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书法竖式横写2
硬笔书法作品落款格式:竖写,横写作品欣赏

硬笔书法作品落款格式:竖写,横写作品欣赏
硬笔书法作品落款
书法格式有两种:
1、竖写,应从右向左写,落款“戊戌年秋日XX书”亦竖写,在作品最左边。
记住上下都不能超出正文。
2、横写,符合现代习惯,落款就写在最下边一行靠右,但最后面也不能超出上面正文内容。
(六)作品欣赏
篆书作品
隶书作品
行书作品
楷书作品
草书作品
金文作品
甲骨文作品
人们常常说:字如其人。
字往往能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修养。
写得一手优雅,美观,潇洒的钢笔字,不仅仅是文化气与素养的表现!。
硬笔书法基本笔画书写教程

硬笔书法基本笔画书写教程目录汉字基本笔画书写口诀 (2)汉字基本笔画书写要求 (4)硬笔书法入门十大要诀 (6)硬笔楷书实用技法教学讲解 ........................................................ 10 硬笔书法28种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 (15)汉字基本笔画书写口诀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要想写好汉字~一定要先练好基本笔画。
汉字的基本笔画有八种:点、横、竖、撇、捺、挑、折、钩。
,一, 点有五种基本点——侧点、垂点、撇点、挑点和长点。
它们的写法同中有异。
侧点写法:起笔轻轻行笔弯~重重回笔到一半。
垂点写法:与侧点运笔一样~行笔方向要相反。
撇点写法:起笔重重行笔弯~轻轻抬笔收出尖。
它的轻重变化与垂点是相反的。
挑点写法:起笔重重右上斜~轻轻提起收出尖。
长点写法:起笔轻轻行笔弯~稍长稍重回一半。
就是将侧点稍稍拉长。
,二,横横分为三种:长横、短横和斜横。
长横写法:起笔重重收笔重~左边低来右略高。
短横分为:左尖横和右尖横。
左尖横写法:起笔轻轻收笔重~左边低来右略高。
右尖横写法:起笔重重收笔轻~左边低来右略高。
斜横写法:斜横就像跷跷板~左边低低右高高~左低右高要明显。
,三,竖竖分为三种:垂露竖、悬针竖和斜竖。
垂露竖写法:起笔重重收笔重~行笔略轻挺且直。
悬针竖写法:起笔重重收笔尖~行笔略轻挺且直。
斜竖写法:只要将垂露竖写得左斜一点就行了。
,四,撇撇分三种:平撇、斜撇、竖撇。
平撇写法:起笔重重行笔平~轻轻抬笔收出尖。
斜横写法:起笔重重行笔斜~轻轻弯弯收出尖。
竖撇写法:起笔重重行笔直~过了中线撇出尖。
,五,捺捺分两种:斜捺和平捺。
斜捺写法:起笔轻轻行笔斜~捺脚重按歇一歇。
平平向前走一截~轻轻收笔尖一些。
平捺写法:起笔重按右上行~弯弯斜下右对齐。
捺脚重按歇一歇~右上收笔尖一些。
,六,挑挑分两种:平挑和斜挑。
写法:起笔重重右上行~轻轻收笔尖一些。
行笔要快~平挑与水平夹角小于45度~斜挑与水平夹角大于45度。
二年级古诗梅花硬笔书法格式

二年级古诗梅花硬笔书法格式一、横式书写。
1. 纸张选择与布局。
- 可以选择米字格或者回宫格的硬笔书法纸。
如果是米字格,纸张大小可以是A4纸的四分之一左右,方便二年级学生书写。
- 在横式书写时,从左到右进行。
在纸张的上方留出大约一厘米的空白作为天头,下方留出半厘米左右作为地脚。
2. 书写内容安排。
- 第一行写题目“梅花”,两个字之间可以空一个小格的距离。
“梅”字左右结构,左边的“木”字旁要写得窄一些,右边的“每”字要写得舒展。
“花”字上下结构,草字头的横画不宜过长。
- 第二行开始写正文。
“墙角数枝梅”,每一个字占一个格。
“墙”字笔画较多,要写紧凑,右边的“啬”字里面的“口”不要写得太大。
“角”字的横撇和弯钩要写得圆润一些。
“数”字左右结构,左边的“娄”字要注意笔画的顺序,右边的“攵”要写得稳重。
“枝”字木字旁和“支”字的搭配要协调。
“梅”字的写法同题目中的“梅”字。
- 第三行写“凌寒独自开”。
“凌”字左右结构,左边两点水要写得呼应,右边的“夌”字上半部分的撇和捺要舒展。
“寒”字宝盖头要宽一些,中间部分的笔画要写得紧凑。
“独”字左窄右宽,“虫”字的横画要平稳。
“自”字要写得方正,中间两横要均匀。
“开”字横平竖直,笔画要写得有力。
- 第四行写“遥知不是雪”。
“遥”字半包围结构,走之底的捺画要写得舒展。
“知”字左右结构,左边的“矢”字不要写得太宽。
“不”字横画要写平,竖画要写直。
“是”字上下结构,日字要写得扁一些。
“雪”字上下结构,雨字头要写得宽一些,盖住下面的“彐”。
- 第五行写“为有暗香来”。
“为”字笔画较少,要写得饱满。
“有”字横画要长,“月”字要写得窄一些。
“暗”字左窄右宽,日字旁和右边的“音”字要搭配好。
“香”字上下结构,禾字头的撇和捺要舒展。
“来”字横画之间的距离要均匀。
3. 落款。
- 在正文的最后一行的右边,可以写上书写者的名字,比如“XX书”,名字可以是学生自己的名字。
名字的字体大小要比正文小一些。
硬笔书法基本功种基本笔画的书写要领

硬笔书法基本功,28种基本笔画的书写要领1横: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
横有长、短之分。
1.1长横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
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
所以,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卜去平稳的意思。
如图:1.2短横的写法是,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行笔大约写到长横的一半时停笔即收。
笔画稍向右上仰。
如图:2.竖。
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
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
2.1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
如图:2.2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
如图:2.3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
见下图:3撇。
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与按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
撇有斜撇、竖撇、短撇之分。
3.1斜撇的写法是,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收笔时出尖。
如图:3.2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尖。
如图:3.3短撇,写法同斜撇,只是笔画较短。
短撇在字头出现时,笔画形态较平,如“干、反、禾、后丢”等字;短撇在字的左上部位出现时,笔画形态较斜,如“生、禾、失、朱”等字。
如图:4捺。
捺画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
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
4.1斜捺,下笔较轻(轻落笔),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行至捺脚处重按笔,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轻提笔拖出,收笔要出尖。
如图:4.2平捺,写法同斜捺,但下笔时先要写一小短横,然后再向有下(略平一些)方向行笔。
硬笔书法28种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

硬笔书法28种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一)横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
横有长、短之长横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
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
所以,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卜去平稳的意思。
如图:短横的写法是,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行笔大约写到长横的一半时停笔即收。
笔画稍向右上仰。
如图:(二)竖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
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
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
如图: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
见下图: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
见下图:(三)撇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与按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
撇有斜撇、竖撇、短撇之分。
斜撇的写法是,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收笔时出尖。
如图: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尖。
如图:短撇,写法同斜撇,只是笔画较短。
短撇在字头出现时,笔画形态较平,如“干、反、禾、后丢”等字;短撇在字的左上部位出现时,笔画形态较斜,如“生、禾、失、朱”等字。
如图:(四)捺捺画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
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
斜捺,下笔较轻(轻落笔),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行至捺脚处重按笔,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轻提笔拖出,收笔要出尖。
如图:平捺,写法同斜捺,但下笔时先要写一小短横,然后再向有下(略平一些)方向行笔。
如图:(五〕点点画在—个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是一个字的精神体现。
硬笔书法格式及落款

和毛笔字一样横式竖式扇面只是尺寸略小可以A4 A3 或者正常的信笺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⒈斗方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正方形。
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
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
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开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长方形,尺寸不等。
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
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
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
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
通常两幅成对悬挂。
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
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
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硬笔书法格式要求内容

硬笔书法格式要求和毛笔字一样横式竖式扇面只是尺寸略小可以A4 A3 或者正常的信笺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⒈斗方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正方形。
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
书写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
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开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长方形,尺寸不等。
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
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
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
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
通常两幅成对悬挂。
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
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
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硬笔书法格式及落款

和毛笔字一样横式竖式扇面只是尺寸略小可以A4 A3 或者正常的信笺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⒈斗方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正方形。
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
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
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照应及节奏变化等。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防止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开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长方形,尺寸不等。
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
假设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
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
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
通常两幅成对悬挂。
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
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
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