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专业认同感调查研究.pptx

合集下载

大学生专业选择中的专业认同感与职业发展的关联研究

大学生专业选择中的专业认同感与职业发展的关联研究

大学生专业选择中的专业认同感与职业发展的关联研究在大学生专业选择的过程中,专业认同感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不仅与其在校学习的积极性和定向性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其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和成功程度有着紧密的联系。

本篇文章将探讨大学生专业认同感与职业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定义与意义专业认同感是指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和接受程度,以及对自身作为该专业从业者的认同感。

具有高度的专业认同感可以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有助于其在该领域的职业发展。

同时,专业认同感还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专业特点和要求,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和自尊心,促进其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

二、专业认同感与职业选择的关系专业认同感与职业选择的关系密不可分。

学生在选择专业时,通常会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如果学生能够对所选择的专业产生高度认同感,那么他们更有可能全情投入,不仅能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还能够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技能,为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专业认同感也会影响学生的职业选择。

具有较高专业认同感的学生更有可能选择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因为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这个领域的工作需求和要求,从而提高职业竞争力。

而对专业缺乏认同感的学生可能会因为对未来职业不确定或不满意而导致职业转换的可能性增加。

三、影响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因素1. 兴趣和个人喜好:学生对某个领域的兴趣和个人喜好是选择专业并产生认同感的重要因素。

如果学生对所学专业充满兴趣,他们更有可能投入大量精力去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从而增强专业认同感。

2. 自身能力和潜力:学生对自身在某个领域的能力和潜力的认知也会影响其对该专业的认同感。

如果学生认为自己拥有在该领域取得成就的能力和潜力,他们更有可能对所学专业保持高度认同感。

3. 高校和教师的支持:高校和教师的支持是学生形成专业认同感的重要因素。

提高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研究及其对国内大学的启示

提高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研究及其对国内大学的启示

提高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研究及其对国内大学的启示一、引言专业认同感是指个体对所从事专业的认同和接受程度,是对专业选择、专业发展和专业成就的一种情感态度。

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人群,其专业认同感的形成不仅对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也对国家的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研究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对于提升国内大学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的现状目前,在国内大学中,大部分学生对于自己所学专业并不是很满意,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也缺乏明确的规划。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专业认同感不强:很多大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选择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而是受家长、老师或同学的影响而随意选择,导致其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和动力。

2. 缺乏职业规划:很多大学生在选择专业之后,并没有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进行规划和思考,导致毕业后面临就业困难和职业发展的迷茫。

3. 专业失业的状况:有些大学生在大学毕业后,发现自己所学专业并不适合自己,或者因为专业技能不足而无法顺利就业,导致专业认同感降低。

以上问题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个人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国家的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

怎样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加强专业教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的结合。

传统的理论课程过多,而实践性的教学过少,导致大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理解偏差,缺乏实际操作技能。

需要加强专业实践性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2. 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咨询和专业选择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认清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出明确规划。

3. 加强学业导师制度。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学业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更为个性化的学术指导和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所学专业。

4. 进行专业认同感的心理辅导。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专业认同感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自己所学专业,在面对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问题时保持积极的态度。

专业认同调查报告

专业认同调查报告

非师范生专业认同及其成因调查摘要近年来国家高校改革,师范院校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在自身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增设了一些非师范专业,本调查目的是了解这个师范大学非师范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从而发现目前非师范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我校非师范专业的发展提出有效可行的建议,更好的促进我校的全面化发展。

我们的调查结论:一是非师范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水平与入学时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学习条件有关;二是专业投入度、专业美誉度、专业喜好度、专业认知度和专业匹配度是影响非师范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水平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非师范,专业认同,影响因素目录一、选题背景........................ ........................ .. (3)二、调查目的与意义........................ ........................ ..3三、调研内容........................ ........................ .. (3)四、调查方法........................ ........................ .. (3)五、文献综述........................ ........................ .. (4)六、调查假设........................ ........................ .. (6)七、实测与分析........................ ........................ (7)1.实测的实施........................ ................. .. (7)2.因素分析——效度检验................ ......... .. (10)3.信度分析.................... ..... ......................... (16)4.单变量分析........................ ........................ . ..195.因素间关联分析........................ .............. . (23)6.回归分析........................ ........................ . . (29)八、结论与展望........................ ........................ . . (32)九、贡献与局限........................ ......................... .. (33)十、结语........................ ........................ . . (34)参考文献........................ ............ ............. . . (35)附录........................ ....... .................. . .. (36)这个师范大学非师范生专业认同及其成因一、选题背景1993年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指出:“高等教育要进一步改革专业设置过窄的状况,拓宽专业服务范围。

提高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研究及其对国内大学的启示

提高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研究及其对国内大学的启示

提高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研究及其对国内大学的启示
大学生专业认同感,指的是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理解、认同和价值观的形成程度。

一个拥有较高专业认同感的大学生,通常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较深入的了解和认同,对专业发展和职业规划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提高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的研究对于国内大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是其持续学习和发展的动力。

一个拥有较高专业认同感的大学生更有可能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追求专业发展的更高水平。

而对于国内大学来说,拥有一批对所学专业充满热情和认同感的学生,将有助于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

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与就业和创业有着密切的关联。

一个拥有较高专业认同感的大学生,通常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有更明确的认识和规划,能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而对于国内大学来说,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专业认同感,将有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那么,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呢?国内大学可以加强对学生的专业导向教育,让学生在入学前对所学专业有更清晰的了解和认知,避免产生盲目选择和后悔的情况。

国内大学可以提供更完善的专业学习环境和资源,例如实验室、图书馆、实习机会等,提升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兴趣。

国内大学可以加强专业教师的素质培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通过专业教师的指导和激发,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对于国内大学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施过程中,国内大学需要加强专业导向教育、提供完善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教师。

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观念,培养专业认同感,从而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

大学生专业认同的问卷调查-文档资料

大学生专业认同的问卷调查-文档资料

大学生专业认同的问卷调查目前我国国内对专业认同的研究还不多见,研究的领域也还不够广泛。

由相关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关于专业认同情况的得分基本上没有超过总分的一半或是认同度的50%,也就是说研究者基本上认为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的认同度普遍偏低。

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现状主要表现为:首先,大学生专业认同总体水平较低;其次,大学生专业认同在年级、性别、学科等人口统计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这也警示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来改变这一现状。

1.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

正式问卷调查对象,发放问卷共600份,被试来自于某市A,B,C,D四所大学,取样时采用班级整群抽样的方式,尽量考虑到性别、年级、专业的均衡,最终回收559份,有效问卷521份,有效回收率为86.8%。

(2)方法与材料。

采用自编《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进行调查《卷。

该问卷采用5点计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2代表比较不符合;3代表不确定;4代表比较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

得分越高,表明专业认同度越高。

(3)数据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

2.结果与分析(1)大学生专业认同的总体状况。

考察全体调查对象在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总分和各维度上的平均数(标准差),首先从总体上初步认识其基本特征:表1 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的平均数和标准差(N=521)从此表可以看出,大学生专业认同总平均分M=3.03,略高于中等临界值3分,所以总体上看大学生专业认同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

(2)大学生专业认同的性别差异。

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来分析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在性别上是否存在差异,男生和女生在问卷上的得分情况见表3表2 不同性别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差异比较(注:*代表p?0.05)由此表可以看出,大学生专业认同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并且在专业认知、行为、情感三个维度上也没有体现出性别的差异。

(3)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年级差异。

年级因素在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中的得分情况见表3,由方差分析可知其是否存在差异,再由事后检验得知年级之间存在差异的具体情况。

提高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研究及其对国内大学的启示

提高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研究及其对国内大学的启示

提高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研究及其对国内大学的启示随着高等教育领域日益激烈的竞争和职业化的趋势,大学生专业认同感成为关注的热点问题。

大学生专业认同感不仅对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也与国家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密切相关。

因此,对大学生专业认同感进行研究并提高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的概念及意义大学生专业认同感指学生在大学期间逐渐形成的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和自我价值感。

它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和认识,是学生对自身职业规划和发展的一个重要依据和指标。

大学生专业认同感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业表现、职业选择和未来发展。

1.专业性质和专业发展前景专业性质和专业发展前景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对此专业的认知和价值判断。

如果专业性质本身形象、广泛,且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其他条件相同,学生对该专业的认可度和接受程度就会更高。

2.生活经历和价值观念生活经历和价值观念是年轻学生形成专业认同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也会影响他们对专业的认同程度。

3.教育环境和教学内容教育环境和教学内容是影响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关键因素,其中包括教师的教学能力、课程设置、实践课程和学习资源等。

如果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能够全面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将更加认同所学专业。

1.拓宽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学校应该在招生前,对不同专业进行介绍和解释,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每个专业的性质和特点,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

2.优化教学环境学校应该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和相关设施,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

同时,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提高他们对专业知识和专业培养的认识和理解。

3.增加实践课程学校应该加强实践课程设置,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体验到所学专业的特点和价值。

四、对国内大学的启示1.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力。

2.加强师生互动,提高课堂实效,加强实践环节,能够提高学生专业认同感。

当代大学生专业认同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专业认同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恋爱群体
当代大学生恋爱群体十分广泛,不仅限于同一专业、同一班级。很多大学生通 过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结识不同院系、不同背景的对象,进而发展成为恋人关 系。此外,网络也成为大学生寻找恋爱对象的重要平台,不少人通过网恋相识 进而走到线下。
3、恋爱频率
当代大学生恋爱频率相对较高,不少人会经历多次恋爱。由于社会环境的改变, 大学生在恋爱中更注重个人感受和体验,更容易接受分手。同时,也有一些大 学生在恋爱中过于投入,忽略了学业和自我发展。
2、行业与专业之间的认同度不 平衡
行业与专业之间的认同度不平衡现象也较为突出。有些行业对学生的专业要求 较高,使得学生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进而影响到学生对自己专业的认同度。 同时,一些行业对学生的专业要求较低,使得学生容易找到工作,但也可能导 致学生对自己专业的价值产生怀疑。
三、对策提出
1、加强专业教育改革
2、学习需求
大学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许多大学生希望通过恋爱获得更多的经验 和技能,以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在恋爱中,他们学会了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如何解决矛盾冲突,这些经验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3、个人观念
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较为开放的观念,对于恋爱持有更加开放和积极的态度。 他们更注重自我感受和情感表达,认为恋爱是一种自然的、美好的情感体验。 同时,一些大学生也认为在大学期间尝试不同的恋爱经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自 己和他人。
当代大学生专业认同度的现状 及对策研究
01 一、背景分析
目录
02 二、问题阐述
03 三、对策提出
04 四、结论总结
05 参考内容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就业市场的不断变化,当代大学生专业认同度的问题逐 渐凸显。专业认同度是指学生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在情感、态度和行为上的认 可和接受程度,它是影响学生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次演示将探 讨当代大学生专业认同度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 期为大学生专业认同度的提升提供参考。

大学生专业认同感调查研究PPT(18张)

大学生专业认同感调查研究PPT(18张)

男生15044.13 7.613 .622 42.91 45.36
22
63
女生 9045.60 6.044 .637 44.33 46.87
29
61
Tota2l 4044.68 7.088 .458 43.78 45.58
22
63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设计
性别对专业认同感的影响
ANOVA
Attitude
是,“个人因为想要同另一个人或一群人或维持一 种令人满意的关系而接受影响时发生的。”也就是 说,由于喜欢某人或某个群体而自愿接受它。还有 学者认为,“认同是某种事物本身包含的给人们带 来利益的价值,得到它所在的社会环境(包括人、 制度、文化)的认可、接受、赞同,并鼓励、支持 其存在和发展”。基于此我们可以认为,专业认同 感是指大学生对所学专业能否给其在现在的学习状 态、未来的就业、学术研究和事业发展等方面起作 用和带来利益的认可、接受的程度。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设计
意愿专业与否对专业认同感的影响是否显著
ANOVA
Attitude
Sum of Squares Betwee 3n 65G0r.o6u1p 2s W ithin8G 3r5o7u.3p2s1 Total12007.933
dfMean Square F 13650.611203.962
Sum of Squares Between12G1r.o0u0p0s W ithi1n1G 8r8o6u.9p3s3 Total12007.933
dfMean Square F 1 121.000 2.423
238 49.945 239
Sig. .121
经过方差分析,得到F=2.423,P=0.121>0.05。 所以我们可以说男女生在专业认同感方面不存在 显著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 本研究运用调查所获得的调查资料是以安徽大学 磬苑校区06级本科生的24个专业240名同学为样 本。
• 从性别、热门专业与否、意愿专业与否三方面描 述和分析各类学生对专业认同感是否存在显著差 别。
• 经研究分析表明:从总体上看,热门专业学生与非 热门专业学生以及男生和女生在对专业认同感的 总体评价上不存在明显区别;而意愿专业和非意 愿专业学生对专业认同感的总体评价上存在显著 性差异。
大学生专业认同感调查
——对安徽大学06本科生专业认同感的调查研究
赵马钢 刘继红
(安徽大学社会学系 05级社会工作 ,安徽 合肥 230601)
指导老师:田飞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设计
目录
◆ 摘要 一:引言 二: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四:讨论 五:不足之处 六:未来研究方向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设计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设计
讨论
• 热门专业与否对专业认同感不存在显著影响,这 在某方面说明,很多热门专业的学生虽然就读热 门专业,但并非就是他的兴趣所向,但迫于各种 压力,他才选择了此专业,导致热门专业的学生 对专业认同感并不明显高于非热门专业学生。
是,“个人因为想要同另一个人或一群人或维持一种 令人满意的关系而接受影响时发生的。”也就是说, 由于喜欢某人或某个群体而自愿接受它。还有学者 认为,“认同是某种事物本身包含的给人们带来利益 的价值,得到它所在的社会环境(包括人、制度、 文化)的认可、接受、赞同,并鼓励、支持其存在 和发展”。基于此我们可以认为,专业认同感是指大 学生对所学专业能否给其在现在的学习状态、未来 的就业、学术研究和事业发展等方面起作用和带来 利益的认可、接受的程度。
资料分析方法
• 资料的录入、分析与统计都是采用 SPSS 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的,主要对自变量与 因变量进行F检验、t 检验与方差分析,然 后根据结果进行描述、推论和解释。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设计
结果与分析
• 男女生在专业认同感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 异
• 热门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是否比非热门专 业学生专业认同感强
N
Mean Std. Deviation Std. Error Lower Bound Upper Bound Minimum Maximum

127 48.36
5.249 .466
47.44
49.28
32
63

113 40.55
6.605 .621
39.32
41.78
22

55
Total
240 44.68
Std. Error .622 .637 .458
95% Confidence Interval for Mean
Lower Bound Upper Bound
42.91
45.36
44.33
46.87
43.78
45.58
Minimum 22 29 22
Maximum 63 61 63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设计
• 意愿专业与否对专业认同感的影响是否显 著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设计
性别对专业认同感的影响
表1 性别对专业认同感的方差分析结果
Att itude
男生 女生 Total
N 150 90 240
De scriptive s
Mean 44.13 45.60 44.68
Std. Deviation 7.613 6.044 7.088
238 239
Mean Square 3650.612 35.115
F 103.962
Sig. .000
经过方差分析,我们得到F值为103.692。P值明 显小于0.05,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意愿专业 学生与非意愿专业学生在专业认同感方面存在显 著差别。根据95%的置信区间,从上表中可以看 出,意愿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明显高于非意愿 专业的专业认同感。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设计
研究介绍
• 通过个别发送法,让被抽取的2006级在校 本科生填写自制的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数 据。
• 主要的自变量有性别、热门专业与否、意 愿专业与否,因变量是专业认同感——通 过操作化后形成13项具体指标。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设计
研究介绍
主要概念:专业认同感,凯尔曼给认同下的定义
7.088 .458
43.78
45.58
22
63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设计
意愿专业与否对专业认同感的影响是否显著
Att itude
Between Groups Within Groups Total
Sum of Squares 3650.612 8357.321 12007.933
ANOVA
df 1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设计
抽样方法
• 总体:安徽大学06级在校本科生(除艺术 学院和新闻传播学院)
• 样本: 80名热门专业学生,160名非热门 专业学生,共计240名06级本科生
• 样本框:安徽大学06级所有列入调查范围 的专业
• 规模:240 • 抽样方法:分层抽样后再随机抽样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设计
性别对专业认同感的影响
Att itude
Between Groups
Sum of Squares 121.000
Within Groups 11886.933
Total
12007.933
ANOVA
df 1
238 239
Mean Square 121.000 49.945
F 2.423
Sig. .121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设计
引言
• 随着我国大学生分配制度的瓦解以及大学生按市 场需求自主择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市场需要的 人才也多样,同时,大学专业分科越来越细。由 于市场需求、专业发展以及专业本身等原因,各 个专业的认同是不一样的,出现了所谓的“热门专 业”与“非热门专业”。
• 所谓的非热门专业往往受到忽视,这些专业的学 生也往往因此对本专业的学习提不起兴趣,而一 般人也会认为“非热门专业”的学生相对于“热门专 业”的学生而言对专业认同感会低一点。
经过方差分析,得到F=2.423,P=0.121>0.05。 所以我们可以说男女生在专业认同感方面不存在 显著差异。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设计
意愿专业与否对专业认同感的影响是否显著
表2 意愿专业与否对专业认同感影响的方差分析结果
De scrip tive s
Att itude
95% Confidence Interval for Mea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