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武汉大学金融学初试+复试考研经验分享

合集下载

武汉大学经济学院考研初试心得

武汉大学经济学院考研初试心得

武汉大学经济学院考研初试心得武大每年出分都比较晚,好不容易2月末才盼到了成绩,心里一颗石头落了地,总分396,英语67,政治72,数学135,西方经济学122,进复试应该没有问题了。

考得比我预期要好,可能老师给分比较松吧。

想去年复习时也经常潜水在这个论坛上找资料,找信息,深深觉得分享的重要性。

现在趁着准备复试的空隙,写点经验贴上来,也算是对本论坛的回报。

以下属于个人经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我是将考研分为三部分的,政治、英语、数学和专业。

时间安排上大致是1:2:2:2的比例。

对于复习时间为半年的人来说,政治一般是9月底10月红宝书发布以后才开始复习。

一般不用太担心。

有几个要点:一是重视红宝书,多看两遍,不管你是“任汝芬”还是“”“领航”还是什么的,最终落脚点还是教材,红宝书那只是一本教材汇编。

二是多做选择题。

如果你复习时间不够,就只做选择题吧,我任汝芬的书全部跟了,还有其他几本市场上比较畅销的。

(顺便说一句,考研在时间和心力上大家投入很多,经济上也是如此,为了省钱,我买了很多盗版书,尤其是那些题集。

我虽然不鼓励大家去买盗版,但是我承认盗版当初为我省了不少钱。

)英语这块,一定要保证过线,很多研友倒在今年的英语上,我觉得英语的复习方法很重要,很多人抱着单词狂背,单词当然要背,我到上考场前也拿着“”呢,但其实考研英语深度阅读才是攻克英语难关的方法。

真题当然是最好的题集,大家别乱糟蹋了,好好做好好记!所有的人都说要多做几遍,这绝对是没错的。

其他的参考书我用的是张剑他们的“黄皮书”,感觉也不错。

学硕考英语一,确实不容易,但是请大家要保持信心,据我所知读研的好多师兄师姐都还没有过六级呢。

当然,没有基础的同学那就请更努力。

数学这块,我在数学上花的功夫最多,暑假2个月的时间里,我所有的时间(从上午到深夜)都花在了数学上,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临考试前一个月很多人的复习全书还没看完,而我的数学复习全书(李永乐的)完完整整看了3遍,《真题解析》完完整整看了3遍(部分章节4遍),《400题》2遍,《超越135分》2遍(部分章节3遍)。

2017金融硕士考研复试指南

2017金融硕士考研复试指南

2017金融硕士考研复试指南一、仪表庄重仪表庄重、严肃会给老师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在穿着方面:男生应该尽量穿西服或者比较正式的服装,注意服装、鞋子、头发的干净整洁;女生千万不要穿紧身衣或者短裙,打扮得体,适当的化淡妆,展现最真实的一面。

这里关键是提醒大家要注意穿着,不能太过于随便,要让老师有被尊重的感觉,更有利于整体的气氛把握。

二、动作得体在复试之前,一定要明白自己在紧张的时候,有哪些动作,然后把它戒除掉。

因为每个人,在紧张时候都会有自己的行为动作,比如紧张的时候,会搓手或者揪耳朵之类的这种动作,这些动作都是很不雅的,所以你一定要了解自己的这种下意识动作是什么?然后在面试之前要训练自己,让自己努力克服掉。

在进复试房间时,一定要保持抬头挺胸的姿态和饱满的精神,不要与人交谈时频繁地耸肩,手舞足蹈,左顾右盼,坐姿歪斜,晃动双腿等,这都是不好的身体语言,总之,手势不宜过多,需要时适度配合表达。

三、礼貌当先细节往往透露出你的不足之处,因此礼貌在整个面试过程中尤为重要。

进门的时候一定要敲门,然后很有礼貌的表示对老师的尊重,鞠躬比较好,或者对着各位老师说声“老师好!”问好的时候一定要用眼神扫一下各位老师,不能就望着一位老师说。

因为每一位老师都不希望被忽视,这一点要注意。

如果平时不注意这方面的同学们在面试的时候应该刻意的注意一下。

另外,在进面试室之前一定要先把手机关闭或者调成震动状态,千万不要出现在面试现场手机响个不停的尴尬局面。

如果真的在面试过程中出现没有意料到的尴尬局面,在面试结束后一定要向老师表达歉意。

在进入面试室前,为了缓解自己的紧张状态,可以嚼一块口香糖,既可以让自己口气清新,又可以缓解压力。

面试结束后,一定要站起身,向老师笑着说声再见,摆好因自己起身而弄歪的椅子,细节决定成败,你的这一表现,无疑会为你增添砝码。

四、谈吐清晰面试时认真听老师的提问,认真思考后思路清晰的回答问题,注意语速不要过快,适当的语速会让别人感到舒服,觉得听你的讲话是一种享受,而且自己也会消除紧张的感觉。

2017年五道口金融学考研初试及复试经验

2017年五道口金融学考研初试及复试经验

2017年五道口金融学考研初试及复试经验感谢凯程考研李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要贡献考研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

在你考虑是否要考研的时候,你就应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考研到底能为你带来什么。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计划,因此,无论是应届考研,还是在参加工作后再考研,都各有利弊,不能一概而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做白日梦没有意义,要踏踏实实地为将来的出路做好准备。

现凯程教育为考生朋友带来重要备考信息。

一、政治很多人都说红宝书很重要。

但是我觉得看着全是字的、这么厚的、并且感觉没重点的书,真是一种煎熬。

在这种心情下,每天能看30页就不错了。

所以我就快速扫描看完红宝书一遍,就扔在一边了,貌似之后再也没有翻过了。

做选择题我比较推荐肖秀荣的1000题。

首先只做选择题,做完一遍之后再把选择题错误的题目拿来看一遍,然后看大题目,大题目主要是在答案上找点,标上标号。

也可以自己写一下,看看感觉,再对照答案,看看自己不足的地方在哪里。

这时差不多时事政治开始兴起了。

我买了肖秀荣的时事政治。

肖秀荣的是很快速看完,扔掉。

其实真正考试的时候,我觉得时事政治真是靠的一种运气,毕竟知识点太多了。

我考试的时候4道题目,我全部都不确定。

有1道多选之前看过,但是看的没那么细所以还是不会。

最后一个阶段还是做题。

我买了肖秀荣的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命题人讲真题,只做选择题包括时事政治,因为前几年的时事可能就是现在的知识点。

大题快速扫了一眼,没有详细做。

然后就是最后4道题。

我感觉押题里面还是肖秀荣的不错,他的最后4道题我认真背过,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

最后20题也看了很多遍,最后肖秀荣也完整的压中一道题。

建议:政治可以早点看,当做催眠书看着。

慢慢培养感觉。

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方法,我考研的时候看见很多人最后一个月都是抱着红宝书一直书,但是我的红宝书都不知道在哪了。

最后分数:14+28+33=75.其中单选总分16+多选34+大题50.考完之后感觉单选做的很差,好多题目不会。

考研经验心得体会分享5篇

考研经验心得体会分享5篇

考研经验心得体会分享5篇考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努力过,付出过,还是会有很多收获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考研经验心得体会分享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考研心得体会1考研的五个月里,我成熟了许多,孤独、寂寞、忍耐、承受、等待……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真正体会。

人生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生活是曲折而漫长的征途。

征途中会有成功、有失败、有困难、有挫折……就看你我是否坚强,能否坚持,是否坚定!困难与挫折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它是绊脚石,让你寸步难行;对于强者来说,它是垫脚石,让你站得更稳、更高。

天下谁没有走过弯路,又有谁能不走弯路?每个人都会碰到困难,都会跌倒。

但是不管怎样,只要我们勇敢去面对,拿出我们作为一个人的全部勇气和力量去拼搏;拼搏就会帮我们克服困难,帮助我们找到全新的自我,我们的人生也会因此而更加灿烂辉煌!考研也一样,不论你是为了什么,既然选择了,就要全力以赴。

不管是令你头疼的数学,还是水平不高的英语,抑或是不知所云的政治,一切的一切,只因为你选择了考研。

复习,初试,复试等等,每个环节都需要我们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也许,你刚有了考研的打算,也许,你已经考虑了很久,既然决定了,就踏踏实实一步一步走下去,除了要具有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以外,学习方法无疑成了重中之重。

要说学习方法,除了自己根据自身特点总结以外,还需要辅导班的老师为我们规划一下,于是辅导班就成了考研学习的必选。

下面讲一些我自己的考研经历,兴许会对你有一些启发。

第一,我觉得考研成功最重要的是要有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

这种精神的强弱取决于一个人渴望成功的程度。

欲望之火燃烧到白炽状态就能最大程度激发出自身的潜力。

我坚持考研的最大奋斗动力来自于考上xx可以带给我的成就感和无限可能的发展空间和辅导班老师孜孜不倦的辅导和耐心的启迪。

这种动力和欲望带给了我十足的奋斗意志。

第二是专注。

在那些辛勤拼搏的日子里,我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然而却心无旁骛,每天除了复习还是复习。

2017武汉大学金融专硕考研参考书汇总和复习方法介绍

2017武汉大学金融专硕考研参考书汇总和复习方法介绍

2017武汉大学金融专硕考研参考书汇总和复习方法介绍1、货币银行学部分①参考书目《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胡庆康,复旦大学出版社《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习题指南》,胡庆康,复旦大学出版社②复习方法一本货币银行学的书,可以整理总结后压缩到十几页的大笔记本上,把书读厚再读薄。

这些总结尤其适合最后冲刺时使用。

而且你也可以通过总结把握整本书的重点。

比如货币供给理论和需求理论各为章节,复习时可以将两章对比着复习,归纳出区别和联系,一方面容易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加深记忆。

2、国际金融学部分①参考书目《国际金融学》新版,姜波克,高等教育出版社(或者《国际金融新编》,姜波克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国际金融新编习题指南》(第二版)姜波克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国际金融》马君潞、陈平等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②复习方法国际金融学,主要内容是:外汇汇率,国际收支,资本流动。

理论部分考的可能性不大,因为理论都有这有那的缺陷。

最主要的部分是外汇汇率。

其主要概念有:外汇,记帐外汇,关键汇率,现钞汇率,有效汇率,J曲线效应,外汇投机交易,外汇保值交易,外汇期货交易,外汇期权交易,货币互换,利率交换,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货币体系,特里芬两难,特别提款权,普通提款权,汇率目标区,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包含的帐户(3个),自主性交易,调节性交易,国际收支自动(主动)调节交易,国际储备,国际清偿力,投机性资本流动,货币替代,汇率超调,中和政策,BOT,出口信贷,外国债券,欧洲债券,存款凭证,债务率,偿债率,负债率。

一、整体观念不管是一个章节还是一本书、五本书,都是有联系的。

这个道理大家应该都明白。

所以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前后联系。

以《货币银行学》为例,货币供给理论和需求理论各为章节,但是在复习的时候可以将两章对比着复习,归纳出区别和联系,一方面容易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加深记忆。

再比如货币乘数与存款成熟这两个概念,如果不进行前后对比就很容易将两个概念弄混。

金融复试经验

金融复试经验

金融复试经验1.《货币银行学原理》(第五版),郑道平、龙玮娟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6出版;2.《国际金融概论》(第三版),王爱俭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7出版;3.《投资学》,张元萍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5出版。

利率决定因素及作用,金融体系,商业银行业务及管理,金融市场,中央银行及其宏观调控,金融风险、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开放经济下的国际收支与汇率,国际结算,国际储备与国际信贷实务,外汇交易方式,外汇制度改革;利率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债券定价原理,股票投资价值分析,因素模型,投资分析策略和监管。

复试内容及方式1、外语听力:满分30分考试时间约20分钟。

2、专业综合课笔试:满分150分考试科目:已在当年招生简章中公布。

考试时间150分钟。

3、综合素质面试:满分90分(1)专业素质及能力(50分)(2)综合素质及能力(40分)(评分表)4、外语口语水平测试:满分30分复试成绩=专业综合课成绩+外语听力成绩+外语口语成绩+综合面试成绩总成绩(满分800分)=初试成绩(满分500分)+复试成绩(满分300分)复试专业课真题(注意很早之前的复试教材是不一样的,具体哪年换的忘了,可以自己查)12年一.货币银行学1.金融市场的功能2.金融服务业与一般产业的异同3.中央银行可以无限补充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吗4.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的关系5.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的关系二。

国际金融1.书112页第9题,数不完全一样,题型一样2.关于期权的计算3.国际资本流动可能产生的风险4.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5.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争论的焦点6.论述:评价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并给出可行的改革方案三。

投资学1.利率的风险结构2.如何使用无风险资产改进马柯维茨有效集?面对改进后的新有效集,投资者如何寻找最有证券投资组合?3.书356页,13题4.书357页14题11年四个名词解释是货币存量、格雷欣法则、金融创新、通货膨胀最后一道计算题是《投资学》354页的第3题。

武汉大学考研心得

武汉大学考研心得

武汉大学考研心得一、政治资料推荐:任奴芬序列一(或者考试大纲)序列二,序列三,序列四肖秀荣模拟题。

我准备的时候报了海天的一个政治和英语的辅导班。

所以,暑假从沈阳实习回到学校就上了两周的政治强化班的课程,是任汝芬讲的。

教材是任奴芬序列一,个人认为效果挺好的,可以报一下。

因为他是对知识点的一个梳理。

从九月开学到十月中旬,政治基本上每天就看书看累了得时候翻翻重点,基本上就翻半个小时。

到了十月中旬,序列二出来之后,每天先花一个小时好好看知识点,然后再花一个小时做你看过的内容的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然后对答案,错了的题就去翻序列一,到序列一上去找答案。

我认为不要小看这个翻书找答案的过程,其实这是一个理解的过程,当你自己在书上找到答案后,你对它的印象肯定会很深刻,下次碰到这个知识点就不会再错了。

当然,错了的题记上记号,做第二遍的时候要更加留意。

这段时间花在政治上的时间基本上是两个半小时左右。

差不多到十一月上旬的时候,做完第一遍,然后就做第二遍,重复这个过程。

这个时候每天花在政治上的时间也就一个半小时,不过这个阶段还是要看序列一上的知识点。

差不多到12月份的时候出了序列三,序列三主要是时事和一部分补充的选择题以及简答题。

这个时候,就把时事溜一遍,然后把序列三的选择题做完(选择题不多),大概就五天时间能搞完序列三。

然后就是每天有时间看看序列三上的简答题。

我认为虽然不可能会考原题,但是考得原理就是那些,考试有可能考得就是类似的,所以那些简答题要好好看看,特别是标记的重点的简答题尽可能背下来,还有就是注意简答题的答题范式。

把序列三搞完差不多到12月中旬了,离考试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个时候还是主要看序列一上的知识点和那些你做错了得选择题。

差不多到12月底的时候,各中模拟题出来的,我认为比较靠谱的有:任奴芬序列四和肖秀荣,这个时候每天自己做一套模拟题,包括简答题,答案写在稿纸上。

差不多还有最后一周就是翻翻知识点,看看背过的的简答题。

武汉大学金融专硕备考经验心得

武汉大学金融专硕备考经验心得

一。

关于院校的选择院校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城市、就业、难度、性价比等一系列问题。

个人感觉武大的金专比上财、浙大、人大的容易些,毕竟不是一线城市。

不过据说13年本来计划只招几个人,后来名额有空所以才把线划到360。

去年准备的时候就是奔着400+去的,成绩出来以后我以为不能进复试,也算蛮幸运的。

14年如果招生人数锐减的话,分数线估计涨幅比较大,学弟学妹们要注意了。

另外关于武大黑不黑我不知道(这也是复试期间一直困扰我的问题),不过今年武大给出了各个项目的成绩(初试、面试、笔试等),大家可以在官网下载。

应该蛮公平的,不过个人建议不要选招生人数太少的专业。

二。

关于初试准备初试准备有论坛里12年的学长学姐写的帖子,很详细。

我个人感觉专业课复习的蛮好,不过这个成绩我就不多说了~~重点介绍一下政治和英语二吧。

政治:政治不太建议报班。

我是理科生。

政治是10月1号开始复习的。

不过在暑期最后一周下载了人大李海原还是李海洋老师(不好意思名字记不清了)讲的马原很好,当时在**上下载的。

连着看了几个晚上。

这个强烈推荐。

其他部分不怎么需要看视频,自己看看就能理解。

10月1号看的是红宝书,每天两个小时,看完一章做一章肖秀荣1000题(推荐),大概10月底完成了。

然后买了风中劲草,只买了核心考点没买配套的核心考题,确实很好。

11月就每天看2.5小时,边看边记。

12月中旬到1月初,政治每天看的比较久,大概4个小时,除了看小草外,20天20题、肖秀荣的8套卷、任汝芬的4套题以及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只做选择题,解答题看思路。

还买了任汝芬和肖秀荣的时事小册子。

必须多说一些的事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真心很好,今年有道大题的材料都一模一样,不过出来的比较晚,貌似是考前最后一周。

这个一定要好好掌握,尤其是大题一定要好好背。

英语二:暑期之前主要是记单词做阅读理解。

建议先做一份真题的阅读以对英语二有所把握。

我初期用的就是英语一的复习资料,黄皮书以及新东方乱序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武汉大学金融学初试+复试考研经验分享考研复试结束的那刻并没有想象的那种轻松,不用疯了似的每天背专业政治英语,一下子感觉好空好空。

本打算初试结束后来写经验贴,一直各种理由拖到复试结束,当学院通知挂出录取名单的那一刻,也没有自已做梦都在想的开心,感觉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出录取名单那天,好多人都发来问候,大家替我高兴,很感谢他们,谢谢他们一路以来的精神鼓励。

可能大家觉得自己这样一个普通二本的孩子在大学最后的日子里,能读武汉大学,学金融专业,还能在大学拿到那些优秀,大学不会有遗憾,可能有人羡慕,但是当自己真正得到一切的同时,却没有那种特别的欣喜,一路走来“享受的”过程最美,那些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还是一路朝着目标奋斗的日子,特别感谢那些陪我一路走来坚持到最后一刻的“战友”,一个人的考研路注定是孤独的,但是有大家的陪伴永远都没有后悔,命运或许会和你开一时的玩笑,但是梦想终会实现,不管结果如何,祝福你们。

依稀记得,初试前一周,天没亮为了节约时间都不去食堂吃早饭,直接去教室的路上买3个包子自带一杯牛奶就是自己的早餐,记得那天早上,天没亮,可能我们买早点的时间总是那么特别,买的东西总是那么固定,阿姨认识我们了,后来问为什么每天都来这么早,那时最骄傲的一句话是“没几天了,过完这几天再不买了”,如今想起当时说这话的心里的抱怨高兴期待都觉得搞笑。

无论初试前还是复试前,心里默默告诉自己再累也就这几天考完了一定要睡个3天3夜弥补所有的瞌睡,但是结束后发现自己居然也会睡不着,反正我不是那种担心的睡不着,经历后再回想,那些还重要吗?真不重要了,珍惜当下,好好加油。

考研以来很多东西总是要牺牲的,不管多么想要,但是想到一年后能拿到那张通知书什么也就不重要了,该放下的还是要放下。

自己这一路牺牲的不只是休息时间,这个不算啥,重要的是好多想做的事情由于各种各样的理由都默默忍下了,考研真的让自己变得越来越能忍受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一心只有学习,耽误学习影响复习心情的事情坚决要忍,要放弃。

当一切都结束后会发现当初的牺牲真的也算不了什么。

为了考研大学走的就是另类路线什么都比别人快半个节拍,专业课程基本都是预修,最映像深刻的是大二那会儿一周课表被自己排的一点不剩,后来大三基本没课,大四完全没课,就为考研准备着,其实感觉当初有点没这么大必要,适当建议大四上有几门课反而能调节下复习心情,不至于每天关在教室上自习,真的很痛苦,为了放松下自己甚至大四没节体育课都到,考前一周的班会也没缺,考前一月的实习还去了一天。

不到最后一刻没有放弃的理由,这是我喜欢的一句话,而事实也如此。

考前各种正面的鼓励,“反面的”鼓励都会被我化作前进的动力,有人鼓励我好好加油,甚至有人在我面前说过“要是我都考不上,那是天理不容”,听到这话心里自然高兴但是更多的是担心;有人说我目标太高好大学好专业,估计考不上,考不上就二战,其实听到别人对自己没信心,心里有点烦,但是毕竟以前的失利让其他人不放心自己也很正常,但是不管如何,用实习考上才是对别人最好的证明对自己最好的交待。

感谢那些一直鼓励我的人,谢谢你们,也感谢那些考完都在替我担心的人,也谢谢你们。

分数出来的那天我也怀疑过自己莫非这次真的要遭殃了,政治67,英语61,数学136,专业119,总分383,考完核对过答案,感觉自己不会是这样的成绩,对于武汉大学金融学前几年65的英语线,385,390的分数线,自己一度处于焦虑的状态,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天天关注着论坛的动向,关注各种调剂动向,从18号出成绩到28号复查成绩出来没有一天睡得安稳,本科非211,基本调剂好点的学校都是妄想,一直都处于放弃这次成绩的边缘。

这段时间的复习也进行着每天10点起床的节奏,晚上7点回寝室刷论坛,各种浪费时间,各种关注调剂动向,各种托人打听调剂,各种经验贴各种关注。

其实现在想起来,分数线没公布,只要有一丝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真的很有道理。

27号晚上复查分数没变,给出了主客观分,感觉这是真的要完蛋了。

28号晚上闲着无聊,又查了一次奇迹发生了,总分393,专业129,瞬间所有的担心基本都没了。

真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复习。

所以不到最后永远也不要放弃,相信自己。

3月出的线,其实不管如何都能进复试,当初没认真复习还是很后悔。

从8号到27号复试,时间很短,且24号就得离开重庆奔赴武汉,所以时间尤其的紧,咨询过学长,还好安排时间来得及,从此踏上了早出晚归的道路。

要相信天道酬勤,而事实证明了这一切。

武汉大学经管院初试经验本人本科普通二本,考研对我来说就是一条不归路。

本科学的是金融学,报考学校斟酌过很久,最后选择武汉大学金融学,对于金融学无论是论地区还是论学校,对于我自身条件来说,其他更好的没有胆量报考,本科不是211,所以只想读研能去个985,来弥补下四年来的遗憾,属于那种钟情于985的铁杆,其实对于我们金融来说很多财经类高校实力也很强,上财,央财,西财都是很好的学校。

关注武汉大学比较多,了解资源比较多,对于武汉大学来说初试分数高问题就不大,复试很公平(武大经管从来都是被人黑),老师们都很好,复试不会因为你本科出身不好而歧视你,但是打铁还需自身硬。

从头到尾也考虑过上海北京的高校,但是地区和专业太好,到最后还是没敢报考,其实不太喜欢武汉,但是毕竟武汉大学挺不错,金融也不差,并且先把武大作为以后过度的一个学校,以后再到自己想去的地方也不错,所以就选择了武大金融。

初试十分重要,关系到你有没机会走进报考学校大门,个人感觉初试最要重的就是数学高分,英语过线,政治不拖后腿,当然对于名校的同学专业也十分重要。

(一)数学考研数学三是自己最自豪的一门课,尽管算不上大神,136还算比较满意(单选错了2个,填空错了1个),成绩出来的时候我都申请复查了,感觉至少140+,后来复查后才发现单选居然错了2个,并且错的完全没感觉,因为都是会写的题。

数学复习最重要的还是贵在坚持,甚至考前一个月我基本每天都是上午2个半小时左右一套模拟题,晚上还抽时间虐真题,模拟题一般练到后来基本2小时,真题大题写完差不多1个小时。

自己后期对小题的不够重视才导致小题的失误如此之多,所以大题很重要,小题一样也要抓,尤其是报考名校的同学。

先谈谈数学复习参考资料必备参考书:1、李永乐,李正元数学复习全书(李永乐,王式安复习全书也不错)2、考研数学660题 3、考研数学真题 4、李永乐,王式安数学模拟题6+2 重点推荐:1、王莉老师数学复习全书(高数部分,概率论部分)2、陈文灯老师复习全书(微分中值定理部分)3、李永乐老师线代部分4、王莉老师模拟题(难度接近真题)5张宇老师模拟题(时间充足可以做做)6李永乐老师经典400题(个人觉得有点难度,钱够多时间充足可以做做)数学复习大致可以分为三轮:一轮复习大学数学课本,高数部分对于教材上面的定理证明重点关注,例题都要看,课后习题选择性做;线代同济大学出版社必看,定理例题习题全部做,还要学会总结,这本书吃透线代也算过了一半;概率论课本版本比较多,也不知道哪本比较好,我用的是那本深紫色封面教材,里面很多部分不用看,看之前要对考研数学概率论部分考点有个大致了解再选择性看。

一轮复习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很快,去年清明节的时候我记得我把线代部分结束了,还抽了一天报团旅游。

基础差的同学也要坚持看完要有计划按照计划按时完成任务。

二轮复习李永乐数学复习全书,这是最耗时间的部分,复习时间很长很长,花的时间很多很多,但是复习好了将会是质的飞越。

每天每周都要有自己的计划,每道题目都要仔细对待,复习的时候可以把每题的大致解题步骤写在题目旁面,既能总结方法也方便以后再复习。

尤其是例题都是经典题目,必需全部弄懂弄透。

对于相似的题目可以做个对比,一题多解的思考每种解法思路,尤其是线代一题多解很正常。

这一轮复习条件允许,可以看看王莉老师复习全书高数部分,概率论部分,上面习题经典,题量较少,且难度适中,知识点总结比较适合那些基础不怎么好的同学,难度比李永乐老师的低一些,但是弄懂弄透效果也会很好。

但是线代部分强烈推荐李永乐老师,复习全书里面的线代部分认真复习,条件允许李永乐老师单独的线代部分也不错,综合性更强,适合后期复习。

至于概率论部分,复习全书就够,考研题目类型比较固定,弄透基本没问题,但是感觉王式安老师好像很牛的样子,他的那本概率论部分没买(不差钱的可以买来看看)。

总体来说高数最重要,一定要下血本复习,技巧性很强。

线代概率也要重视,后期模拟测试报考名校同学基本不扣分,规律性很强。

说得比较啰嗦,但是这真的太重要了二轮这个时期找本好的练习资料也很重要,660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虽然只有选择填空,但是每个题目都要按照大题的要求学习。

刚接触可能会觉得难,很正常,题目综合性强,好多都是经典中的经典,一定要坚持,不要放过每一个题目,认真总结技巧规律。

这样的好书一边绝对是不够的,至少2遍,有些题目得做记号,3遍,4遍,5遍都可以。

复习好了,对于能力提高很大。

二轮复习我当时从4月底一直到了10月左右,时间的确很长,规划很重要,这段时间能力好的同学不一定局限于这些书,各种能弄到的资料都可弄来看看,当然不需要很多,全书+660,才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弄些错题集,我弄了但是对我来说用处也不是太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根据自身情况处理。

三轮复习,主要是真题+模拟,真题一定要珍惜做,且做且珍惜啊。

严格按照要求做,做的过程中不看复习书,独立按时完成。

真题有李永乐李正元版,李永乐王式安版,各有各的优点,前者真题套数比较多,后者把较早以前的真题作为习题。

对于数三的同学,个人建议可以买本二李的数三真题,李王的数一真题。

其实数一就三重积分,曲线积分那一块儿,数三不用看,其他的都可以做,并且数三完全可以把数一的真题都做做,毕竟真题质量很高。

如果条件允许,做做数二的题目也没问题,多看看真题有帮助。

这一阶段模拟题也很重要,适当的模拟能适应考试,李永乐王式安老师6+2很不错,强烈推荐。

总之,数学复习必须得一步一个脚印,否则。

(二)英语虽然我今年英语考得不行,差点不过线,但英语真的也很重要,不知多少同学都栽在英语上,我认识就好多。

今年英语61,过线1分,差点什么都没了。

成绩出来后也不敢相信,复查了主观20,客观41。

今年主观部分感觉真的很简单,连大作文都写了50分钟(问了好些人,最后留的时间越多写作文的时间越长,哎,没办法作文都是逼出来的),40分的题可惜才20,阅读好像也错的惨不忍睹,但是新题型全对。

今年考试的确没发挥好,和付出的完全不成比例,个人认为英语基础也不差,当年高考还是120,四六级都过。

但是不管结果如何,都得认真对待英语。

谈谈英语复习资料:必备资料:1、考研英语单词(新东方比较推荐,顺序版乱序版个人偏好)2、张剑英语真题(分05以前和05以后,都得买)3、作文参考书(个人觉得新东方不错,张剑的就不怎么好)重点推荐:1、新东方阅读训练(基础班比较好,高分版难度真的感觉好大)2、张剑阅读150(也分上半册和下半册,辅导机构真是各种赚钱,本来开始没买,买的新东方高分版,做了一半做不下去买的150)3、考研1号(自己没买,据说挺不错,适合基础一般的同学)英语复习感觉不像数学那么层次分明,是个长期的过程,单词和阅读得一直抓,从头到尾,每天都要坚持背单词看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