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前访视评估与准备

合集下载

麻醉术前访视与评估制度

麻醉术前访视与评估制度

麻醉术前访视与评估制度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患者在接受麻醉前得到充分的访视和评估,以供应安全的麻醉服务,并降低麻醉风险,确保手术手段的成功进行。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全部需接受麻醉的患者,无论进行全麻、局麻或表面麻醉等程序,均需进行麻醉术前访视与评估。

3. 访视与评估内容3.1 患者基本信息调查:包含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住址等信息的录入。

3.2 病史询问:认真了解患者的病史情况,包含既往疾病、过敏史、手术史、家族病史等,并在记录表上进行认真记录。

3.3 身体检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含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神经系统、心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的评估。

3.4 试验室检查: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必需的试验室检查,包含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凝功能等,以评估患者的身体情形和麻醉的安全性。

3.5 心理评估: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其心理情形,包含焦虑程度、畏惧感等,并予以必需的心理支持和安顿。

3.6 术前准备: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所需的术前准备工作,包含禁食禁水的时间、服药调整、手术准备等,并向患者认真说明。

4. 麻醉术前访视与评估的流程4.1 预约与登记:患者在接受手术前需提前预约麻醉术前访视与评估,并到医院进行登记。

4.2 患者访视与评估:患者依照预约时间前往麻醉科,由专业的麻醉医生进行访视与评估。

4.3 记录与咨询:麻醉医生依据访视与评估的结果,将相关信息记录在患者的档案中,并向患者认真解释手术前的注意事项、禁忌症、并发症及麻醉的风险。

4.4 予以建议与引导:麻醉医生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适当的建议和引导,包含手术前的心理准备、术后的病愈护理等。

4.5 布置手术时间:依据患者的身体情形和手术布置,麻醉科与手术科协调,确定手术日期和时间,并事先通知患者。

4.6 随访与复诊:手术后麻醉医生定期追踪复诊患者的情况,进行术后的随访,并依据需要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引导。

医院麻醉术前访视评估制度

医院麻醉术前访视评估制度

xxxx医院麻醉术前访视评估制度
现阶段病情评估以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临床诊疗指南》麻醉分册、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近年陆续公布的26个临床麻醉诊疗指南为基础,根据科室具体情况而制定。

(一)、对择期手术病人,麻醉医师在麻醉前必须亲自访视病人,评估病情。

访视一般在术前一日进行,对一些病情复杂或新开展的手术则宜在术前数日进行会诊,以便完善麻醉前必要的准备。

对急症手术也尽可能在麻醉前进行访视病人。

(二)、访视评估的重点内容包括:病人是否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包括其它代谢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支)、脑血管病、严重心律失常,了解上述疾病的控制情况如何。

病人的心功能分级、心电图检查、肺功能情况(必要时参考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查和吸烟史)、肝功、肾功、凝血功能、血生化检查情况,以及病人是否有过敏史手术麻醉史等。

(三)、根据麻醉前访视及评估,主麻医师对每一位手术患者制定麻醉计划。

(四)、根据麻醉计划进行麻醉前准备,包括麻醉药品
的准备、麻醉机及监护仪、麻醉器械与耗材的准备、手术前患者的准备等。

(五)、针对病情进行手术风险综合评估,判断ASA分级,
对无法承受麻醉与手术的,须及时与手术医师沟通、协商暂停手术。

麻醉前访视和准备ppt

麻醉前访视和准备ppt
护仪、呼吸机等。
药品准备
根据麻醉方案和患者情况,准备 所需的麻醉药品和抢救药品,确
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应急准备
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应 准备好急救设备和药品,如气管
插管、急救药品等。
03 麻醉前评估
患者状况评估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用药史、过敏史等,以评估患者 整体健康状况。
体格检查
糖尿病患者
总结词
糖尿病患者麻醉前需进行严格的评估和控制,以降低手术风 险。
详细描述
糖尿病患者麻醉前应进行严格的评估和控制,确保血糖稳定 。医生应了解患者的糖尿病类型、病程、治疗情况以及是否 有其他并发症。在手术当天早上,应避免使用升高血糖的药 物,并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变化。
心脏病患者
总结词
心脏病患者在麻醉前需进行严格的评估和控制,以降低手术风险。
等内容。
02 麻醉前准备
患者准备
了解病史
术前宣教
麻醉医师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 括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以便 评估麻醉风险。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麻醉相关知识,包 括麻醉方法、麻醉风险等,以减轻患 者焦虑和恐惧。

术前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心 肺功能、肝肾功能、水电解质平衡等, 确保患者能够耐受麻醉手术。
访视流程
预约访视时间
与患者及手术医生沟通,确定 访视时间和地点。
进行访视
按照约定的时间对患者进行麻 醉前访视,询问病史、评估状 态、了解手术情况等。
确定麻醉方案
根据访视结果,与患者及手术 医生共同确定麻醉方案,并告 知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和风险 。
记录访视结果
将访视结果记录在麻醉前访视 记录单上,包括患者基本信息 、病史、评估结果、麻醉方案

麻醉前患者访视与病情评估制度

麻醉前患者访视与病情评估制度

麻醉前患者访视与病情评估制度依据《麻醉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指南(试行)》(国卫办医函〔2019〕884号)、《关于印发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意见的通知》(国卫医发〔2018〕21号)及我院《病情评估制度》,结合麻醉科专业特点,为最大限度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并尽可能地降低围术期治疗时间和费用,制定此制度。

一、对住院择期手术病人,麻醉者在麻醉前必须访视病人评估病情,向患者及家属交代麻醉风险及麻醉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与并发症,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访视病人一般在手术前一日进行,对一些病情复杂的病例或新开展手术可在麻醉前数日进行会诊,以便有时间完善麻醉前必要的准备,对急诊手术也应尽可能在麻醉前抓紧时间访视病人。

二、根据病人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特殊检查、病人精神状态、拟施行手术等各种资料和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评估,以完善术前准备并制定合适的麻醉方案(包括术后镇痛方案)。

三、麻醉前评估的重点:麻醉ASA分级、麻醉风险评估、是否饱食。

四、内容:访视的内容包括了解病情及辅助检查结果、手术风险评估、评估麻醉前准备情况、初步拟定麻醉方案、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麻醉前谈话和签字。

1.负责麻醉的医师应亲自去详细了解病情,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临床诊断、拟施手术方式及步骤、术前准备情况等,从而对病情作出评估。

如发现术前准备不足,麻醉科医师应向主管医师提出建议,完善术前准备和商讨手术时机。

必要时应延期手术,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待评估资料齐全后方可进行手术麻醉或诊疗。

2.根据患者资料、病理生理情况、具体病情特点,进行病情评估,评估以ASA 分级为标准,ASA Ⅲ级及其以上者应当向上级麻醉医师汇报;科主任或上级麻醉医师根据汇报情况,经与相关手术科室手术医师沟通协商,确定是否进行麻醉前病例讨论或呈报医务科。

3.所有手术麻醉与麻醉诊疗计划与实施均应以病情评估结果为基础确定。

根据病情评估的情况,初步拟定麻醉方案,包括麻醉方法、麻醉中注意事项、应急处理流程、术后注意事项和术后镇痛方法等,并在《麻醉前会诊记录单》中记录。

麻醉前访视和准备

麻醉前访视和准备
.
病人准备 :病情评估
▪ 复习病史、查体、查看实验室资料,充分了 解病人的健康状况和特殊病情;
▪ 明确全身状况和器官功能存在的不足,麻醉 前需做哪些准备;
▪ 明确器官疾病和特需病情的安危所在,术中 可能发生哪些并发症,需采取哪些防治措施
▪ 估计和评定病人接受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
.
ASA手术病人病情分级
.
心脏危险因素预测 Goldman心脏高危因素计分
.
简易心肺功能测定
▪ 体力活动负荷试验 ➢ 测定心功能:一定程度反映肺功能。病人在转速为 3MPH(3miles per hour),倾斜10°的条件下,不 能坚持踏完2分钟,行全肺切除术的危险性很大。 ➢ 吹火柴试验:测定FEV1.0。病人在张口而不噘起嘴 唇的口型下吹气,吹灭唇前5~7cm远的火柴火焰。能 者,说明FEV1正常,否则可能存在气道阻塞性肺疾患。
麻醉前访视和准备
.
应高度重视 麻醉前访视和麻醉前准备
.
麻醉前准备
Pre-anesthetic preparation
▪ 病人准备 ▪ 麻醉选择 ▪ 药品和器械准备 ▪ 麻醉前用药 premedication
.
访视病人时的程序:
▪ 仔细全面阅读病历,对病情、诊断和手术麻醉风险 有一个总体了解;
▪ 了解手术方案和对麻醉的特殊要求; ▪ 探视病人:按照一定的顺序全面询问病史:必须包
.
病人准备 :身体和心理准备
▪ 禁食禁饮 (见表) ▪ 饱胃病人的处理 ▪ 病人的心理准备
.
择期手术前禁食、水时间表
▪ 年龄 成人
禁食时间(h) 禁饮时间(h)
12
>8
▪ 36个月
8
2~3

麻醉科术前术后访视和讨论制度

麻醉科术前术后访视和讨论制度

麻醉科术前术后访视和讨论制度麻醉科术前术后访视和讨论制度是医疗机构中麻醉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和麻醉效果的满意度。

术前术后访视和讨论制度主要包括术前访视、术前讨论、术后访视和术后总结四个环节。

下面将从这四个环节入手,详细介绍麻醉科术前术后访视和讨论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术前访视术前访视是指麻醉医师在手术前一日对患者进行的一次全面评估和交流。

术前访视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史、药物过敏史等,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神经系统状况等,解释麻醉方式及可能的风险,解答患者和家属的疑问,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术前访视的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等。

2. 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

3. 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4. 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状况,如意识、肌力等。

5. 解释麻醉方式,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等。

6. 告知患者和家属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并发症。

7. 解答患者和家属的疑问,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二、术前讨论术前讨论是指麻醉医师与外科医师、护士等相关人员对患者进行的一次全面评估和交流。

术前讨论的主要目的是制定麻醉方案,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和麻醉效果的满意度。

术前讨论的具体内容包括:1. 分析患者的病情,确定手术类型和麻醉方式。

2. 讨论患者的心肺功能、神经系统状况等,制定相应的麻醉方案。

3. 评估患者的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过敏药物。

4. 讨论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可能风险和并发症,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5. 确定患者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恢复方案。

6. 确保麻醉医师、外科医师、护士等相关人员熟悉患者的病情和麻醉方案。

三、术后访视术后访视是指麻醉医师在患者术后一定时间内对患者进行的一次全面评估和交流。

术后访视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评估麻醉效果,解答患者和家属的疑问,并提供相应的术后指导。

XXX医院麻醉术前访视制度

XXX医院麻醉术前访视制度

XXX医院麻醉术前访视制度麻醉术前访视是在患者接受手术麻醉前,由麻醉师与患者进行的一次详细面谈与身体检查。

其目的是为了评估患者的麻醉风险,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家族史等重要信息,以确定最适合患者的麻醉方案,并提供给患者关于麻醉术的必要知识和信息,以便患者能够做出知情同意。

1.预约与提前准备:在患者手术预约后,医院会通知患者前来进行麻醉术前访视。

医院会提前将访视的时间确定,并告知患者需要提前做一些准备,如空腹、禁食禁水等。

这样可以确保患者在访视时能够得到准确和详细的评估。

2.面谈与询问:麻醉师会与患者进行一对一的面谈,在舒适、私密的环境中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过敏史、吸烟饮酒史等,并询问患者是否有近期感冒、发烧、咳嗽等疾病症状。

麻醉师会详细了解患者对手术和麻醉的了解和期望,以便能够提供适当的解释和建议。

3.身体评估与检查:麻醉师会进行患者的身体评估和相关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

此外,还会检查患者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的状况。

这样可以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麻醉风险。

4.相关检查与报告:根据患者的病史和检查结果,麻醉师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一些必要的附加检查,如心电图、胸片、血常规等。

这些检查结果可以提供给麻醉师更全面的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如果患者在其他医院已经有相关检查报告,也会让患者将相关报告带至访视中,以便更好地评估患者的麻醉风险。

5.麻醉知情同意:麻醉师会向患者详细解释相关手术的麻醉方案和方法,并告知可能的风险和并发症。

患者有权力提出关于麻醉的疑问和要求。

麻醉师也会向患者提供麻醉知情同意书,患者需要在充分了解麻醉的情况下,签署同意手术麻醉的文件。

6.术前准备:最后,麻醉师会做出最适合患者的麻醉方案,并与患者达成共识。

如果需要术前准备工作,如停用一些药物、进行特殊检查等,麻醉师会告知患者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并给予相应的建议。

总结起来,XXX医院的麻醉术前访视制度是为了确保手术麻醉的安全和有效进行而设计的。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引言概述:麻醉前评估是在进行手术或者其他医疗程序前,麻醉医生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和准备的过程。

这一过程的目的是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得到最佳的麻醉效果,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可能的风险和并发症。

本文将详细介绍麻醉前评估的内容和准备工作。

一、患者基本情况的评估1.1 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目前病情在麻醉前评估中,麻醉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目前病情。

这包括了解患者是否有过敏史、药物过敏史、心脏病史、呼吸系统疾病史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患者是否正在服用某些药物,特殊是抗凝药物等可能会影响手术过程和麻醉效果的药物。

1.2 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麻醉医生还需要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身高、体重、体质指数等。

这些信息对于确定麻醉药物的剂量和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非常重要。

此外,还需要评估患者的肺功能、心功能等,以确定是否存在可能影响麻醉过程的因素。

1.3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合作程度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合作程度对麻醉的效果和手术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在麻醉前评估中,麻醉医生需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包括是否存在焦虑、恐怖等情绪,以及患者是否能够配合麻醉程序的进行。

二、麻醉方案的确定2.1 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类型,麻醉医生需要确定适当的麻醉方法。

常见的麻醉方法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和腰麻等。

麻醉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麻醉方法,以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患者的舒适度。

2.2 评估麻醉药物的选择和剂量在确定麻醉方案时,麻醉医生还需要评估麻醉药物的选择和剂量。

不同的手术类型和患者的身体状况可能需要不同的麻醉药物和剂量。

麻醉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剂量,以确保麻醉效果的最佳和患者的安全。

2.3 制定麻醉计划和风险评估在确定麻醉方案后,麻醉医生需要制定详细的麻醉计划,并进行风险评估。

麻醉计划包括麻醉药物的使用顺序和剂量,以及麻醉过程中可能浮现的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风险评估则是对可能的麻醉并发症进行评估和预防,以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慢阻肺病人术前应控制呼吸道感染,清除气道分
泌物,治疗支气管痉挛,改善呼吸功能。
对已发展为肺心病者,应注意降低肺动脉压,维
护心功能。 对评估可能为困难气道( difficult airway )的病人 ,要作好处理困难气道的充分准备。
术前评估呼吸系统
对肺功能较差(如肺活量低于预计值的60%,
麻醉前访视评估与 准备
麻醉科 刘红梅
麻醉学(anesthesiology) 是运用有关麻醉的基础理
论、临床知识和技术以消除病人手术疼痛,保证病 人安全,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的一门科学。
关于麻醉~
1、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 2、手术有大小,麻醉无难易。
外科学 --- 里程碑
记住几个基本概念
有异常者应予纠正。
应认真分析病情,结合病因治疗。 应注意电解质与电解质以及电解质与酸碱平 衡之间的相互关系。不能顾此失彼。 对慢性电解失衡的纠正不能操之过急。
术前用药调整
(1)对于抗高血压药、抗心绞痛药(β1-受
体阻滞主张麻醉前
术前评估心血管系统
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术前应控制其心室率在 80次/分左右; 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或慢性双束支传导阻滞 (右束支伴左前或后半半支传导阻滞),术前需 做好心脏起搏器准备; 无症状的右或左束支传导阻滞,一般不增加麻 醉危险性; 安装起博器的病人术前应明确起博器的型号与 功能,安装时间
:并存三种以上疾病, ASA3 级以上或急症, 6
个月内有心肌梗死或脑卒中史、手术时间长(>
2h),失血量预升超过1000ml。
高龄是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突出危险 因素,术前并存脑血管疾病是发生认知功能障碍 的危险因素。
2 、手术方面的风险因素(主要是手术 的复杂性和创伤程度)包括:生命重要器官 的手术、急症手术、估计失血量大的手术、 对生理功能干扰剧烈的手术、新开展的复杂 手术(或术者对之不熟悉、技术上不熟练的 手术)、临时改变术式等。
停药。 ( 2 )某些抗抑郁药和抗凝药则需术前停药 ,前已述及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和三环类抗抑 郁药需停药2~3周。
术前用药调整
低分子量肝素,虽对 APTT 无影响,美国使用以
来已发生44例硬膜外血肿。
肝素类药物停药约 5 个( 4~5 )半衰期全部从体
内排出。一般24小时。 阿司匹林是血小板抑制药,其作用不可逆。术前 需停药 1~2 周(最好 2 周,特别是颅脑手术), 如病人系急症,宜备新鲜血小板输用或准备输用 。
术前评估内分泌
4.嗜铬细胞瘤是肾上腺髓质的良性肿瘤,但 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和多个器官功能及 代谢紊乱,病情凶险、变化多端,故可认为是 “功能恶性肿瘤”。此种病例主要应控制发作 并改善周身状况以待手术。 5.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多由于其他疾病而长 期使用激素治疗;或由于自身免疫反应所致, 引起血液中肾上腺皮质激素降低, 难以承担手 术时的应激反应。故术前及术中应加以防治
3、麻醉方面的风险因素(除麻醉药的治
疗系数仅 3 ~ 4 ,说明应用麻醉药即具有高风险
外 )包括:麻醉前评估失误、临时改变麻醉
方式、急症手术的麻醉、麻醉者缺乏相应的 经验和技术水平。缺乏必须的设备运转和药 品供应等的可靠保障。
麻醉学的发展极大的推动和保障了 外科学的进步
“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 美国从法律上将手术室内 “船长”的位置由外科医生 交给麻醉医生
下,肝功能异常虽增加麻醉难度,要求麻醉前加强
对肝功能的维护和改善,但尚不致使麻醉和手术成
为禁忌。
重度肝功能不全者则危险性极高,不宜行任何择
期性手术,肝病急性期除急症外禁忌手术,此类病 人在急症手术亦极易在术中、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 。
术前评估肝脏
凡有肝实质病变、黄疸的病例,术中、术后都有可能
药的较长时间应用等)
应恰当地进行相应的准备、制定围术期计划。
术前评估肾脏
对慢性肾病病人应对其并存疾病予以适当治
疗,根据目前对肾病治疗情况、其体液情况、
血浆蛋白状态予以调整或纠正、术中宜保持适
当尿量。
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急性肾病病人原则上忌
施择期手术,如配合进行血液净化措施(如血
液透析)则慢性肾衰可不再成为择期手术的禁 忌。
术前评估呼吸系统
急性呼吸系统感染者,除急症外,一般在感染得到充
分控制后1—2周后施行择期性手术。
慢性呼吸系统感染者,术前应尽可能使感染得到控制
。如拟作全麻,应准备好必要时作双腔支气管内插管
气道高反应性病人,使用解除支气管痉挛的药物,选
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
术前戒烟4周以上。
术前评估呼吸系统
术前评估血液
应着重了解异常出血的情况,凝血机制检查的结果,引起出血
的原因(先天性或后天性),以便在麻醉前准备中给予相应的病 因治疗与全身支持疗法。
外科较常遇到的血液异常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功能不佳
或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凝血因子缺乏、血友病(甲型)等。
应注意病人是否在用抗凝药物。
术前评估胃肠道
通气储量百分比 < 70% , FEV1.0/FVC%< 60%
或 50%, FVC < 15ml/kg 、 MVV < 50%,屏气试
验 < 20 秒 , PaO2 < 60mmHg , PaCO2 >
45mmHg),估计术后可能发生呼吸功能不全
或并发症发生率高的病人,应对围术期的呼吸
管理作好充分准备,并与术者取得共识。
麻醉前访视与检查
术前完成必要的检查:
• • 血、尿、便常规 出、凝血时间

• •
大生化(肝、肾功能)
心电图 肝炎八项、HIV

全麻病人应拍胸片
动脉血气、肺功能、心功能、 必要的专科检查和会诊
如并存心、肺等内科疾病则根据病情增加下列检查:
ASA病情分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Ⅴ级 无全身疾病 有轻度全身疾病 严重全身疾病,活动受限但能代偿 不能代偿的全身疾病, 对生命造成威胁 濒死病人, 不管是否做手术都超不过24h 急诊加“E”
麻醉前准备的任务:
1、首要任务是做好病人体格和精神方
面的准备,给予恰当的评估;
2、给予病人恰当的麻醉前用药;
3、做好麻醉用具、设备、监测仪器和
药品(包括急救药品)等的准备。
有充分准备与准备欠妥是大一样的。
麻醉前访视与检查
麻醉前访视流程
外科疾病和手术方式 术前一天访视病人,要求病人在病房 复习病历 -并存内科疾病 各项检查、化验 询问病史、 体格检查 风险判断
增多症、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
妇女月经期间不宜于此时行择期手术。
术前评估内分泌
1.甲状腺瘤或结节甲状腺肿病人,麻醉前必须对呼吸受阻的 可能性衡量清楚,并筹划必要措施。 2.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人,术前必须得到良好的准备;病人 情绪稳定、睡眠好转、体重增加、脉博稳定在90次/分以下、 基础代谢率+20%以下,便可手术。 3.糖尿病病人麻醉和手术。在麻醉时的困难,并非由于高血 糖所致,低血糖休克却是直接威胁病人安全的因素,麻醉前 不必使血糖降至“正常”水平,而应稍高于此水平。一般空 腹<10mmol/L,尿糖阴性或(+),尿酮体阴性。围术期应控 制血糖,但要求不宜过严,因发生低血糖也可造成严重后果 。
麻醉前准备的目的和任务
麻醉前准备的质量如何决定着麻醉和手术的结 果是否满意。 良好的麻醉前或术前准备需麻醉医师与手术 医师通力合作来完成。
麻醉前准备的目的:
使病人在体格和精神两方面均处于可能
达到的最佳状态,以增强病人对麻醉和手术 的耐受能力,提高病人在麻醉中的安全性, 避免麻醉意外或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麻醉 后的并发症。
关于降压目标,以下可供参考:
WHO : 中 青 年 < 130/85mmHg , 老 年 人 < 140/90mmHg,糖尿病合并高血压130/80mmHg以下。
英国高血压治疗指南(1999年):
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85mmHg 最低可接受水平为收缩压<150mmHg 舒张压<90mmHg
术前评估心血管系统
其他心血管问题 心梗30天后为最高危期; 不稳定心绞痛近期有发作,ECG显示心肌缺 血,麻醉风险大,围术期心梗发生率26%; 心脏明显扩大或心胸比值>0.7为高危; 近期(2月内)有充血性心衰的病人不宜行择 期。
术前评估肝脏
手术比麻醉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更大,一般情况
术前评估中枢神经
对病人的意识状态和有无颅内高压作出判断。对由于昏迷
而呼吸抑制或由于呼吸功能障碍而致昏迷者均应予以呼吸支
持。也应注意其他方面的支持。 对颅内高压者需考虑需否进行紧急处理,应避免麻醉前用
药、麻醉及血流动力学波动使颅高压进一步恶化。
对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应鉴别原发性或继发性。 对抑郁症患者长期服用抗抑郁药如单胺氧化酶抑制药、三 环类抗抑郁药应注意停药。
血浆白蛋白水平低下时,药物的活性部分增多,
应斟酌药物剂量,警惕药物逾量或高敏反应。
术前评估肾脏
影响围术期肾功能的危险因素包括:
• 术前肾功能储备降低(如并存糖尿病、高血压、肝
功能不全、严重创伤、大量使用某种抗生素等) • 手术的相关因素(如需夹闭主动脉的手术、体外循 环、长时间手术、大量失血等)。 • 麻醉手术中的肾损害因素(如低血压、肾血管收缩
对急症手术病人应注意“饱胃”问题,应采取措
施避免发生误吸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和防止严重肺部
并发症。
对有营养不良和(或)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 调者应判断需否进一步处理。 对正在行完全胃肠外营养者( TPN )术前应中断 TPN治疗(24~48小时内逐步减少葡萄糖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