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矿分析
浅论岩石矿物的分析鉴定

浅论岩石矿物的分析鉴定岩石是地球上最常见的自然物体之一,通常由一组矿物质和其他物质组成。
岩石矿物学是一门学科,涉及研究这些矿物质的科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对岩石进行分析和鉴定。
本文将浅谈岩石矿物的分析鉴定,并介绍其应用。
在了解矿物的分析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各种矿物的分类。
岩石中的矿物通常被分为两大类:重矿物和轻矿物。
重矿物具有高比重,如磁铁矿,黑云母和钇铁矿等。
轻矿物则相对密度较小,如石英、长石等。
此外,还可以按化学成分进行分类。
主要矿物包括硅酸盐和非硅酸盐矿物,而硅酸盐矿物是构成地球壳的主要矿物之一,如石英、长石和辉石等。
非硅酸盐矿物也被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别,例如金属矿物、硫酸盐矿物等。
岩石矿物的分析和鉴定是一门重要的科学研究领域,它有助于了解地质样品的成因、环境和地质历史。
岩石矿物的分析和鉴定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1. X射线衍射这是一种分析岩石和矿物组成的非常重要的方法。
通过向样品中发送X射线,并测量散射光的强度和角度来判断矿物类型和组成。
基于X射线衍射的数据可以推断出矿物的晶体结构,从而进一步理解它的化学性质和物理特性。
X射线衍射也被广泛应用于研究非晶体材料和大分子化合物等。
2. 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可以用于观察和分析地质样品中的细小微结构特征。
SEM技术利用电子束来照亮样品表面,同时测量投射射线,从而获得比光学显微镜更高的分辨率。
SEM可以显示样品的形态、表面细节和局部化学反应,以及通过定量分析来测量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
3.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是一种确定岩石和矿物样品中不同元素的含量的技术。
他们发出的X射线与样品元素发生作用,然后被探测器测量。
通过比较标准样本和未知样品产生的光谱,可以准确测量样品的元素含量。
岩石矿物的分析和鉴定有许多应用,包括勘探矿物、确定矿物资源的价值和用途等。
以下是应用的具体细分:1. 勘探矿物岩石矿物的分析在找矿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岩矿分析和测试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岩矿分析和测试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岩矿分析和测试技术是现代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提高矿产资源勘探和开采的效率和准确性,而且可以为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预测和工程建设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将从实验方法、仪器设备、应用领域、发展趋势等方面对岩矿分析和测试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进行阐述。
一、实验方法岩矿分析和测试技术的实验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性质测试、化学成分分析和结构分析等。
常用的物理性质测试包括密度测定、磁性测量、硬度测量、可溶性分析等;化学成分分析的方法有火花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检测、等离子体质谱分析和电子探针分析等;结构分析的方法包括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和石英晶体微衍射分析等。
这些实验方法可以准确地分析岩矿样品的物理、化学和结构特性,为推断矿床的性质和成因提供重要信息。
二、仪器设备现代岩矿分析和测试技术离不开先进的仪器设备的支持。
常用的仪器设备包括:电子探针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离子体质谱仪、火花光谱仪、样品制备设备等。
这些仪器设备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实验的精确度和可靠性,而且使得我们可以更快速、更全面的了解样品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三、应用领域岩矿分析和测试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1. 矿产资源勘探和开采:岩矿分析和测试技术可以通过对矿床的物理、化学和结构特性的全面分析,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采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2. 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岩矿分析和测试技术可以对山体滑坡、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进行精准预测,在防灾减灾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3. 环境保护:岩矿分析和测试技术可用于对污染物和重金属的检测,为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4. 工程建设:岩矿分析和测试技术可用于对建筑材料、隧道、桥梁等工程的物理、化学和结构特性进行分析,帮助工程师设计和构建更加安全、可靠的工程结构。
四、发展趋势1. 微型化、智能化:岩矿分析和测试技术将朝着微型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更小巧、更精准的仪器将可以进一步提高实验的效率和准确度。
地质样品的化探分析与岩矿分析

地质样品的化探分析与岩矿分析
地质样品的化探分析与岩矿分析是地质学研究中重要的技术手段,通过对地质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和岩矿学特性分析,可以揭示出地质样品的物质组成、岩石类型、岩石结构和岩石成因等信息,从而为地质学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
化探分析是指利用化学方法对地质样品进行分析,以确定其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及其含量。
常用的化探分析方法包括光谱分析、化学分析、电化学分析等。
光谱分析是指利用光谱仪器对地质样品的光谱特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化学分析是指利用化学试剂对地质样品进行试剂反应分析,以确定其中的各种元素含量。
电化学分析是指利用电化学方法对地质样品进行分析,以确定其中的各种元素的电学特性。
岩矿分析是指对地质样品进行岩矿学特性分析,以确定其中的岩石类型、岩石结构和岩石成因等信息。
常用的岩矿分析方法包括显微镜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探针分析等。
显微镜观察是指利用显微镜对地质样品进行观察,以确定其中的矿物种类、矿物形态和矿物组成等信息。
X射线衍射分析是指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地质样品进行分析,以确定其中的晶体结构和矿物组成。
电子探针分析是指利用电子探针仪器对地质样品进行分析,以确定其中的元素组成和矿物结构等信息。
岩石矿物分析工作的经验和体会

岩石矿物分析工作的经验和体会摘要:随着地质学的不断发展,以及对矿产资源需求的增加,岩石矿物分析鉴定越来越受重视。
文章首先介绍了岩石矿物分类,然后对其分析鉴定流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岩石矿物种类;分析鉴定;经验和体会;工作评价;地质学矿物是受地质长期作用而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是岩石的基本组成物。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发掘更多矿产,提高开发利用率,需深入开展地质研究。
作为其基础工作,岩石矿物分析通过对岩石和矿物的物理、化学特征加以分析,提供各项测试参数作为地质研究的数据资料。
当前矿产资源需求不断增多,岩石矿物分析显得更加重要。
针对不同的岩矿类型,要采取相应的分析测试方法,包括其意义、评价等都有所了解。
1 岩石矿物种类岩石矿物可能是单质,即只有一种化学元素组成,如硫磺、金刚石、自然金等;也可能是化合物,即由阴阳离子组成,如石英是由氧和硅元素组成,黄铜矿则由硫、铜和铁组成。
化合物包括含氧盐矿物(如白云石、红铁矿)、硫化物矿物(如铁、锌)、卤化物矿物等。
目前已经发现的矿物约有4 700种,化学元素是矿物基础,地壳中氧、硅比重较大,所以氧化物矿物和氧盐矿物分布较广,硅酸盐矿物尤为突出。
自然界有大量的化学元素,且彼此间的融合方式多种多样,所以说岩石矿物具有多样性。
矿物的物理特征和化学构成是区分不同种类的主要依据,云母、水晶等均为整齐的晶体,而很多矿物则呈现出放射状、葡萄状等许多不规则状;颜色也各有差异,如钒榴石呈绿色,赤铁矿显红色,而斑铜矿刚采出时呈古铜红色,氧化后则呈锖色;在光泽方面,根据反光能力的强弱可分为金属、半金属、金刚和玻璃四级,前两者的颜色较深,后两者较浅;另外,硬度、透明度、磁性、裂理等也是区分矿物种类的常用标准。
还需注意,岩石虽由矿物组成,但并不具备其基本特性。
2 岩石矿物分析鉴定岩石矿物具有多样性,有各种用途,为满足人类需要,需对其进行分析鉴定。
利用矿物学的原理,依据矿物的物理化学成分,通过有效渠道对矿物样品或岩石进行观察、鉴定,最后得出矿物所属类型、岩石结构等信息。
浅析岩矿分析的检测方法和质量要求

浅析岩矿分析的检测方法和质量要求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我国岩矿工业发展中,岩矿检测技术实现了功能的多样性。
在现代化检测设备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应用新的岩矿检测技术,不仅保证了技术选择的科学合理性,而且还确保了结果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了岩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岩矿分析;检测方法;质量前言地质勘探目的就是通过采用各种取样手段对岩层和矿脉进行取样,然后将取得的样品送至地质实验室,实验室在对样品进行岩矿分析检测,以此通过对样品的分析检测就能得出地下岩层中详细的矿藏报告,从中可以看出,地质实验室对岩矿的分析检测能力关乎着最终结果的准确性,最终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能够体现出地质实验室的综合实力。
1 岩矿分析的检测方法1.1 物理检测方法在我国相关领域中,物理检测的方式已经应用了较长的时间。
检测方法主要为化学分析和显微镜分析,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检测方式。
虽然这两种测试方法都有一定效果,但是分析过程较为复杂,难度系数较高。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的检测方法,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与传统的检测方式相比较,利用物理检测的方法开展岩矿检测工作,虽然检测过程更为复杂,但是能够确定岩矿成分,提高岩矿检测的准确性。
从岩矿的分类上来说,大多数的岩矿都是晶体,有着明显的有序性。
因此,在进行检测过程中,应该更侧重化学键和晶体粒子的占位,检测晶体变化的情况较为简单,同时也能表现出信息测量的准确性较高。
1.2 显微光度计法显微光度计法包括电子显微镜法、X射线法和分子光谱法等类型,主要应用在具有透明矿物的测定工作中,结合连谱作为相应的条件,将岩矿直接放置在反射系统里能够评定岩矿的透过率,因此,色谱检测是显微光度计法中的主要技术。
1.3 电子显微镜法随着岩矿检测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改进,岩矿测试的准确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岩矿开采行业中,电子显微镜的方法是最常见的检测方式之一。
通过对现代技术的合理运用,全面提升了岩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岩矿鉴定与测试分析安全操作规程

岩矿鉴定与测试分析安全操作规程1. 岩矿鉴定与测试分析操作简介岩石和矿物是地球的基本组成部分,其结构、性质和成分的研究对于地质研究、矿物资源开发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岩矿鉴定和测试分析是确定岩石和矿物性质和成分的一种方法。
岩矿鉴定和测试分析操作包括物理、化学和地球化学测试。
操作涉及到的设备和试剂使用需要特殊的安全措施。
2. 岩矿鉴定与测试分析安全操作岩矿鉴定和测试分析过程中存在风险,例如试剂刺激,中毒和化学爆炸等。
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来确保安全操作。
2.1 实验装置和实验场所的安全规范1.实验装置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2.针对特定实验的要求,使用手动和电动的实验装置必须检查和测试,防范安全隐患。
3.实验室中必须设立应急眼洗器、全身喷淋装置和化学解毒抢救药品等急救设备。
4.实验场所必须有相应的通风、净化设施和防火措施,保证实验场所通风散热和避免燃爆物和化学蒸气积聚。
2.2 操作人员的安全规范1.操作人员必须遵循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了解实验室紧急情况应对的流程和措施。
2.操作人员必须使用手套、防护眼镜、防护口罩和防护服等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
3.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必须阅读和了解实验的相关文献和信息,了解试剂的使用和应急情况。
4.操作人员必须在实验过程中保持高度警惕,防止任何误操作和事故发生。
2.3 试剂和设备的安全规范1.试剂必须使用和贮存在规定的化学试剂柜中,避免化学品的混合和泄漏。
2.操作前必须检查试剂包装的完整性和批号是否正确。
3.操作前必须进行必要的试剂混合、固化和水解等前处理操作。
4.操作前必须逐一检查使用的实验设备是否功能正常、试剂是否过期,以及使用的设备是否需要进行维修和保养等。
3. 结论岩矿鉴定和测试分析实验涉及到许多化学试剂和高性能仪器,因此在实验操作中要时刻注重安全。
操作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操作配合度,熟练掌握各种安全设备和应急处理措施。
岩石矿物分析鉴定分析

岩石矿物分析鉴定分析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摘要】岩石矿物分析鉴定是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地质工作有着基础性和指导性意义。
本文从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个方面对岩石矿物的种类与特征进行概述,并以地质工作为视角,对岩石矿物分析鉴定的重要意义进行剖析,进而对岩石矿物分析鉴定流程进行阐述。
?【关键词】岩石矿物;分析鉴定;地质工作?1 岩石矿物的种类与特征?岩石是矿物的集合体,是地壳的主要组成物质。
岩石既可以由一种矿物组成(如由方解石组成的石灰岩等),也可以由多种矿物组成(如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矿物组成的花岗石)。
在自然界中,岩石的种类繁多,根据岩石成因进行分类,可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岩浆岩特征?岩浆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后凝结而成的岩石,一般由硅酸盐和挥发性物质组成。
岩浆岩是体积最大的岩石种类,约占地壳体积的65%左右。
由于二氧化硅是硅酸盐的主要成分,当二氧化硅与其他氧化物如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钠、氧化铝、氧化铁等相结合时会形成不同的硅酸盐矿物,所以二氧化硅在岩浆岩中的含量成为了划分岩浆岩种类的重要依据。
?沉积岩特征?沉积岩是母岩在化学、生物、风化、火山等作用下,经过搬运、沉积、固结形成的沉积物。
沉积岩是面积最大的岩石种类,约占地表面积的四分之三左右。
按照沉积成因不同,可将沉积岩细分为化学沉积岩、碎屑沉积岩、生物沉积岩等。
由于沉积岩受沉积环境的影响,其颜色可以直观辨认,所以沉积岩的颜色是分析鉴定沉积岩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常情况下,若沉积岩颜色较深,则说明沉积岩含有大量暗色矿物和岩层;若沉积岩颜色较浅,则说明沉积岩含有大量的浅色矿物质。
如,呈现出红色或褐色的沉积岩,一般含有铁元素;呈现出白色或灰色的沉积岩,一般含有钙或硅元素。
?变质岩特征?变质岩是高压或高温条件下,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变质岩的岩性特征不仅继承了原岩的性质,而且受不同变质作用的影响,其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也独具特殊性。
岩矿分析与鉴定

岩矿分析与鉴定1. 引言岩矿分析与鉴定是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它通过对岩石和矿物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以及形态结构等方面的分析和鉴定,可以揭示地球内部的构造和演化过程,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岩矿分析与鉴定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以及常见的岩矿鉴定技术。
2. 岩矿分析与鉴定的基本原理岩矿分析与鉴定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岩石和矿物的物理、化学和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和鉴定。
它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仪器设备,通过观察岩矿的形态结构、颜色、透明度等特征,以及测量其物理性质和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来确定岩矿的种类和特征。
3. 岩矿分析与鉴定的方法3.1 光学显微镜观察法光学显微镜观察法是岩矿分析与鉴定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放大岩矿的形态结构细节,观察样品的颜色、晶体形态、结构和纹理等特征,来推断其矿物组成和岩性类型。
该方法适用于对透明或半透明的岩矿样品进行分析和鉴定。
3.2 电子显微镜观察法电子显微镜观察法是一种高分辨率的观察方法,可以观察到更加微小的岩矿颗粒和结构。
电子显微镜可以分为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两种类型。
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表面形态和微观结构,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更细微的结构和晶体缺陷。
电子显微镜观察法对于矿物的颗粒大小、结构形态和晶体结构等特征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3.3 X射线衍射法X射线衍射法是利用X射线与岩矿样品相互作用产生衍射现象来分析和鉴定岩矿的方法。
通过测量和分析样品的衍射图样,可以确定样品的晶体结构和晶体学参数,从而推断其矿物组成和结构类型。
该方法对于非晶态材料的分析和鉴定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3.4 物理性质测量法岩矿的物理性质测量是通过对样品的密度、硬度、磁性、电性等物理性质的测量,来推断其成分和属性。
例如,通过测量岩矿的密度可以推断其成分的含量和类型,通过测量岩矿的硬度和磁性可以推断其矿物的种类和性质等。
4. 岩矿分析与鉴定的应用岩矿分析与鉴定在地质学和矿产资源勘探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矿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岩石矿物分析基本流程》教案课程设计者:核资源与核燃料工程学院09级硕士研究生马强一、设计理念1、岩石矿物分析是地质工作的基础,化学分析是地质工作者的眼睛。
2、教学中,先介绍岩石矿物分析在地球科学系统中研究的重要意义,继而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讲解主要围绕岩石矿物分析基本流程这一主线,逐层展开每个分析的环节,阐述各个分析环节的重要性。
3、在教学中,采用提问式和讲解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员在课程中的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岩石矿物分析对地球科学研究的意义及岩石矿物分析各个环节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讲解式的教学方法,让大家明白岩石矿物分析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入学习岩石矿物分析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祖国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
三、知识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岩石分析的基本流程。
2、难点:分析流程中每一步的重要性。
四、教学手段1、采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境。
五、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好!我是核资源与核燃料工程学院研三的硕士生马强,我的导师是冯志刚教授,今天我要讲课的题目是:《岩石矿物分析流程》。
希望大家多多指教,下面我们开始讲课。
【自述】岩石矿物分析是地质工作的基础,化学分析是地质工作者的眼睛。
岩石矿物的分析对确定岩矿的种类,分析矿床的开采量,以及开采的可能性与经济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并能有效的提高地质勘探工作的效率;为解决工程地质、地震、火山灾害、环境的变化等问题提供重要依据;更为人类更深入的认识自然界、探索地球、以及开发地资源提供最基础的数据信息。
【提问】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一块具体的矿物,要想知道这些矿石里面含有哪些元素,具体含量是多少,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将的内容《岩石矿物分析基本流程》。
(二)知识讲解与分析【自述】首先,岩石矿物分析由以下基本程序组成:1.1试样的加工【自述】主要包括破碎、过筛、拌匀、缩分等步骤。
【讲解】关于试样的加工,如果采用的操作方法不恰当,会给指导找矿、勘探或计算储量造成失误,因此必须遵守我国地质系统的有关规定,严肃认真对待矿物试样的加工。
原始试样送到实验室时,根据矿种和要求的不同,会从几公斤到几十公斤不等。
这些原始矿样往往是代表矿体的某一块段或矿层的化学组成。
而在实验室,实际用于分析的试样一般仅需几克,几十克,最多也不过几百克。
因此对某一矿样进行分析时,首要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用最经济有效的加工方法将重于分析样品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原始矿样进行破碎、缩分,使制成的分析试样不仅能达到足够的细度,便于分解;最重要的是要求这个分析样品能代表整个原始矿样的化学组成。
不同的矿种、不同的分析要求,应采取不同的加工方法。
【例如】一般大量样品是用空气干燥法干燥之,少量样品可在电烘箱内烘干,温度一般控制在105℃~110℃,但有些矿样不烘样,如物相分析和测定亚铁的样品。
有些矿样只能在较低的温度烘干如黄铁矿等硫化矿在60℃~80℃烘干;有些矿样需要在较高的温度烘干,如铝土矿、锰矿则需在130℃烘干。
【自述】在制样过程中,如选用的加工方法不当,会对矿床的评价造成错误的判断,从而给地质工作带来严重后果,因此,每一个分析人员、碎样人员都应充分认识样品制备加工的重要意义,切实掌握样品加工原理及操作方法,务必保证分析样品有足够的代表性。
1.2进行定性和半定量的分析【自述】试样加工好以后,必须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就是确定属于什么岩相,含有哪些矿物成分,继而大概含有哪些元素。
半定量分析,就去根据定性分析确定的岩相,大致判断该岩石矿物中元素的百分数,希望得知成分的大致含量,以便进一步选择合适的精确定量分析方法然后结合地质工作所要求的准确度和实验室的工作条件来确定对待测元素应采用的测定方法和消除干扰的方法。
【自述】岩石矿物是由地壳中的一种或是多种化学元素组成的自然聚合体,是地壳中各种地质作用的产物。
一般岩矿种类是多种多样的,这主要是由于自然界中不同的化学元素以及它们多样的组合方式,同时复杂多变的地质作用也促使了岩矿的多样化。
自然界中目前已知的岩矿种类达到三千多种,然而最常见的也不过百余种之多。
【举例】通常见到的岩矿多数是几种元素的化合物,如石英、红铁矿、磁铁矿等含氧矿物;白云石和方解石等碳酸盐类矿物;长石、云母、角闪石等硅酸盐类矿物;如石膏、重晶石等硫酸盐类矿物;此外,还有一些如锌、铜、铁等的硫化矿物等。
【自述】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主要目的就是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测出有用成分及其含量,避免盲目性,可以用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
【举例】对于碳酸岩与硅酸岩样品的判别,通过滴加稀盐酸,观察岩石是否有气泡产生,如果有气泡产生,就可以确定为碳酸盐岩。
反之亦然。
如对于钨矿中4%以上三氧化钨的测定,只能用钨酸铵灼烧重量法,环己烷-乙酸丁酯萃取硫氰酸盐吸光光度法适用于钼精矿、三氧化钼中0.001%—0.1%钨的测定。
1.3选择测定方法【自述】随着科学技术和产生的发展,岩矿分析中要求测定的项目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大,而岩石矿物中的各种元素均有多种测定方法,【举例】如对矿石中U的分析,钒酸铵滴定法、5-Br-PADAP吸光光度法、偶氮胂Ⅲ吸光光度法、示波极谱法。
【自述】根据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的结果,对待测元素的含量和共存元素含量的情况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对试样中含量高的待测元素,应采用重量法、滴定法。
对于含量低的,则用仪器光谱法。
因此,了解试样中待测元素及其共存元素含量的高低时,可以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测定,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1.4拟定分析方案进行分析的操作【自述】拟定分析方案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复杂的环节,它涉及各元素的测定方法和分析方法间的相互影响和配合等问题,需要较全面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需要考虑试样的分解方法,干扰元素的消除办法和具体测定方法。
所拟定的方案最好是一个综合性的分析方案,即最好是同一称样经过分解后,就能分取溶液进行数个组份的测定。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分析方案都有局限性,要随着分析化学的发展,不断更新旧的分析方案。
【举例】对于硅酸岩样品的分析,我们采取三份试样完成分析,第一份以钒酸铵滴定法测定U;第二份试样以氟硅酸钾滴定法测定二氧化硅,第三份试样以氢氟酸、盐酸、硝酸,移入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以下简称清液。
按图示方法分取清液分别测定铝、磷、钛、钾、钠、钙、镁、铁、锰。
U Al2O3P2O5TiO2K2O Na2O CaO MgO Fe2O3MnO SiO2 1.5审查分析结果【自述】审查分析结果是整个实验工作的重要一环,目的在于进一步发现问题,保证质量。
在分析方案选定之后,需要严格遵守有关的操作规程进行分析、审查分析结果。
分析结果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
1.6岩石矿物分析的误差问题【自述】任何元素或组分的测定过程,都包含分析方法、仪器、操作者三个因素。
岩石矿物分析技术存在着一个限度(由测量结果的用途决定),不论使用多么完善的方法,仪器多么精良,操作多么熟练,测得的结果的可靠程度总是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误差,即指测定结果与真实含量之间的差数问题,有的可以避免,有的不可以避免,如由于包括仪器不良或试剂不纯引起的误差、操作误差、人身误差都可通过适当的措施使之消除或减低到很小,但方法误差却不同,如不改变测定的条件,产生的误差总是相同,例如在用动物胶凝聚测定二氧化硅的试验中,结果总要偏低千分之几,这就是方法本身产生的误差。
方法误差在岩石矿物分析中很普遍,在考察寻找一个方法不正确的原因时,应当取用不同的试样量,以便精确表述数据的集中或分散程度,揭露可能存在的误差。
总之,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改进方法、提高技术、仔细操作,才能在一定限度内获得一个相对正确的可靠的结果。
1.7小结本文主要讲了岩石矿物分析的基本流程,首先是试样的加工,这里面要注意试样的加工主要包括:样品的破碎、过筛、拌匀、缩分等步骤;第二步就是样品的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得出试样的大致组成及其含量;第三步就是选择测定方法,测定方法的选择必须待测元素和共存干扰元素的影响。
第四步就是拟定分析方案,它涉及各元素的测定方法和分析方法间的相互影响和配合等问题,需要较全面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需要考虑试样的分解方法,干扰元素的消除办法和具体测定方法。
所拟定的方案最好是一个综合性的分析方案,即最好是同一称样经过分解后,就能分取溶液进行数个组份的测定。
矿物岩石分析是地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的解决问题,设计、拟定分析方案,才能通过矿物岩石元素分析来判断出矿物岩石的经济价值等各项指标,才能指导综合回收矿物。
因此,对于每个地质工作人员来说,做好矿物岩石分析的每个细节,不漏掉有用的矿物,达到矿物的最大的经济价值,才能为祖国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
化学分析准确,但不够快速,多元素同时测定仪器分析在痕量元素测定上显示了突出的优势,但准确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分析者无需刻意追求究竟哪种组合最为理想,重要的是根据自己实验室的条件,扎扎实实地提高岩石分析数据质量。
教学反思:由于是第一次讲课,内心难免有些紧张,这种紧张表现在准备这堂课的整个过程中,当然最终也在课程中展现的一览无余。
细细品味之和,也深深体会到实际课堂教学中,生成性问题的把握之困难,从而加深理解好课之难。
使我深刻体会到“只有精心准备,才能随即应变”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