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ppt
时代的必然趋势_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_杨叔子

时代的必然趋势:杨叔子摘要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融是时代的必然趋势;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科学文化是“立世之基”,前者主要为后者导向,后者主要为前者奠基;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两者同源、共生、互通、互补、不可分割,对其形而下的基层与形而上的顶层而言,则完全一致,而在知识这一中层,两者互异,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的交融,在人生追求、知识、思维、方法、相互关系与身心健康诸方面,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学习、思考与实践三方面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实现两者的交融,以实现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科学人文文化教育一、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融是时代的必然趋势“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这是江泽民%&&!年’月在一次讲话中的精辟论述。
国力竞争之所以激烈,就是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而知识经济之所以初见端倪,是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归根结底,当今时代发展的关键就是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年,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深刻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
”众所周知,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与技术之源,技术的重大进展直接来自基础科学的进展,亦即来自科学文化的进展。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这是客观世界的辩证法。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赐福于民,也可造祸于民,问题在于人如何去认识、去把握。
二、三百年来,科技给人类带来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极为严重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社会问题与精神问题以及科技本身发展问题。
而且,科技发展的速度正越来越快,科技成果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由此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美国未来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年出版的《高科技・高思维———科技与人性意义的追寻》一著中,忧虑此事。
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统一

内容摘要
在当今时代,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融汇与整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首先, 科技创新需要更多的跨学科合作,而人文文化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 法。同时,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伦理、文 化和社会问题,这需要人文文化的引导和干预。此外,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融 合也有助于推动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人类的文化素质。
Hale Waihona Puke 一、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定义 和关系
一、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定义和关系
科学文化是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理解和探索的成果,它涵盖了数学、物 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领域,也包括工程、技术等应用科学领域。科学文化 的发展使人类对自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一、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定义和关系
内容摘要
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都源于古代,但在近现代以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变革和 科技的发展,两个文化领域的相互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在科学领域,人文精神 的引入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促进科技的可持续发展。 在人文领域,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人文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工具, 推动了人文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三、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
三、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
1、打破文化界限:为了实现两种文化的交融,首先需要打破彼此之间的界限。 这可能涉及到推动学科交叉、鼓励跨领域研究和消除学术地位不平衡等现象。
三、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
2、兼容并蓄:在打破界限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实现两种文化的兼容并 蓄。这意味着科学家需要人文精神,而人文主义者也需要了解科学知识。这种跨 文化的视野将有助于两种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二、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
二、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
科学与人文冲突与融合ppt课件

1
内容提要
一、科学文化VS人文的概念 二、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冲突 三、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2
一、科学文化VS人文的概念
3
1、科学文化是现代文化结构层次中最基础的部分。这
个结构层次自下而上依次是 :
精神理想、信仰、社会价值观、行为规范、文学艺术
社会制度、体制
物质(商品)
10
二、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冲突
11
1、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冲突的缘起
1、科学与人文分立的萌发
公元前5至4世纪古希腊哲学研究的中心所发生的重大转变,即 从早期以研究自然为中心转变为以研究人和社会为中心,也就 是格思里(W.K.C.Guthrie)在《希腊哲学史》中指出的:从 智者和苏格拉底开始,哲学研究的兴趣“从宇宙转向人,从宇 宙论和本体论的有吸引力的理性问题转向更迫切的人生事务和 行为的问题。”
古典时期被称为智者的哲学家很多,现在知道的就有二十多人,主要代 表有普罗泰戈拉和高尔吉亚等。如普罗泰戈拉喊出的响亮口号“人是万 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它标志着人的自我意识也即理性的觉醒; 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则把人的理性进一步提升为“理念”,认为善、
公正、正义是第一类的道德伦理价值和审美领域的理念。
• 人道主义,重视人的价值,捍卫人的尊严,提高人的地位,把人的自 由、平等、博爱和全面发展作为人类追求的目标;
• 人本主义,人文主义反对以神为本的旧观念,宣传人是宇宙的主宰,
是万物之本,用“人权”对抗“神权”,所以人文主义有时也被称作
“人本主义”。
9
人文精神
所谓人文精神,即是人文主义的升华,其内 涵主要是人类对自己生存意义和价值的珍视 与关怀,包含对人的价值的至高信仰,对人 类处境的无限关切,对开放、民主、自由等 准则的不懈追求,凝结为人的价值理性、道 德情操、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共27张ppt)

【科学精神】阐述文化交流对文化发展重要作用。阐明文化交融对文 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懂得我们应该如何加强文化间相互交流、促进文 化交融。 【公共参与】正确吸收和借鉴外国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推动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新知讲授
01 文化交流与 文化发展
新知讲授
课堂活动一
世界文化多姿多彩,文化的传播是各具特色的 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对此,我国著名作家巴金曾 有过一段非常精辟的论述,他说:“不论来自西方 或者东方,它属于人类,任何人都有权受他的影响, 从它得到益处东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互相影 响,互相受益,总会有些改变。即使来个文化大竞 赛,也不要害怕你化我,我化你的危险……”
张骞的丝绸之路促进了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
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 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
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
麻、香料、葡萄、石榴
通商易 货之道
知识交 流之路
沿着古丝绸之路,阿拉伯的天文、 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
历法、医药传入中国
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
新知讲授
1.文化交流的作用、原则。
作用: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 和交流不仅不会成为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障碍,反而会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 展和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国 特
明的优长。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
色 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
的 佛
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
教 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
结合上述材料,举例说明文化差异会成为文化发展的障碍吗?
提示:不会。文化差异是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例如张骞出使西域、玄奘取经、马可波罗向 西方介绍中国、李大钊引入马克思主义等等都将不同的民族、地域、领域文化进行交流,使得世 界文化得以交流发展。
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院士经典报告PPT课件

二、人文文化, 确立为人之本
教育,首先是教做人。
人,人格,人性。
荀子:“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
人文:“为人之本”
1. 民族存亡 2. 国家强弱 3. 社会进退 4. 人格高低 5. 涵养深浅 6. 思维智愚 7. 事业成败
1. 关系民族存亡
右脑:祖先脑 右脑储存的信息量是左脑 的百万倍以上。
7. 关系到事业成败
个人,集体,国家,民族。
“一个篱笆三个桩, 一个好汉三个帮。”
团队精神,人气
人文文化(教育):
人文知识(教育), 人文思维(教育), 人文方法(教育), 人文精神(教育)。
27
人文知识:人文文化的基础,
精神世界的基础;
人文思维:人之所以为人的关键; 人文方法:人文知识、思维之得以实现; 人文精神:求善,人文的精髓。
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融 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2003年10月16日
内容
一、时代趋势:科学人文交融 二、人文文化,确立为人之本 三、科学文化,乃是立世之基 四、科学人文,同源共生互通 五、科学人文,整体不可分割 六、科学人文,交融提高素质
一、时代趋势: 科学人文交融
3
江泽民,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
求真的人文精神。
四、科学人文, 同源共生互通
科学人文,根源相同
同源于实践, 同源于人脑, 同源于人脑对客观世界中实践的反映。
① 承认客观实际, ② 提炼客观实际的本质, ③ 追索客观实际的规律。
1. 承认客观实际
王之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张文姬:“欲待高风便,非无云汉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高适: “前村月落一江水,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与交融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与交融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与交融》旨在探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相互影响与关系。
科学文化以实证、逻辑、量化为核心,追求客观真理和实用性;而人文文化则强调价值、意义、情感,追求主观体验和人文精神。
这两种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既存在冲突,又有交融的可能,共同塑造着我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The conflict and integration of scientific culture and humanistic culture aims to explore the mutual influence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tific culture and humanistic culture in social development. Scientific culture focuses on empirical, logical, and quantitative aspects, pursuing objective truth and practicality; Humanistic culture emphasizes value, meaning, and emotions, pursuing subjective experiences and humanistic spirit. These two cultures have both conflicts and the possibility of blending in modern society, jointly shaping our worldview and values.本文将首先分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内涵及其发展历程,阐述两者在知识体系、价值观、方法论等方面的差异。
接着,通过历史与现实案例,揭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在实践中的冲突表现,如科技发展与道德伦理的冲突、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的失衡等。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最新版)(课件)高二政治《哲学与文化》(统编版必修4)

(2)对人类文化: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推动 了人类文化的发展。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就是一 幅不同文化交流、交融的宏伟画卷。
这对我们发 展文化有什
么启示?
一、文化交流
2、文化交流的要求
(1)原则 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
小结
(2)态度 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 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 相互取代。
注意
1.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既包括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也包括外 域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也就是在文化交流上要坚持“引进来” 与“走出去”相结合。 2.文化交流的作用是双重的,文化交流对民族文化发展有利也 有弊。 在文化交流中要吸收和借鉴各国有益文化,同时坚决抵制国外 落后、腐朽文化的侵蚀和渗透,确保中华文化健康发展。不能 认为“文化无国界,可以任意交流与借鉴”。 3.文化交流≠减少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并不意味着各民族文 化走向融合,化多样性为单一性。 4.文化交流≠文化输出、文化渗透、文化霸权。 5.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主导或引领世界文化。
式同步举办。内容包括文艺交流直播间、“互联网+”中俄贸易展、全民艺
术节、中俄沿边文密宣介、中俄青少年艺术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思考:
合
从文化的角度,举办以上活动有什么好处?这对我们发展文化有什么启示?
作
探
究
一
思考:从文化的角度,举办以上活动有什么好处?
意义
文化交流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文 化得以传播,文化交流的过程就 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①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 ③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 ④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交融

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所反映的实质:钱学森的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答案是很简单的。
学校里,关心科技发展的人已成少数----没氛围;提得出又打创新性研究成果的人已成少数----没数量;关心的往往是创业问题并非科学研究----没火候;现在社会,人人祈求安贫乐道,不搞也不敢搞科技创新----没手段..............总之,一般的,传统的,不打破常规的思维是绝不可能造就出像,牛顿,冯,特斯拉,诺贝尔,这种伟人的!“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1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中国人,在应用自然知识于满足人的需要方面,曾经胜过欧洲人,那么,为什么近代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呢”换个角度提出也就是钱学森之问,欧洲能从中世纪的千年落后背景下创建近现代科技,为何近代落后的我国却不能急起直追,培养出自主创新型杰出人才,从而再度成为创造发明的强国呢为何落后封建的自然经济,官办的手工业,大一统的封建专制主义,周期性的战乱,崇尚宋明理学,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直觉的思维方式,表意性质的中国文字。
追根溯源,说到底,可以归结为文化问题,说明我们的文化是有缺陷的。
1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原始的和谐;近代的分离;现代的融合古希腊时期,哲学和科学并没有明确的界限,甚至可以说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不少哲学家在潜心研究哲学之外,仍然致力于研究自然界的各种现象。
比如毕达哥拉斯提出“数是万物的本质”,把万物的本原解释成数,一切由数组成。
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仅是一位哲学家,还是一位数学家。
而后文艺复兴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的发展,这也是科学与人文紧密联系的有力证据。
文艺复兴不仅表现为文学与艺术的复兴,同时也表现为科学的高涨。
人文主义的出现与传播使人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人生目的,并开始颂扬人的尊严,激发了诗人、画家和其他人成为“巨人”的热情。
最着名的例子当然要数达·芬奇,他不仅是伟大的画家,同时还是伟大的科学家、雕塑家、建筑师、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