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 TD-LTE八通道一体化RRU外场测试规范-12.8.9

合集下载

LTE外场测试注意指标

LTE外场测试注意指标

LTE外场测试注意指标1.覆盖范围和边缘覆盖:测试需要确认网络的有效覆盖范围,以及边缘区域的覆盖情况。

在边缘区域,网络可能会出现衰减和干扰,影响用户的连接质量和速度。

2.传输速率:测试需要关注网络的下行和上行速率,以评估网络的数据传输性能。

快速的传输速率对于用户的使用体验非常重要,特别是在高负荷的使用情况下。

3.信号强度和信噪比:测试需要测量网络的信号强度和信噪比。

强信号和低信噪比通常代表好的网络质量,而弱信号和高信噪比可能表示信号衰减、阻塞或干扰。

4.掉话率:测试需要关注网络的掉话率,即呼叫中断的频率。

掉话率过高可能意味着网络有问题,导致用户在通话过程中失去连接。

5.时延和抖动:测试需要测量网络的延迟和抖动。

时延是指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所需的时间,而抖动是时延的变化。

较低的时延和抖动有助于实现实时的应用,如语音通话和视频流媒体。

6.覆盖漏洞:测试需要发现和标记网络中的覆盖漏洞。

漏洞可能是由于信号传播受阻或阻塞引起的,包括建筑物、地形或植被等。

这些漏洞可能会导致覆盖中断或不稳定的连接。

7.干扰:测试需要检测和定位网络中的干扰源。

干扰可能来自其他无线网络、电源线干扰或信道间干扰等。

及时解决干扰问题可以提高网络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8.室内覆盖:测试需要关注LTE网络在室内的覆盖情况。

室内信号可能受到墙壁、楼梯和隔间等结构的阻止和干扰。

测试需要确保室内覆盖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9.高速移动性:测试需要评估LTE网络在高速移动性条件下的性能。

高速移动可能会导致信号衰减,丢包和连接不稳定。

测试需要模拟真实的高速移动场景,以评估网络的性能。

10.容量:测试需要测量网络的容量,以评估网络在高负载情况下的性能。

网络的容量取决于基站的数量和配置,以及频谱资源的分配。

测试需要确保网络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并且具备足够的容量来支持数据传输。

总之,LTE外场测试需要关注覆盖范围、传输速率、信号强度、掉话率、时延、覆盖漏洞、干扰、室内覆盖、高速移动性和容量等指标,以评估网络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中国移动TD-LTE实验室测试RF规范

中国移动TD-LTE实验室测试RF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T D-L T E无线子系统射频测试规范T D-L T E R A N S u b-s y s t e m T e s t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R F d i v i s i o n版本号:1.1.0╳╳╳╳-╳╳-╳╳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测试规范定义>测试规范是对网络设备/网络接口协议/设备性能进行的测试的依据,力图对该设备的功能,接口,协议,性能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测试。

该类技术文件应具有如下特点:1、全面性该类规范应该在其规定的测试范围内的进行全面的测试,以便反映该设备的是否真正正确的实现了功能/协议,以便完成对该设备的评价。

2、正确性测试规范作为鉴定设备的正确性的依据。

其表述的内容必须首先是正确的。

判断正确与否的测试结果必须是可以正确得到的,也是设备本身能够完成和必须完成的。

3、容错性测试规范必须对发生错误情况下设备的反馈进行详细的测试。

测试项目必须全面包括各种异常情况。

4、权威性该类规范是集团公司在测试和检验方面的重要文件,应该观点明确,测试项目全面,论述过程不应体现在正文中,可以根据情况在附件或编制说明中体现;在用辞上注意规范的强制性,不应使用建议性的语气。

所有检验结果都必须是确定的。

5、强可操作性该类规范是实际指导测试的文件,因此要具有强可操作性。

该规范直接为技术人员所利用,相关人员应该可以按照规范的规定直接进行实际测试。

<使用范围>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部,外部,用于指导集团公司和省公司进行网络实施、新业务开展时的设备测试和验收。

<与其他规范之间关系>在业务规范,总体技术要求,设备规范、接口规范基础上完成,是进行组建一个网络或者业务系统的设备的验收性指导性规范。

<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测试环境,测试配置,测试工具及测试方法的描述,设备的常规测试、功能测试、接口测试、协议测试、质量指标测试(性能测试)、计费结算功能测试、业务测试、网络管理、人机界面测试、可靠性测试、网络安全测试等等,目的是对在规定的范围内,对设备进行详尽的测试。

612td-ltefemto基站设备外场测试规范_xxxx0731.doc

612td-ltefemto基站设备外场测试规范_xxxx0731.doc

QB-XX - XXX - XXXX中国移动通值CHINA MOBILE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XX - XXX - XXXX中国移动T D - LT E扩大规模试验TD-LT E Fem to 外场测试规范CMCC TD-LTE Femto Field Test Spec (Draft)版本号:1. 0. 0XXXX - XX - XX 发布XXXX - XX - XX 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目录 (i)前言 (3)1. 范围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5)4. 概述 (6)4.1. 测试环境 (6)42测试设备 (8)4.3. .................................................................................................................................................... 测试工具.. (8)5. 测试用例说明 (8)5.1. 测试过程 (8)5.1.1 下行 (9)5.1.2 上行 (9)5.2. 测试过程其他约定 (10)5.3. 测试用例优先级约定 (11)5.4. 测试数据记录表格 (11)6. 测试用例部分 (11)6.1. 覆盖及基本性能测试 (11)6.1.1典型室内场景覆盖性能测试 (11)6.1.2峰值吞吐率测试DL/UL(20MHz 信道带宽) (12)6.1.3峰值吞吐率测试DL/UL(10MHz 信道带宽) (13)6.1.4 Femto多用户支持能力(可选) (13)6.1.5基本业务验证——FTP,流媒体播放,VoIP (14)6.1.6基本业务验证一一定位业务(可选) (15)6.2. 干扰相关测试 (15)6.2.1 Femto频点规划方案验证 (15)6.2.2准入模式对干扰影响验证 (16)6.2.3 Femto同频小区干扰影响验证 (17)6.2.4 Femto系统内小区间干扰协调对性能影响验证(可选) (17)6.2.5 系统间干扰测试(TD-SCDMA,WLAN ) (18)6.3. 同步方案验证测试 (19)6.3.1 IEEE1588V2 (19)6.3.2 GPS (20)6.3.3 空口侦听(ISD<500m) (20)6.3.4 空口侦听(ISD>500m )(可选) (21)6.3.5空口同步稳定性(可选) (22)6.3.6多跳空口侦听(可选) (22)6.3.7同步信号获取能力测试 (23)6.4. 开站及操作维护方案测试 (24)6.4.1自动启站 (24)6.4.2自动邻区关系建立(可选) (24)6.4.3自管理、自优化 (25)644安装施工、维护便利性验证(可选) (26)6.5. .................................................................................................................................................... 移动性管理测试. (27)6.5.1小区重选,同频 (27)6.5.2小区重选,异频 (27)6.5.3小区切换,同频(可选) (28)6.5.4小区切换,异频(可选) (29)7. 编制历史 (29)QB-XX - XXX - XXXX刖言本标准的目的旨在规范TD-LTE Femtc初期小规模室内现场网络性能评估方法,规范测试所涉及的测试例及测试步骤,为中国移动开展TD-LTEFemto初期性能评估测试制定基本参考规范。

LTE硬件介绍BBU和RRU

LTE硬件介绍BBU和RRU
F频段:35M A频段:15M E频段:50M
F频段:35M A频段:15M
F频段:30M A频段:15M
F频段:35M A频段:15M
RRU产品规格-续1
DRRU3168(e)-fa DRRU3161-fae DRRU3162-fa RRU3257 DRRU3158e-fa DRRU3151e-fae DRRU3152-fa RRU3253 DRRU3152-e DRRU3172-fadAAU3210 RRU3250
390x210x135
10
-48V DC(-36V ~-60V)DC 220V AC (154V~285V)AC
20w
FA:20M TDL+15C TDS D:2*20M
400x300x100
12
-48V DC(-36V ~-60V)DC 220V AC (140V~300V)AC
30w(FA)40w(D)
33 -48V DC(-36V ~-60V)DC
40w
RRU3275
D
TDL单模
D:2*20M
400*300*100
14
-48V DC(-36V ~-60V)DC 220V AC (140V~300V)AC
60w
RRU3250
FA:2*15W D:2*30W
D
TDL单模
D:2*20M
545x300x112
18 -48V DC(-36V ~-60V)DC
25w
D
TDL单模
D:2*20M
545x300x130
21 -48V DC(-36V ~-60V)DC
16w
AAU3210
D
TDL单模
D:2*20M

RRU电调天线功能测试规范

RRU电调天线功能测试规范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 5
5.2 电调天线接口支持能力................................................................................................................................ 8 5.2.1 电调信号默认调制数据速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 电调信号载波频率和精度........................................................................................................................ 8 5.2.3 电调端口的输入输出阻抗........................................................................................................................ 8 5.2.4 电调端口发射电平.................................................................................................................................... 8 5.2.5 电调端口频谱辐射杂散............................................................................................................................ 9 5.2.6 电调端口低于 1.176MHz 和高于 4.176MHz 信号的杂散 ...................................................................... 9 5.2.7 电调 On 信号的解调灵敏度.................................................................................................................... 10 5.2.8 电调 Off 信号的解调灵敏度.................................................................................................................. 10 5.2.9 电调接口电源驱动能力.......................................................................................................................... 10 5.2.10 电调信号输入输出占空比......................................................................................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1 电调接口防雷能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2 直流电源过流保护能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3 远程 RCU 复位 ......................................................................................................................................... 11 5.2.14 RCU 系统信息查询功能........................................................................................................................... 11 5.2.15 RCU 软件下载 .......................................................................................................................................... 12 5.2.16 告警功能 ................................................................................................................................................. 12 5.2.17 设置和查询倾角(单天线).................................................................................................................. 13 5.2.18 读取、设置设备数据(单天线).......................................................................................................... 13 5.2.19 RCU 天线校准功能(单天线)............................................................................................................... 13 5.2.20 设置和查询倾角(多天线).................................................................................................................. 14 5.2.21 读取、设置设备数据(多天线).......................................................................................................... 14 5.2.22 RCU 天线校准功能(多天线)............................................................................................................... 15

中国移动TD-LTE_OMC-R测量报告技术要求 规范分析

中国移动TD-LTE_OMC-R测量报告技术要求 规范分析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操作维护中心(OMC-R)测量报告技术要求TD-LTE digital cell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OMC-Rmeasurement repor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版本号:0.3.0╳╳╳╳-╳╳-╳╳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发布目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4. OMC-R测量报告总则 (2)4.1. OMC-R测量报告数据采集原理 (3)5. OMC-R测量报告数据定义 (3)5.1. 测量报告数据定义模板 (3)5.2. 测量报告数据列表 (4)5.3. 一维测量报告统计数据 (6)5.3.1.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 (6)5.3.2. 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 (7)5.3.3. UE收发时间差 (8)5.3.4. UE发射功率余量 (10)5.3.5. eNB接收干扰功率 (10)5.3.6. eNB天线到达角 (11)5.3.7. 上行丢包率 (12)5.3.8. 下行丢包率 (12)5.3.9. 上行信噪比 (13)5.3.10. PRB粒度eNB接收干扰功率 (14)5.4. 二维测量报告统计数据 (14)5.4.1. UE收发时间差与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14)5.4.2. UE收发时间差与eNB天线到达角 (17)5.4.3.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与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18)5.4.4. eNB接收干扰功率与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19)5.4.5. eNB接收干扰功率与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21)5.4.6. 上行丢包率与上行信噪比 (21)5.4.7. 下行丢包率与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23)5.4.8. 下行丢包率与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24)5.4.9. 上行丢包率与eNB接收干扰功率 (25)5.4.10. 上行信噪比与eNB接收干扰功率 (26)5.5. 测量报告样本数据 (27)5.5.1. TD-LTE服务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29)5.5.2. TD-LTE已定义邻区关系和未定义邻区关系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 295.5.3. TD-LTE服务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30)5.5.4. TD-LTE已定义邻区关系和未定义邻区关系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 315.5.5. TD-LTE服务小区的UE收发时间差 (31)5.5.6. TD-LTE服务小区的UE发射功率余量 (32)5.5.7. TD-LTE服务小区的eNB接收干扰功率 (33)5.5.8. TD-LTE服务小区的eNB天线到达角 (33)5.5.9. TD-LTE服务小区的上行丢包率 (34)5.5.10. TD-LTE服务小区的下行丢包率 (35)5.5.11. TD-LTE服务小区的上行信噪比 (35)5.5.12. TD-LTE服务小区载波号 (36)5.5.13. TD-LTE服务小区的物理小区识别码 (36)5.5.14. TD-LTE已定义邻区关系和未定义邻区关系的邻区载波号 (36)5.5.15. TD-LTE已定义邻区关系和未定义邻区关系的物理小区识别码 (37)5.5.16. 已定义邻区关系和未定义邻区关系的GSM邻区BCCH (37)5.5.17. 已定义邻区关系和未定义邻区关系的GSM邻区载波接收信号强度指示375.5.18. 已定义邻区关系和未定义邻区关系的GSM邻区NCC (38)5.5.19. 已定义邻区关系和未定义邻区关系的GSM邻区BCC (38)5.5.20. TD-SCDMA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接收信号码功率 (39)5.5.21. 已定义邻区关系和未定义邻区关系的TD-SCDMA邻区绝对载波号 (39)5.5.22. 已定义邻区关系和未定义邻区关系的TD-SCDMA邻区小区参数标识.. 406. OMC-R测量报告数据格式要求 (40)6.1. 总则 (40)6.2. 测量报告文件命名规则 (40)6.3. XML文件格式 (41)6.3.1. XML文件结构图 (41)6.3.2. 标签说明 (41)6.3.3. 标签说明字符集限定 (44)6.3.4. 测量报告统计数据Schema定义 (44)6.3.5. 测量报告样本数据Schema定义 (45)7. OMC-R测量报告文件生成要求 (47)8. 编制历史 (47)前言本标准旨在明确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对TD-LTE测量报告的技术要求,并为相关设备的集中采购提供技术参考。

中国LTE信令软采设备 外场测试规范

中国LTE信令软采设备 外场测试规范

中国移动L T E信令软采外场测试规范前言本标准的目的旨在规范TD-LTE信令软采功能和性能的外场测试方法,规范测试所涉及的测试例及测试步骤。

本标准内容包括对于测试环境、测试工具、测试方法的定义,包含Uu接口和X2接口信令采集、消息准确性与完备性、软采对网络性能的影响等测试例的具体规定。

目录前言 (2)目录 (3)1. 范围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4. 被测对象 (4)4.1. 硬件架构 (4)5. 测试环境 (5)5.1.测试网络拓扑和组网架构 (5)6. 测试约定和术语 (7)6.1. 测试网络基本配置 (7)7. 测试用例部分 (7)7.1. IF1接口协议通信功能 (7)7.2. 业务过程Uu/X2口信令采集测试 (7)7.3. 业务过程Uu-extend信令采集测试 (8)7.4. 软采功能负荷能力测试 (9)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TD-LTE规模外场测试的测试例与测试方法,规定了测试需要输出的数据及结果,供开展TD-LTE网络性能评估时参照使用;适用于在TD-LTE产业化初期,在国内外进行的TD-LTE规模外场测试。

本标准规定了TD-LTE外场测试中进行软采方案的评估的方法,针对不同的测试需求,制定了针对性的测试例以及测试方法,说明了对于本类测试的基本要求、测试设备的数量,以及测试中针对性的约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国移动LTE信令软采集设备规范》《中国移动LTE软采设备测试规范》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表3-1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列表4.被测对象中国移动LTE信令软采外场测试规范的测试对象,为TD-LTE无线基站构成的测试网络,同时包括组成网络所需的核心网设备、网管设备和相关测试业务服务器等。

针对本规范的测试用例,重点测试对象为TD-LTE无线基站、以及用于汇聚无线基站信令的流量汇聚适配器(SCA)。

4.1. 硬件架构表4-1 测试硬件设备列表5.测试环境选择密集城区或典型城区环境测试。

华为TD-LTE设备介绍

华为TD-LTE设备介绍


注:上表中的管理的最大小区数是基于测量周期为30/60分钟,测量指标为KPI指标的情况下给出的。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9
M2000配置原则
M2000
中心端

远端

小型机服务器 操作维护台 告警箱 中心端组网设备 IP组网设备 交换机
2013-2-5
Security Level:
华为TD-LTE规模试验网 产品介绍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华为TD-LTE规模试验网无线产品
BBU RRU
八通道
OMC
RRU 3233 D频段
BBU 3900
?设备型号m2000硬件平台m40002cpu双核m50004cpu双核m50006cpu双核m50008cpu双核cpu2253ghz4253ghz6253ghz8253ghz内存32g32g48g64g硬盘2146gb2146gb2146gb2146gb盘阵12450gb12450gb12450gb12450gb集成网口2集成ge网口2集成ge网口2集成ge网口2集成ge网口网卡2ge网卡双口2ge网卡双口2ge网卡双口2ge网卡双口scsi卡1111电源200240v200240v200240v200240v管理的最大小区数6000114001620020400?注
Page 3
TD-LTE 基带处理单元: BBU3900
BBU3900
LMPT 电源 环境 -48V DC (-38.4V DC ~ -57V DC) -200 ~ 550C / IP20 LBBP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D-L T E扩大规模试验-八通道一体化R R U测试规范版本号:1.1.0目录目录 (I)前言 .................................................................................................................................................................. I I1 范围 (1)2 参考文件 (1)3 缩略语 (1)4 概述 (3)4.1测试环境基本要求 (3)4.1.1 网络结构与规模 (3)4.1.2 测试区域与测试路线 (3)4.1.3 测试网络基本配置 (4)4.1.4 配合测试设备 (5)5 测试条件说明 (5)5.1终端要求 (5)5.2加载加扰方式 (5)5.2.1 OCNG概念说明 (6)5.2.2 下行业务信道加载加扰方法 (6)5.2.3 上下行综合加载加扰 (8)5.2.4 干扰级别 (8)5.3好中差点的选择 (9)5.4判断小区边界的原则 (9)5.5测试其他约定 (10)6 一体化RRU无线网络性能测试 (11)6.1覆盖对比测试 (11)6.1.1 单小区覆盖对比测试 (11)6.2单用户吞吐量对比测试 (13)6.2.1 单用户定点吞吐量对比测试 (13)6.2.2 单用户移动吞吐量对比测试 (15)6.3切换成功率对比测试 (16)6.3.1 加载下切换成功率对比测试 (16)前言本规范主要规定了城区环境下,TD-LTE八通道一体化RRU外场试点测试的内容。

TD-LTE八通道一体化RRU外场测试规范1 范围本规范主要规定了在外场测试环境下开展的TD-LTE八通道一体化RRU测试的内容。

2 参考文件本标准遵循的3GPP标准版本基于2010年12月版本。

[1] TD-LTE规模技术试验——设备规范——无线功能[2] 3GPP TS 36.201 LTE Physical Layer – General Description[3] 3GPP TS 36.211 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4] 3GPP TS 36.212 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5] 3GPP TS 36.213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6] 3GPP TS 36.214 Physical Layer – Measurements[7] 3GPP TS 36.300 Overall description3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规范。

AAS Adaptive Antenna System 自适应天线系统AMC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自适应编码和调制BBU Base Band Unit 基带单元BLER Block Error Rate 误块率CDM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码分复用CP Cyclic Prefix 循环前缀CRS 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 小区公共参考信号DCI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下行控制信息DL DownLink 下行链路DwPTS Downlink Pilot Time Slot 下行导频时隙eNodeB Evolved NodeB 演进型NodeBEPA Extended Pedestrian A model 扩展步行A信道模型EPC Evolved Packet Core 演进型的分组核心网EVA Extended Vehicular A model 扩展车载A信道模型GP Guard Period 保护时间间隔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 Hybrid AutomaticRepeat-reQuestIOT Interference Over Thermal 热噪声干扰LOS Light-Of-Sight 视距MCS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调制编码方式MIMO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多进多出NLOS Non Light-Of-Sight 非视距PCI Physical Cell Indicator 物理小区标识符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PDSCH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CHannelPUCCH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SCH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QPSK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 正交相移键控RRC Radio Resource Control 无线资源控制RRU Radio Remote Unit 射频远端单元RS Reference Signal 参考信号RSRP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QualitySFBC Space Frequency Block Codes 空频分组编码SM Space Multiplexing 空间复用SMa Suburban Macro 郊区宏蜂窝SNR Signal to Noise Ratio 信噪比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UE User Equipment 用户设备UL UpLink 上行链路UMa Urban Macro 城区宏蜂窝UMi Urban Micro 城区微蜂窝UpPTS Uplink Pilot Time Slot 上行导频时隙4 概述4.1 测试环境基本要求4.1.1 网络结构与规模典型城区TD-LTE外场测试环境,达到3小区以上连续覆盖规模。

本次8通道一体化RRU外场测试将选择现有TD-LTE外场网络的1~2个基站(共3个小区)进行,先使用现有的普通八通道RRU进行覆盖测试和吞吐量测试;然后更换成一体化八通道RRU,在这3个小区进行覆盖对比测试和吞吐量对比测试;最后在八通道一体化RRU覆盖的3个小区进行切换测试。

4.1.2 测试区域与测试路线测试环境选择密集城区场景的21个小区,其中中间的3个连续覆盖小区为对比测试的小区(先在普通8通道RRU+天线的方案下测试,然后再换上一体化RRU方案测试),周围的其他16个小区采用普通8通道RRU+天线的方案。

根据不同测试内容,主要选择如下两种测试场景:1)单个小区作为主测小区,其它小区空载或按照指定方式进行加载;要求主测小区位于试验区域中心,主测小区周边应没有明显阻挡,并有径向和环形测试路线,且路况较好。

2)选取测试环境中心的3个连续覆盖小区作为测试区域,在该区域内路测。

图1 八通道一体化RRU部署图网络采用20MHz同频组网。

路测时,测试路线应尽可能遍历测试区域内的主干道、次主干道、支路等道路,并遍历选定测试区域内所有小区;如无特别说明,测试车应视实际道路交通条件以中等速度( 30km/h左右)行驶。

4.1.3 测试网络基本配置在测试期间,除特殊要求的测试项外,网络典型配置如下:表1 测试主要配置参数列表基站能够按需要对小区在线用户数、上行时隙RSSI等进行监测、记录,并且记录中应提供时间戳,建议基站每10ms~20ms输出一次在线用户数、上行时隙RSSI。

测试环境中用到的0.7λ天线频段范围为F频段1880-1900MHz、A频段2010-2025MHz、D 频段2570-2620MHz。

*: TD-LTE基站系统的射频单元天线阵采用规定的+45°/-45°交叉极化八天线阵元,间隔根据不同天线类型大于或等于λ/2(本次测试以0.7λ天线为主),如下图:图2 八天线阵元模式4.1.4 配合测试设备至少需提供如下配合测试设备:表1测试配合设备路测系统可连接终端、GPS接收设备,能够显示、记录终端的L1、L2和高层信令与控制数据,能够显示、记录GPS时间、经纬度,并能将GPS时间、经纬度与终端记录数据进行正确关联,为终端记录数据提供地理位置。

路测终端应至少支持测量、显示与记录层1、层2和层3信令与控制数据,包括:RSRP、RSRQ、SINR、CQI、MCS、MIMO方式、RRC信令等,其中RSRP、RSRQ、SINR等参数支持每100ms 至少输出一次,CQI等参数支持每10ms(无线帧)至少输出一次,MCS、MIMO方式等参数支持每1ms(子帧)输出一次。

GPS接收设备应支持显示、记录时间与经纬度。

并且GSP接收设备记录的时间、经纬度数据应能与扫频仪、路测终端记录数据准确关连,为扫频仪、终端所记录的数据提供绝对时间与地理位置。

测试数据处理上,应支持生成测试路线上RSRP/RSRQ/SINR打点图,RSRP/RSRQ/SINR的PDF/CDF分布曲线等。

考虑到路测终端、GPS接收设备的原始测试数据一般按周期定时记录存储,由于车速不均匀和停车等候等原因,导致不同路段由于速度不一而使得平均每单位距离上的样本点数不一样。

要求生成得到的PDF/CDF分布,单位距离上的样本点数应一样,以准确反映地理上的覆盖性能。

5 测试条件说明5.1 终端要求要求参与测试的终端为商用终端,外场(在子帧配置为DSUUDDSUUD,特殊子帧采用10:2:2配置)实际测试速率可达到下行60Mbps/上行17Mbps以上。

终端应支持上行双天线选择性分集发送和SRS交替发送。

应配置10个左右终端。

5.2 加载加扰方式外场区域分为(若干)主测小区与非主测小区,主测小区加入真实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称为加载,而非主测小区引入的真实终端干扰或模拟干扰均称为加扰。

对于上行:主测小区上行加载方式:采用真实终端进行加载;邻小区上行加扰方式:采用真实终端进行加扰,最终需对主测小区达到相应干扰级别所要求的上行干扰水平(IOT)。

对于下行:主测小区下行加载方式:采用真实终端进行加载;邻小区下行加扰方式:采用OCNG方式,或采用真实终端进行加扰。

5.2.1 OCNG概念说明在分配好真实数据的资源后(如果有的话),剩下未被分配数据的下行物理资源将会被分配无用的数据(意思是说没有任何UE会去收这些数据)以实现模拟加载或是邻区干扰加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