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第一次用试验证明了空气中有氧气和氮气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实验知识点

初中化学实验知识点

一、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有:2Hg+O22HgO和2HgO2Hg+O2↑。

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原理】4P+5O22P2O5【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弹簧夹关闭。

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实验步骤】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③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②放热;③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结论】①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②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注意事项】1.红磷必须过量。

如果红磷的量不足,集气瓶内的氧气没有被完全消耗,测量结果会偏小。

2.装置气密性要好。

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集气瓶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测量结果会偏小。

3.导管中要注满水。

否则当红磷燃烧并冷却后,进入的水会有一部分残留在试管中,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4.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5.如果弹簧夹未夹紧,或者塞塞子的动作太慢,测量结果会偏大。

6.在集气瓶底加水的目的: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

7.不要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原因:木炭和硫燃烧尽管消耗气体,但是产生了新的气体,气体体积不变,容器内压强几乎不变,水面不会有变化。

8.如果预先在集气瓶内放入氢氧化钠溶液,就可以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9.不要用镁代替红磷!原因:镁在空气中燃烧时能与氮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这样不仅消耗氧气,还消耗了氮气和二氧化碳,使测量结果偏大。

一、氧气的性质【物理性质】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不易溶于水。

气态的氧是无色无味的,液态氧和固态氧是淡蓝色的。

【化学性质】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氧气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

初中化学 中考题原创:拉瓦锡被誉为“现代化学之父”

初中化学 中考题原创:拉瓦锡被誉为“现代化学之父”

【中考题原创】拉瓦锡被誉为“现代化学之父”湖北省石首市文峰中学刘涛【背景资料】法国著名科学家拉瓦锡被后世尊称为“现代化学之父”,其代表作《化学概要》标志着现代化学的诞生,拉瓦锡创立了氧化说,正确地描述燃烧和吸收这两种现象之外,在历史上第一次开列出化学元素的准确名称,提出了元素的定义,,编写了第一份广泛的元素清单,并帮助改革化学术语。

【知识链接】拉瓦锡的对化学的第一个贡献便是从实验的角度验证并总结了质量守恒定律,拉瓦锡1774年用精确的定量实验研究了氧化汞的分解和合成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的成分,得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中考题原创】1.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科学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中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A.侯德榜B.拉瓦锡C.门捷列夫D.达尔顿2.拉瓦锡用汞进行实验,发现了空气的组成。

汞的元素符号是()A.Ag B.He C.Hg D.Mg3.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B.拉瓦锡发现了空气的组成C.氧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4.人类的进步离不开化学的贡献。

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错误的是()A.拉瓦锡用红磷燃烧的实验证明了氧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五分之一B.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研究得出结论: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C.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D.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最早发现使用“石蕊”酸碱指示剂5.许多重大科学发现,源自对试验中异常现象的大胆质疑,深入研究。

下列科学成果是通过对异常现象研究得出的是()A.侯德榜潜心研究制碱技术发明了联合制碱法B.拉瓦锡深入研究前人忽视的异常现象发现了氧气C.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多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D.门捷列夫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了订正、分析和概括,发现并绘制元素周期表6.十八世纪,拉瓦锡用放大镜聚集日光,使玻璃罩内的金刚石燃烧,得到二氧化碳。

中考化学考点总动员系列 考点01 空气(空气污染)(含解析)

中考化学考点总动员系列 考点01 空气(空气污染)(含解析)

空气 考试说明1.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原理.3.了解空气污染及其防治。

聚焦考点☆温习理解考点1: 空气的成分及用途1、法国科学家 拉瓦锡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 氧气和氮气组成 ”。

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2。

、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N 2)78%氧气(O 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 0。

94%, 二氧化碳(CO 2)0。

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1)空气中各成分含量表示的都是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

(2)空气中各成分是相对稳定的。

【温馨提示】(1)空气中各成分含量表示的都是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

(2)空气中各成分是相对稳定的。

3。

用途(1)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不活泼。

(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3)氧气:①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②炼钢、气焊、化工生产和宇航等都要用到氧气(4)二氧化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气体化肥、化工原料考点2 空气的污染及防治1、 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 )、二氧化氮(NO 2)、二氧化硫(SO 2))和烟尘。

2、污染来源: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工厂排放的废气及汽车排放的尾气。

3、被污染的空气带来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存在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引起)臭氧层空洞飞机的尾气、氟里昂的排放)、酸雨(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引起).4、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态、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

5、目前空气污染指数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臭氧。

考点05 空气的主要成分、用途和保护-备战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

考点05 空气的主要成分、用途和保护-备战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

考点05 空气的成分、用途和保护一、空气的成分及用途1.空气成分的研究史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2.空气的成分空气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氡)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78%21%0.94%0.03%0.03% 3.空气的用途气体性质主要用途氧气化学性质: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物理性质: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密度稍大于空气潜水、登山、医疗救护、炼钢、气焊、宇航、化工生产等氮气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熔沸点低医疗上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能显示超导性能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作食物和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用于制造含氮化合物,如化肥、农药、二、空气的保护1.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包括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和烟尘两大类,可用空气污染指数来衡量。

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

2.污染源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来自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三大有害气体),还包括工业废气等方面。

3.空气污染的危害造成世界三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损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平衡、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等。

4.防治空气污染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减少使用化石燃料;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禁止露天焚烧垃圾等。

三、纯净物与混合物的相关辨析质关系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纯净物组成的考向一空气的成分及用途典例1(2019·山西中考)中国对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研制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实现了我国挺进深蓝的宏伟目标,乘蛟龙号下潜的科研人员,他们的呼吸环境必须注意调节的是A.O2和H2O的含量B.O2和N2的含量C.O2和H2的含量D.O2和CO2的含量【解析】人类呼吸呼入氧气,氧气的浓度过高或过低都对人不利;呼出二氧化碳,若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使人窒息,所以要调节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故选D。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第一次用试验证明了空气中有氧气和氮气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第一次用试验证明了空气中有氧气和氮气
生成气体
硫 木炭 蜡烛质的量有无要求?
要过量,为了能消耗瓶内所有的 氧气.
红磷燃烧
空气的组 成
仔细观 察哦!
思考与探究
甲:看到了什么 现象?
红磷燃烧,冒出大量白烟,水倒 流约集气瓶体积的1/5。
是氮气,难溶于水。 它不燃烧,不助燃。
乙:剩余的是什 么气体?有什
么性质?
粗略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液面上升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液面上升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原理原理用什么物质来消耗瓶中的氧气
第一课时
课前热身
合作学习 你能将带纸的烧杯完全浸没在 水中而纸不湿吗?
水为什么进不到烧杯中去?
温故知新
你了解的空气是一种什么 样的物质?
空气的发现
瑞利Lord Rayleigh
拉姆塞W.Ramsay, (1852—1916)
(1842-1919)
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和化学
家拉姆赛合作,发现了稀有气体氩。
以后各个稀有气体陆续被发现.
归纳与总 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 收获?
地球上若没有空气会怎样?
0.94%
0.03%
0.03%
物质的组成
混合物
纯净物
两种或两种以上 物质混合而成
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如 :空气 自来水
如:氮气 氧气
没有固定的组成
有固定的组成
空气的发现
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 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制得了氧气.
空气的发现
1774年,法国化学家 拉瓦锡第一次用实验 证明了空气中有氧气 和氮气.
小实验
用胶头滴管 吸水

拉瓦锡的空气实验报告(3篇)

拉瓦锡的空气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18世纪,法国化学家安托万·洛朗·拉瓦锡通过对空气的研究,提出了氧气和氮气是空气的组成成分的重要观点。

为了验证这一理论,拉瓦锡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空气实验。

以下是关于拉瓦锡空气实验的报告。

二、实验目的1. 验证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混合物。

2.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3. 探讨氧气在燃烧过程中的作用。

三、实验原理拉瓦锡的空气实验主要基于以下原理:1. 燃烧过程需要氧气,氧气在燃烧过程中与燃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 燃烧后的气体体积会发生变化,通过测量燃烧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四、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燃烧匙、水槽、钟罩、集气瓶、酒精灯、秒表等。

2. 实验材料:白磷、水银、酒精、蒸馏水等。

五、实验步骤1. 将白磷放入燃烧匙中,用酒精点燃。

2. 将燃烧匙放入钟罩内,迅速盖上钟罩,使钟罩内充满氧气。

3. 观察燃烧过程,记录燃烧匙中的白磷燃烧发出黄光,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4. 待燃烧完毕,打开钟罩,将燃烧匙取出。

5. 将集气瓶放入水槽中,将钟罩倒置放入集气瓶中,观察水面上升情况。

6. 记录水面上升的高度,计算上升的水的体积。

7. 将钟罩倒置放入水银中,观察水银体积变化。

8. 记录水银体积变化,计算氧气的体积分数。

六、实验数据与结果1. 燃烧匙中的白磷燃烧发出黄光,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2. 钟罩内水面上升,上升的水的体积约占钟罩容积的五分之一。

3. 钟罩倒置放入水银中,水银体积变化不大。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七、实验分析1.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说明氧气参与了燃烧反应。

2. 钟罩内水面上升,说明燃烧过程中氧气的体积减小,被消耗掉。

3. 水银体积变化不大,说明氮气在燃烧过程中没有发生反应。

八、实验结论1. 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混合物。

2. 氧气在燃烧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拉瓦锡验证空气成分的故事

拉瓦锡验证空气成分的故事

拉瓦锡验证空气成分的故事
拉瓦锡是18 世纪法国著名的化学家,他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其中,他最著名的实验之一就是验证空气成分的实验。

在18 世纪中叶,人们普遍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

但是,拉瓦锡对此表示怀疑,并决定进行实验来验证空气的成分。

拉瓦锡的实验装置由一个玻璃钟罩、一个汞槽和一个玻璃管组成。

他首先将汞注入汞槽中,并将玻璃钟罩罩在汞槽上。

然后,他用火焰加热玻璃管中的汞,使其蒸发并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汞。

这个反应会消耗玻璃钟罩内的氧气,导致玻璃钟罩内的气压降低。

接下来,拉瓦锡将玻璃管的另一端浸入汞槽中,使氧化汞与汞反应,重新生成汞和氧气。

这个反应会释放出氧气,导致玻璃钟罩内的气压升高。

通过这个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结论:空气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而是由两种不同的气体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支持燃烧的氧气,另一种是不支持燃烧的氮气。

拉瓦锡的实验结果对于化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实验方法和结论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研究中,为后来的化学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科学研究需要勇气和创新精神,同时也需要严谨的实验和科学的方法。

拉瓦锡的实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通过实验验证了自己的假设,并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 种或多种物质组成。氧气、氮气等是纯 净物,空气是混合物。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要保 护空气,防止污染空气。
课后思考
在你身边发生过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 大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 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你能做些
什么?
三、保护空气
人为的污染源有哪些?你知道污染空气 的物质有那些?
1)工业污染。 2)农业污染。 3)交通污染。 4)生活污染。
臭195 1987
1989
温 室 效 应
酸雨 臭氧空洞 温室效应
二氧化硫等 氟利昂等 二氧化碳等
小结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大约是:氧气21%、 氮气78%、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
想一想 1:空气无色无味,不易觉察,你能用一个简单 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
答:1)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向下压 ——集气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部。
2)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侧立 ——有气泡冒出。
3)扁的密实袋开袋后抖动,然后封好 ——双手挤压,有压力
4)给车胎打气 ———臌起来
【思考】 如果在实际操作中, 水面上升的 体积明显小于集气瓶总体积1/5 , (即集气 瓶中气体减少的体积会小于1/5 ),试分析 可能的原因。
1.红磷的用量不足或集气瓶中的氧气没有 消耗完。 2.导管中还残留有一些水。 3.装置漏气。 4.装置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空气的成分
氮气 78%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的装置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的贡献
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 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的结论。
空 实验步骤:
气 1、连接仪器,检查气密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的发现
1774年,法国化学家 拉瓦锡第一次用实验 证明了空气中有氧气 和氮气.
空气的发现
瑞利Lord Rayleigh
拉姆塞W.Ramsay, (1852—1916)
(1842-1919)
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和化学
家拉姆赛合作,发现了稀有气体氩。
以后各个稀有气体陆续被发现.
归纳与总 结
空气的组

用什么物质来消耗瓶中的氧气?
友情提醒
已知能和氧气反应 的常见物质:
原则:物质只能在空气 中和氧气反应,且不能
生成气体
硫 木炭 蜡烛 镁条

空气的组 成
问题 所用物质的量有无要求?
要过量,为了能消耗瓶内所有的 氧气.
红磷燃烧
空气的组 成
仔细观 察哦!
思考与探究
甲:看到了什么 现象?
红磷燃烧,冒出大量白烟,水倒 流约集气瓶体积的1/5。
第一课时
课前热身
合作学习 你能将带纸的烧杯完全浸没在 水中而纸不湿吗?
水为什么进不到烧杯中去?
温故知新
你了解的空气是一种什么 样的物质?
小实验
用胶头滴管 吸水
怎样才能使水 吸得更多些?
吸入水的体积与 挤压出的空气有
什么关系?
空气的组成
讨论:粗略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
原理
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 液面上升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 收获?
地球上若没有空气会怎样?
是氮气,难溶于水。 它不燃烧,不助燃。
乙:剩余的是探究
丙:水倒流不足 1/5,怎么回事?
1、装置气密性不好。 2、磷取的量不足,氧气未消耗完。 3、未等冷却就打开气夹。
丁:我的又超过 1/5了,为什么?
燃着的红磷伸 入集气瓶太慢
空气的组成
结 论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氧气(O2)
氮气一(百N份2)体78积%的空气21%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CO2) 其他气体和杂质
0.94%
0.03%
0.03%
物质的组成
混合物
纯净物
两种或两种以上 物质混合而成
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如 :空气 自来水
如:氮气 氧气
没有固定的组成
有固定的组成
空气的发现
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 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制得了氧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