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逻辑

合集下载

情侣搞笑智商测试题答案

情侣搞笑智商测试题答案

情侣搞笑智商测试题答案一、逻辑推理题1. 题目:小明和小红一起去超市买东西,小明买了3个苹果,小红买了2个橙子。

如果小明的苹果每个重500克,小红的橙子每个重300克,那么他们两人买的水果总重量是多少?答案:小明的苹果总重量为3个 * 500克/个 = 1500克。

小红的橙子总重量为2个 * 300克/个 = 600克。

所以,他们买的水果总重量为1500克 + 600克 = 2100克。

2. 题目:一对情侣去餐厅吃饭,男生点了一份牛排,女生点了一份意大利面。

如果牛排比意大利面贵10元,而男生支付了两份餐费的总额,那么女生应该给男生多少钱?答案:设意大利面的价格为X元,那么牛排的价格就是X+10元。

两人餐费总额为X + (X + 10) = 2X + 10元。

女生应付的一半餐费为(2X+ 10) / 2 = X + 5元。

但由于男生多付了10元,所以女生实际上应该给男生的钱是X + 5 - X/2 = X/2 + 5元。

二、数学计算题1. 题目:如果一对情侣决定每天存下一元钱,他们存满一年后会有多少钱?答案:一年有365天,如果每天存下一元钱,那么一年后他们会有365 * 1元/天 = 365元。

2. 题目:情人节那天,男生给女生买了一束玫瑰花,每朵玫瑰5元,如果女生收到了11朵玫瑰,那么男生总共花了多少钱?答案:男生总共花费为11朵 * 5元/朵 = 55元。

三、情景模拟题1. 题目:假设你和你的另一半在玩一个游戏,游戏规则是谁先笑出声谁就输了。

如果你们两个都坚持了5分钟没有笑,最后是谁赢了?答案:根据游戏规则,谁先笑谁就输,既然两人都没有笑,那么就没有输赢,可以视为平局。

2. 题目:情侣两人决定一起减肥,他们约定每减掉1公斤体重就奖励彼此一个小礼物。

如果一个月后,男生减掉了3公斤,女生减掉了2公斤,他们应该互相交换多少次礼物?答案:男生应该给女生1次礼物(因为男生减掉的体重比女生多1公斤),女生应该给男生2次礼物(因为女生减掉的体重比男生少2公斤)。

笑话幽默与逻辑

笑话幽默与逻辑

笑话幽默与逻辑1、老爸天天吵着让我教他玩微信。

无奈教了,老爸学会后,躺在床上教老妈。

他们俩就在那儿狂摇手机,互摇到对方,100米,老爸对老妈说:“咱家床真大。

”2、我小时偷看电视,老爸回来总能发现蛛丝马迹,把我胖揍一顿。

发现的方法有:1.频道不对,音量不对;2.电视有余温,坐的地方有余温;3.屏幕有静电;4罩电视机的布摆放不对。

------------------1、刚考完驾照,老爸对我说,咱们去看车吧。

顿时心里那个激动啊。

你还别说,天桥上风还挺大的!2、担心老爸老年痴呆,就带他去看医生,医生让他做了个评估试题,结果不甚理想。

回来后我问他为什么答得不好,他压低了声音偷偷地说:“这么简单的题目,我逗逗他(医生)。

”-------------------1、前几天和老爸去偷西瓜,老爸在那给我放风,突然有人来了老爸指着西瓜地里的我骂到:臭小子,你给我滚过来,自己家里买不起西瓜啊还过来祸害人家的西瓜地,看我不打死你。

那家人忙说:没事的没事的,小孩子淘气嘛,哪有不犯错,来,找几个熟了的回家吃。

2、昨天在水族馆,看见一对父子边说边笑,其乐融融。

我走近悄悄地听了一会,只听见父亲对儿子说,这种鱼红烧最好,那种清蒸最好。

大哥,不带这样的啊,别教坏了小孩子。

--------------------1、哥们新找了个女朋友,第一眼看那叫一个漂亮啊,皮肤特别白。

于是大家就起哄说:“亲一个,亲一个。

”那哥们估计也不好意思了,就在那姑娘脸上啵了一下。

然后姑娘脸上就多了个唇印,再一看那哥们,嘴白了。

2、一男在酒吧,见一胸部很漂亮的美女进来。

男:你好,小姐,能问个问题么?女:什么事?男:我出1000美元,摸下你胸器可以么?女:1000美元?那好吧!美女于是宽衣解带。

男人盯着看了足足几分钟,就是不动手。

女:你为什么不摸?男人道:因为没钱,哈哈!------------------1、朋友问我:在你家你爸你妈和你谁是老大?我摇了摇头:我家没有老大这一说。

幽默的逻辑段子

幽默的逻辑段子

幽默的逻辑段子
有一天,小明和小红在学校上课。

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
一只鸟在树上停留了10秒钟,然后飞走了,你们知道它留下了什么吗?”小明迅速举手回答:“当然知道!它留下了鸟粪!”全班爆发出一阵欢笑声。

这个笑话展示了一种幽默的逻辑思维,即根据已知的事实推断出一个有趣的结果。

尽管这个推断可能是荒谬的,但它在给人带来欢笑的同时,也展示出我们对于事实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幽默的逻辑段子常常通过引发人们的思考和想象力来取得笑点。

这些段子常常涉及到一些常识、逻辑或智力题的玩笑。

它们能让人在欢笑中得到一种快感,同时也能提醒我们在生活中保持思考和观察的能力。

例如,还记得小时候流行的“鸡蛋和鸡先有哪个”的问题吗?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答案却让人捧腹大笑。

因为无论是鸡蛋还是鸡,都需要有父母的存在才能孵化出来。

这个笑话通过逆向思维,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和想象力。

幽默的逻辑段子还可以用来调侃和讽刺一些社会现象。

比如,有一天,小明的父母带他去参观动物园。

小明看到一只笼子里关着一只老虎,他好奇地问爸爸:“爸爸,那只老虎为什么不抓人?”爸爸答道:“因
为它已经吃饱了!”这个笑话借用了老虎吃饱了不会攻击人的常识,调侃了一些人嘴上说不会做却实际上是因为没有能力去做。

总之,幽默的逻辑段子不仅可以给人带来欢笑,还能锻炼人们的思考和观察能力。

它们以一种有趣的方式呈现出逻辑和思维的巧妙之处,让我们在欢笑中提升了智慧。

无论是在朋友间聚会互动,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这些段子都能给我们带来一丝快乐和乐观的心情。

反思维逻辑的搞笑段子

反思维逻辑的搞笑段子

反思维逻辑的搞笑段子
反思维逻辑的搞笑段子
1.有一天,一个人想要自杀,于是他爬上了一座高楼。

然而,他并没有按照常规的逻辑去跳下去,而是开始挥舞着手臂喊道:“救命啊!我爬不上去了!”结果,路人们纷纷抬头看向他,而他却在高楼顶端一直喊叫,直到警察赶到将他救下来。

2.一个男人走进图书馆,对图书管理员说:“我要找一本书,它既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

”于是,管理员给他推荐了一本《数学原理》。

“这不是我要找的书!”男人喊道,“它太无聊了!”结果,男人在图书馆里度过了数小时,最终只能带着一本书离开,而那本书却是他自己点的《数学原理》。

3.一位妻子对丈夫说:“明天我们去旅行吧!我听说有一个很棒的景点,叫做‘沙漠之舟’。

”丈夫疑惑地回答:“什么?我们要去沙漠吗?那我们得带上水壶和防晒霜!”结果,夫妻俩在炎炎夏日里,带着沉重的水壶和防晒霜,踏上了“沙漠之舟”的旅程。

4.一个孩子在商店里挑选玩具,他看了很久后终于决定买下一把玩具枪。

但是,在付款的时候,他突然对收银员说:“等等!我要退货!这把枪没有子弹!”结果,孩子被妈妈带回家后,被“退货”的玩具枪成了他最好的玩伴。

5.一个年轻人想要锻炼身体,于是他决定每天跑步。

然而,他并没有按照常规的逻辑去选择合适的路线和距离,而是每天在家里绕着
圈跑。

邻居们看到他的举动都感到很困惑,而他却在自己的家里越跑越远,直到最后邻居们都不再惊讶。

幽默的逻辑段子

幽默的逻辑段子

幽默的逻辑段子1. 逻辑段子:电梯故事在一栋高楼里,一个人走进了电梯,按下了自己的楼层。

电梯门关闭后,里面只剩下他一个人。

突然,电梯突然停了下来,他被困在了里面。

他按下了紧急呼叫按钮,但没有人回应。

他开始有些着急,不知道该怎么办。

过了一会儿,突然间,电梯重新开始运行了,他松了一口气。

但下一刻,电梯又停了下来。

他心想:“难道这是在和我开玩笑?!” 过了一会儿,电梯又重新启动了。

这次,他决定不再相信它,于是他大喊:“我不管了,我要走楼梯!” 于是,他打开了电梯门,走出了电梯,从楼梯走了上去。

他走了一段路,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回到了电梯门前,他惊呆了。

他再次打开了电梯门,走进了电梯,按下了自己的楼层。

这次,电梯顺利地送他到了目的地。

他惊讶地摇摇头,心想:“这电梯真是个怪物!”2. 逻辑段子:失物招领有一天,小明在公园捡到了一只手表。

他看了看表,发现是一只非常贵重的手表。

他决定把它交给失物招领处。

于是,他急匆匆地跑去找失物招领处,希望能找到失主。

在失物招领处,他把手表交给了工作人员,并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几天后,他接到了一个电话,是一个声音焦急地问:“你是不是找到了一只手表?”小明回答:“是的,我找到了一只手表,你是失主吗?”那个声音说:“不,我是失物招领处的工作人员,你把我的手表拿走了!”小明顿时傻眼了。

3. 逻辑段子:误会小张和小李是好朋友,他们每天一起上班,一起吃饭。

有一天,小张突然没来上班,小李很担心,于是给小张打电话。

小李:“喂,小张,你怎么没来上班?”小张:“我生病了,今天请了一天假。

”小李:“哦,那你好好休息,早点恢复。

” 小张:“谢谢你的关心,我会尽快好起来的。

” 小李挂了电话,心里还是有些担心,于是他赶紧给小张发了一条微信:“听说你请假不是因为生病,是因为要去约会,是吗?”小张看到微信后,忍不住笑了出来,回复道:“好像是我说错了,我只是生病了,没有约会。

” 小李看到回复后,也笑了出来,觉得自己多虑了。

英式幽默句子成分

英式幽默句子成分

英式幽默句子成分1. 自嘲的幽默:我今天好像迷路了,就在我的身体上!2. 双关语幽默:为什么懒惰的人总是被遗忘?因为懒得记得他们的名字!3. 讽刺幽默:别害怕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只不过成功的爸爸太单身!4. 反向逻辑幽默:如果你不想去上学,就告诉妈妈你想上学,她就不会让你去了!5. 推理幽默:为什么月亮总是比太阳想要晚上出来?因为它怕被晒黑!6. 现实幽默:有一天我穿越时间回到过去,别人问我是时光机吗?我却说,不,我是时光机里的穿越者!7. 奇怪的逻辑幽默:我们为什么总是为了看清楚一些东西,把它拿到阳光下观察,而不是拿到夜晚的月光下?8. 夸张幽默:我腿上的肌肉太壮了,一只蚊子咬到了就被噎死了!9. 偷换概念幽默:钱确实买不到幸福,但是可以买到巧克力,而巧克力让我感到幸福!10. 牵强幽默:有一天我在干坏事的时候,一只猫突然叫了一声“喵”,吓得我差点没把玩具丢到天上去!11. 反讽幽默:你最好没有什么梦想,这样你就不会失望了!12. 对比幽默:有人说我什么都没做好,我只好对他说,至少我做得比你好,你连做什么都不会!13. 弱化幽默:我真羡慕那些不用破费脑细胞就能出错的人!14. 反问幽默:为什么月亮是圆的?因为如果是方的就会被带走用来砖头!15. 词语游戏幽默:猪说,明天会比今天好吗?我想摇下车窗对它说,不会,因为你是只猪!16. 剧情转折幽默:曾几何时,有一个人站在马桶边上大声地唱歌,可惜卫生棉的音质太差,没什么人能听到!17. 荒诞幽默:我去了一家鸡店,试着点一只雄鸡,结果服务员说,我们的鸡是没有性别的!18. 句子断裂幽默:我不是不高,只是没长到别人那么高……的水平!19. 模仿幽默:昨天我模仿一棵树,可没人认出我来,因为我是穿着皮质外套的那颗树!20. 情景幽默:我怕黑,所以每天都穿着眼镜睡觉,就算有人闯进来,只要他对我说:“你别动,我可以看到你!”我就能保持安静了!。

辩论中幽默的句子

辩论中幽默的句子

辩论中幽默的句子1. "你的观点就像一只迷路的猫,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

"2. "你的论点就像一杯稀释的咖啡,毫无力量和味道。

"3. "你的辩论技巧就像一只鸭子在水上滑行,看起来很有动作,但实际上毫无进展。

"4. "你的逻辑就像一条被狗咬过的绳子,乱七八糟,根本无法解开。

"5. "你的观点就像一只气球,充满了空洞和虚假的气息。

"6. "你的辩论技巧就像一只跳舞的猴子,看起来很有趣,但实际上毫无意义。

"7. "你的论点就像一只被烤过的面包,已经失去了所有的热度和新鲜感。

"8. "你的逻辑就像一条迷路的蚂蚁,东奔西跑,毫无头绪。

"9. "你的观点就像一只被剪过翅膀的鸟,无法飞翔,只能在地上跳跃。

"10. "你的辩论技巧就像一只跳跃的青蛙,看起来很有活力,但实际上只是在原地踏步。

"11. "你的论点就像一只被切成碎片的拼图,无法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图像。

"12. "你的逻辑就像一条迷失方向的蛇,蜿蜒曲折,毫无目标。

"13. "你的观点就像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猴子,无法自由地展示自己的真实本性。

"14. "你的辩论技巧就像一只跳舞的海豚,看起来很华丽,但实际上只是在水中打滚。

"15. "你的论点就像一只被打破的钟,无法发出任何有意义的声音。

"16. "你的逻辑就像一条迷失在迷宫中的老鼠,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前进。

"17. "你的观点就像一只被绑住脚的鸟,无法展翅高飞,只能在地面上挣扎。

"18. "你的辩论技巧就像一只跳跃的猫,看起来很灵活,但实际上只是在追逐自己的尾巴。

20个公式学会幽默之道

20个公式学会幽默之道

20个公式学会幽默之道一、反转预期公式。

1. 正常表述 + 意外结局。

示例:许仙给老婆买了一顶帽子,白娘子戴上之后死了,因为那是鸭(压)舌(蛇)帽。

原理:先建立一个常规的情境或故事开端,然后突然给出一个违背常规思维的结局,这种意外性会引发笑声。

2. 预设情景 - 常规结果 + 奇特结果。

比如:一个人去钓鱼,钓了一整天,一条鱼也没钓到,最后他把鱼竿扔下去,鱼自己跳上岸说:“我受不了你的歌声了,快把我带走吧。

”二、夸张手法公式。

3. 事物属性×极大倍数。

像描述一个人很胖:他要是摔倒了,得用起重机才能扶起来。

原理:通过对事物原本属性进行极度的夸张,放大到一个不合理的程度,从而产生幽默效果。

4. 行为频率 + 夸张的量词。

例如:小明打哈欠,那哈欠打得,像要把全世界的空气都吸进去一样,一口能吞下整个宇宙的困意。

三、自我调侃公式。

5. 自身缺点 + 幽默的比喻。

假如自己数学不好:我的数学就像一团乱麻,连高斯来了都得哭着回去。

这是利用对自己的不足进行一种有趣的比喻,让别人在感受到你的坦诚同时也觉得好笑。

6. 尴尬处境 + 轻松化解。

比如自己不小心在众人面前摔了一跤,可以说:“看我这是用身体给大地一个热情的拥抱,不过大地好像不太欢迎我呢。

”四、双关语公式。

7. 同音不同义的词替换。

例如:虾和蚌同时考了一百分,老师问虾:“你抄的谁的?”虾说:“我抄蚌(超棒)的。

”利用汉语中同音不同义的字制造语义上的歧义,达到幽默目的。

8. 一词多义的巧妙运用。

说:“我今天看到一个面包走在路上,原来是牛角(扭脚)包。

”这里的“牛角包”既有食物的意思,又通过谐音和“扭脚”联系起来。

五、类比幽默公式。

9. 不相关事物A : 不相关事物B = 幽默关联。

像把老师比作蜡烛:老师就像蜡烛,燃烧了自己,烫伤了学生(这里是一种幽默的恶搞类比,正常是照亮学生)。

通过将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事物建立一种奇特的类比关系,产生幽默。

10. 人物A的特点类比到完全不同的人物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说说我自己经常使用的一些幽默技巧。

幽默效果一般离不开这样一些基本要素:出乎意料、间接、曲解、错置、比照和双关等。

这些要素只要运用任何一条就能制造出幽默效果来。

下面介绍的一些技巧实质上都是围绕这些基本要素来制造幽默的。

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

1. 一段式基本形式:事实,奇。

一段式具体来说就是:对于一个事实(这个事实既可以是你自己说出的一段陈述,也可以是谈话对方的一个问题,等等),你用一个不常见或不合理的理由以制造出幽默效果(奇)。

这里利用的是曲解的幽默要素。

我个人最喜欢的一个例子就是美国总统里根的经典即兴幽默:一次,里根总统在白宫钢琴演奏会上讲话时,夫人南希不小心连人带椅跌落在台下的地毯上,观众发出惊叫,但是南希却灵活地爬起来,在200多名宾客的热烈掌声中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正在讲话的里根看到夫人并没受伤,便插入一句俏皮活:“亲爱的,我告诉过你,只有在我没有获得掌声的时候,你才应这样表演。

”这里,里根根据“南希不小心跌落”的事实,进行了曲解(奇)——“用来获得掌声的表演”,从而制造出幽默的效果。

再举一个我自己最近的例子:上上个周末我约一个金发MM出去,我们去了一家酒吧喝免费的shot。

那里的电视在报道世界杯,当时的画面是一群南非的清洁工正在清理草皮。

于是我随口就对她说:“嘿,他们正在清理场地。

你知道,那些牙齿可不好找的。

”她先是没反应过来,然后哈哈大笑。

在这里,我先陈述了一个事实——清洁工正在清理草皮,然后用一个几不合理的理由进行补充——他们在找球员掉下的牙。

这就制造出了幽默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还使用了“间接”技巧,因为我没有直接说“他们在找球员比赛时被打掉的牙”,而是进行了省略和隐藏——“那些牙齿可不好找的”,这样就增强了幽默的层次。

关于这个技巧,以后还会谈到。

可见,一段式的笑点在随后的“曲解”部分,但一开始的“事实”部分却是前提,是不可或缺的。

对于一个幽默感很强的人,他可以在任何情境中、根据任何事实随心所欲地制造曲解,这需要放松的心态和很好的想象力。

随便再举个例子:MM:“你这身衣服是新买的?”我:“当然啦。

别人送我的衣服往往都不合身,只好自己买了。

”再比如:我:“你的包挺好看的。

”MM:“是吗?谢谢。

”我:“不客气。

你知道,我心情好的时候总喜欢说些甜言蜜语。

”2. 二段式基本形式:事实,正,奇。

二段式具体来说就是:对于一个事实(这个事实既可以是你自己说出的一段陈述,也可以是谈话对方的一个问题,等等),你先给出一个常见的合理的理由对之进行补充或解释(正),却又接着说出一个不常见或不合常理的理由以制造出幽默效果(奇)。

“正”是为了比照而用的,而“奇”则是为了制造出乎意料。

可见,二段式技巧用到了比照和出乎意料的幽默元素。

可见,二段式比一段式多了“正”的铺垫和比照部分。

还是举一举具体实例吧。

整个冬天我都一直留着长发,后来天气暖和了便剪短了头发。

没过两天就碰到一个认识的MM,她问我:“咦,你剪头发了,看上去精神多了。

”我说:“是啊。

你知道,春天来了,天气变热了……”说到这里,我故意停顿一下,然后说:“春心也开始荡漾了,所以就想臭美一下了。

”在这个例子中,我剪头发是个事实,接着我用“春天来了,天气变热了”作为一个常见的合理解释(正),然后再用“春心荡漾”给出一个不常见的理由(奇),从而制造出比照和出乎意料。

3. 三段式基本形式:事实,正,正,奇。

三段式结构跟二段式类似,只是多了一层“正”的铺垫部分而已,其目的是制造出更强的比照和出乎意料效果。

关于三段式技巧,我曾经翻译过John Kinde的一篇文章《三段规则——来自喜剧界的幽默技巧》,那里也有一些例子(大家可以去我的那篇译文里看一下),不过下面我再举一个我的实战例子吧。

有一次去了一个聚会,在打开一个组合后,我对那些陌生人说:“其实,我现在觉得认识新朋友的时候,我很厌烦老是重复着说那些套话。

”我停顿了一下。

看着他们中套的眼神,然后说:“比如,初次见面的时候,每个人都总是这样问我:你叫什么名字?你是哪里人?以及,你是单身吗?”说完之后,他们都笑了,效果相当的好。

我给他们留下了比较自信诙谐的印象,而且制造了轻松的气氛。

这个例子中,我先引出一个事实或一个情境——陌生人在初次见面时常见的问话。

然后,我用“你叫什么名字?”和“你是哪里人?”做两层正面铺垫,再用“你是单身吗”抖出出乎意料的笑点。

幽默创作中有个有用的技巧,叫“三段规则”(rule-of-three)。

举个例子,我在我的电话自动答录机上的话:“抱歉我无法接听电话。

我要么是正在给成千上万的人鼓劲,要么是正在温弗里的电视节目中……,要么是在睡午觉。

请给我留言,当我醒来时我会回你电话的。

”下面是三段规则的作用机制:笑点(funny line)有时像是火车脱轨。

你知道火车(你的思维火车)曾在何处、你认为你知道它去往何方,但接着在它出轨时你就大吃一惊。

当你脚踩香蕉皮滑倒时亦是如此。

正是出其不意和扭转构建了张力,从而制造和放大了幽默。

三段规则的结构设置了一种模式(pattern ),这种模式有如火车脱轨。

在对口相声中你也会看到类似原理。

三段规则使用了同样的结构。

在三段中的前两段设置了模式(“直进”线),而第三段则打破了这个模式(曲线/扭曲/脱轨器)。

打破模式增强了张力,并创造出惊异,通常就制造了笑点。

你可以使用的模式应有尽有:同类/同类/异类(T恤上列出世界名城:巴黎/东京/法戈)。

意料中的特质/意料中的特质/出乎意料的特质(她端庄,她婀娜,她是个男的)。

讨人爱的/讨人爱的/讨人厌的(拉斯维加斯婚礼礼包内含你之一切所需:音乐、鲜花、离婚协议)。

平常的/平常的/荒谬的(我到拉斯维加斯去看表演、吃自助餐、和问候我的钱)。

极致/极致/平庸(对着千人演讲、在温弗里的电视节目中、睡午觉)。

韵律/韵律/韵律(押韵设置了一种模式,能够伪装或将一种特殊的扭曲添加到第三段的包袱中)。

下例是我为JohnnyCarson的50岁庆生会的创作,其中用到了曾使他闻名于世的“先回答再提问”的汽车的典故“那答案就是……描绘了Suzie Smith的三样东西。

而那问题就是……什么是拔其萃(Nifty),什么是不浪费(Thrifty ),以及什么是五十岁(Fifty)。

”此例同时也用到了这样的分类:好的东西/好的东西/不是那么好的东西(人都不想变老)。

我也可以采用有智慧(Shifty )这个词,但在设定模式上效果还是会差些。

为什么是三段呢?因为这是久经验证的喜剧的真理。

是节奏产生了效果。

这是幽默结构中的音乐部分。

实验一下,你就会发现它的真效的……三段序列几乎总是比两段或四段序列更有效。

使用三段技巧吧,它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你的幽默工具箱中的一部分的。

你会发现你自己在变得风趣起来,你会更好地跟你的听众互动起来,只要再过十五年你就会一夜成名起来。

4. 跳出落回(反二段式)基本结构:事实,奇,正。

这个可以看成是反序的“二段式”,即对于一个刚说出的事实,先说一句不着边的话跳离这个话题(出乎意料),然后再回到跟那个事实相关的话题上,作为对那句出乎意料的话的解释和补充,用来增强幽默回味。

举个最简单常见的小例子:MM:“谢谢”。

我:“你说什么?”MM:“谢谢。

”我:“其实我听清楚了,我只是喜欢听你再说一遍。

”这里,MM说“谢谢”(事实),而我先用“你说什么”来跳离,诱使她再说一遍“谢谢”。

这样我便用“喜欢听你再说一遍”做幽默的解释。

再比如说,MM:“你请我吃饭吧。

”我(盯着她的脸仔细地看):“你脸上的皮肤真好,一点痘痘都没有。

”MM:“……”我:“不过不奇怪,因为你的脸皮太厚,痘痘很难长出来。

”5. 符号化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我们总是习惯于将各种人、各种事物按照各种关系进行分门别类,于是就有了stereo type。

虽然我个人很不喜欢stereo type,因为这往往会导致诸如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狭隘的民族主义或爱国主义、地域攻击等等,但有的时候还是可以用作幽默的一种技巧的——当然,有时需要慎用,以免冒犯那些不够自信的人。

符号化就是用一种代表性的符号去替代某个人或事物,以达到幽默效果。

这里利用的是“间接”的幽默要素。

举个最近的例子吧:那天世界杯小组赛中德国队4:1大胜澳大利亚队。

第二天我碰到一个德国朋友(他平时很喜欢开玩笑,幽默感也比较强),我便对他表示祝贺。

他说:“没什么,我们只是尴尬了一下那些袋鼠们。

”这里,他就使用了符号化的技巧——用袋鼠来替代澳大利亚队员。

如果他直接说澳大利亚队,那就平淡如水了。

再举个例子:有一次我跟几个老外谈论良品,他们后来还为某个问题争论起来。

为了打破话题纠扰,我插了一句:“行了。

我看我们最好还是请教XXX吧。

”他们一愣。

其中一个哥们就问:“为什么找他啊?”过了一小会儿,另一哥们突然笑了:“哦,XXX刚从哥伦比亚回来。

”这里我就用“良品”跟“哥伦比亚”进行了符号化连接,制造出“间接”的幽默要素。

符号化的另外的常见形式就是比拟和比喻,这当然也就是幽默的技巧。

在很多语言中都大量地存在比拟和比喻的口语幽默。

比如,奥运会期间我们把中国国家队的服装称为“西红柿炒鸡蛋”,再比如日本国旗像女人的xxx等等例子,我不想再展开了,因为只要大家有丰富的想像力就能在生活中找到大量的符号和形象比拟。

在给人取外号时,使用的也常常是“符号化”的技巧。

总之,这方面的技巧和例子很多,大家很容易就能在日常生活和网络上找到。

值得指出的是,符号必须本身是有趣的,否则仍然无法制造出幽默效果。

这里说的有趣,既可以是天生就是有趣的(比如“袋鼠”、“良品”,以及任何跟性、名人、犯罪、stereotype 和其他禁忌等有关的东西),也可以是在当时语境中是有趣的(比如土气的“西红柿炒鸡蛋”在庄重的奥运会仪式中就显得有趣了)。

6. 错置上面的符号化实际上利用的是一种“假借”——借用一种有趣的东西(在这里是“符号”)来制造出幽默效果。

而错置实际上也是假借了一种有趣的东西,但不是用来替代某个人或事物,而是把这个有趣的东西放置到一个新的环境中,这个新环境跟这个借来的东西是不和谐的,从而制造出幽默效果。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借用广告词”手法。

有很多耳熟能详的广告词,有些相声小品演员或其他搞笑能手将这些广告词在某个情境中说出来,从而制造出喜剧效果。

不仅广告词,歌词、流行语等等都可以用来“错置”的。

这样的例子大家在网络或电视节目里能经常看到。

下面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

有一次,一门课程的期末要查资料写一篇小论文。

很多人恐怕都知道,对于这类的论文,我们通常都是在网上东copy西paste的,我也不例外。

在上交的前一天,老师在课上抽点几个学生上来讲讲各自的论文大概内容。

我很不幸地被点到了,于是硬着头皮上台面对全年级一百多人开始谈谈自己的论文。

当时我说的一句开场白就把在场所有人都逗笑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