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心电图及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识别及处理 PPT

合集下载

正常心电图及各种异常心电图解读ppt课件

正常心电图及各种异常心电图解读ppt课件

•ppt精选版
•29
• I度房室阻滞
•ppt精选版
•30
• II度I型房室阻滞
•ppt精选版
•31
•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ppt精选版
•32
• 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ppt精选版
•33
•ppt精选版
•34
• 电轴左偏。
• R波为主的ST段压低,多见于心室•pp肥t精选厚版。
•17
1房性早搏 (提前出现异位P’波) (P'-R间期>0.12S) (代偿间期不完全)
2房性早搏伴室内差传
•ppt精选版
•18
• 房性心动过速 (三个以上的房早)
•ppt精选版
•19
• 室性早搏
提早出现的 宽大畸形的 QRS大于0.12 代偿完全
正常心电图及各种 异常心电图表现
•0
心电图
定义: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 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
•ppt精选版
•1
❖ 导联:
•ppt精选版
•2
•ppt精选版
•3
正常心电图波形
❖心电图包括5波(P-QRS-T-U-J)2段2间期(5-2-2) ❖牢记3波(P-QRS-T)2段(PR,ST),2间期(PR,QTc)
•ppt精选版
•6
•ppt精选版
•7
心电图标准记录纸
❖ 心电图纸由横竖均为1mm间隔的小方格组成。为了便于使用,国际上做了 统一的规定:
❖横向:时间。走纸速度为25mm/s,每1小格=0.04S;

❖纵向:电压。外加1mV的电压基线升高10mm,每1小格=0.1mV。
•ppt精选版
•8

图解常见心电图诊断PPT

图解常见心电图诊断PPT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房率105次/分,平均心室率153次/分,R-R整齐时P波不 清,易与室上速伴差传混淆,当R-R不整时,看到明显P波,呈房室分离。 QRS时限 0.13s 。符合分支型室速。(男,23岁)
交界性早搏:提前出现的QRS-T波群, QRS为室上性(偶伴差传), 可见其前后无 P波( 心房与心室同时除极) ,也可前后有逆行性P-波, P-波在QRS前时, P- R间期< 0.12s, P-波在QRS后R- P- < 0.16s ,代偿间歇多完全。 本图逆行的P-波在QRS波前面,P- -R= 0.10s,QRS为室上性。
(可见代偿间歇完不完全与窦性心律是否整齐有很大关系)
房性早搏:提前 出现的P`-QRS 波群,P`波与窦 性P波不同,P`R大于0.12s, QRS为室上性, 偶见宽大畸形(
差传),代偿间
歇不完全(配对 时间+代偿间歇 <2P-P)。本图 可见2个提前的 P`-QRS-T波群 ,前一个QRS为 室上性,后一个
窦性心动过缓 ;符合窦性心 律标准,心房 率<60次/分。
本图心房率 55次/分,PQRS-T等均无 明显异常改变 。 (1mV=5mm

窦房结内游走心律。 P-P显著不整, P-R间期大于0.12s, P-P短时P波稍高,P-P长时P波 稍矮小,同导联P波仅有电压差异,P波极性未发生明显改变。
图解常见心电图诊断
正常心电图、窦性心律失常、 各种早搏及短阵心动过速图解
正常心电图:符合窦 性心律( aVR导联P波 倒置,I、II、aVF、 V4-V6导联P波直立), 心率在60~100次/分之 间,P波时限、电压正 常,P-R间期、QRS时 限、电压、Q-T间期正 常,无明显ST-T等异

心电图的基础知识及常见异常心电图识别课件

心电图的基础知识及常见异常心电图识别课件

左心室肥大
总结:
阅读心电图,要想知道是否存在某侧心腔肥厚。 怎么办??
首先,要检查V1中P波是否是双向; 第二,检查V1中的R波及S波,再检
查V5中的R波。
这非常重要,请紧记!
2.期前收缩
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可以起源于窦房结 以外的任何部位。分为房性、交界性和室性期 前收缩。以室性期前收缩最常见。可见于正常 人和心脏病患者。病因包括心脏外疾病及各种 原因的心脏病,临床表现有心悸不适。
室性期前收缩
室性期前收缩在以下情况下应十分重视: 有器质性心脏病基础。 心功能差或心脏扩大。 临床有眩晕、黑朦等。
心电图上室早为多源、成对、连续≥3个, 出现RonT现象
室性期前收缩的处理
一、功能性室性期前收缩:给予精神安慰,症状明 显者加用镇静剂,并选用β受体阻滞剂。
二、器质性室性期前收缩: 1.急性冠脉综合征:出现室早需迅速治疗,首选
4.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征: 连续三个或三个以上室早。 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0.12秒,T波
与QRS波主波方向相反。 室速频率通常为140~220次/分,心律略
不规则。
偶有夺获心房,或心室夺获、室性融合波。 后二者是室速的可靠证据。
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的处理
一、急性发作的治疗:无血流动力 学障碍者,首选利多卡因静脉注射,也可 使用普鲁卡因胺、普罗帕酮,无效时用胺 碘酮或心脏电复律;对有血流动力学障碍 者,首选心脏电复律,但洋地黄中毒引起 的室速,不宜用电复律。
胺碘酮、利多卡因静注,有效后维持治疗。 2.慢性心脏疾病:除对因治疗外,无症状者可不
必治疗。症状明显者可给予β受体阻滞剂、胺碘 酮等治疗。
3.心房颤动

常见异常心电图的监测与处理PPT课件

常见异常心电图的监测与处理PPT课件

按形成机制分为:冲动形成异常、 冲动传导异常。
按心率的快慢分为:快速性心律 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
一、冲动形成异常
(一)窦性心律失常:过速,过缓,不 齐,停搏
(二)异位心律 1.被动性异位心律:逸搏 2.主动性异位心律: 期前收缩(早搏),: 房性、房室交界
性、室性
阵发性心动过速: 房性、房室交界 性、房室折返性、室性、心房扑动、颤动、 心室扑动、颤动
二、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 较为少见,治疗同阵发 性室上速。
三、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 常发生于慢阻肺或心衰 患者,也可见于洋地黄中毒。
一、病因 阵发性可见于正常人,持续性者见于多 种心肺疾病。
二、临床表现 三、心电图特征 1. 心房活动呈现规律的锯齿状扑动波,(F波)其
间等电位线消失,频率一般在250--300bpm; 2. 心室率规则或不规则,取决于房室传导比例是
.
一、心电图概述。 二、心律失常 三、其它异常心电图。
心脏传导系统解剖 : 由正常心电冲动形成与传导的特殊心肌组 成
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 左右束支和普肯耶纤维网
正常窦性心律的起搏点
上腔静脉入口与右心房后壁交界处
长10--20mm,宽2--3mm 由起搏细胞(P细胞)移行细胞(T
一、心电图特点
较正常PP间期显著长的间期内无P波发生, 长的PP间期与基本窦性PP间期无倍数关系。
二、临床意义
治疗参照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一、心电图特点 一度体表心电图无法诊断;二度I型
为PP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出现一次 长PP间期,该长PP间期小于基本PP间 期的两倍;二度II型的长PP间期为基本 PP间期的两倍。三度者与窦性停搏难 以鉴别。 二、临床意义 参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常见异常心电图识别PPT课件

常见异常心电图识别PPT课件

心房
心室
5.心脏传导阻滞
心脏任一部位的不应期延长引起的冲动传导迟延 或阻断
按发生部位分为: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
按严重程度分为:Ⅰ度(传导延缓)、Ⅱ度(部 分激动发生漏搏)、Ⅲ度传导阻滞(传导完全中 断);
按变化过程分为:永久性、暂时性、交替性、
1)窦房传导阻滞
巧合于期前收缩波的任意位置。
3.异位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心动过速:≥3个连续异位心律;
特点:突发突停,心室率快速而匀齐,
>150次/min;
室上性(包括房性、交界性);
室性心动过速。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波难以辨认,QRS波与窦性者相同; 频率范围每分钟为150240次,节律
匀齐。
Ⅰ度窦房传导阻滞普通心电图机不能观察 到;
Ⅲ度窦房传导阻滞与窦性静止较难鉴别; Ⅱ度窦房传导阻滞才有明确的心电图诊断, 可分为MorbizⅠ型和Ⅱ型。
Ⅱ度窦房传导阻滞
MorbizⅠ型:长间歇之前的P-P间隔逐渐缩 短,于出现漏搏后又突然增长(称文氏现 象);
MorbizⅡ型:在规则的窦性心律中突然出 现一个漏搏间隙,这一长间隙恰等于正常窦 性P-P的倍数(完全代偿间歇),其余P-P 间隔固定不变。
在失去P波之前或之后的P-P间隔与正常P-P 间隔
不成倍数关系。
2.期前收缩(早搏)
早搏就是早期发生的一次短暂的心搏, 常常干扰窦性心律。 早搏本身不产生症状,早搏后正常搏
动 泵出过多的血液可以令人感到一次心
悸。
2.期前收缩(早搏)
早搏是潜在的持续性心动过速的第1个搏 动,
其后可以跟随多个形状类似的搏动; 二联律:每1个正常搏动后跟随1个早搏; 三联律:每2个正常搏动后跟随1个早搏; 早搏可以起源于窦房结以外心脏的任何

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识别护理课件

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识别护理课件
导电胶干燥、出汗----lead failure 心室波振幅太小
• 心电示波干扰:其他无接地设备的应用 • 基线不稳:床上活动、呼吸 • 皮肤刺激(发炎)-----抗过敏软膏、更换位置
第29页/共47页
心电监护所能发现的问题
• 心率 • 心律----危险的心律失常 • ST-T分析
第30页/共47页
关闭报警系统 This practice defeats the purpose of the alarm system
and should never be adopted.
第28页/共47页
心电监护常出现的问题
• 快心率误报:muscle potentials • 慢心率误报:皮肤表面至监护仪之间的电信号不好:电极脱落、
G
L
R
第26页/共47页
电极放置
• 电极片贴于皮肤上 皮肤的准备:备皮、清洁、干燥 电极片的准备:现取、尽可能多地接触、轻按 必要时更换电极片:几天时间、示波减弱、病人出汗多、皮肤不适;
第27页/共47页
报警设置
• 根据患者的心率设置: 60-100次/分:上限140次/分 下限50次/分 较慢或较快:界限较窄 50次/分:上限80次/分 下限40次/分 • 误报警:设置较宽的报警界限(40-180次/分)
五种危险的室性早搏之一
• 频发性室早(PVC):每分钟>6次
第31页/共47页
五种危险的室性早搏之二
• 二联律(或成对出现):常常是室速的前兆
第32页/共47页
• R on T
五种危险的室性早搏之三
第33页/共47页
R on T
第34页/共47页
五种危险的室性早搏之四
• 多源性室早

正常及异常心电图波形分析演示幻灯片

正常及异常心电图波形分析演示幻灯片
正常及异常心电图波形分析
1
前言:心电图是临床上常规检查之一,在诊 断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具 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还可以辅助诊断心脏瓣膜病、 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病、心肌病等。 危重病人,特别是急诊与心内科的危重病人首先 要做心电图
2
一、目的:熟识心电图P-QRS-T波的命名、测量, 正常或异常电轴偏移,正常或异常P、QRS波形 态、时限、电压,正常或异常Q波,ST段抬高或 压低,正常或异常T波、U波等图像,常见心电图 的图像诊断基础知识,为如何诊断心电图打下基 础 二、重点:P、QRS、T、U波什么是正常,什么 是异常及异常图像的鉴别与临床意义
常规心电图必须记录标准12个导联,每 个导联记录不少于3个完整的P-QRS-T 波群,心律失常时用II或V1导联延长记 录10-15秒或更长。急性心肌梗死时, 要求常规加做V3R-V5R及V7-V9导联, 共18个导联心电图。加做V3R-V5R及 V7-V9导联时,用胸导联V1-V3电极分 别接V3R、V4R、V5R,用V4-V6电极 分别接V7、V8、V9导联
0.2mV
16
正常窦性P波(窦性P 波标准):1) aVR 导联P波必须倒置。2) I、II、aVF、V4-V6 导联P波直立。3)正 常窦性P波还需P波时 限<0.11s,P波电压肢 导联<0.25mV,胸导 <0.20mV。本图aVR 导联P波倒置,I、II、 aVF、V4-V6导联P波 呈正向M型,峰间距 0.04秒,V1导联P波 呈正负双向,完全符 合此标准
22
PtfV1值(V1导联P波终末电势):正常窦性心律时V1导联P波多为正负双向,正常PtfV1 值≥-0.02mm.s 。当P波负向明显增大, PtfV1值≤ =-0.03mm.s 称PtfV1值异常。本图P 波负向部分电压为-1.5mm,负向部分P波时限0.07s。 PtfV1值= -1.5mm× 0.07s=0.105mm.s。PtfV1值异常提示左房负荷过重、左房肥大或房间传导阻滞。

《心电图讲解》PPT课件

《心电图讲解》PPT课件

.
4
标准导联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胸导联
.
5
标Ⅰ导联:左上肢电极板连接于心电图机的正极 (黄色),右上肢电极板连接于心电图机的负极(红色)
标Ⅱ导联:左下肢电极板连接于心电图机的正极(绿色) ,右上肢电极板连接于心电图机的负极(红色)
标Ⅲ导联:左下肢电极板连接于心电图机的正极, 左上肢电极板连接于心电图机的负极





窦房传导阻滞

传导障碍:
房室传导阻滞 房内传导阻滞
室内传导阻滞
激动传导异常
传导途径异常: 预激综合症
.
28
.
29
窦性心律
① P波规律出现,Ⅱ、avF、V5导联直 立、avR导联倒置
②P-R间期为≧0.12s
.
30
窦性心动过速
特点:
1.频率:成人>100次/min
1岁以内>150次/min 1-6岁>120次/min
2. 其他波形值在正常范围内
.
31
10mm/mV 25mm/秒

此心电图P-P间期为0.48s,心率为125次/分
.
32
窦性心动过缓 • 特点: 1. 频率:<60次/min
2. 其他波形值在正常范围内
.
33
.
34
窦性心律不齐
• 特点:
1. 同一导联P-P间隔之差>0.12s 2. 其他波形值在正常范围内
.
54
期前收缩相关的常见概念
➢ 偶发早搏:< 5次/min或<30次/h ➢ 频发早搏:≥5次/min或≥30次/h
➢ 二联律:1个窦性激动+1个早搏, 连续3次或 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心房颤动
• 心电图特征:①P波消失,出现形态、振幅、间 期完全不一样的心房颤动波(f波);
• ②RR间期绝对不等;③频率350~600次/分。 • 生理情况:正常人在情绪激动、运动或急性酒精
中毒时可发生房颤。 • 常见疾病:常发生于原有心血管疾病者,如风湿
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缩窄性心 包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4)频率为60-100次/分。
心脏激动的正常传导顺序及心电图表现
2 窦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特征 窦性心律的频率大于100次/min。
常见原因
• 生理性窦性心动过速正常婴幼儿及儿童。 成年人受神经、体液因素也可引起,通常 是人体生理性或病理性应激反应。常见于 劳力、恐惧、情绪激动等情况。
• 病理性应激反应包括发热、低血压、贫血、 甲状腺机能亢进、心力衰竭及药物
Ⅱ度Ⅱ型AVB
莫氏阻滞,PR间期固定,每隔一个或数个心动周期出 现心室漏搏,PR间期可以正常或延长。Ⅱ度Ⅱ型房室 传导阻滞多为持久性,阻滞部位多在希氏束以下, QRS波多增宽。
Ⅲ 度房室传导阻滞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 心电图特征:①P-P和R-R间距基本规则; ②P波与QRS波群之间无固定关系;③P波 的频率较QRS波群频率快,即心房率快于 心室率。
• 临床无自觉症状,有时可闻第一心音减弱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延长超过0.20S,所有心房激动均可下传心室,当 PR间期显著延长时,P波可隐伏于前一心动周期的T波内 。临床无自觉症状,有时可闻第一心音减弱。Ⅰ度房室 传导阻滞部位多在房室结,QRS波多为正常。
Ⅱ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
• 心电图特征:①P-R间期逐渐延长,直到一 个P波后出现QRS波的脱漏,脱落后的P-R 间期缩短;②P波为规则窦性P波;③QRS 波脱漏后再次出现同样的变化。
• 生理情况:见于多数正常人,饮酒、浓茶、 咖啡、疲劳。
• 病理状态: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房病 变等。
房性早搏
6 心房扑动
• 心电图特征: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 相同、节律规则、快速的连续性锯齿样扑 动波(F波)是诊断房扑最重要依据,心房 率通常为250~300次/分。
• 多见于:心脏病病人,包括风湿性心脏病、 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
正常心电图及常见 异常心电图的识别及处理
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识别
• P波


• 窦性P : I II aVF 直立
aVR 倒置
• 时间:0.11s, • 电压:肢导﹤0.25mV,
胸导﹤0.2mV.


• QRS波群
Q波 R波 S波 •


• T波
• 基线
基线




• PR间期
• 多见于:缺血性心脏病。
12 房室传导阻滞
• 正常人或运动员可出现房室传导阻滞,与 迷走神经有关,常发生在夜间。
• 更多见于病理情况下,如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痉挛、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等。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 心电图特征:PR间期延长超过0.20秒,所有 心房激动均可下传心室,当PR间期显著延 长时,P波可隐伏于前一心动周期的T波内。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部位多在房室结,QRS 波多为正常。
3 窦性心动过缓
心电图特征 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次/min。 多见于颅内高压 、甲状腺功能低下或β
受体阻滞剂作用时。
4 窦性停搏:
较正常P-P间期明显延长的时间内无P波,或P波、 QRS波均不出现 血钾过高、洋地黄中毒、窦房结功能低下
5 房性期前收缩
• 心电图特征:①P波提前出现,且形态与窦 性P形态不同,其后多见于不完全性代偿期; ②P波重叠于T波上→未下传的房早;③P波 在T波上,且出现P-R间期延长。
10 心室扑动
• 心电图特征:①各导联无P波;②QRS-T 波群无法分辨代之以正弦型的大扑动波, 规则、向上与向下的波幅相等;③频率 180~250次/分。
• 多见于:缺血性心脏病。
11 心室颤动
• 心电特征:①表现为形态、频率及振幅均 完全不规则的颤动波;②频率150~500次/ 分; ③颤动波大者称粗颤,纤细者为细颤。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所有的心房激动均不能下传心室, 心室节律受阻滞点以下辅助起搏点控制。心房与心室活动 各自独立互不相关,心房率快于心室率,Ⅲ度房室结传导 阻滞,可见于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引起的迷走神经反射,三 束支传导阻滞,多见于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导致的弥漫 性心肌损害。
间期
• QRS间期
间期
• QT间期
1 窦性心律
凡冲动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律统称为 窦性心律。
窦性心律心电图表现:
(1)P波规律出现钝圆型,在Ⅰ、Ⅱ、Ⅴ5导联直立, aVR 导联倒置; (2) P波平均电轴(额面45。—60。)因而P波在I、II、 V5-V6直立,AVF也常直立,AVR倒置。
(3)在同一导联P-P间期的差不超过0.12秒,在不同导 联不超过0.16秒。
室早Biblioteka 9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特征:①室性早搏连续出现3次以上; ②QRS波群呈宽大畸形,时限超过0.12秒; ST-T波方向与QRS波主波方向相反;③心 室率100~250次/分,④心律规则或略不规 则,即RR间期规整或稍不规整。
• 多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病人,最常见 的为冠心病,尤其是心肌梗死;其次是心 肌病、心力衰竭、二尖瓣脱垂、心瓣膜病。
• 多见于:功能性或阻滞部位在房室结或希 氏束近端,该型很少发展为三度房室传导 阻滞。
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又称文氏阻滞,PR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一个P波受阻不 能下传心室。相邻RR间期进行性缩短,包含受阻P波在内 的RR间期小于正常窦性PP间期的两倍。Ⅱ度Ⅰ型房室传 导阻滞常见,多为迷走张力增高引起,阻滞部位多在房室 结或希氏束近端,QRS波群多为正常。
8 室性期前收缩
• 心电图特征:①提早出现的QRS波群,宽 大畸形,时限通常>0.12秒;
• ②早搏之前无与其相关的P波;③ST段与T 波的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④室性早 搏后可见一完全性代偿期。
• 多见于: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风湿 性心脏病、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
• 精神紧张、过量烟酒也可诱发室性早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