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试卷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必修1_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含详细解答)

高一化学必修1_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含详细解答)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纯净物一定由分子构成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混合物肯定是由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2.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A.氧化物:CO2、NO、SO2、H2OB.碱:NaOH、KOH、Ba(OH)2、Na2CO3C.铵盐:NH4Cl、NH4NO3、(NH4)2SO4、NH3·H2OD.碱性氧化物:Na2O、CaO、Mn2O7、Al2O33.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分散质粒子大小都在1~100nm之间B.有丁达尔效应C.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D.呈红褐色4.下列各组离子因为生成难溶物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Cl-、Fe3+、NO-3、OH-B.HCO-3、Cl-、Na+、H+C.Ba2+、Cl-、CO2-3、K+D.NH+4、K+、OH-、Cl-5.向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分别加入烧碱固体,能引起下列离子浓度减小的是() A.HCO-3B.Cl-C.OH-D.CO2-36.下列反应的现象描述与离子方程式都正确的是()A.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有气泡逸出Mg+2H++2Cl-===MgCl2+H2↑B.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Ba2++SO2-4===BaSO4↓C.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有气泡逸出Na2CO3+2H+===2Na++CO2↑+H2OD.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2HCO-3+Ba2++2OH-===BaCO3↓+2H2O+CO2-37.根据反应①2FeCl3+2KI===2FeCl2+2KCl+I2,②2FeCl2+Cl2=2FeCl3,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中,正确的是()A.Fe3+>Cl2>I2B.Cl2>I2>Fe3+C.I2>Cl2>Fe3+D.Cl2>Fe3+>I28.实验室制取少量N2常利用的反应是NaNO2+NH4Cl=====△NaCl+N2↑+2H2O,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NaNO2是氧化剂B.生成1molN2时转移的电子为6molC.NH4Cl中的N元素被还原D.N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40分)9.(6分)某溶液中可能含有大量下列阴离子:OH-、SO2-4、CO2-3、Cl-。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测试卷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测试卷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测试卷姓名 成绩一.选择题。

( 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各物质的分类、名称(或俗名)、化学式都正确的是( )A 、碱性氧化物 氧化铁 FeOB 、酸性氧化物 碳酸气 CO 2C 、酸 硫酸 H 2SD 、盐 纯碱 NaOH2.下列有关氧化、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B .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C .微粒中元素处于最高价态,该微粒一定是强氧化剂D .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不一定是被氧化3.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A .NaCl 溶液B .液态 HClC .熔融的KOHD .铜4.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进行的是( )A .2Cl -→Cl 2B .Fe 3+→ Fe 2+C .SO 42-→SO 2D .CuO→Cu5.下列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的是( )A .2Na +2H 2O =2NaOH +H 2↑B .2F 2+2H 2O =4HF +O 2C . NaH +H 2O =NaOH +H 2↑( NaH 中H 为-1价)D . Cl 2+H 2O =HCl +HClO6.在酸性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NH 4+、Na +、CO 32-、NO 3-B .Ag +、Na +、NO 3-、Cl -C .Na +、Cu 2+、Cl -、SO 42-D .K +、Na +、NO 3-、SO 42-7.可用H ++OH -=H 2O 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 .H 2SO 4+Ba(OH)2B .CH 3COOH +KOHC .HCl +Al(OH)3D .HCl +NaOH8. 在一定条件下,RO 3n -和I -可发生如下反应:RO 3n - +6I -+6H + = R -+ 3I 2 +3H 2O ,则RO 3n -中R 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B 、+3C 、+5D 、+79.仅能表示唯一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Zn+2H + = Zn 2++H 2↑B .CH 3COOH+OH ―= CH 3COO ―+H 2OC .Ba 2++ 2OH ―+ 2H ++ SO 42―= BaSO 4↓+2H 2OD .CH 3COOH + NH 3·H 2O = CH 3COO ―+ NH 4+ + H 2O10.在强碱性的无色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 .NH 4+、NO 3— 、K +、SO 42—B .CO 32_、NO 3—、HCO 3—、Na +C .Na +、K +、CO 23-、 NO 3—D .MnO 4-、K +、Na +、SO 42—11.根据下列化学方程式:2FeCl3+2KI=2FeCl2+2KCl+I2, 2FeCl2+Cl2=2FeCl3,2KMnO4+16HCl=2MnCl2+5Cl2↑+8H2O,判断各物质氧化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 I2>Cl2>FeCl3>KMnO4B. KMnO4 >Cl2>FeCl3>I2C. Cl2>I2>FeCl3>KMnO4D. FeCl3>KMnO4>Cl2>I212.只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氢元素,这类化合物称氢化物。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气体摩尔体积》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气体摩尔体积》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气体摩尔体积》练习题及答案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22.4L/molH的质量是1g,它所占的体积是22.4L/molB.1mol2C.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1L mol-⋅D.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L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 L 18O2中含有中子数为N AB.常温常压下,22.4 L CH4含有电子数为10N AC.标准状况下,2.24 L环己烷的分子数为0.1N AD.标况下22.4 L溴单质含有2N A个原子3.下列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1mol2O和1mol2N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LCH的体积约为22.4L,则一定处于标准状况B.若1mol4CCl的体积约为22.4LC.在标准状况下,1mol4D.在标准状况下,11.2L2N中含有1mol N原子4.一种气体的质量是14.2 g,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 L,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28.4 B.71 C.28.4 g·mol-1D.71 g·mol-15.从微观角度看,影响一定质量某气体体积大小的决定因素是A.气体分子数B.气体分子的体积C.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D.气体分子的质量6.标准状况下,等体积的NH3和CH4两种气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所含分子数目相同B.所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C.质量之比为16:17D.密度之比为17:167.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下列气体中,质量最小的是( )A .4CHB .2NC .2COD .2H8.标准状况下,下列物质所占体积最大的是A .196g 24H SOB .2mol 2COC .44.8L HClD .6g 2H9.常温常压下,取四支完全一样的针筒,分别充入等质量的CH 4、O 2、CO 2、SO 2四种气体,其中充装SO 2的是A .B . C. D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1 mol H 2的质量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才约为2 gB .在标准状况下,某气体的体积是22.4 L ,则可认为该气体的物质的量约是1 molC .在20 ℃时,1 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总比22.4 L 大D .1 mol H 2和O 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大于22.4 L11.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标准状况下,某种O 2和N 2的混合气体mg 含有b 个分子,则ng 该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所占体积( )A .A 22.4nb m N LB .A 22.4mb n N LC .A 22.4mb n N LD .A nb 22.4mN L 12.如图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在同温同压时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 .所含原子数相等B .气体密度相等C .气体质量相等D .摩尔质量相等13.关于2mol 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体积为44.8LB .含有4mol 原子C .分子数为6.02×1023D .质量为88g二、填空题14.(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甲烷(CH4)和二氧化碳原子总数之比为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氧化剂和还原剂》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氧化剂和还原剂》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氧化剂和还原剂》练习题及答案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 .Na 2SO 3 → SO 2B .HCl → Cl 2C .Zn → ZnSO 4D .SO 2 → S2.下列微粒中,只有氧化性的是①Fe 2+ ②SO 2 ③H + ④Cl - ⑤Na + ⑥Al A .③B .③⑤C .①②D .④⑥3.氧化还原反应广泛存在于生产和生活中,下列没有..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燃料的燃烧B .食物的腐败C .钢铁的锈蚀D .冰雪的融化4.下列变化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用食醋可以洗水垢[主要成分为3CaCO 、()2Mg OH ]B .用装铁粉的小袋作食品的脱氧保鲜剂C .制作糕点时添加适量小苏打D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5.已知Co 2O 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 2+,Co 2O 3、Cl 2、FeCl 3、I 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 .3Cl 2+6FeI 2=2FeCl 3+4FeI 3B .Cl 2+FeI 2=FeCl 2+I 2C .Co 2O 3+6HCl(浓)=2CoCl 2+Cl 2↑+3H 2OD .2Fe 3++2I -=2Fe 2++I 26.某同学在做实验时不小心引发了镁失火,他立即拿起2CO 灭火器欲把火扑灭,被老师及时制止。

原因是2CO 可以支持镁燃烧,反应为22Mg+CO 2MgO+C 点燃。

下列对该反应的判断中错误的是A .Mg 元素化合价升高被还原B .由此反应可以得出还原性:Mg>CC .2CO 为氧化剂,表现氧化性,发生还原反应D .Mg 失去的电子数目等于2CO 得到的电子数目7.已知:①2KMnO 4+16HCl=2KCl+2MnCl 2+5Cl 2↑+8H 2O ;②Cl 2+2FeCl 2=2FeCl 3;③2KI+2FeCl 3=2KCl+I 2+2FeCl 2。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第二章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第二章测试卷

高一化学第二章测试卷班级姓名座号成绩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其中不正确的是( )。

A.Na2CO3是碱 B.Na2CO3是盐 C.Na2CO3是钠盐 D.Na2CO3是碳酸盐2.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干燥CuSO4B.CO2C.食盐水D.Fe3.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A.得氧和失氧 B.化合价的升降 C.有无新物质生成 D.电子的转移4.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有()。

A.碱式碳酸铜 B.盐酸溶液 C.苛性钠 D.硫酸铜晶体5.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

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

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以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

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 氧化性B. 还原性C. 碱性D. 酸性6.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H2O2H2↑+O2↑ B.HCl+Na OH NaCl+H2OC.CaCO 3CaO+ CO2↑D.Na2CO3·10H2O Na2CO3+10H2O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A.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B.胶体粒子带电荷C.胶体粒子不能穿过半透膜 D.胶体粒子能够发生聚沉8.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A.NaHCO3 == Na++HCO3-B. K2CO3 == K2++ CO32-C.MgCl2 == Mg2++2Cl—D.Ba(OH)2 == Ba2++2OH-9.下列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是()。

A.豆浆 B.牛奶 C.蔗糖溶液 D.烟、云、雾10.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失去电子的反应是还原反应B.失去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C.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氧化剂D. 作氧化剂的物质不能同时作还原剂11.在强酸性无色透明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人教版)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人教版)

高一化学必修Ⅰ第二章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题3分,共30分)1.只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氢元素,这类化合物称为氢化物。

下列物质不属于氢化物的是()A.H2O B.NH3 C.NaH D.H2SO42.将纳米级微粒物质溶解于液体溶剂中形成一种分散系,对该分散系及分散质颗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分散系能发生丁达尔现象B.分散质颗粒能透过滤纸C.该分散质颗粒大小在1~100 nm之间D.该分散系很稳定3.用下列方法来制备胶体,能够得到胶体的是( )A.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Cl2溶液和硫酸相混合并振荡B.把1 mL饱和三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入到20 mL温水中,边加边振荡,并加热到沸腾C.把1 mL饱和三氯化铁溶液一次性加入到20 mL沸水中,并加以搅拌D.把1 mL饱和三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入到20 mL沸水中,边加边振荡4.下列物质的导电性能最差的是()A.熔融氢氧化钠 B.石墨棒C.盐酸溶液 D.固体氯化钠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固体氯化钠不导电,所以氯化钠不是电解质B.铜丝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C.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D.SO3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3是电解质6.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 )A.K+ 、MnO4-、Na+、Cl-B.K+、Na+、NO3-、CO32-C.Na+、H+、NO3-、SO42-D.Fe3+、Na+、Cl-、SO42-7.下面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B.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C.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D.金属原子失电子越多,其还原性越强8.已知 2Fe3+ +2I-=2Fe2+ +I2, 2Fe2+ +Cl2=2Fe3+ +2Cl-,则有关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Cl->Fe2+>I- B. Fe2+>I->Cl-C.I->Fe2+>Cl- D.Fe2+>Cl->I-9.下列反应中,同一种物质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的是()。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试卷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试卷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试卷及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说明: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 l2N14O16Na23S32C1 35.5Fe56Cu64Mn55第I卷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研究物质的性质时,常用到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B.制陶、冶金、酿酒等生产过程中,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C.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了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D.我国化学家在1965年第一次人工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质,为世界生命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作出了贡献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Ca2++2H2OB.铁与盐酸的反应Fe+2H+==Fe3++H2↑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D.氯化铵溶液与稀氢氧化钠溶液混合NH4++OH-==NH3·H2O3、将4.6g金属钠投入到95.6g的水中,得到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4.6%B、7.6%C、8%D、10%4.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下列操作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溶解后的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入容量瓶中B.反复倒转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至液面最低点恰好与刻度线相平C.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溶液转移入容量瓶中D.定容时,眼睛仰视刻度线5.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金属钠和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则不同B.钠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最终将变成碳酸钠C.钠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少量的钠可以保存在与钠不反应的煤油中D.当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有大量红色固体铜出现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mol氧气中含有12.04×1023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L B.1mol臭氧和1.5mol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C.等体积、浓度均为1mol·L-1的磷酸和盐酸,H3PO4和HCl含有的氢元素质量之比为1∶1D.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C6H12O6)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7.实验室用下列溶质配制一种混合溶液,已知溶液中c(K+)=c(Cl-)=1/2c(Na+)=c(SO2-4),则其溶质可能是()A.KCl、Na2SO4B.KCl、Na2SO4、NaClC.NaCl、K2SO4D.KCl、K2SO4、Na2SO48.实验室里需要480mL0.100mol/L的CuSO4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称取7.68g CuSO4,加入500mL水B.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C.称取8.0g CuSO4,配成500mL溶液D.称取12.5g胆矾,加入500mL水9.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O2、O3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B.O2比O3的质量小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10.对电解质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A.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B.氧化钠溶于水能电离生成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尽管氧化钠是化合物,其水溶液能导电,但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并非氧化钠本身电离,因而氧化钠是非电解质C.凡在水中能生成离子而导电的物质D.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本身能电离出离子而导电的化合物11.已知:2FeCl3+2KI===2FeCl2+2KCl+I2,2FeCl2+Cl2===2FeCl3,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若某溶液中有Fe2+、I-和Cl-,要氧化除去I-而不影响Fe2+和Cl-,可加入的试剂是()A.Cl2B.KMnO4C.FeCl3D.HCl12.制印刷电路板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测试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测试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学校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题3分,共51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O2 B.Na2O C.NaClO D.FeSO42.根据我省中心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春季,我省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

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3.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4.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A.Cl2→Cl-B.Zn→ Zn2+C.H2→H2O D.CuO→CuCl2 5.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A.冷水B.沸水C.NaOH溶液D.NaCl溶液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还原反应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元素化合价降低C.物质中某元素失去电子,则此物质是氧化剂D.还原剂中必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7.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A.K+、MnO4-、Na+、Cl-B.K+、Na+、NO3-、CO32-C.Na+、H+、NO3-、SO42-D.Fe3+、Na+、Cl-、SO42-8.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下列说法:①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②只能是复分解反应;③可能是置换反应;④不能有分子参加。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B.③C.①②D.③④9.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aCO3+2HCl=CaCl2+CO2↑+ H2O B.CaO+H2O=Ca(OH)2C.2H2O 22H2O+O2↑D.CaCO 3CaO+CO2↑10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2++Fe=Fe2++CuB.稀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反应:Ba2++SO42-=BaSO4↓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11.从海水中提取溴有如下反应:5NaBr+NaBrO3+3H2SO4=3Br2+Na2SO4+3H2O,与该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上最相似的是A.2NaBr+Cl2=2CaCl+Br2B.AlCl3+3NaAlO2+6H2O=4Al(OH)3↓+3NaClC.2H2S+SO2=2H2O+3S↓D.2CO+O2=2CO2111.在下列反应中,HCl 作氧化剂的是A.NaOH+HCl=NaCl+H2OB.Zn+2HCl=ZnCl2+H2↑C.MnO2+4HCl(浓)MnCl2+2H2O+Cl2↑D.CuO+2HCl=CuCl2+H2O13.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胶体外观不均匀B.胶体能通过半透膜C.胶体微粒做不停的无秩序运动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14.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反应中,被氧化的P原子与被还原的P原子个数比是A.6:5 B.5:6 C.11:5 D.11:6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否电离B.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其水溶液导电性的减弱C.酸、碱和盐类都属于电解质,其他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D.常见的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盐都是强电解质,其他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16.关于氧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B.反应后化合价升高C.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D.在反应中易结合电子的物质17.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SO42-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l3+和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A.1∶2 B.1∶4 C.3∶4 D.3∶2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8分):18.(8分)在Fe3O4 +4CO3Fe+4CO2的的中,是氧化剂,是还原剂,元素被氧化,是氧化产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第一二章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
4.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5.现有一瓶物质甲和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表。

物质分子式熔点/℃沸点/℃密度/ g·cm-3水中溶解性甲C3H6O2-9857.50.93可溶乙C4H8O2-84770.90可溶据此,将甲和乙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
A.萃取法B.升华法
C.蒸馏法 D.分液法
6.在标准状况下,将某X气体VL溶于水中,得到12mol·L-1的溶液500mL,则气体的体积V是( )
A.134.4L B.67.2L
C.44.8L D.537.6L
8.配制250mL0.10mol·L-1的NaOH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大的是( )
A.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
B.在容量瓶中进行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C.在容量瓶中进行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转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再补充几滴水至刻度
9.在一定温度下,已知有关某饱和溶液的一些数据:①溶液的质量,②溶剂的质量,③溶
液的体积,④溶质的摩尔质量,⑤溶质的溶解度,⑥溶液的密度,利用下列各组数据计算
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能算出的一组是( )
A.④⑤⑥ B.①②③④C.①④⑥ D.①③④⑤
10.用下列方法来制备溶胶:①0.5mol·L-1BaCl2溶液和等体积2mol·L-1硫酸相混合并振荡;②把1mL饱和三氯化铁溶液滴加入20mL沸水中,边加边振荡;③把 1 mL水玻璃加入10mL1mol·L-1盐酸中,用力振荡。

可行的是( )
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①②③
11.一般情况下胶体稳定,胶体微粒不易聚集,主要原因是( )
A.胶体有丁达尔现象
B.胶体有布朗运动
C.胶体微粒因吸附带电荷离子而带电,带同种电荷的微粒间相互排斥
D.胶体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微粒小,不受重力作用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B.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
C.醋酸跟氢氧化钾溶液反应CH3COOH+OH-===CH3COO-+H2O
D.碳酸镁跟硫酸反应MgCO3+2H+===Mg2++H2O+CO2↑
14.下列反应中,离子方程式为H++OH-===H2O的是( )
A.CH3COOH+NaOH===CH
2COONa+H2O
B.HNO3+KOH===KNO
3+H2O
C.H2SO4+Ba(OH)2===BaSO4↓+2H2O
D.2HCl+Cu(OH)2===CuCl2+2H2O
15.室温下,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H4+、Cu2+、Cl-、NO3-
B.K+、Na+、SO42-、S2-
C.K+、Na+、AlO2-、SO42-
D.Ba2+、Fe2+、NO3-、Br-
16.下列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1)铁和氯气反应2Fe+3Cl2====2FeCl3
(2)氯气通入溴化钠溶液Cl2+2NaBr===2NaCl+Br2
(3)氯化钠溶液和浓硫酸混合加热2NaCl+H2SO4(浓)=====Na2SO4+2HCl↑
(4)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5)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l2====2HCl
A.(1)(2) B.(1)(3)C.(1)(4) D.(1)(5)
17.相等物质的量的KClO3分别发生下述反应:
①有MnO2催化剂存在时,受热分解得到氧气;
②若不使用催化剂,加热至470℃左右,得到KClO4(高氯酸钾)和KCl。

下列关于①和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B.发生还原反应的元素相同
C.发生氧化反应的元素不同
D.生成KCl的物质的量相同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共46分)
19.(山东临朐一中2009-2010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4分)H1N1病毒是一种没有超常抵抗力的病毒。

研究证明,许多常用消毒药物如漂粉精、漂白粉、高锰酸钾等,可以将
H1N1病毒杀灭。

氯气与氢氧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得到以次氯酸钙[Ca(ClO)2]为主要成分的漂粉精,其稳定性比漂白粉高。

将漂粉精溶于适量水中,呈白色浊状物,静置沉降。

取少许上层清液,滴加碳酸钠溶液出
现白色沉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取少许上层清液,先滴加适量的________(填化学式)酸化,再滴加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即可检验Cl-的存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6分)用KMnO4氧化密度为 1.19g·cm-3。

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HCl溶液。

反应方程式如下:
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1)15.8gKMnO4能使多少克HCl发生上述反应?有多少克HCl被氧化?
(2)若Cl2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 3.17g·L-1,则产生的Cl2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多少?
【答案】 D
【解析】A项为蒸馏,用于互溶而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B为渗析,用于胶体的净化;C为过滤,用于固体与液体的分离;D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的移液操作,不属于分离物质的操作。

本题考查的是分离的基本操作原理。

【答案】 B
【解析】本题中A装置虽然能防止倒吸,但会有氯化氢逸入空气而造成环境污染。

C、D 装置中进气管插入了液面以下,不能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

【答案】B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尾气的吸收及防止液体倒吸装置的设计等内容。

装置A设计原理错误,气体没有“通路”易发生爆炸;装置C漏斗已伸入液面以下,发生倒吸时不能及时
使漏斗与液面脱离,不能达到目的。

装置B中的双球及装置D中干燥管的容积大,发生倒吸时引起的液面差大,可使导气管下端及时与液面脱离从而防止倒吸。

【答案】B【解析】A中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C中单质与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D中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答案】 C
【点拨】本题要求根据试题给定的甲、乙两物质的高一化学第一二章单元测试题(含详
细答案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