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基本形的构成

合集下载

平面构成第三章基本形

平面构成第三章基本形
切分 ———————— 组合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
2、基础几何打散重构:利用分割、打散的手法,把几何形分成若干个部分,然后把分割的图 形重新组合得到新的图形。练习时要注意不要分的太多、太乱。重组时不能重叠一起。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
3、特殊打散重构:按照一定的秩序规律,利用分割、打散的手法,把图形分成若干个部分, 然后把分割好的图形全部用上,缺一不可,使其重新组合(重组时不能重叠一起)。得到新的图 形。
2.相接: 也称相切,指面与面的轮廓线相切, 并由此形成新的形状。
平面构成
3.覆叠: 一个面覆盖在另一个面之上,从而 在空间中形成了面之间的前后或上下的层次感。
4.联合:面与面相互交错重叠,在同一平面 层次上,使面与面相互结合,组成新形象。
平面构成
5.差叠: 面与面相互交叠,只现出相叠的部分, 不相叠的其它部分被隐去,产生新的形象。
明代成化皇帝 《一团和气图》
《六子争头》
平面构成
3、完全共用形 概念:完全共用形的特点是指一个装饰组织从不同的方向上看是不同的图形,图形 全部共用。
平面构成
作业 四 20*20CM图底反转一张。
平面构成
谢谢观看
2021/6/27
谢谢观赏
要求:基本形设计的形象要简洁,连接排列组合成新形,各得到不同的图形效果。
平面构成
基本形与群化的练习(图例1)
平面构成
基本形与群化的练习(图例2)
平面构成
四、打散重构
1、打散重构:是一种分解组合的构成方法,就是把一个完整的东西,打破原有的组合规律, 破坏其排列关系,分解成若干个部分,然后根据一定的构成原则重新组合。这种方法有利于抓住 事物的内部结构及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解剖事物,从一个具象的形态中提炼出抽象的成 分,用这些抽象的成分再组成一个新的形态,产生新的美感。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经常使用这一方 法。

平面的构成以及基本形状的产生

平面的构成以及基本形状的产生

面的构成方式
1、几何形的面:将 的视觉效果。
2、自然形的面:寻找一些 自然界的物体,如:动物 、人、植物等形体,以剪 影面的形式表现出来。大 胆地屏弃了形象的刻画, 用高度概括简化的手法, 表达了形象的特征,使人 一目了然,心领神会。
3、人造形的面:将人们创 造出来的各种物体,以面 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复杂 的形象变得黑白分明、整 齐统一,节省了观者无目 的性的视觉移动,达到了 把准确的意念和信息迅速 传达给观者的效果。
面的性格
• 正圆形面:由于过于完美而缺少变化。 • 扁圆形面:圆满并富于变化,于整齐中体现自由。 • 方形面:具有严谨规范感,易于呆板。 • 角形面:具有刺激感、鲜明、醒目。 • 自由形面:可以通过各个曲面的变化,在心理上可以产
生典雅、柔软和更具人情味,能较充分地体现出作者的 个性,其多变性也可表现一种散漫、无序、复杂的情感 内涵。
4、偶然形的面: 用自由喷洒 、点滴、火烧等方法来制 作一些预料不到的、偶然 间形成的面。偶然形的面 充满自然的魅力,具有浪 漫、抒情、丰富、强烈、 奔放的特性。
点线面的综合构成练习
基本型的创造
• 基本形是由基本元素——点,线,面经过各种组合 形成的
• 造型设计领域中的“形”,是指那些通过人的知觉 系统,进行积极的视觉组织而建构的形,而不是客 体本身所固有的。造型艺术中的形,应是具有高度 组织水平的知觉整体,它从背景中清晰地显示,形 与形之间关系明确,并且每个“形”都有独立的品 格。基本形指构成图形的元素单位。
线的性格
直线:平静、力量、具有男性的情感特征 • 水平线:平稳、快速、静寂 • 垂直线:下落、上升、端庄、肃穆 • 折线:动荡、焦躁不安 • 斜线:飞跃、下滑 • 粗线:强劲、笨拙、迟钝、有力 • 细线:秀气、敏锐、柔弱、锐利

平面构成—平面构成的基本形与骨骼

平面构成—平面构成的基本形与骨骼
基本形的概念 基本形群化 骨骼的概念 骨骼的分类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与骨骼
一、基本形
1、基本形的概念
基本形是平面构成的基本单位,是用以表达意图的视觉元素和主要手段。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与骨骼
2、基本形群化
运用规律性方法,组织多个元素的形式,形成设计画面。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与骨骼
有了特定基本形时,还要有各种有秩序的变化形式, 如对称、平移、旋转、扩大、错位、回旋等。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与骨骼
(2)旋转放射式放置
将基本形以某一点为圆心进行旋转,并按照放射形放置,形体可以是 相交、分离、边缘相接、局部重合等关系。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与骨骼
(3)自由放置
按不同的方向自由放置,只要画面中的图形具有较为稳定的平衡关系, 基本形的位置关系在符合形式美的前提下,可相对灵活地运用。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与骨骼
(4)非作用性骨骼
给基本形以准确的位置,填色后骨骼线可擦掉。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与骨骼
作业练习 1.基本形: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单元形组合9个; 2.骨骼:从四种骨骼中任选两种进行构成练习。

(1)规律性骨骼
基本形按照骨骼排列,具有强烈的秩序感。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与骨骼
(2)非规律性骨骼
一般没有严谨的骨骼线,构成方式比较自由,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与骨骼
(3)作用性骨骼
骨骼线将画面划分成许多单位,基本形在单位空间内可以改变方向、 正负等产生变化。画面中骨骼线可保留也可取消。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与骨骼
二、骨骼
1、骨骼的概念
按照一定的方式将基本形组合起来的编排形式。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与骨骼
骨骼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分割画面的空间;二是固定基本形的位置。

平面构成-基本型

平面构成-基本型
精选课件
1
基本型的概念
在平面构成中基本形是由点、线、面组成 的。由点、线、面组合起来的基本形,往往代 表着设计者思想的不同含义和感情色彩。一个 点、一条线、一块面,不能说明什么,但是把 它们根据一定的构成原则巧妙地进行排列组合, 便会得到千姿百态的新的形象和好的构成效果。 一个优秀的设计家在设计时往往是根据不同的 场合。不同的气氛,不同的地域,以及设计者 所受的教育和自身的修养而进行的。
16
基本型的各种排列
Where are the Number 25-30 images???
精选课件
17
基本型的各种排列
精选课件
18
基本型的各种排列
精选课件
19
基本型的各种排列
Where are the Number 41-45 images???
精选课件
20
精选课件
7
规则的构成
(1) 基本形线状的排列。排列向横向发展,发展 成为线状图形,有很强的方向性,可以以水 平线方向或斜线方向发展。
(2) 面状排列。基本形以二次元方向排列,构成 面状图形。
(3) 环状排列。把基本形线状的排列发展成为曲 线,使两端连接。
(4) 放射状排列。基本形由中心向外排列,造成 放射图形。
精选课件
8
规则的构成
1.(5) 对称排列。基本形左右对称排列,排列规 律、整齐。
精选课件
9
如果认真地去观察基本形体,按照 构成的规则对基本形的组合有了全面的 了解,你就会根据不同的要求,运用不 同的形体,创作出形体结合形神兼备的
好作品。
精选课件
10
作业练习: 基本型的组合设计,规格40cm*27cm
要求: (1) 首先设计出一种基本形, (2) 用这个基本形再进行重新组合,得出另一种新的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
• 减缺是指当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基本形相交时 ,前面缺省的基本形没有画出来,只保留后面 的减缺的新形象(如下图)。
A
9
重叠
• 重叠是指当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基本 形相交时,形态完全重合成为一个独 立的新形象(如下图)。
基本形组织对比关系
A
10
作业
• 任意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基本形,做分离、覆叠、透叠、联合、减缺等组织
• 分离是指基本形与基本形之间保持 一定距离,在互不接触、互不连接 的情况下所形成的新的形态(如下 图),运用到实际的平面构成中的 效果给人一种特殊的张力(如右图 )。
A
3
接触
• 接触是指基本形与基本形之间正 好相互连接在一个点或一条边上, 形成一个新的形态(如左图)。
A
4
覆叠
• 面与面靠近时,接触更近一步, 一个或一些形象覆盖于另一个或 另一些形象之上,产生或上或下 、或前或后的空间关系(图4.7 )。
关系中的四种,完成一幅自然形态几何化的综合练习。 • 作业要求: • 1.黑白手绘表现,形态简化成几何图形,必须具备一定的形式感。 • 2.尺寸要求15×15cm。
A
11
示范作品
A
12
作业示范 几何图形组织关系综合练习
A
13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
A
1
基本形的概念

基本形是平面构成中最基本的元素,可以是点、线、面、体基本元素构成的
设计形态,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经过各种组合而形成的形态。基本形在设计过程中
是千变万化的,但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不要过于繁杂,以免画面整体感觉显得
琐碎而减弱了画面的视觉张力(如下图)。
A
2
基本形的组织关系 分离

第三章-平面构成中的形态元素组合形式

第三章-平面构成中的形态元素组合形式
基本形的群化方法有很多,如重复、对 称、平衡、平移、反映、旋转、扩大、错位、 回旋等。
基本形的群化方法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日本“三菱”公司的商标,其构成形式就是典型的重复群化构成。 又如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会徽,以五个圆环联扣在一起象征世界五大洲的团结,也是 对重复群化构成的成功应用。
三菱标志
五环标志
(5)联合。形象与形象交错重叠,不分前后、上下关系, 而把两个形象联合起来成为同一个空间平面内的较大的 新的形象。 (6)减缺。形象与形象相互重叠,覆盖产生了前后、上 下关系,保留覆盖在上面的形象,后面被上面覆盖所留 下的剩余形象为减缺的新形象。 (7)差叠。两个形象相互交叠,交叠部分成为新的形象, 其余部分被减去。 (8)重合。两个相同的形象,不相互交错,其中一个覆 盖在另一个上面,成为合二为一、完全重合的形象。
对称放置
2. 旋转放射式放置
将基本形以某一点为圆心进行旋转,并按照放射形 式放置。这时形体可以是相交、分离、边缘相接、局部 重合等关系。依据不同的基本形,可采用不同的旋转放 射式放置方式。
旋转放射式放置
3. 按不同的方向自由放置
只要画面中的图形具有较为稳定的平衡关系,基本 形的位置关系在符合形式美法则的前提下,可相对灵 活地运用。
作业:基本型的组合设计
要求: (1) 首先设计出一种基本形。 (2) 用这个基本形再进行重新组合,得出另一种 新的基本形(至少6个)。 (3) 注意新基本形要保持它的完整性。 (4) 数量:六张。
按不同的方向自由放置
群化构成
群化是基本形重复构成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不象一般重复构成那样四 面连续发展,而是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因此可以作为标志、符号等设计 的一种设计手段。
群化构成

平面构成的骨格和基本形状

平面构成的骨格和基本形状
化的 发射骨格:其形状、大小、方向、位置等按照中心与发射线变

重复骨格
渐变骨格
发射骨格
(2)非规律性骨格:没有严谨的骨格线。比较灵活。 包括:特异、对比、密集、打散骨格等。
特异骨格:其骨格单元绝大多数为有规律的变化,只有少 数在形状、大小、方向、位置等方面发生变化。
密集骨格:是一种较自由的非规律性骨格。 打散骨格:构成元素按骨格线所在位置、形状、方向较自由
(2) 形的简洁化方■法小二狗:形象省的略夸与张提概括炼简。化过程 ■ 把素材省略、提炼为简洁的点、线、面形式,并进行构形
■ 单形的简洁化
骨格与基本形
抽象形态中的骨格与基本形是平面构成的两大组成部分。
一、 骨格
骨格是构成图形的骨架与格式,相当于构建房 屋的框架。
1.规律性骨格与非规律性骨格
(1)规律性骨格。具有严谨的、数字关系的骨 格线。 包括:重复、渐变、发射骨格等。
重复骨格:骨格单元的形状、大小、方向、位置等都是相同的 渐变骨格:其骨格单元的形状、大小、方向、位置等是渐次变
地排列。
特异骨格
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骨格
打散骨格
对比骨格
二、 基本形
是构成图形的最小单位,是点、线、面三种形态 要素的体现。基本形是骨架中的填充,相当于血肉。 基本形的设计要力求简洁。
1.单形基本形
创造单形基本形的方法:一是借鉴既有形象资 料,按数理规律进行加工处理;二是对现实形态的选 择、加工、提炼,形成简洁的基本形。 (1)形的简洁化方法一:夸张与概括。

平面构成-第三章基本形资料讲解

平面构成-第三章基本形资料讲解
2、构成要完整、美观,注意外形的整体效果。 3、注重构图的平衡和稳定。 4、基本形要简练、概括,避免纤细和琐碎。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
澳洲商业国际圆桌会议封面
欧盟标志
平面构成
作业二:
1,利用已有的 2 个基本形作 15 种不同的群化组合; 2,设计 2 个基本形,作 15 种不同的群化组合。 规格:12*12cm 色彩:黑白
“图”,或称“正形”:指成为视觉对象的形 “底”,或称“负形”:指图周围的空虚地带
狭义解释为——一个简单形; 广义解释为——一个单元形。
平面构成
二、基本形的设计
基本形的开发与创造一般通过两种方式: 1)以几何形为基础; 2)对自然、生活中所提供的形态进行利用与改造构成的基本形。 1)几何形为基础的变化求取基本形:
利用数学方法,对原有形态进行变化。圆、方、三角、直线、折线、曲线等形态都是比较简 单的几何形。对它们进行相减或相溶合的办法,可以产生出形态各异的新基本形。
平面构成
二、基本形的设计
自然基本形的创造
平面构成
三、基本形的组合关系
形象是物体的外部特征,是可见的。形象包括视觉元素的各部分,所有的概念元素如点、 线、面在见于画面时,也具有各自的形象。在构成中形象和形象之间产生了各种组合关系,这 种组合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平面构成
1.分离: 面与面之间互不接触,保持一定的 距离,在平面空间种呈现各自的形态。
平面构成的造型法
平面构成
一、基本形的概念 二、基本形的组合关系 三、群化构成 四、打散重构
五、图与底
平面构成
一、基本形的概念
基本形就是构成空间图形的基本单位。它是由点、线、面组成的,一个点、一条线、一块 面,都可以作为基本形。基本形之间的统一以协调决定了空间图形的整体诸因素的呈现,所以 许多构成种类都是由基本形的丰富变化而形成的。在单位元素的群集化过程中,可以变化出无 数的组合形式,为使构成变化不杂乱,基本形以简单的形态为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构成——基本形的构成
1.认知目标: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初步认识基本形与其变化,掌握基本形分解与组合的基本方法。

2.技能目标:完成2—4幅基本形分解构成作业。

3.情感目标:感受平面构成的形式美,培养新的造型观念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基本形的分解与组合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新的造型观念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教学准备:老师:范画、腊光纸、剪刀、胶水及投影仪等。

学生:铅笔、橡皮、尺规、剪刀、胶水等。

板书设计:(略)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从同学们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何才能出好黑板报?)入手,引出平面构成的课题。

二.教学深入:
1.结合实例介绍平面构成的概念、应用。

2.大家都知道学习英语是从26个字母入手,学习数学是从1.2.
3..数字学起,学习平面构成该从何处学起呢?我们是从“基本形”着手的。

讲解基本形的概念。

3.常见基本形的形态与空间变化及加工方法。

常见基本形的形态与空间变化:正负形、相切形、透叠形、联合形(简述)
基本形的分解:a.同形分解; b.自由分解:抽象自由分解;具象自由分解。

组合方法:移位法、翻转法(老师示范一例,学生上台演示)
4.布置练习。

达标测评:
内容:完成4幅矩形分解构成作业。

方法:白纸做底,双面黑纸或废画报作图,先把作业纸等分成4份,将3cm×8cm的双面黑纸任意分解两刀或三刀,然后将分解后的全部单位重新组合构成图形,用胶水贴在作业纸上。

(老师简要示范)
要求:剪贴工整,页面整洁。

巡回辅导、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