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表
存款准备金率表

存款准备金率表:TQ_RT_DRRATIOFrom : 市场风险项目组注1:1-法定存款准备金 , 2-超额存款准备金注2:CNY-人民币注3:1-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 , 2-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 , 3-汶川地震重灾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 , 4-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注4:0-否 , 1-是第1页数据示例select drrtype, cur, applyobject, drrratio, adjustrangefrom tq_rt_drratiowhere valenddate = '19000101'and isvalid = '1'ratio : 比,比率,系数drrtype cur applyobject drrratio adjustrange--------------------- -------------------1CNY120.0000-0.50001CNY218.0000-0.50001CNY414.0000-0.50001CNY516.0000-2.0000存款准备金率From : 百度文库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存在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deposit-reserve ratio)。
2011年以来,央行以每月一次的频率,连续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如此频繁的调升节奏历史罕见。
2011年6月14日,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这也是央行年内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2011年12月,央行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012年2月,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下调,专家称预计年内存款准备金率或下调2至4次。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RDR,即RMB deposit-reserve ratio,全称为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人民银行历年贷款基准利率表

中国人民银行历年贷款基准利率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单位:年利率%调整时间六个月以内(含六个月)六个月至一年(含一年)一至三年(含三年)三至五年(含五年)五年以上1991.04.21 8.10 8.64 9.00 9.54 9.72 1993.05.15 8.82 9.36 10.80 12.06 12.24 1993.07.11 9.00 10.98 12.24 13.86 14.04 1995.01.01 9.00 10.98 12.96 14.58 14.76 1995.07.01 10.08 12.06 13.50 15.12 15.30 1996.05.01 9.72 10.98 13.14 14.94 15.12 1996.08.23 9.18 10.08 10.98 11.70 12.42 1997.10.23 7.65 8.64 9.36 9.90 10.53 1998.03.25 7.02 7.92 9.00 9.72 10.35 1998.07.01 6.57 6.93 7.11 7.65 8.01 1998.12.07 6.12 6.39 6.66 7.20 7.56 1999.06.10 5.58 5.85 5.94 6.03 6.21 2002.02.21 5.04 5.31 5.49 5.58 5.76 2004.10.29 5.22 5.58 5.76 5.85 6.12 2006.04.28 5.40 5.85 6.03 6.12 6.39 2006.08.19 5.58 6.12 6.30 6.48 6.84 2007.03.18 5.67 6.39 6.57 6.75 7.11 2007.05.19 5.85 6.57 6.75 6.93 7.20 2007.07.21 6.03 6.84 7.02 7.20 7.38 2007.08.22 6.21 7.02 7.20 7.38 7.56 2007.09.15 6.48 7.29 7.47 7.65 7.83 2007.12.21 6.57 7.47 7.56 7.74 7.83 2008.09.16 6.21 7.20 7.29 7.56 7.74 2008.10.09 6.12 6.93 7.02 7.29 7.47 2008.10.30 6.03 6.66 6.75 7.02 7.202008.11.27 5.04 5.58 5.67 5.94 6.12 2008.12.23 4.86 5.31 5.40 5.76 5.94 2010.10.20 5.10 5.56 5.60 5.96 6.14% 2010.12.27 5.35 5.81 5.85 6.22 6.40% 2011.02.10 5.60 6.06 6.10 6.45 6.60% 2011.04.06 5.85 6.31 6.40 6.65 6.80%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单位:年利率%调整时间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对金融机构贷款再贴现一年六个月三个月二十天1996.05.018.82 8.82 10.98 10.17 10.08 9.00 ** 1996.08.238.28 7.92 10.62 10.17 9.72 9.00 ** 1997.10.237.56 7.02 9.36 9.09 8.82 8.55 ** 1998.03.21 5.22 7.92 7.02 6.84 6.39 6.03 1998.07.01 3.51 5.67 5.58 5.49 5.22 4.32 1998.12.07 3.24 5.13 5.04 4.86 4.59 3.96 1999.06.10 2.07 3.78 3.69 3.51 3.24 2.16 2001.09.11 2.97 2002.02.21 1.89 3.24 3.15 2.97 2.70 2.97 2003.12.21 1.622004.03.25 3.87 3.78 3.60 3.33 3.24 2005.03.170.992008.01.01 4.68 4.59 4.41 4.14 4.32 2008.11.27 1.620.72 3.60 3.51 3.33 3.06 2.97 2008.12.23 3.33 3.24 3.06 2.79 1.80 注:1.1998年3月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两个帐户合并为准备金帐户。
央行历年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表

央行历年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表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国的中央银行,负责国家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央行通过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从而调节经济运行。
下面是央行历年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表。
2004年10月29日,央行下调存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贷款基准利率0.18个百分点,使得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为 1.98%和5.31%。
2006年4月28日,央行再次下调存款基准利率0.18个百分点,贷款基准利率0.09个百分点,使得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为 1.80%和5.22%。
2007年3月18日,央行再次下调存款基准利率0.18个百分点,贷款基准利率0.09个百分点,使得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为 1.62%和5.13%。
2008年9月16日,央行再次下调存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贷款基准利率0.18个百分点,使得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为 1.35%和4.86%。
2010年12月26日,央行再次下调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使得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为1.10%和4.60%。
2012年7月6日,央行再次下调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使得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为0.85%和4.35%。
2014年11月22日,央行再次下调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使得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为0.60%和4.15%。
2015年10月24日,央行再次下调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使得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为0.35%和4.00%。
2016年10月24日,央行再次下调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使得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为0.10%和4.00%。
2019年9月20日,央行再次下调存款基准利率0.05个百分点,贷款基准利率0.05个百分点,使得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为0.00%和4.20%。
2020年4月20日,央行再次下调存款基准利率0.20个百分点,贷款基准利率0.20个百分点,使得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为-0.05%和4.05%。
降准历史表

降准历史表
降准,即中央银行调低法定存款准备率。
由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并发布。
以下是中国降准的部分历史:
1.2011年11月30日,为应对当时的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和国际经济环境的不
利影响,央行连续第三次进行了降准操作。
2.2015年2月4日,面对中国经济增速下降的压力,央行宣布将金融机构人
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使其降至19.5%,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3.2018年4月17日,由于中国经济面临多重压力,包括贸易战和房地产调
控等,央行决定再次降准,将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使其降至15.5%。
这次降准预计可为市场提供约4000亿元的资金,有助于缓解银行的资金压力。
4.2020年3月13日,为了支持实体经济和防范金融风险,央行突击宣布降
准1个百分点,使得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至12.5%。
以上是中国降准的部分历史,降准政策的实施对中国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稳定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和防范金融风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然而,降准政策也需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进行灵活调整,以保持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如果需要撰写一篇1000字的降准历史表,可以进一步扩展以上内容,深入分析每次降准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以及降准政策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同时,也可以结合相关数据、图表和案例,使文章更加生动、具体和有说服力。
请注意,由于篇幅限制,以上内容仅为简要概述,具体撰写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扩展和补充。
同时,也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以及分析的深入性和逻辑性。
历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状况及政策效应

历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状况及政策效应历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状况及政策效应摘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在面临国内外不同经济形势时,多次以其为重要工具进行宏观经济调整。
本文介绍历史上和现在正在进行的多次有代表性的存款准备金工具运用机器政策效应。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通货膨胀刺激经济一、1984 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国家中央银行职能1984年国家将商业银行的职能剥离出去成立四大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后,中国人民银行成为专职的中央银行。
为让人民银行掌握相当的信贷资金,以行使调整社会信用结构的职能,我国建立了存款准备金制度。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按存款种类核定了工农中3 个国家专业银行的一般存款缴存比例,实行差别准备金率:企业存款为20%,储蓄存款为40%,农村存款为25%。
过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当时专业银行资金严重不足,人民银行不得不通过再贷款(即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贷款)形式将资金返还给专业银行。
过高的法定准备金率造成了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资金自求不能平衡的问题。
二、1985年至1997年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胀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985年,为克服存款准备金率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国有商业银行资金自求平衡,中央银行改变了按存款种类核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做法,一律调整为10%。
这是自1984年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的第一次调整。
1987 年,为了集中资金支持国家重点产业和项目,中国人民银行将准备金比率上调2 个百分点。
1988 年,由于价格的全面放开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我国出现了改革以来较为严重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
于是央行又进一步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13%。
这次调整起到了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
自此以后,考虑到调整准备金的影响较大且剧烈,同时准备金率已经较高,直到1997 年未再作调整。
三、1998年至2003年应对亚洲金融风暴,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确保经济发展,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997年7月东南亚爆发金融风暴,进而演变成为一场席卷全亚洲的金融危机。
2023存款准备金变动表

2023存款准备金变动表
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为了确保资金安全和维持流动性而需要按照法定比例存放在央行的一部分存款。
存款准备金的变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策调整、经济形势变化、货币政策等。
2023年存款准备金的变动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是可能影响存款准备金变动的因素:
1. 宏观经济形势,2023年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存款准备金的调整。
如果经济增长放缓或通货膨胀率上升,央行可能会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以控制货币供应量。
2. 货币政策,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整会直接影响存款准备金率。
如果央行希望刺激经济增长,可能会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释放更多资金到市场上;相反,如果央行希望控制通货膨胀或资产泡沫,可能会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3. 银行业监管政策,监管政策的变化也会对存款准备金率产生影响。
如果监管机构出台新的规定要求银行增加存款准备金,银行可能需要调整资金结构以满足监管要求。
4. 资金流动性需求,银行自身的资金流动性需求也会影响存款准备金的变动。
如果银行预期资金需求增加,可能会主动增加存款准备金以应对可能的风险。
总的来说,2023年存款准备金变动表会受到宏观经济形势、货币政策、监管政策和银行资金流动性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因素的变化,以全面了解2023年存款准备金的变动情况。
1997至今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

1997至今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1540302229 李晓霞摘要:从1997年以来,我国货币供应量一直都是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通过相关文献发现,货币供应量的规模直接影响物价水平。
同时,货币供应量又受到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以下选取国际储备、信贷规模、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率等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合理化政策建议:一是合理控制信贷功能;二是合理控制国际储备规模;三是为调整存款准备金政策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四是合理调整存贷款利差和贷款利率水平;五是深化公开市场业务。
关键词: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国际储备、法定存款准备率一、前言2006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开始逐步显现,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然而我国的经济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出现了波动,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扩张性的经济政策来刺激经济走向复苏。
另外,在2003年,我国物价开始回升,出现了通货膨胀势头,在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干预下,虽然通货膨胀上升不明显,但因为国内国外种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通货膨胀压力并没有被消除。
回顾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上资金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分析影响我国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因素,合理控制货币供应量,保证我国经济的稳定、持续的发展是至关重要。
二、我国1997年--2015年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由上述图表可知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各数据都呈现增长的趋势:M0的增长趋势最为平缓,M1较平缓,而M2最为陡峭。
且M2自2014年起,增长的趋势就更显而易见了。
无论是从流通中的现金还是狭义货币供应量和广义货币供应量来看,其总体上都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货币供应量可以直接影响我国物价水平,导致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局面,但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因素有什么呢?根据现代货币供给理论 M=B·K 可以看出,基础货币是决定货币供给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在基础货币一定时,货币乘数的变动将引起货币供给的变动。
2018年各大国有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表

2018年各大国有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表(最新版)目录1.存款准备金率的概念和作用2.2018 年我国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情况3.存款准备金率对国有银行的影响4.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作用5.结论正文一、存款准备金率的概念和作用存款准备金率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存款准备金率是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具有风险准备金的作用,不能用于发放贷款。
二、2018 年我国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情况2018 年,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多次调整。
这些调整旨在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具体调整情况如下:1.2018 年 1 月 1 日,存款准备金率普降 1 个百分点,释放资金约 1.2 万亿元。
2.2018 年 4 月 25 日,存款准备金率再次普降 1 个百分点,释放资金约 1.3 万亿元。
3.2018 年 7 月 5 日,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为 15.5%,释放资金约7000 亿元。
4.2018 年 10 月 15 日,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为 15%,释放资金约7500 亿元。
三、存款准备金率对国有银行的影响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国有银行产生一定影响。
一方面,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会限制国有银行的信贷扩张能力,降低贷款发放速度,从而影响银行的利润水平。
另一方面,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也会影响国有银行的资金成本,进而影响银行的净息差。
在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过程中,国有银行需要调整自身的业务结构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
四、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作用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调控货币供应量。
当存款准备金率提高时,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受到限制,货币供应量相应减少;反之,当存款准备金率降低时,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增强,货币供应量相应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
10年2月25日
16.00%
16.50%
0.5%
(大型金融机构、
中小金融机构
不上调)
34
10年5月10日
16.50%
17.00%
0.5%
农村信用社、
暂不上调
35
10年11月16日
17.00%
17.50%
0.5%
存款类金融机构
36
10年11月29日
17.50%
18.00%
0.5%
加强流动性
历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表
次数
时间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
调整机构与原因
1
84年
央行按存款
种类规定法定
存款准备金率:
20%
25%
40%
2
85年
企业存款20% 农村存款25%
储蓄存款40%
央行将法定
存款准备金率
统一调整为10%
3
87年
10%
12%
2%
4
88年9月
12%
13%
1%
5
98年03月21日
13%
8%
-5%
27
08年06月25日
17%
17.5%
0.5%
28
08年09月25日
17.5%
16.5%
17.5%
16.5%
14.5%
17.5%
1%
2%
-
(限
重灾区地方
法人金融机构)
(工、农、中、
建、交、邮行
暂不调整)
29
08年10月15日
16.5%
17%
0.5%
30
08年12月5日ຫໍສະໝຸດ 17%14%16%
13.5%
1%
6
99年11月21日
8%
6%
-2%
7
03年09月21日
6%
7%
1%
8
04年04月25日
7%
7.5%
0.5%
9
06年07月05日
7.5%
8%
0.5%
10
06年08月15日
8%
8.5%
0.5%
11
06年11月15日
8.5%
9%
0.5%
12
07年01月15日
9%
9.5%
0.5%
13
07年02月25日
9.5%
10%
0.5%
14
07年04月16日
10%
10.5%
0.5%
15
07年05月15日
10.5%
11%
0.5%
16
07年06月05日
11%
11.5%
0.5%
17
07年08月15日
11.5%
12%
0.5%
18
07年09月25日
12%
12.5%
0.5%
19
07年10月25日
12.5%
13%
0.5%
20
07年11月26日
0.5%
(工、农、中、
建、交、邮行
等大型存款类
金融机构)
(中小型存款
类金融机构)
31
08年12月22日
16%
14%
15.5%
13.5%
0.5%
0.5%
(工、农、中、 建、交、邮行
等大型存款类
金融机构)
(中小型存款
类金融机构)
32
10年1月18日
15.5%
16%
0.5%
为增实力
支持春耕备耕,
农村信用等小型
管理、适度调控
货币信贷投放
37
10年12月20日
18.00%
18.50%
0.5%
抑制通胀
38
11年01月20日
18.50%
19.00%
0.5%
抑制通胀
39
11年02月24日
19.00%
19.50%
0.5%
抑制通胀
40
11年03月25日
19.50%
20.00%
0.5%
抑制通胀
41
11年04月21日
20.00%
13%
13.5%
0.5%
21
07年12月25日
13.5%
14.5%
1%
22
08年01月25日
14.5%
15%
0.5%
23
08年03月25日
15%
15.5%
0.5%
24
08年04月25日
15.5%
16%
0.5%
25
08年05月20日
16%
16.5%
0.5%
26
08年06月15日
16.5%
17%
0.5%
20.50%
0.5%
抑制通胀
42
11年05月18日
20.50%
21.00%
0.5%
抑制通胀
43
11年06月14日
(大型金融机构)21.00%
21.50%
0.5%
抑制通胀
(中小金融机构)17.50%
18%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