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书法竖式横写2
硬笔书法格式要求

硬笔书法格式要求和毛笔字一样横式竖式扇面只是尺寸略小可以A4 A3 或者正常的信笺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⒈斗方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正方形。
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
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
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开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长方形,尺寸不等。
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
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
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
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
通常两幅成对悬挂。
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
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
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硬笔书法格式要求

硬笔书法格式要求(总1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硬笔书法格式要求和毛笔字一样横式竖式扇面只是尺寸略小可以A4 A3 或者正常的信笺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⒈斗方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正方形。
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
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
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开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长方形,尺寸不等。
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
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
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
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
通常两幅成对悬挂。
写硬笔书法作品的格式

写硬笔书法作品的格式如下:•条幅:条幅又称直幅,也就是直写的单条,书写格式为顶头起行,从上而下,由右向左,一般写两三行居多,最后落款钤印。
•对联:对联又称楹联,两条字数相等,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视其情况落上单款、双款或穷款。
如是长联,应排成龙门式,上联从右向左竖排,下联从左向右竖排。
最后落双款。
•中堂:中堂原本是挂在厅堂正面墙上的字画,它通常是整纸使用,大则六尺整纸,小则三尺整纸,为竖式长方形,硬笔书法的中堂书写格式有两种。
一是从右至左竖行书写,格式跟条幅样;二是从左至右横行书写。
如正文有标点,首行应空两字,如没有标点,首行应顶格写,最后落款钤印。
•斗方:斗方为某一尺寸见方或上下左右稍有长短的幅式,它跟中堂一样有横竖两种写法,其行款也跟中堂一样。
•横幅:横幅如同条幅,也通常采用竖行由右向左书写,最后落款钤印。
如正文只有2-4字,采取横向单行书写。
特长的横幅称长卷或手卷。
最长的硬笔书法长卷可达数千米。
•扇面:扇面主要分为折扇和团扇。
硬笔书法多采用折扇幅式。
折扇是由许多上宽下窄的条状面组合而成,自然分行,上下边缘线均呈圆弧线。
在书写折扇时,扇面上的字必须随扇形排成圆弧状,决不可象其它幅式那样字与字、行与行保持平行。
正文字少,可以一字一行或两字一行排于扇面的外上缘,内下缘留出大片空白。
如果字数较多,可采取上齐下不齐形式以单行字多,双行字少间隔排列,每逢单行通行写,每逢双行则可视其情况灵活安排成一、二、三、四字等,一般应单行与单行的字数保持一致,双行与双行的字数保持一致。
如扇面的正文为行草书,单行与单行、双行与双行的字数可以不一致,但它们所占空间必须保持一致。
双行下的留白应多于上端字占的空间,让重心处于扇面的外上缘。
这样,作品才显得空灵,不致闷塞。
书写时,一般是从右至左竖行书写,最后落款钤印。
•匾额:匾额又叫牌匾,一般以横额居多。
硬笔书法格式要求

硬笔书法格式要求和毛笔字一样横式竖式扇面只是尺寸略小可以A4 A3 或者正常的信笺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⒈斗方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正方形。
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
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
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开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长方形,尺寸不等。
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
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
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
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
通常两幅成对悬挂。
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
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
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硬笔基本笔画一:楷书和行书的横、竖的写法

硬笔基本笔画一:楷书和行书的横、竖的写法
硬笔|基本笔画一:楷书和行书的横、竖的写法一点号花落书香20170411静心曲古筝- 传灯书法的学习,一般从笔画楷书,笔画是组成汉字的主要部分。
不懂得点画的写法,就像不合格的零件一样。
虽然不如章法布局和字的结构在硬笔书法中的影响力大,但笔画作为最基本的元素,学好笔画,在练习的时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横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
横有长、短之长横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
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
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卜去平稳的意思。
楷书短横写法:楷书中横写法:楷书长横写法:行书短横写法:行书中横写法:行书长横写法:二、竖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
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
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
在书法当中,垂露竖可以代替一切悬针竖,反之则不能,所以悬针竖不要随意用来代替竖钩、垂露等。
楷书悬针竖的写法:楷书垂露竖写法:行书悬针竖写法:悬针竖一定要收住、
收住,不能甩出,不能拉太长,,,,我看到竖拉长到下一个格子的同学很多,这样写土得很,收住咯。
行书垂露竖写法:—END—。
教程:硬笔书法基本笔画——竖的写法

教程:硬笔书法基本笔画——竖的写法
在字体结构中起着支撑作用,在一个组织都需要顶梁柱,无论是家庭还是企业团队。
那么在字体中的顶梁柱就是竖(|)。
竖要写的挺拔坚劲。
从感官上讲,字的全部力量由竖承担,竖不直,则字不正。
这里的竖分为长竖和短竖,长竖又分为垂露竖和悬针竖。
短竖比长竖短就可以,写法雷同,这里不必多讲。
那么我们着重来说说长竖。
垂露竖:起笔轻落,向右下↘稍顿之后垂直向下行笔,至末端稍顿笔向左上↖收笔,末端形似垂露!
悬针竖:轻起顿笔,向下行笔渐提笔锋,收笔即出尖。
下面是图解笔画放大版,能够更好的领会!
上面是行笔轨迹,注意①②的回笔略有不同,可以细细体会哪个更合适。
①的收笔垂露竖的露珠会大些。
接下来结合笔画学习几个例字:
“木”字主要注意,横不要太长,撇和捺起点错开,撇高捺低。
末端一般捺要比撇末端高或者持平。
“川”字撇和短竖起笔平行,短竖也可稍高于撇。
重点短竖的末端不要超出撇画末端,这样会失衡。
“丰”字重点是等距横,重要是最后一个大横的写法,要在结束时向下压。
多练习找到平衡感,这个字就算是学到位了。
“牛”字的掌握点在于两个横的距离不要过宽。
就好。
但是很有意思的是短撇写的方向不一样字体给人的感受也不一样。
练习期间发现短撇与短横接触点必定不在撇的中间位置,一个小窍门。
为此也找了一些古贴的例字给大家参考
对美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在书法上的美也是无止境的,虽然我们不企图达到那种高度但是漂亮的字却给你的魅力在添砖加瓦!
来源:硬笔书法练字。
硬笔书法竖式横写范文

硬笔书法竖式横写范文硬笔书法是指使用硬笔(如钢笔、铅笔等)进行书写的一种书法艺术。
它与毛笔书法不同,毛笔书法是以毛笔为工具进行书写的。
硬笔书法因其书写工具的特殊性质,使得其书写方式与毛笔书法有所不同。
在硬笔书法中,竖式横写是一种常见的书写方式,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篇硬笔书法竖式横写范文。
硬笔书法竖式横写范文春风十里,不如你。
一笑倾城,不如你。
百转千回,不如你。
千山万水,不如你。
这是一篇简短的诗歌,通过竖式横写的方式进行书写。
在硬笔书法中,竖式横写是一种常见的书写方式,它与毛笔书法中的行书有些类似。
竖式横写的特点是竖直的笔画与水平的笔画相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书写风格。
在书写竖式横写时,需要注意笔画的粗细和长度,以及笔画之间的间距和排版。
在这篇范文中,作者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某人的喜爱之情。
通过竖式横写的方式进行书写,使得整篇文章看起来更加美观、整洁。
在书写竖式横写时,需要注意笔画的粗细和长度,以及笔画之间的间距和排版。
这些细节都需要经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才能够掌握。
硬笔书法的特点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有着不同的特点。
硬笔书法的书写工具是硬笔,因此其笔画的粗细和长度相对固定。
硬笔书法的字形也相对规整,线条清晰,结构简洁。
硬笔书法的排版也比较规范,一般采用横排或竖排的方式进行书写。
与毛笔书法相比,硬笔书法的书写速度较快,适合用于书写长篇文章或日常生活中的便签、备忘录等。
硬笔书法也更加适合用于印刷和排版,因为其字形规整、线条清晰,易于识别和阅读。
如何练习硬笔书法竖式横写要想掌握硬笔书法竖式横写,需要进行反复的练习和实践。
下面是一些练习方法和技巧,供大家参考:1.练习竖直的笔画和水平的笔画,掌握其粗细和长度的变化。
2.练习竖式横写的排版和间距,使得整篇文章看起来美观、整洁。
3.练习不同字体和字形的竖式横写,掌握不同字体和字形的特点和书写技巧。
4.参考范文和书法作品,学习其书写风格和技巧,进行模仿和练习。
5.多进行实践和应用,将硬笔书法竖式横写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书写和排版。
硬笔书法格式要求内容

硬笔书法格式要求和毛笔字一样横式竖式扇面只是尺寸略小可以A4 A3 或者正常的信笺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⒈斗方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正方形。
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
书写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
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开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长方形,尺寸不等。
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
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
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
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
通常两幅成对悬挂。
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
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
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