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相关规范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2018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20181.引言本规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乡规划法》、《建筑法》等法律法规制定的,用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技术标准和要求。
2.术语和定义2.1 居住区: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城市社区。
2.2 居住用地:专门供建设居住建筑的土地,包括住宅、公寓、别墅、集体宿舍等。
2.3 居住建筑:专门用于人居住的建筑物,包括住宅、公寓、别墅、集体宿舍等。
2.4 生活配套设施:指为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而设置的设施,包括商业综合体、健身房、娱乐场所、公园绿地等。
2.5 交通配套设施:指为满足居民出行需求而设置的设施,包括道路、非机动车道、公交站点、停车场等。
3.总则3.1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应当满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考虑到城市的环境、社会经济特点、居民需求等因素。
3.2 城市居住区应当具有多样性,包括居住建筑类型、户型、装修风格等。
3.3 城市居住区应当设置充足的生活配套设施和交通配套设施,以方便居民的生活和出行。
4.规划设计4.1 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当建立在科学的城市规划基础上,考虑到宏观和微观的影响因素,如城市的发展规划、资源利用、交通网络等。
4.2 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当充分考虑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3 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当注重社会效益,为居民创造一个舒适、安全、健康的居住环境。
5.建筑设计5.1 城市居住建筑的设计应当符合相关建筑规范,注重人文环境,既要考虑到室内外的美观和空气质量、噪音、温湿度等环境因素,又要考虑到居住者的日常需要和习惯。
5.2 居住建筑的设计应当注重节能、环保,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避免不合理的消耗和浪费。
5.3 居住建筑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居民的隐私问题,通过合理的间距和通风等方式,保护居民的私人空间。
6.生活配套设施6.1 城市居住区应当配备充足的生活配套设施,包括商业综合体、健身房、娱乐场所、公园绿地等,以满足居民的日常需要。
城市规划行业城市设计规范

城市规划行业城市设计规范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城市发展规划、城市设计和城市管理等方面。
在城市规划中,城市设计规范是重要的指导性文件,它为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基本的原则和标准。
本文将从城市设计规范的角度,论述城市规划行业的相关内容。
一、城市设计的背景与意义城市设计是指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使城市的各个功能区域有机结合,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
城市设计规范是指在进行城市设计时需要遵循的原则和规定。
城市设计的背景与意义在于通过合理的设计来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并使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二、城市设计规范的基本原则1. 城市规模和布局:城市设计应根据城市的规模和发展需求,合理确定城市的尺度和布局,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道路和交通:城市设计应合理规划道路和交通系统,提供便捷的交通网络,同时注重非机动交通和公共交通的发展。
3. 建筑和景观:城市设计应注重建筑与景观的协调,保持城市的人文历史风貌,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
4. 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城市设计应合理划分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使城市的不同功能区域互相支撑、互相补充。
5. 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城市设计应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打造绿色生态城市。
三、城市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1. 建筑规范:城市设计规范应包括建筑的高度、体量、立面设计、立面材料、建筑风格等方面的要求,以保持城市的建筑风貌一致性。
2. 道路规范:城市设计规范应包括道路的宽度、弯曲度、坡度、标线、交通信号等要求,以保证道路的畅通和交通安全。
3. 绿地规范:城市设计规范应包括绿地的面积、布局、植被选择、景观设计等要求,以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休闲空间。
4. 水系规范:城市设计规范应包括水体的保护和利用,灌溉系统的设计,雨水的收集利用等要求,以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改善。
5. 建筑物与道路的配套设施:城市设计规范应包括建筑物与道路的配套设施,如停车场、垃圾处理设施、供电、供水、排水系统等要求,以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需求。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规范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规范第一节技术标准一、《都市规划差不多术语标准》(GB/T 50280--98)为了科学地统一和规范都市规划术语,建设部于1998年8月批准公布了举荐性国家标准《都市规划差不多术语标准》,自1999年2月1日起施行。
1、适用范畴适用于都市规划的设计、治理、教学、科研及其他有关领域。
2、差不多内容正文共列出151条差不多术语,分为五部分:总则、都市和都市化、都市规划概述、都市规划编制(又分十七项内容:进展战略、都市人口、都市用地、都市总体布局、居住区规划、都市道路交通、都市给水工程、都市排水工程、都市电力工程、都市通信工程、都市供热工程、都市燃气工程、都市绿地系统、都市环境爱护、都市历史文化地区爱护、都市防灾、竖向规划和工程管线综合)和都市规划治理。
3、附录。
附有汉语拼音对比索引、附加讲明。
二、《都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为统一全国都市用地分类,科学地编制、审批、实施都市规划,合理经济使用土地,保证都市正常进展,建设部组织编制并于1990年7月颁布《都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为国家标准,自1991年3月1日起施行。
1、适用范畴设市都市的总体规划工作和都市用地统计工作。
2、都市用地分类都市用地按土地使用的要紧性质进行分类,采纳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其中大类共分为:居住用地(R)、公共设施用地(C)、工业用地(M)、仓储用地(W)、对外交通用地(T)、道路广场用地(S)、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绿地(G)、专门用地(D)及水域和其他用地(E)10大类。
在大类下,又按照土地的不同使用用途和使用功能条件划分了46个中类、73个小类,并在大类下,按照阿拉伯数字代码,以表明其中类、小类的具体类不。
如Rll表示一类居住用地中的住宅用地等。
都市用地分类代号用于都市规划的图纸和文件。
3、都市用地运算原则在运算都市现状和规划的用地时,应统一以都市总体规划用地的范畴为界进行汇总统计。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10 管线综合10.0.1居住区内应设置给水、污水、雨水和电力管线,在采用集中供热居住区内还应设置供热管线,同时还应考虑燃气、通讯、电视公用天线、闭路电视、智能化等管线的设置或预留埋设位置。
10.0.2居住区内各类管线的设置,应编制管线综合规划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0.0.2.1必须与城市管线衔接;10.0.2.2应根据各类管线的不同特性和设置要求综合布置。
各类管线相互间的水平与垂直净距,宜符合表10.0.2—1和表10.0.2—2的规定;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 表10.0.2-1注:①表中给水管与排水管之间的净距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3.0m;②大于或等于10KV的电力电缆与其它任何电力电缆之间应大于或等于0.25m,如加套管,净距可减至0.1m;小于10KV电力电缆之间应大于或等于0.1m;③低压燃气管的压力为小于或等于0.005mpa,中压为0.005~0.3mpa,高压为0.3~0.8mpa。
10.0.2.3 宜采用地下敷设的方式。
地下管线的走向,宜沿道路或与主体建筑平行布置,并力求线型顺直、短捷和适当集中,尽量减少转弯,并应使管线之间及管线与道路之间尽量减少交叉;10.0.2.4应考虑不影响建筑物安全和防止管线受腐蚀、沉陷、震动及重压。
各种管线与建筑物和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应符合表10.0.2-3规定;各种管线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m)表10.0.2-3注:①表中给水管与城市道路侧石边缘的水平间距1.0m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1.5m;②表中给水管与围墙或篱笆的水平间距1.5m是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2.5m;③排水管与建筑物基础的水平间距,当埋深浅于建筑物基础时应大于或等于2.5m;④表中热力管与建筑物基础的最小水平间距对于管沟敷设的热力管道为0.5m,对于直埋闭式热力管道管径小于或等于250mm时为2.5m,管径大于或等于300mm时为3.0m,对于直埋开式热力管道为5.0m。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规范

第五章都市规划技术原则与规范新增《镇规划原则》、《都市绿地分类原则》。
《都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城乡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
技术原则1、《都市规划基本术语原则》(GB/T50280—98)2、《都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原则》(GBJ137--90)3、《镇规划原则》(GB50188—)规划旳建设用地原则应涉及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建设用地比例和建设用地选择三部分。
4、《防洪原则》(GB50201--94)根据防护对象旳不同需要,其防洪原则可采用设计一级或设计、校核两级。
(2)下述防护对象旳防洪原则应按下列规定拟定:④遭受洪灾或失事后损失巨大,影响十分严重旳防护对象,可采用高于本原则规定旳防洪原则;⑤遭受洪灾或失事后损失及影响均较小或有效期限较短及临时性旳防护对象,可采用低于本原则规定旳防洪原则。
5、《都市绿地分类原则》(CJJ/T85—)绿地分类应用大类、中类、小类三个层次。
都市绿地分为5大类、13中类、11小类。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绿地面积、绿地率技术规范1、《都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7—94)都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阶段应与规划阶段相适应。
分为总体规划勘察阶段和具体规划勘察阶段。
都市规划内旳各场地,应根据其场地条件和地基旳复杂限度分为I、II、III三类。
具体规划勘查阶段,近期建设区内旳拟建工程旳级别,应根据地基损坏导致工程破坏旳后果旳严重性分为:一级,很严重(重大工程,20层以上旳高层建筑等);二级,严重;三级,不严重。
总体规划勘察应对规划区内各场地旳稳定性和工程建设合适性作出评价。
对地震设防烈度等于或不小于7度旳规划区,尚应鉴定场地和地基旳地震效应具体规划勘察应对规划区内各建筑地段稳定性作出工程地质评价。
总体规划和具体规划勘察前,必须获得都市规划部门下达旳勘察任务书及地形图等文献。
2、《都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居住区、社区、组团三级,其控制规模为:居住区10000—16000户,30000〜50000人)、社区(3000 —5000户,10000—15000人)、组团(300—1000户,1000~3000人)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旳原则;居住区用地(R)分为:住宅用地(R01)、公建用地(R02)、道路用地(R03)、公共绿地(R04)等四类。
最新的市政相关规范标准

最新的市政相关规范标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建设与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
为了适应这些变化,市政相关规范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以下是最新的市政相关规范标准概述:1. 城市规划与设计规范:新的城市规划规范强调了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城市空间布局、交通系统、公共设施配置和绿地系统的合理性。
2. 市政道路建设标准:道路建设标准更新了对道路材料、结构设计、施工工艺等方面的要求,以提高道路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3. 城市排水系统规范:针对城市内涝问题,排水系统规范对排水管网的布局、设计流量、防洪措施等进行了优化,以增强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
4. 城市照明规范:照明规范更新了对公共区域照明的亮度、节能、光污染控制等方面的要求,以提升城市夜景的美观性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5. 城市绿化标准:绿化标准强调了城市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中的作用,对城市公园、道路绿化带、屋顶绿化等提出了具体的设计和养护要求。
6. 市政交通管理规范:交通管理规范对交通信号、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等进行了标准化设计,以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7. 城市公共安全规范:公共安全规范涵盖了消防、防震、防洪等多个方面,要求市政建设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灾害预防和应急响应。
8. 城市环境质量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对城市空气质量、水质、噪声等环境因素提出了具体的控制指标,以保障居民的健康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9. 城市基础设施维护与管理规范:基础设施维护与管理规范对城市道路、桥梁、隧道、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维护周期、维护标准和管理办法进行了规定。
10. 智慧城市建设标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城市建设标准对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数据共享、智能交通、智能安防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些规范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旨在提高市政建设的质量和效率,保障城市运行的安全和稳定,同时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这些规范标准也会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
城市规划规范

城市规划规范城市规划规范城市规划是为了使城市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居住、工作、生活的需要,提高城市的功能和品质。
规划工作的规范化是保证城市建设质量的重要手段。
下面是城市规划规范的主要内容:一、空间布局规范城市的空间布局应符合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规划应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功能定位和居住、商业、工业、交通、绿地等区域的位置和面积。
居住区域应合理布局,保证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商业区应与居住区相结合,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购物和娱乐场所。
工业区要与居住区保持一定的距离,减少对居民的污染和噪音影响。
交通规划要考虑城市交通流量和交通需求,建设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
二、环境保护规范城市规划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规划中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建设绿地、公园和植被覆盖面积,提高城市空气质量,改善人居环境。
同时,要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系统、垃圾处理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减少环境污染。
三、文化保护规范城市规划要注重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和历史遗产。
规划中要保留和修复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合理规划博物馆、图书馆和文化活动场所。
同时,要鼓励开展文化创意产业,加强文化交流与交融,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四、安全规范城市规划要注意安全问题,确保城市的抗震、防火、防洪等安全标准。
规划中要确定安全避难所、消防站等设施,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要合理规划自然灾害防治和交通安全设施,提高城市抵御自然灾害和交通事故的能力。
五、社会公平规范城市规划要注重社会公平,保障居民的基本权益。
规划中要合理分配公共资源,建设公共设施如学校、医院、体育场馆等,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同时,要保障住房供应,合理规划经济适用房和公租房。
此外,城市规划中还要考虑老年人和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建设无障碍环境。
以上是城市规划规范的主要内容,规范的城市规划是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加强城市规划队伍建设,提高规划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水平,确保城市规划科学、合理、高效地实施。
城市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规划设计规范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它涉及到城市的发展、建设和改善。
为了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规划设计规范被制定出来并严格执行。
本文将介绍几个重要的城市规划设计规范。
首先,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土地利用规范是至关重要的。
土地利用规范涉及到城市中不同区域的用途划分和规划。
例如,商业区应该集中在市中心,以方便人们的购物和娱乐活动。
住宅区则应该远离了工业区,以减少噪音和环境污染对居民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规范,城市可以达到最优的空间布局,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其次,建筑规范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关键部分。
建筑规范涉及到建筑物的高度、密度、立面设计等方面。
合理的建筑规范可以保证城市的整体风貌和人居环境。
例如,在历史保护区,建筑物的高度和外观应该符合传统建筑风格,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而在商业区,建筑物的外观可以更加现代化、创新,以吸引顾客和游客。
另外,交通规划也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一环。
交通规划涉及到道路、公共交通和步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一个高效的交通系统可以减少交通拥堵和污染,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
例如,合理规划道路和公共交通线路,可以减少汽车使用量,减少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此外,步行系统的规划也非常重要,为行人提供便利和安全的步行环境,鼓励人们步行,减少汽车使用。
还有,绿化和景观规划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绿化和景观规划涉及到公园、绿地、花园和景点的规划和设计。
通过合理的绿化和景观规划,城市可以创造出优美的自然环境,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例如,在城市中心建设公园和绿地,可以提供人们休闲放松和锻炼的场所,减轻城市的压力。
最后,环境保护规范也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关键内容。
环境保护规范涉及到减少污染、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系统等方面。
一个环保的城市可以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例如,规定建筑物必须采用节能环保的设计和材料,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相关规范
目录如下: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002版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CJJ 57-94 [附条文说明]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 50220-95 [附条文说明]
防洪标准GB 50201-94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
村镇规划标准 GB 50188-93(附条文说明)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GBT 50280-98(附条文说明)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附条文说明)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附条文说明)
城市用地分类代码 CJJ 46-91
公园设计规范 CJJ 48-92(附条文说明)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GJJ83-99(附条文说明)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GB 50293-1999(附条文说明)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 GBT 50331-2002(附条文说明)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附条文说明)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35-2002(附条文说明)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附条文说明)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附条文说明)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CJJ 34-2002(附条文说明)
环境卫生术语标准 CJJ 65-95(附条文说明)
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 CJJ 67-95(附条文说明)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CJJT 85-2002(附条文说明)
城市容貌标准 CJT 12-1999
乡镇集贸市场规划设计标准CJJT87-2000(附条文说明)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附条文说明)
环境卫生设施与设备图形符号设施标志CJ 28.1-91
环境卫生设施与设备图形符号设施图例 CJ 28.2-91
环境卫生设施与设备图形符号机械与设备CJ 28.3-91
城市规划制图标准CJJT97-2003(附条文说明)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附条文说明] 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行)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 37-90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试行)
城市总体规划审查工作规则
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
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管理办法
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办法
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开发区规划管理办法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城建监察规定
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
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
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规定
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城市绿化条例
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城市道路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GBJ 22-87
道路工程术语标准 GBJ 124-88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 GB 50162-92 [附条文说明]
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T 50283-1999 [附条文说明]
城市桥梁设计准则 CJJ 11-93 [附条文说明]
柔性路面设计参数测定方法标准 CJJT 59-94 [附条文说明] 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 CJJ 77-98 [附条文说明](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