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设计案例

合集下载

地域文化公共艺术案例

地域文化公共艺术案例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T2航站楼艺术装置:该项目通过运用数字技术和艺术手法,将中国古代文化和现代科技有机结合,打造了一系列现代艺术品,如透明玻璃艺术墙、流线型光影装置、数码艺术照片等,为旅客带来了艺术与科技的碰撞,让人们在旅途中也能感受到艺术的氛围和文化的魅力。
这些地域文化公共艺术项目充分利用了现代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法,通过多种形式展示了各自地方的历史文化、民族特色和人文精神,为城市增添了文化氛围,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同时,这些项目也具有一定的教育和宣传意义,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地方文化,提高文化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
以下是几:该项目是为了宣传和传承鼓楼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而建立的一道文化长廊。文化墙以砖雕、石雕等多种形式展现了鼓楼区丰富的文化资源,让游客和居民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这个地方的文化底蕴。
湖南长沙芙蓉广场“民族团结之家”:该项目是以民族团结为主题,通过巨型青铜雕塑、文化长廊等形式,展示了中国56个民族的文化风采。这个公共艺术项目通过艺术形式展示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传达了民族团结、和谐共处的价值观。

公共艺术经典案例

公共艺术经典案例

公共艺术经典案例公共艺术是指以公共空间为基础,通过艺术作品来装点和丰富城市环境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能够提升城市的审美价值,增加居民的文化生活,同时也是城市形象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

下面列举了10个经典的公共艺术案例。

1. 纽约自由女神像:作为纽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自由女神像是法国馈赠给美国的礼物。

它象征着自由与民主,成为了纽约的重要地标和旅游景点。

2. 巴黎埃菲尔铁塔:埃菲尔铁塔是巴黎的地标建筑,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它的外观设计独特,给人一种轻盈、优雅的感觉,成为了巴黎的象征。

3. 北京鸟巢: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的传统工艺品“纸鸢”。

鸟巢的外观造型独特,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成为了北京的地标建筑。

4. 巴塞罗那圣家堂:圣家堂是西班牙建筑师安东尼·高迪的代表作,它的建筑风格别具一格,结合了哥特式和现代主义风格。

圣家堂的外观雕塑繁多,富有细节,给人一种神秘、奇幻的感觉。

5. 罗马斗兽场:罗马斗兽场,又称为“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时期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它的设计独特,被认为是建筑史上的杰作,至今仍然是罗马的象征。

6. 雪松神经中心:雪松神经中心是美国医学中心的标志性建筑,它的外观设计灵感来自于人体的神经系统。

建筑外墙采用了大量的透明玻璃,给人一种现代、科技感的印象。

7. 阿姆斯特丹大教堂:阿姆斯特丹大教堂是荷兰最大的教堂,建于13世纪。

它的建筑风格典雅,内部装饰丰富,是阿姆斯特丹的重要文化遗产。

8. 悉尼歌剧院:悉尼歌剧院是澳大利亚的地标性建筑,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剧院之一。

它的外观造型独特,给人一种壮丽、宏伟的感觉。

9. 上海外滩:上海外滩是上海的象征性景区,沿黄浦江岸线建有众多欧式建筑。

外滩的建筑风格多样,包括哥特式、洛可可式、新古典主义等,展示了上海的历史与文化。

10. 柏林墙艺术:柏林墙艺术是指在柏林墙上进行的涂鸦和壁画创作。

这些艺术作品表达了人们对自由和和平的渴望,成为了柏林历史的见证和纪念。

优秀公共艺术作品案例赏析

优秀公共艺术作品案例赏析

优秀公共艺术作品案例赏析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可以丰富城市的文化氛围,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下面我将列举10个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案例,并进行赏析。

1.《纽约的自由女神像》自由女神像是纽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公共艺术作品之一。

它高达93米,手持火炬和自由之书,象征着自由和民主的精神。

这座雄伟的雕塑作品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同时也成为了纽约市的象征之一。

2.《巴黎圣母院前的音乐喷泉》巴黎圣母院前的音乐喷泉是巴黎市政府在圣母院广场上的一处公共艺术作品。

喷泉中的雕塑形象栩栩如生,根据音乐的节奏喷出水花,与周围的建筑和谐统一。

这个作品既增添了圣母院广场的美感,也为游客带来了欢乐和惊喜。

3.《北京鸟巢》北京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也是一座代表中国现代建筑的标志性作品。

它的外形独特,像一只巨大的鸟巢,内部设有8万个座位。

鸟巢在奥运会期间举办了许多重要比赛和文化活动,成为了中国的新地标,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4.《伦敦塔桥》伦敦塔桥是伦敦的地标建筑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桥梁之一。

它的设计独特,桥上设有两座塔楼,连接着泰晤士河两岸。

塔桥不仅具有实用价值,也是一件艺术品,它的外形精美,给伦敦市区增添了独特的风景。

5.《巴塞罗那圣家堂》巴塞罗那圣家堂是建筑大师高迪的杰作,也是巴塞罗那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这座教堂的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元素。

它的外观壮观、细节精美,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被誉为是现代建筑的奇迹。

6.《芝加哥的云门》云门是位于芝加哥的一座公共艺术作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不锈钢雕塑。

它的外观呈现出一种奇特的形状,给人以惊艳之感。

云门的设计灵感来自云彩,寓意着人与自然的融合。

这个作品成为了芝加哥的地标之一,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拍照。

7.《东京银座的巨型钟表》东京银座的巨型钟表是一处公共艺术作品,它位于银座购物区中心,是一个巨大的钟表造型。

钟表的设计精美,时针和分针的走动让人感到时间的流逝。

校园公共艺术作品案例

校园公共艺术作品案例

校园公共艺术作品案例
1.彩虹楼梯:这是一幅多彩的楼梯,位于美国一所小学的教学楼中。

每个楼梯台阶都有不同颜色的漆,营造出一种活泼而欢快的氛围。

2. 高空的音符:这是一件位于英国一所音乐学院内的艺术作品。

它由一些巨大的音符组成,悬挂在学院的天花板上。

这些音符在风中摇摆,营造出一种舒缓的氛围。

3. 校园塑像:在很多校园中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塑像,包括历史人物、学者和艺术家。

这些塑像不仅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校园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

4. 壁画:在许多校园的大厅和走廊中都可以看到壁画。

这些壁画通常是由学生或艺术家绘制的,旨在展示学校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

总之,校园公共艺术作品是一种有趣、有意义的方式,可以为学生和教职员工提供更加美好的校园体验。

- 1 -。

生态公共艺术案例

生态公共艺术案例

生态公共艺术案例1. 全球石头史通过利用景观设计和公共艺术,全球石头史项目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城市中展示不同类型的石头,以唤起人们对地球上的岩石多样性和资源有限性的关注。

该项目通过创造性地利用城市空间和石头的形态来增加人们对生态环境和地质历史的认识。

2. 生态纳米公园生态纳米公园是一个结合科技和艺术的生态公共艺术项目。

该项目在城市中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智能技术来创造一个全新的生态环境。

例如,在公园中安装太阳能充电站和智能传感器,以收集和展示不同植物和动物的生态信息。

这样的公园旨在提醒人们保护和尊重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3. 生态雨水花园生态雨水花园是一个利用自然循环系统来净化和收集雨水的公共艺术项目。

通过建造雨水收集设施和利用植物来净化雨水,该项目不仅可以解决城市排水问题,还可以创造一个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公共空间。

该项目还可以通过艺术装置和景观设计来美化环境,增加人们与自然的互动和理解。

4. 生态雕塑公园生态雕塑公园是一个将艺术、自然和环境保护融为一体的公共艺术项目。

该项目在公园中设置不同形态和材质的雕塑,以展示不同生物和自然元素。

这些雕塑既可以为城市景观增添艺术氛围,又可以提醒人们保护和珍惜自然环境。

同时,这些雕塑也可以吸引各种动物和昆虫生活在其中,增加生态多样性。

5. 生态音乐墙生态音乐墙是一个结合艺术和科技的公共艺术项目。

该项目通过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智能技术,将城市墙壁变成可响应声音的艺术装置。

这些墙壁可以通过感应器来捕捉环境中的声音,并将其转化为音乐或声音景观。

这样的艺术装置不仅能够创造一个与音乐和声音交互的公共空间,还可以提醒人们对环境声音的关注和珍惜。

公共艺术经典案例

公共艺术经典案例

公共艺术经典案例公共艺术是指在公共场所展示的艺术作品,旨在为公众提供美学享受和文化教育。

下面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经典案例。

1.《自由之翼》(Statue of Liberty)《自由之翼》是位于纽约自由岛上的一座巨大铜像,代表着美国的自由和民主精神。

它成为了纽约的标志性建筑,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2.《大卫》(David)《大卫》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创作的一座雕像,现展示在佛罗伦萨的艺术博物馆中。

这座雕像以完美的人体比例和细腻的雕刻技巧而闻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雕塑之一。

3.《亲吻》(The Kiss)《亲吻》是奥地利艺术家古斯塔夫·克林姆创作的一幅画作,描绘了一对情侣正在热烈地亲吻。

这幅画作展示了爱情和激情的力量,成为了克林姆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4.《星空》(Starry Night)《星空》是荷兰画家梵高创作的一幅油画,描绘了一片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和一棵扭曲的松树。

这幅作品以其独特的笔触和鲜艳的色彩而闻名,成为了梵高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5.《牛津大学圆形图书馆》(Radcliffe Camera)牛津大学圆形图书馆是英国牛津大学的一座建筑,建于18世纪。

它的圆形建筑风格和精美的装饰使其成为了牛津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6.《东京塔》(Tokyo Tower)东京塔是日本东京的一座塔楼,建于1958年。

它的外观灵感来自于法国的埃菲尔铁塔,成为了东京的地标之一。

游客可以搭乘电梯上到塔顶,欣赏到壮观的城市景色。

7.《新加坡滨海湾花园》(Gardens by the Bay)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是新加坡的一座公共花园,占地面积达101公顷。

它以其独特的植物和景观设计而闻名,包括了巨大的人工树木和多个花园区域,成为了新加坡的旅游景点之一。

8.《铁塔公园》(Parc du Champ de Mars)铁塔公园位于法国巴黎的艾菲尔铁塔底部,是一个广阔的公共花园。

公共艺术作品案例赏析

公共艺术作品案例赏析

公共艺术作品案例赏析案例1. 城市街区⾮盈利组织+公共艺术计划“曼哈顿市中⼼的Garment District,每六个礼拜都焕然⼀新”《环》(LOOP)是六个9英尺⾼的沉浸式艺术装置,今年初现⾝曼哈顿的百⽼汇⼤道。

这六个圆筒状的复古未来主义装置由来⾃纽约服装街区协会(Garment District Alliance)的艺术家们创作⽽成。

坐在这个圆筒上,就像仓⿏奔跑在巨型轮⼦上⼀样,体验者通过推动装置内的杠杆播放西洋镜式的⾳乐电影,特别适合亲⼦或好友们共同体验。

这件作品在该街区展出六个礼拜,它属于Garment District Art on Plaza计划的⼀部分,组织⽅联合⼊驻该地区的各个企业和商业群体,通过在街道⼴场上呈现公共艺术作品的⽅式,提升该街区的⽂化氛围与经济活⼒。

服装街区(Garment District)得名于在此地安家落户的众多时装品牌的设计⼯作室和展⽰空间,因此该街区有着浓厚的艺术和时尚氛围。

除了Art on Plaza 计划外,服装街区协会还特别划定了公共艺术空间(Space for Public Art),每隔六周就会展出新的公共艺术作品。

案例2. 双年展与城市规划组织+公共艺术计划“利物浦双年展与BID Company发起⾸个公共艺术五年计划”利物浦已被联合国教科⽂组织列为世界⽂化遗产城市,它也被公认为是英格兰除伦敦外的⽂化之都,并承办英国当代艺术双年展。

来⾃利物浦的BID Company 是⼀个专门运营和管理利物浦市内Business Improvement District (BID)的⾮营利组织,它代表和维护BID内各个商业形态的共同利益,致⼒于通过提供附加服务(additional service)为提升该地区的商业效益和社区服务。

利物浦BID Company与双年展于2018年初联合发起了⾸个“公共艺术五年计划“,双⽅将共同在这块⼴达85英亩的空间内以委任作品的⽅式呈现公共艺术,作品形式将包含雕塑、装置、城市家具(带有功能性的公共艺术作品)、灯光⾳乐装置等,并呼应利物浦城市的历史⽂化背景。

公共艺术代表性案例

公共艺术代表性案例

1 沈阳铁西区‎工业遗址的‎处理2河北秦皇‎岛市沿汤河‎的“红飘带” 景观和公共‎艺术方案3 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景观‎改造和公共‎艺术形态4 杜伊斯堡市‎北部风景园‎的景观与公‎共艺术方案‎5书籍:①宋永昌等主‎编《城市生态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②卡洛琳·麦茜特:《自然之死》,吴国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③卡特琳·格鲁(Cathe‎rine Grout‎),艺术策展人‎及批评家,法国艺术科‎学院院士,法国文化部‎公共艺术咨‎询委员。

主要著作:《关于城市中‎的艺术》、《斯特拉斯堡‎的电车》、《艺术介入空‎间》、《重返风景》、《艺术的社会‎面貌》等。

④在2009‎年4月25‎日于上海同‎济大学举行‎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国际学‎术会议”上,卡特琳·格鲁就当代‎西方景观及‎公共艺术的‎价值观念新‎趋向等问题‎作了演讲。

⑤⑥Patri‎c ia C. Phili‎p s, “Tempo‎ralit‎y a nd Publi‎c”, in Harri‎e t F. Senie‎& Sally‎Webst‎e r (eds.), Art Criti ‎c al Issue‎s inPubli c Art: Conte n t, Conte x t, and Contr o vers y, New York: Harpe r Colli n s, 1992, p. 296, pp. 303-304.⑦南条史生:《与丹尼尔·布罕的对话‎》,《艺术与城市‎》,潘广宜等译‎,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台湾)2004年‎。

⑧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欧阳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⑨麦肯·迈尔斯:《艺术·空间·城市》,简逸姗译,创兴出版社‎有限公司(台湾)2000年‎版如中国美院‎孙振华教授‎《公共艺术时‎代》(2003 年)、《社会学转向‎——公共艺术时‎代的艺术家‎》(2003 年)、《公共艺术的‎公共性》(2004 年)、《公共艺术的‎政治学》(2005 年)等等文章,提出公共艺‎术是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和体现,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在‎政治文明上‎的更进一步‎发展和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2植物泡泡
• 这些美丽的绿色泡泡花园突然出现在巴黎街头,给行人提供一个 室外桃园,这里面有别于外面的混凝土森林,里面有数量巨大的 兰花或者小“森林”。泡泡是金属框架结构,外敷透明表皮。这 个泡泡的赞助商是荷兰的花卉协会。行人可以进去15分钟,享受 美丽的景色和新鲜的空气,这15分钟被称作“绿色15分钟”。
案例4:碳技术浮桥藻类公园设计
案例5:新宿花园
• 在封建时代,园林几乎没有作为公共 空间出现过。而今天的民主制度,不 光尊重私有财产和人类发展,并在此 基础上考虑土地的所有权及成分,追 求在有限的范围内创造出更多的绿色 空间。
• 新宿花园除了对城市的环境有贡献之 外,更多的是其经济贡献。它可以提 供一般停车场的两倍数量停车位,因 为他是双层的。东京的空间是如此紧 张,电梯取代了坡道,因此也争取到 了更有效的布局,进而获得更多的停 车位。片层结构代替了栏杆,并提供 绿植的生长空间,被打造成“绿植围 墙”,丰富了环境空间,这里不仅仅 是停车场,也都是都市绿洲。停车场 内可以为年轻的艺术家提供艺术街头 展出,这又有点像博物馆了,真是鼓 舞人心。
案例3:碳技术浮桥藻类公园设计
• “碳技术/浮桥藻类公园”是Andrew Moddrell和Christopher Marcinkoski设计的作品。方案运用了绿藻浮桥平台吸收纽约 交通主干道上运输工具所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这些绿藻浮 桥同时在这一区域形成了一条生物燃料的产生地,创造出了 一个带有湿地、鸟类栖息地、娱乐设施、自行车道和公众漫 步道的城市公园。评委Elizabeth Diller,Cecil Balmond, Marilyn Taylor,Walter Hood,Stan Allen和Thom Mayne都 一致认为这个作品非常之棒。作品符合参赛规则中两个重要 的部分:连接布鲁克林和曼哈顿的悬浮标志,可以吸收二氧 化碳的桥将是隐藏着的水中隧道的一个可见的标识,河上的 公园道路周期性的改变可以起到重塑城市形象的目的。
案例6:新宿花园
பைடு நூலகம்公共艺术设计案例
案例1:通往俄国的大门
• “新彼得堡”规划的覆盖范围大约为3,500公顷,长 20公里,由七个串连的岛屿(就像一个前后呼应的故 事)构成,计划建设新地块和新城区。离古城中心越 远的岛屿就越小。从景观和基础设施来看,各岛屿借 助一个中心支撑结构实现了较好的连通性。在这个中 心结构上有一系列有趣的风景线和公共空间。中心结 构的规划巧妙地与地区现况融为一体。它的位置离古 城中心很近,表现出对涅瓦湾海岸线上重要住宅区和 地段的侧重。它设在海湾航行线上,与现有的基础设 施之间的连接令人感觉很舒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