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第六讲激光锁模技术PPT课件
激光的调Q与锁模

03 锁模技术
锁模技术的原理
锁模技术是一种控制激光脉冲宽度和重复频率的方法,通过在激光振荡 过程中引入周期性的相位调制,使得激光脉冲在时间上被压缩和固定。
锁模技术利用了激光的相干性,通过在激光腔内引入一个或多个调制器, 对激光的相位进行调制,使得激光脉冲在时间上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
锁模技术
通过在激光器中引入光学反馈,使激光器的多个纵模同时振荡并保持相位锁定状 态。通过控制反馈强度和频率,可以调节脉冲宽度和重复频率,从而实现超短脉 冲激光输出。
技术特点的比较
调Q技术
调Q激光器结构简单,脉冲能量较高 ,但脉冲宽度较大,通常在毫秒量级 。调Q技术适用于需要高功率脉冲激 光的场合,如材料加工、医疗美容等 。
激光的调q与锁模
目录
• 激光基础知识 • 调Q技术 • 锁模技术 • 调Q与锁模技术的比较 • 调Q与锁模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激光基础知识
激光原理简介
激光原理
激光是受激发射放大原理产生的相干光。在激光器中,通过外部激励源激发原 子或分子从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再通过受激辐射放大实现光的放大。
激光产生过程
随着超快激光技术的进步,锁模技术能够实现更短脉冲宽度和更高重复频率的激光输出, 为科学研究、工业应用等领域提供更多可能性。
锁模技术的集成化与小型化
为了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锁模技术将进一步实现集成化和小型化,便于携带和使 用。
锁模技术在光通信、光谱分析等领域的应用拓展
锁模技术能够产生超短脉冲激光,具有极高的时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因此在光通信、 光谱分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激光锁模技术

激光锁模技术顾朝晖宁波大学光电信息工程摘要: 锁模是激光技术中一个十分关键组成部分。
调Q技术, 受原理上限制, 其激光器输出激光脉冲宽度在1~30115之间。
伴随科学技术发展, 在遥测技术、高时间分辨率光谱学、非线性光学、光电子学、化学动力学以及受控核聚变等很多领域要求取得脉冲宽度更窄、峰值功率更高激光脉冲。
这推进了超短光脉冲技术研究, 发展了激光锁模技术。
关键词: 锁模技术, 激光脉冲--s光脉引言: 世界上是在1964年底首先对He-Ne激光器实现锁模并取得了91010~10冲列。
以后, 激光锁模理论和方法不停推陈出新, 相继出现了红宝石、Y AG、钦玻璃及有机染料等锁模激光器, 取得了ps(1210-)量级窄脉冲。
八十年代初, Fork等人又发展了碰撞锁模理论, 使锁模光脉冲进入了fs(1510-)量级, 这是至今在试验室利用其它手段尚不能实现最短时标。
这就为研究物质微观世界超快速过程提供了新工具, 并将开阔这些领域新前景。
.1.激光锁模技术原理自由运转激光器输出通常包含若干个超出阈值纵模, 如图所表示。
这些模振幅及相位都不固定, 激光输出随时间改变是它们无规则叠加结果, 是一个时间平均统计值。
假设在激光工作物质净增益线宽内包含有N个纵模, 每个纵模输出电场分量可用下式表示:)()(q q t i q q eE t E ϕω+=那么激光器输出光波电场是N 个纵模电场和, 即)()(q q t i q q e E t E ϕω+= E q 、 ωq 、 φq 为第q 个模式振幅、 角频率及初位相。
各个模式振幅E q 、 初位φq 均无确定关系,各个模式互不相干,所以激光输出是它们无规叠加结果,输出强度随时间无规则起伏。
假设有三个光波, 频率分别为v 1 v 2 和 v 3, 沿相同方向传输, 而且有以下关系: , 在未锁定时, 初相相互无关。
因为“破坏性”干涉叠加, 形成光波没有一个地方有突出加强, 输出光强只在平均光强级基础上有一个小起伏扰动。
激光器锁模技术

脉冲的半功率点的时间间隔近似地等于 , 因而可认为脉冲宽度近似等于
为锁模激光的带宽,它显然不可能超过工作 物质的增益带宽,这就给锁模激光脉冲带来一 定的限制
实现锁模的方法
下面我就以损耗调制为例,说明振幅调制锁模的原理:
利用声光或电光调制均可实现振幅调制锁模
调制激光工作物质的增益或腔内损耗,均可使激光振幅得到调
锁模脉冲光强曲线 N=3,即 (2N+1)=7
当
(t ) 2 m 时,光强最大
最大光强为:
1 sin (2 N 1)( t ) 2 2 2 2 I m E0 lim (2 N 1) E0 ( t ) 2m 2 1 sin ( t ) 2
可见,相位调制与振幅调制光波类似,调制后,也存在一系 列边带,锁模机理类似
Eq (t) E0e
结果:
i[(0 q)t 0 q ]
激光器输出的总光场是(2N+1)个纵模相干叠加的
E (t)
1 sin (2 N 1)( t ) 2 E0 cos(0 t) 1 sin ( t ) 2
q N
Ee
q
N
i[(0 q ) t 0 q ]
[E0T0 T0E0cos(m t)]cos(0 t 0 )
A0[1 m cos(m t)] cos(0 t 0 )
1 1 A0 cos(0 t 0 ) mA0 cos[(0 m ) t 0 ] mA0 cos[(0 m ) t 0 ] 2 2
当调制器介质折射率按外加调制信号而周期 性改变时,光波在不同时刻通过介质,便有 不同的相位延迟
假设未调制的光场:E(t) E0 cos(0 t 0 ) 相位调制函数为: (t) cos t 则经过调制后的光场就变为: E(t) E0 cos(0 t 0 cos t) 角频率的变化量为:
第六激光锁模技术

q
qq '
I (t) E2(t) 1 t1 q
t1 E 2 (t)dt
0
N N
1E 2
2
q
若振幅相同
E2(t) N Eq2
2 q N
E2 (t) (2N 1) E02 2
二、锁模的基本原理
1.锁模的概念
使各纵模在时间上同步,频率间隔也保持一定,则激光器将输出脉宽极 窄、峰值功率很高的超短脉冲。
主要内容
6.1 概述 6.2 锁模的基本理论 6.3 主动锁模原理 6.4 被动锁模原理 6.5 同步泵浦锁模 6.6 自锁模
6.1 概述
•
目的:
•
压缩脉冲宽度,高峰值功
率,Q开关激光器一般脉宽达10-8s-
10-9s量级,如果再压缩脉宽,Q开关
激光器已经无能为力,但有很多实际
应用需要更窄的脉冲.(1964年后发
但若设法使 1 = 2 = 3 =0时,有
E1 = E0cos(2πν1 t) E2 = E0cos(4πν1 t) E3 = E0cos(6πν1 t)
第六讲激光的调Q与锁模

该式说明了我们观察到的平均光强是各个 纵模光强之和。
11
如果我们能设法使这些各自独立振荡的 纵模在时间上同步,就需要把它们的相位相 互关联起来,使之有一确定的关系。一般说, 能使q+1 - q等于常数,我们就说该激光器各 模的相位q是按照q+1 - q=常数的关系被锁 定。
12
二、多模激光器模式锁定特性
8
激光的频 谱是由等间隔 (C/2L)的分离 谱线所组成, 每条谱线对应 一个纵模,各 纵模间彼此独 立,相位是在 -到之间随 机分布。在时 间域内,其强 度分布有噪声 特性。
振幅
0
v
振幅强度
t
9
当用接收器件来探测非锁模激光器输出 的光功率时,接收到的光强是所有满足阈值 条件的纵模光强的叠加。此时,某一瞬时的 输出光强为:
第六讲 激光的锁模 技术
1
6.1 锁模技术
前面讲过的调Q激光器可以获得巨脉冲, 但是最小脉冲宽度约秒量级。其原因是形成 激光脉冲需要一个建立时间。如果用腔倒空 技术,可以将脉宽压缩到1~2ns,并且由腔 长决定。 锁模技术可以实现更窄的脉宽和更高的 输出峰值功率。
2
锁模技术是从1964年发展起来的,由于 它能使激光脉冲的持续时间达到10-12秒,甚 至更窄(10-15秒)。所以也称为超短脉冲技 术。由于激光输出脉宽很窄,所以峰值功率 可以很高。这种窄脉冲高峰值功率的激光应 用甚广,在受控核聚变、等离子体物理学、 遥测技术、化学及物理动力学、生物学、高 速摄影、光通讯、光雷达、光谱学、全息学 及非线性光学等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对于研究超高速现象及探索微观世界的规律 性具有极大的意义。
q 2 q 2 C C 2L L
n 0 n 第n个纵模频率为: 0为中心频率,为纵模间隔 设第n个纵模的振幅为An(t), i ( ) t 0 n An (t ) A0e n 其中,A0为振幅, n为初相位。
超短激光脉冲——锁模技术概要PPT课件

超短激光脉冲的应用
• 飞秒激光微加工(适用于各种类型材料)
—喷墨打印机的硅喷嘴
—激光冷烧蚀(ablation)-固体直接气化而不提高温度
—金属表面深度发黑处理(飞秒激光脉冲使金属表面改形而形成 纳米结构)
• 高精度外科切除,周围组织的损伤随脉冲持续时
间的缩短而减小。
• 眼角膜外科:飞秒激光在角膜中造成泡状物
十一模同位相
第13页/共23页
第14页/共23页
锁模方法
• 1966年,梅曼演示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6年之后De Maria.等人做出第 一台锁模激光器(可饱和吸收体自锁)
• 主动式锁模:主动式锁模通过调制腔损耗或者调制往返相位改变
实现锁模(如图)
声光调制器为最常用方法:电信号驱动的 正弦调幅(AM)对每个纵模进行调制。
式将 呈现周期性地相长干涉—产生强的光脉冲爆(burst)—
锁模或锁相。
2L (L为腔长往返时间)
脉冲的时间间隔为
c 1
• 每个脉冲的持续时间由同位相振荡的模式数目决定,如果N个 模式被锁定,频率间隔为∆ע,则整个锁模带宽为 N∆— ע该带 宽越宽,脉冲持续时间越短。
第7页/共23页
激光腔模
(2)从两个含时间的函数开始:
个例如
已知,测量 F (t)
F和' (t)
,其中一
将直接给出另一个
F (t )
G( )
F ' (t)来自其中为延时,G( )
为一阶相关函数:
G( )
F '(t)F(t )dt
要测一个时间事件需要更短的时间事件。
—对于超短 持续时间的脉冲,脉冲用于测量它自己!
第六讲激光锁模技术

11 2N1 q
可见增益线宽愈宽,愈可能得到窄的
锁模脉宽。( t=to=0时,A(t)有极大值,而上式分子(1/2) (2N+1) △ wt1=时,
A(t)=0,令 △t=t1-t0 并近似为半峰值宽,则有…)
(3)输出脉冲的峰值功率正比于 E02 (2N 1)2,因此,由于锁模,峰值
功率增大了2N+1倍。
本节将讨论超短脉冲激光器的原理、特点、实现的方法,几种典 型的锁模激光器及有关的超短脉冲技术。
6.2 锁模的基本理论
激光器的模式分为纵模和横模。锁模也分为锁纵模、锁横 模、锁纵横模三种。本节介绍纵模锁定。
一、多模激光器的输出特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锁模的原理,先讨论未经锁摸的多纵模自由运转
激光器的输出特性。腔长为L的激光器,其纵模的频率间隔为:
Δω ,假定第q个振荡模为
E t E cos t E cos qt q
q
0
q
q
0
0
式中,q为腔内振荡纵模的序数。
激光输出频谱
ω-5
ω-1ω0ω1 ω
ω5
N=5, 2N+1=11
激光器输出总光场是2N+1个纵模相干的结果:
N
N
E(t) Eq (t) E0 cos(0 q)t qa
出现了极大值( I = E2 = 9E02 )。当然, 对于谐振腔内存在多个纵模 的情况,同样有类似的结果。
E(t)
E0
1
0
2
-E0
3
I(t)
v3 9E02
v3=3v1,
v2
v1
v2=2v1, 初位相相同(0)
9E02
0
E(t)
激光锁模技术ppt课件

冲在腔内往返运动,每当此脉冲行进到输出反射镜时,便有一
个锁模脉冲输出。
➢脉冲宽度,即脉冲峰值与第一个光强为零的谷值间的时间间隔
sin[(2N 1) t ] 0但sin(t ) 0 t (m n )
2
2
2
2N 1
2 T 1
为锁模激光器的线宽
(2N 1) 2N 1
4.7.1 锁模原理
,
所以
(t1) (t1
2L) c
,以后这束光波每次通过调制器时损耗
相同。若损耗大于增益,这部分光波终将消失,而在损耗等于
零时通过的光每次都能无损耗的通过,会不断被放大,满足阈
值条件形成振荡,如果腔内损耗和增益控制得当,最终将形成
脉宽很窄,周期为T的脉冲序列输出。
损耗内调制锁模
➢从频率域模式耦合的角度来说明损耗调制锁模的原理。假设中心 频率 ν0 处的模首先振荡,其振幅调制后的电矢量为:
彼此独立的、随机的,所以总光场是各个模式光场的非相
干叠加。输出总光强是各个振荡模式光强之和,即 I Iq
输出光强随时间无规则起伏。
q
4.7.1 锁模原理
核心思想:锁模技术让谐振腔中存在的纵模同步振荡,让各模的频率 间隔保持相等并使各模的初位相保持为常数,激光器输出在时间上有 规则的等间隔的短脉冲序列。
实现锁模的方法
在一般激光器中,各纵模振荡互不相关,各纵模 相位没有确定的关系。并且,由于频率牵引效应, 相邻纵模的频率间隔并不严格相等。因此为了得到 锁模超短脉冲,须采取措施强制各纵模初位相保持 确定关系,并使相邻模频率间隔相等。
• 主动锁模 • 被动锁模 • 自锁模
4.7.2 主动锁模
在自由运转的激光器谐振腔中加入受外界信号控制的调制器, 对激光输出进行振幅或相位调制,实现各个纵模振动同步,叫 作主动锁模。 1. 振幅调制(损耗内调制锁模) ➢如图(4-31)所示,在谐振腔中插入一个电光或声光损耗调制器。 设调制周期为 Tm 2 Ω 2L c ,调制频率 νm c 2L (恰为纵 模频率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