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中日关系

我看中日关系
我看中日关系

中日两国有源远流长的交流历史,也有近代的战争与交恶。近年来,两国交往中出现了不和谐的因素,两国国民的感情也受到了伤害,出现了教科书事件、钓鱼岛之争、“反日游行”等引人注目的事件。在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史中,至今仍存在一些重要的障碍

一、中日交流始于汉朝:据《后汉书》记载,自公元57

年开始中日就开始交往,光武帝赐以印绶。

二、日本遣隋使

589年,隋王朝统一中国。圣德太子为了加速移植先进的中国文化,于公元7世纪

开始向中国派遣使节及留学生、学问僧等,从此两国使节往来络绎不绝,两国间的友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友谊的桥梁——遣唐使:我国唐代经济和文化高度发展,给周围各国以积极影响。中日往来不断加深,

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开展了深入的交流

其中“唐玄宗诗赠遣唐使”

日本嵯峨天皇提倡汉诗,

推动日本汉学的繁荣发展;李白、王维等著名诗人也和日本诗人建立了良好的朋友关系,为了日本好友的

不信遇难而作诗悼念;日本僧人空海和王羲之在书法方面也结下了深厚友谊;鉴真,大家更是熟悉不以,

他七次东渡到日本,传播了盛唐文化,对日本的文化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同时也促进了中日关系的发展;

另外,中国的茶也有悠久的历史,日本在派遣遣唐使的时候,茶文化也就随之流入日本,在日本人的不断改进下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茶道”

在现代,日本茶道被很多人所崇尚,就是茶叶大国——中国也钦佩不已。光辉的古代交往史也只是一时的烟花,刹那即逝,到了近代,中日的关系只能用水火不容来形容,从

明清时代的闭关锁国开始,中日的外交不断减少,以致到后来战争爆发。

2.中日两国一衣带水,经济上互补互惠,文化上互相学习。两千年两国友谊源远流长,中国隋唐时期与日本天平、平安时期的友好往来,堪称是当时国际关系的楷模;李白、王维与阿倍仲麻吕的深厚情谊,更是举世共赏的千古佳话。

然而,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的半个世纪里,中日关系开始变质,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受到了破坏,自此到1945年,中日两国之间是侵略和被侵略的关系,而日本军国主义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沉重伤害,也成为了中国人民心中难以磨灭的一道伤口,那半个世纪可以说是中日关系自隋唐有交往以来的最黑暗的时代。

从1894 年甲午战争起到1945 年8 月日本战败投降为止,多年来,中日两国之间经常笼罩着战争的阴云。1984年7月至1985年4月的甲午中日战争,这次战争因《马关条约》签订而结束,而日本从中国取得了二亿三千万两白银的赔款,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1900年6月至1901年4月,日本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签订后,日本取得了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特权,以及索取了大量的战争赔款;1914 年9 月至11 月,日本借口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出兵侵占中国山东,并在其后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同时占领青岛直到1922年;1928 年4 月至1929 年5 月,日本借口中国南方革命政府北伐,再次出兵中国山东,占领济南、青岛;1931 年9 月18 日,日

军在沈阳挑起事变,旋即占领东北全境,继后日军越过长城、陈兵丰台,终于在1937 年7 月7 日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了长达8 年的全面侵华战争。随着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日本军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侵华战争中彻底失败,于1945年8月15日无条件投降,而中国人民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终于获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可以说,日本成为战败国,中国成为战胜国,而这一国际地位的转换,使中日关系走到了转折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而中日两国应该要结束侵略与被侵略的战争状态,建立新的中日关系,缔结新的和平条约,恢复正常的国家关系,这在中国人民看来是非常合理的事情,却在美、日、蒋的勾结下,未能顺利完成,而是脱离了应有的轨道。

1972年,基于拉拢中国对抗苏联及结束越南战争的考虑,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结束敌对,中美关系的改善促进了中国与很多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国家的关系的改善,包括日本,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时机成熟了。

3.当前的中日关系是紧张而严峻的,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挑起事端,特别是2012年以来姑息纵容右翼势力掀起“购岛”风波。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抗议。中国政府公布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并向联合国秘书长交存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点基线坐标表和海图。9月15日,我国公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地理坐标。9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指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法理的角度来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2012年9月14日,中国海监27船抵达钓鱼岛海域。当日6时许,由中国海监50、15、26、27船和中国海监51、66船组成的2个维权巡航编队,抵达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海域,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附近海域进行维权巡航执法。这是我国政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的声明》后,中国海监首次在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海域开展的维权巡航执法,通过维权巡航执法行动,体现我国政府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管辖,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对于领土这样敏感的问题,我认为双方应该通过理性的谈判进行合理的的处理,这个关系到直接利益问题,弄不好就很容易煽动双方国民的排他性民族主义,成为造成两国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所以,双方都要排除激进的民族主义,进行冷静的交涉。当然,如果发生战争,是我们两国人民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这次钓鱼岛事件引起了国内的“反日游行”、“抵制日货”等行为,这使得中日关系异常严峻。其特征之一是,“大众”、“舆论”作为给中日关系很大影响的行为体出现,使得关系极为复杂。现今,两国的政府、经济界,舆论都与中日关系密切相关。其中双方国内舆论有时给予对方国家的政府及舆论以强有力的影响。有时又对本国政府施加很大的压力。特别是在中国,这一情况特别明显。尤其是

在网络通信如此发达的今天,微博、人人等社交平台可以将信息快速传播并具有很大的煽动性,可以在短时间内引起民众的反响。而在毛泽东、周恩来时代几乎可以无视的舆论,现在已经不难左右政权的正当性了。正因为如此,在对日关系的问题上,中国政府对舆论的反应非常关注。我认为,今后会有更多的行为体参与到中日关系上来并互相影响,中日关系会变得更加错综复杂。而且,因为舆论不是按照逻辑,而是更多的建立在感情的驱动下发生变化,所以关系的处理和控制就会变得更加困难。

4. 2012 年这个本可作为改善两国关系的十年一遇的契机 实际上变成了中日双方解决领土争端的无形“战场”。与十七八世纪欧洲兴起和亚洲衰落相反 当前国际格局演变的趋势正好相反 即以亚洲为代表的东方的兴起和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的相对衰落 以亚洲为代表的东方正在回归国际体系的中心 世界权力在传统的西方大国与亚洲、拉美等地区的新兴大国之间的分配格局正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转变。尽管美国依然是超级大国 但美国实力的相对下降已经使其再也不能在世界事务中独断专行 不得不更加重视盟国的作用 拉拢某些对其推行全球战略有价值的新兴国家 其中日本则成为美国在亚洲的最重要的战略伙伴。但是 由于美国远在太平洋彼岸 与日本一海峡之隔的中国经济实力又不断增强 可能很快就会对日本产生与美国相匹敌的吸引力 这从当今中日两国经济关系发展的密切程度已可见其端倪。这一点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态度变化也可窥知一二。日本共同社2012年10月10日的报道称 日本政府现在正在研拟一份妥协方案就钓鱼岛问题和中方进行谈判。日本共同社说日本政府正在研究一份妥协方案 在坚持“不存在主权问题”这个原则的同时 也会采取“认识到”中方主权的这样一个立场 并计划在仔细观察中方今后的态度之后 决定是否提出妥协方案。当天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此表示 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承认主权争议 是自欺欺人。洪磊说 日本非法“购买”钓鱼岛打破了中日两国老一代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钓鱼岛的形势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日方不要再抱有霸占钓鱼岛的幻想。日方应该做的是切实面对现实 承认钓鱼岛主权争议 纠正错误 回到对话谈判解决钓鱼岛争议的轨道上来。中日关系正处于关键的敏感时期 处理不当 就会对大局造成不利影响。从大局出发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 最为重要。顾全大局 维护国家利益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成员的神圣使命。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在饱受20世纪前半期的战争蹂躏和中期的冷战恐吓后的21世纪 人类最需要的就是和平与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大势所趋 人心所向。在此大背景下 中日关系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大局。中日关系既是重要的双边关系 又是重要的国际关系 既影响着双方 又影响着

世界 必须慎重处理。作为一个中国人 当然不会忘记中国和日本之间的种种恩怨。但是作为一个理智的中国人 我更希望中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希望与周边的国家能和睦相处 我们国家和人民能与日本把关系处理好。已故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早在本世纪初就曾表示: “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时代” 在政治及经济上中国大陆的力量均将更加强大 因此美日在对华政策上将拥有共同的利害。但是 接着他又预言: 从中长期而言 日本将会摆脱对美国的依赖而追求某种自主性 长期而言 最后日本可能还是不得不追随中国。随着客观的经济规律推动日本经济进一步融入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经济 随着日本与中国等亚洲各国的经济与文化的联系日益增强 我相信日本终将会认识到“与邻为善”的重要性 最终脱离对美国的依赖 走上“重返亚洲”之路。到那时 中日关系也将真正翻开一个和平共处 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