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一、能源的分类1、一次能源:______________的能源。
2、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______、______得到的能源。
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电能火电(1)能量转化过程:化学能____________________(2)能量转化的关键步骤:__________________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关键。
2、原电池(1)实验探究实验装置实验现象铜片:______________锌片:______________电流表:________________结论有______产生,装置中______转化为____(2)原电池:将__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的装置。
(3)工作原理:锌失去电子,作______极,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电子通过导线流向铜片,溶液中的____在Cu片上得电子生成____,铜片作____,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
(4)反应本质:原电池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___。
(5)原电池的构成条件①具有__________的两个电极;②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③电极间____________;④电解质溶液。
(6)原电池的正、负极判断负极正极电极材料活泼性____的金属活泼性____的金属或能导电的______电子流动方向电子____极电子____极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定向移动方向____离子移向的极____离子移向的极发生的反应____反应____反应反应现象电极溶解电极______或有________知识点一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1、能源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自然界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天然气是二次能源B、石油是二次能源C、电能是一次能源D、水力是一次能源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根据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划分标准,氢气为二次能源B、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C、火力发电是将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过程D、在火力发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实际上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知识点二原电池的构成3、下列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的是()4、某原电池工作时总的反应为Zn+Cu2+===Zn2++Cu,该原电池的组成可能是()A、Zn为正极,Cu为负极,CuCl2溶液作电解质溶液B、Cu为正极,Zn为负极,稀H2SO4作电解质溶液C、Cu为正极,Zn为负极,CuSO4溶液作电解质溶液D、Fe为正极,Zn为负极,ZnSO4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知识点三原电池的工作原理5、下面是四个化学反应,你认为理论上不可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A、2Al+2NaOH+2H2O===2NaAlO2+3H2↑B、2H2+O22H2OC、Mg3N2+6H2O===3Mg(OH)2+2NH3↑D、CH4+2O2―→CO2+2H2O6、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①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②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③两烧杯中溶液的c(H+)均减小④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慢⑤甲中SO向Zn片移动,H+向Cu片移动⑥乙中电流从Cu 片流向Zn片⑦甲乙两烧杯中Cu片的质量均不变A、①②③B、③⑤⑦C、④⑤⑥D、②③④⑤⑦知识点四原电池原理的应用7、一学生欲通过实验判断X、Y、Z、W四块金属的活泼性,做了如下实验并得结论:当X、Y组成原电池时,Y为负极;当Z、W组成原电池时,W为正极;W能从含Y离子的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据此可知它们的活泼性顺序是()A、Z>W>X>YB、X>Y>Z>WC、X>Y>W>ZD、Z>W>Y>X8、某金属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该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作为负极,则该金属可能为()A、铝B、铜C、锡D、硅练基础落实1、对于原电池的电极名称叙述有错误的是()A、发生氧化反应的为负极B、正极为电子流入的一极C、比较不活泼的金属为负极D、电流的方向由正极到负极2、下面是四个化学反应,你认为理论上不可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A、Zn+Ag2O+H2O===Zn(OH)2+2AgB、Pb+PbO2+2H2SO4===2PbSO4+2H2OC、Zn+CuSO4===Cu+ZnSO4D、C+CO22CO3、茫茫黑夜中,航标灯为航海员指明了方向。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

①Zn为正极,Cu为负极
②H+向负极移动
③电子是由Zn经外电路流向Cu
④Cu极上有H2产生 ⑤若有1 mol电子流过导线,则产生的H2为0.5 mol ⑥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③④
【科学探究】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1、反应中,哪种物质失电子?哪种物质得电子? 2、Zn是通过什么途径将电子转移给溶液中H+的? 3、想什么办法使Zn与H+分开,不让H+直接在Zn表面得电子?
【实验探究】
实验二
锌片和铜片用导线 连接后平行插入稀硫酸中
Zn
Cu
实验现象
思考问题寻 找答案
稀硫酸
锌片不断溶解,铜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
1、铜片上产生的是什么气体?怎么得来? 2、电子从哪来? 3、导线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 4、你怎样知道导线中有电子流过?如何改进实验?
【课堂小结】
能源
物质
中的 化学
转化
原
电 能
能
电
池
定义
工作 原理
正负 极判 断方 法
构成 条件
【课后作业】
1、完成学案课后作业部分 2、利用水果电池设计音乐卡片送给父母。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知道原电池的 概念。 2、理解原电池工作原理,了解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3、学会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初步认识电极反应式。
【教学重难点】
原电池工作原理及构成条件
【知识链接】
2008年我国发电总量构成图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化学能与电能》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2.2《化学能与电能 》(共3 6张PPT)统编 版课件 优秀课 件ppt 课件部 编版课 件
化学能与电能
第二课时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2.2《化学能与电能 》(共3 6张PPT)统编 版课件 优秀课 件ppt 课件部 编版课 件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2.2《化学能与电能 》(共3 6张PPT)统编 版课件 优秀课 件ppt 课件部 编版课 件
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
水电站
一次能源经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火电站
一、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火力发电原理及过程
燃烧
蒸汽
发电机
化学能 热能
机械能
电能
2、火力发电的化学深层本质分析
火力发电
过程
将化学能经一系列能量转化为电能
关键
燃烧
本质
氧化还原反应
本质
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发生电子的转移
银锌电池 Zn为负极, Ag2O为正极 电解液: KOH溶液 电极反应式:
负极:Zn+2OH--2e-=Zn(OH)2 正极:Ag2O+H2O+2e-=2Ag+2OH- 总反应式: Zn+Ag2O+H2O=2Ag+Zn(OH)2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2.2《化学能与电能 》(共3 6张PPT)统编 版课件 优秀课 件ppt 课件部 编版课 件
4、考虑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环境, 化学物质的选择。
5、从电学角度考虑仪器选择和组装问题。
e-
- 负极
电流表
I 正极 +
H2
Zn
H+
Cu
SO24 -
H+
Zn2+
[实验现象]:铜片上有气泡产生,锌片不断溶解 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
化学能与电能课件-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即原电池的总反应
下列各种情况是否形成了原电池?
G
G
Fe
Ag Mg
Al
Zn
Cu
盐酸
A
G
Zn
Cu
CuSO4溶液
B
Zn
Cu
蔗糖溶液
D
H2SO4
E
盐酸
C
生铁
盐酸
F
装置是否为原电池的判断方法
练习
[例] X、Y、Z都是金属, 把X浸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 有Z析出, X与Y组成原电池时,Y是电池的负极。 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C) A.X>Y>Z B.X>Z>Y C.Y>X>Z D.Y>Z>X
原电池
4、原电池的应用
④金属因发生原电池反应而腐蚀 ——金属防护问题
如何避免轮船船身被腐蚀,延长 其寿命? 通常在轮船的尾部和在船壳的水线以下部 分,装有一定数量的锌块,请解释原因
外 电子流向:负极 沿导线 正极
电
路 电流方向:正极 沿导线 负极
内 阳离子 正极
电 路
阴离子
负极
锌铜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负极(Zn) Zn - 2e- === Zn2+
工作原理 (反应方程式)
正极(Cu)
2H+ + 2e- === H2↑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 Zn + 2H+ === Zn2+ + H2↑
原因:轮船的船身一般是用铁做的, 装上锌块后,铁跟锌形成原电池,此 时锌作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溶掉,而 铁作为正极被保护起来不受腐蚀。
化学能与电能

①到图书馆或上互联网查阅资料;
②到附近商场进行调查;
③在家庭或到附近单位及社区进行调查。
板书设计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一、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一)火力发电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二)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原理与装置
1.原电池概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4、能对自己探究原电池概念及形成条件的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选择合理有效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5、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6、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能源问题,逐步形成正确的能源观。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我校学生的基础比较扎实,知识面很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很强,对实验过程的把握和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全面。我所带班的学生对化学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而且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很好。有不少学生喜欢做一些贴近生活的小实验,比如:鸡蛋壳或碱面和醋酸的反应,废铁屑和醋酸反应吹氢气球等。所以就本节课而言,基于学生的上述特点,以家庭或课堂实验的实际操作方式将“玩”与学有机结合,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电学、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和氧化还原反应等背景知识,从而更好的体现课程的完整性和认知的层次性。
2、Zn通过什么途径将电子转移给溶液中的H+的
3、想什么办法是Zn与H+分开,不让H+直接在Zn表面得电子
组内交流列出想法
实验②
步骤要求
Cu、Zn同时插入稀硫酸中,开始时不接触,观察一会儿,使Cu、Zn接触,观察现象
1.2.6化学能与电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各个组成部分,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加深对电池工作原理的理解。
-实验:安排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搭建,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加深对电极反应的理解。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组成、电极反应及其能量转换过程,掌握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2)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应用:了解化学能与电能转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池的使用、电解水制氢等,提高学生对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认识。
2.教学难点:
(1)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反应:理解并区分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反应,掌握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化学能与电能”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拓展与延伸
(一)拓展阅读材料
1.《化学能与电能转换的原理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
2.《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
3.《化学电池:原理、应用与未来》(清华大学出版社)
(2)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理解电解池的组成、电解过程及其能量转换,掌握电解池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针对以上教学难点,教师应采取以下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1.针对电极反应的难点,可以通过实验演示、动画演示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极反应的过程,引导学生掌握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
2.针对电解池的工作原理难点,可以运用实例分析、问题引导等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电解池的组成、电解过程及其能量转换,从而提高学生对电解池在实际应用中的认识。
新人教版化学必修2高中《化学能与电能》ppt课件之一

过氧化钠 粉末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 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这种能量变化又通常表现 为热能变化。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电能
实验2-1
实验步骤 在一支试管中加 入2-3mL6 mol/L的盐酸, 再插入用砂纸打 磨光的铝条,观 察现象 温度计测量溶液 温度的变化
【深入思考】
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 1.中和热: 而生成1molH20,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思考与交流(若要准确测定中和热)
你在设计实验装置和操作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用隔热装置,尽量减少热量散失; (2)酸碱的量要准确:n=C×V a、浓度要越精确越好 b、量体积的容器越精确越好,最好用移液管 (3)注意控制反应时间 (4)多做几次,取平均值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有刺激性气味 气体产生
有氨气 产生
玻璃片上的水结成 冰,玻璃片与烧杯 用手触摸壁下部, 底被冰粘在了一起 Ba(OH)2· 8H2O 试着用手拿起烧 ;用手触摸杯壁下 与NH4Cl反应的 部,有凉的感觉
杯 反应方程式
过程吸收热量。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放出反应: 断键吸收总能量 <成键放出总能量 吸热反应: 断键吸收总能量 > 成键放出总能量
1、已知反应A+B=C+D为放热反应,对该反 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 A. A的能量一定高于C B. B的能量一定高于D C. A和B的总能量一定高于C和D的总能量
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在反应中, 破坏1molH-H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 破坏1molO = O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 形成1molH-O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B ) A. 2Q1 + Q2 > 4Q3 B. 2Q1 + Q2 < 4Q3 C. Q1 + Q2 < Q3 D. Q1 + Q2 = Q3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一. 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知识与方法】1.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铜是负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B .铜片质量逐渐减少C .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 .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2.某金属能跟稀盐酸作用放出氢气,该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此金属是( )A .镁B .铁C .铝D .铜3.下列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的是 ( )A B C D4( )A 5.下图烧杯中放的都是稀硫酸,在铜电极上能产生气泡的是 ( ) ABC D6.下列各组材料中,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7.两种金属A 与B 组成原电池时,A 是正极。
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 )A .A 的金属性强于BB.A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还原反应C.电子不断由A电极经外电路流向B电极D.A在金属性活动顺序表中一定排在氢前面8.X、Y、Z都是金属,把X浸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表面有Z析出,X与Y组成原电池时,Y为负极。
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X>Y>Z B.X>Z>Y C.Y>X>Z D.Y>Z>X9.如图所示,两电极一为碳棒,一为铁片,若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且a极上有大量气泡生成,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a为负极,是铁片,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B.a为正极,是碳棒,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C.b为负极,是铁片,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铜溶液D.b为正极,是碳棒,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铜溶液10.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关键是氧化还原反应。
原电池是一种的装置。
在原电池中,一般来说,较活泼的金属发生反应,是极,活泼性较差的金属极上发生反应,是极。
电子的流动方向是从极到极;电流方向是从极到极。
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极移动,阴离子向极移动。
11.某学习小组针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如下实验:(1)将锌片放入盛有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烧杯中溶液温度会升高,说明该反应实现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第1课时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一、能源的分类1.一次能源:______________的能源。
2.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______、______得到的能源。
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电能——火电(1)能量转化过程:化学能――→燃烧______――→蒸汽________――→发电机______(2)能量转化的关键步骤:__________________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关键。
2.原电池 (1)实验探究 实验装置实验现象 铜片:______________锌片:______________电流表:________________结论 有______产生,装置中______转化为____(3)工作原理:锌失去电子,作______极,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电子通过导线流向铜片,溶液中的____在Cu 片上得电子生成____,铜片作____,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
(4)反应本质:原电池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___。
(5)原电池的构成条件①具有__________的两个电极;②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③电极间____________;④电解质溶液。
(6)原电池的正、负极判断负极 正极电极材料 活泼性____的金属 活泼性____的金属或能导电的______电子流动方向 电子____极 电子____极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定向移动方向 ____离子移向的极 ____离子移向的极发生的反应 ____反应 ____反应反应现象 电极溶解 电极______或有________知识点一 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1.能源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自然界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天然气是二次能源B .石油是二次能源C .电能是一次能源D .水力是一次能源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根据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划分标准,氢气为二次能源B .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C .火力发电是将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过程D .在火力发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实际上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过程,伴随 着能量的变化知识点二 原电池的构成3.下列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4.某原电池工作时总的反应为Zn +Cu 2+===Zn 2++Cu ,该原电池的组成可能是( )A .Zn 为正极,Cu 为负极,CuCl 2溶液作电解质溶液B .Cu 为正极,Zn 为负极,稀H 2SO 4作电解质溶液C .Cu 为正极,Zn 为负极,CuSO 4溶液作电解质溶液D .Fe 为正极,Zn 为负极,ZnSO 4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知识点三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5.下面是四个化学反应,你认为理论上不可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A .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B .2H 2+O 2=====点燃2H 2OC .Mg 3N 2+6H 2O===3Mg(OH)2+2NH 3↑D .CH 4+2O 2―→CO 2+2H 2O6.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②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③两烧杯中溶液的c (H +)均减小④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慢⑤甲中SO 2-4向Zn 片移动,H +向Cu 片移动⑥乙中电流从Cu 片流向Zn 片⑦甲乙两烧杯中Cu 片的质量均不变A .①②③B .③⑤⑦C .④⑤⑥D .②③④⑤⑦知识点四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7.一学生欲通过实验判断X 、Y 、Z 、W 四块金属的活泼性,做了如下实验并得结论: 当X 、Y 组成原电池时,Y 为负极;当Z 、W 组成原电池时,W 为正极;W 能从含Y 离子的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 ,据此可知它们的活泼性顺序是( )A .Z >W >X >YB .X >Y >Z >WC .X >Y >W >ZD .Z >W >Y >X8.某金属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该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作为负极,则该金属可能为( )A .铝B .铜C .锡D .硅 练基础落实1.对于原电池的电极名称叙述有错误的是( )A .发生氧化反应的为负极B .正极为电子流入的一极C .比较不活泼的金属为负极D .电流的方向由正极到负极2.下面是四个化学反应,你认为理论上不可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A .Zn +Ag 2O +H 2O===Zn(OH)2+2AgB .Pb +PbO 2+2H 2SO 4===2PbSO 4+2H 2OC .Zn +CuSO 4===Cu +ZnSO 4D .C +CO 2=====高温2CO3.茫茫黑夜中,航标灯为航海员指明了方向。
航标灯的电源必须长效、稳定。
我国科技工作者研制出以铝合金、Pt-Fe 合金网为电极材料的海水电池。
在这种电池中( ) ①铝合金是正极 ②铝合金是负极 ③海水是电解液 ④铝合金电极发生还原反应A .②③B .②④C .①②D .①④4.下列烧杯中盛放的都是稀硫酸,在铜电极上能产生气泡的是( )5. 如图所示,两电极一为碳棒,一为铁片,若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且a 极上有大量气泡生成,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a 为负极,是铁片,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B .b 为负极,是铁片,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铜溶液C .a 为正极,是碳棒,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D .b 为正极,是碳棒,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铜溶液练方法技巧——原电池正、负极及电极反应的判断6.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Cd(OH)2+2Ni(OH)2Cd+2NiO(OH)+2H2O由此可知,该电池放电时的负极材料是()A.Cd(OH)2B.Ni(OH)2C.Cd D.NiO(OH) 7.据报道,美国正在研究用锌电池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铅蓄电池,锌电池具有容量大、污染少等优点,其电池反应为2Zn+O2===2ZnO,其原料为锌粉、电解液和空气。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锌为正极,空气进入负极B.负极反应为Zn-2e-===Zn2+C.正极发生氧化反应D.电解液是酸溶液题号 1 2 3 4 5 6 7答案8.有甲、乙两位学生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人均使用镁片与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1 H2SO4溶液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1 的NaOH溶液中,如下图所示。
(1)写出甲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乙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甲与乙同学均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如果都是金属,则构成负极材料的金属应比构成正极材料的金属活泼”,则甲会判断出________活动性更强,而乙会判断出________活动性更强(填写元素符号)。
(4)由此实验,可得到如下哪些正确结论?()A.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顺序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介质B.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的金属性强C.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顺序表已过时,已没有实用价值D.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受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5)上述实验也反过来证明了“直接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原电池中的正负极”这种做法________(可靠或不可靠)。
如不可靠,请你提出另一个判断原电池正负极的可行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可靠,此空可不填)。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1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基础落实一、1.直接从自然界取得2.加工转换充电放电二、1.(1)热能机械能电能(2)燃烧(氧化还原反应)2.(1)从上到下:有气泡逸出溶解指针发生偏转电流化学能电能(2)化学能电能(3)负氧化反应H+H2正极还原反应(4)氧化还原反应(5)①活动性不同③形成闭合回路(6)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较强较弱非金属流出流入阴阳氧化还原增重气泡放出对点训练1.D2.C[火力发电的能量转化: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3.B[原电池的构成条件: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插入电解质溶液,③形成闭合回路。
]4.C[Zn失电子则Zn应为负极;Cu2+得电子则Cu2+为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
] 5.C[可设计成原电池的化学反应必须是氧化还原反应。
]6.B7.D[X、Y组成原电池Y为负极,则活泼性:Y>X;Z、W组成原电池,W为正极,则活泼性:Z>W,W能从含Y离子的溶液中置换出Y单质,则活泼性:W>Y,综上,则活泼性顺序为Z>W>Y>X。
]8.C[该金属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应在氢前锌后,故选C。
]课后作业1.C[原电池中相对活泼的金属为负极,不活泼的为正极,C项错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项正确;原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出,由正极流入,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动方向相反,B、D项正确。
]2.D[D是吸热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过程中吸收能量,不能设计为原电池。
]3.A[分析航标灯的电源结构,活泼金属铝合金作负极,相对不活泼金属Pt-Fe合金作正极,电解液是海水;铝合金作负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故①④错误,②③正确。
] 4.A[由题给装置图知,A、B、C形成原电池,由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Cu、Ag排在H的后面,而Zn排在H的前面,故A中有气体产生。
]5.C[Fe、C形成的原电池中,负极铁失去电子,变成+2价的亚铁离子,由于a极上有大量气泡生成,所以正极(C)电极反应:2H++2e-===H2↑,a为正极,是碳棒;b为负极,是铁片;电解质溶液为硫酸。
]6.C[根据镍镉可充电电池放电的反应原理Cd+2NiO(OH)+2H2O===Cd(OH)2+2Ni(OH)2,Cd被氧化生成Cd(OH)2,NiO(OH)被还原生成Ni(OH)2,即Cd发生氧化反应,是失去电子的物质,NiO(OH)发生还原反应,是得到电子的物质,所以,Cd为负极,NiO(OH)为正极,即电池的负极材料是Cd,C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