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田自络筒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合集下载

自动络筒机捻结不良的解决办法

自动络筒机捻结不良的解决办法

自动络筒机捻结不良的解决办法
苏晓霓
【期刊名称】《河北纺织》
【年(卷),期】2011(000)002
【摘要】我厂使用日本NO.21C型自动络筒机已有九年,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个别单锭捻结成功率低的现象,直接影响半成品的产质量。

该机型的捻结器使用的是G2Z型喷嘴,其捻结过程为:导纱杆将上、下纱推入捻结器夹紧,用上、下剪刀切割纱端,然后把被切割好的纱端吸入到解捻管中解捻;解捻后导纱杆被推入与捻结长度调整杆(Ln)碰触的位置,将进入到解捻管的纱端拉出到适当的长度,然后用压纱杆将纱压住,同时捻接喷嘴喷射压缩空气,纱端相互缠络,加捻完成。

针对捻结时出现的问题,我们在维修过程中分析原因,采取了一些措施,总结了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总页数】2页(P58-59)
【作者】苏晓霓
【作者单位】石家庄,石家庄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棉一分公司,05001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村田No.7-Ⅱ型自动络筒机生产T/R(S)捻品种实践 [J], 行淑娥
2.BD200—SN型转杯纺捻损和捻不匀的产生及其解决办法 [J], 马克永
3.合理选配捻结参数提高捻结质量 [J], 苏纪兴;张准
4.西德AC—138Ⅲ型自动络筒机巡回捻结机接口电路板简介 [J], 韩文卿
5.No.7-Ⅱ型自动络筒机生产CJ7.36tex强捻纱的探讨 [J], 王显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络筒机常见故障及维修

络筒机常见故障及维修

络筒机常见故障及维修(一)管纱库不转在正常络纱时,管纱退绕完毕,中探纱装置检测判别并发出信号,驱动传动机构将插纱锭座移向空管输送带并把空纱管踢入输送带,步进电动机通过传动杆使棘轮转动一齿,管纱库转动一定角度,将满纱补入插纱锭座,然后插纱锭座移回到工作位置。

由于棘轮部位被棉绒或回丝缠绕堵塞,使棘爪无法驱使棘轮转动,因此出现纱库不转的故障。

只要将纱库零部件拆下,把棉绒或回丝清除即可恢复正常。

在每周用压缩空气做清洁工作时,只要清洁到位便可防止该故障发生。

(二)管纱频繁被换管装置退下(俗称打纱)在排除管纱集体出现条干不匀的情况下,此故障则是由中探纱装置表面受污失灵造成的,只要将检测表面部分擦干净即可。

经常清洁中探纱装置的检测部分是预防这种故障的最好方法。

(三)剪刀不锋利如果剪刀不锋利不能剪断纱线,那么由小吸嘴吸住的纱线就会在固定吸嘴处折叠成双纱,以致在通过清纱器时被剪断,如此反复数次,造成不能正常生产,并使能耗增加。

维修时将剪刀部分拆下,换一副新的剪刀即可。

不锋利的剪刀不要丢弃,可送往机械维修加工车间(简称机修车间)磨锋利后继续使用。

(四)张力装置运转失常张力装置通过张力盘给纱线提供使当的张力。

张力盘分为加压盘和静止盘。

静止盘是固1/3页定的,加压盘可轴向运动及摆动。

当加压盘内被回丝缠绕时,其运动受阻,致使张力不稳定,卷绕密度不均匀,常出现断头的现象。

维修时要按操作规范拆卸,把回丝等杂物清除干净即可。

图3(五)大吸嘴漏风当大吸嘴处于零位时,用一根纱线放在大吸嘴旁,若纱线被吸入大吸嘴内,则说明大吸嘴漏风。

大吸嘴漏风不仅会造成能源浪费,还会使其他部分气压不足大吸嘴是否吸风由风门上的大吸嘴节能活板决定。

活板打开则大吸嘴吸风,反之则不吸风。

大吸嘴漏风则是由活板被棉绒尘杂嵌塞而闭合不严引起的,因此,在维修时要将风门拆下,将棉绒尘杂清理干净,并取下驱使活板打开的气缸活塞,涂抹密封油脂,以达到密封和润滑的作用。

风门安装完毕,要再次用纱线检查是否真的不漏气了,确保修一个好一个。

村田自络筒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村田自络筒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村田自络筒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一)N0.21C—S自动络筒机是日本村田公司的新型高速络筒机,最高速度可达2200 米/分,并且增加防飞管装置使设备的性能进一步完善。

N0.21C-S机型速度高,纱线直通道以及纱线控制环的独特设计,为纺纱技术进步提供了保障。

同时采用自动络筒机,不仅可以生产优质无结纱线,而且对节约用工,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均有显著效果。

在使用过程中,N0.21C-S优势显而易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控制这些问题,是发挥自动络筒机功效,提高劳动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

捻接失误率高的原因及控制措施捻接失误率是反映捻接和上纱失误的综合参数。

捻接失误率过高时,大吸嘴重复无用功,容易出现连续打出管纱的现象。

造成捻接失误率增加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光电式纱线传感器积灰附花过多。

传感器始终检测到有纱存在,大吸嘴一直动作,造成系统中的捻接失误率高。

大吸嘴负压过低。

吸风道内积花积回丝多,影响风力,无法吸入纱线。

大吸嘴距管纱隔距过大,吸不到纱线,造成捻接失误。

车间内相对湿度过大,纱线的粘附力增强,紧贴在筒纱表面,大吸嘴无法捕捉到纱线断头,致使信息反馈为捻接失误。

大吸嘴纱线通道沟槽内有积花灰尘,大吸嘴锯齿条被花毛或灰尘堵塞,大吸嘴被回丝堵塞转动不灵活或不到位。

吸嘴吸纱通道被回丝阻塞,在捕纱动作时捉不到纱线。

插纱锭子位置不对,造成Bal-con跟踪式气圈控制器不下降。

捻接失误率的控制措施:通过可视查询系统,当MIS值大于10%,即可视为捻接失误率超过标准,及时观察运转状态进行整修。

每个工作日对纱线传感器进行清洁,每周对传感器装置用温水擦拭,避免传感器的误检测。

及时校正大吸嘴与筒纱的隔距,大吸嘴接近度调整为1.5mm~2.5mm为宜。

合理控制车间的相对湿度。

生产中表明,自络筒的相对湿度应低于普通络筒的控制标准。

当相对湿度大于75%时,捻接失误率明显增高。

一般应控制在70%左右。

清除大吸嘴沟槽内的积花灰尘,用汽油清洗大吸嘴锯条,清除堵塞的回丝。

村田N07-Ⅱ型自动络筒机捻接质量分析与调整

村田N07-Ⅱ型自动络筒机捻接质量分析与调整
此, 保 证 自动络 筒机 捻接 质量 就显 得尤 为重 要 。
建议 使用 陶瓷 剪刀 效果 比较好 。
2 . 2 接 头 太 细
由于 每个 批 次 棉纤 维 长 度不 一 , 如 果 捻接 长度
调 整不 当 , 易 造成 过度退 捻 而形成 细节 。
2 . 3 接 头 太 粗
多 半 是 由 于退 捻 管 内侧 有 划 伤 或侧 面顶 丝松
多 半 由于捻 接 长度 调 整 过 长 , 使 纱 头 最外 端 退
捻不充 分造 成 。 2 . 5 接头 强力 不足或 脱节
导纱 杆 把 上部 和下 部 的纱 一 起 压入 捻 接 器 , 并 夹住 纱线 , 同时上 剪刀 和下剪 刀分 别剪 断纱 头 。
1 . 2 退 捻
多半 由于加 捻 时 间太 短 , 纤 维未 充 分 缠绕 在 一
表 中 , 标 准 偏 差 一 一 √ 羔
原纱) ×1 0 0 。
; 变 异 系 数
作者简介 : 王海涛( 1 9 6 7 一) , 男, 陕西武功人 , 工程师 , 主 要 从 事 进 口设 备 的工 艺 研 究 及 其 维修 、 保养 、 管理工作。
C V =( 一 / E ) ×I O O ; 强力 保持 率 R:( 捻接 纱/
第 4 o卷 第 5期 2 0 1 3年 9月
Te x t i l e Ac c e s s o r i e s
织卷料
村 田 No 7 一 Ⅱ型 自动 络 筒 机 捻 接质 量 分 析 与调 整
王 海 涛
( 西北一棉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 陕西 咸 阳 7 1 2 0 0 0 )
当捻 接 外 观质 量不 够 理想 时 , 首 先要 考 虑调 整

SMARO型自动络筒机常见故障分析及操作说明

SMARO型自动络筒机常见故障分析及操作说明

SMARO型自动络筒机常见故障分析及操作说明一、轴承损坏1.问题分析:轴承损坏可能导致机器运行时发生异响或转动不灵活。

2.解决方案:a.停机后,拆下轴承,并用专用清洗剂清洗干净。

b.检查轴承是否有裂纹或变形,如有,则需要更换新的轴承。

c.使用润滑脂对轴承进行润滑。

二、电动机无响应1.问题分析:电动机无响应可能是电源异常或电机本身故障导致的。

2.解决方案:a.检查电源是否正常供电。

b.检查电缆连接是否良好,确保电机和电源之间连接紧固。

三、织带打结1.问题分析:织带打结可能是由于缠绕不均匀或张力不稳定导致的。

2.解决方案:a.检查织带是否均匀缠绕在织带盘上,如不均匀,则使用织带引导器将织带引导到正确位置。

b.检查织带张力是否稳定,如不稳定,则调节织带张力装置,使织带张力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四、误码1.问题分析:误码可能是由于织带受损或纱线绞合不良导致的。

2.解决方案:a.检查织带是否有损坏现象,如有,则更换新的织带。

b.检查纱线绞合是否规整,如不规整,则调整绞合装置,使纱线绞合更加紧密。

操作说明:1.开机前,检查设备连接是否牢固,电源是否正常供电。

2.启动设备,并调整合适的织带张力,保持织带匀称缠绕在织带盘上。

3.监控机器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根据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案进行维修或调整。

4.操作结束后,将设备断电,并进行清洁和维护工作,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以上是SMARO型自动络筒机常见故障分析及操作说明。

在日常使用中,及时发现并解决故障问题,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操作,确保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转。

提高自动络筒效率的生产措施

提高自动络筒效率的生产措施

提高自动络筒效率的生产措施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络筒的生产效率也会不断提高。

在提高自动络筒效率的生产措施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优化设备布局和组织机构:通过合理的设备布局和组织机构,可以减少物料和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将生产线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合理安排产品的加工流程,并通过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来替代重复繁琐的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2.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生产装备,例如机器人、传感器等,可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还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生产线的整体协同效率。

3.采用高效的生产工艺和工艺装备:选用高效的生产工艺和工艺装备,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使用高速纺纱机、整经机等先进设备,可以实现快速、准确地完成各个环节的生产任务。

4.加强质量管理和工艺控制:通过加强质量管理和工艺控制,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照质量控制标准进行生产操作,及时处理异常情况,避免产生不良品,提高生产效率。

5.培养高素质员工和提供培训:通过培养高素质的员工和提供相关培训,提高员工的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能够更加熟练地操作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还可以通过激励机制等方式,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生产效率。

6.实施精益生产和持续改进:通过实施精益生产和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利用价值流分析找出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浪费点,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7.加强供应链管理和协同:加强供应链管理和协同,可以提高物料供应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避免因物料短缺导致的生产延误,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还可以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8.推行绿色生产和节能减排:通过推行绿色生产和节能减排,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村田7-II型自动络筒机捻接记忆机构故障修复

村田7-II型自动络筒机捻接记忆机构故障修复
卡爪 向后 退 回时 , 使记忆 棘轮 不得倒 转 , 就是记忆 棘 也 轮记下接 头失败 一 次 , 进 行 第 二次 接 头 。第二 次 接 并 头成功后 , 单锭处 于运 转 状 态 , 电磁 线 圈 S 1断 电 , O 记
图 3
2 黄键一次弹 出的原 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21 A . 6凸轮工作 顶尖磨 损 当A 6凸轮 工作 顶 尖磨 损 超过 0 5 m 以上 后 , .m 在
并 寻找出有效解 决措施 。
转。单锭 自停后 , 断了控制 电路 , 切 电磁线 圈 S 1 0 断
电, 记忆 保持杆脱 开 , 当推 进 卡爪 退 到最 后位 置 时 , 被 限位销顶 开 , 是记忆棘 轮复位 。 ( 图 3 于 见 )
l 捻接记忆机构 的工作原理
11 记忆 机构与槽 筒 同步启动 ( 图 1 。 . 见 ) 记忆 机 构 是 由 电子 清 纱 器 检 测 识 别 、 电磁 线 圈
图4
措施 : A 凸轮为塑料材质。因此 , 因 6 磨损后 只能
予 以更 换 。 22 A . 3联 杆及 A 6凸轮 同 时磨损
出现了上述 2 1 . 节叙述 中记忆棘轮始终保持于第三齿 位置的情形 , 黄键就会一次弹出( 见图 2 。 )
措施 : 用尼龙材料加工转轮并更换即可。其尺寸
在三次捻接不成功黄键弹出后 , 按下黄键使单锭重新 捻接 , 若捻接再不成功, 便会使黄键直接一次性弹出,
形成黄键 按下捻 接一失 败弹 出一 再按下捻接一 再失 败
28 ( O ・ 总第8期) O4 0
《 陕西纺织》
2 4 转轮的磨 损 .
2 1
弹出……反复循环 , 直至有一次捻接成功时, 此循环方 可结束 。( 见图 4 )

村田络筒机捕纱器堵塞故障排除方法

村田络筒机捕纱器堵塞故障排除方法

村田络筒机捕纱器堵塞故障排除方法
村田络筒机是纺织工业中常用的设备之一,用于制备纱线。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捕纱器可能会发生堵塞故障,影响生产效率。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排除方法,以帮助你快速解决问题。

1. 清洁捕纱器:首先,关闭机器电源,确保操作安全。

然后,使用清洁刷或刮刀轻轻清除捕纱器上的纱线残留物。

请注意,不要使用尖锐的物体刺激捕纱器,以免损坏。

2. 排除纱线缠绕:检查捕纱器周围的纱线是否缠绕在其他部件上。

如果有缠绕的纱线,小心地解开纱线缠绕,确保纱线平稳地通过捕纱器。

3. 检查捕纱器开口尺寸:捕纱器的开口尺寸与使用的纱线直径密切相关。

如果捕纱器开口尺寸不正确,可能会导致堵塞故障。

确保使用适合纱线直径的捕纱器,以避免堵塞。

4. 检查纱线张力:纱线张力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引起捕纱器的堵塞。

请检查纱线张力装置的设定并进行相应调整,以保持适当的张力。

5. 定期维护:不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是预防捕纱器堵塞故障的关键。

定期清洁和润滑机器,并检查捕纱器的磨损程度。

如果发现磨损严重,及时更换捕纱器以保持机器的正常工作。

请记住,在执行上述排除方法时,确保机器已断电,并根据设备操作手册进行操作,以确保安全和正确性。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建议与厂家联系或寻求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村田自络筒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一)N0.21C—S自动络筒机是日本村田公司的新型高速络筒机,最高速度可达2200 米/分,并且增加防飞管装置使设备的性能进一步完善。

N0.21C-S机型速度高,纱线直通道以及纱线控制环的独特设计,为纺纱技术进步提供了保障。

同时采用自动络筒机,不仅可以生产优质无结纱线,而且对节约用工,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均有显著效果。

在使用过程中,N0.21C-S优势显而易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控制这些问题,是发挥自动络筒机功效,提高劳动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

捻接失误率高的原因及控制措施捻接失误率是反映捻接和上纱失误的综合参数。

捻接失误率过高时,大吸嘴重复无用功,容易出现连续打出管纱的现象。

造成捻接失误率增加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光电式纱线传感器积灰附花过多。

传感器始终检测到有纱存在,大吸嘴一直动作,造成系统中的捻接失误率高。

大吸嘴负压过低。

吸风道内积花积回丝多,影响风力,无法吸入纱线。

大吸嘴距管纱隔距过大,吸不到纱线,造成捻接失误。

车间内相对湿度过大,纱线的粘附力增强,紧贴在筒纱表面,大吸嘴无法捕捉到纱线断头,致使信息反馈为捻接失误。

大吸嘴纱线通道沟槽内有积花灰尘,大吸嘴锯齿条被花毛或灰尘堵塞,大吸嘴被回丝堵塞转动不灵活或不到位。

吸嘴吸纱通道被回丝阻塞,在捕纱动作时捉不到纱线。

插纱锭子位置不对,造成Bal-con跟踪式气圈控制器不下降。

捻接失误率的控制措施:通过可视查询系统,当MIS值大于10%,即可视为捻接失误率超过标准,及时观察运转状态进行整修。

每个工作日对纱线传感器进行清洁,每周对传感器装置用温水擦拭,避免传感器的误检测。

及时校正大吸嘴与筒纱的隔距,大吸嘴接近度调整为1.5mm~2.5mm为宜。

合理控制车间的相对湿度。

生产中表明,自络筒的相对湿度应低于普通络筒的控制标准。

当相对湿度大于75%时,捻接失误率明显增高。

一般应控制在70%左右。

清除大吸嘴沟槽内的积花灰尘,用汽油清洗大吸嘴锯条,清除堵塞的回丝。

及时清理小吸嘴通道内的回丝。

调整插纱锭子的位置,保证气圈控制器感光点随纱线的退绕而下降。

退绕不良的原因及控制措施退绕不良是络筒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自络筒由于线速度提高,对管纱的卷绕质量相应要求提高。

退绕不良主要影响产量,容易出现大纱或中纱非空管送出,影响生产效率。

退绕不良的主要原因有: Bal-con跟踪气圈环积花,表面黏附杂物,造成退绕时的送管误动作。

插纱锭子位置不对,过于靠前或靠后。

细纱管纱脱圈,造成退绕过程中纱线集结成团,小吸嘴无法捕捉到纱线。

细纱生产维护中,更换钢丝圈时未盘好纱尾,生产中的机械坏纱,造成的卷绕密度不匀以及重叠卷绕,形成退绕中的脱圈。

管纱纱管破裂毛刺,造成退绕中的重复断头。

落纱冒头,退绕时脱圈,影响退绕。

细纱落纱生头后低速运行时间过长,纱线卷绕层结构不紧密,造成脱圈。

退绕不良的控制措施:Bal—con跟踪气圈控制器定期清理飞花,减少影响退绕的因素。

调整插纱锭子的位置。

细纱更换钢丝圈时尽量在大纱更换,更换后及时落纱,防止在中间盘纱影响退绕。

控制好细纱的管纱成形和落纱的高度,对破裂毛刺的筒管及时挑拣剔出。

筒管的原因及控制措施自络筒运转速度高,络筒筒管也需要较高的质量才能与其相适应。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筒管的硬度、同心度以及部分机械原因影响运转中的稳定,造成生产中的纸管飞脱。

飞筒管不仅影响产量和质量,并且容易造成人身安全事故。

飞筒管的原因主要有:纸管硬度、同心度、圆整度、角度、长度、留尾纱开口、大小头内径不合格。

管头染色油漆或颜料在小夹头凸槽上积附,扩大了夹持的距离,影响运转稳定。

伽马摇架初始压力工艺设置不当。

伽马摇架夹头的加油周期过长,影响对筒纱的控制力。

减速速度值过高。

一般设定范围在线速度的50%~70%,超过70%时伽马摇架大小夹头对纸管的作用力大,容易使纸管变形造成飞管。

纸管大头有留纱尾的小口,深度过大容易造成纸管飞脱。

细纱的纱疵过多,伽马摇架动作过于频繁,对纸管的作用力大,造成飞管。

在加装防飞管装置的情况下,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合理选用质量好,高硬度的纸管,合理选择络纱线速度,使二者有机结合,做到既不飞管又能保证质量。

左侧小夹头积附的颜料、油漆及时清理,防止运转中的筒纱失衡造成的飞管。

选用纸管管头的颜色尽可能选用印刷的颜色。

合理设置筒管的初压装置工艺,保证8mm~10mm初始卷绕层的紧密度。

把握好伽马摇架夹头的加油周期。

伽马摇架是形成卷装的重要部位。

加油周期过长,会引起轴承损坏,减弱了对筒纱的控制力,形成飞管。

加油时严格按照规定选用指定的润滑油脂。

加油周期,卷绕速度1500米/分以下为12个月,卷绕速度1500米/分以上6个月为宜。

加油量保证每锭0.5克/锭。

根据速度选择合适的纸管。

控制细纱的常发性纱疵和偶发性纱疵,从源头控制减少络筒的做功次数。

村田自络筒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毛羽纱疵的控制压缩空气的品质  如果压缩空气的压力不足,会导致空气捻接的结强力不够,甚至打结不成,造成上部筒子反复运转,从而影响毛羽。

控制措施:压力为0.637mpa,含油量0.07g/m3以下。

筒管夹头中心位置的调节  一般小头接触槽筒,大夹头与槽筒保持在1±0.5mm之间,此尺寸叫做B尺寸。

如果更换纸管,根据新纸管尺寸来调节筒管夹头的中心位置,以保持B尺寸的位置。

如果B尺寸过小,筒管与槽筒产生的摩擦力会增强,从而导致毛羽增多。

此外,筒管大头与大夹头之间的距离叫A尺寸,纸管长度不足174.1mm 的,A尺寸为11±0.5mm,纸管长度大于174.1mm的,A尺寸为13±0.5mm。

A尺寸过大,易缠绕回丝。

大吸嘴接近度与平行度的调整  当大吸嘴的接近度过小,平行度不好时,吸嘴有可能碰到纱管,使筒纱表面刮毛;当接近度过大时,吸嘴找头太难,出现重复张头,由于与槽筒的摩擦力和吸取力,同样造成毛羽增加。

在筒管直径为160mm的情况下,调整大吸嘴与筒管之间的平行度;在筒管直径为90mm的情况下,调整大吸嘴与筒管间的接近度。

适当调整梳针位置。

卷取张力的控制措施  卷取张力的大小根据卷绕速度、单纱强力和筒子硬度来控制。

不建议改动张力电压值,如果必须调整卷取张力时,就改变单纱强力和筒纱硬度。

为减少毛羽,筒纱硬度偏大掌握为好。

插纱锭子的调整当插纱锭子与Bal-con的中心位置不对时,纱管在高速退绕时产生的气圈就会碰撞气圈控制器,造成毛羽增加。

当插纱锭子与Bal-con到达最低位置,转动拨盘使空管中心与可动Bal-con中心对准,Bal-con可在插纱锭子支撑点上前后移动。

跟踪气圈控制环上下限位置如果气圈控制的上限定得太高,在退绕时气圈纵向过长,横向增大,纱线碰撞可动气圈控制罩内侧,产生毛羽。

此外气圈控制罩内侧不光洁,也会增加毛羽。

一旦气圈控制器上的传感器失灵,不随管纱的减少而下降,同样会导致气圈过大影响毛羽。

导纱通道清洁导纱通道内部有毛刺,沟槽,棉蜡、油污黏附现象时应及时清洁,尤其是清纱通道和陶瓷片要定期清理。

管纱成形不良、脱圈,管纱最低位置过低等都会影响毛羽。

突发性毛羽纱疵的原因及控制措施正常的毛羽从细纱到络筒的增长一般是2~3倍,而突发性毛羽则明显区别于正常的毛羽增长,一般在6~7倍。

突发性毛羽来势突然,范围广,危害大,不宜控制。

自络筒突发性毛羽的原因通常有:相对湿度过低,纱线通道发涩,纱线蓬松,抱合力差,经过摩擦形成突发性毛羽。

从原料到成纱的回潮率不稳定,吸放湿不符合生产工艺要求,经过自络筒高速退绕时,在纱线剥离点以及卷取点与机件摩擦,形成突发性毛羽。

细纱管胶木芯内径过大,造成在做插纱动作时,插纱锭位置不正,致使Bal-con 跟踪气圈环不起作用,气圈过大引发毛羽。

张力气缸缺油或张力器不清洁,造成成形不良,增加毛羽。

突发性毛羽的控制措施:自络筒通道定期清理揩擦,保证光洁,无油污,减少摩擦形成的突发性毛羽。

从开清棉到细纱工序合理加湿,控制片面加湿引起的加湿不匀。

整个流程一般设置两个控制点:重点控制开清棉棉卷回潮率和粗纱回潮率。

标准:开清棉棉卷回潮率控制在7.5%以上;粗纱回潮控制在6.1%~6.5%,有利于控制突发性毛羽。

对细纱管严格选择,对原槽筒使用的细纱管要与自络筒的胶木芯内径直径选择较为配合的规格。

调节插纱锭棘轮,使纱管与气圈跟踪环中心在一直线。

张力气缸定期加油,张力器定期分解,用温水清洗,周期一般以3个月为宜。

电清工艺参数的确定电清工艺参数设定是产品质量的保证。

纱疵参数是决定布面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确定时应根据客户对布面质量的要求,便于整修布面时操作。

同时应兼顾纱线疵点的多少和生产效率,以清除有害纱疵为主。

参数确定原则:针织纱对棉结细节要求高,设定具体参数:棉结直径+300%,长度为1.0mm,细节直径-30%,长度10mm。

机织纱对粗节要求高,一般设定短粗节为+150%,长度1.5mm:长粗节直径+45%,长度10mm筒子染色时内外色差原因1 简纱染色色差色花的形成原因1.1 筒纱质量络筒时要保证筒纱卷绕密度一致,卷绕硬度一般为27±2(肖氏硬度)。

若卷绕硬度过小,染色过程中受气流的冲击会损伤纱,导致成形不良,也会造成染液局部短路,使筒纱染色深浅不一,产生染花;若卷绕硬度过大,染液不易渗透造成内外色差。

1.2 设备运行状况在设备方面,主泵泵力不足,换向装置不到位,电脑指示灯失灵,染缸法兰盘漏液,都会降低流速,严重时就会造成色花。

1.2.1 泵力不足及换向装置不到位操作时盐未被溶化就投入染缸,进泵后泵叶与盐摩擦,与泵体之间的间隙增大,而造成泵力不足;鹅颈管式换向装置活塞运行不良,行程不到位,致使染色压力达不到。

1.2.2 染缸部件漏液因装纱后,纱架重量很重,起吊过程中与染缸底部发生碰撞,使染缸底部盘管的焊接点开裂、螺丝松动,纱杆与底盘密封不好,导致漏流。

1.2.3 控温系统由于缸内液体淋渗到感温针上,使感温针运作失灵,造成控温系统所显示的温度与实际温度不符,导致染色温度不准确,使色相发生偏差。

1.3 工艺1.3.1 前处理前处理的除杂、毛效、白度、洗后pH值和双氧水的去除情况都会影响染色的均匀性。

1.3.2 染色选择合适的染料与助剂,设计合理的染色工艺可以保证染色质量。

工艺设计不好,选择三原色的配伍性差,也会造成色花。

2 防止色差色花的措施2.1 筒纱质量筒纱成形要严格把关,杜绝哑铃纱、喇叭纱、重叠纱、漏眼纱及硬边纱,卷绕密度要控制在要求范围之内,过硬过松的要挑出,筒纱大小一致。

2.2 设备维修为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对上述所存在的问题要定期检查,这样才能保证设备运转良好和染色质量稳定。

定期对水、汽阀门进行检查,看有无开启不灵活和关闭不严现象,加强设备维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