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与单元重难点
2019-2020学年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部编版最新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要求写的字,优先选择构词率高的字,力求每次写的几个字有一定的规律。
写的都是本课出现的字,其中有的是本课新认识的字,有的是以前认识并在本课课文中出现的字,便于学生记忆,也便于教师指导。
识字教学要注意的问题:1.准确把握识字要求。
(1)要求认的字,与以前所理解的识字,要求有所不同。
“多认少写”是为了扩大初入学儿童的认字量,提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
所以,只要儿童能够把所学的汉字运用于阅读,就可以了,既不要求书写,也不要求对汉字的结构做过细的分析。
教师不要对认字提出过高的要求,模糊识记;在字形的指导上要从整体出发,不要进行繁琐的字形分析,可以考虑字形的结构特点,但切忌细致到指导每一个笔画,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反复见面,让儿童从整体上把握字形,并通过大量阅读来复习和巩固识字。
(2)要承认学生间的差异,不要过分追求堂堂清、课课清、个个清。
一篇课文十几个生字,不一定要全部过关后再学下一篇。
要认识到,汉字学习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创造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增加学生与汉字见面的机会,加强汉字的复现和巩固,相信所有学生最终都会成功地完成识字任务。
2.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发现新知与旧知的联系,恰当运用识字方法。
学生的学习风格不尽相同,教师应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尽快地认识汉字。
如,可以让学生交流这些字你认识哪些,是怎么认识的?不认识的字该怎么记?要相信学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学习生字。
3.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要鼓励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依托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如,认姓氏字,认各种标牌上的字,从电视、广播中认字,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使生活成为识字的大舞台,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使学生形成对识字的浓厚兴趣,并提供机会让学生交流课外认的字。
4.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我们不反对采用单独的生字卡认记汉字的办法,但建议不把学生认记字卡作为衡量学生是否已经掌握生字的尺度。
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简析(一)教材特点1、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充分体现整合。
2、安排独立的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3、大幅度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4、改进呈现形式,使教科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5、体现语文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二)、教材内容一年级下册教材仍采用主题单元的编排形式,共有16个单元,每个单元大致包括两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
课文编选的指导思想:除了顾及文体、儿童兴趣、知识等方面,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是这样考虑的:1、《元宵节》——了解中国民族文化风俗(歌谣、元宵、对联、花灯、灯谜等)2、《家园》——热爱家乡,热爱生活3、《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4、《植物》——热爱自然,了解植物及一些生长知识5、《动物》——热爱自然,了解动物及一些生长知识6、《爱护》——珍惜、保护环境7、《愿望》——合理的、善良的个人愿望,努力实现愿望8、《认真》——认真做事(有一点植物知识)9、《车的世界》——认识车,浅显认识社会生活10、《雨》——热爱自然,互相帮助11、《星空》——热爱自然,了解我国伟大的科学家,学一点天文知识12、《朋友》——友谊13、《时间》——珍惜时间,利用时间14、《丁丁冬冬学识字》——感悟汉字15、《长大》——理解成长的含义16、《快乐》——乐观生活,助人为乐第二册的内容较之一册更广泛,特别是增多了反映儿童生活的篇目,与学生生活更加贴近,同时也注意了保持一册的趣味性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中汉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
全册要求认识420个常用字,会写240个在本课或以前认识的字。
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习里标明。
此外,在语文天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
二、说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阅读课文和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在语文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策略、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2.认字423个(下限),学习30个(下限)常用偏旁(部首),学习看上下文猜字等认字方法,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认字,独立认读“语文天地”中的现代诗文。
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分析在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教材按照不同的主题和学习目标进行了编排。
通过阅读教材,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语文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
下面将对全册教材进行分析。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主要围绕“读图、读物”展开。
通过引导学生读图、读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阅读能力。
教材中介绍了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例如《小白兔和小灰兔》等,这些故事生动有趣,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主要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字词,并进行了初步的解释和运用。
通过学习字词,学生可以有效扩充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培养对语言的准确理解能力。
教材在课文中设计了一些字词搭配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字词。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主要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字母和拼音。
通过学习字母和拼音,帮助学生掌握拼音规则,提高音节的划分和拼读能力。
教材提供了大量的拼音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以课堂教学活动为主,通过互动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材中设置了一些课堂活动,例如模仿说故事、观察描绘等,这些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五单元】第五单元聚焦于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感悟。
通过学习课文,学生可以感受到人与自然相融合的美好。
教材中的作文题目设计也围绕着情感表达展开,帮助学生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第六单元】第六单元以乐园故事为主题,通过引入乐园的场景,让学生了解不同的事物和人物。
教材中的课文内容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阅读兴趣。
同时,教材中也涉及诗歌的学习,通过朗诵和欣赏诗歌,培养学生对语言韵律的感知能力。
【第七单元】第七单元主要介绍了一些生字词和字词的运用。
通过学习生字词,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词汇量。
教材中的练习题目设计丰富,同时也提供了一些拓展阅读的材料,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并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第八单元】第八单元通过学习儿童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要点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要点第一单元单元说明:这是本册第一个识字单元,编排了《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猜字谜》四篇识字课。
内容丰富,有看图识字、韵语识字、字族文识字、字谜识字等,体现了识字的多样性。
课文编排充满传统文化色彩,富有童趣,有助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识字写字是本单元的重点。
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认识了300个字,会写100字,掌握了36个常用偏旁,了解了反义词识字、对对子识字、象形字和会意字识字的识字方法,并初步接触了形声字,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
在本学期识字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运用学到的识字方法和已学的生字、偏旁开展自主识字,不断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在这个单元中,《春夏秋冬》是看图识字;《姓氏歌》是根据《百家姓》改编的韵语识字,将识字和生活紧密结合;《小青蛙》是字族文识字,集中体现了形声字识字的特点;《猜字谜》的内容和前一课的《小青蛙》有密切联系,教学时可以联系前面的内容开展学习,巩固识字效果。
在识字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自主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既发挥汉语拼音的识字功能,又在识字过程中巩固汉语拼音的学习。
教学时要借助生动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生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形声字构字特点的认识,提高识字的效率。
本单元是集中识字,教学时仍应充分借助文本进行识字教学。
在诵读儿歌、韵文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语感。
在识字的同时,要重视引导学生了解汉字文化,如,百家姓、字谜等等,激发儿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第二单元单元说明:本单元围绕“心愿”这一主题编排了《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一个接一个》《四个太阳》四篇课文。
这些课文题材丰富,《吃水不忘挖井人》讲述的是革命岁月的故事,《我多想去看看》《一个接一个》《四个太阳》表达了儿童美好的愿望,这三篇课文具有反复的表现方法,语言浅显,节奏明快,易于学生诵读,所描述的内容能唤起儿童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儿童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精品】最新2020年春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部编版最新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要求写的字,优先选择构词率高的字,力求每次写的几个字有一定的规律。
写的都是本课出现的字,其中有的是本课新认识的字,有的是以前认识并在本课课文中出现的字,便于学生记忆,也便于教师指导。
识字教学要注意的问题:1.准确把握识字要求。
(1)要求认的字,与以前所理解的识字,要求有所不同。
“多认少写”是为了扩大初入学儿童的认字量,提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
所以,只要儿童能够把所学的汉字运用于阅读,就可以了,既不要求书写,也不要求对汉字的结构做过细的分析。
教师不要对认字提出过高的要求,模糊识记;在字形的指导上要从整体出发,不要进行繁琐的字形分析,可以考虑字形的结构特点,但切忌细致到指导每一个笔画,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反复见面,让儿童从整体上把握字形,并通过大量阅读来复习和巩固识字。
(2)要承认学生间的差异,不要过分追求堂堂清、课课清、个个清。
一篇课文十几个生字,不一定要全部过关后再学下一篇。
要认识到,汉字学习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创造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增加学生与汉字见面的机会,加强汉字的复现和巩固,相信所有学生最终都会成功地完成识字任务。
2.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发现新知与旧知的联系,恰当运用识字方法。
学生的学习风格不尽相同,教师应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尽快地认识汉字。
如,可以让学生交流这些字你认识哪些,是怎么认识的?不认识的字该怎么记?要相信学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学习生字。
3.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要鼓励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依托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如,认姓氏字,认各种标牌上的字,从电视、广播中认字,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使生活成为识字的大舞台,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使学生形成对识字的浓厚兴趣,并提供机会让学生交流课外认的字。
4.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我们不反对采用单独的生字卡认记汉字的办法,但建议不把学生认记字卡作为衡量学生是否已经掌握生字的尺度。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分析每个单元教材分析

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分析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教材分析这是本册第一个识字单元,编排了《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蛀》《猜字谜)4篇识字课。
内容丰富,有看图识字、韵语识字、字族文识字、字谜识字等,体现了识字的多样性。
课文编排充满传统文化色彩,富有童趣,有助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识字写字是本单元的重点。
在这个单元中《春夏秋冬》是看图识字;《姓氏歌》是根据《百家姓》改编的韵语识字,将识字与生活紧密结合;《小青蛙》是字族文识字,集中体现了形声字识字的特点;《猜字谜》的内容和前一课的《小青娃》有密切联系,教学时可以联系前面的内容开展学习,巩固识字效果。
识字1.认识44个生字和8个偏劳;会写28个字和2个笔画。
2.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感受形声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姓氏歌3.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插图、字谜、形声字规律识字等识字小青蛙4.朗读课文。
背诵《姓氏张)5.感受大自然四季的美好,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了解传统姓氏文化,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猜字之情。
口语交际1.能认真听故事,听明白救事内容听救事2.能借助图片讲故事,做到声音响亮。
语文园地一1.学习表示天气的词语,认识7个生字。
2.学习音序表,为学习音序查字法打好基础字词句近用3.通过归类练习,复习前后鼻音的读音。
4.读诗歌《祖国多么广大》,感受同一季节祖国由北书写提示语文方的不同景色,从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地域广大。
5.了解全包围结构的学"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期园地-书写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6.朗读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
7.和大人一起读《谁和谁好》,和大人合作问答明读, 和大人一起读感受与小伙伴友好相处的美好情感。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心愿"这一主题编排了《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一个接一个》《四个太阳》4篇课文。
这些课文题材丰富,《吃水不忘挖井人》讲述的是革命岁月的故事、《我多想去看看》《一个接一个》《四个太阳》表达了儿童美好的愿望,这3篇课文具有反复的表现方法,语言浅显,节奏明快,易于学生诵读,所描述的内容能唤起儿童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儿童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020最新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教材分析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教材简析一、内涵: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
从语文课程的内容看,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因此,语文课程、语文教科书,要以传承、弘扬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塑造民族精神品格为己任,为学生潜移默化地注入精神营养。
中华传统文化千姿百态,包罗万象,底蕴深厚,源远流长。
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一年级下册教科书从汉语言文化、节日民俗等方面,反映中华传统文化。
比如,借鉴古代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声律启蒙》的形式,加以改造,编入教科书,让学生在有节奏的吟诵中识字,像教材中的《人之初》《姓氏歌》《古对今》;《春夏秋冬》一课,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其中的词和短语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语言典雅,富有文化内涵。
再如,利用汉字规律识字,在《动物儿歌》中,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小青蛙》的“青字族”识字,渗透了形声字规律,让孩子在有趣的儿歌学习中,领略汉字的趣味与精妙,《猜字谜》,利用了有趣的传统游戏形式,揭示了形声字的造字规律。
又如,选编了《端午粽》作为课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及节日习俗。
口语交际、“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安排了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绕口令《妞妞赶牛》、童谣《孙悟空打妖怪》等,让学生感受传统故事中蕴含的趣味和道理,领略传统语言形式的音韵美和结构美。
古代诗词的选用量也有所增加。
与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相比,部编教材的文章数量虽然大幅减少,但古诗却从四首增加到了六首。
并且,每一次日积月累中,也有层次地安排了成语、民谚、古代名言等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
二、梯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这套教材的编写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每个单元语文学习的目标都十分清晰,在教材的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加以呈现,努力做到难度适宜,梯度合理,衔接自然。
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如何安排的呢?教材注重梯度,每一学段、年级,甚至一个学期的前、中、后期,语文学习要素的安排,都是依照深浅程度形成一条螺旋上升的线索。
【优选】最新2020年春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部编版最新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要求写的字,优先选择构词率高的字,力求每次写的几个字有一定的规律。
写的都是本课出现的字,其中有的是本课新认识的字,有的是以前认识并在本课课文中出现的字,便于学生记忆,也便于教师指导。
识字教学要注意的问题:1.准确把握识字要求。
(1)要求认的字,与以前所理解的识字,要求有所不同。
“多认少写”是为了扩大初入学儿童的认字量,提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
所以,只要儿童能够把所学的汉字运用于阅读,就可以了,既不要求书写,也不要求对汉字的结构做过细的分析。
教师不要对认字提出过高的要求,模糊识记;在字形的指导上要从整体出发,不要进行繁琐的字形分析,可以考虑字形的结构特点,但切忌细致到指导每一个笔画,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反复见面,让儿童从整体上把握字形,并通过大量阅读来复习和巩固识字。
(2)要承认学生间的差异,不要过分追求堂堂清、课课清、个个清。
一篇课文十几个生字,不一定要全部过关后再学下一篇。
要认识到,汉字学习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创造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增加学生与汉字见面的机会,加强汉字的复现和巩固,相信所有学生最终都会成功地完成识字任务。
2.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发现新知与旧知的联系,恰当运用识字方法。
学生的学习风格不尽相同,教师应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尽快地认识汉字。
如,可以让学生交流这些字你认识哪些,是怎么认识的?不认识的字该怎么记?要相信学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学习生字。
3.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要鼓励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依托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如,认姓氏字,认各种标牌上的字,从电视、广播中认字,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使生活成为识字的大舞台,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使学生形成对识字的浓厚兴趣,并提供机会让学生交流课外认的字。
4.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我们不反对采用单独的生字卡认记汉字的办法,但建议不把学生认记字卡作为衡量学生是否已经掌握生字的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与单元重难点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8个教学单元。
其中,1单元和5单元为专门的识字教学单元,其他6个单元为阅读课文教学单元。
每个单元安排了3—5课,全册共有阅读课文29篇,另有识字课文6篇,分主题组成关联单元,大体由浅入深编排。
每一篇课文后有思考习题,一般3—5题。
包括读读背背、认字写字、词语积累和思考性的题。
每一单元前有一篇专门的提示引导学习的文字和画面。
每一单元后设计一个语文百花园。
有表(一)为会认字,共420个,表(二)为会写字共240个。
1、拼音。
本册不再安排专门的拼音教学单元,但拼音教仍然是本册不可屏弃的重要教学内容,主要是识字、阅读、说话等实践活动中进行。
2、识字。
识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
本册识字分为两种形式安排,一是随课文识字,二是安排专门的识字单元。
继续坚持多认少写,识写分开的原则。
全册要求会认420个生字,会写240个生字。
第二单元和第六单元是专门的识字单元。
一是力求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顺应并促进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儿童学习和生活实际:二是注重继承我国识字教学的优秀传统:三是遵循母语规律和汉语言文字的独特规律。
3、课文。
本册共有课文30篇,另有识字课文6篇。
课文按主题组成单元,每单元3—5篇课文,本册共有8个单元。
各单元由单元导读、课文、语文百花园组成。
三部分围绕同一主题,把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情感方法习惯态度融为一体,进行综合训练,以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4、语文百花园。
语文百花园每个单元一次,一般包括字词句拼音等方面的基础练习、读读背背、口语交际、(能说会道)、自主积累(我的采集本)、写话和综合性学习(语文大课堂)等。
二、单元学习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