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体积的测量(打)
高中化学【气体体积的测定】

气体体积的测定气体体积的测定既可通过测量气体排出的液体体积来确定(二者体积值相等),也可直接测量收集的气体体积。
测量气体体积的常用方法:(1)直接测量法。
如图A、B、C、D、E均是直接测量气体体积的装置。
测量前,A装置可先通过调整左右两管的高度使左管(有刻度)充满液体,且两管液面相平。
C装置则是直接将一种反应物置于倒置的漏斗中,另一反应物置于水槽中,二者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直接测量。
D装置:用于测量混合气体中被吸收(或不被吸收)的气体的体积。
读数时,球形容器和量气管液面相平,量气管内增加的水的体积等于被反应管吸收后剩余气体的体积。
解答该量气装置读数时的答题模板:①将××××恢复至室温。
②调节×××与×××两端液面相平。
③视线与×××在同一水平线上。
E装置:直接测量固液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注意应恢复至室温后,读取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一般适合滴加液体量比较少的气体体积测量)。
(2)间接测量法。
如F装置是通过测量气体排出的液体体积来确定气体体积。
欲测定金属镁的相对原子质量,请利用下图给定的仪器组成一套实验装置(每个仪器只能使用一次,假设气体的体积可看作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填写下列各项(气流从左到右):(1)各种仪器连接的先后顺序是 接 、 接 、 接 、 接 (用小写字母表示)。
(2)连接好仪器后,要进行的操作有以下几步,其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待仪器B 中的温度恢复至室温时,测得量筒C 中水的体积为V a mL ;②擦掉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将其置于天平上称量,得质量为m g ,并将其投入试管B 中的带孔隔板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旋开装置A 上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其中的水顺利流下,当镁完全溶解时再关闭这个活塞,这时A 中共放入水V b mL 。
测量气体体积的方法

测量气体体积的方法测量气体体积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体积容器来测量气体体积。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几种测量气体体积的方法。
1.体积容器法体积容器法是通过将气体置于一个有效容积已知的容器中来测量气体的体积。
体积常用的容器有试管、容量瓶、气样袋、气体分析仪等。
为了保证测量准确,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容器必须干燥,否则会导致气体受潮和产生一些其他的反应,从而影响体积的准确性。
(2)容器所处的温度和压力必须稳定,如果环境条件不稳定,会导致气体产生漂移,影响体积的测量精度。
(3)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体积容器必须标定,可以通过重量法进行标定。
2.水封法水封法是一种利用水的性质来测量气体体积的方法。
水封法需要在一个长而细的导管内测量气体体积,导管的一端需要漏进气体,而另一端则漏进一定量的水。
这种方法的前提是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对气体体积的影响非常小,同时,气体占据整个容器的体积,而不是占据容器内部某个部分的体积。
3.重量法重量法是通过容器的重量来计算气体体积的方法。
首先需要先计算空容器的重量,然后将容器装满气体,再通过计算装满气体后容器的重量,从而计算气体的体积。
这种方法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容器的重量必须在非常精确的范围内进行测量,任何粗略的测量都可能会影响到最后的测量结果。
(2)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确保所用的气体质量非常纯净,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精确的结果。
4.浸没法浸没法也是一种测量气体体积的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将容器浸入水中,使容器内部的气体被排出。
当体积完全排出后,就可以通过比较空气和水的密度来计算气体体积。
这种方法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容器必须严格密封,否则水会进入容器内部,导致无法正常测量体积。
(2)在测量气体体积时应该避免使用热水,以免容器发生变形或破裂。
总而言之,测量气体体积的方法并不简单,需要选择正确的工具和方法,并注意实验时的各种细节,才能够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测量气体体积的方法

测量气体体积的方法测量气体体积是实验室科学中常见的操作,它涉及到物理学和化学领域。
测量气体体积的方法有多种,可以根据实验条件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测量气体体积的方法。
1. 静态法静态法是一种常见的测量气体体积的方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通过测量实验前后容器的体积变化来确定气体的体积。
具体的步骤是:首先,将气体充进一个密封的容器中;然后,测量容器的体积;最后,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再测量容器的体积。
通过计算两次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值,即可得到气体的体积。
2. 大气压下气体体积的测量在大气压下测量气体体积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大气压与气体体积之间的关系,通过测量气体体积来确定气体样品的特性和性质。
在实验中,可以使用装有气体样品的可变容积装置,如容积容器或气体收集装置,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测量气体的体积。
3.水位法水位法是一种常见的测量气体体积的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液体的高度来测量气体的体积。
具体的步骤是:首先,用液体(通常是水)充满一个容器,在容器上放置一个活塞或管道,以使容器内部不漏气;然后,将气体通过管道注入容器,在液体中形成气泡;最后,通过测量气泡推动液位的高度变化来确定气体的体积。
4.格斗法格斗法是一种使用玻璃格斗测量气体体积的方法。
格斗是一个具有精确刻度的装置,通过测量气体推动格斗液体的高度变化来确定气体的体积。
具体的步骤是:首先,将气体进入格斗中,直至气体与格斗中的液体达到平衡;然后,通过读取格斗刻度上液体的高度变化来确定气体的体积。
5.比重法比重法是一种测量气体体积的方法,它利用气体的密度与体积之间的关系来进行测量。
具体的步骤是:首先,测量气体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的密度;然后,通过知道气体的密度,可以计算出气体的体积。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测量气体体积的方法,每种方法在实验中都有其特定的优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测量气体体积。
气体体积、质量的测定

在等容条件下,气体的压力与温度成 正比。即当温度升高时,气体的压力 增大;反之,当温度降低时,气体的 压力减小。
波义耳定律
在恒温条件下,气体的压力和体积成 反比关系。即当压力增加时,气体的 体积减小;反之,当压力减小时,气 体的体积增大。
02
气体质量测定
直接称重法
01
02
03
04
直接称重法是通过直接测量气 体的质量来确定其质量的方法
总结
气体纯度的测定对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实验结 果的准确性。
04
实验操作与注意事项
实验操作步骤
准备实验器材
确保实验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准备好测量气体体积和质量所需的仪 器,如气压计、温度计、天平等。
测量气体体积
将待测气体放入已知体积的容器中,使用气压计和温度计测量容器内 的气压和温度,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气体体积。
在操作过程中应确保气体密封良好,避免气体泄漏导致意外事 故。
在实验室内进行气体测量时,应保持良好通风,以降低室内气 体浓度过高导致窒息的风险。
某些气体可能具有可燃性或爆炸性,应远离明火和静电火花, 以防发生火灾或爆炸。
实验操作人员应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化学防护眼镜、 实验服和化学防护手套等,以降低意外事故对身体的危害。
。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精密的电子 天平或等效的称重设备,以确
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在使用直接称重法时,需要将 气体样品放置在干燥、清洁的 容器中,然后使用天平进行称
重。
直接称重法的优点是简单、直 接,适用于大多数气体样品的
质量测量。
容量法
01 02 03 04
容量法是通过测量气体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的体积来计算其质量的方 法。
如何正确进行气体体积的测量

如何正确进行气体体积的测量在科学研究和实验中,准确测量气体体积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在化学实验室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进行气体体积的测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气体性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来正确进行气体体积的测量。
一、气体体积测量的原理在测量气体体积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原理。
气体体积是指气体所占据的空间大小,通常使用体积单位来表示,如立方米(m³)或升(L)。
气体体积的测量需要考虑到气体的压力、温度和海拔高度等因素。
常用的气体体积测量方法包括容积计法、水位差法和气球法等。
二、容积计法容积计法是最常用的气体体积测量方法之一。
容积计是一种装置,通常由玻璃或塑料制成,具有刻度线,用于测量被困在容器中的气体体积。
测量气体体积时,首先要将容积计充满水,然后将容积计倒置并完全浸入水槽中,确保容积计内外压力相等。
接下来,将需要测量的气体通入容积计,直到气体停止流入为止。
最后,读取刻度线上的数值即可得到气体体积。
三、水位差法水位差法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测量气体体积的方法。
它利用气体进入或离开容器时,水位的上升或下降来确定气体的体积。
在进行水位差法测量时,首先要准备两个连接在一起的容器,一个容器内放置要测量的气体,另一个容器内放置水。
将两个容器紧密连接,确保没有气体泄漏。
然后,记录下水位差的初始值。
接下来,让气体进入或离开容器,观察水位的变化,并记录变化后的水位差值。
通过计算初始水位差与变化水位差之间的差值,即可得到气体的体积。
四、气球法气球法是一种间接测量气体体积的方法,通常用于测量较大容积的气体。
它利用气体充满一个已知体积的气球,并测量气球的体积来间接计算气体的体积。
进行气球法测量时,首先要准备一个已知容积的气球,并用待测气体充满整个气球。
然后,将气球连接到一个测量装置上,如容积计。
通过测量气球与容积计之间的气体体积差,即可得到待测气体的体积。
五、其他注意事项在进行气体体积测量时,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测气体体积的整理

一、测定气体体积的方法(一)用量筒直接收集测量气体(O2、H2)体积1.何时开始收集气体:2.测量收集到气体的体积步骤如下,操作的正确顺序是A.调整水准管使两端液面相平;B.使量器管内的气体冷却至室温;C.读取量筒内气体的体积。
3.若量筒预先盛满水时为500mL,完全反应后,读数时量筒内液面刻度为300mL,则生成气体的体积为mL4.若实验结束时,量筒内的液面高于水槽中的液面,要使量筒内外液面的高度相同可采用的操作是(填操作方法),否则测得的氧气体积(填“偏小”或“偏大”)5.保持导管口高于量筒中液面的目的是。
A.防止液体倒吸到试管中导致试管炸裂B.便于少量气体回流,减小实验。
(二)排水测量气体的体积1.右图测量O2体积的装置是(选填图中“a”“b”“c”)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_______(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3.右图测量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制备二氧化碳并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设计了如图的实验方案:若用此装置收集,则所测CO2气体的体积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进后的实验方案,即使操作全部正确,则所测CO2气体的体积偏大,原因是如何改进?(3)橡皮管的作用有:,。
(三)量气管测量气体体积1.测量收集到气体的体积步骤,以下操作的正确顺序是A.调整水准管使两端液面相平;B.使量器管内的气体冷却至室温;C.读取量气管内气体的体积;D.视线与最低凹液面相平。
2.以下装置能避免因液体下滴占气体体积使测得气体的体积偏大的装置A B C D(四)用注射器直接测量:1.盛有催化剂的试管中(填“一次性”或“缓慢分次”)注入14ml过氧化氢溶液,注射器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46ml,则生成的氧气体积为。
高中化学气体体积测定教案

高中化学气体体积测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气体体积的测定方法及相关原理。
2. 学会使用实验装置进行气体体积的测定。
3. 掌握气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气体体积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实验装置的搭建及使用。
3. 气体体积计算方法的简介。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掌握气体体积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实验装置进行气体体积的测定。
四、教学准备:1. 实验装置:气体收集瓶、饱和氯化钠溶液、三通玻璃管、橡胶塞等。
2. 实验材料:氢气、氧气等。
3. 实验记录表格。
五、教学步骤:1. 实验前准备:1)检查实验装置,确保各部件完好无损。
2)将饱和氯化钠溶液放在气体收集瓶中,以保证气体的稳定性。
2. 实验操作:1)将气体收集瓶放在水槽中,连接三通玻璃管和橡胶塞。
2)将一定量的氢气或氧气通过三通玻璃管通入气体收集瓶中,收集气体。
3)记录气体体积、温度、气压等相关数据。
3. 数据分析: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气体的体积。
2)使用实验数据和相关计算方法推导出气体的化学式。
六、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计算,学生可以得出气体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并进一步理解气体体积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七、实验总结及延伸:1. 总结实验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
2. 尝试使用其他气体进行体积测定实验,加深对气体体积测定的理解。
八、作业布置:1. 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数据处理等内容。
2. 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气体体积测定的发展历史和应用。
以上是本次化学气体体积测定教案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祝教学顺利!。
高中化学气体体积测量教案

高中化学气体体积测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气体的性质和体积的概念;2. 掌握气体体积的测量方法;3. 掌握气体体积的计算方法;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气体性质及气体体积概念;2. 气体体积的测量方法;3. 气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气体体积的测量方法;2. 气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气体收集瓶、水槽、倒液法气体收集装置等;2. 实验试剂: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等;3. 实验报告模板;4.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气体性质及气体体积的概念;2. 实验演示:展示气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并让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3.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4. 结果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计算气体体积;5.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过程,讨论实验中的误差及改进方法;6.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数据及结论等。
六、教学评价1. 完成实验报告,并符合实验要求;2. 参与讨论,积极思考问题;3. 实验操作得当,安全意识强烈。
七、拓展延伸1. 每组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气体体积测量方法,比较结果;2. 学生可以利用实验室外的日常生活中的气体体积进行测量。
八、教学反思本教案将气体体积测量实验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深入理解气体体积的概念和测量方法,提升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报告的撰写,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科学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气体体积的测量(1)量气装置的改进(2)量气时应注意的问题①量气时应保持装置处于室温状态。
②读数时要特别注意消除“压强差”,保持液面相平还要注意视线与液面最低处相平。
如上图(Ⅰ)(Ⅳ)应使左侧和右侧的液面高度保持相平。
1.药品的取用(1)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用药匙,若药匙不能伸入试管,可用纸槽,要把药品送入试管底部,而不能沾在管口和管壁上。
块状和大颗粒固体用镊子夹取。
(2)取少量液体可用胶头滴管。
取用较多的液体用倾倒法,注意试剂瓶上的标签向手心。
向容量瓶、漏斗中倾倒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
问题思考1.取用药品时,应遵循节约的原则。
多余的药品一般不能放回原瓶,但有些药品要放回原瓶。
请问哪些药品要放回原瓶,为什么?答案K、Na、白磷等,因随意丢弃易引起火灾等安全事故。
3.仪器的洗涤残留物洗涤剂容器里附有的油污NaOH溶液或热的纯碱溶液容器壁上附着的硫CS2或热的NaOH溶液试管上的银镜稀HNO3AgCl 氨水试管残留的MnO2热浓盐酸4.物质的溶解(1)固体的溶解一般在烧杯或试管里进行,为了加速溶解,常采用搅拌、粉碎、振荡或加热等措施,但FeCl3、AlCl3等易水解的固体溶解时不能加热。
(2)气体的溶解①对溶解度较小的气体(如Cl2等),为了增大气体分子与水分子的接触,应将气体导管插入水中(如右图中A)。
②对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如(如NH3、SO2、HCl等),气体导管口只能靠近液面,最好在导管口连接一倒置的漏斗,并使漏斗边缘刚好贴靠在液面上,这样可以增大气体的吸收率,减少气体的逸出,同时也避免出现液体倒吸的现象(如图中B和C)。
(3)液体的溶解用量筒分别量取一定体积被溶解的液体和溶剂,然后先后加入烧杯中搅拌而溶解。
但对于溶解放热较多的液体,往往先加入密度较小的液体,再沿烧杯内壁缓缓加入密度较大的液体,边加边搅拌。
问题思考意外事故处理方法浓H2SO4沾在皮肤上迅速用干抹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碱洒在皮肤上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稀硼酸溶液液溴洒在皮肤上用酒精洗涤水银洒在桌面上用硫粉覆盖酸液溅到眼中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酒精等有机物在实验台上着火用湿抹布盖灭3.实验安全装置(1)防倒吸装置(2)防污染安全装置(见下图a、b、c)①实验室制取Cl2时,尾气的处理可采用下述b装置。
②制取CO时,尾气处理可采用a、c装置。
③制取H2时,是否需尾气处理?需要。
若需要可采取a、c装置。
装置的气密性检验凡有导气作用的实验装置,装配好均需检查气密性,且必须在放入药品之前进行。
装置气密性的检验原理通常是改变装置内气体的温度或体积从而造成装置不同部位的气体压强差,并产生某种明显的现象。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常用方法如下:图1 图21.微热法图1:如图B所示将导管出口浸入水中,用手掌或热毛巾捂容积大的部位,观察浸入水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逸出,过一会儿移开手掌或热毛巾,观察浸入水中的导管中有无水柱形成。
若加热时浸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逸出,移开手掌或热毛巾后,浸入水中的导管中有水柱形成且一段时间不回落,说明装置不漏气。
2.加热法图2: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导管插入烧杯的水中,用酒精灯微热圆底烧瓶,若导管口产生气泡,停止加热,导管中有水柱形成且一段时间不回落,说明装置不漏气。
3.液差法(1)图3:塞紧橡胶塞,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的橡皮管的部分,从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水,一段时间后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试管中的液面,且液面差不改变。
(2)图4如何检查下列两个装置的气密性?试写出详细方法。
答案①如图,连接好仪器,从乙管中注入适量水,向上提乙管,使乙管液面高于甲管液面。
静置片刻,若液面保持不变证明装置不漏气,反之则漏气。
②从U形管右端向装置中加水至右端液面高于左端液面,停止加水若液面不发生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
(2010·汕头)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操作之一。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仪器或装置在使用前一定要检查气密性的是________ (填序号,下同)。
A.容量瓶B.洗气瓶C.分液漏斗D.酸(碱)式滴定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检查H2的纯度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H2,用拇指堵住,移近酒精灯火焰,如果没有尖锐的爆鸣声,表示较纯;反之不纯常用的物质分离、提纯的物理方法有哪些?试根据所学的知识填写操作方法及相关内容。
图1 图2图3 图4(1)如图1,方法、装置的名称:过滤。
适用范围:把不溶性固体与液体进行分离。
注意事项: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靠烧杯内壁。
②若滤液浑浊,需更换滤纸,重新过滤。
(2)结晶是晶体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态溶质,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而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当大的固态溶质,采用冷却饱和溶液的方法。
如图2,方法、装置的名称:蒸发结晶。
适用范围: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物质注意事项:①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局部过热而飞溅;②当接近蒸干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而不能直接蒸干。
一、高考实验的热点——过滤在过滤操作后,有时需要滤渣,舍弃滤液;有时需要滤液,舍弃滤渣。
1.需要滤液时,如何提取母液中的成分案例1 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过滤,舍去不溶性杂质(滤渣)后,怎样从母液中获取NaCl 固体?答案加热蒸发,当析出大量NaCl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案例2 若母液是CuSO4饱和溶液,怎样获得CuSO4·5H2O晶体?答案加热蒸发,冷却结晶,过滤。
2.需要滤渣时,如何得到纯净的滤渣案例3 在测定Na2SO4和NaCl的混合物中Na2SO4的质量分数时,可以在混合物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沉淀SO2-4,然后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得到BaSO4的质量,试问:(1)怎样判断SO2-4是否沉淀完全?答案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再加入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SO2-4未沉淀完全,反之则沉淀完全。
(2)过滤完毕后,为什么要洗涤沉淀(即洗涤沉淀的目的)?答案洗去可溶性杂质(Na+、Cl-等)。
(3)沉淀的洗涤方法?答案沿玻璃棒向漏斗中注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再重复2~3次。
(4)怎样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答案取最后一次滤出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HNO3酸化的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沉淀未洗净,反之已洗净。
思维拓展玻璃棒在中学化学实验中有哪些作用?试举例说明。
答案(1)搅拌①蒸发结晶用玻璃棒搅拌,以免液体局部温度过高,致使液滴飞溅出来(如图1)。
②固体溶解进行固体溶解的实验时,用玻璃棒进行搅拌,以加快固体物质的溶解速度,如粗盐的溶解。
(2)引流使液体沿玻璃棒注入容器中。
①过滤(如图2)②溶液的配制(如图3)(3)测定性质①点测pH测定溶液的pH时,玻璃棒的作用是蘸取液体。
②检验气体性质检验气体性质时,先用蒸馏水将试纸湿润,粘在玻璃棒的一端,用玻璃棒把试纸放到盛有待测气体的试管口(注意不要接触),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
二、物质的分离、提纯常用的化学方法1.如何分离NaCl和I2的混合物或NaCl与NH4Cl的混合物?答案加热法。
2.如何分离CH3COOH和CH3CH2OH发生酯化反应后生成的产物?答案加入饱和Na2CO3溶液,静置分液。
3.如何除去Cl2中混有的HCl气体?或CO2中混有的HCl气体?答案通入饱和食盐水洗气;通入饱和NaHCO3溶液洗气。
4.如何除去Na2CO3中混有的少量NaHCO3?或NaHCO3中混有的Na2CO3?答案加热;通入CO2气体。
5.已知:开始沉淀的pH 完全沉淀的pH答案 加入CuO 、Cu(OH)2、CuCO 3等,过滤。
6.如何除去Fe 2+中混有的Fe 3+?或Fe 3+中混有的Fe 2+?答案 加入Fe ;通入Cl 2。
2 为除去粗盐中的Ca 2+、Mg 2+、Fe 3+、SO 2-4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称取粗盐――→溶解① ――→BaCl 2② ――→NaOH ③ ――→Na 2CO 3④ ――→过滤⑤滤液――→适量盐酸⑥ ――→蒸发、结晶、烘干⑦精盐 (1)判断BaCl 2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④步中,相关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先用盐酸调pH 值再过滤,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通过某同学设计制备精盐的实验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了判断所加试剂是否过量的方法、错误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及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操作方法,着重考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评价能力。
(1)鉴别SO 2-4的特征试剂为含Ba2+的溶液,可取②步的上层清液再加BaCl 2,看是否还产生沉淀来判断,若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BaCl 2已过量。
(2)第④步的目的是为了除去Ca 2+和过量的Ba 2+,因此离子方程式应有Ca 2++CO 2-3===CaCO 3↓,Ba 2++CO 2-3===BaCO 3↓。
(3)如果先加盐酸调pH 值再过滤,可能使部分沉淀溶解,导致所得食盐不纯。
答案 (1)取第②步后的上层清液1~2滴于点滴板上,再滴入1~2滴BaCl 2溶液,若溶液未变浑浊,则表明BaCl 2已过量(2)Ca 2++CO 2-3===CaCO 3↓、Ba 2++CO 2-3===BaCO 3↓(3)在此酸性条件下,会有部分沉淀溶解,从而影响制得精盐的纯度思维升华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一般原则是什么?答案 分离和提纯一般应遵循“四原则”和“三必须”①“四原则”:一不增(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的杂质);二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三易分离(被提纯物质与杂质容易分离);四易复原(被提纯物质要易复原)。
②“三必须”:一除杂试剂必须过量;二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因为过量试剂带入新的杂质);三必须选最佳除杂途径。
下表为各物质中所含有的少量杂质,以及除去这些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
正确A.①②③④ B.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答案 C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分液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2009·江苏-6D) 解析苯的密度比水小,在水的上层,故有机层应该从上口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