳固性③探矿需要④所采用的采矿方法⑤通风要求⑥工程量⑦其它11.选择溜井位置应注意的基本原则:①根据矿体赋存条件使上下阶段运输距离最短,开拓工程量最小,施工方便,安全可靠,避免矿石反向运输。
②溜井应布置在岩层稳固,整体性好,岩层节理不发育的地带,尽量避开断层,破碎带,流动层,岩溶及涌水较大和构造发育的地带。
③溜井一般布置在矿体下盘围岩中,以免留保安矿柱和影响生产,当围岩破碎和矿体稳固时,则可布置在矿体中,有时可利用采区天井放矿。
④溜井装卸口的位置应尽量避免放在主要运输巷道内,以减少对运输的干扰和矿尘对空气的污染。
12.选择矿床开拓方案的方法和步骤:方法:综合分析比较法步骤:①开拓方案初选②开拓方案的初步分析比较③开拓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13、选择矿床开拓方案的基本要素和影响因素:(1)基本要求:a确保工作安全、创造良好的地面和地下劳动卫生条件,具有良好的提升、运输、通风、排水等功能。
B技术上可靠,并有足够的生产能力,以保证矿山的均衡生产。
C基建工程量最少,尽量减少基本建设投资和生产经营费用。
D确保在规定时间内投产,在生产期间能及时准备出新水平。
E不留和少留安保矿桩,以减少矿石损失.f与开拓方案密切联系的地面总布置,尽量少占或不占农田。
(2)因素:a矿体赋存条件b地质构造c矿石和围岩的物理化学性质d矿区水文地质条件e地表地形条件f矿石工业储量、矿石价值、矿床勘探程度及远景储量等g选用的采矿方法h水电供应条件i原有井巷工程存在状态j选场和尾矿库可能建设的地点。
14、影响工业场地选择的因素:(1)场地的面积需求(2)地表地形(3)开拓巷道的布置(4)地表移动和塌陷(5)选矿工艺(6)工程与水文地质(7)运输条件。
15、有底柱分段崩落法;(1)特征:由上而下逐个进行回采,每个分段下部设有出矿专有的底部结构(2)适用条件:①地表允许崩落②矿体厚度为15—20m以上的急倾斜矿体③上盘岩石稳固性不限,下盘岩石稳固性不低于中等稳固为好④矿石稳固性应不低于中等稳固⑤适于开采矿石价值不高的矿石⑥以矿体不含较厚的岩石夹层为好(3)主要优点:①使用灵活、适用范围广②采矿与出矿的设备简单,使用和维修都很方便③生产能力较大④通风好、有贯通风流。
缺点:①采准切割工程量大、施工机械化程度低、底部结构复杂、其工程量约占整个采准切割工程的一半②矿石损失贫化较大在矿体不陡厚度不大的情况下更为严重16、无底柱分段崩落法:(1)特征:分部下段不设由专门出矿巷道所构成的底部结构,分段的凿岩、崩矿和出矿等工作均在回采巷道中进行(2)适用条件:①地表和围岩允许崩落②岩石稳固性在中等以上、回踩航道不需要大量支护③用于急倾斜和缓倾斜的厚矿体,也可用于规模较大的中厚矿体④需要易剔除矿石中夹矿或分级出矿时,采用该法有利。
(3)主要优点:①安全性好②采场结构简单。
回采工艺简单,容易标准化。
适用采用高效率的大型无轨设备③机械化程度高④由于崩矿与出矿以每个步距为最小回采单元。
当地质条件适合时,有可能剔除夹石和进行分级出矿。
缺点:①回采巷道通风困难②采场结构与放矿方式不当时,矿石损失贫化较大。
17、留矿采矿法(1)特点:工人直接在矿房暴露面下的留矿堆上工作。
自下而上分层回采。
每次采下的矿石靠自重放出三分之一左右。
其余暂时留在矿房中作为继续上采的工作台。
矿房全部回采完毕后,暂留在矿房中的矿石在进行大量放出。
(2)步骤:①采准工作:掘进阶段运输巷道、先进天井、联络道、拉底巷道、漏斗颈②切割工作:以拉底巷道为自由面,形成拉底空间并完成辟漏。
③回采工作:凿岩爆破、通风、局部放矿、撬顶平场、大量放矿。
(3)适用条件:围岩和矿石均稳固②矿石厚度以薄和极薄矿脉为宜③矿脉倾角以急倾斜为宜④矿石无结块和自燃性。
(4)优点:①结构简单②生产工艺简单③管理方便④可利用矿石自重方矿⑤采准工程量小。
缺点:①开采中厚以上矿体,矿柱矿量损失贫化大。
故开采中厚以上矿体,不用此法。
②工人在较大暴露面下工作,安全性差③平场工作繁重,难以实现机械化④积压大量矿石,影响资金周转。
18、垂直深孔球状药包落矿阶段矿房法(VCR方法):(1)特点:在矿房上部水平开掘凿岩硐室或凿岩巷道,采用大直径潜孔钻机钻凿下向深孔,直至矿块的拉底水平,然后从炮孔的下端开始,自下而上从球状药包逐层向矿房下部预先开掘好的拉底空间崩矿。
崩落的矿石由矿房底部装运巷道运输。
(2)适用条件:①开采矿石和围岩中等稳固以上的厚和极厚水平矿体以及中厚以上的极倾斜规整矿体②回采较弱矿体(3)优点:①矿块结构简单,不用掘进切割天井和形成切割槽,切割工程量小。
②应用球状药包爆破,充分利用能量,爆破效果好,大块率低。
③在采准巷道中工作,工作安全④采用高效率凿岩和出矿设备,生产能力大。
缺点:①要求高密度、高爆速和低感度炸药,炸药成本较高②对凿岩精度要求高,且孔深限制在50—60M以内③装药爆破工序复杂,难于实现机械化,劳动强度大④爆破以堵孔,难于处理⑤有潜在的硫尘爆炸和气体爆炸等安全问题。
19.地下破碎优点:(1)减少二次破碎工作量,节省爆破材料,提高放矿劳动生产率和采场生产能力。
(2)减少了放矿巷道中由于二次爆破所产生的炮烟及烟尘,改善了劳动条件,提高了工作安全性(3)矿石经地下破碎机破碎后,坡度较小增加了箕斗的有效载重,减轻了卸矿时的冲击力和对设备的冲击磨损,增加了生产的可靠性,有利于实现提升设备自动化,提高矿井的提升能力。
缺点:(1)必须设地下破碎硐室,破碎机上部需设长溜井,下部需设粗破碎仓,增加了基建工程量和投资(2)地下破碎硐室的通风防尘较困难,需要取专门的措施解决(3)地下破碎机的管理和维修不如地面方便(4)地下装采运输设备需与破碎机相配套,才能充分发挥地下破碎机的作用。
适用条件:(1)有较大的阶段储量的大型矿山(2)采用大量落矿的采矿方式或矿石坚硬大块产出率高(3)采用箕斗提升,地面用索道运输。
投资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分类:(1)静态评价法:a投资返本期法b投资差额返本期法(2)动态评价法a净现值法b内部收益率法第三篇露天开采1.台阶:由坡顶面,坡底面和台阶坡面组成。
台阶坡面角:台阶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2.生产剥采比:露天生产过程中某一时段内的废石量与矿石量之比。
3.采场布线方式:(1)螺旋布线:台阶的出入沟沿最终边帮成螺旋状布置。
(2)迂回布线:台阶的出入沟以迂回形式布置在采场一侧的非工作帮上。
4.影响露天矿生产能力的因素:(1)矿体自然条件(2)开采技术条件(3)布场(4)经济效益5.露天矿床开拓方法分类:(1)公路运输开拓(2)铁路运输开拓(3)联合运输开拓6.牙轮钻机工作原理:通过钻机的回转和推压机构使钻杆带动钻头连续转动,同时对钻头施加轴向压力,以回转动压和强大的静压形式使与钻头接触的岩石粉碎,在钻进的同时,通过钻杆与钻头中的风孔向孔底吹入压缩空气,将孔底的粉碎岩渣吹出孔外,从而形成炮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