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

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

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标题: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摘要:逃课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次调研旨在探索大学生逃课的原因、频率以及对学业和个人发展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厌倦课程内容、缺乏动力和学业压力是主要的逃课原因。

逃课频率与学业成绩呈负相关,同时逃课也会对大学生的自律性和时间管理能力造成负面影响。

调研结果对学校和教育相关管理部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学习与发展。

1. 引言逃课是大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对大学生的学业成绩与个人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大学生逃课的原因、频率以及对学业和个人发展的影响。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共有500名大学生参与,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逃课原因、逃课频率以及逃课对学业和个人发展的影响。

3. 结果分析3.1 逃课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逃课的主要原因包括:- 厌倦课程内容:大部分学生认为一些课程内容枯燥无味,缺乏吸引力。

- 缺乏动力:由于缺乏兴趣和动力,很多学生会选择逃课。

- 学业压力: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导致一些学生选择逃课以减轻压力。

3.2 逃课频率调查发现,大学生逃课的频率相对较高。

约70%的学生表示每学期会逃课不超过5次,20%的学生则表示每学期会逃课10次以上。

3.3 逃课对学业和个人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逃课与学业成绩呈现负相关关系。

逃课会导致学生在课程中缺乏必要的学习和交流,从而影响其学习成绩和理解能力。

此外,逃课还会对大学生的自律性和时间管理能力造成负面影响,这些能力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4. 结论与建议本次调研结果显示,逃课是大学生面临的普遍问题,原因主要包括厌倦课程内容、缺乏动力和学业压力。

为了减少逃课现象,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制定更有趣和引人入胜的课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 提供适度的学业支持和辅导,帮助学生减轻学业压力。

- 强化学生自律性的培养与引导,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近年来,大学生逃课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场所。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大学生频繁逃课,给他们的学习和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探讨逃课的原因和对策。

一、调查方法为了全面了解大学生逃课现象,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

我们在某一所大学抽取了100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确保样本的代表性。

问卷中包括了关于逃课频率、原因、影响等方面的问题。

二、调查结果1.逃课频率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60%的大学生曾经逃过课,其中有30%的学生逃课频率高于一次/周。

这一数据表明,大学生逃课现象普遍存在,且一些学生逃课频率较高。

2.逃课原因对于逃课原因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逃课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缺乏兴趣:约有40%的学生表示逃课是因为对该门课程缺乏兴趣。

这可能与教学内容的不吸引人、教学方法的单一等因素有关。

(2)时间安排冲突:约有30%的学生表示逃课是因为与其他活动时间冲突。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学生们常常面临着各种活动和任务,时间安排的冲突使得一些学生不得不选择逃课。

(3)学习压力:约有20%的学生表示逃课是因为学习压力过大。

现代大学生面临着高强度的学习任务和竞争压力,适当的放松和调整也是他们需要的。

3.逃课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逃课对他们的学习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知识缺失:逃课导致学生错过了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得他们在该门课程上的知识掌握不够全面。

(2)交流机会减少:逃课使得学生与教师和同学的交流机会减少,影响了他们的学术和社交发展。

(3)成绩下滑:逃课频率高的学生往往在该门课程上的成绩较差,这对他们的学业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对策建议针对大学生逃课现象,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提高课堂吸引力:教师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

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

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范文篇一: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文章摘要:大学生一直以来是被家庭、社会、国家寄予厚望的一个群体,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那么我们的大学生是如何学习的呢?事实上,在当今的大学中,上课已经成了很随便的事情,逃课之风更是风靡所有高校。

如何准确把握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和心理,如何正确看待逃课现象,如何通过调查分析来引起大学生本人的反思,如何从逃课现象中反思当前的教育体制,这些都是很有必要而且迫在眉睫的事情。

关键词:大学生、逃课、反思。

调查背景及目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教育资源尤其是高等教育资源还十分短缺,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虽然已达17%,但与发达国家的一般水平60%左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在中国能够进入高等学府接受高等教育,必须经过激烈的高考竞争,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但是,在历经了千辛万苦的求学竞争之后进入高等学府的大学生,却似乎并不珍惜这种机会。

原本备受中小学升学压力的学生们进入大学就如同出了笼的小鸟,远离了父母的唠叨和老师的管教,感觉获得了自由。

然而,大学也是学校,学习仍然是大学的主旋律。

甚至很多学者和教授都说过:大学应当是学生时代最苦的阶段。

因为大学有太多东西需要去学,有太多的知识需要我们去储备。

但实际上,看看我们自己,看看我们身边的大多数同学,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大学过的太轻松,太自由了。

逃课成了无法根治的顽疾,上课是要看心情来决定的。

而且从大四的学姐学长到大一的新生,都流传着诸如:“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不逃课的大学是不完整的”等等逃课宣言。

无论如何,逃课已经成为了几乎所有大学的重要现象。

作为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作为每一个家庭将来的顶梁柱,作为未来社会中的中上层群体。

大学生的行为已经越来越偏离传统的观念和认识。

大学生的数量在急剧的增加,而大学生的质量却在各种报道中被贬的越来越低。

社会已经不再信任我们这个群体,作为当事人的我们,更应当时刻反思我们当前的行为,意识到我们将来所担负的家庭和社会责任。

大学生迟到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大学生迟到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大学生迟到逃课现象调查报告在大学里往往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迟到和逃课现象,在大学可谓是屡见不鲜,大学生迟到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从大学生的迟到和逃课现象出发,立足调查问卷,以大学生迟到逃课现象为主题,用真实的数据分析大学生迟到逃课现象,探究影响大学生迟到逃课的心理和行为的主要因素。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让大学生了解自身迟到逃课现象的心理,从而引导他们正确的看待迟到逃课问题,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关键词】大学生;迟到;逃课;调查步入大学,教学方法和管理制度等等都和以往的校园学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在大学,同学们的迟到和逃课现象已经屡见不鲜,对于老师们的点名,同学们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迟到逃课现象是屡禁不止。

从心理学理论上讲,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拘束于课堂之中会感到枯燥乏味,没有收获还不如做想做的事;从社会学理论上讲,现在的大学生迟到逃课已经是普遍现象,虽然明白迟到逃课在思想道德上讲不好,但还是义无返顾。

迟到和逃课现象的频发,不仅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也影响着老师们的教学心情和教学质量,究竟是什么养的原因和心理让大学生迟到和逃课现象越来越严重?欲通过调查问卷探讨大学生迟到已经逃课行为的原因及心理,以期引导他们客观的对待迟到逃课问题,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一、研究方法和对象1、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自编的《大学生迟到逃课现象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大学生迟到逃课的现状、原因、以及如何看待大学生迟到逃课现象等方面的主要内容,通过实际填写调查问卷表和网络填写两种渠道,力图通过该问卷比较全面、客观、科学地了解大学生迟到逃课现象。

2、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选取了**大学在校的大一,大二,大三的本科学生以及其他大学在校的大一,大二,大三的本科学生,其中以**大学在校本科生为主,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本次调查发放120份调查问卷,回收120份,有效率为100%。

3、调查时间为20**年5月二、调查结果分析1、大一学生迟到逃课现象调查情况大一学生接受调查的有20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10人。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1
社会竞争压力过大
02
家庭背景的影响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学生面临着来 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多重压力,可 能导致逃课现象的出现。
家庭背景也会影响学生的逃课现象, 如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父母文化水平 不高等因素,都可能增加学生逃课的 风险。
03
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社会价值观对于学生的逃课现象也有 一定的影响,如一些学生可能认为逃 课是“酷”的表现,或者因为其他人 的影响而选择逃课。
02
通过分析逃课现象的原因和影响,为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提供
支持。
提高大学教育的质量,确保学生能够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03
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02
调查方法和样本
调查问卷设计
问卷内容
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对课程的评价、逃课经历、逃课原因 等。
问卷发放
通过在线平台和纸质版两种方式进行发放,确保覆盖不同年 级、专业和地区的学生。
逃课现象的教育制度分析
教育制度的不完善
教育制度的不完善也是逃课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 一些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都可能导致 学生逃课现象的出现。
学分制度的问题
学分制度也可能存在问题,如一些学生为了追求高分而选 择容易的课程,对于一些难度较高的课程则选择逃课。
学校管理和监督不足
学校管理和监督也可能存在不足,如对于学生的逃课行为 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导致一些学生有逃课的空间 。
性的建议。同时,也可以考虑从教师和学校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解决逃课问题的有效措施。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调查范围和样本选取
调查范围
涵盖了全国多所高校的本科生,包括综 合性大学、理工科大学、师范类大学等 。

大学生逃课调查报告

大学生逃课调查报告

大学生逃课调查报告大学生逃课调查报告近年来,大学生逃课现象日益普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为了深入了解这一现象的原因和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本报告将总结我们的调查结果,并探讨逃课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办法。

一、调查结果我们在全国范围内随机选择了10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超过70%的大学生曾经逃过课,其中近40%的人称逃课频率在每周一次以上。

这些数字显示了逃课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二、逃课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多种多样。

首先,有近50%的人表示他们逃课是为了追求自由和放松。

大学生们在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下,渴望有一些自由的时间和空间,以缓解压力。

其次,约30%的人逃课是因为对课程内容缺乏兴趣或者觉得无用。

他们认为自己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得更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

此外,还有一部分人表示逃课是为了追求社交活动和娱乐,他们认为这些活动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同样重要。

三、逃课的影响逃课现象对大学生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不容忽视。

首先,逃课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逃课的学生往往错过了重要的学习机会和知识点,难以跟上课程进度。

其次,逃课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频繁逃课的学生往往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动力,对自己的未来也缺乏规划和目标。

此外,逃课还会对学校和社会造成资源浪费,影响教育质量和社会发展。

四、解决逃课问题的建议为了解决大学生逃课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实用性。

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更具吸引力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2. 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觉性。

学校和家长应该共同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

3. 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相关的培训和辅导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克服逃课的诱惑。

4. 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

学校和家长应该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逃课问题。

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共7篇)

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共7篇)

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共7篇)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共7篇)第1篇关于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关于大学生逃课的调研报告一.调查时间10月10日11月5日二.调查地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三.调查对象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在校大学生四.调查方法随即抽样调查五.调查背景在现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知识和人才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上大学,接受高等。

同时,这也是一个自由的年代,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大学更是被誉为自由的天堂,而逃课似乎成了大学生自由的象征,更有甚者说,不逃课就不是大学生,就不算上过大学。

现在,这种风气更是愈演愈烈,严重危害校园文化,已经严重影响到高校的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与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六.调查目的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大学生逃课的原因,目的,最终找出克服大学生逃课问题的方法,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找出学生和大学之间的良好教学模式。

七.我对全院的学生随意抽取了50人进行调查。

八.结果显示从逃课情况来看,经常逃课的大约占2.5,偶尔逃课的约占23,很少或者从不逃课的约占74 ,从不逃课的只有0.5。

大学生逃课情况调查而逃课的人中,农村户口的大约占了40,逃选修课的占了75,专业选修课的约占20,专业课的仅占1。

逃课后的去向大概可以有以下几个(一).学_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或者完成其他作业(二).运动(三).上网(四).逛街购物(五).和男女朋友在一起(六).参加社团活动或者做学生工作(七).放假前提前回家学生中大概有85的表示会尽量去上课。

占了被调查人数的大半。

逃课原因一.所逃之课太无聊,没意思。

二.作业必须要完成,没时间三.工作太忙四.老师讲课太无聊,听不懂。

五.老师不点名,不想去。

六.精神不济,去也白去。

其中感觉课太无聊,没有意思的占大多数,老师讲课太无聊,听不懂的多在专业课中表现。

老师不点名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约占60。

学生意愿约80的学生表示如果老师讲课能风趣,有意思的话,会尽量避免逃课的。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研究报告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研究报告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研究报告——以玉溪师范学院教育学院为例一、研究目的有人说大学时传说中的象牙塔,是美丽的伊甸园,多少学子寒窗十载就是为了有朝一日,金榜题名,考上理想的大学。

但是也有人说大学是堕落的天堂,大学生逃课成风,认真的又有几人?在大学里整天沉迷网络,花天酒地,挥霍着父母的血汗钱,上大学就是为了混一张文凭。

那么当代大学的逃课现象又如何呢?逃课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是简单的态度问题吗?还是逃课吸引力问题?还是教育制度问题?又或者是专业认同感问题?我们又该怎样去减少逃课现象呢?为了更好的了解现在的大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以及更好的掌握现今的大学教育状况和教学水平,我在我们教育学院内进行了此次关于逃课现象的调查研究,旨在为教学活动提出一些较为合理的建议,找到能有效应对这一现象的措施。

二、研究方法(一)调查研究时间:2011年3月(二)调查研究对象:玉溪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三)调查内容本调查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1、大学生逃课现状如何?2、大学生逃课的原因是什么?3、怎样去减少大学生逃课的现象?(四)调查方法:问卷调查(随即抽样、无记名的方式)三、结果与分析总共发放问卷70份,收回63份,其中有效问卷60份(大一10份、大二14份、大三20份、大四16份),以下就是我通过对这60份问卷分析得出的结论;调查的男女比例大致均等(男生31人,女生29人),调查人数各年级分布情况是大三、大四多些。

1、从逃课现状说。

被调查的学生有逃课经历的占95%(60人中只有3人从未逃过课),经常逃课的占16.6%(60人中有10人,其中大三无一人,而其他年级均差不多,男生4人,女生6人),有时逃课的占78%(47人)。

2、从逃课后的心理来看和对逃课的看法来说。

53.3%的学生觉得逃课后是无所谓的(32人),而有46.7%的学生会为自己的逃课行为在不同程度上感到内疚和自责,其中觉得无所谓的男生明显多于女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研究报告
——以玉溪师范学院教育学院为例
一、研究目的
有人说大学时传说中的象牙塔,是美丽的伊甸园,多少学子寒窗十载就是为了有朝一日,金榜题名,考上理想的大学。

但是也有人说大学是堕落的天堂,大学生逃课成风,认真的又有几人?在大学里整天沉迷网络,花天酒地,挥霍着父母的血汗钱,上大学就是为了混一张文凭。

那么当代大学的逃课现象又如何呢?逃课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是简单的态度问题吗?还是逃课吸引力问题?还是教育制度问题?又或者是专业认同感问题?我们又该怎样去减少逃课现象呢?
为了更好的了解现在的大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以及更好的掌握现今的大学教育状况和教学水平,我在我们教育学院内进行了此次关于逃课现象的调查研究,旨在为教学活动提出一些较为合理的建议,找到能有效应对这一现象的措施。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研究时间:2011年3月
(二)调查研究对象:玉溪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三)调查内容
本调查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大学生逃课现状如何?
2、大学生逃课的原因是什么?
3、怎样去减少大学生逃课的现象?
(四)调查方法:问卷调查(随即抽样、无记名的方式)
三、结果与分析
总共发放问卷70份,收回63份,其中有效问卷60份(大一10份、大二14份、大三20份、大四16份),以下就是我通过对这60份问卷分析得出的结论;
调查的男女比例大致均等(男生31人,女生29人),调查人数各年级分
布情况是大三、大四多些。

1、从逃课现状说。

被调查的学生有逃课经历的占95%(60人中只有3人从未逃过课),经常逃课的占16.6%(60人中有10人,其中大三无一人,而其他年级均差不多,男生4人,女生6人),有时逃课的占78%(47人)。

2、从逃课后的心理来看和对逃课的看法来说。

53.3%的学生觉得逃课后是无所谓的(32人),而有46.7%的学生会为自
己的逃课行为在不同程度上感到内疚和自责,其中觉得无所谓的男生明显多于女生。

认为逃课会影响班级体荣誉的占15%(9人),余下的学生都认为逃课还是可以理解,有13.3%的学生还认为不逃课不算大学生。

总的来看还是有大部分学生会为自己的逃课行为感到内疚,觉得不应该,这是令我们欣慰的,大学生的羞耻心由此而现。

认为逃课会影响学习和综合能力提高的学生占38,觉得没有关系的占62%。

3、从逃课类型来说。

16.7%的学生选择逃选修课的时候居多,13.3的学生选择逃公共课的时候居多,而63.3的学生则视情况而定。

(当然这与调查人数高年级稍多有一定关系) 4、从逃课原因来说。

53.3%的学生逃课是因为觉得老师讲课很无聊,而又有55%的学生认为是因为课程本身很无聊,没有兴趣,23.3的学生则认为上不上课考试对都没有太大关系,因为老师会划重点。

逃课后多数时候选择上网的占28%,而会选择去自习或去图书馆的占20%,选择与男(女)朋友在一起的占10%,选择做兼职工作的占8.3%。

5、从对减少逃课现象的建议来说。

85%的学生认为教师要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而只有23%的学生觉得学校还应该出台严厉的措施进行管理。

最后调查得出53.3%的学生认为大学生逃课不会消失并且将成为一种大学传统,3.3%的同学认为大学生逃课现象将会得到很好改善,甚至消失。

四、原因及对策
(一)原因
从本次的调查结果分析中及综合现在各个高校学生逃课问题,我总结了导致大学生逃课成风的几个原因;
1、学生方面:
进入大学后对于建立新的学习动机的不适应。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及时建立新的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机,再加上生活方式不适应,容易对上课形成无所谓态度,放松对自己的监控。

2、课堂教学方面:
教师的个人风格,包括知识层次、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师生的关系等对大学生是否愿意上课有直接的关联。

3、教学管理方面:
对于逃课行为的“软约束”。

虽然大多数高校的《学生手册》中明确把旷课作为一种违规违纪行为,但是这一制度约束往往并不一定非常严格的执行。

(二)对策
既然找到了原因,那我们就要讨论一下怎样解决大学生的逃课问题。

1、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实施主体教育,并且创造多种多样的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满足学生不同的个性发展需要。

但是严格限制大学生毕业资格,实行“宽进严出”政策。

2、充分发挥“两课”在大学生学风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加大学生的防变能力,加强就业观教育。

3、学校日常教学管理亟待改革,包括分级教学、培养教师服务主体的教学观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优化课程设置、改革完善教学管理模式、发展网络教育
4、建立逃课的检测评估制度,把大学生逃课率作为考核高校办学质量的一项内容。

5、对于无心学习的学生,要严格管理.要加强对自制力差的学生的监督与管理.
6、教师要提高授课水平.实行互动式教学,提高教学氛围。

无论怎样说,在学校大学生才是主体,他们有选择的权利,一味的强迫是不现实的。

我们要用有效的入学教育促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增强大学生学习动力,首先要抓住新生入学教育这一重要时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树立起清晰的人生目标,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增强社会责任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实质性的了解,明确主攻方向,学有选择,学有目标。

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同时要指导学生学习和加强自我教育,完善自己的个性,培养自己在学习中的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能力。

此外还要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

大学生厌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把进入大学视为人生理想的终点而放弃追求。

必须让学生认识到进入大学并非是人生的终结,而是新起点的开始。

只有坚持不懈的自觉和积极的学习,才能不断丰富完善自己,提高自我价值。

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教育,同时解决心理落差问题,根除以后逃课的思想。

不要忘记了,大学生才是学校的主体,他们是学校的未来,我们要做的是适应他们的兴趣所在,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而这通过一系列的国家社会、国家、学校的改革甚至是人们的普遍观念才能实现。

因此,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才是根本之道,不然,大学生是飞不出这只封闭的笼子的,只要他们飞不出去,就会继续存在诸如逃课之类的厌学现象。

为了大学生,为了国家,为了社会,为了整个世界,请改变,请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还他们自由,让他们展翅高飞,去体验,去创造,在生活中品味精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